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图形与变换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折纸、剪纸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认识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是图形的特征之一,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认识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在介绍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
二、课标解读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一、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使学生直观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一)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分类等数学举动中,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特征1.通过观察熟悉的游乐场等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
2.通过比较、分类等数学举动,让学生测验考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运动征象,初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征象。
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选择生活情境中的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是怎样运动的,再让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生找出与它运动方式相同的事物;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根据运动特性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1.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建筑物等对称征象,说一说见过的对称征象,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数学举动,让学生履历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整重合”的特征,直观认识对称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图形与变换》听课反思头几天,我去听了蒋教师的温习课《图形与变换》,对我的启发专门大。
一、温习教学斗胆放手。
作为一节温习课,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斗胆放手,充分表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
而我在这节课的开头部份,太过于牵制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温习平移、旋转变换时,我是让学生依照我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去温习。
依次让学生发觉2号、3号、4号、5号三角形与1号三角形有什么转变,然后别离归纳出平移、旋转等知识点。
如此的教学学生没有任何方式,只是依照教师的方式一步一步,因此看不出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爱好,因为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而听了蒋教师的课后,我以为能够在课件展现时,一路显现1号和2号、3号、4号、5号三角形,让学生先讨论一下,再选择一个三角形,说一说那个三角形与1号三角形有什么关系?然后依照学生的回答别离温习平移、旋转变换等知识点。
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后者那么充分表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斗胆放手让学生去说,在必然程度上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爱好。
二、温习教学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沟通听完这节课,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是清楚的,但会有一种感觉,那确实是平移、旋转的知识点是完全分块教学的。
但在教学完这些内容后,我又没有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必然的沟通,如此的教学使学生的视野比较狭小,知识面不够广漠。
任何数学的教学,若是缺乏知识点之间的沟通,就会使数学知识显得更独立,学生学得也不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关于温习课的教学,我更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引导,使各知识点彼此联系起来。
如此的教学,让学生在温习进程中可不能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在必然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能让学生学得更灵活,更有效,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图形与变换》听课反思头几天,我去听了蒋教师的温习课《图形与变换》,对我的启发专门大。
一、温习教学斗胆放手。
作为一节温习课,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斗胆放手,充分表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理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 第3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三课时剪一剪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具准备: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
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对称图形回忆,有意识地对“画”的注意,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学生的回答。
给予肯定。
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1)小组讨论,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a) 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b) 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c) 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d) 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2)试一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
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及时帮学生订正。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连续的小人,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3)小结:看来要剪出两个完整的连续的小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悟规律 1、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
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设计意图]以上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充分体现新课精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材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材解读滨海二年级数学组吴天桂一、单元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在第三单元第37-47页编排了“图形与变换”,主要有二个知识点:1.锐角和钝角2.平移和旋转另外,本单元教材还安排了2个练习,并有一块“生活中的数学”和一个实践活动“剪一剪”。
二、单元教材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辨认锐角、钝角,理解锐角、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2、知平移、旋转现象,准确数出平移后图形的距离。
3、在格子图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五、单元课时安排约3教时六、课时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能正确辨别这两种运动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三课时(平移和旋转的练习课P44-45)教学目标:1.经历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观察、分类、对比,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锐角和钝角》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锐角和钝角》。
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的内容《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的知识的。
在二年级上册中学生已学会了如何辨认直角,并在判断直角中渗透了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所用方法与上学期的一致,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比较的。
但比较的重点不同,前者是判断角是否是直角,后者是看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
同时这部分的内容为学生后面学习三角形的知识打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结合生活情景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口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会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角。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提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儿童游乐场情景图引出新知,让学生在图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还采用了操作发现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靠模仿,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采用了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学习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共安排4个例题,包括对称、平移、旋转和剪一剪四个例题和一个配套的练七,并补充了“生活中的数学”介绍中国的剪纸。
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要注意的是:对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是“了解”或“认识”,这种要求借助图形直观不难达到,教师不要随意拔高要求。
难点:本单元有大量的操作活动,如何调控纪律,使学生能有有效的体验是难点。
三、主要内容1、关于单元主题图P28这是幅生动有趣的游乐场情境图,包含了本单位涉及到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是单位情境图。
对称。
如小朋友正在放飞的风筝——蜻蜓、蝴蝶,小白兔形状的时钟都是对称现象。
这里要说明的是对称是现象,轴对称图形是基于图形的研究。
比如我们可以说某座建筑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对称的,不能说某座建筑物或某件生活用品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说轴对称图形是基于平面图形来研究的。
平移和旋转。
如,小火车在铁轨上直行是平移现象,大风车、观览车、转椅都是旋转现象。
另外,学生滑滑梯也是一种平移现象。
在这里删除老教材中让许多老师对把握旋转这一概念感到疑惑的摆动现象的图片——跷跷板和秋千。
他们的运动按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的看作是旋转现象,以此来判断秋千、跷跷板不是旋转现象,属于摆动现象。
而事实上,旋转的定义是: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如下图)。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和变换》教学设计
二下《图形和变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
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
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
(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
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
(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 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
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平移、旋转
创意性图案1
将正方形进行轴对称和平移,可以设计出 具有对称性的连续方形图案。
创意性图案2
将三角形进行旋转和平移,可以设计出具 有旋转对称性的复杂图案。
创意性图案3
将圆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可以设计出具有 流动感的圆形图案。
欣赏经典数学图案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典作品1
经典作品3
埃舍尔的《相对性》利用轴对称和平 移等变换,展示了视觉上的错觉和数 学的魅力。
• 平移的要素: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 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
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的性质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 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旋转的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我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这些图形运 动。
选择基本图形
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 或圆形,作为设计的基础。
应用轴对称
通过轴对称,可以创建出镜像效果,使得 图形具有对称美感。
应用平移
通过平移,可以将基本图形在平面上移动 到不同位置,形成连续的图案。
应用旋转
通过旋转,可以将基本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一定角度,创造出更丰富的图案效果。
创意性图案设计展示
绘制轴对称图形步骤
01
确定对称轴的位置和方向。
02
在对称轴的一侧绘制图形的一部 分。
03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在对称轴的 另一侧绘制出与已绘制部分完全 相同的图形。
04
检查绘制的图形是否满足轴对称 的定义,即沿对称轴折叠后两侧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学案5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数字0-100的读法和写法。
2.了解物品的分类方法。
3.能够按照要求整理物品。
二、教学重点
1.物品的分类方法。
2.整理物品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读写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数字0-100的读写,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数字的读写能力。
2. 物品分类
•什么是分类?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按照形状、颜色、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
3. 物品整理
•什么是整理?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将指定的物品进行整理归类。
四、学习任务
1.完成教师出示的数字读写练习。
2.分组进行物品分类练习,讨论分类标准。
3.小组整理指定的物品,展示整理成果。
五、教学反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扬长避短,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数字读写能力和物品分类整理能力。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回家整理家中的书籍、玩具等物品,体验分类整理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愿大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做一个整洁有序的好孩子!。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3《十几减几的减法》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十几减几的减法概念。
2.能熟练运用十几减几的减法进行计算。
3.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十几减几的减法概念理解。
2.十几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掌握。
难点
1.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三、教学准备
1.设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故事或实例引入十几减几的减法概念,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十几减几的意义。
2. 讲解
•让学生看示范PPT,掌握十几减几的减法运算方法。
•通过多个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十几减几的步骤和规律。
3. 练习
•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多个十几减几的算式计算。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
4. 拓展
设计一些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应用十几减几的减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
总结十几减几的减法运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十几减几的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查漏补缺。
六、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十几减几的减法概念。
以上就是本节课《十几减几的减法》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教材下册目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2、解决问题(2)
3、解决问题(3)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
2、除法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1、锐角和钝角
2、平移和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1)
3、解决问题(2)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两位数加两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
3、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4、估算
第八单元统计:
1、统计表
2、统计图
第九单元找规律
第十单元总复习:
1、总复习(1)
2、总复习(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练习题
《图形与变换》习题
一、我会填
1、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
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现象,车轮运动属于()现象。
4、红领巾上有两个()角和一个()角。
5、下面滑梯中有很多角,请你写出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
∠1是( )角∠2是( )角
∠3是( )角∠4是( )角
6、图中共有()个角,锐角有()个,
直角有()个,钝角有()个。
二、我会选
1、在认识的角中,()最小。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2、下列各角中,( )是直角,( )是锐角,( )是钝角。
(三角尺量一量)
A B C D E F
3、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蓝色的图形重合?并标上记号。
4、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画“×”
( ) )
( ( )
四、我会画
1、请你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2、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推拉窗户属于平移现
象。
4、分别画出把图形向下平移3格和向右平移10格后的图形。
3、把
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
五、我想试一试
1.(探究题)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4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1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
2.(作图题)按下面的要求在图中画一条线段。
(1)增加两个直角 (2)增加3个直角 (3)增加4个直角
3.(计数题)图中有几个直角、锐角、钝角?。
锐角和钝角教案(整理4篇)
锐角和钝角教案(整理4篇)篇1:锐角和钝角教案课题:锐角与钝角,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P38教材和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目标:1.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动手和交流等活动,获得对锐角和钝角的感性认识2.知道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能给锐角、直角和钝角排序,会辨认不同情境中的锐角和钝角,并会用三角板进行验证。
3.通过探索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创造力,在动手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能给锐角、直角和钝角排序,会辨认不同情境中的角。
教学难点:会辨认不同情境中的角,并会用三角板进行验证。
教学策略:本课先采用演示法,引出不同情境中不同的角,让学生感受角的多样化,进而对锐角、钝角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在排序之前也运用了演示法;在许多环节中运用了讨论法,让学生在动手活动的同时,将想法充分地进行讨论,通过交流,拓宽思路,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本课还采用实践法,通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锐角和钝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半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比出、摆出、画出、拼出锐角和钝角等。
教学准备教具:教学课件,三角板两个,活动角一个学具:,一半大小的A4纸,小棒四根,三角尺两把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PPT出示游乐园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寻找游乐园里藏着的“角”2.PPT抽象出角问题:这些角都由什么组成复习旧知:一个顶点两条边问题:在这么多角里面,有哪种角是你已经认识的角?请你把它找出来。
锐角和钝角
亲历体验,渗出数学味——《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锐角和钝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以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为基础。
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
《锐角和钝角》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其中,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可以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和《角的初步认识》中的方法一脉相承,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学完这部分知识,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
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相关几何图形和角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还比较差。
在对学生进行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教学时,从具体到抽象,通过体验、观察、分析、创造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体验根据角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辨认锐角和钝角。
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
2.经历体验、归类、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能有一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4.渗透分类讨论、集合、符号化、极限、推理、概率等数学思想,让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
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三角板学具准备:活动角、4张A4纸、三角板、学具盒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些与角有关的知识?生:角的组成、画角的方法、判断直角的方法。
师:请大家在纸上随意画一个角。
师:你们画的角中有没有直角?(收一个学生画的直角)师:谁能利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下这个角是否是直角?生:(展台演示用三角板判断的方法)当角的一条边与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时,如果另一条边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2、解决问题(2)
3、解决问题(3)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
2、除法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1、锐角和钝角
2、平移和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1)
3、解决问题(2)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两位数加两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
3、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4、估算
第八单元统计:
1、统计表
2、统计图
第九单元找规律
第十单元总复习:
1、总复习(1)
2、总复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图形与变换 难点名称:平移与旋转
1
导入
目录
CONTENTS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节
2
导入
哈喽~小朋友们, 你们认识我吗?
大家好!我邀 请大家去主题游乐 场,可是通过挑战 的同学才能拿到通 关门票!
知识讲解
平移与旋转
第一关
请同学们伸出手,模仿 图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第二关
同学们,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相 同吗?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根据运
动方式将他们分分类。
旋转
平移
像荡秋千、跷跷板这样,绕着 一个点或者轴在转动、摆动的运动 方式,也叫做旋转。
那现在我们知道了旋转,可以 是旋转一整圈,还可以是不到一整 圈的摆动。
第三关
请同学们用身体动作来 感受平移和旋转吧。
同学们,你们现在对平移和 旋转有了更深的印象吗?
课堂练习
说出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 旋转,并用手势做出它的动作。
旋转
平移
平移
旋转
小结
总结
物体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形状、大小 不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平移。
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者轴转动、摆动的 运动方式,叫做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