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合集下载

生态意识下旧工业建筑的更新与空间营造探析

生态意识下旧工业建筑的更新与空间营造探析

·194·摘 要:如今,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提升建筑的价值,根据改造后赋予的新功能对建筑进行梳理整合,实现建筑的完整合理,集美观与舒适于一身,拥有新的风貌与活力。

为了实现旧工业建筑的环保改造,降低对环境的破坏,需要将改造策略与生态意识相结合,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生态意识的影响下,旧工业建筑的改建开拓了新的思路。

文章探讨生态意识下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利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旧建筑的改造中,力求在人类的需求与环境的影响之间建立平衡。

关键词:旧建筑;城市更新;空间营造;生态意识1 旧工业建筑基于生态意识下的更新思考1.1 生态意识的觉醒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污染、交通阻塞、资源配置脱节等各种城市问题,整个生态环境都开始恶化。

另外,人口结构变化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迁往中心城区,城市趋向饱和,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与城市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空气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生态城市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多次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建设好“美丽中国”。

生态是物质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需要新的解决思路和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1]1.2 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再生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的变迁更新中,一些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被遗留下来,失去了它们原来的物质功能。

它们长期被搁置,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负担,以往它们的命运必然是被大拆大建。

哈尔滨市工业空间演变与重构研究

哈尔滨市工业空间演变与重构研究

2023-10-26
《哈尔滨市工业空间演变与重构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与现状问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contents
目录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
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承载了大量的工业活动。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发展的变迁,哈尔滨市的工业空间也经历了多次演变。
通过探讨工业空间重构的机制和路径,可以为其他类似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该研究对于国家整体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助于为哈尔滨市未来的工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以实现更为可持续和协调的城市发展。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与现状问题
VS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对工业空间演变和重构过程的深入分析和理论探讨。
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哈尔滨市工业空间演变和重构过程的深入研究,探讨更加有效的土地利用和产业升级策略,促进哈尔滨市工业空间的持续发展和优化。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比较研究,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哈尔滨市工业空间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研究不足
研究不足与展望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工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哈尔滨市工业空间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哈尔滨市工业空间结构经历了从单一的工业区向多元化、综合性的工业园区演变的历程。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个结构主义视角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个结构主义视角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个结构主义视角纪玉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大局稳定的长远大计.我们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应该成为学者研究,政府决策的主导方向.本文拟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来对这一判断进行分析说明.一,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史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库兹涅茨(S. Kuznets)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库兹涅茨曾对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和部门就业人数的内在联系及其总趋势进行了跨国研究,得出了"人均收入决定论",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他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部门的变化都同总量的变化相互联系;而且,只有在把部门的变化结合到总量的框架中时,才可能对它们加以适当的权衡比较;缺乏所需要的总量变化就严重地限制了内含的战略性的部门变化的可能性.第二种观点是以罗斯托(W.W.Rostow)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是一个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没有结构调整,就无法实现经济的总量增长.罗斯托认为,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新旧主导部门连续更替的过程."增长的完整序列不再仅仅是总量的运动;它成了在一连串的部门中高潮继起的依次关联于主导部门的序列,而这也标志着现代经济史的历程".笔者曾经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结果发现,人均GDP增长不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格兰杰原因;相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人均GDP增长的重要原因;人均GDP增长与就业结构的高级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增加的重要原因,而第三产业人口的增加却不是第三产业产值增加的原因,也就是说,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在我国是不成立的,不是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而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当然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不止产业结构一方面,具体还包括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等,但是它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致的.正如钱纳里(H.Chenery)所言,"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当不过". 对结构调整的专门研究,始于结构主义经济学.结构主义是一种源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经济学分析中."一种经济体系,如果它的制度和成员的行为,在资源分配并在逐步发展中形成某些格局,实质上与别的一些体系相类似,它就有结构.以这些因素作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结构主义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展开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在有效竞争条件下,无论是从生产者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资源配置都存在着长期的帕累托最优,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行业间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因此,部门间的生产要素转移对整体经济增长是无效的;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一种均衡增长现象.相反,结构主义经济学注意到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不可能完全满足,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收益存在着结构性差别,因此,经济增长总是非均衡的.产生这种非均衡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劳动市场的二重性导致集中于农业和服务业部门的非熟练劳动力的弹性供给;其次是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增加出口或替代进口.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或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这种非均衡现象的存在正反映了效率提高的可能性,经济隐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结构主义经济学认为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如果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不足,就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经济结构进行了多次重要的调整,对东北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分证明了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6项安排在东北, 占全部投资总额的37.3%.通过这次大规模投资,强化了基础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使东北地区快速地实现经济复苏,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为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五年计划中,东北的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二五"期间,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60.8%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东北全区就业人口的32.4%.到1978 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均GDP 仅次于三大直辖市.东北三省不仅从正面告诉我们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而且这种重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从反面给人以启迪.东北地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使第一,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同时第二产业内部的比例也不尽合理,造成了区域产业结构畸形.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东北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明显地慢于其他地区,僵化的体制和落后的产业结构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发展,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通过总结东北三省过去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看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想取得突破,必须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二,经济结构调整的技术解释:高低端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平抑下面,我们对结构结构调整的内部机理做深入的分析.价格"剪刀差"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存在的一种不等价交换现象,但是这种经济现象并没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失,相反却以一种更为一般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只是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剪刀差'表现为一种纯粹的价格情形,它是以一定时间为基期,当农产品价格上升速度低于工业品上升速度时,农产品价格相对越来越低,而工业品价格越来越高,在统计图里呈现张开的剪刀状".但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将价格"剪刀差"仅仅理解为一种价格现象是有失偏颇的.价格"剪刀差"并不只存在于工农业产品价格间,"其实质是国民经济中不同产业间由于技术进步的差异所导致的经济效率和效益增长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引起的经济利益在不同产业间的调整.……价格'剪刀差'现象……普遍存在于国民经济任何两种不同的高低端产业之间".也就是说,作为普遍形式的价格"剪刀差"表明了经济利益在不同部门间的运动和配置.这种结构性利益差别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利益调节会产生一种正激励效应,不断推动技术含量较低,低附加值,资源或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转变增长方式,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会造成高低端产品间,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行业部门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会对整体经济的协调运转和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高低端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在行业间的技术和效率方面有强烈的反映,而且在行业内部,国家和地区间也有明显体现.例如,世界上大多数的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往往以出口初级产品或粗放型生产为主要经济模式,而发达国家正好与此相反,前者就处于低端产业,而后者就处于高端产业.具体到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一个行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也存在这种类似的高低端分类和发展差异.对于实际存在的高低端差异,我们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并不是放弃低端,发展高端,而只能是调整高低端的结构比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地调整高低端结构,用高端的技术不断改造低端,大力发展高端,是平抑价格"剪刀差"的重要手段,而这一调整思路概括起来讲就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保证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究其实质,这种调整是对原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安排.因此,既存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动就会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效果的根本性因素.所以,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建立相适应的制度来协调和稳定经济系统内的利益关系.具体来讲,制度因素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制度锁定(lock-in)与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制度锁定是一个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密切相关的概念.路径依赖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 positive feedback system) 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路径依赖可能会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收益递增的正反馈机制不断地实现自我强化,制度变迁不断带来更大的收益,而且制度间环环相扣,呈现一种"网络化"的边际收益递增格局,制度演进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出现"制度锁定":制度的非绩效变迁不断强化,陷入恶性循环.按照诺斯(D.C.North)的观点,制度锁定是指一旦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阻碍了生产活动的发展,会产生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共荣的组织和利益集团,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不会进一步进行投资,而只会加强现有制度,由此产生维持现有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的轨迹持续下去.这种制度只能孤立进行财富再分配,给生产活动带来较少的报酬,也不鼓励增加和扩散有关生产活动的特殊知识.结果不仅会出现不佳的增长实绩,而且会使其保持下去.一旦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进一步的制度变迁将十分困难.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最为深重的地区之一,其原有的制度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组织,经济主体行为习惯和观念都带有强烈的计划色彩,而且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已经陷入了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路径依赖中去了,从而造成东北地区的经济收益不断下降,经济改革调整不断受阻.作为国有企业比重最高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一项重大的任务,而东北缺乏一种优越的刺激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这就要求对较为典型的"政府高于市场"困局进行"解锁",以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效果.第二,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交易成本.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是制度演进的两个重要阶段,二者本质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对经济增长是重要的,那么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生的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就是为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经济增长所作的一种"强制性"努力.经济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对原有经济技术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创造性破坏",长期来看,这种破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积极的.但是,短期内这种调整将会给经济突然间带来很大的成本: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会造成部分行业大量沉淀成本的迅速贬值甚至价值为零,相反部分行业会出现大量的牵制性需求,行业间的要素流动的加速和行业内的要素贬值会增加整体经济运行的直接成本.这无疑会造成不同层次的厂商和消费者利益的调整,而这种调整过程也正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交易成本产生的重要源泉.前一种成本我们可以依靠技术进步来减低,而后一种成本的减少则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第三,制度环境与经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是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或者说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的组合就构成了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在整个经济过程中体现为一系列特定的生产关系.制度环境随着制度变迁而发生变化.制度变迁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其内在机理在于"新制度安排特别有益于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降低信息成本,分散风险以及把外部性内部化"也就是说,制度变迁促进了潜在的生产力作用的发挥.生产关系只有不断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制度环境也要不断地随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选择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对高低端利益结构性差别的一种动态调整;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证才能发挥其真正的调整效果.纵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促进或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任务已经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因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是较为现实的政策选择.(一)统筹规划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二者的同步协调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是一条最基本的经济学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同步协调调整是自觉地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法则的表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战略决策实施以来,大多数政策出台考虑的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果往往只是把企业从国家手里转到了私人手里,企业的所有权发生变化了,其经营内容却没有发生变化:形式变了内容没变,无异于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这种改造对国企发展的意义并不大,或者说这只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实际上在出售,变卖,清算国有资产的时候,有意识地采用竞争拍卖的手段,把这部分资产出售给那些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有益的行业.例如,在面对大量乐意收购国有资产的民营资本家,我们不一定把资产转让给那个喊价最高的,相反要选择一个掌握一定高新技术的"民营智本家",这样就会促使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实现了所有制结构的改造,而且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达到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 (二)协调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地区间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协调的不仅是与外部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区域内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东北三省具有明显的区域合作优势:一是能源,矿产,水土,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匹配性较好;二是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公路和铁路网络;三是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尤其是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四是科技教育力量较为雄厚,长期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东北三省要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形成全局观念,建立一个统一的东北大市场或"大工厂",实现产品,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共享.要科学地区别不同区域和城市功能,集中资源发展优势地区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区域.(三)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依靠对外贸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我们可以把这种调整方式称作"诱致性调整".据王洛林等(2005)测算,截至到2004年累计,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仅有379.11亿美元,占全国各省市的6.87%,低于其人口和GRP份额2~3个百分点.2003年东北地区外资依存度仅有6.6%,既低于京津冀鲁地区的8.2%,也低于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的8.3%,更低于长三角地区(苏浙沪)的13.9%和珠三角地区的17.4%.东北三省如果一味地坚持比较优势,发展传统产业,尽管可以增加出口,增加就业岗位,但是这样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相左的,这也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通过国外企业来华投资设厂,不仅可以解决东北地区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对东北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诱导"作用.(四)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配套措施.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权制度完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结合.产权的核心就是所有权,所有权的位移必然会引起产权的变更;产权制度的效率会直接决定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东北三省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企业制度不合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只有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制度,才能保证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效果较好的实现.(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不仅是促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措施.(3)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区域金融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动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东北的金融生态环境较差是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信用环境不佳,银行资产质量低,金融产品品种少,投资渠道欠缺等是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要担负起促进东北地区金融体制转变,优化金融生态的重任.(4)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软环境.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地方政府形成了一种"强政府"惯性思维,行政人员服务意识较为淡薄,这无形中会对投资者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投资限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一个优越的软环境.(五)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与改造东北人的意识形态.诺斯最早关注了意识形态的制度功能,并使意识形态成为新制度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意识形态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方面内容,它揭示的是各种不同的关于现实的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对变革"客观环境"的反应.这里的意识形态就近似于"世界观"的概念.不同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地理和职业上的特殊性.意识形态的作用是减少经济交往中的摩擦费用,有助于简化决策过程.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种成本节约机制.东北人的意识形态和黑土文化已经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紧紧联到了一起,这种封闭式的意识形态对强制的制度变革产生一种负面影响.因此,在设计具体的制度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应对和改造东北人的意识形态.参见库兹涅茨:《评起飞》,载于罗斯托编著的《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译本,第48页.罗斯托编著:《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译本,序与跋,第7页.纪玉山,等:《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决定论质疑——兼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取向》,载于2005年第1期《经济经纬》.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兰斯•泰勒著:《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关于非均衡产生原因的解释,可进一步参考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6页.而且在兰斯•泰勒所著的《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中的大部分章节对这种现象间接地进行了剖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陆大道,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页.衣保中,等:《中国东北区域经济》,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马洪,孙尚清:《现代中国经济大事典》,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325页.参见纪玉山,常忠诚:《高低端产品价格"剪刀差"规律初探》,载于2005年第1期《社会科学战线》.问题论述到这里我们对高低端的内涵已经进行了扩展,并不仅仅局限于高低端产业或行业.本文认为,在经济系统内部,任何国家,地区,行业,所有制等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都可以对其进行结构上的划分,都可以根据其科技含量,集约或粗放程度等标准,简单地划分为高低端两个部分,而且仍然存在价格"剪刀差",只不过其表现形式变得不如产品所表现得明了,直接.其产生的机理见North. D. Instit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 (winter).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加入了"制度网络化"思想,对诺斯教授的解释进行了延伸:即路径依赖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的制度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度网络中,而网络的形成会产生联接经济效应和外部收益递增,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正反馈机制和突破网络的巨额成本.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诺斯(1990)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清楚地表达了这一思想.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是有效的。

相比之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一些。

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化,加上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

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面临着机遇又增加了阻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大批国有企业的改制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转型交织重叠,决定了劳资矛盾仅靠经济的方法难以解决,必须与政治、社会、文化等相关措施配套实施。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的监督、检查,使广大企业职工的权益得到维护,真正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

要尽快在企业中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制度,特别是签订工资集体协议或集体合同。

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取向,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近期目标,构建以合作为基础的劳资关系自主协调机制的中长期目标,努力建设“利益协调型”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工利益;工资集体协商;和谐社会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环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发展尚不协调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停产关闭,企业用工需求减少,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歇业现象逐步增多,断保甚至欠薪逃匿问题不断发生,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

劳动关系领域不稳定性增加,被积累与压抑多年的劳资矛盾趋于激化,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这种社会矛盾爆发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已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是有效的。

相比之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一些。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社会结构的调整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社会空间重构

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中的社会空间重构
强化 公 众 参 与 、 强调 社 区 融合 、 增 加 城 市公 共 空 间 、 推 进 旧城 改 造 有 机 更 新 这 四 个 方 面 , 对
老 工 业 城 - # - r 社 会 空 间 规 划 调 控 提 出 对 策 建 议
【 关 键 词 】 老 工 业 城 市 ; 更 新 改 造 ; 社 会 空 间
作 者 简介 : 董 丽 晶 沈 阳师 范 大 学管 理 学 院 副教 授 , 博 士 , 硕 士 生 导 师 , 研 究 方 向 : 城 市 管 理 研 究
1 7/ 未来与发展/ 2 01 4 /第 1 O期




转 变 ; 另 一 方 i N , 为适 应 国 家经 济 体 制 改 革 , 产 业 文 造 不 仅 是 其 内部 空 间要 素 的 调 整 .它 也 会 影 响 整 个 化开 始 由“ 计 划 ” 向“ 市场 ” 转 变 。长 期 以 来 , 依 靠 传 统 城 市 形 态 乃 至 一 定 区 域 内人 口 、经 济 和 资 源 环 境 等 的 计 划 经 济 安 排 具 体 岗位 、 “ 等 、 靠 、 要 ” 依 赖 心 理 严 要 素 的 空 间 格 局 变 化 .这 主 要 包 括 产 业 集 聚 与 扩 散 重 的 老 工 业 城 市 劳 动 者 . 需 要 调 动 发 挥 其 积 极 性 和 3 F _ 动 性 . 在 市 场 上 努 力 寻 找 适 合 的 就 业 岗 位 这 一 过 程 也 激 发 了个 人 的 创 业 精 神 .促 使 城 市 由 化 ” 向“ 创业 文 化 ” 转 变 。 同时 . 受 到 与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相 匹 配 的 社 会 政 治 组 织 体 制 的影 响 .单 位 文 化 在 老 2 工 业 城 市 中 影 响 尤 甚 。2 0 t O : 纪 9 O年 代 以 来 。 伴 随 中 国社 会 结 构 的 变 迁 .非 国有 经 济 及 非 单 位 制 度 迅 速 2 . 1生 产 空 间 到 生 活 空 间 的 转 变 扩大 发展 . 单 位 文 化 开 始 向市 场 文 化 转 变 . 政 府 依 赖

基于时空秩序视角的人地关系教学研究

基于时空秩序视角的人地关系教学研究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Order
作者: 梁秀华[1];王向东[2]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
林长春130024
出版物刊名: 地理教学
页码: 13-1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时空秩序;人地关系;学科思想方法;地理教学
摘要:时空秩序蕴含着丰富的时空观、区域观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是人
地关系教学价值的集中体现。

聚焦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基于时空秩序思想的人地
关系教学,重点关注人与自然在时空上的地理流的因果关联、区域联系和失衡问题,主要包括"过
程-格局""差异-关联""约束-共生"三个相互有关联但各有侧重的内容。

文章通过剖析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2019年第1版)的案例,具体阐明了相关教学指向。

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

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

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人文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对地理、历史、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揭示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迁移、聚居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空间重构则是指社会因素对空间的改变和塑造。

本文将探讨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人文地理的研究为社会空间重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和空间利用方式。

例如,人们在沿海地区更容易从事渔业和贸易活动,而在内陆地区更倾向于农业和畜牧业。

这些行为模式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社会空间的形态和结构。

其次,社会空间重构也反过来影响人文地理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类活动的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导致了地理环境的改变。

例如,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农田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而新的社会空间如商业区、住宅区等则不断涌现。

这些变化使得人文地理学家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社会空间的重构过程,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另外,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的关系还体现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功能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如,城市中心的商业区逐渐向外扩展,新的商业中心涌现,而原有的工业区则逐渐向城市边缘转移。

这种空间重构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也对人文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

此外,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的关系还可以从文化和身份的角度进行分析。

地理环境和社会空间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例如,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城市文化也发生了转变。

这种文化和身份的重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同和利用方式。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是相互关联的。

人文地理的研究为社会空间重构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社会空间重构又反过来影响人文地理的研究。

推陈出新:建构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教案设计

推陈出新:建构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教案设计

推陈出新:建构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教案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在不断地变化着。

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方方面面,而人地关系也随着这一波浪潮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人地关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设计更加符合信息化视野的人地关系教案。

一、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信息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人地关系的变化。

在传统的人地关系中,人们的社交方式受限于地域和交通工具的限制,交流渠道也较为狭窄。

而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流,时空限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拥有更加广泛的视野和更加便捷的方式,人地关系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流,这使得人际关系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

这种无限制的交流方式也为人际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如网络暴力、信息泄露等问题。

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中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教育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人地关系教育中,教育者一般采用传授道德规范和礼仪知识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已经显得不够全面和有效。

建构信息化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教案,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注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人地关系教育的核心。

在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很多网络行为已经越界了规范和底线,这要求我们把道德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教育者要针对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强调诚实、尊重、友爱、责任等道德规范,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

2.主动拓展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人地关系教育,拓展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新媒体技术和教具,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关注实际问题人地关系教育要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和应用。

空间行为关联视角下的老年人社区步行空间设计

空间行为关联视角下的老年人社区步行空间设计

案例二:某乡村老年社区规划
规划目标
构建安全、舒适和便捷的步行空间,促进老年居民的交流和活动 。
规划措施
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增加绿化和照明等。
规划效果
老年居民的社交活动增加,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高。
案例三:某小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
设计目标
营造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提高小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设计措施
增加健身设施、改善照明和通风等。
设计效果
老年人活动参与度提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空间设计对老年人的步行活动 具有显著影响。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能 够提高老年人的步行体验和舒 适度。
步行空间的安全性和可达性是 影响老年人步行活动的重要因 素。
社交互动和公共空间的使用也 是老年人步行活动的重要方面 。
研究展望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他们对步行 空间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例如避免陡 峭的坡道和狭窄的走廊。
现有社区步行空间问题
步行空间不足
一些社区的步行空间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步行空间不安全
有些社区的步行空间存在不安全因素,如陡峭的坡道、湿滑的路面 和暴露的电线等。
缺乏适合老年人的设施
现有的步行空间缺乏适合老年人的设施,如休息区、座椅和卫生间 等。
辅助设施
03
根据需要设置扶手、座椅、照明等辅助设施,为老年人在步行
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05
空间行为关联视角下的社区步行 空间设计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老年社区改造
改造目标
优化步行空间,提高老年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改造措施
增加步行道、改善道路标线和增加休憩设施等。

社会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

社会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

社会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社会地理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活动与组织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空间的演变过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演变,社会地理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社会地理与社会空间重构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社会地理学视角突显了地理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描述与研究,也包括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社会地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行为如何影响和改变地理环境。

社会地理通过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社会地理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城市化、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和人口流动等领域。

其中,城市化是社会地理学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的重构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城市空间的重构是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包括城市扩张、城市内部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等。

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重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改变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形成了城市中心区域和城市边缘区域的差异。

城市中心区域通常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而城市边缘区域则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城市扩张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对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社会地理还关注了城市内部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城市内部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城市内部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城市中的建筑、交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

城市内部的环境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同时,城市内部的社会结构也受到了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

城市中心区域通常拥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资源配置,而城市边缘区域则面临着社会差距的加大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除了城市空间的重构,社会地理还关注了区域差异和人口流动等问题。

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地理上得到了体现。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在不断塑造和重构着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的重构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关注着城市空间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城市化进程是指城市面积扩张、人口流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一系列与城市相关的现象和过程。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原本的农村地区逐渐变成城市,城市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导致城市空间的重新布局和重新划分。

这种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空间的重构。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既是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

重构的社会空间包括: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节点等。

这些空间不仅承载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反映了城市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府政策、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重构了居住空间。

原本农村地区逐渐变为城市,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生活,需要新的居住空间。

城市的居住区规模扩大,居住物业类型多样化,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居住区的扩张过快,导致城市规模扩大过快,城市基础设施无法及时跟上,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一些不便。

其次,城市化重构了商业空间。

城市化进程中,商业发展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特征。

商业空间的重构使得商业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设施更加完善。

人们的购物环境得到了改善,购物选择更加丰富。

然而,商业空间的重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大量的商业设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导致城市资源分配不均衡,小商业店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再次,城市化重构了工业空间。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发展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工业空间的重构使得工业区规模扩大,工业设施不断建设。

视角碰撞,思想融合:高中地理教案中的人地关系探究

视角碰撞,思想融合:高中地理教案中的人地关系探究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人类与地球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中,人地关系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涉及到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案中,人地关系探究的重点是理解不同视角的碰撞,思想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表达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

一、视角碰撞在研究人地关系时,我们必须考虑不同的视角,例如生态学视角、经济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和地理学视角。

不同的视角会将重点放在不同方面,可能会产生矛盾。

比如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会带来环境破坏,这是一个经济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冲突。

人地关系的深入研究需要人们将不同的视角结合起来,以便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制定出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案。

高中地理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理解不同视角的碰撞。

关于中国的三峡工程,我们可以分别从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遗产保护三种不同的视角来分析,让学生们结合各种视角,探究三峡工程对人地关系的影响,进而理解不同视角的碰撞。

二、思想融合对待人地关系问题,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思想,需要进行不同发展模式的探究。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现状下,新思想不断产生,它们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教案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思想,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制度、瑞典福利制度等,探究不同思想的优缺点,并坚持不断进行思想融合,以便更好地总结发展规律,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

三、科学表达人们通过科学方法表达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们对地球环境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客观、科学、可持续性是表达人地关系问题时必须具备的特征。

高中地理教案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们分析一个问题时,尽可能多地使用科学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用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并通过数据相关性来找到问题的本质。

在探究人地关系问题时,还需要成立专门的科学机构或组织联合研究,这也是有助于科学表达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一种方式。

“主体—空间”视角下乡村工业遗产的新内源式发展

“主体—空间”视角下乡村工业遗产的新内源式发展

“主体—空间”视角下乡村工业遗产的新内源式发展1. 内容描述随着国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视,乡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档旨在探讨在“主体—空间”如何实现乡村工业遗产的新内源式发展,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本文档首先分析了乡村工业遗产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乡村发展中的价值。

从“主体—空间”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乡村工业遗产新内源式发展的内涵、原则和路径。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体层面: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多方共同推动乡村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合力。

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公众要提高文化自觉和环保意识。

空间层面:优化乡村工业遗产的空间布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

具体措施包括: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提升乡村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工业遗产的接待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乡村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内在动力:激发乡村工业遗产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创新、转型和升级。

具体措施包括:挖掘乡村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产业;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升乡村工业遗产的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乡村工业遗产的发展潜力。

本文档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乡村工业遗产新内源式发展的实施。

这些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乡村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乡村工业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科研合作,为乡村工业遗产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动我国乡村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水平的提升。

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乡村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乡村工业遗产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资源,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

以人为本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

以人为本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
徐亚娟
【期刊名称】《世纪桥》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

机遇当前,重任在肩,重铸辉煌,关键在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用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真正得到振兴与发展。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徐亚娟
【作者单位】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党史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3
【相关文献】
1.以人为本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J], 徐亚娟
2.发展现代流通产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现代流通产业
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 [J], 李宏林;张闯
3.图书馆要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图书馆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的作用 [J], 李俊娟
4.东北老工业基地再现雄姿——大力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了区域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J], 刘希忠;关立群;由华;刘健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稿: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J], 宋兴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评介

《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评介

《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评介张建华【期刊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1页(P128-128)【作者】张建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它的建立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老工业基地面临日益显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发展十分艰难。

进入21世纪以后,尽管国家启动了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也取得了比较大的建设成效,但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而言,老工业基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亟需从理论上分析研究。

为此,湖北省社科院姚莉同志撰著的《区域视角下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中部地区为例》一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书在系统梳理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历程和国外典型老工业区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时期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涵与思路。

通过回顾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及战略的演变,分析了老工业基地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为例,提出了以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加快促进区域发展的崭新思路。

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区域发展,从区域视角深入剖析了区域发展与老工业基地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特别是以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如何促进区域发展。

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立足全局和区域相结合的视角研究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

该书阐述了新时期我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内涵,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只是全国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解决的问题也是局域性的,还有更多地区的老工业基地需要调整改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历史包袱也较多,未得到过国家专门的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亟需增长极带动全区域的发展。

基于空间句法下的旧区街道空间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周边街道为例

基于空间句法下的旧区街道空间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周边街道为例

基于空间句法下的旧区街道空间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周边街道为例发布时间:2022-10-18T02:00:38.452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1期作者:计屹郭晓宇[导读] 长春市拖拉机厂位于长春市二道区东部旧城区域。

地块内小区路、断头路居多,计屹郭晓宇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110170 摘要:长春市拖拉机厂位于长春市二道区东部旧城区域。

地块内小区路、断头路居多,因此也导致区域内街道品质下降、公共性降低、街道特色无法凸显等问题。

笔者以南北向四通路、吉林大路,东西向东盛大街、东环城路围成的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对其空间形态,街道空间等要素对其轴线模型整合度、线段模型选择度、及空间视域分析等要素进行街道空间的定量分析,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与建议,对后续城市旧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空间句法、街区空间引言:以往对于旧区街道空间更新改造基于现状道路的调研,人工测量,致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加大。

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具有针对性区域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操作通过周线模型、线段模型等量化解析,探索基地内部街区空间形态特征。

1 研究对象及概况研究对象选取二道区长春拖拉机厂周边范围一定区域进行街道空间量化解析。

长春市拖拉机厂位于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 民丰大街以东、乐群街以西、东新路以南、荣光路以北,总面积33. 82 ha,始建于1958年,曾经是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

厂区南侧主要为生活居住区,其余部分为生产装备主厂区。

其周边以南北向四通路、吉林大路,东西向东盛大街、东环城路围合而成。

2000年以后,二道区依托城市工业及生产资料市场快速发展,东盛大街吉林大路已成为城市的新商圈、以及是长春机场进入城市的“第一门户”。

目前阶段基地内其他区域仍有未开发的废弃厂房,其周边街道断头路、小支路分布混杂、步行街道不明显、道路出入口混乱、停车问题杂乱无章。

其周边已开发部分为商业高层及住宅及医疗,学校等机构。

工业转移和生产空间的重构

工业转移和生产空间的重构

工业转移和生产空间的重构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快速,工业转移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工业转移不仅仅意味着企业的迁移,更是要求我们对生产空间进行重新构建。

工业转移带来的空间重构首先,工业转移带来的是生产空间的重构。

过去,由于产业链的闭合和成本限制,许多企业被限制在某一地区的小范围内生产。

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物流的发展,跨地区跨国家的资源配置成为了可能,企业可以将生产布局扩大,实现跨省、跨国的生产。

这样一来,居住空间、生产空间和商业空间等也需要相应地进行重新划分与合理化设计,以适应新的生产现实。

其次,工业转移还带来了生产模式的改变。

工业4.0时代强调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这种新的生产方式要求企业在生产空间的布局上更为科学、合理。

比如,现代工厂追求更高的智能化程度,在现代工业园区内,可以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设备的运作控制和产品质量检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也需要对生产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工业转移与城市更新的紧密联系城市更新也是工业转移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近年来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老旧工业园区成为了城市更新的对象。

这些老旧厂房通常都建造于较早的时期,除非得到合理规划和设计,否则它们的改造后的效果可能无法满足现代需求,甚至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此外,工业转移还可能带来城市贫困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转移之后的城市很可能会面临过剩的就业、物业和交通压力等问题,从而增加城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若无法得到合理转移和规划,新的工业园区就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总结综合上述,从转移行业的角度来看,工业转移和生产空间的重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只有有了合理的空间规划和设计,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制造和服务基础设施。

同时,要注意合理利用老旧的城市建筑和资源,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最终,才能实现工业的稳定发展和城市文明的长期繁荣。

初探场所精神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区的空间重构

初探场所精神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区的空间重构

初探场所精神视角下旧工业建筑区的空间重构
刘宇婧;姚璐
【期刊名称】《中国住宅设施》
【年(卷),期】2022()2
【摘要】旧工业区的重构正是展现创新能力、体现城市文脉、增加城市体验感的绝佳场所。

通过重现场所环境,整理场所空间,突出场所内涵,优化并传承场所中的工业精神、人文精神、城市精神。

将场所精神赋予旧工业建筑,将城市的文脉融入旧建筑区的重构,让居民体验出整体的空间情景并找到对空间的归属感,使旧工业建筑区在新时代吐故纳新,涵养城市整体品质。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刘宇婧;姚璐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结构美学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策略研究
2.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旧工业建筑空间重构研究
3.建筑现象学视域下的大礼堂"场所精神"构建
——以济钢旧工业区大礼堂改造为例4.旅游流动性视角下的场所精神——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新议题5.城市空间形态视角下旧城更新中广场空间场所精神的丧失——以彭州市牡丹文化广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薛冰1,张黎明1,2,耿涌1,任婉侠1,逯承鹏1,田旭1,2(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摘要:以铁西老工业区为例,通过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航片及遥感影像数据,结合300m×300m网格的5206栋建筑单体的人工调查,基于GIS及制度理论,从空间重构视角揭示了微观尺度人地系统演化特征,阐明了人地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

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级差地租支撑下的企业搬迁:1938~2000年呈南北格局,2000年后快速转化为东西格局。

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要分析对象构建空间重构动力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政策条件对人地系统演化具有直接影响,其作用效力依赖于产业结构类型及其与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关键词:人地关系;老工业区;空间重构;土地利用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5)07-0890-08对人地关系的认知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重新提出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吴传均、陆大道、方创琳等地理学家先后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展望,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人地冲突与错位异化”以及“分形辨证与系统构型”等主要理论体系[3~8]。

人地子系统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形成了人地地域系统的发展变化机制,这种机制在空间和时间2个方面都具有渗透、改变和转移的性质[5]。

因此,实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素在时空双维及组织间的综合集成,揭示要素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是人地关系研究的迫切任务[3,7,8]。

作为近现代人类经济活动重要载体和空间组织形式的工业区[9],是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地域综合体[10],表现为在特定空间范围的高密度人口、物质、能量、资本、信息的持续流动与交换[11,12],包含地表景观在内的环境系统受人类活动扰动影响显著[11],是较为典型的中-微观尺度人地系统[13,14]。

但长期以来人地关系研究一直集中于宏-中观尺度[7,15~18]。

微观尺度人地关系研究相对缺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基于社区尺度的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演进过程分析[19]和基于自然村域角度对“单村”和“多村”人地关系内部作用机理所开展的理论演绎和实证[20]。

Liu在《科学》杂志上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回顾与评论中指出既有人地关系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而相对缺乏实证研究[21]。

因此,基于实证与时空双维集成视角创新人地关系研究对完善和丰富相关理论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空间重构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更新的必然过程,城市要素实体及其空间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表现构成了城市空间形体结构[22],而城市空间结构是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度[23],也是区域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2~24]。

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城市建成区的向外扩展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城市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25],城市空间重构是全球化影响下产业结构重组、社会结构变革和实体空间变化的综合体现[26]。

基于地理学思维而言,城市空间结构是复杂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城市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表征和时序上的动态演化以及以系统思维和地理思维看待研究城市而形成的对客观存在的第35卷第7期2015年07月V ol.35No.7July,2015地理科学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薛冰等: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7期抽象[27];城市空间重构表现为城市空间增量的拓展和存量的更新与重组,通过改变城市用地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并直接作用于经济要素空间布局,实现要素最优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28],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功能和构成)和强度决定了城市空间构成的二维基面和基本形态格局,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种活动对不同区位的竞租过程形成了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29],国外学者先期从城市规划视角开展城市空间重构研究,并逐渐转化为通过与地理学相互融合来系统描绘与解释城市空间重构及其空间要素重组的反馈影响[30]。

老工业区城市空间重构是指老工业区城市空间要素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重新组合与再结构化[31],具体表现为建成区人工环境特别是建筑物的替代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置换[32]。

老工业区物质形态与社会功能的衰退触发生产功能的调整转型,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相互转换及城市形态更新[33,34]。

本文基于城市空间重构视角开展老工业区人地关系演化研究,揭示老工业区城市空间重构的表现形式及其动力机制,更利于理解中-微观尺度人地关系演化特点,对老工业区城市规划修编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研究区概况沈阳市铁西区的空间格局与工业经济发展追溯至日俄战争时期。

189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东北铁路公司续修南满支路合同》将铁路沿线两侧划为“铁路用地”,1904年将其南满铁路“权益”转让给日本并随后在1906年被改为“铁道附属地”,在空间规划上确定铁道东侧为市街区,西侧为工业地带,并开工建设铁西工业团地进而在1938年正式建立铁西区,至1944年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占地约3992hm2的铁西工业区基本成形,并在空间布局上以建设大路为主要界线:北部工业区占地面积约2072hm2;南部居住区和商业区占地面积1920hm2[35]。

1948年沈阳解放后,铁西被列入国家重点改造工业区,在“一五”、“二五”期间逐步建立了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体制机制矛盾等深层次原因导致铁西逐渐衰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南部居住用地比例较高,但无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而北部则30%企业处于停产,土地资源被闲置[36]。

2002年6月,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也是现今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沈阳市铁西区),总面积4.84×104hm2。

本文研究区为原铁西区(图1),即其他文献中一般表述的“铁西老工业区”。

铁西老工业区经过近10a 的调整改造,原铁西区城市功能逐步实现了由传统老工业基地向现代服务业中心转变,在人地关系改善与提升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2空间重构模式及其表现2.1空间重构模式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是通过利用级差地租获得的土地收益为企业重组改造提供支撑进而推动企业搬迁改造。

企业搬迁改造主要包含整体搬迁、部分搬迁、破产和原地改造4种基本类型,其中:整体搬迁主要是指将企业整体搬迁至开发区,也是铁西区企业搬迁改造的主要方式;部分搬迁则针对暂时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破产或重组改造则主要针对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投资及企业的自有资金,空间置换所得的级差地租是支撑企业搬迁改造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图2)。

原有工业用地除一部分用于企业原地改造外,大部分土地转变为市政基础设施、广场绿地、商服住宅、博物馆等非工业用地,在政府、社会、企业和开发商等共同驱动下,城市形态更新得到系统性的实施,初步实现了空间重构,进而优化了区域人地关系。

2.2空间重构的土地利用表现土地利用又是地球表层空间人类活动的重要表征[37],并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决定其基本功能[38],老工业区人地关系演化作为一种结构化的存在,其城市空间重构依赖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39],而城市功能的变化必然通过土地利用发生作用[40],进而触发城市空间结构重新布局。

利用2000年高分辨率航片图和2005及2010年快鸟(Quickbird)卫星遥感图,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并结合铁西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分为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设施、工业、物流仓储、道路与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绿地与广场、正在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等10类,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析空间重构的变化特征(图3)。

891地理科学35卷2000~2010年铁西土地利用变化以工业用地减少,居住、绿地、商服用地增加为主要特征。

工业用地由2000年的1486hm2减少至2010年的842hm2,减少644hm2,用地比例从35.10%减少到19.89%,用地减少主要集中于东北并主要转换为居住。

居住用地从1077hm2上升至1452hm2,所占比例从25.45%上升至34.29%,与此同时,铁西人均住房面积从2000年的大约6.0m2增至2010年的28.6m2。

绿地与广场用地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其规模与质量是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居民交流乃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目标下[36,39],铁西绿地与广场用地占地比例从5.39%上升至7.96%,增加了109hm2,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达到4.15m2,比2000年提高了39%。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59hm2增加至2010年的110hm2,用地比例从1.39%上升至2.61%。

铁西人均商服用地从2000年的0.77m2上升到2010年的1.36m2,商服用地集聚及其规模效应培育形成了沈阳市新商圈,2010年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1.64亿元,是2000年的8.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56亿元,是2000年的143.1倍。

在此期间,铁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从0.03%上升至0.72%,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比例从18.13%892薛冰等: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7期增长到18.6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从6.57%增加到7.07%,而物流仓储用地则由2000年的1.72%下降到1.64%,变化幅度都较小。

2010年铁西的空闲地为235hm 2,比2000年减少23hm 2,占地比例由6.09%减少到5.56%。

2.3空间重构的建筑载体表现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的演化,不仅表现在水平空间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也表现为在时间上的建筑年代特征。

基于2010年卫星遥感影像图划分300m×300m 的单元网格,采用人工方式(2012年8~10月)调查区内主要建筑年代分布;基于时间最近原则,对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片进行用地类型人工修正与空间统计,以研究分析老工业区人地关系在建筑载体上的具体表现。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人工调查建筑体数5206栋,其中能获得确切建筑年份的建筑体数量为3702栋,占调查总数的71.11%,其垂直占地总面积为1102hm 2,占研究区总面积27.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