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的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27 《唐雎不辱使命》文学常识+重点注释+中考预测
专题27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唐雎不辱使命》(解析版)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由西汉刘向编定,共三十三篇。
2.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代表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
⑵[其]表示祈使语气。
⑷[错意]在意。
⑸[错]同“措”。
⑹[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⑺[广]增广、扩充。
⑻[岂直]哪里只是。
⑼[怫然]愤怒的样子。
⑽[公]对人的敬称。
⑾[伏尸]横尸在地。
⑿[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⒀[免冠徒跣〕摘下帽子,光着脚。
⒁[徒]裸露。
⒂[跣]赤脚。
⒃[抢]碰,撞。
⒄[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⒅[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⒆[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⒇[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
(21)[仓],同“苍”。
(2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23)[休祲]吉凶的征兆。
这里偏指凶兆。
(24)[休]吉祥。
(25)[浸]不祥。
(26)[与臣而将四矣]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
唐雎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
(27)[必]一定。
(28)[缟素]白色丧服。
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缟、素,都是白色的绢。
(29)[挺]拔。
(30)[色挠]面露胆怯之色。
(31)[长跪而谢之]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
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
(32)[谕]明白,懂得。
(33)[徒]只,仅仅。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答案】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啊!(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答案】即便如此,我从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完整版)《唐雎不辱使命》复习要点(精华版)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
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二、基础知识(一)字(1)唐睢不rǔ ____使命 (2)秦王怫 ___然怒(3)免冠徒跣 ____(4)以头qiāng ____地(5)休祲____降于天(6)天下缟 ___素(7)秦王色nao ____ (8)hui ____星袭月(二)词1、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2)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吗”)(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2、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3、古今异义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经常用作判断词)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
今:经常用作休息)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虽然这样。
今:表转折关联词,与“但是”合用)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
今:徒弟)7.秦王色挠(古:屈服。
今:轻轻地抓)8.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
今:感谢或凋落)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10.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加点字、翻译、问答题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一、翻译句子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6、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7、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8、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9、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11、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12、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13、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1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15、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四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同意思为:(2)仓.鹰击于殿上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义:今义:增加(2)岂直.五百里哉古义:今义:成直线的(跟“曲”相对)(3)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古义:今义:夺,硬拿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天下缟素..原意为:白色丧服,句中意为:(2)形容词作动词请广.于君原意为:宽阔(跟“狭”相对),句中意为:(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且秦灭韩亡.魏原意为:灭亡,消亡,句中意为:②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原意:俯伏、趴下,句中意为:4其他重点实词(1)唐雎不辱.使命辱:(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谓:(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4)安陵君其许寡人许:(5)大王加惠..加:惠:(6)秦王不说.说:(7)故不错意..也错意:(8)而君逆.寡人者逆:(9)岂直..怒怫然:..五百里哉岂直:直:(10)秦王怫然(11)臣未尝.闻也尝:(1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闻:布衣:(13)亦免冠徒跣.跣:(14)以头抢.地尔抢:(15)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发:休:浸:(16)若士必.怒必:(17)秦王色.挠色:(18)长跪而谢.之曰谢:(19)寡人谕.矣谕:5.一词多义(1)徒①亦免冠徒.跣②徒.以有先生也(2)怒①天子之怒.②怀怒.未发③怒而飞(《北冥有鱼》)(3)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③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④于是上乃使使..特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⑤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二、文言虚词1.与①轻寡人与.②与.臣而将四矣2.虽①虽然,受地于先王②虽千里不敢易也3.而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②长跪而.谢之曰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③聂政之.刺韩傀也④长跪而谢之.曰5.以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②以.君为长者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④徒以.有先生也6.于①受地于.先王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③请广于.君④仓鹰击于.殿上三、句子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3.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6.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7.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期末总复习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测试姓名:成绩:一、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8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岂直.五百里哉()(2)长跪而谢.之()(3)秦王色挠..()(4)休祲..降于天()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4分)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2分)5、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
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
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 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4分) A:B:C:D:6、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
(2分)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7——10题(12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大王加.惠()(2)请广.于君()8、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9、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词五首》复习练习卷
《陈涉世家》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吴广者,阳夏.人也()(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扶苏以数.谏故()(4)乃丹书帛.日“陈胜王”()(5)发闾.左適戍.渔阳()()(6)尉果笞.广()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辍.耕之垄上()(2)怅恨..久之()(3)会.天大雨()(4)今亡.亦死()(5)等死..,死国可乎()(6)楚人怜.之()(7)比.至陈()(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9)皆刑.其长吏()(10)为天下唱.()(11)愤恚.尉()(12)陈胜、吴广喜,念.鬼()三、翻译下列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置人所罾鱼腹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陈涉世家》选自被鲁迅先生赞为:“,”的《史记》2、陈胜年轻时即有非凡的抱负,你从文段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陈胜以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线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果没有导火线,陈胜吴广会起义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复习知识点: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复习知识点:唐雎不辱使命一、重点字词1.注音。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地缟(gǎo) 素谕(yù)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加惠:给予恩惠。
(2)岂直五百里哉直:只,仅仅。
(3)以头抢地耳抢:撞。
(4)秦王色挠挠:屈服。
(5)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6)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解释为安放,安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解释为青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这是小看我吧?(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安陵君从祖先手里继承了这块封地只想守住它,即使是方圆一千里土地也不敢换,哪里为的是仅有五百平方里呢!(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平民的愤怒,只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而已。
(4)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好汉真的发起怒来,就有二人尸首倒地,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都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为您提供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复习知识点:唐雎不辱使命,祝您学习愉快!相关链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知识点复习:孤独之旅 15-16学期初三上册语文第9课复习知识点:故乡。
中考文言文复习要点之《唐雎》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唐雎不辱使命》1、文章内容2、文学常识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唐雎: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3、语音(1)唐睢不rǔ使命(2)秦王fu 然怒(3)免冠徒xiǎn(4)以头qiāng 地(5)休jn 降于天(6)天下gǎo 素(7)秦王色no (8)hu 星袭月(9)好收吾骨zhng 江边(10)天上宫qu (11)三年jī旅客(12)低qǐ户4、通假字秦王不说(说——悦,高兴)故不错意也(错——措,放置,安放)仓鹰击于殿上(仓——苍,青色)5、古今异义词6、词类活用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7、一词多义徒┍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惠┍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8、重点词语解释1、辱使命: 辱没、辜负2、易安陵:交换3、其许寡人: 答应4、大王加惠给予恩惠5、甚善:好6、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这样7、弗敢易:不;交换8、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9、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10、请广于君:扩充11、逆寡人者:违背12、轻寡人与:轻视13、非若是也:像;这样14、虽千里不敢易:即使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16、怫然怒:盛怒的样子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18、布衣:平民19、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20、以头抢地耳:撞;罢了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22、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23、仓鹰:通“苍”24、休祲:吉凶的征兆25、若士必怒:如果26、缟素:穿丧服27、色挠:变了脸色;挠,28、屈服:谢之道歉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十一、理解性默写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十三、课文内容理解一、整体把握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
02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语文复习“决胜古诗文”专题讲义(教师版)
【原文呈现】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诵读点拨】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复习《唐雎不辱使命》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3、轻寡人与。4、寡
挠:屈服。
15、长跪而谢之曰。 长跪:直身而跪。谢:道歉
16、寡人谕矣。
谕:明白。 以:因为。
17、徒以有先生也。 徒:是 。
三、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王不说。
C
)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否,非若是也。
D、仓鹰击于殿上。
•
• • • • • • • • •
四、下列句子中表示的语气正确的一项是(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岂直五百哉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A、反问 反问 疑问 反问 B、疑问 反问 疑问 反问 C、反问 疑问 反问 疑问 D、疑问 反问 反问 疑问
复习《唐雎不辱使命》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置。
“仓”通“苍”: 2、仓鹰击于殿上。 青色。 3、轻寡人与。 “与”通“欤”: 吗 4、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二、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 辱:辱没,辜负。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用。
D
)
•
• • • • • • • • • •
五、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各是什么意思。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到 2、请广于君。 让 3、仓鹰击于殿上 在 4、何至于此。 到 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否,非若是也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了,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5、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 6、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 果? 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复习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战国策》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
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战国初年),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约有24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2.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代表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
3.写作背景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国。
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
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
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
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
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争的实录。
本文作者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总概括:本文记叙唐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凶暴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的经过,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文章通过唐雎与秦王之间的斗争,写出了小国安陵战胜强秦的全部经过。
秦王采取所谓“易地”的手法,打算不费什么劲就灭掉安陵。
安陵君看得很清楚,没有同意,矛盾于是激化。
这时唐雎出场接受了出使秦国的任务,使的使命关系重大,国家安危系于一身。
秦王见到唐雎,劈面就大谈“易地”骗局,当即被唐雎戳穿。
秦王立即变了一副面孔,以杀人灭国相威胁;唐雎抱定必死的决心,针锋相对,亦以杀人流血相对,并准备付诸行动。
秦王于是被迫放弃了灭掉安陵的打算,唐雎斗争取得了胜利。
文学常识: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
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唐雎:唐雎,也作唐且。
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
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关于“士”: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异常激烈,双边或多边的政治斗争也很激烈,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
“士”成为战国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在政治、社会生活与精神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士”大体可分为文士、武士、低级官吏三类。
战国时有名的“士”如荆轲、苏秦、冯谖、唐雎、烛之武、侯赢等,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非凡的才智、超人的胆识和对主人的无比忠诚。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
基辛格问: 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喜欢低着 头,而美国人走路总是抬着头? 周恩来答: 因为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所 以总是低头攀登;而美国人正 在走下坡路,所以两眼望天。
西方记者:你们国库里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周恩来答: 共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尼克松
周恩来总理
南 京 长 江 大 桥
问: 问
每天有多少 人过桥?
而起”
• 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B )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B ) 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 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 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 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 的领土。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 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 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 一项是(C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
– – – –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第二段大意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9下二唐雎不辱使命课件
……的人 ……的原因
九年级下册
训练二:断句(文言断句题) 秦 王 使 人 谓 安 陵 君 曰/寡 人 欲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安 陵 君 其 许 寡 人/安 陵 君 曰/大 王 加 惠/以 大 易 小/甚 善/虽 然/受 地 于 先 王/愿 终 守 之/ 弗 敢 易/秦 王 不 悦/安 陵 君 因 使唐雎使于秦
5.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赵奢怎样的品性?
智勇双全,胆略兼备。
九年级下册
【参考译文】赵国一个收田租的小官赵奢到平原 君家去收租税,他的家人不肯交纳。赵奢依法处 理,杀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愤 慨,想杀死赵奢。赵奢便劝谏说:“您在赵国贵 为公子,如果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 被削弱,法纪被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诸 侯就会兴兵进犯,这样赵国便不存在了。(到那 时)您怎么能有这样的富贵呢?
九年级下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A )
A.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B.昭侯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C.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不学无术 D.我将奚听乎/皇帝敬劳将军
A(曾经)(B.答应/左右;C.学说/本领;D.将要 /将领)
九年级下册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 乎
九年级下册
/ 秦 王 怫 然 怒/谓 唐 雎 曰/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唐 雎 对 曰/ 臣 未 尝 闻 也/ 秦 王 曰/天 子 之 怒/伏 尸 百 万/流 血 千 里/ 唐 雎 曰/ 大 王 尝 闻 布 衣 之 怒 乎/秦 王 曰/布 衣 之 怒/ 亦 免 冠 徒 跣/以 头 抢 地 尔/ 唐 雎 曰 /此 庸 夫 之 怒 也/ 非 士 之 怒 也/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彗 星 袭 月/ 聂 政 之 刺 韩 傀 也/白 虹 贯 日/要 离 之 刺 庆 忌 也/仓 鹰 击 于 殿 上/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
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安 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答道 :“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 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解性默写
1、当秦王想要以换地设置骗局时,安陵君就用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等话加以 回绝。 2、《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 的表现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3、《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勇敢机智地用“ 士之怒”来跟秦王的“天子之怒”进行针锋相对 的斗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天下缟素”。 4、文中有两处秦王神态的描写,其一处是“秦 王怫然怒”,第二处是“秦王色挠”。这充分说 明唐雎斗争的结果。
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 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 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 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 降下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 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 能的人一定要发怒,就会倒下两具尸体,流 血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白色丧服——今 天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神色沮丧,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着五十里 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唐雎不 使命
文学常识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是西汉 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共有33篇、 12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 灭亡。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 交各方面的 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 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 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 的社会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勇士发怒,倒下二人尸首, 译文:血流五步,天下举丧,今天就是 这样。(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挠:屈服; 谢:道歉; 长跪: 直身而跪; 此:代词,这样;
译文: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
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 坐,哪里到这种地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错意: 打主意;错,通“措”,放;
况且秦国灭亡韩国、魏国,而安 译文: 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 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 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意;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 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以: 用;
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充;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逆:违背;
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与:
夫: 发语词,用在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开头, 引起下文要议论的内容。
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仓: 通“苍”;
译文: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
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
道白光直冲向太阳;要离刺杀庆 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刘向(约前77~前6),字子政, 汉室皇族。西汉经学家、目录学 家、文学家。
通读全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 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使: 派
易:交换
谓:对……说
以: 用
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其: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国君说:“我想
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安陵,安陵君 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使:① 派,派遣;② 出使;
译文: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遣
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 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听从 听:
译文: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
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 从我,为什么?”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以:① 凭; ② 把; 者: ……的原因;
者: 语气助词,不用翻译。 休祲: 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译文: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勇士,心 里的怒气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 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 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必: 果真,一定要; 缟素: 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孝服。 是也:是这样。是,代词,这样;也,表判断。 挺: 拔出;
译文: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
君扩充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 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 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 直五百里哉?”
像这样;若,像;是,代词,这样,如此; 若是: 虽: 即使; 岂直: 难道只;直,只,仅仅;
译文: 唐雎回答说:“不,不像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而 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 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 的土地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 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怫然: 盛怒的样子; 公:相当于“先生”,是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未尝: 不曾;
译文: 秦王大怒,对唐雎说:“先
生曾经听说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谋略和言论的 汇编,又名《国策》、《国事》,是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 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六 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 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 策· 魏策四》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 作。它流传甚广,差不多称得上 “家传户诵”,文艺性很强。
译文:
唐雎说:“大王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了 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庸夫: 平庸无能的人; 士: 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译文: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 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加惠: 给予恩惠。加,施加; 虽然: 虽然这样; 受地于先王: 于先王受地;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 愿: 希望;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 译文: 大的地方换小的地方,很好;虽 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 土地,希望终身守护着它,不敢 交换。”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悦: 愉快,高兴; 因:于是; 于: 到;
谕: 明白,懂得; 以:① 凭;② 徒: 只; 因为;
译文: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 了,
可是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国土存 留,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啊!
伏: 使动用法,使……伏(倒下); 流: 使动用法,使……流;
译文:
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 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布衣:平民;
免冠徒跣: 跣,脚;摘了 帽子,光着脚; 以头抢地尔:以,用;抢,撞;尔,罢了;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