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初一数学复习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篇1一、等式的概念和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2等式的类型(1)恒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能成立如:数字算式(2)条等式:只能用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才能成立方程需要才成立(3)矛盾等式:无论用什么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注意:等式由代数式构成,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没有等号体3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则,注意:(1)在对等式变形过程中,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即:同时加或同时减,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不能漏掉某一边(2)等式变形过程中,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以的数或整式必须相同(3)在等式变形中,以下两个性质也经常用到:①等式具有对称性,②等式具有传递性,二、方程的相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注意:定义中含有两层含义,即:方程必定是等式,即是用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方程中必定有一个待确定的数即未知的字母二者缺一不可2方程的次和元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称为方程的次,方程中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为元3方程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已知数:一般是具体的数值,如中(的系数是1,是已知数但可以不说)5和0是已知数,如果方程中的已知数需要用字母表示的话,习惯上有、、、、等表示未知数:是指要求的数,未知数通常用、、等字母表示如:关于、的方程中,、、是已知数,、是未知数4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5解方程求得方程的解的过程注意: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求得的结果,前者是求出这个结果的过程6方程解的检验楷体要验证某个数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只需将这个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如果左、右两边数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2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标准形式:(其中,,是已知数)的形式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最简形式:方程(,,为已知数)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注意:(1)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所以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变形为最简形式或标准形式验证如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变形,直接判断就出会现错误(2)方程与方程是不同的,方程的解需要分类讨论完成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个整体,含有多项式时应加上括号(2)去括号: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注意:不要漏乘括号里的项,不要弄错符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注意:①移项要变号;②不要丢项(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的形式注意:字母和其指数不变(5)系数化为1: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注意:不要把分子、分母搞颠倒体2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有:整体思想、换元法、裂项、拆添项以及运用分式的恒等变形等3关于x的方程 ax b 解的情况⑴当a 0时,x⑵当a ,b 0时,方程有无数多个解⑶当a 0,b 0时,方程无解练习1、等式的概念和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等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B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C等式两边都除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1),则;(2),则;(3),则;(4),则练习2、方程的相关概念1.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是方程?2.判断题(1)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2)所有的等式一定是方程()(3)是方程()(4)不是方程()(5)不是等式,因为与不是相等关系()(6)是等式,也是方程()(7)“某数的3倍与6的差”的含义是,它是一个代数式,而不是方程()练习3、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1.在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说明理由:(1)3x+5=12;(2) + =5;(3)2x+y=3;(4)y2+5y-6=0;(5) =2.2.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求的值3.已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4.已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练习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根据方程解的具体数值确定1.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则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_。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15篇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15篇初中数学复习课教案大全15篇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而制定的计划。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如何写【精选5篇】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如何写【精选5篇】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如何写【精选5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如何写,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如何写篇1近年来,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不仅在各级各类的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对数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从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角度思考,也需要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阅读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广大师生对数学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数学教科书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阅读是“人——本”对话的数学交流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学生能通过教科书的标准语言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能有效地促进数学阅读水平的发展,准确叙述解题过程中有关的观点和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
因此,数学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
另外,每年一度的中考试题中都设置了数学应用题,阅读理解题,而学生每遇到应用题的问答便觉得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阅读数学的方法。
因此,数学教学有必要重视数学阅读。
二、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教学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应当遵循如下的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
从根本上承认和尊重受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活动的全过程中来,将自己进行的阅读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规划阅读进程,独自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不断培养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索地进行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那么,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那么的理解.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 一、根本概念 1、正数与负数 ①表示大小②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③带“-〞号的数并不都是负数 2、数轴原点①三要素正方向度 ②如何画数轴③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 3、相反数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②a 的相反数-a③a 与b 互为相反数a+b=0 4、绝对值①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距离,表示成|a |。
a 〔a ≥0〕②|a |=-a 〔a ≤0〕5、倒数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作互为倒数。
②a 的倒数是1 a〔a ≠0〕③a 与b 互为倒数ab=1 6、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①倒数是它本身③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④立方等于经本身的数是±1,0 7、乘方共16页①求几个一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na2a2,2a=a ②底数、指数、幂 8、科学记数法①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310n 〔其中1≤|a |<10,n 为正整数〕 ②指数n 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①准确数、近似数、准确度准确到万位②准确度准确到0.001保存三个有效数字③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是什么位,这个数就准确到哪位。
④有效数字⑤如何求较大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方法,一种用单位,一种用科学记数法 二、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与分数分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2、按正负分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0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讨论一下小数属于哪一类? 三、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种类有哪些?2、运算法那么〔运算的根据〕;3、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的根据〕;4、混合运算顺序①三级〔乘方〕②同一级运算应③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④能简便运算的应尽量简便。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整数的概念及运算一、课堂导入(10分钟)老师可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关于温度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关于温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概念,为引入整数的概念做铺垫。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引入整数的概念:根据温度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负数表示低于一些标准的数,正数表示高于一些标准的数。
2.整数的表示: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的表示形式,包括正负号和数字。
三、整数的比较(10分钟)1.同号的比较:介绍同号整数的比较方法,即绝对值大的整数更大。
2.异号的比较:介绍异号整数的比较方法,即正数大于负数。
四、整数的运算(30分钟)1.整数的加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数的加法规则,同时教授“整数相加,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口诀。
2.整数的减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数的减法规则,同时教授“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加上相反数”的口诀。
3.整数的乘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整数的乘法规则,同时教授“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负数乘以负数得正数,正数乘以负数得负数”的口诀。
4.整数的除法: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除法,同时教授“正数除以正数得正数,负数除以负数得正数,正数除以负数得负数”的口诀。
五、综合练习(30分钟)在讲解完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后,老师可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可以总结整个课时的内容,强调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第二课时:小数的概念及运算一、课堂导入(10分钟)老师可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比如将一张馅饼分为几块,引导学生回答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引入小数的概念: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即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
2.小数的表示:介绍小数的表示形式,包括小数点和数字。
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0分钟)1.小数的读法:以具体例子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包括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汇总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汇总7篇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汇总7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篇1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直线、线段、射线等的表示方法,我提问了三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居然没有人能回答下来,提问三个好一点学生,什么是线段的中点、什么是角的平分线?也没有人回答得清楚。
说明,这些学生在寒假里根本就没有人进行复习,可能多数学生都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于是复习上学期内容就干去了一节课时间。
第二节课才正式教学新课。
我先让学生举例相交线的实例,有几个学生举了教室中的相交线。
由于多媒体坏了,于是只有粉笔和嘴了。
由学生跟着画两条相交线,并标记角1,角2,角3和角4,接下来,让学生找到两角,有几对?生1到板板书在黑板上,也找齐了,共6组。
接下来,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怎么样将这6组角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了十分钟,但是没有哪个组能正确分类。
于是我就将它们进行了分类:角1与角3,角2与4可以归为一类;角1与角2,角1与角4,角2与角3,角3与角4。
再次讨论:这两类角它们分别有哪些共同特征?(生讨论无果)第一类:两个角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象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谜语: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第二类: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象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邻补角有什么性质呢?从图可知,两个邻补角构成一个平角,因此,邻补角互补。
例:如图,两条直线相交于点0,角1=30度,求角2,角3,角4的度数。
小结:略作业:略。
从本节课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对核心的两类角的特征没有掌握。
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我身的表达不到位,变式练习举的例子少了,次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惯不好,不能专心听讲,导致学生不能准确识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七年级期末复习教案模板1
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纳思书院Nice Education教师姓名学科上课时间年月日讲义序号(同一学生)学生姓名年级组长签字日期课题名称期末复习教学目标1熟悉期末考试题型2计算包括线段计算,角度计算要扎实掌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期末考各种题型难点:线段计算,角度计算,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期末复习(一)——基本运算一、计算题1.计算:(1)314( 3.85)(3)( 3.15)44-+-+-(2)13331(0.2)1 1.4()2445-÷⨯-⨯÷⨯-(3)12(18)(7)15--+--(4)242131[3(3)]6---⨯--(5) 4321(2)4[5(3)]-+-÷⨯--(6)2332(2)9----+2.化简求值:(1)185[20(36)]2(23)m n m n m n-----+-(2)222222(3)[2(1)]3x y xy x y xy xy+---+-,其中1,1x y=-=.(3)22222()(21)2a b ab ab a b+--+-,其中3,2a b=-=.(4)22225(31)(35)a b ab ab a b---+-,其中11,23a b=-=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进步而努力!纳思书院Nice Education(1)6543x x +=- (2)3541x x +=+ (3)3157146x x ---=(4)122233x x x -+-=- (5)213247346x x x x +---=-二、有理数的运用1.初一某班有60名学,周测分数超过90分的部分用正分表示,不足90分的部分用负分表示,在一次周测后,数学老师对全班同学的成绩做了如下统计: 与90分的差值(单位:分)-26 -18 -8 0 8 15 人数 4 8 12 18 10 8 (1)该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____分; (2)该班成绩低于90分的同学占全班同 学的百分比是多少? (3)计算出该班这次数学周测的平均成 绩(分).2.如图是一种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1)若第1次输入的数x=1,则第1次输出的数为4,则第10次输出的数为___;若第1 次输入的数为12,则第10次输出的数是___. (2)若输入的数x=5,求第2010次输出的数是多少? (3)是否存在输入的数x ,使笫3次输出的数是x ? 若存在,求出x 的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已知某粮库一周前存有粮食100吨,本周内粮库进出粮食的记录如下(运进为正)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进出记录+35-20-30+25-24+50-26(1)通过计算,说明本周内哪天粮库剩下的粮食最多?(2)若运进的粮食为购进的,购买价为2000元/吨.运出的粮食为卖出的,卖出价为2300元/吨,则这一周的利润为多少?(3)若每周平均进出的粮食数量大致相同,问:再过几周粮库存粮食达到200吨?4.某市场对顾客实行优惠,规定:若一次购物不超过200元,则不给予折扣;若一次购物超过200元,输入x x+3 输出x 12x教学过程但不超过500元,按标准给予九折优惠;若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按上述九折优惠之外,超过500元的部分按八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付款168元和432元。
初中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有理数、整式、分式、方程、不等式等。
2. 空间与图形: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
3.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表、概率计算等。
4. 综合应用题: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准备:检查学生的复习笔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
2. 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复习,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梳理知识点,归纳解题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指出重点和难点,给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针对性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重点突破学生的薄弱环节。
2.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实践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2.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 课后反馈: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下册。
2. 教辅资料:相关数学复习资料。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怎么写【精选5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怎么写【精选5篇】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怎么写(篇1)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教学难点:负数的引入.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让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 ℃和零下5 ℃,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行50米和向西行120米等.想一想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具有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具有与它意义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活动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说出有关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讨论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总结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提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例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0.02 g,记作+0.02 g,那么-0.03 g表示什么?【例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为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3B.-3C.-2.5D.-7.45【点拨】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5与10:00相差135分钟.(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存入记为“+”):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元) +16 +5.0 -1.2 -2.1 -0.9 +10 -2.6(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各种记账的优劣.2.数学游戏:4个同学站或蹲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1,2,3,4.用“+”表示“站”,“-”(负号)表示“蹲”.(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3,+4,则第1、第4个同学站,第2、第3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1,-2,+3,+4,如果第2、第4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作小小的“惩罚”;(2)增加游戏难度,把4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1)中的游戏.(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填空题:(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吨.(2)如果4年后记作+4年,那么8年前记作年.(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 3 kg,记作+3 kg;小阳体重减少了 2 kg,则小阳增加了 .2.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时,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和下午5时的水位;(2)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水位高多少?提升能力3.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2公斤,49公斤,49.8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六)课时小结1.与以前相比,0的意义又多了哪些内容?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具有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怎么写(篇2)教学目标:1.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2.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与学互动设计:(一)知识回顾和理解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具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1]:“零”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参考例子:用正数、负数和零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零度.思考“0”在实际问题中有什么意义?归纳“0”在实际问题中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它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0 m.[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什么?(二)深化理解,解决问题[问题3]:(课本P3例题)【例1】(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例2】(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后语: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类似的还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涨等等.我们要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会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确地用正负数表示它们.巩固练习1.通过例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2.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1990~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千米2)的变化情况是:中国减少866,印度增长72,韩国减少130,新西兰增长434,泰国减少3247, 孟加拉减少88.(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国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2)如何表示森林面积减少量,所得结果与增长量有什么关系?(3)哪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最多?(4)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阅读与思考(课本P6)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1.直径为30.032 mm和直径为29.97 mm的零件是否合格?2.你知道还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甲冷库的温度是-12℃,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库低 5 ℃,则乙冷库的温度是.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 mm,加工要求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3.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天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的增减值如下表:星期一二三四增减 -5 +7 -3 +4根据上面的记录,问: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是多少辆?类比例题,要求学生注意书写格式,体会正负数的应用.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怎么写(篇3)一、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汇总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汇总7篇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洁精选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内容:老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
问题见教材。
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3、-2、-0.5、-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期末复习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3.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情感教育,创设充满关爱和支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设计具有探究性、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具备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面对数学问题能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4.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做好准备。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数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化的购物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情境导入的方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授新知,深入浅出:在讲授新知识时,我采用了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讲解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运算。
2.比例与比例的运算。
3.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
4.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理数的运算一、复习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引入1.提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的规律。
三、实践操作1.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
(1)3×(-4)(2)(-2)×(-6)(3)(-8)÷(-2)(4)(-15)÷32.练习2:综合运算。
(1)9+3×(-2)-4(2)(-5)-6÷2+73.练习3:综合运算。
(1)a+4×(-3)-b,已知a=-2,b=7,求值。
(2)(3×m-5)+(2×n+4),已知m=-2,n=7,求值。
四、小结总结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第二课时:比例与比例的运算一、复习复习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二、引入1.回顾什么是比例?2.引导学生回忆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实践操作1.练习1:计算比例。
(1)5:3=?:12(2)6:4=18:?2.练习2:综合运算。
(1)鸡蛋的原价为8元,现降价15%,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小明一小时能写10页作业,小红一小时能写8页作业。
两人一起工作4小时,一共能写多少页作业?3.练习3:综合运算。
(1)已知a:b=3:4,b:c=2:5,求a:b:c。
(2)若a:b=5:8,b:c=2:5,求a:b:c。
四、小结总结比例的计算方法。
第三课时:百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一、复习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和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引入1.回顾什么是百分数?2.引导学生回忆百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实践操作1.练习1:计算百分数。
(1)将0.25表示为百分数。
(2)35%表示为小数和分数。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5篇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5篇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5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简短篇1一、内容特点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
也是后继内容学习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会求平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整体设计思路: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习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习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
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平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复习课教案初中数学
复习课教案初中数学课程目标:1. 巩固和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点;2. 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2.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如公式、定理、解题方法等;2. 学生自主复习,整理笔记;3.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典型例题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关键点和所需使用的知识点;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3.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3. 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解题方法;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解题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堂进度,提高学习效果。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三)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数学 学生姓名 年 级 初 一 学 科 数学上课时间 X年X月X日X时… 教师姓名 老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教案(三)课 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教案(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你一定玩过跷跷板吧!如图是小明和小刚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横板绕它的中点O上下转动,立柱OC与地面垂直.当一方着地时,另一方上升到最高点.问:在上下转动横板的过程中,两人上升的最大高度AA′、BB′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2.(2016春•淮安期中)在△ABC中,CD⊥AB于D,CE是∠ACB的平分线,∠A=20°,∠B=60°.求∠BCD和∠ECD的度数.的度数.3. 如图,AD 、A´A´D´D´分别是锐角△ABC 和△A´A´B´B´B´C´C´中BC 与B´B´C´C´边上的高,且AB = A´A´B´B´,AD = A´A´D´D´,若使△ABC ≌△A´A´B´B´B´C´C´,请你补充条件(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4.如图,点E 在AB 上,AC =A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所添条件为,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D D @.考点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 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篇七年级数学的教案很重要的。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篇1)最近,我在初一(4)班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课题是《3.4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课时“销售中的盈亏”,本节课是探究课,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时事点评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计算,归纳销售中的常用公式,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高效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六个环节:第一,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课题;第二,尝试练习,熟悉公式;第三,探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第四,小组展示,解决探究问题;第五,巩固练习,提升能力;第六,归纳总结销售问题中常见的四个量之间的关系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有:1.设计情境,引入课题,体现教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汉滨初中对面的电脑城中销售一种路由器,先将进价提高20%,后再降20%出售,卖96元一台,问商家是盈是亏?”通过本问题,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引入课题,二是看待问题的方式不能只看表面而做出解答,必须用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在做出判断。
2.练习,达到让学生熟悉公式的目的。
3.化解探究问题中的难点,把问题细化为6个小问题,便于小组分工合作,及时完成任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学生探究问题的全过程。
5.在教学中能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展示,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不能正确的把握各个环节的时间,为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第一单元(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柱体、锥体、球体,并能对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2、能了解直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判断和制作几何模型。
3、能描绘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并能根据三视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
4、了解截面,能想象截面的形状。
5、经历几何体的展开、折叠、切截等活动,激发好奇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4、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5、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
6、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二.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甲的图形经折叠后能否形成乙图的棱柱?如果能形成,回答:(1)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有什么关系?(2)哪些面的形状与大小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不能形成,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按顺序将上、下两个五边形折叠到所在长方形同侧,然后对着五边形的边依次折下去,就能形成右边的五棱柱。
(1)这个棱柱共有5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相同。
(2)五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一定完全相同,其侧面都是长方形,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注意:从展开图折叠成棱柱,得到的图形是唯一的,而把棱柱展开成平面图形,得到的展开图不是唯一的。
例题2: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否展开成如下图所示的图形?分析与解:解答此类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要掌握一些技巧。
(2)中有五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正方体表面不可能展开成这种图形。
(7)中有七个小正方形,这就更不可能了。
一般来说,有四个小正方形连成一条线,这条“线”的两侧各有一个小正方形,都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因此,正方体表面可以展开成(1)、(3)所示的图形。
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或用手折叠可知,正方体表面也可以展开成(5)、(6)所示的图形,但不能展开成(4)所示的图形。
即(2)、(4)、(7)不可能,其余都可能。
例题3:请你设计一种方法,用平面去截正方体使得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正方体相邻的三个棱上各取一点,使这点到这三个棱的交点距离相等,连结这三个点得到三条连结线,沿这三条连结线用平面去截,所得的截口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见下图注意:做此类题目时,应先充分想象一下,然后操作,以保证正确性。
例题4: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甲、乙两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们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分析与解:本题可根据俯视图确定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列数,然后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注意:从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时,应从左到右找每列个数最多的作为该排的个数。
例题5:如图,是由几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请在俯视图中的小正方形中填上该位置上的小立方体的块数。
分析与解:由主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行第1列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同理可知俯视图右上角的正方形中有1个小立方体;由左视图可知,俯视图第2列中的两个正方形中都有两个小立方体。
第二单元(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目标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3、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复杂计算。
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1.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6.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的总比左边的数的大;正数都大于0,都小于 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7.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 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9.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 011.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12.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3.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二、典型例题例题1:用“>”号连接下列各数:,-2.5的相反数,-3.8,3,-4的绝对值分析与解:当多个有理数进行比较大小时,往往借助数轴,利用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来比较。
可分别用字母表示各个数,再在数轴上表出字母对应的数。
A:0 B:-2.5的相反数 C:-3.8 D:3 E:-4的绝对值所以-4的绝对值>3>-2.5的相反数> 0 > -3.8注意:比较两个以上的数的大小可借助于数轴这一重要工具,把这5个数字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大到小的排序就自然完成了。
例题2:把下列各数填在表示相应集合的大括号中正数集合:{┄},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集合:{┄}分析与解:明确非负数,自然数、负整数和有理数等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非负数包括0和正数,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题中的小数可以当作分数对待。
注意:各个集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务必弄得清清楚楚,才能保证集合中的数准确无误。
例题3:计算:分析与解:本题可先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简化的代数式,然后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注意: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时一定要注意每个数的性质符号不能改变,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解法是解题关键。
例题4:计算分析与解:将题中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以后,可发现本题能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注意:对于计算题,应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尽量使用简便方法。
例题5:计算(-0.25)2002³42004的值分析与解:当发现一个题算起来比较麻烦时,我们就应该细观察,多动脑,尽可能找出简便的方法来此题若直接求(-0.25)2002和42004比较难,但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就是提醒我们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就比较容易求出结果16。
例题6:用计算器计算:(-3)3-〔(-5)2+(1-0.2³)÷(-2)〕第三单元(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复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字母与代数式表示出来。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代数式的含义,会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会进行计算。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
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_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_代数式。
2、在代数式中,字母前的数字因数叫做它的_系数______。
3、所含_字母_相同,并且相同_字母的指数__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_合并同类项_.4、合并同类项法则:__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去括号法则:__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二、典型例题例题1:用字母表示下面实际问题:(1)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2)某服装标价为a元,按八折优惠出售,那么出售价是多少元?(3)下列每个图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是S。
按此规律,推出S与n的关系。
分析与解:(1)由长方体体积公式=长³宽³高,表面积=六个小面积的和,可得长方体体积是abc,表面积是2(ab+bc+ac);(2)所谓的八折指得是按标价的百分之八十出售,因此出售价是0.8a元;(3)由于每条边上都是n盆花,这样三条边上花盆的总和为3n,其中重复地计算了顶点上的花盆数,因此,花盆总数应为3n-3。
因此当n=2时,花盆总数是2³3-3=3;当n=3时,花盆总数是3³3-3=6;当n=4时,花盆总数是4³3-3=9;…当每条边有n个花盆时,花盆总数S=3n-3注意:(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时,必须弄清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数字与字母相乘,或数乘以含有字母的式子,一般省略乘号,并把数字写在前面;(3)字母和字母相乘时,可以把“³”写成“² ”,或不写。
例题2:求下列代数式的值:分析与解:(1)先要找准同类项,然后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此题可以直接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求值,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个括号里的式子都一样,所以可以像合并同类项一样对这几个式子直接合并。
注意:一般地在求代数式的值时,我们都要先看代数式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如果可以,我们应先合并,再求值。
例题4:在如图所示的2003年1月份的日历中,用一个方框圈出任意3³3个数。
第四单元(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复习目标1、知道线段、射线、直线、角以及平行线、垂线的含义,并能举出现实生活中有关这些的实例。
2、会画线段和角,会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画角等于已知角;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3、了解七巧板和七巧板的使用;会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图案。
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1.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向一端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1个端点。
将线段向两端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有0个端点。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