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控及答案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巩固·限时达标1.东汉的建立者是()。
A.刘邦B.刘秀C.刘启D.刘彻2.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3.下列不属于汉光武帝采取的措施的是()。
A.释放奴婢B.惩处贪官污吏C.焚书坑儒D.减轻刑罚4.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5.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7.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8.造成东汉末年国家走向衰亡的政治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提升·理解应用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材料二《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1)材料一中“苍天”指的是什么?“甲子”指的是哪一年?(2)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有什么特点?(3)材料二中,这次起义为什么会得到天下响应?起义的结果如何?10.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少帝17岁献帝9岁(1)根据表格,指出当时中央政权出现的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现象给当时中央政权带来的危害。
(2)图片反映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这次起义的发动者创立了什么教派?说说这次起义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和图片的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三)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三)一、选择题。
1、西汉灭亡,建立新朝的外戚是()A. 王莽B. 王猛C. 王导D. 刘秀2、东汉初期,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史称()A. 光武中兴B. 文景之治C. 开元盛世D. 贞观之治3、多次下令释放女婢,减轻农民负担的皇帝是()A. 汉高祖B. 汉武帝C. 光武帝D. 汉文帝4、东汉末年发生的农民起义是()A. 陈胜、吴广起义B. 刘邦起义C. 项羽起义D. 黄巾起义5、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A. 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 刘秀起兵于东方C.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 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6、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母亲和妻子一族统称为()A. 外戚B. 宦官C. 将军D. 豪强7、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的()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新朝8、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他的名字是()A. 刘邦B. 刘彻C. 刘秀D. 刘启9、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灭亡的时间是()A. 公元9年B. 公元25年C. 公元前9年D. 公元前25年10、《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 丞相权力膨胀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 外戚专权D. 宦官专权11、如果研究东汉政权是怎样走向衰亡的,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入选()①外族的入侵;①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①农民起义的爆发;①少数民族的叛乱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二、简答题12、简述光武帝为了巩固政权做了哪些措施?13、阅读下列材料:《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三、材料分析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1.刘秀是一代明君 ,以下局面属于刘秀统治时期的是〔〕A.文景之治B.汉武帝大一统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2.光武帝统治时期 ,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开展社会生产 ,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以下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屡次下令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办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 ,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3.东汉后期社会动乱的原因不包括〔〕A.外戚专权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C.宦官专权D.绿林起义4.东汉后期 ,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A.皇帝专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专权5.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 ,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 ,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 ,“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6.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 ,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小明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7.促使东汉走向衰亡 ,加速其瓦解的因素不包括〔〕A.光武中兴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D.州牧军阀割据8、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的事件是〔〕A. 大泽乡起义B. 黄巾起义C. 国人暴动D. 八王之乱9.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东汉黄巾军材料二东汉末年 ,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 ,万人所以乐附之者 ,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 ,辜榷〔搜到〕财利 ,侵掠百姓。
百姓之冤无所告诉 ,故谋议不轨 ,聚为盗贼。
〞〔1〕材料一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表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二 ,概括指出导致黄巾起义的原因。
〔3〕黄巾起义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8:DCDBCCAB9.(1) 公元184年, 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2) 外戚轮流执政 ,信用亲信 ,朝政腐败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2018-2019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二中第一学期章节练习题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王朝都经历了建立、发展、兴盛、衰亡的演变过程,人们称此过程为“王朝周期”。
其中“光武中兴”说的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A.刘邦B.刘彻C.刘秀D.王莽2.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B.当时的社会统治都非常黑暗C.都遭到了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4.西汉灭亡是由下列哪位历史人人物篡夺政权而灭亡的A.王新, B.刘秀, C.王莽, D.刘彻5.东汉末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头戴黄巾,称为“黄巾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张角6.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存续时间很短,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7.“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 D.外戚专权8.(题文)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9.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C.出现光武中兴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10.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A.汉武帝B.王莽C.汉景帝D.光武帝11.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是朝代更替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 周春秋秦朝东汉B. 西周春秋秦朝东汉C. 西周春秋秦国东汉D. 周春秋秦国东汉2.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A. 秦朝B. 西汉C. 新朝D. 东汉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两汉时期的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②休养生息政策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D. ①④4.属于光武帝刘秀“柔术”治理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①下令释放奴婢②轻徭薄税,恢复三十税一③严惩贪官污吏④裁并机构,裁撤官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5.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 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6.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那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 汉高祖B. 汉武帝C. 光武帝D. 汉景帝7.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 外戚权利的膨胀B. 宦官把持朝政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 王莽施政的危害9.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其最大的危害是()A.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B. 诛杀异己,朝政混乱C. 正直的官吏受排挤,民众遭殃D. 动摇东汉统治,使之走向灭亡10.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起义前制造舆论B. 目标是推翻旧政权C. 起义前精心组织和策划D. 充分利用佛教来壮大力量1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13课东汉的兴亡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多次下诏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答案】C2.光武中兴的准确含义是指汉光武帝刘秀()A.颁布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B.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发展C.提倡节俭,取消苛捐杂税D.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答案】B3.下列关于东汉衰败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东汉统治日益腐败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答案】A4.外戚与宦官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使社会混乱,人民遭殃,最终导致()A.外戚的实力膨胀B.宦官得宠,把持朝政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答案】C5.东汉后期,广大人民爆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A.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不能主政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赋税、徭役沉重,刑法严酷D.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答案】D6.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影响是()A.因为起义9个月就失败了,所以影响不大B.使东汉统治者励精图治C.基本上摧垮了东汉政权D.消灭了东汉政权【答案】C7.与陈胜、吴广起义相比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有()①创立宗教组织②被武力镇压③推翻了封建王朝④有组织、有准备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C8.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答案】A9.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答案】D10.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答案】A11.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A.皇帝专权B.外戚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12.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 )A.休养生息 B.统一六国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时间:公元184年领导人: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2.老师在讲述两汉历史时画了一个时间轴让同学们填写。
其中①处的皇帝应该是()A.光武帝B.汉明帝C.汉顺帝D.汉献帝3.对下图所反映东汉末期历史现象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追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于公元25年,助刘秀建立东汉,此时他()A.28岁B.33岁C.38岁D.43岁5.下图所示物件可折射出东汉时期()A.平民百姓的房屋布局B.豪强大族的厚葬习俗C.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D.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7.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所对应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
这两个王朝的都城分别是()A.阳城、亳B.殷、镐京C.咸阳、洛阳D.长安、洛阳8.“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
参考下图。
可计算出西汉王朝的国祚为()A.177年B.193年C.210年D.236年9.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A.军阀割据严重,战乱频繁B.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争权夺利C.诸侯王争霸,对抗中央D.皇帝无能与外戚宦官专政10.(2022·广西河池·七年级期末)“(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
”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A.西汉B.东汉C.蜀汉D.后汉11.他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得东汉初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其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作业含解析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知识点一光武中兴1.(2021·陕西·咸阳市秦都区电建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
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王朝统治C.缓和民族矛盾D.遏制地方势力2.(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百家争鸣C.光武中兴D.“大一统”3.(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兵皆罢归家②统治者鼓励农业的发展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④减轻刑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4.(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A.刘彻的统治局面B.刘秀的统治局面C.刘协的统治局面D.刘琦的统治局面5.(2022·山东威海·期末)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演变的时问轴,时问轴上1和2两处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A.焚书坑儒,楚汉之争B.陈胜起义,巨鹿之战C.百家争鸣,黄巾起义D.与民休息,光武中兴6.(2022·河北秦皇岛·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材料二:他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材料三: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的统治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个君主?是哪个朝代的?(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位君主的统治被推翻的共同原因。
(4)根据材料三的表格,概括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统治措施的相同点。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训练题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训练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训练题一、选择题1.西汉灭亡的时间是( D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2年C.公元前9年D.公元9年2.新朝仅存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
其建立者是( C )A.刘邦B.吴广C.王莽D.陈胜3.(2018云南芒市校级)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的史事( C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4.东汉的建立者是谁(C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5.东汉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建立时间是( D )A.公元前9年B.公元9年C.公元前25年D.公元25年6.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 D )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刑罚C.合并郡县D.统一度量衡7.“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D )A.皇帝早逝B.幼主即位C.宦官得宠D.外戚专权8.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D )A. 汉武帝B. 王莽C. 汉景帝 D .光武帝9.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C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10.东汉后期朝廷腐败,国势日趋疲弱。
汉灵帝光和七年,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黄巾起义爆发。
光和元年是公元178年,黄巾起义开始于( C )A.171年B.172年C.184年D.185年11.下列关于黄巾起义叙述错误的是( C )A.朝政腐败是其根本原因B.因起义军头裹黄巾而得名C.推翻了东汉的统治D.使东汉统治一蹶不振12.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C.出现光武中兴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13.较之秦末农民战争,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 A )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推翻了封建王朝D.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14.(2018唐山丰南区)《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检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检测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下列关于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光武帝下令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D.黄巾起义的打击3.下表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即位时的年龄统计表,这种现象直接决定了该时期的突出政治特点是A.朝廷腐败,民不聊生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相权大于皇权D.继位的皇帝大权独4.《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26年)下诏:“民有嫁妻买子欲归父母者,姿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A.公元纪年法B.年号纪年法C.国君纪年法D.干支纪年法5.5.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6.6.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建立政权,推行新政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史事。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7.反腐败问题,因为牵涉到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A.释放奴婢B.定税率为三十税一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D.兴办郡国学8.“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是指东汉A.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9.我国历史上发生的由张角等领导的一场农民大起义是A.大泽乡起义B.赤眉起义C.黄巾起义D.绿林起义10.东汉初年,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史称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11.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局面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的含义是A.下达了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B.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C.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D.提倡节俭和惩办了贪官污吏1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时,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测试(带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 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3.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合并郡县,加强吏治③减轻或废除刑罚④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④4.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于()A.秦朝末年B.西汉中后期C.东汉初期D.东汉中后期5.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6.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7. 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东汉后期什么社会状况()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8.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9. 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是一次以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C.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D.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10. 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B.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C.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11. 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2.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1.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2.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 D.③④①②3.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4.2019·玉林市玉州区期末检测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D.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5.2019·北海市期末测查《后汉书》记载,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太后掌握大权,太后兄长趁机把持朝政,这反映东汉后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是(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外戚专权C.大量裁减官员 D.诸侯王势力大6.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年幼无知的结果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7.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③王莽的夺权引发了社会动荡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8.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9.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不包括(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汉之难,无国能敌。
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1)材料一中的“中兴”指哪个朝代?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材料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1.襄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刘秀的贡献是() A.匡扶汉室,“文景之治”B.消灭六国,一统天下C.建立东汉,“光武中兴”D.辅佐吴国,春秋争霸2.东汉的“光武中兴”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B.都调整了统治政策C.都放权基层郡县D.都实行裁减官员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乘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4.“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B.皇帝的智力比较低下C.外戚、宦官发动政变D.太后临朝听政5.“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状况,其结果是()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6.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导致东汉政权一蹶不振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国人暴动7.东汉政权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A.外戚权利的膨胀B.宦官把持朝政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辨析改错8.东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长安,史称东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丞相主持。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与探究9.东汉初期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但最终因黑暗的统治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19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东汉在公元25年建立,定都( )A.长安B.洛阳C.开封D.南京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3.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A.下令释放奴婢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的结果D.官司僚集团争权夺利的结果5.外戚与宦官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使社会混乱,人民遭殃,最终导致( )A.外戚的实力膨胀B.宦官得宠,把持朝政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6.东汉后期,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B.自然灾害频发C.统治者“改制”失败D.民族矛盾尖锐7.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影响是( )A.因为起义9个月就失败了,所以影响不大B.使东汉统治者励精图治C.基本上摧垮了东汉政权D.消灭了东汉政权8.与陈胜、吴广起义相比,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有( )①创立宗教组织②被武力镇压③推翻了封建王朝④有组织、有准备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9.(2018广东汕头澄海期末)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渐走向衰亡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黄巾起义的打击B.土地兼并很严重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
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
为减少贫民卖身成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
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
他统治期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训练试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训练题1.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2.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3.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A.外戚专权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C.宦官专权D.绿林起义5.东汉后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A.皇帝专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专权6.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7.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8.促使东汉走向衰亡,加速其瓦解的因素不包括()A.光武中兴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D.州牧军阀割据9.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事件是()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国人暴动D.八王之乱.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A.休养生息B.统一六国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10.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原因之一是()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D.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11.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A.皇帝专权B.外戚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东汉初期,经过刘秀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A、项羽B、陈胜C、王莽D、刘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的都城是( )A、咸阳B、洛阳C、长安D、邯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赤眉大起义D、黄巾起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A、宅院画像砖B、陶院落C、击鼓说唱佣D、汉并天下瓦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朝政腐朽的主要根源在于( )A、皇帝昏庸不理政事B、诸侯混战,社会动荡不安C、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权D、农民不堪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发动起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B、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C、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
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 )A、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B、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D、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汉初年,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东汉刘秀统治时期,国强民富,文化昌盛,历史上称( )A、大一统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天府之国【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A、统治者实行暴政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陈胜吴广起义D、诸侯割据一方【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东汉中期以后政治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皇帝生活奢侈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东汉的建立:刘秀是东汉的创立者。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无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A.秦朝B.西汉C.新朝D.东汉2.年代尺有助于记忆历史知识。
题2图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填入的内容应该是()题2图A.秦汉B.西汉东汉C.汉三国D.三国西晋3.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4.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其重振朝纲的措施有()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提倡“以德治国”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加强对官吏的监督题5图5.题5图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个朝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场景,这一朝代是()A.秦朝B.西晋C.西汉D.东汉6.“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状况。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丞相权力膨胀B.王国和分封并行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分封制的推行7.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史实发生在()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8.下面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情形的是()9.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80年稍安的局面。
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
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
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
”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A.国家财政日渐枯竭B.政府无力顾及救济事业C.农民的贫穷程度加深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10.下列关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与东汉黄巾起义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的社会都比较黑暗B.起义前都未进行精心准备C.都受到某种宗教的影响D.都直接推翻了当时的统治1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 000多斤的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2.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3. 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4. 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5. 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A.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刘秀起兵于东方C.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6. 东汉后期交替专权是()A.外戚和将军B.外戚和宦官C.将军和宦官D.将军和豪强7. 东汉初期,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二、填空题8. 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
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9.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10. 光武中兴新朝:________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他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东汉建立:________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他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11.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1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材料二(建武六年)诏曰:“……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
”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是如何重建汉政权的(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后,为稳定社会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了什么局面13. 光武帝刘秀在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灭亡以后,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重建了汉政权,历史上称为“东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邦在西汉建国初期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2)刘秀在东汉建国初期采取的政策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相同的内容(3)刘邦和刘秀的措施分别为哪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4. 阅读下列材料:《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请回答:依据材料,想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D4、A5、D6、B7、A二、填空题8、张角土崩瓦解 9、外戚宦官10、公元9 王莽新朝公元25 刘秀洛阳东汉奴婢郡县少数民族光武中兴三、材料解析题11、(1)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公元25年刘秀洛阳(2)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
共同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3)汉武帝: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
光武帝: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等。
12、(1)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①经济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政治上,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民族关系上,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13、(1)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减免徭役及兵役。
(2)相同:都下令释放奴婢;都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3)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
14、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端腐朽黑暗;自然灾害不断,农民生活困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检测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下列关于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光武帝下令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D.黄巾起义的打击3.下表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即位时的年龄统计表,这种现象直接决定了该时期的突出政治特点是A.朝廷腐败,民不聊生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相权大于皇权D.继位的皇帝大权独4.《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26年)下诏:“民有嫁妻买子欲归父母者,姿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A.公元纪年法B.年号纪年法C.国君纪年法D.干支纪年法5.5.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6.6.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建立政权,推行新政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史事。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7.反腐败问题,因为牵涉到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A.释放奴婢B.定税率为三十税一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D.兴办郡国学8.“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是指东汉A.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9.我国历史上发生的由张角等领导的一场农民大起义是A.大泽乡起义B.赤眉起义C.黄巾起义D.绿林起义10.东汉初年,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史称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11.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局面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的含义是A.下达了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B.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C.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D.提倡节俭和惩办了贪官污吏1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时,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A.下令释放奴婢B.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3.东汉后期交替专权的是A.外戚和宦官B.外戚和豪强地主C.诸侯和宦官D.诸侯和豪强地主14.下表为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表。
正因为皇帝年幼,大权多由太后主持,导致东汉后期的哪种腐败势力与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A.外戚B.诸侯C.皇族D.豪强15.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正直的官员受到陷害B.继位的皇帝年幼C.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D.帮助皇帝夺权的宦官有功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
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人物在关注民生方面有哪些相同的举措?为此出现了怎样的局面?(3)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
从上述不同结果中你得出怎样的启示?17.材料:(1)上面材料之现象出现在哪一朝代?(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其危害。
参考答案1-15.BCBBA CCDCA CBAAB16.(1)信息:秦朝徭役、兵役繁重。
后果:成千上万的衣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秦朝社会经齐遭到严重破坏。
(2)举拾措: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减轻刑罚减免徭役或兵役。
局面: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
(3)关注民生,爱惜民力,王朝强盛;不恤民情,滥用民力,王朝衰亡(或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实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7.(1)朝代:东汉(2)观点: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
论述:(略)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学习目标: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
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
2.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
3.通过对光武中兴原因出现原因分析,认识王朝的兴亡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
从而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学习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学习难点: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课文解读:知识点一: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1)原因:西汉在汉武帝之后,国势开始逐步下降,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之后,西汉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