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透析
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徘徊监管红线
利润增速均在10%以下。拨备覆盖率在监管红线徘徊在银 行不良贷款增加、利润增速持续放缓的同时,银行业的 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也在进一步下降。截至一季度末的 数据显示,一些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已经接近监 管
要求的150%的红线,甚至低于该监管红线。工商银行 (601398)一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为141.21%,中国银行 (601988)一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为149.07%,均低于监 管红线。另外,建行一季末
1.56%,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在一季报中 称,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深入推进等 影响,部分贸易企业、低端制造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出现 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断裂、无力还款等情况,
本行资产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平安银行也表示, 本行通过一系列措施,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清收、核销 处置力度,防范和化解存量贷款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严控新增不良贷款,资产质量整体可控。尽管部分银行 的数据
过剩压力,尤其是以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作为重要 支撑的一些区域,如中部和东北地区,资产质量管控的 压力会比较大。虽然得益于前些年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前 瞻性研判和管控,兴业银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占比不 高、资
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但相关行业及区域仍将是我行资 产质量管控的重点。净利润增速依旧缓慢一季度数据显 示,上市银行整体的盈利前景仍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 从一季度的利润同比增长率来看,农业银行(601288
有所好转,但大部分银行业人士对于资产质量的前景并 不乐观。“预计这三四年银行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位 商业银行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他说,目前, 银行不良高发的区域也在不断蔓延,从东南沿海向其他 地区转
移的趋势很明显,如山东地区,这两年区域内的不良速 度就上升得非常快。兴业银行(601166)风险管理部总 经理邹积敏在日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未来一 段时期来看,国内经济依然面临较大的库存过剩、产能
关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思考作者:张志坤来源:《活力》2011年第07期本文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内涵、计算方法和实际运用进行了介绍。
指出了其作为评价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存在的缺陷。
提出应以预期损失为基础考核银行冲销贷款损失的实际能力,设计新的贷款拨备充足率指标。
一、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定义与公式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银监发[2004]3号)。
该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评分越高。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截至目前,银监会未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重新修订,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并未明文废止,但有些商业银行在计算拨备覆盖率时,实际已改用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除以不良贷款余额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拨备覆盖率=全部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二、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分析(一)对拨备覆盖率计算公式的解析如前所述,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对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已变更为如下形式:拨备覆盖率=全部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1)对公式(1)进一步分解和变形可以得到:拨备覆盖率=(良好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2);拨备覆盖率=(1/不良贷款率-1)×良好贷款预计损失率+不良贷款预计损失率(3)。
公式(3)表明,拨备覆盖率受三个相对独立指标的影响:不良贷款率、良好贷款预计损失率以及不良贷款预计损失率。
拨备覆盖率与不良贷款率负相关,而与良好贷款和不良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资产质量对拔备覆盖率指标的影响1.通过公式(1)“拨备覆盖率=全部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分析。
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
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1. 什么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覆盖率,听起来好像个专业术语,其实就是银行为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预留的钱。
想象一下,银行就像一个大水缸,水缸里盛着大家的存款,而拨备就像是水缸底部的小洞,防止水缸漏水。
万一有客户还不上贷款,银行就能从这些拨备里“补水”。
可见,这拨备覆盖率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搞得好,银行就能稳稳当当地经营;搞得不好,就有点儿像把水缸的洞堵上,万一漏水就惨了。
1.1 为什么要监管说到监管,大家可能会想,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其实不然!银行的稳健运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
我们把钱存到银行,大家心里都希望能安安稳稳,收益可观。
可要是银行出了问题,那可就真是“夜长梦多”了。
所以,监管就像是个守门员,帮我们把好关,确保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确保银行在风险来临时,能顶得住、扛得住。
1.2 监管要求的具体内容说到监管要求,这可是个细致活。
简单来说,监管机构要求银行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拨备,通常是贷款总额的一个百分比。
这个比例得随时变动,根据经济形势、市场风险等因素来调整。
就好比天气变化,有时候太阳高照,有时候乌云密布,银行得随时调整自己的“衣服”,以应对不同的天气。
2. 拨备覆盖率的影响2.1 对银行的影响说实话,拨备覆盖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健康程度。
如果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太低,就意味着它的“防线”薄弱,一旦坏账增加,就很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这就像你买了很多保险,结果关键时刻发现保单都没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银行得好好盯着这项指标,确保自己不至于“透支”。
2.2 对贷款人的影响而且,拨备覆盖率也会间接影响到我们这些贷款人。
想象一下,银行为了保证拨备覆盖率,把贷款条件弄得更严格,利率抬高,这对想借钱的人可不是个好消息。
就像是你本来想借点钱买新手机,结果银行说,哎呀,你的信用分不够,给你提高利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因此,拨备覆盖率的高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贷款成本。
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
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课题组【摘要】本文以银监会近期提出动态拨备率管理要求为背景,对拨备覆盖率指标内涵、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期刊名称】《华北金融》【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管理;银行监管【作者】课题组【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天津市300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商业银行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是在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把握中来实现利润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识别和控制的最为重要的风险。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抵御贷款信用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准备金计提的水平因此成为投资者、监管部门、银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准备金计提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拨备覆盖率指标解析(一)拨备覆盖率指标由来拨备覆盖率指标的一般含义是银行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可以有效抵补信贷资产可预见的损失。
该指标首见于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财务指标。
计算公式的分母部分为不良贷款余额,分子部分为贷款损失准备。
(二)目前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备受瞩目的国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改革新方案——巴塞尔协议Ⅲ即将推出之际,中国银行业监管者已未雨绸缪,巴塞尔协议Ⅲ之中国版已在酝酿之中,动态拨备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银监会接受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上关于“逆周期监管”的新思维,要求商业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动态地计提拨备。
鼓励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时多提贷款损失准备,以提高未来的风险抵御能力;在经济衰退时少提贷款损失准备,平滑经济周期对银行经营的冲击。
2010年9月,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刘明康主席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重要讲话的通知》(银监发〔2010〕78号),提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贷款损失准备金/贷款余额)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应不低于2.5%,同时贷款损失准备金占不良贷款比例(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原则上应不低于150%,按两者孰高的要求执行。
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观察和思考
贷款损 失准备 金余额 ( 元) 亿
17 5 77 41 2 7 5 2 3 4 06 3 3 0 08
不 良贷 款余额 ( 亿元 )
2 7366 2 9
的《 国有 商 业 银行 公 司 治 理及 相 关 监 管 指 引 》银 (
股份制银行
招商银行
浦发银行 民生银行 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深发银行 广发银行
27 4
26 4 26 0 15 9 l7 6 l2 6 16 5
24 2
12 9 l0 5 l0 5 l7 5 15 0 10 5
2 3
5 4 5 6 4 5 1 0 5 7 6
单位 :%) (
类别 银行名称
建设银行 国有控 股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农 业 银 行 兴 业 银行
的拨备 覆 盖率 都有 一 定 的提 高 , 提高 幅 度最 高 的
是 深圳 发展银 行 ( 5 %) 民生银 行 (6 和浦 发 +7 , 5 %) 银行 ( 4 。 了农 业银 行外 , 5 %) 除 各行 的拨备 覆盖 率
越好 , 由于其 内在的局限性, 可能扭曲对商业银行 的评价 , 文章还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
提 出政 策性建议 。
关键词 : 商业 银行拨备 覆 盖率 贷款减 值 准备 不 良资产 损失
中图分类号 : 8 0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9 14 ( 0 0 0 — 0 4 0 F3 A 10 — 2 6 2 1 )6 0 2 — 5
年份
20 0 2 2o 0 3 20 04 20 0 5
金融 辍 0年 6 20第 期 1
颁 布 的《 业 银 行 风 险监 管 核 心 指 标 ( 行 ) 中 商 试 》 已经 不再 包 含 该 指标 。但 银 监 会 在 2 0 0 6年发 布
拨备及拨备覆盖率相关概念
拨备拨备是进行财政预算时,估计投资出现亏损时所预留的准备资金。
帐目中的拨备预算,最终可能与最后结果出现差异:假如实际的损失少于拨备预算,便可视为盈利,反之则是亏损。
简介拨备是对企业经营中可能已经构成的风险和损失作出准备,反映企业承担的风险和成本,直接冲减净资产,更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经营水平和资产质量。
比如老婆叫你借1000块钱给小舅子,你知道这个小舅子的信用不是那么好,那么你就会先做好思想准备,想他要是能还我600快就满意了,那么你就提了400元的拨备。
那么你再算你这个月的收入时,你只能把这笔钱算做600元计,也就影响了你的收益了。
银行拨备银行拨备,是指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
银行拨备对提高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银行拨备的分类银行拨备,包括一般拨备、专项拨备和特种拨备。
1、一般拨备(亦称一般准备)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拨备。
一般拨备主要用于信用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押汇、拆出资金、应收帐款、投资(包括股权、债权)等。
计提标准银行原则上应不低于风险资产的期末余额的1%。
2、专项拨备(亦称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拨备。
根据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及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在五级分类中,按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的拨备率计提;正常贷款是否计提拨备由银行自主决定。
3、特种拨备(亦称特种准备)是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拨备。
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
银行拨备的作用事实上,银行拨备的作用在于真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
银行拨备是利润还是费用的实质取决于拨备是否能够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银行拨备不充足下的利润是高估的。
对于目前的商业银行而言,大多数银行的专项拨备不足以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保证制度计提充足的拨备,以提高银行抵御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并确保真实的利润的基础。
银行年报里的拨备覆盖率是什么意思
一文读懂银行年报里的“拨备覆盖率”每到各家银行公布业绩答卷的时候,拨备覆盖率就会被重点关注。
懂一些门道的人可能还会调侃一句:“这家银行拨备覆盖率太高了,是不是在‘藏富’?”拨备覆盖率是什么?它和银行的“财富”又有何关系呢?一文带你搞懂!01 | 拨备是什么?“拨备”一词可以简单理解为:先“拨”出去一部分钱,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知道银行赚钱主要靠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
对于银行而言,百姓的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而从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才是它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问题是,部分贷款有可能是“不良”的,可能无法按时收回或者直接损失掉。
根据《贷款分类指导原则》,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一般来说,后三者是不良贷款,它们是银行贷款潜在损失的钱。
那么银行面对潜在的亏损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拨备”,银行从本年的营业利润里提前拨出一些钱准备着。
比如,当银行放了500万贷款后,下一年度有50万到期无法收回时,银行从本年营业利润里先拿出50万备着,不算进本年的利润里。
那么,在年报中的当期营业利润里就会减50万。
02 | 拨备覆盖率怎么看?根据一则官方解释,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用通俗点的话来讲,拨备覆盖率其实就是用来考察银行拨备金额能够覆盖多少贷款损失。
它的公式是: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100%代入到上方的例子中计算,不良贷款为50万,银行正好拨备了50万,这里的拨备覆盖率刚巧是理想状态中的100%;但注意,一旦银行拨备金额小于50万,如贷款减值准备为10万,此时拨备覆盖率为20%,贷款亏损的40万无法弥补,银行可能就会面临经营问题。
因此,提高拨备覆盖率通常也就成为银行防范风险,特别是不良资产的手段之一。
一般来说,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是,拨备覆盖率也并非越高越好。
此前,财政部曾就《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监管部门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会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探析》1. 引言在金融行业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健经营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拨备覆盖率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指标,一直备受监管部门和市场关注。
本文将从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内涵、现状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2. 拨备覆盖率的内涵拨备覆盖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它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拨备金与不良资产的比率。
拨备覆盖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银行对不良资产的覆盖能力,也是评估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依据。
当前,监管部门和市场对拨备覆盖率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拨备覆盖率水平。
3. 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现状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监管标准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金融监管规则》中,规定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和要求。
监管部门还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等方式,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进行监管。
在国际上,巴塞尔协议也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提出了要求,要求银行建立科学的拨备计提政策和充足的拨备覆盖率。
4. 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影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实施,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监管标准的提高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提高不良资产的识别和计提水平。
另对于广大的投资者和客户来说,拨备覆盖率的提高意味着银行更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市场信心。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要求银行提高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这需要银行加大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投入。
但与此提高的拨备覆盖率也增强了银行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为银行未来的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总结回顾通过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的全面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拨备覆盖率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标准的提高,促使银行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维护,也为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导言2011年,银监会以9号令的形式印发《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的一般准备、特殊准备和专项准备合并为“贷款损失准备”。
本文结合新版的《G11-II资产质量及准备金》讲解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2个重要监管指标,利用银监会公开数据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上述指标变动情况,并浅议动态拨备理论。
三率关系1基本概念贷款拨备率又称拨贷比,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拨备覆盖率可简称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贷款损失准备为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以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
2015年业务制度更新,《G11-II资产质量及准备金》封闭了一般准备、特殊准备和专项准备栏目,增加了贷款减值准备栏目。
2016年彻底更新后表内外信用资产均统一为减值准备。
2计算公式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各项贷款×100%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100%贷款减值准备、各项贷款、不良贷款分别从G11-II中取[1.2A]、[1.A]、[1.E]数值。
3三率关系上述公式可变形为: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贷款减值准备/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拨备率)×100%=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100%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率×100%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4基本标准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
实际执行中,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这段话不太好理解,我们从上图看出,当不良贷款率为1.667%时,即2.5%/150%×100%=1.667%时,两项指标恰好同时满足。
即最少的减值准备可以同时满足2项基本标准,我们一般称之为“黄金不良贷款率”。
通过数学推导,可以得出2个结论。
1当不良率低于1.667%时贷款拨备率起决定性作用∵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IF不良贷款率<1.667%,拨备覆盖率=150%则,贷款拨备率<2.5%=1.667%×150%∴即便拨备覆盖率满足基本标准,但贷款拨备率仍然达不到基本标准。
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观察和思考
2010年第6期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各商业银行2009年年报的披露,拨备覆盖率指标又逐步进入公众和媒体的视野。
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①。
从各行2009年公布的年报来看,相比2008年,各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有一定的提高,提高幅度最高的是深圳发展银行(+57%),民生银行(56%)和浦发银行(54%)。
除了农业银行外,各行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均在150%以上,最高的兴业银行达到255%,最低的中信银行也达到了150%,正在股改之中的农业银行,2009年的拨备覆盖率也已超过100%,达到105%,增幅41%。
根据对2002年到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情况统计来看,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的6.9%提高到2009年的155.0%,远远超过国际同业80%至90%左右的水平。
毫无疑问,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无论是监管部门、银行管理层、专业分析师还是普通投资者,凡是谈及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几乎都会提及拨备覆盖率。
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2009年第一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要求银行拨备覆盖率至少要达到130%以上,而在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则要求提高到150%。
随着上市商业银行越来越多,拨备覆盖率这个指标也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
但这一指标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能够反映银行什么财务特征,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
评价一个银行的财务状况时,拨备覆盖率是否越高越好?如果高,又高到什么程度为宜呢?本文将就该指标的内涵、实际运用进行评价和研究,并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表12009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一览表单位:(%)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和2008年各银行年报整理而成。
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观察和思考钟俊王飞摘要: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7 号文对超额拨备覆盖率和银行业的影响几何
银监会近日印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其政策要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拨备覆盖率从150%调整为120%-150%。
第二,贷款拨备率从2.5%调整为1.5%-2.5%。
第三,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降低拨备要求的意义该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有以下三点:1、降低银行监管成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银行业平均拨备覆盖率达181%,根据国际银行业通行标准:不良贷款数据真实的情况下10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已经十分充足,我国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过高。
导致近期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发展势头放缓,银行应对监管的成本上升。
降低拨备覆盖率有助于释放银行存量拨备,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2、加快不良资产流转处置,提高报表真实性降低拨备覆盖率,有助于银行快速核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积累的不良资产,改善银行业绩,防止银行为应对监管而粉饰财务报表,掩盖不良真实 水平。
3、调整拨备覆盖率可以对冲去杠杆的负面效应近两年来,商业银行资本压力急剧上升,根据2017年出台的“三三四十”等监管规定要求,商业银行“表外资产逐步回表”、资本压力急剧上升。
表外资产回表的最大困难在于其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后,需要银行补充资本金。
当前,除不良贷款之外,表外资产回表也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
下调拨备覆盖率有助于缓解银行资本占用,有助于银行表外资产顺利回表,将降低“表外回表”的摩擦成本,有助于金融市场平稳过渡。
所以,此时降低拨备要求,更有利于加快处置现有银行体系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7号文对于银行业的影响7号文调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拨备率将对银行业存量拨备、未分配利润、核心一级资本、贷款规模、不良贷款处置与表外资产回表形成重要影响。
(一)对存量拨备的影响从静态的角度来看,201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1.42%,假设拨备覆盖率直接降低至120%,各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超额拨备覆盖率较低,而各城商行的超额拨备覆盖率较高,可以释放较多存量拨备。
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
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通过对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呆账进行拨备计提,以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银行拨备覆盖率是指银行拨备资金与银行风险资产的比率。
拨备资金是银行根据不良贷款、坏账和其他可能产生损失的贷款项目而进行的准备金计提,是银行为应对潜在风险而预留的资金。
风险资产包括不良贷款、逾期贷款和其他风险敞口。
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拨备覆盖率=拨备资金/风险资产。
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对风险的预警和防范能力越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信贷损失。
银行在面临经济衰退、行业不景气或者借款人违约等风险时,通过合理的拨备覆盖率可以减少损失并保护银行的资产。
2.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银行通过拨备覆盖率监管,能够更好地管理自身的风险。
监管部门对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有一定的要求,要求银行充分考虑信贷风险,并提前计提相应的拨备。
这有助于银行更加谨慎地审查贷款申请,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贷款质量。
3. 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拨备覆盖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指标,促使银行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推动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拨备覆盖率较高的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风险,在经济不稳定时期表现更为稳健。
此外,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拨备覆盖率来增强市场信心,获得更多的投资者支持。
当然,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银行的风险暴露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拨备覆盖率可能无法及时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
其次,不同银行对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不同银行之间的比较不准确。
最后,拨备覆盖率过高也可能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竞争力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监管银行拨备覆盖率,相关的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和风险评估,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透析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透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的中介、信贷的扩张和风险的分散等功能。
其中,拨备覆盖率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意义。
一、拨备覆盖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1. 含义拨备覆盖率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监管要求提取的拨备金与银行贷款风险暴露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和资本充足水平的重要指标。
2. 计算方法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拨备覆盖率 = 可用拨备金 / 风险暴露其中,可用拨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已经提取的拨备金,风险暴露则是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二、拨备覆盖率的意义1. 风险管理拨备覆盖率可以帮助银行评估和管理风险。
通过拨备覆盖率,银行可以预测和衡量资产的信用损失,及时提取适当的拨备金,以应对不同风险水平和经济环境下的不确定性。
2. 资本充足拨备覆盖率也是评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重要指标。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越高,意味着其资本充足性越好,能够更好地承受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的冲击,降低银行破产的风险。
3. 信用评级拨备覆盖率也是评估商业银行信用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具备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
4. 金融稳定拨备覆盖率的稳定高效,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拨备覆盖率的监管和管制,可以限制商业银行过度扩张、控制风险,并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提高拨备覆盖率的途径1. 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和评估,提高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力。
通过对风险的精准识别,可以更准确地计算风险暴露,提高拨备覆盖率的准确性。
2. 加大拨备金提取力度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风险水平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提取更多的拨备金。
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
各商 业银行 贷 款损 失准 备计 提存 在着某 些差 异
目前 我 国贷款 损失 准备计 提 方法有 两种 .一 种 是 《 款损 失准 备计 提指 引》 以下 简称 《 引》 规定 贷 ( 指 )
的 以五级 分类 为基 础 的方法 .另 一种是 新会 计准则 下 以未来 现金 流量折 现 为基础 的方 法 .这两 种方法
失 准 备是该 指 标准 确计 量 的关 键 影响 因素 .而 目前
、
拨 备 覆 盖 率 指 标 解 析
( ) 备覆 盖 率指 标 由来 一 拨 拨备 覆 盖率 指标 的一 般含 义是 银行 计 提 的贷款
损失 准 备金 是否 可 以有效 抵补信 贷 资产 可 预见 的损
失 。该 指标 首见 于 2 0 0 4年 2月银 监会 发布 的《 股份
小 于 《 引》 指 的范 围 。这 种差 异 的存 在 说 明 。 贷 款 在
少 提贷 款损 失 准备 。平 滑经 济周 期对银 行 经 营的 冲
击 。 0 0年 9月 , 监会 下发 《 21 银 中国银监 会关 于 印发
关 于 拨 备 覆 盖 率 运 用 中 的 问 题 研 究 与 建 议
值 准 备 。而对 于未来 事 件 可 能造 成 的 贷款 损 失 . 不
管 发 生 可 能 性 有 多 大 . 不 应 予 以确 认 . 均 即对 于 没
有客 观 证据 表 明 发生 减 值 的贷 款 . 不 计 提减 值 准 都 备 。 因此 , 新会 计 准 则 的贷 款 减值 准 备 计 提范 围要
刘 明康 主席 在银 监会 党委 中心组学 习会议 上 重要讲
话 的通 知 》 银 监 发 [0 0 7 ( 2 1 ]8号 ) 提 出 对 商业 银 行 , 贷 款损 失准 备金 占贷 款余 额 的 比例 ( 贷款 损失 准备 金/ 款 余 额 ) 实 施 动 态 管 理 .原 则 上 应 不 低 于 贷 25 , 时贷 款 损 失 准 备 金 占不 良贷 款 比例 ( 款 .% 同 贷 损失 准 备金/ 良贷款 ) 则上 应 不低 于 10 . 两 不 原 5% 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 孰高 的要求 执行
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
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指标银行拨备覆盖率是一个重要的监管指标,用于衡量银行资产质量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它主要通过比较银行的拨备准备金和不良资产的比例来计算得出,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具备更强的风险防范能力。
以下是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相关参考内容:1. 拨备准备金的定义:拨备准备金是银行预留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损失或坏账的资金,也可以理解为银行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进行的一种风险预防措施。
银行会根据各类贷款、债券和其他资产的风险水平来计算拨备准备金的金额。
2. 不良资产的定义:不良资产是指银行贷款、债券或其他资产中,已经出现逾期还款,或者已经判断有明确违约风险,或者已经转为垫款(如由信托公司接手),或者已减值至可供出售负面净值区的资产。
3. 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拨备覆盖率=拨备准备金/不良资产。
拨备准备金可以是持续积累的、调整的、固定比例的或盈余转增加资本。
4. 监管对拨备覆盖率的要求:各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对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监管机构希望银行能够保持足够的拨备准备金,以抵御可能出现的损失。
监管机构可以根据银行的风险水平来设定拨备覆盖率的最低标准,并对不符合标准的银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5. 拨备覆盖率的影响因素: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不良资产的增加或减少、经济环境的改变、监管政策的变化等。
此外,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也会影响拨备覆盖率。
6. 拨备覆盖率与其他指标的关联:拨备覆盖率与其他监管指标如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等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这些指标一起构成了银行监管的体系,通过综合考量来评估银行的整体风险。
7. 监管措施和影响:当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时,监管机构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要求银行增加拨备准备金的计算、暂停分红或派息、加强风险管理等。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银行的偿付能力和维护金融稳定。
8. 拨备覆盖率的风险: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和监管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拨备覆盖率不达标的整改措施
拨备覆盖率不达标的整改措施首先,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拨备覆盖率不达标通常反映出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不足。
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意识,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风险管理方法科学有效。
其次,银行应加强信贷审查与控制。
拨备覆盖率不达标往往与银行的信贷审查与控制不严密相关。
银行应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尽职调查,确保其真实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严格审查贷款合同的条款,杜绝合同的模糊和漏洞。
同时,银行应加强对授信客户的动态管理和风险监控,及时识别信贷风险,防止坏账的形成。
第三,银行应加强拨备资金的储备。
拨备覆盖率的提高,需要充足的拨备资金作为后备。
银行应依据风险分类制度,科学测定风险决定的拨备比例,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逐渐增加拨备资金的规模。
同时,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拨备储备的频率,确保拨备资金的有效规模。
第四,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拨备覆盖率不达标往往与银行的内部控制不合规相关。
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职责权限,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同时,银行应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遵循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开展业务。
此外,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和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拨备覆盖率不达标时,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信贷审查与控制,储备足够的拨备资金,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只有这样,银行才能够提升拨备覆盖率,保证自身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
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
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根据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设置风险拨备,用于应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和其他风险。
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的目的是确保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资本储备,以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拨备计算方法:监管机构通常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标准计算和调整拨备。
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或国际会计准则,如中国的《商业银行拨备管理办法》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这些标准计算和披露风险拨备,确保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拨备覆盖率要求:监管机构通常设定拨备覆盖率要求,即金融机构的拨备额度需要达到一定比例,以覆盖其总资产中的信用风险。
例如,中国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不低于150%,即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额度至少为不良贷款总额的1.5倍。
3.拨备分类和调整: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分类和调整风险拨备。
一般来说,不良贷款、呆账和坏账等风险需要较高的拨备覆盖率,而优质贷款和低风险资产则需要较低的拨备覆盖率。
监管机构还可能要求金融机构按照风险等级和资产质量进行定期调整和报告风险拨备。
4.披露要求: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对其风险拨备情况进行披露。
金融机构需要定期向监管机构和公众披露其拨备覆盖率、拨备调整情况、不良资产比例、损失准备等信息。
透明披露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透明度,增加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和监督力度。
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本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对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稳定性,增强了金融体系的耐受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实施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时,监管机构需要根据金融机构的规模、类型、风险水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要求。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透析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透析随着各商业银行2009年年报的披露,拨备覆盖率指标开始逐步进入公众和媒体的视野。
截至2009年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比年初大幅上升个百分点。
从各行公布的2009年年报来看,相比2008年,各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有一定提高,提高幅度最高的前三甲银行是深圳发展银行(57%)、民生银行(56%)和浦发银行(54%)。
除了农业银行外,各行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均在150%以上,最高的兴业银行达到255%,最低的中信银行也达到了150%,正在股改中的农业银行,2009年的拨备覆盖率也已超过100%,达到105%,增幅41%。
根据对2002年到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情况统计来看,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的%提高到2009年的%,远远超过国际同业80%至90%左右的水平。
毫无疑问,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就该指标的内涵、实际运用进行评价和研究,并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拨备覆盖率指标的由来拨备覆盖率指标首见于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该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财务指标,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评分越高。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公式的分母部分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以及损失类贷款,这三类贷款合并在一起统称为不良贷款,其余额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确定。
与不良贷款相对应的是良好贷款,即按照五级分类标准确定的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
公式的分子部分,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这三项准备的定义《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即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拨备覆盖率计算方法
银行拨备覆盖率计算方法**《银行拨备覆盖率计算方法,让你秒懂!》**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银行拨备覆盖率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不难懂的东西。
学会这个计算方法,说不定能让你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小小地露一手呢!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是银行拨备覆盖率。
这就好比你有个存钱罐,里面的钱一部分是为了预防万一,比如突然有个玩具坏了需要买新的,这部分预防的钱就类似银行的“拨备”。
而“覆盖率”呢,就是这部分预防的钱能覆盖多大的风险。
那咋算这个拨备覆盖率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步,咱们要知道“不良贷款余额”。
这不良贷款余额啊,就像是你考试答错的题目数量。
银行放出去的贷款,那些收不回来或者可能收不回来的,就是不良贷款啦。
第二步,得清楚“贷款减值准备”是多少。
这个“贷款减值准备”呢,你可以想象成你为了下次考试能考好,提前做的复习准备。
银行提前准备应对不良贷款的资金,就是贷款减值准备。
然后,重头戏来啦!用“贷款减值准备”除以“不良贷款余额”,再乘以 100%,这得出的数就是银行拨备覆盖率啦!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银行有 100 万的不良贷款余额,然后为了应对这些不良贷款,准备了 200 万的减值准备。
那这拨备覆盖率就是 200÷100×100% = 200%。
你看,是不是也没那么难?我之前啊,刚学这个的时候,老是把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减值准备搞混,就像我有次出门,把鞋子穿反了一样,闹了大笑话!还有哦,在计算的时候,数据可得搞准确了,千万别像我有次买菜,算错了账,多给了人家钱,回来被我妈好一顿说。
总之呢,银行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就是这么回事。
多练习几次,你就能熟练掌握啦。
以后跟朋友聊到银行相关的话题,你就可以自信地说上几句,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记住哦,不良贷款余额要找准确,贷款减值准备不能弄错,然后按照公式一除一乘,大功告成!朋友,加油,相信你没问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透析钟俊王飞随着各商业银行2009年年报的披露,拨备覆盖率指标开始逐步进入公众和媒体的视野。
截至2009年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
从各行公布的2009年年报来看,相比2008年,各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有一定提高,提高幅度最高的前三甲银行是深圳发展银行(57%)、民生银行(56%)和浦发银行(54%)。
除了农业银行外,各行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均在150%以上,最高的兴业银行达到255%,最低的中信银行也达到了150%,正在股改中的农业银行,2009年的拨备覆盖率也已超过100%,达到105%,增幅41%。
根据对2002年到2009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拨备覆盖情况统计来看,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的6.9%提高到2009年的155.0%,远远超过国际同业80%至90%左右的水平。
毫无疑问,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就该指标的内涵、实际运用进行评价和研究,并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拨备覆盖率指标的由来拨备覆盖率指标首见于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该文件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方法首次进行了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一项评价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财务指标,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评分越高。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公式的分母部分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以及损失类贷款,这三类贷款合并在一起统称为不良贷款,其余额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确定。
与不良贷款相对应的是良好贷款,即按照五级分类标准确定的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
公式的分子部分,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这三项准备的定义《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即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自此之后,拨备覆盖率指标与商业银行的评价开始密不可分。
尽管2005年12月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已经不再包含该指标。
但银监会在2006年发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又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时完成当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不低于60%,之后在确保财务稳健的前提下逐年提高该比例,争取在5年内达到100%。
拨备覆盖率指标客观上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一个硬指标。
截至目前,银监会未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重新修订,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并未明文废止,但有些商业银行在计算拨备覆盖率时实际已改用新准则规定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除以不良贷款余额计算。
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拨备覆盖率指标的解析拨备覆盖率是资产质量指标还是风险抵补能力指标?要解答拨备覆盖率是否越高越好的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该指标究竟是用于评价资产质量还是风险抵补能力的指标。
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分子是贷款减值准备,即商业银行预计的贷款损失,分母是不良贷款。
从分母的角度来看,不良贷款余额越低,则拨备覆盖率越高,就此而言,将拨备覆盖率视为一项衡量资产质量的指标似乎是恰当的,因为较少的不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表明贷款质量较好;但是从分子的角度来看,预计的贷款损失越高则拨备覆盖率越高,这时如果将拨备覆盖率作为资产质量评价指标就变得难以解释了,预计损失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好的结论从逻辑上是解释不通的,反过来说如果预计损失越少(拨备覆盖率越低)则正好说明贷款质量越好(前提是商业银行对预计损失的估计是客观公允的)。
上述分析使我们得到一个矛盾的结论:从分母角度看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好,而从分子角度考虑则是拨备覆盖率越低资产质量越好。
因此,在不考虑拨备覆盖率指标设计方面所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中将其作为一项评价资产质量的指标可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事实上,考虑拨备覆盖率推出时的背景,将其作为一项衡量信贷风险抵补程度的指标可能更为适宜,至少在评价方面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即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对不良贷款损失风险的抵补能力越强。
拨备覆盖率是否具有可比性?新会计准则从维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中立性及持续经营等立场出发,不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减值准备;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注重审慎性、强调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1%的一般准备。
另外,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采用简单的比例法即五级分类法来计算其应提取的专项准备;而新会计准则则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两种计提方法的较大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计提结果。
如一笔1亿元的贷款,在账上可能表现为1亿元,但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测算,它的折现现金流只有9000万元,那么就需要计提1000万元的贷款减值准备。
若按五级分类,假如这笔贷款只是关注类,则只需按2%的比例提取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监管规则与会计准则的矛盾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的混乱。
现在各商业银行计算拨备覆盖率时候,根据年报的注解,有些是采用新会计准则计算分子部分,比如浦发银行,而有些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则仍沿用《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来计算拨备覆盖率的分子部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由于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在技术上的差异性太大,导致其缺乏可比性。
拨备覆盖率越高越好吗?拨备覆盖率被作为衡量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大小的工具。
那么,是否可以说,拨备覆盖率越高,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就越高呢?似乎不那么简单。
应当说,拨备覆盖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在特定范围内,高覆盖率比低覆盖率好。
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高拨备覆盖率都比低覆盖率好,更不是越高越好。
如果商业银行通过核销清收等手段将不良贷款全部消除,即使其对良好贷款仅提取极少量的拨备(风险抵补水平严重不足),其拨备覆盖率同样会趋于无穷大。
尽管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能并不会出现,但却指出了拨备覆盖率指标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商业银行可能通过某些安排实现对该指标的操纵,使得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成为一个数字游戏。
而对于拨备覆盖率的影响有以下几个因素:不良贷款的结构。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计提拨备的基本计算方法是:根据减值贷款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和贷款现值比较的差额作为提取贷款减值的依据。
对于确认具有减值可能性的贷款,无论是单独计提还是组合计提,会计师都将会逐笔审核提取拨备。
由于不同的贷款结构,其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不同,未来损失的可能性也不同。
所以,即使两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完全相同,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不同。
假设有A、B两家银行,不良贷款总量都是100亿元,计提的拨备A银行为80亿元,B 银行为100亿元,从而拨备覆盖率分别是80%和100%,但是A银行的100亿元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为60亿元,可疑贷款为30亿元,损失贷款为10亿元,而B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为30亿元,可疑贷款为30亿元,损失贷款为40亿元。
按照历史经验,三类不良贷款损失的概率是不同的。
假设A银行的贷款损失为40亿元,B银行的贷款损失为62.5亿元。
按相应的预期损失计算,A银行的拨备弥补损失的比率为200%,B银行的拨备弥补损失的比率为160%。
所以,并不能说拨备覆盖率达到100%银行,其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就一定比拨备覆盖率为80%的银行强。
因此,也不能否定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拨备覆盖率相对低的银行,可能实际上是一家好银行。
贷款分类偏离也会导致拨备覆盖率的偏差。
从拨备覆盖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如果贷款分类不准确,拨备覆盖率指标也就很难准确反映准备金对信用风险的抵补程度。
因此,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只要其在贷款分类尺度或政策上轻微调整,就有可能改变拨备覆盖率。
同样的贷款减值准备,有可能银行为了达到监管要求的150%,而对某些或某类贷款的分类进行技术上的适度调整,比如将次级类贷款调整为关注类贷款,通过调节分母,使分母变小,而提高了拨备覆盖率。
目前,贷款分类都由各商业银行自行制定细则实施。
由于银行内部经营指标的层层分解考核以及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分类的偏差成为一种现行制度下的常态。
根据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分类进行现场检查显示:2004年和2005年全部被检查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数比账面数分别多16%和14%。
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
由于计提的不良贷款拨备会直接记入损益表冲减当期利润,因此拨备对银行业绩有直接影响。
拨备资金来自银行的利润,净利润和拨备资金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拨备多少为宜缺乏客观依据的情况下,拨备很容易成为银行利润的调节器:当银行财务状况不是很好的时候,为了给人以利润丰厚的印象,有些银行就少提拨备;而当银行财务很好的时候,为了将一些利润留到下年,或不愿给股东分红,银行也可以多提拨备。
对于银行来说,反正多提的拨备仍留在行内,少提点拨备也不至于影响银行开业。
另外,对利润的影响主要是看商业银行采取何种方式提高拨备覆盖率。
除了利润计提提高拨备外,另一种提高覆盖率的方式是,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
这样一种操作的结果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拨备余额相应下降,而在分子分母同时下降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提高。
如果用这种方法,商业银行对净利润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
是否有考虑系统性风险。
在同一家银行,是否在不同时期,其拨备覆盖率一样,能否说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一样呢?答案是显然不一样的。
所以,该指标并没有考虑到经济周期对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评判。
从长期来看,如果监管当局要把拨备覆盖率指标作为衡量一家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不得不考虑经济波动性和周期性。
对完善拨备考核方法的政策建议拨备覆盖率指标存在上述问题,并没有否定银行拨备的重要性,也没有否认对拨备情况进行衡量和考核的必要性。
至于要完善贷款减值拨备的考核指标,监管当局则须明确所要考核的实质应是银行冲销贷款损失的实际能力。
银行具备冲销贷款损失的能力,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核心所在。
因此,必须把对贷款减值拨备的考核重点放在弥补损失的能力上。
在现有拨备覆盖率的公式中,分母“不良贷款”是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那一部分贷款。
但这部分贷款最终并不都会变成损失,而只有最终发生损失的那部分才需要冲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