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共21张PPT)
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
展迅速,影响深远
பைடு நூலகம்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
技术已十分普及
讨论:学生讲述自己平常会运用互联网做些什么, 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不会给我们的 生活负面影响?举例说明。
材料二: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伏尔泰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国丛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 英文月刊,主要介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 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情况。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时务报》
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国人 办的报刊。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1833年在广州创 办的《东西洋考 每月统记传》是 中国境内创办的 第一份中文报刊。
《申报》是旧中国 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的一份报纸。原全称 《申江新报》,它从 1872年4月30日刊,直 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 前后办了77年,共出 版25600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解放日 报》《新华日报》等 。
中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反映时代的主题;种类 不断增多;内容不断丰富;与人民的生活关系日益密 切等。
影响:报刊在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 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 挥主要作用。
鑫培。
1931年,我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 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剧照
主演: 胡蝶
高中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 而成。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 周年之际,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 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扮演的 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 银幕形象”之一。该片在海外也同样 受到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 影院连演60天,轰动巴黎。该片荣获 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 节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 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8月22日,以普通机电工秦保常的调研报告为 基础形成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 采纳,工商“两费”停止征收。
请回答: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红虫
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电话。
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 目的。
维新派创办的报纸有什么作用?
传播西方文 明,促进中 国近代的思 想解放;
制造舆论、 唤醒民众的 重大作用。
探究活动: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承 诺、经销商参与的原则,销毁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工商、 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监督。各地可采取集中销毁与就近 销毁相结合,销毁工作须依法进行,做到程序合法。
请回答:根据材料1,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材料2: [中国青年报]消息
170亿“两费”停收背后:民意如何升级为国 家政策 :
材料1:[扬子晚报]消息:
河北已销毁300余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新华社电 为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向社会、流入消费者手 中,河北省政府办公厅9月30日向各设区市转发了省工商局制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导学案:专题四 第三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广播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10.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就教育、医疗、就业、金融危机、反腐等各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内容进行了在线交流。总理提出“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哪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①《红色中华》②《新华日报》
③《解放日报》④《文汇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2009年8月27日下午,缅甸果敢特区发生战事,引发缅方边民恐慌并大量涌入我国境内。关心时事的高一·二班学生小明不仅观看了电视,第二天还上网浏览了相关报道,听了广播的相关报道,还在当地的日报上看到报道。请指出在小明接触到的上述大众传媒中,历史最悠久的是()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对以上表格反映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
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观众欢迎
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因此发展受到制约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依据材料提取和解读信息
内容部分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人民版历史必修2专题四第三节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共41张PPT)
《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D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
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D
A.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
联网
• ③报刊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 ④报刊为现代的经济发展、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和生活消费 等方面提供方便。
报纸的缺陷?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 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发展过程:
第一座广播电台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3)
《强学报》、《时务报》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 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 月9日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笔。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 于东京。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 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 主义、民生主义”。
章太炎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 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 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 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 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中国第一部电影:
京
胡蝶
周璇
《渔光曲》—— 第一部在国际上
获奖的电影
渔光曲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引
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题歌《渔光 曲》哀婉动人,成为传唱一时的流行 歌曲。1935年2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 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 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人民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专题四 第3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件
一、背景
1.进入19世纪,品种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 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 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 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二、概况
1.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 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贰 广播影视的普及
一、广播
1.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 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2.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 线电台正式开播。 3.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4.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5.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6.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日益成为民众社 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电影
1.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1896年徐园告白:本园于二十日夜至 十二点钟止,内设文虎、清曲、童串、 戏法、西洋影戏以供游人赏玩。
2.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中国人自 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 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取材于《三国演义》,是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影片于1905年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 电影的历史。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共31张PPT)
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 主办人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 林乐知,主要登载时事和传 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后更 名为《万国公报》
《教会新报》更名 《万国公报》后, 侧重推广泰西各国 有关的地理、历史、 文明......及一般 进步知识的期刊。” 当时的知识分子如 果想要了解西方的 知识学问的话,一 定要看万国公报。 由于其广泛介绍西 方,受到维新人士 和地方要员的重视。 从李鸿章、张之洞 这些重要的政府官 员到日本天皇都长 期订阅这份杂志。
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 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 动电影机”。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 映电影的人,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京剧《定军山》片断
《歌女红牡丹》
赵丹
阮玲玉
胡蝶
朱飞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革命派——辛亥革命时期 1905年《民报》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年《新青年》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3.概况
(1)西人办报: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传教士,拉 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 国人办报:,
开始: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 国人办报的先例。 高潮:戊戌变法时期的《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 报》,他们成为推动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它属于大众报纸吗?为什么?
古代官方报纸——唐代《邸报》(887年) 内容是宫廷动态,读者官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 老的报纸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2.原因 (1)内因:19世纪,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 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外因: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是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的迅速发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的发展史。
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加深对社会变迁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健康有序地发展。
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面对网络的诱惑。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
例题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思路与技巧: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报刊,时间是在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电影电视出现的时间是在1915年,电报电话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铁路交通出现于1881年。
必修二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针锋相对的斗争 国民党
探究:清末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
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 由君。” 思考:(1)诗中描述的是什么传播媒介的功能? (2)这种传播媒介主要有什么社会功能?⑶局限? 答案: (1)报纸。(2)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 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⑶书面化特 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且缺乏直观感染 力。
3、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 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 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 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 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5、“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 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80年代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彩电;当前:DVD、手机、电脑、汽车。 导致“四大件”不断演变的决定因素是 A.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 B.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C.人们喜新厌旧 D.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影视的普及
1.电影事业
(1)含义: 文字+声音+图像=影视 (2)传入:19世纪末,上海。 《定军山》 ⑶首拍电影:20世纪初开始起步________ 民国时期 ⑷发展:________,发展迅速走向成熟并闻名。 新中国 ⑸新时期:_______成立后,进入一个新时期; 改革开放 ________ 后,《红高粱》、《英雄》等相继 问世,许多影片获国际国内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官 方 报
大 众 报
传教士 办报(序幕) 《昭文新报》 国人办报先例(兴起) 维新 运动形成高潮(发展) 民国 后通俗性更活跃(普及)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50人民版PPT课件
互联网+
• 马化腾 : “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 业。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 了这一点: 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 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 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已经很大; 互联网金融非常热,互联网将让金融变得更有 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 的精神。
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的改变,从不同角度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互联网更是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 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我 们应该合理利用,服务发展。
电视
网络
手机
报纸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年《新青年》
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 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 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 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 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 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 报高潮。
被大众所接受; ……
与政论性、新闻性比较强的报纸相比,通俗性报纸具 有更大的吸引力: (1)语言通俗易懂,取材世俗,贴近生活; (2)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3)种类繁多,读者选择空间较大;
…… 作为青年人,我们应不应该关注一下政论性、新闻性 比较强的报纸呢?为什么?
传递时政要闻,了解国家大事,要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利: (1)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扩大自己视野; (2)便于人际交流,缩小时空距离; (3)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
弊: (1)依赖、沉溺于网络,损害身体健康,人 际交往冷淡; (2)青少年容易受不良信息误导,导致犯罪; (3)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优秀教学案例(7页)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传播媒介,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如: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传播媒介,让学生分析不同媒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影响。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印刷术的发明为什么能引发文艺复兴?”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播媒介的更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同时,小组合作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传播媒介的演变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1.以“媒介进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媒介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视角。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如: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传播媒介的发展规划,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3.组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如:让学生通过PPT、展板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评、师评。
(四)反思与评价
2.强调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科技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传播媒介更新的研究报告,要求分析某一时期的传播媒介的特点、作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优秀教学案例(4页)
4.贴近生活,提高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媒介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深入了解传播媒介更新的背后原因,提高他们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直观感受不同传播媒介的魅力和特点。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不同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思考传播媒介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利与弊。
4.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深入理解传播媒介更新的背后原因,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
5.培养历史素养与人文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传播媒介的更新,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关注传播媒介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历程,掌握从口语、文字到印刷、电子再到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
2.认识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它们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3.掌握传播媒介更新换代的原因,理解科技进步对传播媒介发展的推动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传播媒介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1.按照教材内容,系统地讲授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历程,以及不同传播媒介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传播媒介现象,深入剖析传播媒介更新换代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科技进步对传播媒介发展的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 专题4 第3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精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1897年,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 . 年以后, 年 中国出现了两份白话报。 年以后 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 年间, 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1911年间,共 年间 出版了一百多种。 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C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解析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 而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因此该现象与它 1915 无关。 无关。
问题思考 1.大众报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大众报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内因 一方面, 内因: 提示 (1)内因:一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 产生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 产生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 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 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 动荡社会的信息,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动荡社会的信息,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2)外因:受到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2)外因:受到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 外因 2.中国电视网络迅速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电视网络迅速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 提示 (1)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2)电视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 (2)电视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 电视技术的进步 使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 使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 (3)政府实行“村村通”工程,推进电视网络的普及。 (3)政府实行“村村通”工程,推进电视网络的普及。 政府实行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说课稿
3.教学视频:播放与传播媒介发展相关的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播媒介的演变过程。
4.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便签纸等,方便学生记录和分享讨论成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4.课堂小结:邀请学生Biblioteka 结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课后作业:布置与传播媒介相关的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社交媒体为切入点进行新课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图片,如从最早的BBS、QQ到如今的微信、微博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随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社交媒体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吗?它们的发展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传播媒介发展历程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播媒介的演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多媒体课件:展示传播媒介的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评阅学生的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馈。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需求。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共20张PPT)
世界电影发展简况
卢米埃尔兄弟
卓别林
奥斯卡 金像奖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发明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1927年之前,电影全是无声的,被称作“默片时代”;随着 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 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你知道电影的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吗?
新中国 成立初期
《人民日报》 《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
宣传路线、政策和方 针;介绍学术文化、 社会生活
繁 荣
改革开放后
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 刊办起来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 宽了报道领域
(三)大众报业的影响
讨论:近代报刊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系?
“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传统 的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发展。
开拓人们的视野,增强人们的参政意识和民主意识;培育 了一批新知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传播了 近代化的知识思想,如市场、公民自由等,改变了人们的 旧观念。
1、政治上:成为宣传变革的工具和利器; 2、经济上:促进民族工商业的繁荣, 3、思想上:传播西方温暖推动思想交流,从而加 速了中国近代化前进的步伐。
材料三 “中国通商各口,如上海、天津、汉口、 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 间有诋毁当轴,蛊惑人心者。”
思考:结合书本及以上材料文字,近代中国人自 办报纸的原因是什么?从内容上看近代报刊可以分为 哪几种类型?
(一)大众报业的出现的原因及类型
P72第一段: 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 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 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单元小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通信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