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题分解: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复习类)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西周()A.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B.社会等级森严C.冶铜业十分落后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4.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郡县制D.察举制5.《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6.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秦朝()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九卿制约,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7.“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邓禹传》)这种状况出现是由于当时()A.世袭制的实行B.按军功受爵的结果C.察举日益注重门第D.科举择优录取的结果8.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C.主要地方官可世代沿袭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9.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0.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

复习课,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课,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 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郡 县 制

1.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 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 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 职责;“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 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下有“乡”、“里” 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 “亭”;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 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 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 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 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
元朝
明朝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度(下设路、府或州、县)
中央: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地方:废行省制度,设三司 地方:行省制度
清朝: 中央:设军机处
2.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 尚书令、 侍中 等,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央设 中书 、 门下 和 尚书 ,分别负责 决策 、 审议 和 执行 . 4、宋:设 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使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 增设参知政事 、 的 行政权 、军权 和 财权 。皇帝总揽大权。 5、元:最高行政机关是 中书省 。

知识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考纲:(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一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分封的对象和主体:王族(主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姻亲等②分封的内容:土地、人民、爵位权利: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征派赋役。

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⑤影响:(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走向严密,西周扩大了统治区域。

(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局面。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混战。

例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宗法制①目的: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内容:①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②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这样就建立了血缘关系与权力地位的对应关系。

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作为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随着周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宗法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宗法观念和意识流传下来。

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等。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例 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要点
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②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1、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机要)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皇权(受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皇帝(集权)
雍正:军机处的设置(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发展呈现出的特点、中国古代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的原因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在王位、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
②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
③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作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④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⑤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朝代
君主专制的强化
(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中央集权的加强
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②特点: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权力方面相互牵制。
朝代
君主专制的强化
(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中央集权的加强

高一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推荐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题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从而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评价)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同严密。

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2、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涵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周礼: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归纳: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知识改变命运。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2、《史记· 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 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 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 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 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 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请思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 法 制 是 分 配 的 原 则
分 封 制 是 权 力 的 分 配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说明最 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 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等级森严,政权具有 浓厚的部族色彩。 C、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 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 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 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 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内容: 根据父系血缘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
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 度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实质: 按照父系血缘关系亲疏分配政治权利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 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宗法制的要点Biblioteka •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人教版政治史全套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政治史全套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政治史全套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

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知识网络结构古代中国的政夏商——王位世袭制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 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创立——秦朝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体发展——两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隋唐(封建社会) 强化——宋元顶峰和衰落——明清学法指导1、要注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

高考历史必修一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汇编

高考历史必修一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汇编

大 小 宗 示 意 图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夏禹—东周)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1、地方——分封制: 2、中央——宗法制: (P6)。 ⑤特点:
◆ 嫡长子继承制(最突出的特点);
◆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疏亲定政治等级; ◆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 “家”与“国”密切结合。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夏禹—东周)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1、地方——分封制: 2、中央——宗法制: (P6)。 ①起源: 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成。 ②目的: 稳定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P6末段:保证……利于…… 团结。) ④作用: ⑤特点:

【专题立意】:
古代政治制度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需要引起 足够的重视。综合近几年的高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 中在秦汉、宋元、明清诸阶段。2009年各地高考试题涉 及分封制、丞相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 从题型看,充分利用各种题型特点,从具体的历史事实 入手,考查系列化的知识联系。从命题角度看,多涉及 各项制度、措施的内容、影响及与同类制度的区别与联 系.既侧重记忆,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正确认识中国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对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重要意义。复习时, 应进行知识整合,特别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古今联系,中外比较。
第一单元(P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清朝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本单元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1. 古代早期政治(奴隶社会)制度: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2.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及衰亡的发展 过程。 高考展望:文明史观是近年来史学界新兴的史学理 论,近年高考也常常涉及这方面的考题。本单元的古代 政治制度即为政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从政治文明的角 度去评判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高考的热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正式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正式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重要知识点提要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例如:楚王问鼎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二、基本知识网络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代1、公元前2070年,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内容: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评价: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历史合格性水平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合格性水平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的制度,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西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分封制(等级,王与诸侯)、宗法制(血缘,家庭,世袭,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等级有差),维护贵族政体。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战乱兼并,称王称霸,表明旧制崩溃;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长期战乱,实现统一,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相互牵制,废分封行郡县,定秦律,中央集权,彻底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分封制,建立选官任官皆由中央的官僚政体,奠定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考点2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政治的成熟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分工合作增效减误,分权制衡保障皇权)、通过科举选官,打击士族加强中央集权,为监督官员,秦汉以来实行监察制度,还有针对皇帝的谏议制度。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汉初郡国并行,产生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大一统;针对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局面,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重文抑武,虽然导致三冗(兵、官、费)两积(贫、弱),但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此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趋尖锐。

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直管国事,成祖时设立的内阁仅仅是皇帝的一个顾问、助理机构。

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同步练习1.《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C.夺取王侯的爵位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汉代颁行2.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3.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 B.明 C.汉 D.秦4.清朝初期,对皇权构成重大威胁的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的设立 C.六部的存在 D.南书房的设置5.下列各项制度,属于汉朝在秦朝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A.刺史制、封国制 B.三省制、封国制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一省制、刺史制6.“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讲义近几年全国及地方高考命题统计:主要内容提纲:考点1: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命题分析:(1)“中华文明的起源”近几年考查明显增多,主要通过文化遗存、史料文献等新素材设置情境,同时结合史学理论考查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下文明的产生、交流与传承。

(2)“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侧重考查商周制度演变、制度影响、文化交流等内容,以此来考查家国情怀素养。

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中华文明起源的表现、多元一体特征,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等的演变、特点、影响以及不同制度之间的关系,仍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但同时也要注意商周时期原始民主、早期民族命题交融等内容。

(2)综合考查:该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础,命题可能从制度传承的角度考查与后边制度的关系;同时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政治与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联系。

(3)素养价值:本部分凸显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蕴含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主干知识整合:二、核心考点突破:1.中华文明的特点:(1)多元性:(1)从文化遗存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2)从文化的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农作物种植上为南稻北粟。

(3)从区域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2)一体性:(1)从社会生活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

(2)从遗存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2.分封制与宗法制及关系:知识拓展:西周礼乐制1.定义:乐:和谐;礼:秩序。

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

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2.核心精神:尊尊、亲亲。

3.目的:维护宗法分封形成的等级秩序,强化等级观念。

高三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高三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高三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4、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5、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C、规定义务D、规定贡赋6、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7、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A、中央机构的设置上B、地方制度上C、皇帝权力上D、根本目的上8、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9、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力D、削弱地方权力10、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11、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12、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13、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

下列哪些举措是为了分割相权:秦设御史大夫唐设三省六部北宋设参知政事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B、C、D、14、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率循祖制,咸复旧制”,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等官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15、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A、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D、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1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西周分封制:周王把王畿以外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可以再分封,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变得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朝。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括首创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地方实行郡县制,其影响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这也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秦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和发给。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和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他们的职能分别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负责监察百官,负责管理全国政务。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制度,其原因是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皇帝任免。

推行这一制度的作用是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初期,地方行政建制的特点是郡县封国并存,其弊端是封国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

●元朝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课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课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开始——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1、周朝的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评价(1)目的:(2)内容:对象、职责与义务。

(3)评价:①作用: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的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地域空前广大奴隶制强国。

②影响:对发展边地的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随着诸侯国势力增强,最终当周王室势力衰微之后,形成诸侯割据战乱的局面及造成周王朝的灭亡。

3、西周的宗法制:特点、作用。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的建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朝。

二、秦始皇是怎样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什么影响?(一)建立: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皇权至高无上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都由皇帝任命:(1)中央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受到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掌管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建立国家监察事务)、太尉(军事)(2)地方实行郡县制(二)评价:1、利于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强国。

2、利于采取一些列措施,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言用,且不断得以加强完善,影响深远。

4、容易形成专制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三、秦朝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

四、灵渠:连接长江与珠江。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问答题:1、从汉——元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中央:皇帝制度;汉朝时形成“中朝”与“外朝”的局面;隋唐时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与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的新发展,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I·1).doc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I·1).doc

第一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I・1)
【考纲内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知识脉络】
一、早期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政治表现
王位世袭制(夏)---------- 宗法制(核心)------ 分封制(王族为主体,国王一诸侯一卿大夫—士)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
2.演变
朝代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2)地方制度的演变
秦朝
西汉继承秦

变化
东汉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3)监察制度4)选官制度
3.矛盾及趋势
4.措施及特征
5.评价
6.启示。

XXXX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

XXXX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复习 【单元知识网络】【专题归纳整合】1、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根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专制,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那么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

这样,这一制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根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2、自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稳固和开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展和提高。

〔2〕消极作用:①容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开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民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③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以明清时期为界,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了上风。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王位世袭制 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 创立——秦朝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体 开展——两汉 中央集权制度 完善——隋唐 (封建社会) 强化——宋元 顶峰和衰落——明清【单元质量评估】一、选择题: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

在诸神中祖先神最为尊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商朝社会弥漫着神秘色彩②对后世形成的宗法制有一定的影响③祭祖现象可能已经存在④王权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C。

主要考查商朝政治的特点。

此题可用排除法,④说法有些绝对化,可排除。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复习完整版共47页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复习完整版共47页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专题复习完整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与练习]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与练习]

历史必修1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行政)卜、祝、史(祭祀)师(军事)地方设侯、伯3、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分封制1.周武王开始推行,周公旦更大规模实行。

2、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3.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4.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和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5.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

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二)宗法制1.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统远近相区别;分封制是以政权为中心,以土地为纽带。

5.影响: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总结:中国早期——夏、商(殷)、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历史必修一 第1单元 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政治史 包括:先秦(秦朝以前)、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六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两项制度) (包括的重要朝代:夏商周、春秋战国) 1、分封制(记忆地图)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1)背景:
(2)性质:既是先秦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地方行政制度。
(3)内容: ①国王把王畿以外的( )和( ),分别 授予( 、 和 ).让他们建立诸侯 国,巩固边疆、捍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 ),镇守( ), 随 从( ),交纳( )和朝觐( ) 的义务。统治阶级内部形成森严等级“天 子——( )——( )——士”。 ③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 )子弟, 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陈、楚、 杞、许 )等。(记忆教材P5地图)
(4)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 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5)瓦解:因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 地内,享有相对的独立性,如设置 ( ) 、建立( )、征派 ( )等权力,到西周后期,周 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随 着春秋诸侯的争霸,分封制走向瓦 解. 秦朝统一后,完全被(郡县制 )取代.
2、宗法制(记忆教材P6图画) 原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 ) 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特点:( ) 作用: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包括秦朝和 西汉、东汉)
1、秦朝: 形成了( 制度),也称君主专制 制度。 (1)含义:包括( 专制主义 )和( 中 央集权 )两个概念。 (2)形成过程:①确立( )的皇权 和( )。②在地方,全面推行 ( ),废除西周时期的( )。
理解: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 事(如虎符)、人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管理 政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太尉管军事。 三公互相配合,牵制,皇权集中。 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不能世袭,由皇 帝直接任命。而分封制下的诸侯可设置 官员。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一.选择题:1.(2010·高州高三模拟)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死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2.(2009·聊城高三期末)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

由此可见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③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D 从材料“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知①正确;从封地主要在农业区的山东、山西知②正确;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知④正确。

武王灭商后实行分封,知③不正确。

3. (2010·吉水高三模拟)“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频繁流动的真实写照。

这一时期各国招募人才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社会转型B、发展封建经济C、打击贵族特权D、增强本国实力D 战国时期正是古代中国转型时期,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于人才非常渴求,希望招募人才,增强本国实力,称霸天下4. (2010·杭州高三模拟)“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答案:D。

解析: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是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随着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

5.(2010·杭州高三模拟)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答案:C。

解析:分封制产生了很多诸侯,由于诸侯血缘亲疏的发展,造成了后期诸侯争霸的局面,因此A说法正确。

秦统一后,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郡县制就是中央几圈的体现。

6. (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下列有关秦朝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是郡县制的创立者B.郡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C.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D.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A 解析: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实行县制。

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不是秦始皇的独创。

7.(2010·佛山市高三质检)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解析】A注意对论者语意的理解:汉初郡国并行,时有王国叛离而郡县则听命中央,由此看出论者在论述秦创制的郡县制的好处。

8.(南通高三期末)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解析】D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9. (2010·浙江高三模拟)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D.“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10.(2010·合肥模拟题)从汉景帝到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A.推行郡国并行制B.逐步削弱王国势力C.实行州县两级制D.大力实施行省制度B 解析:汉景帝时期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A汉武帝不符合;C汉代还没有州县两级,唐代才有;D行省是元朝的制度。

11.(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某次大型公务员考试,考察大家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下列属于汉朝主要选官制度的是A.察举制B.世袭制C.科举制D.皇帝直接任命A 解析: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12.(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D.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D 解析:宋太祖是武将出身,陈桥兵变夺得了天下。

为了防止同样的局面在他身上发生,他千方百计削弱地方,派文臣任地方官,使地方再也没有实力与中央相抗衡。

13. (2010·高州高三模拟)“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C 汉武帝时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及诸侯王。

A项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已实行,B、D项首创于秦朝。

14. (2010·泰州高三期末)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解析】B考查三省六部的运行机制和作用,中书省草拟,门下审批,尚书执行,工部具体主管工程。

15. (2010·高州高三模拟)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B 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宋代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分割军权,三司分割财权。

16. (2010·高州高三模拟)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D 军功爵制盛行于战国秦朝,察举制盛行于两汉;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到明清盛行科举制。

17.(2010·泰兴市高三模拟)西汉察举制和隋朝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B 西汉的察举制既是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是以才学为主。

隋朝科举制扩大了选官范围和统治基础;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庶族地位提高,抑制门第主义;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发展;稳固了封建君主统治。

18.(2010·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秦朝军功授爵制——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A.绩——孝廉——门第——才B.才——孝廉——门第——绩C.才——门第——绩——孝廉 D.孝廉——绩——才——门第19.(2009·肇庆市高三期末)(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据此思想,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A.派遣文臣担任知州 B.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C.设置转运使 D.削减节度使的实权【解析】A 提取信息: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的原因是武将的专权,而文臣如果担任地方官,即使贪污,危害也超不过武将,为此他派文臣担任地方官。

20.(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C 解析:大臣从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反映了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小,专制皇权逐步得到加强。

21.(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B.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B 解析:明太祖废丞相之后,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朝政,起顾问的作用。

在文渊阁设内阁,阁臣有票拟权,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这些都是明成祖朱棣所为。

22.(2010·合肥高三模拟题)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C.防御侵略D.加强民族团结A 解析:注意关键词是“最主要的积极影响”,国家统一安定了,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23. (2010·高州高三模拟)“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C 很明显根据材料我们得知指废除丞相一事,所以选明初的明太祖朱元璋。

24.(2009·枣庄高三期末)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时”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

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解析】B “畏法度者”,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人治高于法治,法律的制定完全服从皇帝的个人意志。

所以,畏法度者实际是强调遵从皇帝的意志。

25. (2009·肇庆市高三期末)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