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农业工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 业工程类 人才培 养模式 的定位
人 才培养模 式是 指高等 院校在 一定 的教 育思 想和教 育理念 的指 导 下 , 根据 人 才 培养 目标 和质 量标准 , 制定 出 的具 有科 学 结 构 的培 养方 案 。人 才培养模 式 的观念层 面主要 指教育 思想 和教 育观 念, 它决 定着 人才 培 养模 式 的根本 方 向。东北 农 业大学 工程学 院 , 主动 适应社 会 的需 求 , 探索 和思 考 了培养 什么样 的人 , 怎样 培养人 才 的问题 。 首先, 在高 等教 育 由精 英 教 育 向大 众教 育 转 化 的背景下 , 为地方 的教学 研究 型大学 , 作 既不像 综合性 重点大学 那 样 , 照精 英 教 育 的模 式 培养 按 研 究 型人 才 , 不像 职业 技术 学院那样 , 也 只是 培养 应用型人 才 。而必 须 根据 学 院 实 际和 社会 需 求 , 以培养 思想素质 高 、 新 能力 强 的高素 质 复合 型 创 人才 为 目标 。高素质 复合型人 才 的培养是工 程学 院对人才 培养规格 的基 本要求 。 其次 , 在新世 纪 人类 进 入 全球 化 和信 息化 时 代 背景下 , 在人 才培养模 式上 , 农业 高校应遵 循高 等教育教 学 规 律 , 立 “ 识 教育 与 专 业 教 育 相 树 通 融合、 知识 传授 与能 力培 养 相融 合 ” 的教育 理 念 ; 不 断完善 “ 厚基础 、 宽专 业 、 重个 性 、 能力 ” 强 的人 才培养模 式 。培养 目标要 体现 经济社会 对人 才培 养 的多样 化需求 。制定 的本科 人才 目标是培 养综 合素质 高 , 知识结 构合理 , 专业 特色鲜 明 的复 合型 专业技术 人才 。培 养 学生 具 有 宽广 的 知识 面 、 扎 实 的专业 理论 、 强 的创新 能 力 和过 硬 的 实践 技 较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赵慧敏
摘要: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期乡村地区发展形式与建设 需 求 ,提 出 了 振 兴 乡 村 、集 中 解 决 三 农 问 题 的 相 关 战 略 ,在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优 化 改 革 的 同 时 ,逐 步 落 实 促 进 区 域 经 济 均 衡发展的目标。新 时 期 ,农业产业整体结构的改革,也对农 业 人 才 的 培 育 提 出 了 创 新 性 的 要 求 ,在 新 农 科 战 略 全 面 实 行背景下,基于强农兴农、立 德 树 人 、乡村振兴理念,对农业 院 校 原 有 的 课 程 教 育 体 系 进 行 优 化 改 革 。这 不 仅 是 农 业 院 校积极响应“三 农 ”政 策 的 重 要 发 展 方 针 ,也是面向现代农 业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 优化农科课程结构 以 现 代 农 业 领 域 人 才 保 障 机 制 的 建 设 为 目 标 ,推 进 农 业专业整体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首 先 ,高校需要站在全局 发 展 、优 势 整 合 的 角 度 ,全 面 分 析 新 农 科 专 业 建 设 的 特 征 , 按 照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专 业 服 务 的 产 业 分 工 ,对 课 程 体 系 进 行 划 分 、增 设 、删 除 等 调 整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高 校 应 注 重 多 学 科 教 学 内 容 的 配 置 与 融 合 ,发 挥 交 叉 学 科 教 育 的 群 优 势 ,在农 业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课 程 中 ,不 断 渗 透 新 农 科 工 科 、新 工 科 、文 科等关联性内容。其 次 ,高校应结合科技领域先进的技术成 果 ,如 人 工 智 能 、生 物 工 程 、大 数 据 、物 联 网 等 技 术 ,设置以 培 养 学 生 专 业 技 能 、信 息 素 养 、创 新 意 识 等 综 合 能 力 的 课 程 , 实现专业教育与新农科领域的有效对接。最 后 ,针对当前学 生 就 业 择 业 观 念 滞 后 的 问 题 ,农 业 院 校 应 合 理 开 展 职 业 规 划 教 育 、就 业 观 念 引 导 与 思 政 教 育 等 课 程 的 改 革 ,积 极 探 索 农 业 专 业 就 业 渠 道 ,提 升 就 业 能 力 ,助 推 三 农 建 设 。
基于互联网加智慧农业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ISSN1006-7167CN31-1707/T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第40卷第3期 Vol.40No.32021年3月Mar.2021 DOI:10.19927/j.cnki.syyt.2021.03.031基于互联网加智慧农业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杨 娟a, 叶 进b, 马仲辉a, 沈方科a(广西大学a.农学院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b.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南宁530004)摘 要:针对农科人才培养缺乏现代科技技术,以及工科人才培养缺乏行业应用的问题,发挥我校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优势,开展了农工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
由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农学院和农牧发展研究院一线骨干成员,以及学校柔性引进的智慧农业国家级外聘专家组建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产学结合,科教协同,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打造了智慧农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自动化设备、精细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等模块,改善了农科专业的实验课程;项目构建了4个示范基地、三维产学团队、多个体系辐射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培养支农爱农型人才。
关键词:新农科;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21)03-0145-04ResearchandPracticeofTalentTrainingModeBasedonInternetPlusAgricultureFelentsofWisdomAgricultureYANGJuana, YEJinb , MAZhonghuia, SHENFangkea(a.NationalDemonstrationCenterforExperimentalPlantScienceEducation,CollegeofAgriculture;b.SchoolofComputer,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Abstract:China’sagriculturaldevelopmentbegantomovetowardsmodernization,automationandstandardization.However,itisdifficultforagriculturalgraduatestomeettheneedsofmodernagriculturaldevelopment,thetrainingmodeofagriculturaltalentsisboundtochange.Inviewofthelack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lackofindustrialapplicationinengineeringpersonneltraining,itwasusedtheadvantagesofmulti disciplinarycollaborativedevelopmentofGuangxiUniversitytocarryouttheresearchontheintegratedinnovativeteachingofagricultureandengineering.Along termmechanismforpersonneltraininghasbeenformedbythefront linebackbonemembersoftheschoolofcomputerandelectronicinformation,theCollege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DevelopmentofGuangxiUniversity,aswellasthestate levelexternalexpertsofsmartagricultureintroducedbyGuangxiUniversityflexibly,bycombinationofproductionandlearningandthecooperationofscienceandeducation.Thepracticeteachingsystemofintelligentagriculturehasbeenbuilt,includingautomationequipment,finecontrol,intelligentmanagement,whichhaveimprovedtheexperimentalcoursesofagriculturalspecialty.Ithasbuiltfourdemonstrationbases,three dimensionalproductionandlearningteams,andanumberofindustrialsystemradiationofnewagriculturaltalentstrainingmodetohelpcultivateagriculturesupportingandlovingagriculturetalents.Keywords:newagricultural;smartagriculture;personneltraining收稿日期:2020 06 15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GA100,2019JGA114);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项目(桂科AA17204059 9)作者简介:杨 娟(1984-),女,陕西渭南人,博士,高级实验师,从事植物保护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农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探索
农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探索[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人才需求的这种变化, 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结合“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3+1”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的探索,力求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学生有较长的时间接受系统而完整的实践训练的机会,培养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工程意识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高校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不能忽视实践教学。
然而,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长期实行的是4年制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熏陶下,实践动手能力差,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学生毕业后大多学非所用,造成了高等计算机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一、“3+1”教学模式中的“1”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暴露的问题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不匹配,这从本质上是高校培养模式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脱轨,致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错位。
因此,学校要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定制计算机信息人才的培养体系,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本科各个专业全体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完成三年的课内学习,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有计划地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和实训,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培训及预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农学本科人才
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特殊 的作用 。高等农林院 10 0 名我院农学专业 19 90年 以来 的毕业生 , 同时 校 如何 搞 好 实 践 教 学 , 院 进 行 了不 断探 索 。在 组 织 2 我 0名教 师分 别到沿 海 经济 发达地 区( 威海 市 、 18 99年和 19 9 3年分 别 创 建 三段 培 养 人 才 教 学 模 烟 台市 )农业 发 展地 区 ( 庄市 )经济 欠 发达地 区 、 枣 、 式( 获国家级优 秀教学 成果奖 )三结台教学 体制 ( 卅 市 ) 、 德 1 进行 实 地 调 查 。调 查 结 果表 明 , 良好 的 “ ( 国家级 优 秀 教 学 成 果 特 等 奖 ) 获 的基 础 上 ,00 道德 ” ” 爱 本 职 工 作 ” “ 立 工 作 能力 “ “ 任 2 0 、热 、独 、责
陈雨 海 , 邢金 亮 , 董树 亭 , 爱理 , 洪 刚 房 王
( 山东农业 大学 , 山东 泰安 2 1 1 ) 7 0 8
摘 要 : 文针对农 学专 业人 才培 养存 在 的 突 出问题 , 本 围绕 强化 实践 教 学 , 养应 用 型复合 型农 培
学本科人才, 全面介 绍 了第一课 堂和 第=课 堂有机结合 , 融传授 知识 、 培养能力 、 高素质为 提
在 调查 研究 的基 础上 , 确定 农学 专业 的改革 思 展做 出了重大 贡 献 。但 原有 的农 学 专业 人才 培 养 路为 : 按照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 模 式 已经 不能适 应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和 现代 化 建 需 要 的要求 , 以转 变观 念 为先导 , 教学 改革 为核 心 , 设对农 业 科技人 才 的需要 其 弊端 表现 为 : 专业 面 能力培养为重点 , 师资 队伍为根本 , 条件改善为基
以农业信息化特色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农业信息化特色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摘要: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有必要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和探索,以适应地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三农”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本文结合农业高等院校当前计算机专业办学,提出以农业特色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为其他农业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农业特色;计算机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1 引言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的过程,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和农民培训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3s、物联网、云计算、计算机技术、移动网、互联网等农业信息技术是构成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
当前各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目的多数以促进国家和地方信息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培养多层次、实用型、工程项目型和综合型it人才,所以在修改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往往以紧跟市场的需求、迎合it企业需要,培养工程复合型人才目标[1]。
高等农业院校开办计算机专业,与同等实力的高等理工院校相比,很多方面都缺少竞争实力,因此,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在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更要体现农业信息化特色,培养软硬件兼通的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对农业信息化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
“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及对策
“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及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也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然而,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个问题日益突出,就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1.研发体制不完善。
与工业等领域相比,农业的研发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需要涉及自然科学、农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个领域,但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都离开了农村,导致缺乏农业科研人才。
3.培养模式不适应需求。
现有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注重理论知识的输入,而缺乏对实践的适应性培养。
这种培养方式无法培养出适应复杂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4.薪资待遇低。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人才的薪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人才流失。
二、针对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应对措施1.加大科研投入。
加大对于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优化科研创新体系,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教育,针对性的培养适应复合型工作环境的人才。
4.扶持农业企业。
提高农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投入到农业领域。
5.拓宽渠道。
扩大外国人才进入中国农业领域的门槛,吸引更多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农业的崛起献力。
结论:总之,解决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的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加强协力,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薪酬福利、研发、企业扶持、国际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农业领域的发展环境,为中国农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及对策
“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及对策农业走出去是指中国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投资和经营海外农业资源的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这意味着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经营农业项目时,缺乏具备农业知识、管理技能、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导致项目运营困难,投资效益低下。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困境及对策。
复合型人才缺乏给农业企业在海外运营中带来了困境。
海外农业市场的运营环境与国内存在差异,包括法律法规、市场需求、文化差异等。
若没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才,农业企业很难借助本地经验有效运营项目,甚至可能违反当地法律法规,影响企业形象与利益。
缺乏了解市场需求的人才也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数量与市场需求不符,影响销售。
复合型人才缺乏使得农业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存在风险。
项目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
若没有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技巧的人才,企业可能会遇到项目推进困难、资金浪费、风险高企等问题。
管理能力的匮乏会加大项目运营的不确定性,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缺乏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也是一个问题。
海外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背景。
若企业没有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很难与当地政府、合作伙伴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影响合作关系和团队协作效果。
加强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培训项目等方式,提供农业知识、项目管理经验、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可以引入国外专业人才或派遣人员到国外参与项目运营,提高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加强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
对于需要复合型人才的职位,可以主动招聘海外留学生、国外专业人士等,引入具备海外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在选拔机制上加大对综合素质的考核和重视,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设立农业走出去相关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知识、管理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学生。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21-10-22[基金项目]河南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实践”(2020JGLX12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20701223272322);2022年度河南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一般项目)“工程实践能力导向下的《土地整治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722318/036/032);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工科的测绘类专业学生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2020JGLX03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双一流’创建背景下传统优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关键问题研究与实践”(2021SJGLX365)。
[作者简介]朱帅蒙(1990—),女,河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与植物生理。
通信作者:马守臣(1972—),男,河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矿区生态和自然地理。
[摘要]该研究针对河南理工大学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不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对区域发展贡献不足等诸多问题,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要求,依托地理学专业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通过融合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等优势学科,利用这些学科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村镇规划、土地整治等涉农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地理学专业建设成为能够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兴特色涉农专业,培养新型的、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新型农业高科技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科融合[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3-0122-04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为例
摘要: “ 从 现代农 业与 区域 经济、 统专业 可持续发 展 、 传 学校 定位 和就 业 渠道 ” 方 面分析 了植 等
物生产类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 同时从“ 学理念、 教 培养方案、 课程体 系、 师资队伍、 实
总 25期 2
李 型人 才 的 实践 与探 索
・ 5・ 4
第一线 占 5 % 左 右。 ( ) 、 相 关 农 业 部 门 占 时 , 学 内容强 调 “ 而精 ” 打破 原有 教 学 内容 的系 0 2 师 局 教 少 , 2 % 左 右 。( ) 取 研 究 生 继 续 深 造 占 2 % 。 ( 统 性 与完整 性 , 少 死 记 硬 背 内容 , 出重 要 知识 。 0 3考 5 4) 减 突 在其 他非 农 业 部 门 工作 占 5 %左 右 。从 历 届 人 才 招 ( ) 3 选修课多样化 , 增加选修课 门数, 消限选课, 取 规 聘会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 , 植物生产类人才需求每年 定选修学分 , 加大学生选课 的 自由度 , 保证学生知识 在 10 00个 岗位左 右 , 而学 院毕业 生 约 40人 , 0 还处 于 和能力 结构 的合 理性 。
作者简 介: 李鲁华 ( 97一)女 , 16 , 教务处 , 副处长 , 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 究方 向: 高等教学管 理。王维新( 9 8一) 男 , 务 15 , 教 处, 处长 , 教授 , 士研究生导师。研 究方 向: 硕 高等教学管理 。
一 教育教学管理 E u A I N A D T A H N N G ME T D c TO N E c I G MA A E N
高等农 业教 育 ,00 334 —6 2 1— ,:44
新农村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化 的历 史必 然 。要 想 推进社 会 主
义新农 村建设 ,实现农 业 现代化 ,就
需 要 大 批 既懂 现 代科 学 知 识 与技 术 ,
又懂经营、善管理 的人才 。
一
、
新农 村 建设 需要 复 合 型 人 才
时代 在 飞速发 展 ,新情 况 、新 问
题 、 新 思 想 、 新 理 念 、新 知 识 、新 技
以农 业职 业教育 为龙 头 、乡镇成 人 学 校为 基地 的农村 成人 教育 网络 的新 模 式 ,将十 五所 乡镇成 人学 校作 为学 校 的培 训基 地 ,发 挥 带 动 和辐 射 作用 , 提 高服务 “ 三农 ”的水平 ;下 辐射 是
的工作要 求 。于是 ,具有 广博 学识 和 多种 技 能 的复合 型人 才 受到 人们 的普
术层 出不 穷 ,不 同行 业 、领域 、岗位
之 间相 互 交 叉 、碰 撞 、组 接 、融 合 , 单一 的专 业知 识 、技 能无 法适 应 复杂
要靠 政府大 力支持 办学 ;横 联是 指农
业职 业 学校 要 与 涉农 企 业 、劳人 局 、
社会 团体 与成教 相结合 ,切实送 教 给 农 民 。如 ,唐 山市丰南 农 中积极 探索
遍 推崇 。新农 村建 设也 需要 专业 化复
综合 实践课 ,课 程 内容既 充分 注重 提 高学 员们 的生产 技术 水平 ,同时 又考 虑 学历教 育 的基 本要 求 和农村 社 会发 展需 要 ,注重 提高学 员们 的科 学 文化
素 质和 思想道 德修养 。采用 弹性 学制
和学分 制 、集 中学 习 和生产 实践 相结 合 的模式 ,农 闲时 节 ,学员 们集 中上
智慧农业如何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智慧农业如何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智慧农业应运而生,为农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农业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和技能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慧农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从精准的土壤监测和作物生长模型,到自动化的灌溉和施肥系统,再到智能化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高科技的元素。
这意味着农业从业者需要具备全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这种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首先,智慧农业为农业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农业从业者可以轻松获取到丰富的农业知识和信息。
无论是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还是市场动态和政策法规,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掌握。
同时,线上的农业培训课程和专家讲座也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从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者,智慧农业的实践应用为农业人才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在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环境中,从业者需要亲自操作和管理各种先进的设备和系统。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和作物监测,操作智能温室系统来调控环境参数,运用农业物联网设备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这些实践操作不仅能够让从业者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智慧农业还促进了农业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和物联网技术,不同地区的农业从业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他们可以共同探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案例,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种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拓宽农业人才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从而推动整个农业行业的发展。
此外,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农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智慧农业的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断增加。
北大荒精神引领的农学类院校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复合型人才建设的实践-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北大荒精神引领的农学类院校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复合型人才建设的实践-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黑龙江垦区自开发建设以来,长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建设基地,粮食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北大荒开发建设75年以来,累计生产粮食10022亿斤,商品粮累计达到8545亿斤,进一步压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其中北大荒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对于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的关键作用[1]。
在日益突出培养农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思维的同时,面对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更应着力培养农学类院校学生应用复合型能力的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应用实践、贡献现代化大农业的复合型思维能力的建设。
北大荒精神对于培育现代化大农业人才建设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红色精神之一,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迫切需要探索北大荒精神对于现代化大农业复合型人才建设的引领模式。
一、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在垦区长期建设以来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内涵长期引领着农业类人才的建设,进而推动垦区作物种植水平和农业生产力的提升[2]。
一代代北大荒人不断为垦区的生产建设添砖加瓦[3-4]。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传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对于农业类院校学生的培养具备重要的意义。
农学类学生的发展必须要有红色精神信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研究北大荒精神的实质内涵及发展历程,整体指导学生的发展。
二、完善基础理论教学农学类院校应进一步完善基础理论教学部分,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学校严格要求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PPT等材料的提档升级工作,分阶段不断优化授课材料,尤其要求课堂思政工程建设,课堂思政对于引领学生的爱农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北大荒在科技与生产实践方面具备多名模范人物,其中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老先生实现了我国水稻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多年的研究实现了水稻三化栽培生产技术,使得黑龙江垦区由直播稻跨越到育秧移栽,水稻单产突破了1200斤/亩。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提出覆盖农科核心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应的培养平台,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一批管理制度,并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模式特色鲜明,在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和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
从这一概念出发,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大要素。
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围绕这五大要素进行展开。
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针对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研究型农业大学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农业与生命科学学科优势,以本科人才培养特区及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构建了涵盖农业基础生物科学、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林经济管理等农科核心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如何培养农科核心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完备的体系。
1.以“两班一区”为基础,构建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载体。
围绕农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依托农业和生命科学学科优势,在农业基础生物科学、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林经济管理等农科核心专业设立了“基地班”、“强化班”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特区(简称“两班一区”)。
从1997年开始,我校试办生物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旨在为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农科优势专业培养优秀研究生生源和后备科研人才,并为现代农业生物高技术产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
2002年和2005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随后学校加强了“生物技术基地班”和“理科基地生物班”建设。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9.28•【文号】教高提案〔2021〕89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教高提案〔2021〕89号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高校农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提案》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推动各地各高校持续深化农林教育改革,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关于调整优化农学学科布局、加大农学学科支持力度的建议教育部高度重视农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涉农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并重的涉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一)持续优化农学学科布局。
目前,农学学科门类下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等9个一级学科,全国有农学门类学科点335个,其中博士点209个、硕士点126个;涉农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兽医、林业等3个类别,共有207个相关专业学位点,其中博士专业学位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95个;每年授予博士学位31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2.7万余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二级学科和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
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涉农相关学科自主设置工作。
目前,已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自主设置了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等127个农业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点。
农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2 0 2 0年) 》 提 出: “ 要适应 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 创新 要成为创新人才 。作为高校 , 就是要 以学生发展 为 人才培 养模 式 , 探索 并 推 行 创 新 型教 育 方 式 方 法 , 突 本 , 创 造利 于创 新 人 才培 养 的广 阔平 台 , 为 学 生 提供
一
、
所谓 创新 型人 才 , 是 指 既能继 承 前人 的知 识 和成 识 、 创新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为 宗 旨 , 坚持 以人为本 , 果, 又能 超越前 人 , 创造 性地 发现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解 实施 素 质教 育 , 努 力 构建适 合 创新 人才 成 长的 软硬 件 决 问题 , 具 有 首 创 精 神 的 人 。与 普 通 的 人 力 资 源 相 环 境 。其次 , 通过 提 出创 新 理 念 、 构 建 适 应 创 新 型人 比, 创新 型人 才应 同时具 备 六 个 方 面 的特 质 : 一 是 勇 才 发展 的 培养方 案 ; 改革 教学 模式 , 在 理论 教学 上 , 积
高等农 业教 育 , 2 0 1 3 . 1 1 , 1 1 : 6 6 . 6 8
Hi g h e r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d u c a t i o n, 201 3— 1 1, 1 1: 6 6 — 6 8
农科 创新 人才培养 实践 与思考
。
研究方 向: 高等教育管理 。
’一
一
■ 教育教学管理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总2 6 9 期
赵海霞等
农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探索
范, 电信 市场和 容产 业竞争不充分 , 阻碍 了信息化 的发展 。 8. 社会各界没有真正把信息资源与能源 、材料 同样看作是国 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 、 战略性资源。9. 信息服务业不能 适应国际竞争环境 ,信息产 品和服务不 能满足 日益扩大的需 求, 还不能及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紧迫 问题需求 , 提供特定 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
息化 平台 ; 进行 资源整合 , 优势集成 , 开发一 批共享 的农业 信 息资源数据库 ; 以服务农 民为主线 , 研究开发各类实用农业信
息系统及技术产品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 加强 技术培训 和人才培养 ( 作者单位 : 吉林农业科技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受 国际金融危机等 因素的影 响 ,安 徽省在东 南沿海地区 务 工的农 民工有部分返 乡 ,省农牧厅根 据返 乡农 民工和务工 农 民的需求 , 及时部署培训计 戈 , 加快其他各项培 训。各 地农 牧 系统加大农 民科 技培训 , 围绕发展 “ 一村一 品” 产业布局 需
六 、 业 协调 发 展 问题 产
距, 信息化所需关健设备 和技 术尚不能满足发展的应用需求 , 经济发展水平 、全体人 民的素质与加快信息化建设之 间存 在
一
定差距。3. 整体水平落后 , 发展不平衡 。 政府信息化、 产业 信
息化 、 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 、 家庭信息化 远远 落后 于世界先 进 水平 。4.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高级 、 复合 型人才缺乏。信息技术
不到位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各级政府部 门、 企 事业单位 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 尚不能 满足信息化发 展的需 要。6. 法制建设滞后 。信息立法还没有列入议事 日程 , 法制建
“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及对策
“农业走出去”中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及对策“农业走出去”是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加强我国农业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然而,对于“农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实,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难之处,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的问题。
以下将详细阐述此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对策。
一、缺乏全球化视野因历史原因,我国的农业发展长期以来都跟着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对国外市场和农业产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因此,我们在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时,也可能会忽略全球化视野的培养,而造成他们缺少跨国语言沟通、国际市场分析和海外农业机会把握等一系列技能,无法顺应国际竞争的態勢。
对策:加强国际化教育要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定意义上要强调农业教育的国际化,包括全球化视野的塑造,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以及针对国外市场、技术、法规和文化等的适应性培养等等,从而让他们具备深入了解全球农业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行业公关能力不足在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农业实践技能的转移,行业公关能力的转移也是必要关项,包括国外市场开拓、海外投资合作、物流运营等,但这些能力在我国农业复合型人才中并不常见,导致实际应用难以顺利开展。
对策: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训为了加强我国农业复合型人才的行业公关能力,建议制定相应的实践训练方案和实践性质强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市场分析、公关技巧、语言沟通能力训练、协调沟通以及国际变化把握等方面的内容,使得他们能够迎合不同的需求级别而进行切实的农业营销实践。
三、缺乏农业信息化技能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繁荣,农业信息化技能也愈加重要,然而,我国很多农业濆培养机构并未能为当下快速发展的农业信息化技能提供必要的培训,因而在我国农业复合型人才中缺乏这一能力,这将给农业国际化合作、技术创新以及业务营销等带来极大的挑战。
对策:加强信息化技能的培养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应该积极采取相关对策。
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需要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成为关键。
面临的挑战
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乡村地区的人才结构以传统农业从 业者为主,缺乏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
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 才流失现象严重,许多优秀人才 培养适应数字化背景的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 的关键。
02
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振兴人才培 养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概述
数字化技术逐渐普及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 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农业、乡村旅游
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需 要大量的人才支撑。
远程教育
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乡 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打破地域限制,提高教育普及率 。
农业信息化
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 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乡村旅游数字化
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 ,提升乡村旅游的体验感和吸引 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数字化技术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01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而提出的重要方针。
02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 战。
03
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 有效对策解决。
研究意义
01 研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问题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 社会持续发展。
02 解决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 的素质和能力。
详细描述
该农业科技园在引进外部优秀人才的同时,也注重留住本地人才,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激发本 地人才的创新活力。
农村信息化拓荒
农村信息化拓荒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万学道见证了济南农业信息中心10年的发展历程。
成立10年的济南农业信息中心曾创造了全国“三最”:成立最早之一,1997年,农业部、济南市、哈尔滨市同时成立信息中心;投入最大,当时全国范围内投入2500万元为农业信息化的专项资金少而又少;人员最多,达到41个编制。
现任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万学道从事农业信息化工作也有10年。
1994年,还在苗圃工作的万学道参加了济南市第一届信息化大会,“当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振奋,那次会议改变了我对于农业工作的整体思考。
”万学道说。
1997年,济南市成立农业信息中心,从山东大学进修计算机回来的万学道担任信息中心副主任,4年后,他担任主任。
从植物克隆转为农村信息化,万学道认为农村信息化就是将一棵小树苗浇灌成参天大树的艰难历程:人才、技术、政策构成了强壮的树根,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畅通的树干,强大的信息服务体系将养分送往枝叶,最终大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而作为园丁的农村信息化工作者,在树苗生长的漫长过程中,需要倾注希望、智慧和耐心。
培植“树根”“树根”是农村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才、信息技术、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缺一不可。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十多年,对“树根”的培养一直是瓶颈。
2002年,济南农业信息中心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才危机,两名数据库管理员被北京的老板挖走,月薪万元,而那个时候,两名管理员在信息中心的月薪不足千元。
这两名管理员大学毕业后就在信息中心工作,是万学道一手培养起来的技术人才。
他们的离开给信息中心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是士气影响,一万元和一千元的差距实在太大; 另一方面是工作影响,失去了这两个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技术人员,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也一度陷入危机。
农村信息化最缺乏的是既懂业务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如何留住他们?万学道认为,除了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农村信息化工作者还要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中默默坚守,学会忍受寂寞。
在信息中心的公告栏上,写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万学道的工作理念是“厚德立身、博学创新、科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作者:王坤王富国陆全华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第15期摘要: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围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1]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提出了“两转化三融合”、“…学、做、研‟一体化”的新思路,将“研”融入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全过程[2],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苏省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5-3558-03近年来,在经过“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一系列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市民到政府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4],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1]的关键。
2010年江苏省农委、财政厅开始着手进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建设的调研工作,2011年完成在盐城地区的试点验证,2012年在全省8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推广应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足,且普遍信息化水平不高,成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瓶颈,也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巨大需求。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传统的农业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5]如何调整学科定位,开展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本文将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1]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的思路、措施及成效。
1 主要思路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面对市场需求,以实际参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契机,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学科定位[6],与信息类高职院校“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简称“两转化三融合”)[7],构建寓研于教的人才培养模式[7],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所需的信息人才。
2 采取的主要措施2.1 紧扣产业链、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8]1)注重行业需求调研。
江苏省于2010年正式开始实施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与试点工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主要技术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该项目,借着项目调研的有利时机,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对“省、市、县、镇”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省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及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人力资源需求调研。
调研发现: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对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信息人才需求巨大,而此类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
2)调整人才培养定位[6]。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适应市场需求,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9]的办学理念,将以往信息类学科调整为面向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领域的交叉学科,与兄弟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 [8]。
围绕交叉性学科建设,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到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工学交替”,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既熟悉农产品生产过程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所急需的复合型信息人才。
2.2 建平台、组团队,开展基地建设从搭建平台和组建团队两个方面,软硬结合,开展一体化学科基地建设,为“学、做、研”一体化提供了有效载体。
1)建立科研基础平台。
为了将科研和技术服务的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于2011年成立了市级科研平台-泰州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
围绕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先后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所、系统集成与标准研究所等7个“学、做、研”一体化研究所,研究所成员由具有丰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经验的教师及部分行业企业专家组成。
2)打造省级实训基地。
于2012年,依托既有教科研成果与优势,与食品科技学院骨干校重点建设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联合,成功申报省级实训基地“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实训基地”,获得了500万元建设资金的资助,为“学、做、研”一体化学科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图1 “学、做、研”一体化平台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泰州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省级实训基地的组成部分同步建设,打造集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与由农业龙头企业、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等组成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起,形成“学、做、研”一体化平台,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7]。
3)组建“学、做、研”一体化团队。
在“学、做、研”一体化平台上,分别组建了软件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1+1+1‟…学、做、研‟一体化团队”(下面简称“…学、做、研‟一体化团队”)。
“学、做、研”一体化团队,即每个专业都建有“一个教学团队(教研室)、一个科研团队(研究所)、一个技术服务团队(学生为主体)”,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7]。
2.3 开发新课程、案例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7]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10],教学资源建设无疑是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和专利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
组建由专任教师、合作企业工程师等联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利用已有科研成果,先后新开发了《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放心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专业拓展课程,形成大量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如图2)。
图2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示意图2.4 以生为本,寓研于教[1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来说,学科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通过对学生的“研”能力培育,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真正将“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10]。
学生自进校后,各“学、做、研”一体化团队就通过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单独交流、品牌学生宣传、学生创新案例、人才招募令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兴趣点,自行确定研究方向,自发参与组建学生创新小组,形成“三年级学生带二年级、二年级带一年级”的传、帮、带,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到“学、做、研”一体化团队承担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让学生早早参与到项目中,参与到团队中[7],将科研项目变成为教学案例,将技术服务受服单位变成为学生顶岗实训基地,将科研过程和技术服务过程变成为教学过程。
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进过团队、去过猪场、下过菜地”,在实际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学着做、做中学、研中学”,学生的综合技能、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真正实现“学、做、研”一体化教学。
2.5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供制度保障1)教研室主任实行“双岗双责制”改革,即每个教研室均配备两名主任,教研室不但要承担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常规工作,还要承担科研、技术服务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能。
改革的目的是:让全体教师明确,人才培养是根本,科研应为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培养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
2)修订教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支持教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参加科技研发与技术改造,将“研”纳入师资培养与考核体系之中,将教师科研和技术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10]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改变过去对教师科研考核只考核项目数和发表论文数的传统做法。
3)改革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将实训室管理权限下放到教研室,实行建、管、用结合,加大实训室对学生开放的力度[7],方便师生利用实训室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物尽其用。
4)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学生科研项目、资金和资源条件,鼓励学生创新小组参与科研项目招标,项目来源均来自于团队科研项目、社会服务或者企业需求等。
安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调研、标书制作、方案编写、参与招标、签订科研合同、项目研制、项目管理、质量控制、项目验收与交付、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引导学生去获取真实的工作经验、技能训练及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 带来的成效3.1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急需人才3年来,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探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校友推荐度等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学生参与各类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近三年的获奖人数及获奖质量都位居江苏省农业类院校第一,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阵营。
在省教育厅毕业设计评比中,“基于症状分析的动物辅助诊疗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
另外“农产品质量检测”团队被团中央确定为201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支农”全国重点团队,是当年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团队。
同时为全省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及农业企业校内培训1000余人,企业现场培训2000多人次,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教师科研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教学水平显著增强经过3年多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敢于教改创新的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共同研发的“基于SAAS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科研成果,先后被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专家组、市科技局专家组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省农委指定为唯一的省级平台进行推广应用,并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先后承担了10多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研究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建设的技术服务工作,获得了6项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7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4本。
以科研促教学,学科队伍的课程设计、课件制作、说课等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先后在全国青年教师专业课程设计、全国课件大赛、省说课大赛等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10多项,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3 学术科研成果应用多方受益,媒体广泛关注,社会高度评价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到真知,就业渠道更加宽广;教师通过科研与技术服务,积累大量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增强了农业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放心吃―江苏省优质农产品企业联盟网”的上线运行,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插上信息翅膀,为江苏优质农产品企业提供了“树品牌、拓市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