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作用力案

合集下载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都存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只存在色散力。这三种类型的力的比例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分子的 极性和变形性。极性越大,取向力的作用越重要;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重要;诱导力则与这两种因素都有关。 但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实验证明,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只有偶极矩很大的分 子(如水),取向力才是主要的;而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极化率α反映分子中的电子云是否容易变形。虽然范德 华力只有0.4—4.0kJ/mol,但是在大量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会变得十分稳固。比如C—H在苯中范德华力有7 kJ/mol,而在溶菌酶和糖结合底物范德华力却有60kJ/mol,范德华力具有加和性。
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分子(molecule)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noble gas)原子(atom)间的作用力,又称范 德华力(van der waals),具有加和性,属于次级键。
氢键(hydrogen bond)、弱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芳环堆积作用、卤键都属于次级键(又称分子间弱相互 作用)。
括号里取平方诱导力(induction force)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 在诱导力。由于极性分子偶极所产生的电场对非极性分子发生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电子云变形(即电子云被吸向极 性分子偶极的正电的一极),结果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本来非极性分子中的正、负电荷 重心是重合的,相对位移后就不再重合,使非极性分子产生了偶极。这种电荷重心的相对位移叫做“变形”,因 变形而产生的偶极,叫做诱导偶极,以区别于极性分子中原有的固有偶极。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就相互吸引,这 种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除了取向力外,由于极性分子的相 互影响,每个分子也会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其结果使分子的偶极距增大,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诱导力。在 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也会出现诱导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7.3《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2篇)

人教版高中物理7.3《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2篇)

7.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知道分子间距离是时分子力为零,知道的数量级。

3、了解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物质状态下,分子运动的特点。

4、通过一些基本物理事实和实验推理得出分子之间有引力,同时有斥力。

这种以事实和实验为依据求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就是逻辑推理。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的分析1. 重点内容有两个,一是通过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和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的一些演示实验和事实,推理论证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能正确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2. 难点是形象化理解分子间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是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们通过单分子油膜实验、离子显微镜观察钨原子的分布等实验,知道物质是由很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大小在m 数量级。

我们又通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等实验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结论的实验依据是什么?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什么特点?这是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扩散、布朗运动、石墨原子、酒精和水相混合1+1≠2二 为什么分子不能紧贴在一起?分子间有斥力三 为什么有空隙还能形成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有引力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如何变化?1、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 半径r 增加,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斥力减小的快3、 半径r 减小,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加,斥力增加的快五对比弹簧振子的振动(类似)六.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r 0=10 -10m r <r 0 引力<斥力 表现斥力r =r 0 引力=斥力 合力=0r >r 0 引力>斥力 表现引力 r =10 r 0 r =10 r 0 引力=斥力=0 合力=0(1)经过研究发现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指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主要是由极性分子之间的电荷分布和氢键作用引起的。

它是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可以解释许多分子物理和化学特性。

范德华力从来没有被经典物理学所解释,它是由古典力学所忽视的,但是它是促使分子间作用的主要力量。

范德华力的发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荷兰物理学家Peter D. van der Waals的工作中的。

他发现了一种分子间的调整力,与其其他分子间力不同,这种力被称之为范德华力。

他发现,当分子破坏温和氢键时,一种弱小的但仍然可观测的力量将产生作用。

范德华力是一种范德华弛豫作用。

它是由分子间反应活动引起的,涉及到分子内和分子间能量的调整,这样可以使分子以最低的总能量排列在一起。

由于分子间的排斥力不够大,因此范德华力就发挥作用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以影响范德华力的大小,比如空间气压。

范德华力是弱的电磁作用,只有在非常小的距离(几个原子半径)内才可以引起作用。

因此,范德华力可以看作是分子的低能状态的关键,它影响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范德华力可以解释许多分子物理和化学特性,比如粘性、表面张力、溶解度等等。

这些特性可以归因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例如,范德华力使得液体有粘性,因为液体分子之间存在一种粘合作用;表面张力也是由范德华力引起的,当液体分子聚集在一起时,它们之间就会有一种粘合力,从而使表面变得紧密和被张力约束;溶解度也是范德华力的结果,因为溶质的分子在溶剂的分子之间存在一种扩散性的弱电荷,这样就会减小溶质分子的结合能,从而使溶质溶于溶剂。

范德华力也被认为是催化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力。

催化剂的分子间可能有一种特殊的范德华弛豫作用,可以稳定反应产物,使反应的速率大大提高。

这种作用力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也就是催化的过程。

范德华力也被用于生物物理学中,被认为是凝胶结构形成的原因之一。

一些生物物质,比如蛋白质和糖类,可以通过范德华力形成凝胶样结构,这种结构对于生物体的维持和维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概念和内容

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概念和内容

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概念和内容一、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概念和内容1、概念: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内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是不会相互抵消的。

(1)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之间作用力为零。

(2)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分子之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的距离$r>10^{-10}$m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m的10倍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破镜难圆”就是由于断裂处的距离已经超出分子间引力作用的最大距离。

3、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1)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3)气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4)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相关例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B.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要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大C.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答案:C解析:A.当水凝固成冰后,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A错误;B.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故B错误;C.快速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正确;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有温度差,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才停止,所以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

高中物理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3-37.3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0的数量级。

3.知道分子间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 的增大而减小。

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宏观物体来模拟和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关系。

★教学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2.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

★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练法、电教法、举例法★教学用具:玻璃管、酒精、水、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引入课教师:(提问)(1)什么叫扩散现象?什么叫布朗运动?(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证明了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都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教师:(总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如果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地紧靠在一起的,颗粒或分子就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就不可能有布朗运动,也不可能产生扩散现象。

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而且分子之间还有空隙,可是要把固体的一跟另一分开却是很困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进行课1.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在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面,把管口封闭,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七章 第3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第七章 第3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含答案

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合力表现为分子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少,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

3.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二、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1)微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

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统计规律的支配。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2)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3)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4)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5)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6)分子间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反抗”被压缩,这时分子间还有引力吗?提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间仍存在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教案公开课

《分子间作用力》教案公开课

《分子间作用力》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3 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第二章: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概念2.1 分子间作用力的定义2.2 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2.3 分子间作用力的测量与表达第三章:分子间作用力的来源3.1 范德华力3.2 氢键3.3 电吸引力3.4 排斥力第四章: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4.1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状态的关系4.2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溶解性的关系4.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沸点的关系第五章:分子间作用力的应用5.1 分子间作用力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5.2 分子间作用力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5.3 分子间作用力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概念、来源以及与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和来源,并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和应用之间的联系。

第六章: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测定6.1 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方法6.2 分子间作用力的测定技术6.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七章:分子间作用力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7.1 分子间作用力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7.2 分子间作用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3 分子间作用力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八章:分子间作用力在生物分子中的应用8.1 分子间作用力在蛋白质结构中的作用8.2 分子间作用力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的作用8.3 分子间作用力在酶催化中的作用第九章:分子间作用力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9.1 分子间作用力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9.2 分子间作用力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9.3 分子间作用力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第十章:分子间作用力的研究前沿与展望10.1 分子间作用力研究的最新进展10.2 分子间作用力在新技术开发中的应用10.3 分子间作用力研究的未来挑战与机遇这五个章节主要讨论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测定方法、在化学反应和生物分子中的应用,以及在材料科学和研究前沿中的重要角色。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包括取向、诱导和色散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包括取向、诱导和色散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包括取向、诱导和色散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是一种长程力,由分子间的电偶极矩引起,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取向力是由于不同分子的电子云由于它们的电偶极矩发生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

当两个分子的电偶极矩垂直时,取向力最强。

这可以通过分子间距离的减小来解释。

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而当距离稍大时,则表现为引力,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取向力的存在。

诱导力是由于相邻分子的电子云的变形而产生的。

它的大小与分子的形状和变形程度有关。

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力也会对分子间作用力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分子间距离较小时。

色散力是由于分子的电子云互相交错引起的。

它的大小与分子的电子云密度有关。

这种相互作用在所有分子间都存在,只是其作用强度不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范德瓦尔斯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分子间作用力,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都对它产生影响。

初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教案

初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教案

初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2. 掌握分子间的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

3. 能够运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2. 分子间的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分子间作用力的微观解释。

2. 运用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教学准备:1. 分子间作用力的PPT。

2. 相关日常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的空间是由什么组成的?2. 学生回答:空气、物体等。

3. 教师总结:空间中充满了分子,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二、分子间的引力(10分钟)1. 介绍分子间的引力: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量,称为引力。

2. 展示分子间引力的实验现象:磁铁吸引铁钉、糖水中加入盐后会变得更甜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分子之间会存在引力?4. 学生回答:分子之间存在着电磁力。

5. 教师总结:分子间的引力使得物质能够保持固态、液态和气态。

三、分子间的斥力(10分钟)1. 介绍分子间的斥力: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力量,称为斥力。

2. 展示分子间斥力的实验现象: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气体膨胀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分子之间会存在斥力?4. 学生回答:分子之间存在着电磁力。

5. 教师总结:分子间的斥力使得物质能够保持一定的空间结构。

四、分子间的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10分钟)1. 介绍分子间的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展示分子间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现象:弹簧测力计测量分子间的引力、分子间的斥力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如何影响物质的性质的?4. 学生回答:分子间的引力使得物质保持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子间的斥力使得物质保持一定的空间结构。

5. 教师总结:分子间的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是物质性质的基础。

1.1分子间作用力

1.1分子间作用力
4. 疏水相互作用
非极性分子在水相环境中相互聚集从而避开水的斥力。 这种弱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O (CH3)2CH H
O CH(CH3)2
H
OHO
H3C C
C CH3
OH O
异丙醇分子间有一个氢键,乙酸分子间有两个氢键。
氢键有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之分。
OO NH O
O
N
O
O
N
HO
H O
O
邻硝基苯酚分子内氢键
对硝基苯酚分子间氢键
氢键并非化学键,其键能远远小于普通的化学键。作 用力大小顺序为: 普通化学键>>>氢键>>偶极-偶极作用力>范氏力 102~3KJ/mol 20~30KJ/mol
范氏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中都存在,作用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积有关,且接触面积越大,相互作用力越大。例如:
烷、烯、炔、苯、Br2、I2等分子间力主要是范氏力。 上述非极性分子的沸点较低,且沸点随着分子量增大而增高。
3. 氢键
氢原子与一个原子半径较小且电负性较强并带未共用电子对 的原子(通常是N、O、F等原子)结合时,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 强的原子,而使氢原子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而显电正性;此时, 带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便可与另一分子中电负性强的原子以静 电力相互结合,形成氢键(hydrogen bond)。
R R'
R R'
Oδ-
C δ+
O δ-
Cδ+
Cδ+ O δ-
C δ+ O δ-
R R'
R R'
图2 酮分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羰基(碳氧双键)结构中,氧原子的电负性大,碳原子 电负性小,羰基的电子云向氧原子转移,使得氧带部分负 电荷,羰基碳带部分负电荷,两个分子相互靠近时,异性 电位相吸,负的一端与正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产生偶极偶极作用力。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2)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3)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析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教法建议建议一:为形象起见,可以用两个小球间的弹簧来比喻分子力.建议二:要充分利用图象说明好分子间的作用力关系,重点强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而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教学难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及其变化规律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由实验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1、分析图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2、填表vAlign=top width=145>分子间距离作用力vAlign=top width=84>小于平衡距离vAlign=top width=91>等于平衡距离vAlign=top width=83>大于平衡距离vAlign=top width=118>大于10倍平衡距离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3.知道分子间距离r< 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的减小而迅速增大.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 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二、重点难点重点: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的特点.难点:对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三、教与学教学过程:组成物体的分子间虽有空隙,但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拉伸物体需要力,种.种事实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演示】(1)压紧两表面洁净的铅块,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的铅块不下落.(2)压缩一固体(如一铅块)很不容易,物体内要产生反抗的弹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注意】压缩气体也需要力,不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压缩气体时需要的力是用来反抗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活塞)时对容器壁(活塞)产生的压力.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关.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总比引力随r的增大衰减得快.(三)分子力与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可用课件展示)如下图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横轴上方的虚线表示分子间斥力随r的变化图线,横轴下方的虚线表示分子间引力随r的变化图线,实线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F(分子力)随r的变化图线.?1.当r=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其中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 .2.当r< 时,,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3.当r> 时,,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引力.4.当r>10 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为零(如气体分子间可认为作用力为零).(四)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大全三7. 3 分子间的作用力设计理念 1.《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高三物理 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三物理 分子间的作用力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1)分子间距为r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并不是无 引力和斥力,且此时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 振动. (2)“小球—弹簧”模型用类比方法近似反映了分子在平衡位 置附近分子合力的情景,它不能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更不能表示分子位置变化时斥力、引力及合力的复杂变化情况.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1.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偶发事件整体起作用的规律.统计规律 表现这些偶发事件整体的和必然的联系,而个别事件的特征和 偶然联系已经不是重点了.例如气体在无序运动中不断发生碰 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某一特定时刻, 某个特定分子究竟具有多大的速度完全是偶然的,不能预知. 但对大量分子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实验和理论都证明它们 的速率分布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规律方法】 分子力问题的分析方法 (1)首先要分清是分子力还是分子引力或分子斥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力比较复杂,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r=r0时,分子 力为零但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均不为零;二是r≥10r0时, 分子力以及引力、斥力都可忽略,可以看做是零,所以当r<r0 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分子间距由 r0增大到10r0,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解题指导】e为两曲线的交点,说明在e点,斥力和引 力大小相等,为平衡位置.选项中让区分哪条线表示引力,哪 条线表示斥力,可以利用斥力和引力变化的不同,即斥力变 化快,也可以利用分子间距大于r0时,引力大于斥力来判断.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标准解答】选C.表示引力的线与表示斥力的线的交点,其 横坐标表示分子间距r0,r0大约为10-10 m,由分子力特点可知 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r0时,引力 小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由此可知ab线表示引力,cd 线表示斥力,C对,A、B、D错.

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教案

教案示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3.知道分子间距离r<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象.二、重点难点重点: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的特点.难点:对分子间的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三、教与学教学过程:组成物体的分子间虽有空隙,但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拉伸物体需要力,种种事实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演示】(1)压紧两表面洁净的铅块,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的铅块不下落.(2)压缩一固体(如一铅块)很不容易,物体内要产生反抗的弹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注意】压缩气体也需要力,不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压缩气体时需要的力是用来反抗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活塞)时对容器壁(活塞)产生的压力.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关.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总比引力随r的增大衰减得快.(三)分子力与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可用课件展示)如下图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横轴上方的虚线表示分子间斥力随r的变化图线,横轴下方的虚线表示分子间引力随r的变化图线,实线为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F(分子力)随r的变化图线.1.当r=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分子处于平衡位置,其中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2.当r<时,,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3.当r>时,,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引力.4.当r>1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为零(如气体分子间可认为作用力为零).(四)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例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两部分组成,则()A.和是同时存在的B.总是大于,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小,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大,越小【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和合力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斥力的增大更快.r<时,合力表现为斥力,r>时,合力表现为引力.根据上述分析,该题正确的答案为A.例2 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下列关于分子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B.分子间距离小于时,分子力增大,分子间表现出是斥力C.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变大时,斥力变大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还是r<,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快【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规律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r=时是引力和斥力相等,所以A错.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当r<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比引力快,故B、D正确,C错.对分子力认识,应掌握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关系.例3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A.分子力总对乙做正功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解析】当分子间距r>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当乙分子从无穷近逐渐向甲集近过程中,当甲、乙两分子间距大于时,分子间作用力对乙做正功;当分子间距小于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对乙做负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例4 试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物体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为什么有不同的宏观特征?【解析】固体分子间的距离非常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其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运动.因此,固体不但具有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也相当大,但与固体分子相比,液体分子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较大的无规则运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是不固定的,是在不断地移动,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由于分子力是短程力,所以,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其分子除了在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力外是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因而气体分子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碰撞时,才改变方向,所以,气体没有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容器的.【小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距离r增大而减小,当r=(约为)时,分子力F=0;r>时分子力F为引力,r<时分子力F为斥力.教案点评:本节重点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的特点.教案围绕这些重点,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例题分析,由浅入深,思路明确,合理使用此教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引力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引力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引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子间引力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分子间引力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3. 理解分子间引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分子间引力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2. 分子间引力对物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探讨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机制。

2. 分子间引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分子间引力?
2. 分子间引力的种类: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等。

3. 分子间引力的表达方式。

4. 分子间引力对物质的影响:物质的状态、物质的性质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凝聚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分子间的作用力。

2. 讲解:介绍分子间引力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影响物质性质的机制。

3. 实验:通过实验模拟不同分子间引力的影响,让学生亲自感受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分子间引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让他们理解分子间引力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子间引力在物质世界中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总结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键的特点和应用。

2. 研究分子间引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份小论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分子间引力的概念、种类和作用,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对分子间引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概念比较:
化学键
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概念
直接相邻的原 子或离子之间 存在的强烈的 相互作用
某些物质的分 子间(或分子 内)氢核与非 金属原子的静 电吸引作用
物质的分子间 存在的将分子 聚集在一起的 作用力
范围 作用力强弱 性质影响
分子内或某 些晶体中
分子间 (分子内)
分子间
化学键〉〉氢键〉分子间作用力
B. SiBr4
C. CCl4
D. NaCl
3.请预测下列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1)HF、HCl、HBr、HI
(2)H2O、 H2S 、H2Se、 H2Te (3)NH3、PH3、AsH3、SbH3
事实是否是这样的吗?
H2O


HF

H2HCl
H2Se AsH3
HBr
SbH3 HI
主要影响物质 主要影响物质 主要影响物质
的化学性质
的物理性质
的物理性质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汽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
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D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冰融化干冰的升华
2、下列过程中离子键被破坏的是(AD )
A、NaCl晶体溶于水 B、钠和硫受热熔化
SnH4

PH3
GeH4

SiH4
CH4
结论:
H2O 、NH3 、HF比同主族氢化物的沸点高?
猜想:
H2O、 NH3、 HF除了分子间作用力之外, 是否还存在一种作用力?
2. 氢键:
(1)氢键:
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分子间的作用力预习学案高二王均岭一、预习目标1、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2、知道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其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3、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此斥力随r的减小而迅速增大;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此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

二、预习导航1、我们把一碗黄豆和一碗绿豆倒在一个比较多盆里,搅和以后在分装在两个碗里,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2、我们去一瓶酒精和一瓶矿泉水,然后把它们倒进同一个比较大的容器里,之后再分装回刚才的两个瓶子里,看看有会出现什么情况?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质疑问难【导读】仔细研读教材第8页,完成下列任务【导思】1、分子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用力拉伸物体,物体内要产生反抗拉伸的力,就是因为。

预习评估1、再来观察教材3页图7.1-3照片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什么?2、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然后抽去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运动到上面的瓶中去了,是上面的瓶中的气体运动变成了淡红棕色;上面的无色气体运动到下面去了,使下面的气体颜色变淡。

最后发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酱油腌制过的鸡蛋可以变色,这说明,否则鸡蛋不会变色4、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不但说明,同时也说明 ,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

7.2.分子间的作用力 课堂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2、知道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其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3、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 <r 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此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 >r 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此引力随r 的增大而减小。

合作探究1.分子之间有空隙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表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反映了分子间有空隙,否则分子便不能运动了。

另外,以下事实也可以说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1)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两者原来体积之和,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空隙。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正是由于物体分子间的空隙增大或缩小而造成的,这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所共有的现象。

还有很多例子,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说明:我们在前面估测分子大小时,常常把固体或液体分子看做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没有考虑分子之间的空隙。

其实,那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真实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深入的研究表明,两个相近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即为两者的合力。

为了便于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可以用弹簧连接着的两个小球间的作用力来模拟:拉伸时表现为引力,压缩时表现为斥力。

它们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可用图7.3–1表示。

(1)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当分子间距离0r r =时(0r 约为m 101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②当分子之间距离0r r <时,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减小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一些,故斥力大于引力,此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此时引力仍然存在)。

③当分子之间距离0r r >时,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一些,故引力大于斥力,此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此时斥力仍然存在)。

可见,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当分子之间距离变化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只是斥力变化要更快一些。

7.3–1(2)解释现象根据所学分子力的有关知识,结合实际,勤于观察、善于思考,能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如固、液体难以被压缩,玻璃破碎难以复原,再如高温铸造、电焊、和面、胶粘物块等等,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说明:①分子间距离为0r 时,分子力为零,但分子间仍然有引力和斥力,两者合力是零。

②分子力属于短程力。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只存在于相近的分子之间,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已经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3.分子动理论主要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典例探究例1 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B .当r >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 . r <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 .当分子间的距离r >10-9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答案:D 。

例2 两个分子从靠近的不能再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 .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 .分子间的作用力在逐渐减小D .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与斥力,当距离增大时,二力都在减小,只是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当分子间距离r <r0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因而表现为斥力;在r =r0时,合力为零;当r >r0时,分子间的斥力小于引力,因而表现为引力;当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视为零,所以分子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因而选项A 、D 正确。

友情提示:只有搞清楚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及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特点,才能在答题时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自如。

例3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吸引力B .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C .电焊能把二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D .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解析:高温下铁分子运动非常激烈,两铁块上的铁分子间距很容易充分接近到分子力起作用的距离内,所以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很容易连成一整块,电焊也是相同的原理,所以A、C项正确;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为分子直径的10多倍,此种情况下分子力非常微弱,气体分子可以无拘无束的运动,从而充满整个容器,所以B项正确;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两断面间距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所以碎玻璃不能接合,若把玻璃加热,玻璃变软,亦可重新接合。

所以D项错误。

答案:选ABC。

友情提示:只有真正理解分子动理论的要点,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课后问题与练习点击1.解析:本题借助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线来描述,非常的直观快捷。

由图线可以看出,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小于r0逐渐增大,直至远大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减小为零;分子间斥力的变化情况与引力非常相似,只不过斥力减小得更快一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引7.3–2力与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逐渐增大,分子力逐渐减小,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力减至为0,然后随着分子间距离的继续增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且逐渐增大,当分子力增大到某最大值后,又开始逐渐减小直至非常微弱,几乎为零。

2.解析: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课本图7.3-3中的r0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即分子力会出现一个极大值,而后,随着分子间距离的逐渐增大,分子力越来越小,直至为零。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自由伸长的橡皮条,可认为其分子间距离为r0。

当用力拉橡皮条时,随着橡皮条伸长量的增加,橡皮条中的拉力越来越大,这是因为随着橡皮条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越来越大。

当橡皮条伸长到一定长度时,分子力达到最大,此时再拉橡皮条,橡皮条就会被拉断,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迅速减小,所以说刚被拉断之前时橡皮条中的分子力就是一个极大值。

3.解析:对于一般的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基本相等,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几乎为零。

对这类物体来说,物体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是因为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具有空隙;但随着物体被压缩,物体的体积越来越小,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越来越小,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变得越来越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所以,进一步压缩就会越来越困难;但对于气体来说,情况有所不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其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在这样的距离上分子力非常的微弱,即使对气体进行适度的压缩,它们的分子之间距离还是比较大,分子力仍是非常微弱的。

气体为什么也是越压缩越困难呢?原来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力非常微弱,分子之间除了相互碰撞以外,不受别的力作用,气体分子就象是“脱缰的野马”,可以自由的运动。

当压缩气体时,随着气体体积的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目增多,气体分子间的碰撞和分子对容器器壁的碰撞越来越频繁,单位时间内容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碰撞力变大,给我们的感觉是气体越来越难压缩。

当然,若把气体进行充分压缩,假如分子之间距离能够充分接近,分子力开始起作用的话,那时情况就与固体液体相似了,不过那时的气体很可能已不是气体而被压缩成液体了。

4.解析: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

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当玻璃板刚要离开水面时,由于玻璃板下面和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作用,使得和玻璃板下面接触的部分水被提起来而高于其余部分的水面,这样,向上的拉力大小就等于玻璃板和高出水面部分水的重量之和,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随着玻璃板不断被拉起,被提起的水越来越多,所需的拉力也越来越大,当被提起的这些水的重量足够大时,玻璃板下面和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不堪重负,水和玻璃板下面随即脱离。

课堂达标一、选择题1.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两部分F引和F斥组成,则错误的是( )A.F引和F斥同时存在B.F引和F斥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C.分子力指F引和F斥的合力D.随分子间距增大,F斥减小,F引增大2.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B.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C.分子力实质上就是分子间的万有引力D.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3.有两个分子,设想它们之间相隔10倍直径以上的距离,逐渐被压缩到不能再靠近的距离,在这过程中,下面关于分子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变小B.分子间的斥力变小,引力变大C.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变大,只不过斥力比引力变大的快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引力和斥力均为零4.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错误的( )A.两块铅块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排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引力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块,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7.3.分子间的作用力课后学案知识巩固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它们会合成一块,而两块光滑的玻璃紧贴在一起,却不能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C.铅分子运动较快D.玻璃分子运动较缓慢3.以下几种现象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所以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将空气压缩B.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C.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水分子对碳微粒有斥力的结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正确的是(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功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5.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剧增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没有空隙D.压缩时温度升高,产生膨胀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错误的( )A.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存在相互引力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块,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7.在通常情况下固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由此可以判定,在通常情况下( )A.固体膨胀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近乎为零B.固体膨胀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固体收缩时,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固体收缩时,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