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腹症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小儿急腹症患儿超声诊断分析

小儿急腹症患儿超声诊断分析
急性 阑尾 炎属 常见儿 外科 疾病 ,较 大儿 童 占较 高病 发 比例 , 4,JL病 情进 展迅 速 ,阑尾 炎 在矩 时 问内可 穿孑L、坏 死 ,诱导弥 漫 性 腹 膜 炎 发 生 ,进 而 引 发 患 儿死 亡 ,故 临 床诊 断较 为 重要 ,分 析 声 像 图典 型特 征 ,阑尾 呈腊 肠 形 或蚯 蚓形 肿 胀 ,外 径 最大 >6 mm,观察 短轴 切 面 ,呵有 管壁 i层 结 构显 示 ,呈双 环形 ,黏膜 下肌层 为低 I 声 ,外 层 浆膜 及 内层黏 膜为 巾强 叫声 ,在病情 不 断 进 展 的情况 下 ,在声 像 图 卜,肿胀 的 阑尾 也 有不 同变化 J。
小 儿肠 梗 阻 多 由肠 扭转 、肠 粘 连 、肠 套 叠 等病 因诱 发 ,肠 管扩 张并 有肠 腔积 液伴 发 为其声 像 冈特 征 ,肠 管 蠕动 在梗 阻部 位 上段 扩 张 肠 管 增 强 ,且 部 分 情 况 F ,可 有 逆 蠕 动 ,在 病 情 不 断 发展 时 ,可 有 麻痹 性 肠 梗 阻 现 ,受 累肠 管 表 现 为 高度 扩 张 , 观察 肠 蠕 动 ,呈 消 失或 减 弱 表 现 ,对 病 因进 行 查找 ,此 病 较 易 诊 断 。
918
吉林 医学2015年 2jq第 36卷第5期
小 儿急腹 症患儿 超声诊 断分 析
郭 沽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 太平镇社 区卫生服 务中心 ,天津 300282)
喃 要】}]的:探讨小儿急腹症患儿超声诊断。方法 :选择100例小儿急腹症患儿,采用超声检查,回顾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超 声检 ,100例急 腹症 中 ,直 接检查 75例 ,其 r11发病 率最 高 的为肠 套 叠 ,53例 ,经 手术 或x线 透 视 气灌 肠证 实 ;发病 率居 其 次 的为急 性 阑尾 炎 ,共 2O例 ,均 经 手术病 理检 查 证实 ;内脏 出 血 中肝脾 同 时破 裂 1例 ,脾 破裂 1例 ,肝破 裂 1例 ,均 经 丁术 汪实 。肠 重 复 畸形 j 肠梗 阻合 并发 生 1例 ,除有腹 痛外 ,超 声 叮对 硬 阻程度 及囊 性肿 物 叫确 。结 沦 :小 儿急 腹症 多尤 典 型早期 症状 ,接 诊时 需对 病史 详 细 J, 解 ,观察 腹痛 体 征 、症状 、性 质及 演 变 ,依 据 兀创 性超 声 等辅 助 诊断结 果 ,对 其他 疾患 排 除 ,明确诊 断 ,以改善 预后 ,保 障患儿 生命 安伞 ..

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超声在探讨小儿急腹症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普通腹部疾患进行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腹腔内是否有包块、积液、以及与周边脏器的关系,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治疗。

结论:小儿急腹症应以超声为主要手段。

关键词:超声诊断;小儿急腹症是急诊超声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儿童年龄较小,难以准确的表现,给临床诊断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本文对常见的小儿腹部疾患的超声检查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超声;小儿急腹症;应用价值前言多年来,超声影响以其低成本、无创、方便快捷等优点成为儿科患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各种疾病的检查诊断手段。

近年来,由于儿科的发展和超声技术的发展,如增强超声和弹性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对儿童疾病准确诊断治疗和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6年至2021年,共收集98名小儿急腹症,男童58名,女童40名,年龄 l~12岁,平均2~6岁。

1.2方法仪器采用 Mindray一 DC—60。

探头频率在7~10 MHz时,患儿仰卧位扫描全腹,适当加压,膀胱排空,推动气体,膀胱排空,观察腹主动脉周围及下腹腔肠系膜小肠周围有无积液、包块,是否有低回声囊实性结节。

2结果在98名儿童中,有51名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占急腹症患儿的52%,在98名儿童中,32名儿童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肠套叠。

占急腹症的32%。

有3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占比为3%。

有1例确诊为下消化道蛔虫,占所有急腹病例的1%。

其中1例儿童误食金属硬币,检查过程中可见胃内有明确的强回声,并伴有声影。

8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超声表现,经临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及胃肠痉挛。

3讨论小儿急腹症主要包括:胎粪性腹膜炎、肠旋转不良、肠系膜淋巴结炎,先天性巨结肠,阑尾炎、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睾丸扭转等。

小儿临床表现与成人急腹症类似[1]。

4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表现4.1.肠系膜炎:主要表现为脐周和右下腹部疼痛,超声显示:脐周及肠系膜走行区有多个椭圆形的低回声结节,其测值:长>1mm、宽>5mm、高>4 mm, CDFI显示:结节中有丰富的血流信号。

小儿急性腹痛的超声诊断

小儿急性腹痛的超声诊断

小儿急性腹痛的超声诊断临床小儿疾病症状诊治过程中,小儿腹部急症属于较常见的一种,但由于存在家长并不是很了解小儿腹部急症的现象,所以存在家长对小儿腹部急症的相关超声诊断的临床检查方法,以及超声表现、疾病诊断等多方面缺乏正确认知,不利于小儿腹部急症的尽早检查诊断及治疗[1]。

故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儿腹部急症的有关超声检查方法、超声表现、超声诊断等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期能为小儿家长提供部分与小儿腹部急症有关的诊断知识。

1.简要概括小儿腹部急症的特殊性家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若小儿存在腹部急症的情况,往往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分以及蜷缩腹部并卧床不动和异常哭闹等状况,同时在小儿下地行走时,身体会向前屈,且较平时而言,速度较缓慢。

若小儿出现腹部急症,要是未发生爆发性症状,可能会存在血管意外,或穿孔的情况;而要是孩子的腹部急症出现发病速度十分快,并且症状恶化速度也非常快的话,可能为胰腺炎,或是存在坏死性小肠炎病症;而若呈现为渐变性发病,且发病速度较慢的话,考虑可能是阑尾炎的情况;若表现为阵发性发病现象并存在缓解期状况的话,可能存在肠套叠[2]。

在日常生活过程,孩子的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儿腹部急症的发生情况。

就新生儿来说,可能是存在先天性肠闭锁、畸形,或是巨结肠而导致腹部急症症状发生;≤260d龄期的婴儿可能是因肠粘连,或是胎粪性腹膜炎所引起的腹部急症;而60d到2岁的幼儿,则可能是存在肠套叠或嵌顿疝情况,因而引发腹部急症;2岁至学龄前儿童的小孩出现腹部急症,通常可能是存在肠蛔虫症,抑或是由阑尾炎而所引发。

学龄儿童或年龄较大的小孩出现腹部急症情况,通常主要由胆石症和阑尾炎等所引起。

但不管是处在哪一年龄段的小孩,家长都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行为、身体症状等,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腹部急症情况,需及时带领孩子到医院进行超声检查诊断,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超声检查与诊断,明确孩子急腹症类型,从而予以针对性治疗,避免孩子的身体健康、什么安全等受危害。

儿童急腹症的超声检查

儿童急腹症的超声检查

儿童急腹症的超声检查随着分级加压超声检查技术的介绍及超声技术的不断前进,超声在评价可疑有急腹症的儿童中的作用已逐步增加。

超声的首要角色是表示出那些与急腹症状及征象有关的情况的本质特征,并且区分出哪些需要外科手术及哪些不需要外科手术。

本文对儿童腹部普通的而又重要的具有外科条件的超声评价进行了综述。

超声应用的指征,普通病变的超声特征及用于诊断的最佳超声技术均在本文提及。

超声技术掌握病人的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数据是很重要的,可以集中在检查点并提高正确检查的可能性。

如果疼痛位于右上腹部,超声图像应集中看肝,胆囊,胆管,胰腺和右肾。

如果疼痛位于右下腹部,盲肠,小肠和骨盆器官应该详细检查。

这些区分多少有点是人工假设的,但能够在检查儿童急腹症疼痛中充当一个准则。

如果疼痛位于其他位置,检查也要相应的置于这些特定区域。

分级加压超声检查法分级加压检查技术被用来评价可疑阑尾炎,急性肠道疾病及肠系膜淋巴结炎。

线阵的或扇形的探头用来逐步加压右下腹部。

轻轻的逐步的压力作用于前腹壁可导致正常肠袢的位置移动和受压。

检查开始,要让病人用单个手指指出压痛或疼痛最大的点。

这种定位可以加速派遣向阑尾炎症的扫查,尤其是位置异常的阑尾,可以缩短检查时间。

扫查以鉴定升结肠的切面开始,升结肠是以包含有气体及液体的不蠕动的结构出现。

然后探头向下移向盲肠尖端,这里可能有阑尾出现。

逐步向盲肠尖端加压,可以将来自盲肠的气体和粪便类物质赶走并加强阑尾和远端小肠的显示效果。

正常的回肠末端是容易压缩的并能够展示活跃的蠕动。

腰肌和髂外血管应该能够鉴别出,因为阑尾就位于这些结构的前面。

要获取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图像。

骨盆的超声检查儿童骨盆病理学的超声评估是利用膨胀的膀胱作为透声窗进行经腹检查来完成的。

膨胀的膀胱可以赶走位于盆腔的充满气体的肠道,从而使得超声可以透射盆腔更深的结构同时使卵巢和子宫更易显示。

大部分儿童的膀胱适度充盈通过口服液体即可完成。

如果患儿不能忍受口服大量液体,可以通过膀胱导尿术灌注消毒的液体。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小儿常见急腹症是儿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其中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肠绞痛等。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无创伤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无辐射,非常适合用于儿童的检查。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一、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的超声表现包括:1. 直肠旁腔内见到扩张增厚的阑尾,其外形呈现囊肿样改变,直径多数>6mm。

2. 阑尾内见到最常见的是管腔明显扩张而不连续的液性暗区,其内有回声悬浮物,如结石或者炎性硬化的粪块。

3. 患儿当有阑尾内脓肿形成时,可见到囊性暗区、分层现象(呈现多幂次反射回声线)。

4. 对于少见的慢性阑尾炎,阑尾常呈扩张、增厚和肠管壁腔外炎性病变。

二、肠梗阻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一旦发生需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超声表现主要包括:1. 肠管扩张:在超声检查中,患儿肠管处于蠕动状态,肠系膜血管增粗,肠管呈现扩张状态。

2. 肠管内积液:肠梗阻时,肠管内可见积液区,其内呈现混浊的液性暗区,一般易于识别。

3. 肠管内容物堆积:肠梗阻的超声图像中,肠管内容物堆积呈现为乳白色液体暗区,常伴有气体形成。

4. 肠壁水肿:肠梗阻时,肠壁通常呈现轻至中度水肿,肠管壁呈现增厚、固定,部分患儿可见到血流消失。

三、肠扭转肠扭转是一种急腹症,多因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性肠系膜过短导致。

超声检查中,其主要表现为:1. 肠系膜异常:肠扭转时,超声图像中可见到肠系膜血管或肠管位置异常,出现交织、扭曲和充血。

2. 肠管扩张:扭转段肠管呈现扩张状态,肠管内可见积液、气体排积。

3. 血流改变:扭转段肠管血流受限,超声中可见血管内血流速度减缓、血流消失。

四、肠绞痛2. 肠壁厚度异常:肠管梗阻时,肠管呈现扩张状态,肠壁厚度增加,粘膜纹理增多。

总结: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上述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治疗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急腹症是指腹部疾病在短期内发展迅速,导致严重的腹痛以及其他症状,需要进行紧
急治疗。

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肠套叠、肠梗阻等。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
见的检查方式,其操作简单、无创伤、价格低廉。

本文将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
现。

1. 阑尾炎
阑尾炎是儿童急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超声表现为阑尾周围组织密度增高,肠系
膜淋巴结肿大,腹腔液体增多,阑尾内径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阑尾在不同年龄段的直径
范围不同,新生儿为2mm以内,6岁以下儿童为5mm以内,6岁以上儿童为7mm以内。

因此,在判断阑尾是否扩张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

2. 胆囊炎
胆囊炎多发生在2岁以上的儿童,其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增强,胆汁淤积。

此外,可见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的胆囊降压。

以及胆囊内石体影。

3. 肠套叠
肠套叠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其超声表现为肠管增厚、周围腹腔液体增多、肠壁两层间间隔消失。

此外,造影剂可以在X线下明显显示肠套叠发生的部位。

4. 肠梗阻
肠梗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急腹症,包括肠系膜动脉综合征、小肠扭转、肠道异物等多
种病因。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肠腔内肠内容物的情况,以及肠管周围的血流情况。

此外,经
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扭转部位、狭窄、堵塞部位的存在。

总之,超声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病灶特征和范围,有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排除急性腹痛的其他病因后,医生可以根据超声表现判断具体的病因,以便准确地制定
治疗计划。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小儿常见急腹症是指儿童因急性腹部疼痛而产生的一种病症,常见的病因包括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肠梗阻等。

超声检查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超声学的角度,对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

一、阑尾炎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症状为右下腹疼痛。

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周围脂肪层的水肿和增厚,以及阑尾的扩张和密度增高。

阑尾壁增厚,内腔积液,壁周水肿及充血表现,部分患儿可见阑尾壁边缘不规则,增强。

还可见到其周围脂肪间隙内见分散小囊状暗晕,这是由于局部炎症所致。

二、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亦是小儿急腹症的一种,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超声检查可见腹水增多,同时在肠系膜和腹膜后区域可见多发的淋巴结肿大,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

淋巴结内部回声分散或不均匀,部分可见中央点亮或坏死液化。

三、肠套叠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便血。

超声检查可见肠管内见缺血、坏死、水肿,肠壁增厚和增强,灰白结节状回声;还可见到(Target)靶样回声或(Paoched sausage)被衣染酒池样回声等。

四、肠梗阻肠梗阻也是小儿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

超声检查可见受梗阻的肠管压缩、扩张,肠壁增厚及增强,蠕动消失。

受梗阻的肠管内可见分布不均匀的液体暗区,代表肠内容物淤积。

以上就是小儿常见急腹症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指导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的结果需要与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够得出一个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表现有所帮助。

超声在小儿急腹症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

超声在小儿急腹症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

超声在小儿急腹症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小儿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55例急腹症患儿,实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儿均通过超声检查,分析急腹症鉴别诊断情况。

结果:经超声诊断显示:急性阑尾炎者15例、急性肠套叠者9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者24例、急性肠梗阻者4例、胆囊结石者2例、急性腹膜炎者1例。

结论:通过超声鉴别诊断小儿急腹症,临床效果较好,且具有可重复性特点,能为小儿急腹症的治疗提供有利参照。

关键词:超声;小儿急腹症;诊断效果小儿急腹症,为临床方面发病率较高的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患儿年龄所致,导致患儿无法清楚的表达自身病症症状,这对于临床的诊治工作来讲,构成了较大的挑战[1]。

同时,还会使得患儿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威胁到患儿的预后。

当前,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病症诊断中,临床效果较佳,所以本次研究重点分析经超声鉴别诊断小儿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55例急腹症患儿。

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对超声检查禁忌者排除。

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31:24;年龄收集的区间为1~9.6岁,平均年龄(5.3±2.2)岁。

55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腹痛、发热、呕吐等表现,经超声诊断显示:急性阑尾炎者、急性肠套叠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者、急性肠梗阻者、胆囊结石者、急性腹膜炎者各15例、9例、24例、4例、2例、1例。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55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2方法选择东芝APLIO 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将探头频率设置为5MHz。

针对哭闹不止患儿,需在第一时间寻求患儿家长的同意,给予镇静剂/水合氯醛,实行肛门灌肠处理。

待患儿情绪保持稳定后,取患儿仰卧位,经探头对患儿腹腔、盆腔实行探查,明确患儿病灶位置/严重疼痛位置。

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

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

#
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
病因
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旳急性炎症 自限性感染性疾病 小朋友及青少年多见 男多于女
临床体现
发烧及右下腹痛,似急性阑尾炎症状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
小儿急腹症旳年龄特点
新生儿期: 先天性畸形、肠闭锁、巨结肠 <2个月: 胎粪性腹膜炎、肠粘连 2个月~2岁: 肠套叠、嵌顿疝 2岁~学龄前: 肠蛔虫症、阑尾炎 较大小朋友: 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病因:
以肠系膜动脉为轴心旳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
病理类型:
肠旋转不良 十二指肠第二段
超声压痛、腹肌紧张
髂腰肌、髂血管原则切面
炎症阑尾加压形态不变
#
急性阑尾炎
超声体现
增粗,外径>6mm
形状:“C”、“U”、“L”
管壁三层构造
粪石:声影
阑尾周围积液、腹腔积脓
CDFI: 增长 缺失
#
急性阑尾炎
注意
不经典阑尾炎: 网膜回声增强、汇集
腹腔积脓:
积液内密集点状回声
正常阑尾显示: 症状、内径
肠蠕动旳正常节律紊乱
#
肠套迭
好发年龄:
3个月~2岁,多见于4~10个月
常见分型:
回盲型、 回结型 回回结型、小肠型 多发型
#
肠套迭
临床体现
阵发性哭闹、腹痛: 肠痉挛
呕吐:
反射性 胆汁、粪汁
腹部包块:
右上腹
便血 :
果酱样
全身症状:
昏迷、休克
#
肠套迭
超声体现
低回声团: 短轴 靶环征
长轴 套筒征

儿童急腹症超声诊断标准

儿童急腹症超声诊断标准

超声检查是协助诊断小儿急腹症的手段之一,具有损伤小,速度快的特点。

急腹症是儿科门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该疾病会严重危及孩子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因为急腹症有早期无典型症状、病程发展快的特点,而且这一类疾病误诊率很高,会使病情造成延误,因此很多大夫在患者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的时候,会通过让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来进一步协助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是否有梗阻或者脏器感染、出血等,对小儿急腹症诊断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儿科急诊腹部超声

儿科急诊腹部超声
第六页,共四十八页。
第七页,共四十八页。
第八页,共四十八页。
肠套叠
第九页,共四十八页。
肠套叠
第十页,共四十八页。
肠梗阻
• 肠梗阻是多种小儿腹部疾病的共同表现。
• 超声表现:局部小肠积液迂曲扩张,肠壁一般不厚,张力高, 外径约3~4cm,空肠梗阻多位于左、右上腹部,肠黏膜皱襞 较丰富,在长轴切面黏膜皱襞可表现为“键盘征〞,回肠多 位于左、右下腹及盆腔,黏膜皱襞较空肠少,声像图可呈 “乳头状〞,结肠位置较固定,位于左、右侧腹腔,扩张时 可见结肠带样回声。
• 典型的临床表现:见到胃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和喷射性呕吐等三项主要征象。
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 检查方法:于餐后安静状态下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先观察胃腔和贲门结构,然后右侧卧位,使胃内容物充盈胃窦及幽门管,在腹中线 偏右纵切,于右肾上极前方,胆囊下方显示幽门管横断面,并转动探头90°,显示幽门管长轴切面,观察幽门管结构及蠕动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胚胎期肠发育过程中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正常旋转运动发生 障碍所造成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因肠道位置发生变异,肠系膜附 着不全,导致十二指肠梗阻、中肠扭转、游动盲肠、空肠梗阻, 亦可发生肠反向旋转。出生后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多发 于新生儿期,是造成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5、晚期出现大量胸前积液、腹水,与长期营养不良有关。
第四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谢 谢!
第四十七页,共四十八页。
内容总结
诊断:左乳外上象限囊实回声,周边高回声晕,可见成角,实性局部可见点状 钙化,BI-RADS 4类,建议活检。超声表现:。彩色多谱乐超声可在系膜上血管根部 探及螺旋样包块,中央为SMA,周围是肠系膜及SMV形成的分层样结构,即旋涡征。2、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低回声内有自淋巴门进入的分支状彩色血流。3、肠重复畸形 充盈时才能被检测到,没充盈很难被检查到。谢 谢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
辅助设备
包括耦合剂、纸巾、消毒用品等, 用于确保超声图像的质量和患者的 舒适度。
技术要求
01
02
03
适应症选择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确定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的 腹部脏器,如肝、胆、胰、 脾、肾等。
图像获取
要求医生熟练掌握超声仪 器的操作,获取清晰、稳 定的超声图像,以便准确 诊断。
诊断分析
医生需具备丰富的腹部超 声诊断经验,能够对获取 的图像进行准确的分析和 解读。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
目录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概述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设备与技术 • 儿童腹部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优缺点与展望 •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 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 高频声波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和 功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06 儿童腹部超声诊断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准确判断
详细描述: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超声诊断能够准确判断阑尾的 位置、大小以及是否有脓肿形成,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案例二: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早期发现
详细描述: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疾病,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超声诊断能够早期发现肠套叠,并准确判 断套叠的程度和位置,有助于及时复位。
腹部肿块
超声检查可观察腹部肿块的部 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有助于诊断肿块的性 质。
肝脾肿大
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脾大小、形 态及内部回声,有助于诊断肝
脾肿大的原因。
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

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

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

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超声作为现代检查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给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

小儿急腹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超声诊断疾病,如何准确检测出患儿症状,如何培养诊断思维,以及了解小儿急腹症的一些知识十分重要。

一、了解小儿急腹症1.什么是小儿急腹症小儿急腹症,指的是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包括肠套叠、嵌顿疝和急性阑尾炎等病症。

通常是由于腹腔脏器和血管的病变所导致,特点是起病急、表现多样、进展快、病情重,一旦发作,就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小儿急腹症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哭闹和腹痛等症状,对患儿的饮食和生活方面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2.小儿急腹症的病因小儿急腹症的病因多样,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1)感染性因素:常见的例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

前者患儿会伴随着发热、腹痛以及脓血便等症状,而后者患儿会出现厌食、恶心、黄疸等症状,少数患儿甚至会发展为重症肝炎。

此外,例如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都有可能引起该病。

(2)急性肠梗阻:肠扭转是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并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为儿童和青少年。

部分患儿由于胆道梗阻的原因,胆汁排泄受阻,还会引起黄疸等。

此外,先天性肠道闭锁、肠道狭窄、肠套叠等,都可以引起小儿急腹症。

(3)腹部外伤: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很容易受到意外撞击等,导致腹部受伤。

受伤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或是出现腹膜刺激征、内出血等急腹症表现。

(4)腹内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和肾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并且随着病情发展,肿瘤还有可能压迫到周围组织,引起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若肿瘤破裂出血,则可能引发急腹症。

此外,肝母细胞瘤、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都可能引起小儿急腹症。

3.小儿急腹症的症状(1)发热:这是小儿急腹症的常见症状,患儿通常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且为持续性高热,在发热的同时,患儿还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厥冷等表现。

(2)呕吐:呕吐主要发生在小儿急腹症的早期,该时期患儿通常会频繁呕吐,且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能会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情况。

小儿急腹症诊断中超声的应用

小儿急腹症诊断中超声的应用

小儿急腹症诊断中超声的应用急腹症属于儿科常见疾病,起病较急,症状严重,大多以腹部包块、疼痛感显著等临床表现选择来院就诊。

因小儿年龄比较小,无法用清楚、准确地语言自述病情,所以就增加了医生诊断难度,故而易引发误漏诊情况,导致小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开始受到儿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开始成为越来越多儿科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虽然超声在儿童影像学诊断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但仍然有诸多家长对超声在小儿急腹症诊断中应用一知半解,为了让家长们正确认识超声检查,为家长们讲解关于儿童超声检查那些事儿,现就想通过这篇科普文让大家通俗易懂地去认识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诊断中的小知识,让大家明白超声检查的重要性。

·超声诊断小儿急腹症优势·超声检查在小儿急腹症中应用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超声检查操作仍有一些困惑,针对检查中的常见问题,非常有必要向大家科普超声相关应用知识。

超声检查是协助诊断小儿急腹症的重要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性好等优势,故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因小儿急腹症早期症状不具有典型性特征,且病程进展速度快,所以就极易会导致该类疾病出现较高误诊率,以至于错过最佳疾病治疗时间。

鉴于这样的原因,很多医生在小儿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时,会选择应用超声检查来协助诊断小儿疾病。

通过对超声检查的应用,能够观察到小儿有无梗阻、脏器感染、出血等情况,对诊断小儿急腹症具有积极价值。

小儿腹部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肝、胆、脾、胰、肾、膀胱、输尿管、肠道等。

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的检查手段,是目前最安全的检查方法。

目前已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对于儿童来说,已经是临床的常规检查,作为对疾病的初步筛查。

·小儿急腹症超声诊断方法·检查开始前,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会常规往患儿身上涂抹耦合剂,但是在对小儿检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孩子哭吵着说:“我不要涂那个黏糊糊的东西……”也有一些家长会问:“那东西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危害?”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大家,这其实就是医用耦合剂,医用耦合剂主要是由水溶性高分子凝胶组成,无味、无刺激,对人体无害,不会刺激小儿皮肤,用温水可清洗干净,并能够在检测时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充分保护接受小儿的身体健康。

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

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

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小儿急腹症起病较急,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由于年龄原因,小儿无法准确说出疾病情况和疼痛部位,可直接增加诊断难度,且由于小儿的生理解剖结构和成人的并不相同,活动度较大,同样会增加诊断难度。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对多种腹部疾病进行诊断,具有无创、廉价、安全等诊断优势,且超声仪器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小儿急腹症的准确性,应良好培养超声诊断思维。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思维呢?超声检查具有便携、廉价、安全、无辐射等优点,该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中,且基层医院同样不断增加和更新了超声设备。

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超声具有重要的地位。

小儿急腹症为常见的疾病,主要以腹痛为症状,但是由于小儿的年龄较小,欠缺正确、详细描述疾病的能力,且急腹症发展较为迅速,若无法及时进行诊断,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由于影像科的诊断医师对于超声技术的掌握度存在差异,因此诊断水平并不相同。

加之他们对于小儿急腹症缺乏更为详细的认识,因此往往会造成疾病漏诊和误诊。

因此,为良好诊断小儿急腹症并进行有效治疗,应促进影像科医生的超声诊断思维提升,进而提高对于小儿急腹症的判断能力,促进诊断准确性提升。

·小儿急腹症超声诊断差错原因与成年人相比较,小儿胃肠道的生理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因此在发生急腹症后后,与成年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小儿的肠管长度较长,婴儿期的小肠系膜较为狭长,活动度相对较大,极易发生疝、肠扭转、肠套叠等情况。

此外,小儿回瓣膜较为弱,带有细菌的肠液可逆流进入回肠,进而发生炎症。

小儿肠黏膜的血管极为丰富,且通透性较高,营养物质吸收较为完全,但是透过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也较大,炎症因子会快速造成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小儿阑尾位置并不典型,在阑尾炎发作时,不存在典型的腹痛症状。

肠套叠指的是一部分的肠管和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管中的情况,此段肠管会重叠并在肠腔中拥塞,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阵发性腹痛、肿块等,一旦有三个症状中的其中一个便可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发作 腹痛为主 外科疾病 手术治疗
3
1 2
小儿急性阑尾炎
发病率
年龄特点
性别特点
居小儿外科 急腹病之首
可发生于任何 年龄,高峰610岁,婴点:阑尾腔细小
管腔内粪石梗阻 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腹痛,呕吐,发热
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 WBC,中性粒细胞,CRP升高
原发性肠套叠
患儿呕吐,血便 横切可见同心圆征,套入部可见淋巴结,纵切可见套筒征 空气灌肠复位
2021/2/19
继发性肠套叠
患儿贫血,乏力,双唇及双手可见色素沉着。 横切同心圆,套入部可见中等回声息肉,CDFI:息肉上可见血流信号。 追问病史,患儿近一年来反复血便,其母也有血便史,双唇及双手也
非手术治疗
分类
继发性肠套 2岁以上 反复发作 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01 哭闹
突发、剧烈、节律性
02
呕吐
初为内容物、后为胆汁、晚期为粪便样物
03 血便
典型为果酱样便
超声表现
同心圆征,靶环征 中央常可见回声较强的系膜或肿大的淋巴结 常合并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
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的关注点
有无套叠征象 有无复套征象 有无继发性套叠征象 有无肠梗阻征象
阑尾穿孔脓肿形成
阑尾穿孔,阑尾腔萎瘪,阑尾周围及局部肠 间隙可见条片状低回声,系膜肿胀增厚,部分可 见脓肿形成。
2021/2/19
鉴别诊断
梅克尔憩室: 卵黄管肠端未闭合,为末端回肠的肠 系膜附着缘对侧有憩室样突起,以距离盲肠40-60cm常 见。
相同
①位置右下腹; ②有炎症改变时都表现为系 膜增厚; ③个别憩室形状与阑尾相同。
鉴别 诊断
不同
①梅克尔憩室距盲肠4060CM: ②阑尾起始于盲肠。
梅克尔憩室
肠套叠
定义:
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的一段肠腔内。
流病学特点
肠套叠
年龄特点
性别特点
居婴幼儿肠
梗阻原因首位
是婴幼儿特
有的一种疾病 健康肥胖儿 多见
80%发生于2 岁以下,发病 高峰4-10个月
男:女 3:2
原发性肠套 2岁以下 发作一次
可见色素沉着,考虑黑斑息肉综合症。
2021/2/19
鉴别诊断
腹型过敏性紫癜 肠壁全程增厚,横切面呈面包圈样改变,纵切呈花瓣样改变 可继发肠套叠
2021/2/19
小儿嵌顿疝
2021/2/19
小儿嵌顿疝
性别特点
年龄特点
部位
男孩居多
2岁以下
右侧多于左侧
2021/2/19
临床特点
腹股沟或阴囊部不可回纳性肿块 肠梗阻表现
超声表现:
阑尾增大,回声减低,外径大于6cm 部分阑尾管腔内可见粪石回声 阑尾穿孔,化脓,肠系膜增厚,回声增高,腹腔内可见积液
阑尾炎分类
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外径多在1cm以内,粘膜增厚, CDFI:阑尾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外径大于1cm,阑尾壁增厚或 变薄,阑尾腔内可见粪石
2021/2/19
2021/2/19
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的关注点
嵌顿包块的性质:肠管,网膜,积液 ,卵巢 患侧睾丸情况 对侧有无疝气或鞘膜积液
2021/2/19
患儿腹股沟不可还纳性肿物 腹股沟区可见疝入物为肠管回声,周围伴积液
患儿右腹股沟肿物伴呕吐 右腹股沟区可见疝入物为卵巢回声,CDFI:卵巢 上可见血流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