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系列-个人的建设想法
大学班级建设方案系列-个人的建设想法引言在大学期间,班级是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第一道防线,是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重要场所。
一个好的班级建设方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我个人对大学班级建设的一些想法。
1. 学生自治管理1.1 学生代表制度建立学生代表制度,通过选举产生每个班级的学生代表,每个学生代表负责代表班级同学的权益和意见,并提供相关建议。
学生代表可以定期组织班级会议,向班级同学传达学院和学校的相关政策,收集和反馈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1.2 班级议事会成立班级议事会,由学生代表和班委会成员组成。
班级议事会定期举行会议,讨论和决策与班级相关的事务,如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习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等。
通过班级议事会,学生可以更多参与到班级事务的决策中,增加了学生自治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1.3 班级守则制定学生代表和班级委员会共同制定班级守则,明确班级内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班级守则可以包括课堂纪律、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等,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秩序。
2. 学术氛围营造2.1 知识分享和学习小组建立学习小组,由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定期举行学习讨论和知识分享活动。
学习小组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水平,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2 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学校内外的专家学者来给同学们讲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
学术活动的开展可以扩展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兴趣,培养学术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班级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整理的学习资料上传到平台中,供班级同学互相借阅和学习。
这样的平台可以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对学术资料的整理和分享能力。
3. 志愿活动开展3.1 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组织班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班级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班级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高校班级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可以通过举办课堂讲座、组织学术竞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加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聚餐、篮球比赛、户外拓展等,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设立班级荣誉称号,激励学生争取成为班级的优秀代表,增强集体荣誉感。
规范班级管理。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会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还可以建立班委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并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加强班级教育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或组织,如学生会、社团、志愿者等。
这些组织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还可以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良好联系与沟通机制。
通过定期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提前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家校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管理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规范班级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或组织、建立家校联系与沟通机制等对策。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效提高高校班级建设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班级集体建设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以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班级集体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倡导公正公平,鼓励开放包容,培养主动责任,激发创造创新,提升团队凝聚力。
首先,班级集体建设应倡导公正公平。
公正公平是班级集体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保证公正公平的基础上,班级成员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公平对待和公正评价。
在分配任务、评选干部和奖惩制度等方面,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避免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其次,班级集体建设应鼓励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指对不同意见和声音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差异。
班级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认真倾听其他人的意见。
通过开放的交流和讨论,可以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
第三,班级集体建设应培养主动责任。
主动责任意味着班级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还要对班级的发展和建设负责。
班级应设立一些义务岗位和社团组织,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照顾他人、关心集体,为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班级集体建设应激发创造创新。
创造创新是促进班级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新科技展览、创业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挑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为班级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班级集体建设应提升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有一种团结、合作和互助的精神。
班级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合作活动,如拓展训练、户外运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班级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默契程度。
班级建设思路
班级建设思路
1. 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它能够凝聚班级成员的向心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设计班旗、班歌等方式来建立班级文化。
2. 培养班级干部:班级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他们能够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组织班级活动。
可以通过民主选举、自荐等方式选拔班级干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
3. 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载体,它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志愿服务等。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班级建设的基础,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5. 加强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级建设的重要保障,它能够维护班级的正常秩序,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
6.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级建设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
个人对班级建设的想法
个人对班级建设的想法班级建设是每个班级都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它关乎着班级的凝聚力和发展。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班级建设有着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班级建设需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班级文化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培养,比如班级聚餐、班级运动会、班级晚会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大家更加团结在一起。
我认为班级建设需要注重班级管理的改进。
班级管理是班级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秩序和效果。
首先,班级管理要注重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比如制定班级纪律,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我认为班级建设需要注重班级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班级资源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支撑,它包括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首先,班级可以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利用班级图书馆、班级实验室等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
其次,班级可以利用学习资源来提高学习氛围,比如利用学习小组、学习工具等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
通过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我认为班级建设需要注重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班级活动可以包括学术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比如科技竞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班级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作为一名学生,我会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
通过班级建设,我们可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大学班级建设思想汇报
大学班级建设思想汇报1. 导言大学班级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
班级建设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从班级建设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当前情况分析,探讨了大学班级建设的思想和措施。
2. 核心思想传统的班级建设强调师生关系、学风建设等方面,但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
因此,建设一个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至关重要。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在这个温馨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得到尊重和关怀,发现和提升自我。
3.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良好的班级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建立班级共识班级应该建立起共同的目标和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
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团结。
3.2 提倡尊重和理解班级是一个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尊重和理解是班级成员之间相处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包容心、理解他人的能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3 提升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4 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介入解决问题,为班级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4. 结语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从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打造更加美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这里收获知识、经验和友谊。
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探讨
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探讨一、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意义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班级团队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班级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班级内部的和谐稳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最后,班级团队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措施1. 确定班级团队建设目标,明确班级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在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中,首先要确定明确的团队建设目标,包括学习目标、德育目标、文体目标等。
其次,要明确班级成员的角色和职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提供锻炼机会,培养新生班级成员的管理能力和技能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需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技能。
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自主策划和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同时,可以设立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队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队氛围是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
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互帮互助的团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三、总结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确定班级团队建设目标、提供锻炼机会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队氛围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水平。
然而,实施这些措施需要班主任或辅导员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因此,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大学新生班级团队建设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对大学生班级建设工作方面的思考
对大学生班级建设工作方面的思考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的。
细化到辅导员,班级的和谐发展就是我们辅导员可觉得和谐社会做出的最大奉献。
加之时代的发展变化需要有素质过硬、品质优良的人才,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创新型的人才,辅导员的工作中班级建设尤为重要。
在班级内部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在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班级规划等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我门的首要任务,但要真正把班级建设好,在我看来,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学生的自我管理;二、教师的班级管理。
一、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这也是和我们学院领导提出的“自尊、自强、自立”三自理念相符。
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一味的传教,而是协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她们而非塑造她们,三本学生的自学,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能力会出乎你的意料。
因此,苏醒地转变观念,在班级的组织和活动的建设上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1、引导学生制定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制定目的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
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一方面要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调动全体同窗的积极性,参与班级管理目的的制定。
并通过度解目的来将目的贯彻。
在实际过程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难点,部分被调动起来的学生可以知晓其中好处,但未被调动的学生就会很被动。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通过某些团队活动,既使学生参与到班集规划中来,充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她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同步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增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
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方案探析
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方案探析随着高校招生的逐年增加,新生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而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着新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方案的探析,以期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发展水平。
一、培养班级集体意识班级的凝聚力取决于班集体意识的强弱。
在新生入学的头几天,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规划,营造班级集体意识。
例如,开展班级主题会议,组织班级聚餐、旅游等集体活动,制定班规班纪,为班级创造良好的氛围。
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鼓励学生彼此关心、互相帮助,发挥班级集体的力量。
二、建设导师制度导师制度是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过导师制度的建立,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负责任、关心他们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和支持。
此外,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三、开展文体活动文化和体育活动是促进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放松心情,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建立友谊关系。
这包括一系列有趣的文娱活动,例如晚会、歌唱比赛、舞蹈比赛、手工比赛等。
四、做好心理辅导高校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凝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引导新生客观认识自己,学习管理自己的情感,实现心理健康与成熟是必要的。
五、加强课程教育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不仅仅是通过各种活动,也需要课程的融合支撑。
班主任和授课教育要认真安排教学大纲,注重课堂扩展、课程设计、习题解析等等。
拉近师生联系,加强沟通,定时定量制定名册、成绩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制定考试试卷,分类管理,以生为中心,针对性较强,灵活变化,适当超一步以引领学生。
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班级凝聚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班级管理。
班主任和教师应当配合学校相关管理要求,组建班委会,规范班级管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
首先介绍了高校新生班级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指出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新生班级文化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从影响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现有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申了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思考,希望能为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调查、思考、概念、意义、现状、因素分析、对策建议、案例分析、问题总结、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高校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为新生的第一次接触到高校生活,新生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支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新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现实中很多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新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缺少凝聚力和归属感、个体主义和自我中心思想严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提升。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高校新生班级文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高校新生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阶段高校新生班级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影响高校新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为提升新生班级文化建设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指导,帮助新生班级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凝聚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班级建设的新思路和实践探索
班级建设的新思路和实践探索班级建设的新思路和实践探索2023年,班级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和教育机构普遍关注的话题。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班级建设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法。
教师领导下的班委会在过去的班级建设中,班委会常常是一个热门的议题。
然而,在实际中,班委会的成员选拔和职责分工常常让人感到困惑。
因此,在2023年之后,我们提倡教师领导下的班委会模式。
教师领导下的班委会指的是,由教师担任班级指导老师的职务,提供指导和管理,而班委会成员则由学生自愿报名,经过面试和投票产生。
其职责不再是简单的组织活动,而是协助指导老师完成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任务。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提升班级自我管理能力。
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当我们谈起班级文化时,我们常常会提到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等方面。
然而,这些方面并不能真正代表班级的文化。
班级需要有一种基于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模式。
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包括班级运动会、班级文化交流会、班级讲座等方面。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并且有机会成为组织者。
班级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将由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来负责。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班级文化的深处,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尝试去组织或参与班级活动,不断实践和提升能力。
以实践启发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讲解和文献阅读经常是教学的重心。
但是,在实际中,许多学生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学会知识。
因此,在2023年之后,我们提倡以实践启发的教育模式。
以实践启发的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应用能力。
这种模式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它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比如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创造一份属于他们的实践项目,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实践和实施,这样不仅能加强实践能力,也能增加团队协作和领导力能力。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班级建设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班级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集体组织,也是高校管理者实现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基础。
然而,当前高校班级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内部管理不规范、学风不良、班级凝聚力不足等,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制约了高校教育质量的发展。
一、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高校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不严、班级自治不健全的问题,甚至有一些班级存在违纪违纲现象。
一些班级之间缺乏相互协作和关注,班级管理者缺乏对班级感情投入,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较差。
二、学风不良学风问题在高校班级建设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一些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导致课外学习时间不足,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些学生自律性差,没有自我管理意识,因而很容易被其他影响不良的事物所诱导。
三、班级凝聚力不足高校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班级之间关系冷漠、交流不足,缺乏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甚至出现了班级内部人际冲突。
许多学生因难以融入班级集体的主流,而感到孤单和无助,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加强班级内部管理,在细节上要严格班规班纪的执行,加大对班级自治的支持力度,在保证团体凝聚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完备的服务。
其次,班级管理者要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文体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班级成员的爱校意识和心理素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最后,学生本身也应该认真对待学习,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习惯,自觉遵守班规班纪,锻炼良好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高校班级建设是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班级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加强班级管理,推动高校班级建设的更加全面,更加有效,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为高校辅导员,班级建设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不同班级进行细致
的分析和思考,我认为以下几点是辅导员开展班级建设时应该考虑的:
1. 了解班级情况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首先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班级成员的基本情况、学术成绩、年级分布、社团活动等,只有深入了解班级的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班级建设。
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制定不同的班级建设方案。
2. 确定班级目标
在班级建设中,辅导员需要与班级学生一起确定班级目标,以确保建设的方向正确。
班级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促进学生才艺展示等等。
辅导
员需要与学生们一起商讨和确定,确保班级目标和学生们的需求相一致。
3. 建立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是保证班级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辅导员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
定适合班级的制度,包括宿舍卫生、考勤、管理规范等。
同时,在制度实施中,需要积极
引导学生,让他们自觉遵守规定,形成好的规范行为习惯。
4. 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
辅导员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班级活动。
活动可以包括文体比赛、班级聚餐、户外拓展等。
通过开展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也可以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
最后,我认为班级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辅导员不断地投入精力和时间。
只有
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的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
围。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摘要】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资源不足以及教学管理不够科学等方面。
班级规模过大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资源不足则影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不够科学导致管理难度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班级管理,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师资源投入,并加强教学管理科学化。
通过这些改善措施,能够提升班级建设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未来,希望高校能够不断优化班级建设,打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班级建设、问题、思考、班级规模、课程设置、教师资源、教学管理、建设思考、改善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班级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学生教育质量和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班级建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班级规模过大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班级规模过大导致了教师难以全面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
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影响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繁多、难度不匹配或者内容不够贴近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资源不足也给班级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一些学校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学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以改善和完善。
为此,有必要对班级规模、课程设置、教师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整,提升班级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目的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资源不足、教学管理不够科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设思考与改进建议。
通过深入挖掘班级建设中的问题,以期为高校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班级建设主题班会思考与实践
班级建设主题班会思考与实践1. 前言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班级建设主题班会是班级建设工作的重要形式。
班会除了传达组织方针和纪律规定的任务外,还应该是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班级建设主题班会中进行思考和实践。
2. 思考班会的内容我们需要思考班会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才能够引导同学们思考和实践。
以下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1)学科知识方面:组织展示一定水平的学科知识,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2)文化方面:讲解历史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凝聚班级凝聚力。
(3)人文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奇闻轶事,激发同学对社会人文的兴趣。
(4)志愿服务方面:组织同学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其感受服务的快乐和价值。
3. 如何进行主题班会的实践除了思考班会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探讨如何进行主题班会的实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建议:(1)组织教育讲座:让学生通过听取教育讲座的方式,了解一些社会道德和生活质量的问题。
例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交通规则等。
(2)组织学生团队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开展学生团队活动,当中沟通协作,凝聚班级向心力,增强团队信任和凝聚力。
(3)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社会公益,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服务价值观。
(4)组织文艺演出:学生通过参加文艺演出,发挥自己的才艺,增长自信,表达自我。
同时,也为班级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4. 总结在班级建设主题班会中,我们应该将思考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培养平台。
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形式,让班级成为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实验室,通过实践感受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同时,也要让班会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途径,不断发掘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在成长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高校班级建设的管理学思考
高校班级建设的管理学思考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入,高校班级建设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环节。
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可以为高校班级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角度,对高校班级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同学对班级缺乏认同感,参与度不高;班级内部沟通不畅,协作能力有待提高;以及班级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班级的全面发展,需要引起重视。
针对高校班级建设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学思考:在班级成员的选拔和培养上,可以采用差异化的策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为其分配不同的班级角色。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以便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在任务分配方面,可以采用参与式决策的方法,鼓励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决策过程。
通过召开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任务分配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要注重任务的实施和跟进,及时调整和优化计划,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沟通协调方面,可以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定期班会、班级QQ群、群等,以便班级成员及时交流和分享信息。
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团队活动,如户外拓展、文艺比赛等,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凝聚力。
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要注重沟通和协调,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高校班级建设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解决高校班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整体实力。
当然,高校班级建设仍需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班级建设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特色班级建设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以大一新生为例谈班级组织建设方案
以大一新生为例谈班级组织建设方案1. 引言1.1 引言大一新生作为大学生活的新起点,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班级组织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强大的班级组织不仅可以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集体凝聚力。
如何有效地建设大一新生的班级组织,成为了当前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将以大一新生为例,探讨如何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班级组织建设方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建立良好的班级组织氛围建立良好的班级组织氛围是班级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确保整个班级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在以大一新生为例的班级组织建设方案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个友爱、团结的班级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召开班会、举办团建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有机会互相了解、增进感情,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信任、支持的团队。
大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对于陌生的环境和同学可能会感到拘谨和不适应,因此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
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组织一些学术讲座、讨论会等活动,让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学习型班集体。
要重视并支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创新创造。
可以设置创新创意比赛、举办文化艺术展示等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潜力,使他们在积极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通过建立良好的班级组织氛围,可以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集体,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同学们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共2000字。
2.2 制定贴近实际的组织活动计划制定贴近实际的组织活动计划是班级组织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必须了解大一新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信息,以便制定符合大一新生实际情况的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不仅要有适合所有人参与的活动,也要有针对不同群体的小型活动,满足多样化需求。
活动计划要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场地,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大一新生为例谈班级组织建设方案
以大一新生为例谈班级组织建设方案大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每年都有大批大一新生踏入这个舞台,他们是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一群人。
而班级组织建设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新环境,还能够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对于大一新生的班级组织建设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以大一新生为例,将探讨一份关于班级组织建设方案的设计。
一、班级文化塑造班级文化是班级组织建设的核心,它是班级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同学们归属感的来源。
在大一新生阶段,班级文化的塑造至关重要。
班级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传统来打造班级文化,比如班级座右铭、班级标志、班级歌曲等等。
这些都能够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班级文化塑造过程中,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班级游园、班级拓展等,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友谊。
二、班委组建班委是班级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负责协调和组织班级的日常活动,承担着班级文化建设和同学们利益维护的责任。
在大一新生阶段,可以通过班级选举的方式,选出一批具有领导才能和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班委。
班委不仅要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执行力,通过他们的带领,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融入新环境,同时也为班级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大一新生阶段,同学们面临着诸多变化和挑战,比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生活适应等等。
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也是班级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班级可以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和学长学姐们为同学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也可以组织学长学姐们为大一新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经验分享,这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还能够促进学长学姐与大一新生之间的交流。
四、志愿活动和公益服务班级组织建设不仅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活动和公益服务来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可以组织同学们参加公益活动,比如义务劳动、探望敬老院、支教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同学们学会关爱他人、团结合作。
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校辅导员开展班级建设的若干思考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在大学中。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班级建设,因为班级是学生在大学中重要的社交圈子,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下面是我对班级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一、了解学生群体在开展班级建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学生群体。
这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与学生对话、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发送问卷等方式获得。
通过了解学生群体,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班级建设的目标和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建立班级文化一个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班级文化可以包括一系列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准则。
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和班级活动中强调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如团结、友爱、协作等等。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以加强班级氛围。
如果我们能建立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学生们就能更好地融入班级,从而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中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班级中的学习氛围。
比如,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和共享学习经验,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里设置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集体智慧和资源。
此外,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为学生提供支持与关怀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关怀。
我们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面谈,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指引。
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当有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总之,班级建设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支持和关怀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在大学中,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1],承载了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使命。
加强大学班级建设是切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对于大学新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使其尽快完成从一名中学生到一名大学生的转变,融入大学生活,值得我们思考。
一、确定班级建设目标,推动班级建设心理学和管理学告诉我们,在对促进个体和群体进步的众多激励因素中,目标因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群体在向共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便可形成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从而使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进步。
要建立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教育者首先要从建立班级目标着手,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在目标确立和调整过程中,逐步完善班级的建设。
学生入校之初,通过查看档案,电话访谈,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细致掌握,对不同的同学区别对待。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成员均有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期望和追求。
合理的班级建设目标能够使班集体不断发展,是激励班级成员奋进的主要动力。
明确的目标,对班级辅导员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对班级管理的效能。
因此,辅导员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确立班级建设目标。
在确立班级建设目标时,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心理学家勒温的动力理论是最早期的综合型激励理论,它是用以下的函数关系式来表达的:B=f (P ,E )其中B 为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向量,P 为个人内部动力,E 为环境刺激。
它表明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向量取决于个人内部动力与环境刺激的乘积。
勒温的动力理论说明任何外部刺激要成为激励因素的话,还要看内部动力的强度,两者的乘积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方向[2]。
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一个班级的奋斗目标要靠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去实现。
因此这个目标就不能是外界强加的,而应是大家充分酝酿和讨论制定的。
只有这样,目标才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才能得到高度的认同,才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同时,制定的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
马斯洛认为个体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这些需要具有普遍性,也具有饱和性。
某种具体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某种动机驱动力就会减退。
当班级建设目标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班级发展时,就会成为一种束缚力量,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班级建设目标有一定的伸展性,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及时满足其需要。
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全员调动参与班级建设成功的班集体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辅导员工作思路明确,学生干部能力素质突出,班级成员奋斗目标一致。
其中,辅导员、学生干部都是学生工作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1.积极发挥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曾提出“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曾经以“关于学生心目中所喜欢的老师”为主题,花了40年的时间,搜集了9万多个学生所写的信,概括出作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他把“友善的态度”,即爱学生、善待学生放在第一位。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52%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的老师只占31.1%。
由此可见,在教师素质中,师爱占了很大的比重。
通收稿日期:2010-02-12作者简介:李浩(1979-)男,江苏南通人,讲师,博士,从事高校思政教育。
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李浩(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062)摘要: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对于大学新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这样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建立需要从确定班级目标、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良好班风树立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图分类号:G 642.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0-0183-03J i a o Y u L i L u n ☆教育理论☆183Theory Research论理★★学★★过师爱的传播,有助于学生和老师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教师的要求。
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它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
如果教师通过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
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素质要过硬,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要保持一贯的热情和激情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言传不如身教”,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基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仅用学习成绩的尺度去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既要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做学生的朋友,辅导员的工作要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要多一些对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班级建设的生力军。
一个班级如果有几个班干部称职,班级工作会做到事倍功半,班级凝聚力就会加强。
新生入学之际,通过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召开班会对新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指定两个临时班委负责学院与班级之间信息的传递;利用大约1~2个月的时间,综合考察班级同学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工作态度,采用学生自荐、民主选举、辅导员把关等办法,选拔出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为同学服务的班级干部,针对能力、爱好和特长的不同合理地赋予其合适的工作岗位,并要求他们处处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班干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骨干,辅导员要依靠他们,大胆地使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放手使用他们的同时,也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关心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自身素养,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对学生干部进行传、帮、带,也可以邀请专门的老师以及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干部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学生干部总结经验教训,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要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又要善于与人合作,尽快适应所担负的工作,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3.党员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党员在班级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党员这支队伍。
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要注重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那些思想成熟、表现突出,品学兼优有一定政治热情的同学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送党校学习。
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班级的宣传和学习,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积极倡导舆论、树立良好班风,促进班级建设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成员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
正确的舆论不是自发形成的,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班会上要进行有意识的倡导,把舆论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让正确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这就是班风。
班风的内在力量非常大,它无形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对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友爱、不断进步,追求真理,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如饥似渴,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人生观、道德观等良好表现,是鼓励支持的。
这就给不努力、不上进,具有不道德行为的和思想的同学造成极大的压力。
舆论的力量是无形的,这就会促进学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是通过辅导员的教导、父母的督促可以实现的,这是由优良班风的熏陶感染后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内在的驱动力使得学生本身就有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
学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每个人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四、重视非正式群体,创建发展型班级非正式群体作为社会学上的一个概念,本意是指一种自然结合的、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的、组织结构无固定形式的群体[3]。
每个人都有被社会被他人认可的愿望,当这种愿望实现不了时,就想在非正式群体中寻求安慰。
在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主要表现为协会、兴趣小组、老乡会、寝室小集团等。
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形成、复杂多样、规范无形、自觉约束、感情维系、心理凝聚、核心权威、信息畅通等诸多特点[4]。
这些特点决定了非正式群体在学生中的影响不容忽略,有的甚至超过正式群体在学生中的影响。
因此,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创建发展型班级。
发展型班级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活动丰富多彩,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5],也符合和谐班集体的理念。
做好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好地为他们的成才成长服务,是我们从事学生工作者研究班级建设的目的所在。
一个具有明确班级目标,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完善的班、团委干部队伍,良好班风,各种学生群体相互激励、共同发展的大学新生班级,必然能使新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同时也为实现大学班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G]//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2]茹霞、谭倩霞.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09,(06):31-34.[3]潘从义.新时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06):145-151.[4]余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6,(05):79-82.[5]王士梅.班级建设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1):26-27.(责任编辑/陈雅莉)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