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临床诊断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九节 登革热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九节 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2. 轻型登革热
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 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1~4天。
3. 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多表现为脑膜脑炎,有 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此型病情凶险,多于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 竭和出血性休克。
(1)发热: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 可达40℃,持续5~7天后骤退至正常,亦可出现马鞍 热。 (2)皮疹:病程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 样皮疹,全身广泛分布,持续3~4天。 (3)出血: 25%~50%病例有出血现象,多在病程 的第5~8天出现。 (4)其它:约1/4患者可有轻度肝肿大。
具备其中2~3项,同时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血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者,为登革 出血热。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征。
2. 鉴别诊断
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治疗
七、治疗 (一)登革热
1. 一般治疗:卧床,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 2. 对症治疗
其易感人群多见于流行区的原住民,外来人少见,可能与促进性抗体有关;引 起DHF最常见血清型是DEN-2。

发病机制
四、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
伊蚊 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 增殖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病毒入血
再定位
抗原
免疫系统
呈递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复制 和淋巴组织
病毒入血
抗登革病毒抗体
补体系统激活免疫复合物来自可确诊;单份血清补体结合实验滴度超过1︰32,红细
胞凝集素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具有诊断意义。

登革热的诊断-登革热

登革热的诊断-登革热
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如控制 措施不落实更大风险
低于5时,流行将停息。
具体行动:现场处理
(1)引起重视: ①指挥领导:组织队伍,深入疫区,制造声势; ②要求当地抓卫生的行政领导参加现场会议, 通报疫情,要求当地政府要正视疫情,明白登 革热传播和控制途径,要充分理解控制疫情的 各项具体措施; ③当好领导参谋,做好专业培训指导,提供宣 传资料。
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范围内
的灭蚊工作。
具体行动:技术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教育公众做好加强个人防护(进入疫区 人员使用驱避剂),使用纱门纱窗、 衣物,防止蚊媒叮咬传染。
具体行动:技术措施-
预防措施效果评 价
. 评价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二代
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 和幼虫指数等——参考指标,
有在室内栖息的倾向,并多栖 息在悬挂的衣服上,及墙面阴 暗处。 总之,这些地方能够提供适宜温 度 和湿度条件。
登革热疫情 现场调查 控制技术
登革热传染过程时间图
传染期
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 8-12 日
(发病前 1 天及后 5 天) 后再传染给健康的人
-1
57
17
-1 0
5
指示病例发病日
10
20
临床分型
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
典型登革热
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发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 峰热。常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 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有眼眶后疼痛,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典型登革热
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疹),呈 多样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变为 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疹退后 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 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

登革热临床诊断及其防治

登革热临床诊断及其防治

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
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 毒传给后代,
登革热的出现与气候、蚊虫活跃程度,及当 地的防蚊力度有关;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一定是通过蚊子传播,因 此控制登革热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就是 灭蚊,
预防
3.保护易感人群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 自觉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强化对登
登革热患者
临床表现
4.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
鼻衄nǜ、消化道出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第5~8天, 5.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约 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部分病例有 电解质紊乱、束臂试验阳性,
普通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 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
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以性病例为主,
广东省今年流行状况
2013年7月以来,我省中山、广州、佛山等多 个地市先后发生登革热传染病疫情;
截至今年10月21日,全省共报告1568例,比去 年同期上升697%,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今年11月27日,全省共报告2779例;11月 份新增1211例;
革热发现意识,
日常生活预防要点
1、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2、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 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孽生地;
日常生活预防要点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 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休克病例与败血症、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诊断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
800 600 400 200
0
1.4% 2006
本地感染病例
输入性病例
输入病例比例
78.6%
6.7% 2007
29.0%
2008
2009
87.5% 201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11年全国登革热本地感染与输入性病例地理分布
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0
病例数
7000 6000
6227
5000
8~10月报告病例占92.4%
4000
7~11月报告病例占99.1% 3293
3000
2808
2000
1000
340
5
2
3
8
11
37
0
560 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登革热病例年龄分布
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热
明显出血倾向
血液浓缩
血小板减少
血浆渗漏表现:
腹胸水、胆囊壁增厚
低蛋白血症
HCT超过正常值20%以上
登革出血热严重程度分级
Ⅰ级:有发热、皮疹、束臂试验阳性、 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等
Ⅱ级:除有Ⅰ级的表现外,伴有出血 Ⅲ级:有轻中度休克(血压下降、脉速、
皮肤湿冷、烦躁等 Ⅳ级: 休克程度深,血压和脉搏测不出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6时29 分10秒 上午6 时29分0 6:29:10 20.11.2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登革热

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登革热

登革热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第2版。

(1)登革热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登革热的诊断。

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1.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2)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严重出血: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2.休克:心动过速、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s、脉搏细弱或测不到、脉压差减小或血压测不到等;3.严重的器官损害:肝脏损伤(ALT和/或AST>1000 IU/L)、ARDS、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和脑炎等表现。

(二)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登革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急性发热期-邪犯肺卫证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头痛,身痛,面红目赤,倦怠,舌淡红,苔薄白或厚白,脉浮滑或数。

2. 极期(1)湿热郁遏证临床表现:高热畏寒、或不畏寒,身热不扬,头痛,周身疼痛,倦怠乏力,口渴,呃逆或呕吐,小便短赤,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厚或厚腻,脉滑数或洪数。

(2)气营(血)两燔证临床表现:壮热烦渴,心烦不宁,斑疹隐现,或鼻衄或齿衄或便血,尿血或阴道出血,舌质红或绛,苔黄燥,脉弦细数或促。

(3)阴竭阳脱证临床表现:神疲懒言,气息衰微,面色萎黄无华,手足厥冷,胸腹灼热,斑疹紫黑,有汗或少汗。

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微细或沉缓或结代。

登革热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登革热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登革热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三个层次。

疑似病例需要符合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临床诊断病例则需要符合疑似病例的条件,并且有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确诊病例则需要符合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的条件,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如果无法达到以上任一标准,则无法确诊为登革热。

同时,要注意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疟疾等。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有DIC证据者按DIC治疗。
谢 谢!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性治疗
治疗
• 一般治疗及隔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 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 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
• 抗病毒治疗:在起病3-5天内(病毒血 症期),可适当应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 。
白蚊伊蚊 Other Aedes:
❖Ae polynesiensis ❖Aedes niveus group (monkey)
登革热在全球分布
全球有25亿人有患登革热的危险 每年有5000万到1亿人感染登革病毒 每年有50万登革热住院病例 每年有2万以上病例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Areas infested with Aedes aegypti Areas with Aedes aegypti and recent epidemic dengue
型病毒仅有短暂免疫力
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
➢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 ➢自然气候 ➢伊蚊密度
屋内处积水容器 居民养花、养莲 建筑工地积水 水缸积水
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未明:ADE、毒力变异及宿主背景 • 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复制,并可与
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 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 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全身微 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向及其蛋白渗出。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 病与布雷指数有关
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 广东省5~10月流行,其中8、9月
份为高峰 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
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一、引言重症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由登革热病毒引起。

该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可导致高热、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休克、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重症登革热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二、诊断标准1. 患者出现登革热病毒症状,如高热(体温≥39℃)、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等)。

2. 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血压下降、四肢冰冷、意识模糊等)、器官衰竭(如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功能衰竭)。

3.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超过登革热病毒感染的一级标准,如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出血加重、出现其他系统的并发症等。

4. 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提示登革热病毒阳性,如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抗体阳性等。

5.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登革热病毒感染相符,如有上述症状和体征,且无其他病因可以解释。

三、注意事项1.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对于疑似重症登革热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登革热病毒。

3. 确诊为重症登革热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4. 对于疑似或确诊为重症登革热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四、总结重症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需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出现登革热病毒症状、严重的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超过一级标准、血液检测结果提示登革热病毒阳性以及症状和体征与登革热病毒感染相符。

对于疑似或确诊为重症登革热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并尽早进行治疗。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登革热是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登革病毒引起。

该病通常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影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登革热的诊断和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诊断标准:1.病史:登革热患者通常具有近期去过疫区或病毒流行区的旅行史,或者居住在这些地区。

此外,患者通常有发热、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

2.体检:登革热患者往往出现皮肤瘀点、出血现象,例如皮肤出血点、黏膜瘀点和鼻出血等。

他们也可能出现头痛、关节痛、眼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胃肠症状等。

3.实验室检查:登革病毒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例如血糖和血小板计数等。

同时,应对患者的补液、血小板输注以及肝素等抗凝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处理原则:1.管理症状:登革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例如退烧药的使用、止痛药的使用以及抗过敏药的使用等。

此外,应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等类似化合物的制剂。

2.避免并发症:登革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运动和休息等方面的安排,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定期测量体温、血小板计数和其他体征可以帮助确定病情发展。

3.加强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登革热患者的症状及疼痛。

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促使免疫系统进一步应对病毒侵入;二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病毒生长。

总之,登革热的处理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严格的管理。

机关单位和个人应该加强预防意识,避免进入疫区或者居住在疫区,提高自我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对于已经感染疫病的患者,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诊治,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卫生,从而避免疫情蔓延,阻断疫情传播路径。

登革热的检查方法

登革热的检查方法

登革热的检查方法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以下是登革热的几种常见检查方法: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登革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医生会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抗原、抗体及其他生化指标来确定是否感染登革热病毒。

2.PCR检测: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登革热病毒的遗传物质(RNA)。

通过PCR检测,医生可以快速确定体内是否存在登革热病毒,并确定感染的病毒血清型。

3.血小板计数:登革热病毒会导致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下降,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血小板计数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登革热病毒。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为1545万/毫升,而感染登革热后,血小板计数通常会显著下降。

4.其他临床检查:除了以上常用的化验和检测方法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其他临床检查来帮助诊断登革热,例如测量体温、观察皮肤疹子、观察肝脏和脾脏的肿大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的确诊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指标和流行病学史等因素。

如果怀疑患有登革热,建议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登革热诊断标准201291123581893

登革热诊断标准201291123581893

登革热诊断标准(WS 216-2008)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1.1.1 发病前14d 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

1.1.2 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周围(如半径100m 范围)1 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

1.2 临床表现1.2.1 急性起病,发热(24h~36h 内达39℃~40℃,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

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1.2.2 皮疹:于病程第5~7 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持续3d~5d。

1.2.3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第5~8 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1.2.4 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颅内出血。

1.2.5 肝肿大,胸腹腔积液。

1.2.6 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1.3.1 白细胞计数减少。

1.3.2 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

1.3.3 血液浓缩,如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

1.3.4 单份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或IgM 抗体阳性。

1.3.5 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1.3.6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 4 倍及以上增长。

1.3.7 应用RT-PCR 或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2 诊断原则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 诊断3.1 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3.1.1 具备1.1.1,同时具备1.2.1。

3.1.2 无1.1,但同时具备1.2.1、1.3.1 和1.3.2。

登革热临床诊疗-文档资料96页

登革热临床诊疗-文档资料96页

41.0
40.0
体温(℃)
39.0
38.0
37.0
36.0
0
1
2
3
4
5
6
7
8
9
35.0
时间(天)
临床表现
2、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 • 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但外观无红肿。 •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或便秘。 • 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 • 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708
AST升高
853
CK升高
298
LDH升高
434
血清K+减少 171
% 62.47 62.26 5.32 3.37 72.39 87.21 30.47 44.38 17.48
4、影像学检查 CT或胸片 • 一侧或双侧胸水 • 间质性肺炎 B超 • 肝脾肿大 • 胆囊壁一过性增厚 • 心包、腹腔和盆腔积液 CT和核磁共振 • 脑水肿、颅内出血、皮下组织渗出
有效
无效
无效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中毒性肝炎 精神异常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肾炎、尿毒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 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二重感染
治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性治疗。
治疗
1、隔离: • 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 2、一般治疗 • 急性期卧床休息; • 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对典型和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 • 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 • 保持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畅 • 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HCT等。
流行情况
国内 • 1873年我国厦门发生登革热(75%以上居民发病) • 1917年 • 1944年 • 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突发登革热流行; • 1979年海南岛开始出现登革热流行; • 1993年 • 以后每4~5年流行一次。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1)_图文

登革热诊断与治疗(1)_图文
重症登革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 2009新指南
典型登革热症状
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热程3~7天; 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 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 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或便秘等。
典型体征
多样性皮疹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表浅淋巴结肿大 束臂试验呈阳性 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
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
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居多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
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1~4年免疫力,对异
型病毒仅有短暂免疫力
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
➢ 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 ➢ 自然气候 ➢ 伊蚊密度
屋内处积水容器 居民养花、养莲 建筑工地积水 水缸积水
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 潮州、汕头为主的潮汕地 区 湛江、阳江为主的粤西地 区
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0
病例数
7000 6000
6227
5000
8~10月报告病例占92.4%
4000
7~11月报告病例占99.1% 3293
3000
2808
2000
1000
340
5
2
3
8
11
37
0
560 52
1
2
3
传播媒介
❖Aedes aegypti
埃及伊蚊
❖Aedes albopictus
白蚊伊蚊 Other Aedes:
❖ Ae polynesiensis ❖ Aedes niveus group (monkey)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 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病例识别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病例识别
血浆渗漏发生前,患者常常表现为进 行性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计数迅速降低。 不同患者血浆渗漏的程度差别很大,如球 结膜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和 休克等。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
部分病例发生皮下血肿、消化道大出 血、阴道出血、颅内出血、咯血、肉眼血 尿等严重出血。
急性期IgM阳性,或IgM/IgGBE 阴转阳可临床 诊断
恢复期IgG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 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 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留取标本送指定机 构检测。
23
登革热患者实验室诊断时机
24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居住或来自疫区,蚊叮咬史;
● 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实验室: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测阳性:NS1及病毒核酸、IgM/G抗体
等 ● 排除其他诊断
25
诊断分类
疑似诊断: 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WBC或
PLT减少等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IgG抗体阳性。 实验室确诊:疑似或临床诊断患者加上以下
之一:急性期登革病毒NS1,病毒核酸检测 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4倍以上升高等。
26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
登革热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严重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
7
(一)急性发热期
急性起病,首发高热,畏寒,24h内体温可达40度。 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 皮疹:于病程第3-6天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典型皮疹为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 出血倾向人:如皮下出血、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 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病例识别

2024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

2024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 年版)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我国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累及地区呈扩大趋势,有由南方亚热带地区向中、北部温带地区扩散倾向。

为进一步规范登革热临床诊疗工作,在《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 年第2 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订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共有4 个血清型(DENV-1 、DENV-2 、DENV-3 和DENV-4),均可导致人类感染,引发重症,其中DENV-4 型病毒传播力较弱,累及范围较小。

我国本地传播登革病毒流行株血清型与境外输入病毒相关联,以DENV-1 型、DENV-2 型多见。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内含单一可读框依次编码3 种结构蛋白和7 种非结构蛋白。

NS1 抗原是非结构蛋白中的一种糖蛋白,在急性期血清中大量存在,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可灭活,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均可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等地区,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
➢ 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 ➢ 输入地自然气候 ➢ 输入地伊蚊密度
屋内处积水容器 居民养花、养莲 建筑工来自积水 水缸积水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 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 二次病毒血症。
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 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
流行病学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
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
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 病与布雷指数有关。
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
广东省5~10月流行。其中8、9月份 为高峰。
发病机制
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 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 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 导致其减少,出血倾向。
病解: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
发病机制
三种假说:二次感染、病毒变异、促进 性抗体。
病毒及抗体抑制骨髓白细胞、血小板系 统。
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衰竭。
目前国内登革出血热诊断标准
(1)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多器官较大量出血; (3)肝肿大。
具备以上2~3项,同时血小板在 100×109/L以下,血细胞比容增加20% 以上者。 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征。
WHO登革出血热临床诊断标准
DHFⅠ级:有发热、皮疹、束臂试验阳性、血 小板减少、血液浓缩(HCT变化>0.2; 出现胸腹水或低蛋白血症等)
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
流行病学
在东南亚及海南省,埃及伊蚊是本病的 主要媒介
在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 白纹伊蚊孳生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
中。 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
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
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 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 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 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
1/2~3/4病例血小板减少。
病毒分离
1.常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 2. 将急性期病人血清接种于白纹伊蚊纯系
轻型登革热
表现类似流感,发热不超过39℃,全身 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皮疹,一般不出血, 病程短(1~4天)。
重型登革热
起病时如典型登革热表现,但在病程3~5 天时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的症状 和体征 。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 至出血性休克。多于24小时内死亡。此 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
84.3%, 广州市占全国53.7%
历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病毒型别
1978:D4 1980:D3 1985:D1 1986-1988:D2 1990:D4 1991:D1,D4 1992:D4
1993:D2 1994-1995:D1 2001:D1 2002:D1 2003: D1
典型登革热
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疹),呈多 样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变为点状 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疹退后无脱屑 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样、猩红 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
同一患者可见多种形态不同的皮疹。持续3-4天。 束臂试验呈阳性。 于病程5~8天约25~50%病例有出血倾向 。
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向及其蛋 白渗出。
临床分型
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
典型登革热
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 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 常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骨骼和 关节疼痛,部分有眼眶后疼痛,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
概况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 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 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 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 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 倾向。
全球形势
DF广泛分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 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呈现地方性 流行。
DHFⅡ级:除有Ⅰ级的表现外,还有出血; DHFⅢ级:除有Ⅱ级的表现外,还有轻、中
般无奈度休克(血压下降、脉压< 20mmHg、 脉搏速弱、皮肤湿冷、 烦躁不安) DHFⅣ级: 除有Ⅲ级的表现外,休克程度深
重,测不出血压和脉搏。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 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1周才恢复正常。
2006: D1
广州市历年登革热病人死亡情况
1980年发病3036例,死亡4例。D3型 1986年发病1226例,死亡4例。D2型 1987年发病497例,死亡1例。D2型 1991年发病258例,死亡3例。D4、D1型
病原学
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 不耐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 可灭活。
2002年全国报1606例, 2003年全国报93例
广东、广州市登革热在全国的地位
1990-1999广东9346例,广州市5984例, 2000-2003广东2424例,广州市1515例。其
中2002年广州市1423例,占全省90.3%. 1990-2003全国13960 例,广东省占全国
我国情况
1873年在夏门,1928年在广州及珠三角, 1940年在上海等地,1945年在福建、汉口等流 行。
静息30多年后,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发生本 病,当年全省报告22122例,1980年在海南暴 发,全省报告452676例。
1978-2001年,全国共报告68万例,死亡501 例。
WHO估计,全球约25亿的人群处于DF的危协中
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50 万为DHF病例(其中大部份为儿童)。
1955-1998年共有80个国家发生过DF/DHF。
1998年,全球报告120多万例DF/DHF病例, 2001年美洲报告超过60万例DF(其中5000例为 DH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