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定南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定南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
《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钓而不纲”是说孔子只用一钩一竿钓鱼,从来不用绳网捕鱼,因为使用绳网会把水中的鱼不分大小一网打尽。
“弋不射宿”是说孔子虽然也射鸟,但从来不射栖宿巢中的鸟。
任何人都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活,因而虽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钓不弋,这就需要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忍”与“不忍”的关系。
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孟子的态度与孔子相同,但表述得更明确。
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认为人皆有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危难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称之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推此心于万物,他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君子远庖厨”,并称此为“仁术”。
可见,孟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即纳入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连成一个整体。
这就是他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重要思想。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而”是“继而”的意思,赵岐注曰:“先亲其亲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者也。
”由“亲亲”推展到“仁民”,再由“仁民”扩展到“爱物”,清楚地表达了儒家之“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可见,“仁”内在地包含了“亲亲”、“仁民”与“爱物”三个层次,其中“亲亲”是仁的自然基础,“仁民”是仁的核心和重点,“爱物”则是仁的最终完成。
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仁”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
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天地万物,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
“仁民而爱物”在最广大的范围内表现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
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那么一点点,那就是人有“仁心”,只有人才有道德观念。
“仁民而爱物”,是人的同类意识的进一步扩大,扩大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方。
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层次推进来看,由“仁民”到“爱物”是儒家仁学的内在逻辑要求,它要求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让爱心充满宇宙,惠及自然万物。
这种生态伦理思想,萌芽于孔子,成熟于孟子,经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最终成为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
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的发展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对万物的爱护不再只是考虑人类的利益,而且还出于人类道德完善的需要。
人类主动承担起了对自然万物的道德义务,这种在中华大地流布了两千多年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资源。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所引用的文字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话“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
就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的思想。
B.第二段引用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远庖厨也”这一段话,旨在引出孟子的“仁术”
概念,也就是要人们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上。
C.第三段引用赵岐的注,说明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的“而”是“继而”的意
思,说明了儒家“仁”的行为的层递性。
D.第四段引用“仁民而爱物”并对其内涵予以分析,表明了儒家仁学的道德诉求,同时这
也是对儒家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的阐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属于儒家生态伦理学内容的一项是
A.人们在取用自然资源时,要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忍”与“不忍”的关系。
B.人对于他人与动物的痛苦和危难要有天然的同情心,要把自然万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
C.人不仅要爱人类自身,还应将仁爱的精神无限地伸张,扩展到人类活动所能及的任何地
方。
D.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需要得到满足,普遍的人类之爱得到彰显,人类社会的
畛域被爱心超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并不反对杀生,因为人毕竟要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动物也是食物来源。
但儒家主
张的是有限度地杀生,对滥捕滥杀行为持反对态度。
B.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源于孔子,后经孟子等历代儒者的继承、阐扬与完善,日渐成熟,
弘扬仁爱之心,惠及自然万物,最终成为儒家的重要传统。
C.由“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表达了儒家之“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他用爱心
将人与万物连为一体,体现着儒家之“仁”的内在逻辑要求。
D.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它出现的那个时代开始,就流布于中华大地,影响了后人。
而在
今天,它更加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任瑰字玮,庐州合淝人。
父七宝,为陈定远太守。
年十九,试守灵溪令。
迁衡州司马,都督王勇尽以州务属瑰。
陈亡,瑰劝勇据岭外,立陈后辅之。
勇不从,以地降隋,瑰弃官去。
高祖讨捕于汾、晋,瑰上谒辕门,承制署.河东县户曹。
义师起,瑰至龙门请见。
高祖曰:隋失其政,四海群沸,吾不忍坐观其亡。
晋阳,天下用武处,兵精马强,今率之,将厌国难。
公论吾此举其济.乎?瑰曰:“公天付神武,杖顺而起,军令严明,所下城邑,无秋豪之犯。
拥义师,迎众欲,何不济哉!”乃授银青光禄大夫。
遣陈演寿、史大奈步骑六千趣.梁山,以瑰及薛献为招慰大使。
高祖谓演寿曰:阃外【注】事与任瑰筹之。
”既而贼孙华、白玄度等果降,且具舟于河以济师。
瑰与诸将进击饮马泉,破之。
王世辩以徐州降瑰,瑰至宋州,会徐圆朗反,副使柳濬劝退保汴,瑰笑曰:“公何怯?老将居边久,自当有计。
”俄而贼陷楚丘,将围虞城,瑰遣崔枢、张公谨自鄢陵领诸州豪质子百余守之。
濬曰:“枢等故.世充将,且诸州质子父兄皆反,奈何令保城?”瑰不答。
枢至,则分质子与土人合队,贼近,质子稍叛,枢即斩其队帅。
城中人惧曰:是皆贼子弟,安可与守乎?”枢因听诸队杀质子,枭首门外。
瑰阳怒曰:“去者遣招慰,何乃杀之?”退谓濬曰:“固知崔枢办之。
县杀贼子,为怨已大,人今自为战矣。
”圆朗攻虞城,不能拔。
贼平,迁徐州总管,仍为大使。
辅公祏反,诏以兵自扬子津济江讨之。
公祏平,拜邗州都督,迁陕州。
贞观四年卒。
瑰历职有功,然补吏多为亲故人私,至负势赇请,瑰知,不甚禁遏,世以此讥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注】阃外:统兵在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承制署.河东县户曹署.:暂任
B. 公论吾此举其济.乎济:成功
C. 遣陈演寿、史大奈步骑六千趣.梁山趣:奔向
D. 枢等故.世充将故:病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任瑰受重用的一组是(3分)
①年十九,试守灵溪令②迁衡州司马,都督王勇尽以州务属瑰
③乃授银青光禄大夫④阃外事与任瑰筹之
⑤瑰与诸将进击饮马泉,破之⑥辅公祏反,诏以兵自扬子津济江讨之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瑰治干高超。
他十九岁就代理县令一职,后来升为衡州司马,都督王勇对他言听计从。
后来他觐见唐高祖,被任命为河东县户曹。
B.任瑰洞彻时事。
高祖问他起兵的事能否成功,他从高祖本人有杰出才能、高祖的军队纪
律严明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必定成功,高祖听后很高兴。
C.任瑰谋略出众。
贼人将围虞城时,他派遣崔枢等人率领质子去守城,目的在于让崔枢杀
这些质子,使攻受双方势不两立,坚定守者的决心。
D.任瑰私心很重。
他做高官时,凭着自己的权势,让一些亲朋故友做了官。
这些人仗势收
受贿赂,多有请托之事,任瑰却不怎么制止,因此受到了世人的讥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陈亡,瑰劝勇据岭外,立陈后辅之。
勇不从,以地降隋,瑰弃官去。
译文:
(2)枢至,则分质子与土人合队,贼近,质子稍叛,枢即斩其队帅。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虞美人
李廌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①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②。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注】①青林:喻梦魂;②乘鸾: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
遂乘而仙去。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下阕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5分)
9.请对“好风如扇雨如帘”“碧芜千里思悠悠”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八月秋高风怒号,。
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蚕丛及鱼凫,!,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生死回眸
蔡楠
一片枯黄的落叶从地上飘起,生长在那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回黄转绿,柳叶变得青翠饱满,春雨袭过,嫩芽初绽。
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假定时光倒流。
一个生命被子弹洞穿,凋谢在刑场上。
透过血痕,我们看到杜君的生命像那片坠落在地的枯叶重又飘起。
渗进泥土里已经板结的血块开始变得鲜活,重新聚拢回到他的体内,创口消失,杜君坐起,站立,走向来时的路。
杜君从两名警察手中挣脱,离开公判大会会场,回到了监所。
头顶上窄小的窗口挤进了几丝光线。
他咀嚼着每天只有两顿、每顿只有两个的窝头,难以下咽。
他想起了迟志强那著名的歌词:“手里呀捧着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杜君就真的流出了眼泪。
你现在流眼泪还有什么用?在审理杜君一案时,县纪委书记气愤而惋惜地说,你是多么年轻呀!
是呀,杜君很年轻,在被任命为县农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时,他才31岁。
31岁,金子一样闪光的年华。
他真想干一番事业。
然而,这个世界对人的诱惑太大了,忍受清苦去奢谈事业必须有超凡的克制力。
面对金钱、美女、汽车、洋房的拥抱,杜君眩晕了。
一切的一切开始于那次单位盖办公楼。
一个建筑队的包工头叩开杜君的家门,送上了一套精美的挂历,更加精美的是挂历里卷裹着的五万元人民币。
主管办公楼基建的杜君在那个晚上失眠了,两个杜君打了一夜架,一个杜君要把钱交还包工头,另一个杜君死活不让。
结果杜君采取了折衷的办法,用妻子的名义将钱存入了另一家银行。
不久,工程落在了这个包工头手中。
接下来的事情不再让杜君失眠了。
一家企业来请,酒足饭饱之后,将杜君拉进了桑拿浴室,筋酥腿软之后又塞给了他两条香烟。
回家一看,每根烟卷都是一张百元钞票。
第二天,杜君大笔一挥,批了300万元贷款。
其后便是那个港商找上门来。
港商要与杜行长做一笔钢材生意,将杜君带到了香港,五日游后,一把别墅的钥匙攥到了杜君手里。
作为回报,杜君挪用了800万元储蓄存款。
后来呢?就是刚盖好的办公楼坍塌了一半,三名职工被压在了楼下。
后来呢?就是贷款追不回,挪用的存款没了踪影。
再后来呢?就是东窗事发,纪委查处,移交检察机关,杜君进了监所。
在监所里,第一个来看杜君的是他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两鬓斑白的班主任什么也没说,只是颤抖着把一张发黄的纸交给了杜君。
杜君打开那张纸,是他的入团申请书,右下角那片殷红仍清晰可辨。
杜君回到了美丽的校园。
杜君开始了中学生涯,勤奋好学的杜君写了入团申请书。
当杜君得知第一批发展团员的名单里没他的名字时,他重新写了申请书,并咬破中指,签了
名,将它交给了团支书。
杜君终于戴上了团徽。
杜君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标兵”,他将拾到的100元钱交还了失主……
家在农村的父母来了。
他们带来了一个大帆布兜。
父母说,儿啊,尝尝你小时候最爱吃的煮玉米和烤白薯吧!面对年迈的父母,杜君以头抵地,跪倒尘埃。
杜君走在家乡的田野上。
杜君随着父母去生产队劳动。
他看到一群小伙伴挖了白薯,掰了玉米,便尾随着他们。
秋深似海,田野辽阔而神秘。
一股浓烟袅袅升腾,伙伴们欢呼雀跃,他们在烤玉米、烧白薯。
杜君咽了口唾沫,坚决地一转身,跑回大人们劳作的地里,把这事报告了生产队长……
夏夜闷热而漫长,杜君依偎在父亲怀里,听父亲讲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给他扇着蚊子,听着听着,杜君睡着了。
睡梦里,杜君越来越小。
杜君咿呀学语、蹒跚学步。
杜君满地乱爬,嗷嗷待哺。
杜君随着母亲泣血的阵痛,降落到这个世界。
此时,一场春雨刚刚润绽院内那片柳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县纪委书记气愤而惋惜地说,你是多么年轻呀!”县纪委书记气愤的是杜君贪污
数额如此巨大,让人瞠目;惋惜的是杜君身居如此高的职位竟然管不住自己的贪
婪之心。
B.“更加精美的是挂历里卷裹着的5万元人民币”中的“精美”,其实是杜君看到人
民币之后的心理感觉,它写出了杜君对财富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将走上贪腐之路。
C.“两个杜君打了一夜架”是说杜君做了一夜的思想斗争。
两个杜君,一个指代贪欲,
一个指代廉洁之心。
“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的“折中”说明两个杜君谁也没有打败
谁。
D.“杜君咽了口唾沫”的细节,突出了烤玉米、烧白薯对杜君的吸引力之大,说明了
他对自己的欲望的克制,也表现出杜君与其他小伙伴思想境界不同。
E.“睡梦里,杜君越来越小。
”这一梦境预示了杜君的灵魂愈来愈渺小卑微的趋势,
也预示了他从纯洁走向贪腐并最终被枪毙的可悲结局。
(2)从全文看,杜君的思想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3)小说在塑造杜君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4)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柳,与小说内容似无关系。
那么,写它有没有必要呢?请表明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万启盈:鲐背之年坦荡行
曹玲娟
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与印刷史相关的书籍与材料.谈起七八十年前的人与事,老人声如洪钟、思维清晰,那段投身革命烘炉的激情岁月,依旧历历在目。
万启盈,93岁,从他1933年进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开始接触印刷算起,迄今已有80年。
“咱们还是同行,我当过几天记者。
”一见面,万老笑着回忆。
1920年5月4日出生的万启盈,本在北平市第四中学读书,为实现当“无冕之王”的理想,1933年转学到以“手脑并用”为校训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在那里,万启盈接受了社会科学和包括印刷课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系统教育。
80年后,老人出版了一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
不是挂名,也不为“钓誉”,一字一句都由老人亲笔写出后由助手整理,他有时一天伏案七八个小时。
近年来,老人听力减弱很多,他自嘲:“我现在是‘半个废物’。
”不过他仍在坚持,偶尔也会担忧,“后面续篇还有50万字,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真正与印刷结缘,是在1937年。
那年,这位热血青年千里迢迢赶赴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又转去延安。
按中央组织部的安排,一心想进抗大继续学习的万启盈因为懂得印刷技术,被分配到党报委员会领导的中央印刷厂。
在延安清凉山脚的万佛洞,万启盈排过字,拼过版,管过工务,当过厂长,甚至还书生跨枪当连长,在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时率领工人游击支队在延安附近打游击。
延安时代,万老同其他青年一样,全心全意投入革命事业中,“没有一丝一毫私心杂念,纯洁得像清水,透明得像玻璃”。
已是鲐背之年,老人仍然关心很多事情,也对时事了如指掌。
老人对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很是心痛,他说,经常听到各种消息,“现在本位主义问题仍然很严重,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不解决,有些事情上不去”。
老人骄傲地说,新中国成立后,工作担子比过去重了,也经受住了考验。
他自我评价是:“热爱专业,敢挑担子,廉洁清正,不徇私情,正派向上。
”
1954年,万启盈被任命为华东行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管印刷、科研、教育、物资等,周恩来总理签的任命状他珍藏至今。
被称为中国印刷事业奠基人之一的万启盈,于1953年创办了上海印刷学校,对中国印刷工业影响至今。
首届学员没有现成教材,万启盈只能边编写讲义边授课。
“上海有人提出停办,北京有人提出撤销学校的实习工厂。
为此,我曾很不冷静地拍桌子瞪眼睛。
”万启盈回忆。
万启盈的坚持,令上海印刷学校顺利起步并办学至今,而同样是这份坚持,成为他后来的一条罪行。
1957年,因为在如何接管、改造上海文化单位的问题上和领导意见不一致,万启盈被打成右派,直接下放到印刷厂劳动,后调到上海印刷研究所工作。
“文革”中,他又成了专政对象,干脆就被发配当了木匠。
但万启盈只要有空就摸索第一代照相排字机的排版工艺,调整修理好一台废旧的日本照排机。
他居然摸出门道,把过去仅用来制作地图文字的照排机用于书刊文字排版,摸索出第一代照排书刊胶印印书的新路子。
老人说,自己耿直的脾性,一辈子都改不了。
他曾在自述中写道:“难移的执着直言的秉性,曾碰得我头破血流,也有过看事片面说话不审慎之处。
团结了人,也得罪过人。
”
但老人更是一个乐观的人。
他爽朗地笑,说自己“尽管家散了,官没了”,但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对我是好处太大了。
可以说,这是我最出成绩的20年,很多事情都是这时候做的”。
1985年后,万启盈致力于编写专业书籍和整理印刷史料,参与了《辞海》的编纂修订工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印刷学科部分的主编。
1997年,老人荣获毕昇奖。
在《中国近代印刷工业史》里,老人特意使用了九个繁体字,希望以此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重视。
早在2004年,老人就一字字写下《时代呼吁书同文》,希望海峡两岸能够互相交流,各自挑选出几个字来改变,大陆使用繁体,港澳台使用简体,以此达到一种“书同文”的文化默契。
“我这辈子就是这么个人,一辈子讲真话,屡教不改。
”93岁的万启盈,依旧声如洪钟。
(摘自2013年5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四段写万启盈自嘲:“我现在是‘半个废物’。
”这句话是说他现在岁数大了,
有些工作没有精力去做了,比如书稿须交给助手整理。
B.第八段中万启盈老人的自我评价,充分表现了他对自己一生品行的肯定,他很为
自己言谈举止、为人处事上没有失误而感到自豪。
C.在延安工作时,万启盈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干革命。
排字,拼版,当厂长,
当连长打游击,做过多种工作。
D.万启盈不仅热爱专业,而且关注国事。
他了解时事,心痛于社会不良现象,他希
望海峡两岸开展交流,达到“书同文”的文化默契。
E.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文笔简洁,描写细腻,形象地刻画了万启盈老人“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
(2)作为中国印刷事业奠基人之一的万启盈,在印刷方面做出过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3)从全文看,万启盈先生有哪些个性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4)在万启盈的奋斗历程中,“坚持”二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你认同他的“坚持”吗?
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福尔摩斯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对正义公平的追求、对理性与科学的弘扬,以及对和
谐安定生活的渴望,这些的确能对读者施以洗心革面
....的影响。
B.“13岁中国布兰妮”“7岁美女模特”等消息满天飞,使“出名要趁早,出道要趁早”
的心态蔓延,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沦为急功近利
....的牺牲品。
C.改革开放后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是零起点,不是抛开前面的历史自行其
...是.,而是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的继承。
D.义务参加缉毒工作的周业生在民警眼中,就像个勇敢的骑士,不管前面的路多坎坷,
他都义薄云天
....,不分昼夜地巡逻,帮助警察抓住了很多罪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除了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合作,相信中外合拍电影最终一定会实现故事题材的合
作,拍摄出中外观众都欣赏、赞叹和理解的“全球版”影片。
B.措施虽好,但同样需要增加宣传力度和执行效果。
如果基层干部对这些措施一知半解,
它们仍然只是“办公室政策”,而难以在执行中产生实际作用。
C.尽管吴先生一直用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经营丹青,但这位中学时期就非常喜欢文学的大
画家,步入中年以后开始写文章,创作了不少精美的文学作品。
D.中国秉承《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之旨,大力促进对本国人权的保护,同时积极倡
导国际社会以公正客观为原则处理问题作为处理人权问题的基本方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会让你时时无名起。
?
;。
,,。
进入微博这一方天地,传递善意,伸张正义,学习知识,放松自己,实在是奇哉妙哉,何乐而不为?
①短短几幅漫画,令人回味悠久②何必把心儿关闭得密不透风
③既如此,何不幽他一默,开怀一乐④把自己捆绑成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套中人”
⑤小小一个段子,令人忍俊不禁⑥生活本不缺乏轻松幽默
A. ③①⑤②④⑥
B. ③⑤①⑥②④
C. ②⑥④⑤①③
D. ②①⑤⑥④③
16.把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
分)
古丝绸之路始于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先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而形成。
古丝绸之路是商品贸易、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的通道。
古丝绸之路是沿途国家共同的财富。
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答:
17.下面是1917年8月由鲁迅设计并沿用至今的“北京大学校徽”,请写出该校徽实心圆
中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