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泥鳅养殖的七大瓶颈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一、水质条件泥鳅适宜生长的水质条件主要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和氨氮等。
泥鳅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PH值为6.5-8.5,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氨氮含量不宜过高。
在养殖泥鳅时,首先要保证水质清洁,避免出现污染现象。
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保持水质稳定。
二、养殖池塘建设泥鳅适宜生活在淤泥质底质的水域,在养殖池塘的建设上应该尽量模拟自然生境。
池塘的底部可以铺设一层泥沙,以提供足够的寄生生物和饵料。
池塘应该保持适当的水深,一般控制在1-1.5米左右。
池塘的排水和补水系统也要设计合理,以确保水质稳定和循环利用。
三、饲料管理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其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和腐殖质等。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鱼粉、鱼饲料、蚯蚓、麦糠等多种饲料进行投喂。
投喂的量要适当控制,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可以根据泥鳅的生长发育阶段和水温变化等因素,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的时间,以满足泥鳅的需求。
四、疾病防控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如细菌感染、真菌病和寄生虫等。
疾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洁和养殖环境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可以适当添加抗生素、消毒剂和疫苗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生长速度泥鳅的生长速度与饲料、水质、养殖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泥鳅的生长速度,可以采用优质饲料、科学的投喂方法和适宜的水质管理措施。
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可以避免鱼类间的竞争,提高养殖效益。
六、产品销售泥鳅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鱼类,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
养殖户在养殖泥鳅的还要注重产品的销售和营销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推广、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推广泥鳅产品。
也可以加工制作泥鳅制品,如泥鳅鱼丸、泥鳅鱼饼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
关于高效泥鳅养殖研究
关于高效泥鳅养殖研究作者:倪红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3期倪红忠泥鳅是一种营养含量高、肉质鲜美的物种,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同时,泥鳅生命力顽强,对环境的要求较低,成活率很高,所以,泥鳅的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我国泥鳅养殖业发展迅速,泥鳅养殖模式和泥鳅养殖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从而使的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
1、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1)养殖成本较高泥鳅的养殖通常选择池塘单养的模式,泥鳅苗种和饲料的用量很大,而且,随着泥鳅市场和饲料市场的价格波动,泥鳅苗种和饲料的价格在不断地增长,而泥鳅的销售价格并没有随泥鳅苗种和饲料价格的增长而增长,导致,泥鳅养殖的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
(2)泥鳅市场的不稳定泥鳅的养殖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但是,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与泥鳅市场具有很大的关联。
近几年泥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泥鳅苗种和饲料的购买途径和泥鳅的销售途径受阻,导致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很低。
同时,泥鳅市场对泥鳅养殖的质量要求很高,而当前泥鳅养殖的质量并不能满足泥鳅市场的要求。
(3)泥鳅养殖技术不够成熟泥鳅养殖质量与泥鳅养殖技术具有很大的关系,当前,泥鳅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养殖转变,对于泥鳅养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泥鳅的成活率很高,但是集约化的泥鳅养殖采取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大大降低了泥鳅的成活率,而当前泥鳅养殖技术并不能在高密度泥鳅养殖中保证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4)泥鳅养殖管理不够科学在泥鳅的养殖中,对泥鳅养殖进行科学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但是,目前在泥鳅养殖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不足,对泥鳅养殖的密度、环境、天气等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导致泥鳅养殖的环境很差,泥鳅的成活率很低,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2、高效泥鳅养殖的策略分析(1)建立泥鳅苗种的生产基地泥鳅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所以,泥鳅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导致泥鳅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当前泥鳅苗种的培育技术尚不够成熟,导致泥鳅苗种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水泥池养殖泥鳅的几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
水泥池养殖泥鳅的几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水泥池养殖泥鳅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但很多养殖者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误区。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误区,并提供解决办法,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养殖泥鳅。
误区一:饵料选择不当许多养殖者在泥鳅的饵料选择上存在误区,常常只给泥鳅喂食一种单一的饵料,导致泥鳅的营养摄入不均衡。
忽视了泥鳅的生态习性和口味喜好,影响了泥鳅的生长和发育。
解决办法:多样化饵料供给,可以选择一些活饵,如蚯蚓、水蚯蚓等,也可以选择人工饲料。
定期更换饵料种类和口味,保证泥鳅获取均衡的营养。
另外,可以根据泥鳅的喜好,添加一些适量的水生植物和绿色饲料,增加泥鳅对食物的吸引力。
误区二:水质管理不到位水质是泥鳅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很多养殖者在水质管理上存在误区。
常常只注重水的清洁度,而忽视了水的温度、氧气含量和PH值等方面的调控。
这会导致泥鳅受到应激,生长速度慢,容易生病。
解决办法: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的清洁度,定期更换部分水体。
调控水温,根据不同阶段的泥鳅生长需要,保持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
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可以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供给,增加底质的通气性来改善水质。
误区三:密度管理不当泥鳅的密度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很多养殖者在这方面存在误区。
常常为了追求高产量,而把泥鳅的养殖密度设置得过高,导致泥鳅养殖环境过于拥挤,相互争食,影响泥鳅的生长发育。
解决办法:根据水泥池的大小和底质条件合理确定养殖密度,避免过密养殖。
同时,定期清理池底的底渣,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多废弃物的积累。
根据泥鳅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养殖密度,确保每只泥鳅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生活空间。
误区四:疾病防治不力养殖泥鳅中常常会发生疾病的情况,但很多养殖者在疾病防治上存在误区。
常常只采用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忽视了疾病的症状和原因分析,导致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解决办法:及时观察和识别泥鳅发生疾病的症状,根据不同疾病采用合理的防治方法。
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中的问题及对策
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中的问题及对策泥鳅是一种体型小的淡水鱼类,在我国淡水湖泊较为常见,被广大渔民作为食用和养殖的重要物种。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泥鳅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保护和利用野生资源受到限制,这就导致泥鳅养殖不断增加,但是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泥鳅在繁育、养殖过程中比较容易病变。
因为它们不但有脆弱的体质,还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和水位的变化,特别是在养殖的池塘中容易引起病变。
其次,泥鳅以小型鱼类为食,但由于泥鳅的生态状况不易满足,在养殖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
再者,泥鳅生长缓慢,育苗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也是限制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有几种可行的对策可以考虑。
首先,繁殖和养殖要在完善的管理系统中进行,泥鳅养殖池塘中的温度、溶解氧和水位等环境指标应严格控制,确保泥鳅的养殖健康。
此外,池塘中在育苗期添加适当的营养餐,保证营养供给充足,有效增加成活率。
此外,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应该有规范的流程,确保养殖的质量。
以上问题以及对策只是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中可考虑的一部分,还有其他方面需要改进,比如泥鳅养殖场的环境控制,池塘的清洁度等措施,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解决泥鳅养殖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泥鳅的产蛋率。
此外,要充分发挥政府、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的作用,建立泥鳅种质资源的繁育、养殖技术管理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持续改善泥鳅养殖行业的发展环境和水平。
综上,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中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泥鳅育苗的健康,营造良好的环境,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提高泥鳅的产蛋率,实施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养殖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持续改善泥鳅养殖行业的发展环境和水平。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充分发挥泥鳅的经济价值,实现泥鳅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养好泥鳅不容易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养好泥鳅不容易泥鳅也是比较特色的水产养殖之一,泥鳅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畅销,很多养殖户通过它实现了发家致富。
于养鱼相比,泥鳅养殖还是有一定要难度的,往往因养殖失败导致亏损的养殖户很多,那么泥鳅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养好泥鳅不容易啊。
1、水质其实不止泥鳅养殖,大多数水产养殖对于水质要求极为严格,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生长速度以及病害发生,也是影响到经济收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质较差,泥鳅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水体易滋生细菌,导致病害的发生几率增加,甚至到出现水体中毒而死亡的现象。
所以在养殖时水质的管理尤为重要,只有保持水体的肥、活,泥鳅才能生长健壮,提高产量,将收益最大化。
2、养殖密度很多养殖户为了实现高产的目的,往往会在养殖池中大量的放养,导致养殖密度过高。
养殖密度过高不仅会影响泥鳅正常摄食,影响泥鳅的生长发育,提高生长周期,易错过最佳上市季节,而且还易造成疾病的发生传染,一般发生病害,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导致大面积的泥鳅死亡。
幼苗在3cm以上的泥鳅,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米在0.1-0.2kg左右,随着泥鳅的生长,还易不断的减少养殖密度。
3、水温泥鳅是喜温的鱼类,能在10-30度的水温中生存,最适宜的水温在25-28度,这个温度期间,是它活跃度以及摄食量最大的时候,也是它的生长旺盛,这时只要通过足够的饵料,它就能快速生长。
但温度高于30度,它会停止摄食,钻入泥土中度夏,生长极为缓慢,而且易导致消瘦,同样的,当温度低于5度,也会钻入泥土中越冬。
所以在夏季和冬季养殖极为重要,在夏季高温时,可通过加深水位、搭建遮阳以及加冰等方法将水温降下来,而冬季可通过加热等方法提高水温,将水温控制在20-30度之间,可使泥鳅一年四季快速生长。
4、饵料泥鳅时杂食性鱼类,对于饵料的来源极广,一般采用自行采食和饲料投喂想结合的方法。
可在养殖时在池中施肥培育浮游藻类,供期自由采食,尤其在幼苗期间,由于口器较少,不能直接食用人工饵料,则需要食用一些藻类和枝角类及桡足类等生物,否则成活率低,产量也会低,所以前期的施肥培饵极为重要。
泥鳅养殖不可忽视的四大问题
泥鳅养殖不可忽视的四大问题泥鳅常称“水中人参”,营养丰富,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分布很广。
现在把泥鳅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是很快的,因为它养殖简单,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大、资金回笼快,而且养殖区域不限,在池塘、水泥池、稻田、流水沟均可实施养殖。
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笔者认为还有如下几个问题不可忽视:泥鳅养殖:泥鳅主要病害防治一、防敌害设施不可忽视一是蛇、鼠、蛙是泥鳅的天敌之一,在苗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除掉敌害。
在养殖过程中要在池塘四周插好围网网布,防范蛇、鼠、蛙等对泥鳅的侵害。
二是鸟类也是泥鳅的天敌,在养殖池塘四周及上空架好天网,防止鸟类对泥鳅的侵害。
因鸟类对泥鳅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笔者通过实地观察,每只水鸟每小时可下池吃泥鳅七、八条,每只水鸟每天可吃泥鳅1斤左右,如果不架好防鸟网,整个池塘里的泥鳅将会被水鸟全部吃光。
防鸟设施可布天网全池上空覆盖;也可采用人工驱赶水鸟的方法。
三是加强对池塘进、出水口处防逃设施的维护,防范各种野杂鱼、各类有害生物通过进、出水口处溶入池塘水体,造成对泥鳅的侵害。
如乌鳢、黄颡鱼等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会直接危害泥鳅的生命,因此不可忽视。
二、科学调水,池塘水质肥活嫩爽不可忽视泥鳅的生命力极强,在离开水的情况下,泥鳅仍可存活3-5小时。
人们常说的“牛坑眼里、石灰洼里、污水沟里”等都能养泥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高密度的泥鳅养殖环境下,如何保持良好的水质,就成为人们生产中的一道难题。
一是由于养殖密度大,饵料投喂量就增大,排泄物增多,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藻类繁生,水质恶化,泥鳅就容易发病;二是池底淤泥、腐殖质等物质腐烂,导致水体溶氧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如硫化氢、硝酸铵等有害物质,引起泥鳅因缺氧或有害气体的影响而死亡。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一是要适时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二是要用“解底”制剂清除池塘底层的有害物质及有害气体;三是要经常换水,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导致泥鳅苗培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要掌握好度,并注意适当加换水和使用光合细菌以调节水质,即要保证有充足的浮游动物,又要保证良好的水质,才能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1、种鳅损失
由于养殖心情比较迫切,在没有准备好饲养种鳅的设施就匆匆忙忙购买种鳅,将泥鳅投入新网箱、新修水泥池,甚至在盆中饲养,几天之后泥鳅便受伤出现感染,严重影响了繁殖效果。
2、清塘处理不当
有些养殖户投苗后发现一天比一天少,经仔细检查发现天敌太多,这主要是有的清塘太早,天敌又滋生起来,泥鳅苗投放后损失当然较大;也有养殖户清塘只用了生石灰,误以为这样就可以将天敌杀灭;还有养殖户清塘时水位太深,也导致清塘效果不好。
3、自繁开口苗取苗不当
许多养殖户由于养殖面积不大,一般采用池子静水孵化,开口苗下塘取苗时一般采用拉网取苗,但有些养殖户用网长时间在池中长时间反复拉后才将苗取出,甚至有些将拉出的泥鳅苗放在盆中等全池取完后才投放池塘,这样造成泥鳅苗严重受损,投放后死亡率极高。还有养殖户采用虹吸法取苗,由于导管太大、水落差大而水流急导致苗被冲伤;也有养殖户采用小管导苗而水落差也较小,但吸出的苗在盆中纱网里待时间太长而没及时投放造成泥鳅苗大量受损。
4、培水不当
泥鳅苗下塘前一定要适当培肥水体,培育充足的藻、轮虫等天然饵料,有些养殖户将培水产品洒下去就了事,而忽略了池塘条件、天气状况,更没有在几天后巩固增肥,这样下来池塘中根本没有培育出天然饵料。也有养殖户过早进行培水,而中途没有巩固施用培水产品,导致下苗时池塘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开口苗根本吃不了。还有养殖户在下苗后发现池塘中浮游动物急剧减少,而错误的再使用有机肥、生物肥进行洒施,从而导致泥鳅苗大量死亡。
2013年泥鳅养殖即将拉开序幕,许多养殖户在做养殖前准备的同时,积极总结去年养殖的情况,通过一些养殖户回公司与技术员的交流和与其他养殖户交流,给广大养殖户分享一些养殖中的经验与教训!
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国水产养殖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养殖品种病害防治不能对症下药,产品毒素富集问题。
近几年,由于现代化渔业的发展,使养殖品种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每年都有新增病害。
有许多渔民经常问,病害怎么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难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综合分析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饲养渔塘的水质发生了变化;二是渔民养殖技术不过关;三是真正懂行的病害防治技术人才太少。
综上所述,在淡水养殖中,不能正确诊断、不能对症下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办法:
(一)要加强对饵、肥、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水域环境污染。
要尽快明确管理职责,解决那种想管的无权管,能管的不负责任的局面。
尽快明确管理机构,授以专管权,使之对饵、肥、药的购买与使用都得到监督与管理,避免那种产的不管卖的,卖的不管用的,最终造成乱投滥用,导致交叉污染。
要加强饵料制造的严格把关。
要坚决取缔未经审批的地下饵料加工厂,并对登记在册的厂家产品进行定期检验,防止有害物质超标,杜绝人为污染源的侵入。
防止水质的污染,进而减少病害的发生,也减少养殖品种体内毒素富集严重。
(二)定期对渔民进行现场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培训
对于一些地区,振幅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渔民进行现场养殖技术培训,尤其是病害防治培训,以及常见病害的解决办法的普及共作,避免出现遇到病害私自滥用药物的现象。
(三)加大培养病害防治方面的科研力量
要想解决不定时出现的病害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科研力量是否强大,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技术的同时,需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取长补短,让自己的技术力量保持领先状态。
泥鳅养殖常见误区及应对措施
泥鳅养殖常见误区及应对措施近年来,养殖泥鳅的人越来越多起来,但是泥鳅养殖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养殖风险就会增加。
下面一起简单了解下泥鳅养殖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
1.便宜的泥鳅苗永远不要想以一个小自行车的价格来买一辆小汽车,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东西的品质肯定还是根据价格来决定。
想要品质好就必须要大量资金和精力的投入,这样高资金高精力的投入,怎么可能会低点的价格卖出去呢?一般新手在选择泥鳅苗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被低价格吸引,而忽略了高品质和品种这两种因素。
那不用想以后养殖出来的蚯蚓质量肯定是不会高的,就会面临着亏本的风险。
在选择泥鳅苗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图便宜选择那些劣质的。
要记住好东西是永远不会以低价来出售的。
2.养殖技术管理不完善养殖泥鳅的时候有一大部分是要靠后期的管理,小部分才会根据前期的技术,管理泥鳅是养殖泥鳅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想养殖泥鳅的人,大部分是感觉养殖泥鳅可能会比较容易一些,因为泥鳅的抗病能力还是比普通的鱼要好一些,而且不会因为缺氧而导致很大批量的死亡。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低氧的环境也是会影响泥鳅的生长而导致生长期延长。
泥鳅长得慢肯定就会影响以后的出售了,而直接影响到赚钱。
3.注意泥鳅天敌虽然泥鳅是生活在水里边的,但是对泥鳅来说水里面的危险也是很多的。
泥鳅在小的时候需要注意蜻蜓的幼虫还有水蜈蚣,这些东西都会吃掉小泥鳅的。
尤其是在天气比较炎热的6月份,这个时期一些鸟和老鼠也会跑来偷吃泥鳅或者是咬伤泥鳅。
在养成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出现这些情况的话,那肯定会损失很多,严重的话肯定会导致亏本的。
所以在决定养殖泥鳅之前,首先要把养殖的风险先掌握得差不多。
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养殖中出现的亏损情况,从而赚取大量的财富。
探讨泥鳅养殖中应注意的七个关键环节
水 泥抹 平待 干 。 待 池子 完全 干燥 后放 进肥 泥2 0 n _ 3 O 厘米 , 注 人清 水4 0 — 6 o 厘米 , 此 时要 注意 的是 水质必 须符 合无 公害 水产 品生产 的要 求 , 不含 病原 微生 物 、 寄 生 虫卵 、 重 金属 等有 害物质 。 池子在 正 式使用 前最好 用 生石灰 和漂 白粉 混合 清 塘 消毒 , 每 亩 用生 石灰 5 0 e z  ̄ 斤 加漂 白粉 l 5 公斤 深 水金池 泼 洒 。
周 出现浑浊 的小 白斑 , 而 后菌 丝 向外伸展 , 呈灰 白色 、 柔 软 的棉絮状 , 肉 眼 即可 识别 。 防治方 法 多为彻 底 清塘 、 进 行严 格 的消毒 以及 防止泥 鳅 受伤 。
2 、 肠 炎病
养 殖泥 鳅 的场址 , 一要 靠 近水源 , 以便定 期加水 一 二要符 合 公共卫 生要 求 , 远离 交通 要道 、 工业 区和污染 区 , 最 好是 选择避 风 向阳的地方 建造养 殖池 子。 池
的水体 易生长 繁殖 。 症状表 现为病 鳅活 动迟缓 , 食 欲减退 或消 失。 初期在 病灶 四
淤泥 中 , 尤其 喜欢 生活在 中性 或弱 酸 性( P HO 6 . 5 - 7 . 2 ) 的 土壤 中 。 泥鳅 生长 的
适 宜水 温为 1 5 - 3 0 " C, 最 适 合水温 为 2 5 - 2 7 " C, 水 温高 于3 0 " C, 则 钻人 淤泥 中休 息, 水 温低 于 5 ℃, 则潜 入泥 中冬眠 。 =. 选择 舒适 适宜 的场 所
一
.
要 了 解泥鳅 的 生活 习性
养殖泥鳅的风险主要有哪些是必须注意的?
养殖泥鳅的风险主要有哪些是必须注意的?任何一种养殖都可能存在风险,泥鳅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品,其养殖生产也存在一定风险。
市场风险虽然目前泥鳅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一直攀升,但对于农民个人来讲,同样存在市场风险。
特别是初次养殖,养殖规模又小的,市场风险相对要大一些。
建议积极向大户和养殖基地靠拢,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合适的时机,方便时“搭车”销售。
技术风险泥鳅养殖,主要风险在技术,如果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会导致养殖失败。
因此,在实施养殖之前,最好能学习相关技术,然后少量试养,待充分掌握技术之后,再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新手养泥鳅,警惕低价苗风险!目前泥鳅人工繁育泥鳅苗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规模化繁育基地并不多,主要以中、小型或家庭式经营模式存在。
这也导致了泥鳅苗市场价格的混乱,为了竞争,排挤同行等,打起了价格战。
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会遇到比“倒闭”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
泥鳅养殖行业也是如此,价格混乱,总能找到比最低价还要更低的价格。
新手养殖户根本也没有办法甄别,只想到在苗种上能节约成本就好。
什么物美价廉,什么让养殖户享受低价,这些都靠不住。
提升苗种质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业界良心,更需要多年厚积薄发。
一味低价,就没有好的苗种。
过度价格战,低价竞争,不仅损害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养殖户,损害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未来。
泥鳅苗繁育场需要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来生存,如果这个空间被一再挤压,那受伤的还是只有养殖户。
养殖户花低价也只能买到相应价值的苗种。
泥鳅苗价值体现只能在是价格上,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养殖户不要为了节约那点儿苗种成本,而忽略了泥鳅苗种本身。
泥鳅苗种质量好,泥鳅少生病,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泥鳅出塘时整齐度高,卖相好,销售价格好。
新手养殖泥鳅不能一味比价格,更要看泥鳅苗品质,看看是不是物有所值,警惕低价苗风险,同时也要注意不花冤枉钱。
泥鳅养殖失败的人多吗?任何一种养殖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泥鳅的养殖也是一样的,根据我们的分析,造成泥鳅养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泥鳅养殖条件
泥鳅养殖条件
泥鳅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产业,而泥鳅养殖条件是影响养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泥鳅养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质条件
泥鳅是一种淡水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泥鳅养殖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质。
水质不好容易导致泥鳅生长缓慢、易患病等问题。
泥鳅的理想PH值为7.0-8.5,水温在20-30℃之间,水质应该含有适量的溶解氧和无害的微生物。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需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体的流动性。
二、场地条件
泥鳅养殖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地,场地应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尽量避免暴雨和强风天气的影响。
另外,养殖场地的地面应该平整,便于清洁和管理。
如果没有合适的场地,也可以考虑建造养殖池。
三、饲料条件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对食物的口感和颜色有要求,所以要选择口感好、颜色艳丽的饲料。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非常重要,不能让泥鳅吃到有害物质和过期饲料。
四、养殖技术条件
养殖技术是影响泥鳅养殖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掌握养殖技术,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
泥鳅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市场销售的标准大小,因此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地进行养殖。
另外,需要注意泥鳅的疫病防治,保持水质清洁和饲料合理搭配,预防泥鳅感染疾病。
以上是泥鳅养殖条件的几个关键因素,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泥鳅养殖。
希望能对广大养殖爱好者有所帮助。
当前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姜浩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03期泥鳅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被称为“水参”。
同样,泥鳅也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种,它适应性十分强,发生病害的概率低,成活率高。
泥鳅能够一整年上市,销售状况良好。
目前,泥鳅养殖已经从单一培养方式,到如今开发了一种生态有效的育苗方法,利用水荠和水獭等水生生物与泥鳅共同生存,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1 ;泥鳅养殖存在的问题根据对泥鳅养殖的调查,笔者发现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1 泥鳅幼种的质量方面市场上品质优秀的泥鳅种并不多,很多商人利用了养殖户想要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弱点。
通过广告宣传,向养殖户出售低价的野生泥鳅品种幼种,造成养殖户的损失。
由于低价的野生泥鳅幼种品种低劣,容易产生病害的问题,成活率低,从而导致泥鳅品种的养殖成本增加。
另外,商家并不会为养殖户提供针对品种低劣的幼种的培养方式。
1.2 人工培养技术方面大型幼种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其中许多从事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并不准确。
泥鳅的幼种的存活率过低,主要有以下的因素:首先,低劣的幼种主要是从呼吸道呼吸到肠道呼吸,特别容易发生病害并导致大规模死亡。
这可能是由于水质恶化,养殖户放的诱饵的不科学;其次,泥鳅特别纤细,个体小,活动力弱。
泥地里的大量浮游生物會影响泥鳅的生存。
1.3 成熟的养殖技术方面泥鳅养殖核心技术出现了问题。
在繁殖过程中水质趋于恶化,特别容易发生蓝藻水华,导致失败,池塘过大导致投资过度,繁殖风险高;池塘必须重建,池塘必须深埋网眼,池塘底部有一层网。
它不仅起到“防逃”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成功后采用网捕。
减少捕捞的劳动强度及捕捞成本;水产养殖池塘的入口和出口必须设置良好。
1.4 培养泥鳅饲料的选育和饲养技术,导致饲料浪费,诱饵系数高,据统计,目前很多养殖户使用下沉颗粒饲料进行养殖,饲料系数达到较高水平,水产养殖的成本大大增加。
1.5必须定期防治泥鳅疾病,特别是泥鳅的各种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养殖户应该采用针对性的技术。
探讨泥鳅养殖中应注意的七个关键环节
探讨泥鳅养殖中应注意的七个关键环节作者:张凯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1期[摘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河、沟、渠等泥鳅生息的场所受到农药、化肥以及工业废水等污染,使得天然泥鳅的数量骤减,再加上人们只捕捞、不投放,使泥鳅的繁衍受到严重的威胁。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和饲养,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所以在农村发展泥鳅养殖是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积极开展泥鳅养殖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注意其中的七个关键环节,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养殖场泥鳅环节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26-01一、要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泥鳅身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则扁,腹部较圆。
头较尖,吻端向前突出,口小,下位,眼很小。
体背及休侧深灰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腹部是灰白色的,体表粘液多而滑。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软泥多的河、湖泊、池塘等浅水域的底层淤泥中,尤其喜欢生活在中性或弱酸性(PHO 6.5-7.2)的土壤中。
泥鳅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合水温为25-27℃,水温高于30℃,则钻入淤泥中休息,水温低于5℃,则潜入泥中冬眠。
二、选择舒适、适宜的场所养殖泥鳅的场址,一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二要符合公共卫生要求,远离交通要道、工业区和污染区,最好是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养殖池子。
池子一般由砖和石头砌成,面积以200-400平方米为宜,池深在0.7-1米左右,用水泥抹平待干。
待池子完全干燥后放进肥泥20-30厘米,注入清水40-60厘米,此时要注意的是水质必须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要求,不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池子在正式使用前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深水全池泼洒。
三、苗种放养要精心苗种放养前,最好用2%-3%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杀灭其体表的病原体。
怎么养好泥鳅?养殖前这七大养殖瓶颈了解一下
怎么养好泥鳅?养殖前这七大养殖瓶颈了解一下泥鳅养殖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的养殖户投身其中。
但不少养鳅人却并没有从中获得期望的回报。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发展泥鳅养殖不熟悉,没有突破这个新兴产业的七大瓶颈,怎么养好泥鳅?养殖前这七大养殖瓶颈了解一下。
1、规模化的亲本培育技术亲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泥鳅的品质和产量,亲本的培育是发展泥鳅养殖最重要也是最前端的一个环节。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炒种公司”,他们在一些媒体上发布公告,宣称研发出了泥鳅“新品种”,将从集贸市场上收购上来的野生泥鳅当作“种泥鳅”高价卖给养殖户,这种质量低劣的种苗肯定会造成引种户未养先亏。
实际上,我国目前尚无一个农业部审定、命名的泥鳅品种。
2、工厂化的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苗种繁育是目前泥鳅养殖的最大瓶颈,是关乎养殖成败的最关键环节,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的因素。
不掌握苗种繁育技术,就谈不上“人工养殖”。
泥鳅苗种的繁育技术不是特别复杂,现在有些科研机构还实现了催产孵化一体化,将催产、孵化同步完成。
3、规范化养殖技术百度文库在提倡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更提倡规范化养殖。
规范化养殖是科学养殖的体现,是实现项目持续发展的前提。
规范化养殖要体现在泥鳅养殖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和每个细节。
4、成熟的养殖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泥鳅池精养模式、网箱养殖模式、稻田套养模式、混养模式、水泥池养殖模式等。
不同的养殖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养殖效益。
但现在被宣传得最多的是一种“暂养模式”(屯养模式),也就是在野生泥鳅大量上市价格较低的时候购进,集中暂养在池塘中,在春节前后价高时售出,从而赚取季节差价。
这种模式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存在诸多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因素,不属严格意义上的人工养殖,不应提倡。
5、配合饲料制作在人工养殖环境下,饲料投入是最大的生产成本。
要实现当年上市或5个月内上市,就必须采用泥鳅专用饲料投喂。
因此,良好的饲料系数是人工养殖成败的关键。
一般而言,饲料系数越低,成本越低,效益越高。
养泥鳅的10大忠告
养泥鳅的10大忠告养泥鳅得选好地方,这就像给孩子选个舒服的家一样重要。
你看老陈,把泥鳅养在又脏又小的池子里,结果泥鳅没几天就病恹恹的。
好的环境得干净、宽敞,这样泥鳅才能快乐地游来游去,像在自己的小王国里一样自由。
水的质量可不能马虎,这水就像泥鳅的生命源泉。
老张用了被污染的水养泥鳅,那些泥鳅就像在毒水里挣扎的难民。
水要清澈、无污染,还要注意酸碱度,就像我们喝的水得健康一样,这样泥鳅才能茁壮成长。
泥鳅吃的东西得合适,不能瞎喂,这像我们不能乱吃东西一样。
小王给泥鳅喂了太多油腻的食物,泥鳅消化不良,好多都翻肚皮了。
要根据泥鳅的大小和数量来选择合适的饲料,像给婴儿选奶粉一样精细。
养泥鳅得注意密度,别一股脑儿全放进去,这像坐公交车,人太多就挤得难受。
老李的池子里泥鳅多得像下饺子,它们连转身都困难。
合适的密度能让泥鳅有足够的空间活动,才不会生病呢。
泥鳅池得做好防护,这像给家安装防盗门一样。
小赵没注意防护,结果池子里进了好多老鼠和蛇,把泥鳅吃了不少。
要安装好防护网,防止这些不速之客,让泥鳅能安全地生活。
温度对泥鳅影响很大,这就像我们冬天要穿厚衣服保暖一样。
老吴在大夏天没给泥鳅池降温,好多泥鳅都热得受不了。
不同季节要注意调节温度,让泥鳅生活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才会健康。
给泥鳅换水有讲究,不能像换水盆里的水那么随意。
小花换水太勤又没注意水温,泥鳅都被折腾得没精神了。
换水要适量、适时,水温要接近原来的水温,就像给病人换点滴一样,得小心翼翼。
养泥鳅要定期检查,这像医生给病人做体检。
老孙好久都不检查泥鳅,结果有病虫害了都不知道。
要经常看看泥鳅的状态,有没有生病的、受伤的,这样才能及时处理,保证它们的健康。
繁殖泥鳅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这像照顾孕妇一样。
刘嫂在泥鳅繁殖的时候没提供合适的环境,好多泥鳅卵都没孵化出来。
要给它们准备好繁殖的条件,像柔软的“产床”、合适的温度,这样才能有更多小泥鳅诞生。
如果发现泥鳅有异常,得赶紧处理,这像房子着火了得灭火一样。
泥鳅养殖有哪些疑难点
泥鳅养殖有哪些疑难点泥鳅肉质细嫩,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品质非常好的食材和药材,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从市场上来说,养殖的泥鳅有本地*生*长的品种、台湾泥鳅等,也有*生的。
由于*生泥鳅资源越来越少,难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人工养殖就很重要。
那么泥鳅养殖有哪些疑难点?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泥鳅肉质细嫩,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品质非常好的食材和药材,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从市场上来说,养殖的泥鳅有本地*生*长的品种、台湾泥鳅等,也有*生的。
由于*生泥鳅资源越来越少,难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人工养殖就很重要。
那么泥鳅养殖有哪些疑难点?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1、苗种问题本地泥鳅苗种主要是*生,也有人工繁殖的,但总体的特点是质量参差不齐,成活率没有保障。
这是因为泥鳅人工繁育苗种及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普及。
另外,本地*著泥鳅没有经过驯化,在摄食习惯上不利于养殖。
从养殖角度讲,泥鳅苗种可以选择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个体大,生长快,能浮出水面摄食,不钻*,对养殖生产非常有利。
在养殖时,为了充分利用饵料,也可以混入少部分本地优质泥鳅苗种。
2、疾病问题对于种、养殖来说,这都是问题。
养殖业的传播感染途径更快,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最多。
泥鳅的鳞片细小,容易受到擦碰伤,既而再感染其他疾病。
泥鳅一旦得病,也会像其他养殖鱼类一样难治疗,因为水体毕竟是个大空间,而用药的效果又会受到水体、鱼体质的影响。
所以,疾病贵在预防。
平时注意养护水质和底质,疾病流行期间严格消毒,定期投喂药饵。
3、防逃和防敌单以台湾泥鳅来说,由于其有浮上水面游动、摄食的习惯,很容易受到水鸟等敌害的捕食。
不要小看水鸟,它们会捕完一塘子的泥鳅。
所以,养殖台湾泥鳅要设置防鸟设施。
另外,本地等品种具有逃逸性,大雨时节要特别注意雨水反灌。
泥鳅养殖是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的,但是在养殖泥鳅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难题,上面3个问题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并没有涉及到,总体来说,泥鳅是比较好养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摄入的食物也比较广泛,只要给它适宜的环境,就能够迅速的成长繁殖。
水泥池养殖泥鳅的五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的总结
水泥池养殖泥鳅的五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的总结水泥池养殖泥鳅的五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的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泥池养殖泥鳅的五个常见误区及解决办法的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年来泥鳅价格节节攀升,野生泥鳅量逐年减少,不少人养殖失败,现总结几个常见的养殖误区及解决办法。
一、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到外地高价购买所谓的进口的优质苗,因长时间暂养、长途运输死亡率可达70-90%,造成养殖失败。
解决办法:目前没有专供养殖的品种。
养殖的是本地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前者抗病力强,后者生长快。
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鳅苗。
二、放养不当10厘米以上的的规格泥鳅体内有卵,运输操作稍有不当,死亡率高达80-100%,因此不能放养。
解决办法:2-3月,池水昼夜温差变化大,宜放8-10厘米的大苗;4-5月宜放5-7厘米的`小苗。
三、水泥池的建设不符合泥鳅生态习性泥鳅常发生烂嘴病,病情轻的体瘦弱,重的死亡,有的死亡率达40%以上,用药后疗效仍不理想。
其实此病是由于水泥池的建设不符合泥鳅生态习性引起的,泥鳅对地表的振动很敏感,当地表振动时泥鳅受惊会窜出5-6米远,泥鳅视力差,如果池子太小,嘴易撞到池壁受伤引发此病。
四、滥用粪肥鳅池水体小,施粪肥过多,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
一定要注意施肥时间。
五、忽视水草作用养鱼先养水,有草鱼才肥。
据统计,泥鳅在有水草情况下,成活率为泥土的1.07倍,为无隐蔽物的1.46倍。
因此,用白塘养常规鱼类的方法来养泥鳅是行不通的。
解决办法:在泥鳅池子中栽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草。
这些水草的根系发达,不仅给能泥鳅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还能起防暑降温、净化水质的作用。
花泥鳅鱼的养殖方法有哪些一、泥鳅饲养要点: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作为特色地域经济大力发展 . 得 了 取
≈
均 利 润 超 4万 元 成 为全 国最 大 的 泥鳅 养 殖 和 集 散 基 地 . 现 出 “ 全 国 、 全 呈 买 卖
嚣
良好 的 效 果 如 江 苏 赣 榆 县 墩 尚镇 . 已
^ 发 展 泥 鳅 养 殖 面 积 上 千 公 顷 . 养 殖 户 有
防鱼 病 发 生 的 目的 同时 强 化投 入 品 管
把 损失 降 到 最低 ;增 加 销 售 渠 道 联 系 ,
及 时将 商 品 鱼上 市 销 售 .减 少 积 压 . 避
免 因 缺 氧 浮 头 而 大 面积 死 亡 : 时 转 移 及
用 水 困 难 池塘 鱼 种 . 取 减 少损 失 。 争
收 致 富 的主 导产 业 。 泥 鳅 养 殖 良好 的 发 展 前 景 吸 引 着 认 真 组 织 水 产 技 术 人 员 和 水 生 动 物 疫 病 防 治 机 构 按 照 水 产 养 殖 病 害 测 报 工
作 的 要 求 . 大 监 测 范 围 , 加 监 测 频 扩 增
种 . 干 旱 对 渔业 生 产 的 影 响 降 低 到 最 将
体 上 发 布 公 告 . 称 研 发 出 了泥 鳅 “ 宣 新
言 , 料 系 数 越 低 . 本 越 低 , 益 越 饲 成 效 高 泥鳅 饲 料 的饲 料 系 数应 低 于 1 . . 也 5
就是说 . 出产 1吨 泥 鳅 . 需 饲 料 应 少 所
于 15吨 。 . ’
品种 ” .将 从集 贸 市 场 上 收 购 上 来 的 野 生 泥 鳅 当作 “ 泥鳅 ” 价 卖 给 养 殖 户 。 种 高 这 种 质 量 低 劣 的 种 苗 肯 定 会 造 成 引 种 户 未 养 先 亏 。实 际 上 . 国 目前 尚无 一 我
现 当年 上 市 或 5个 月 内 上 市 . 必 须 采 就
用 泥 鳅 专 用 饲 料 投 喂 因此 . 良好 的 饲 料 系 数 是人 工 养殖 成 败 的关 键 一般 而
质 量 直 接 关 系 到 商 品 泥 鳅 的 品 质 和 产 量 . 本 的 培育 是发 展 泥鳅 养 殖 最 重 要 亲 也 是最 前 端 的 一个 环 节 现 在社 会 上 出 现 了不 少 的 “ 种公 司 ” 他 们 在 一 些 媒 炒 .
( 加 强鱼病预防 。 止疫病暴发 。 4) 防
理 , 证 水 产 品 安 全 。嚼 保
英 山县 水产 局 4 8 0 王 文彬 ) 370
( 北 湖
.
.
4 — 5.
l
水一 一 一 一 一 术一
众 多 的养 殖 户投 身 其 中 但 不少 养 鳅 人 却 并没 有 从 中 获得 期 望 的 回报 。究 其 原 因 .主 要 是 对 发 展 泥 鳅 养 殖 不 熟 悉 。 没
塘 . 常 检 查 排 水 口 的拦 鱼 设 施 , 现 经 发
行 防控 , 保早 发现 、 诊 断 、 控 制 , 确 早 早
科 学 有 效 用 药 .对 死 鱼 实 行 无 害 化 处
问 题及 时维 修 和 加 固 . 防止 逃 鱼 。 同时 。 要 成 立 巡 塘 值 班 制 度 密 切 注 意 水 位 变 化 . 止 偷鱼 事 故 发 生 。加强 水 质 管 理 , 防
√ 86 入 6 .%.养 殖 户 平均 收益 超 过 6万 的
元 . 生 态 养 殖 园 区 内 的 67平 方 米 平 其 6 同时 做 好 苗 种 的组 织 供 应 . 以最 大 限 度 满 足 灾 后 养 殖 户 对 鱼 种 的需 求 . 广 大 使
养 殖 户 能 够 在 灾 后 及 时 补 充 投 放 足 鱼
萎
;
搿
球 ” 可 占 局 面 . 口量 占 全 国 总 出 口 的 出
量 的 9 %以上 . 镇 泥 鳅 产 业 总 收 入 突 0 全 破 3亿 元 泥 鳅 养殖 已成 为 当地 农 民增
60 0 0余 个 .从 业 人 员 超 过 1 . 人, 6万 人 均增收 6o 5 0元 . 占 当 地农 民 人 均 纯 收
理 。平 时 要 定 期 泼 洒 生 石 灰 、 生 物 水 微 质 改 良剂 . 强 鱼类 增 水~产一技一 抗 病 能 力 。 鱼 病 高 发 季节 . 日巡 塘 中应 注 意 观 察 鱼 群 的 每 活 动 和 吃食 情 况 . 现 异 常 现象 及 时 进 发
行 鱼 病 检 查 和 相 应 的治 疗 必 须 贯 彻 “ 防 为 主 . 重 于 治 ” 方 针 . 期 对 以 防 的 定
低 限度
率 . 现 病 情 , 速 上 报 并 及 时处 理 . 发 迅 防
止 病 情 的扩 散 和 暴 发 。抓 好 防控 . 对 针 重 点 养 殖 品种 和 区 域 主 要 流 行 病 害 进
() 3 加强养殖 管理 . 创优 养殖环境。
在 成 鱼 养 殖 过 程 中 , 持 早 、 、 巡 坚 中 晚
及时清除残饵 、 物 . 时人工增氧 , 杂 及 保
持 养殖 水体 环境 良好 旱 灾 未 解 除 前 . 建 议 养 鱼 户 减 少 饲 料 肥 料 使 用 量 . 取 采
捕 大 留 小 , 少 存 塘 鱼 , 解 压 力 , 求 减 缓 力
养 殖 水 体 泼 洒水 体 消 毒 剂 进 行 消 毒 . 并 在 饵 料 中添 加 一 些 内服 药 物 . 达 到 预 以
有 突破 这 个 新 兴产 业 的 六大 瓶 颈 : T规模 化 的 亲 本培 育技 术 亲 本 的 .
在 诸 多 技 术 风 险 和 市 场 风 险 因素 . 属 不 严 格 意义 上 的 人工 养 殖 . 应 提倡 。 不 Βιβλιοθήκη 5配 合饲 料 制 作 .
在 人 工 养殖 环 境
下 . 料 投 入 是 最 大 的 生 产 成 本 。 要 实 饲
个 农 业 部审 定 、 名 的 泥鳅 品种 。 命 2工 厂 化 的 泥鳅 苗 种 繁 育 技 术 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