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原文赏析
《卜算子》原文赏析《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展现了不肯攀高结贵的品格。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卜算子》原文赏析,欢迎阅读!《卜算子》原文赏析篇1《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翻译: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卜算子》原文赏析篇一: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
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
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
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
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
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
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卜算子原文:卜算子,九岁瞻叱丹,十岁学究《周易》三易,究易日遍,日夜唱《易》,又问》筮数,两术参□,星忽烁烁如彗章。
痴子畸少适耽奋,遭难涧底在江边。
荆人泪尽马首断,儿童时腐蚀肠肺。
赏析:《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卜算子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和遭遇,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首先,诗中描绘了卜算子的求学过程。
他在九岁时受到家中长辈的严厉教诲,开始学习《周易》这部古代经典著作并掌握了其中的三易之法。
从此,卜算子沉迷于理解和研究《易经》,每天日夜阅读和吟诵。
此处展示了卜算子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其次,诗中反映了卜算子的境遇。
卜算子年少时投入学问中,对周易和筮数深入探索,并将两种术法相互参照。
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卓越天赋的痴迷者,仿佛星辰闪烁,犹如彗星般耀眼。
然而,这种醉心于学术的努力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尊重和认可。
他遭受了家庭的困难,被迫贫困潦倒地生活在江边的涧底。
这表明了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忽视和冷遇,以及知识和贫困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中表达了杜牧对弱者遭遇的关注和同情。
当荆人泪尽,马首断时,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描绘了遭受困境的儿童,他们的生活如同腐蚀肠肺一般残酷。
这种描写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以及诗人对于社会议题的关切和批判。
综上所述,《卜算子》以其独特的题材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位少年学者的求学征程和遭遇。
诗中通过对学者遭遇困境和追求知识的执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呼吁。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内涵,对读者具有深远的思考意义。
张元干《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张元干《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①卧看明河月满空,②斗挂苍山顶。
③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④起舞闻鸡酒未醒,⑤潮落秋江冷。
【注释】
①沙水:即沙溪,福建闽江的支流,流经福建沙县。
邓肃《碧云洞》诗:“我因避地访名山,扁舟夜度沙溪寒。
”
②明河:即银河。
③斗:北斗星。
④多事:指国家多灾多难。
⑤起舞闻鸡:用祖逖与刘琨中夜闻鸡起舞故事,参前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译文】
风露湿了衣,浮云头上飞。
入夜游沙水,小舟归途迷。
卧看银河亮,明月当空垂。
北斗挂山顶,青山洒余辉。
千年历史事,只有青天知。
国步多艰难,人世皆可悲。
乘醉闻鸡舞,壮志未衰微。
秋来潮水落,江上冷风吹。
【赏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闲居福建期间游沙溪时作,表现出一种沉重的忧患意识。
月夜泛游溪水,未能驱散心头的忧闷,而他所忧所悲的不是一己之荣辱得失、升沉进退,而是整个“人间”人世的不幸苦难。
词人以孤独的灵魂去承受整个“人境”的痛苦,这便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人格、襟怀。
词人忧患而不沉沦,进取之心尚在,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示。
词的空间感强,又具有历史意识,他的进取心正是建立在对千年历史理性的洞察、反思的基础上。
《卜算子》诗词鉴赏(精选18篇)
《卜算子》诗词鉴赏(精选18篇)《卜算子》诗词鉴赏篇1《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释1.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2. 已:完结,停止3.休:停止4.定:此处为衬字。
5.思:想念,思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卜算子 全文及注释
卜算子全文及注释卜算子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一首名篇,形式为五言绝句,以深刻的思索和哲理见长。
下面是《卜算子》的全文及注释: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第一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诗人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两个人的地理距离遥远,相隔江头江尾,无法直接相见的情景。
- 第二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诗人日复一日地思念心中的人,尽管无法相见,但通过共饮长江水来象征着心灵的相通与联结。
- 第三句:“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 诗人对于思念之情的延续提出了疑问,此水何时才会停止流动,此恨何时才能消散。
- 第四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诗人表达了对于相思之情的期望,希望对方的心境能够与自己一致,共同承担相思之苦。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达了深情厚意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长江的隐喻,将地理距离与心灵的相通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于远离的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人心境的期望,希望对方能够与自己情意相投,共同经历相思之苦。
《卜算子》在表达爱情追思之情的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诗人通过描绘人们面对时光流转和无法预知未来的无奈,表达了对于生命中遗憾和无法挽回的事物的思考。
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把握眼前的美好,不负相思之意。
总之,李之仪的《卜算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远离心仪之人的深情思念,同时也展现了对于生命与时光的思考。
这首名篇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卜算子(李之仪)
卜算子(李之仪)《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
出自其作品集《姑溪词》,后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是向对方表示恋情的一首佳作,富有民歌的艺术特色。
作品原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简介:李之仪,(1035-1117),字端叔,沧州无棣(属山东庆云)人。
北宋神宗朝进士。
曾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
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被贬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他的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创作背景:公元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动人的爱情宣言,深深打动了杨姝,她洗尽铅华,嫁给了李之仪。
不久后,就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尧光。
注释译文:(1)、休:停止。
(2)、已:完结,停止。
(3)、思:想念,思念。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辛弃疾卜算子
辛弃疾卜算子辛弃疾卜算子导语:词人辛弃疾所写的《卜算子》成为千古绝唱,是人们非常的喜欢的词作。
那么,《卜算子》是怎样的一组词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辛弃疾的《卜算子》,欢迎阅读!辛弃疾卜算子篇1卜算子作者:辛弃疾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
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
病是近来身,懒是从前我。
静扫瓢泉竹树阴,且恁随缘过。
卜算子(饮酒成病)作者:辛弃疾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
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卜算子(荷花)作者:辛弃疾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卜算子·漫兴辛弃疾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辛弃疾词作鉴赏这首词被邓广铭收集在《稼轩词编年笺注》(编于光宗绍熙五年至宁宗嘉泰二年之间),这时辛弃疾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时期:因遭小人算计诬陷而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
这首《卜算子》就是他这时写成的。
题曰“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的自我解嘲之作,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胸中有郁积,腹中有学养,一触即发,一发便妙,不可以寻常率笔目之。
励志古诗词《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古诗,被誉为“古代励志经典”。
这首诗以算命为背景,Narrates了一位哲士在算命时对生活的一番坚定信念和暗示,象征着一切都本着定数而行,人生有平淡也有曲折,但苦乐均来自自己的心态,只要有勇气、决心和信念就能实现梦想。
诗全文如下:
卜算子·苏轼
咄咄怪事,一郎能顾。
十五从军,出师未没,竟夕大雪。
算子归去,咐言问情,对对答答。
匹马拉雪,簇花拂堂,算子不语。
湘妃惊怒,起舞萧萧,白虹隐没,度梁天地。
赏析:
《卜算子》以算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哲士对生活的一番坚定信念和暗示。
作品以四句情节描述开头,让我们看到算子归来之后与湘妃的对话,湘妃宣泄着自己对现实的愤慨和不甘心,勇气、决心和信念是湘妃此刻的心态,正所谓“不惑在心,不负人间”。
经过这段对话,湘妃把自己满怀豪情、充满希望的心态抒发出来,最终表现在她起舞萧萧,象征着她朝气蓬勃、无畏无惧,勇敢从容地迎接未来的年轻女子的形象。
算子的出现也让当时的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它表明了一切都本着定数而行,之所以可以实现梦想,是因为有了勇气、决心和信念。
《卜算子》被誉为“古代励志经典”,其中涵盖的道理仍然适用于今天,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苦乐均来自自己的心态,只要你有勇气、决心和信念,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赢得人生的辉煌,做出实践改变自己的人生,充实自己的人生。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①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②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③
【注释】①长江头,长江上游。
长江尾,长江下游。
②已:终止。
③定,此处用作衬字。
【译文】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
我终日思念着你,却相见无由。
我们同饮长江水,这使我更添离愁。
当江水停止流动的时候,也就是我对你的思念终止的时候。
但愿你的心象我的心,我会把你永远记在心头。
【集评】
明·毛晋:“(之仪词)中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如‘鸳衾半拥空床月’,又如‘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
又如‘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即置之片玉、漱玉集中,莫能伯仲。
至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是古乐府俊语矣。
”(《宋六十名家词·姑溪词跋》)
现代·唐圭璋:“此首因长江以写真情,意新语妙,直类古乐府。
起言相隔之远,次言相思之深。
换头,仍扣定长江,言水无休时,恨亦无已时。
末句,言两情不负,实本顾太尉语。
”(《唐宋词简释》)
【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云:“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
”此首即以清淡之语表达深婉强烈的相思。
其中以长流无尽的江水为比兴,景与情妙合无垠。
且以文人手笔而兼具民歌的直挚、质朴,确给人以清新隽永的美感。
卜算子二十首——刘存发
卜算子二十首刘存发卜算子·秋夜趁醉上轻舟,野水迷前路。
荡入荒滩暮色深,野鸟惊无数。
芦雪漫汀洲,荻叶随风舞。
皓月升空冷意添,今夕波间驻。
卜算子·夜雨怀人震耳裂长天,刺目红绡绚。
夜雨敲窗阵阵寒,泪涧佳人眼。
惊我梦团圆,又阻传书雁。
但愿君心似我心,不碍音书断。
卜算子·蝉云鬓裹轻纱,不住谭天口。
苦匿枝头发浩歌,振翅风中抖。
饮露抱青槐,噪暑鸣高柳。
为得沉吟觅一枝,岂是因贫陋。
卜算子·童年捉蝈蝈翠绿小身驱,细腿常弹跳。
大腹便便短翅收,惯吃花边草。
细语叫哥哥,囝囝轻轻靠。
信手擒来锁入笼,窗下啼昏晓。
卜算子·端午此日扫门庭,此节悬菖艾。
香草辞章赋美人,浩气终难改。
蒲酒已陈年,筒粽传多载。
江上忠魂意不孤,万众龙舟赛。
卜算子·梅花寂寞短篱边,凄冷清溪绕。
疏影香馨梦正酣,霜打风欺扰。
词客不须邀,细蕊花开杳。
残雪冰凌尚未融,先自春来报。
卜算子·盛夏风软送荷香,火炽葵心转。
几树樱桃万点红,玉果枝头罥。
绿槐庇荫浓,高柳蝉声远。
稚子行舟野水中,更向芦塘绾。
卜算子·童年养小鸟大雀屋檐飞,小鸟笼中闹。
一日三餐米面新,只叹昆虫少。
抖翅振花翎,开口鸣昏晓。
一样童心自有情,何日腾云表。
卜算子·芦荻身立碧波中,根卧深泥内。
朝伴霞光冉冉升,晚系斜晖坠。
已送雁南归,更见西风起。
一派苍茫似雪飞,梦断连千里。
卜算子·童年扑蝶小院牡丹开,几度寒和暑。
昨夜东风入梦来,花满阶前路。
双蝶绕篱飞,并落凝香处。
正是销魂细语时,岂可忙追捕。
卜算子.上元月色润梅容,玉蕊枝头挂。
狮舞龙腾火树飞,今夕明如画。
记得去年时,携手花灯下。
昨日相邀信渺茫,独立愁无话。
卜算子.雪大雪压残枝,犹有清馨透。
傲立孤梅蕴冷香,寂寞黄昏后。
帘外起长风,灯影明如昼。
银海茫茫映小窗,共饮椒花酒。
卜算子.除夕春色上眉头,往事堪回味。
弹指声轻又一年,枉负东流水。
此夕竟无眠,人世添新岁。
几度三更念故乡,共与今宵醉。
卜算子之 卜算子原文
卜算子之卜算子原文引言《卜算子》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世俗之事的不屑,展现了李白倜傥不羁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卜算子》的原文,带您一起领略李白的诗意境界。
正文卜算子,用天象卜卦来算命的人。
古人常将占卜命运与天象联系起来,认为天空的星辰运行和变化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李白以诗中的卜算子,象征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让我们来品味一下《卜算子》这首诗的原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自己和君主的对比描绘了长江两岸相隔的情景。
李白住在长江的源头,而君主却住在长江的尾部,彼此相隔甚远。
他日日思念君主,但却无法与君主相见。
这种长江分隔的伤离别离,使得李白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为了寄托心中的爱意,他不断地和长江水共饮,以表达自己的深情厚意。
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期望。
他问长江的水几时才能停止流动,他的思恋之情又何时能够消逝?他希望君主能与他一样,心心相印,不会辜负他的相思之意。
诗意解读李白以《卜算子》一诗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世俗之事的不屑。
他将自己与君主相隔的情景与长江的流动对比,以此来表达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尽管长江水从未停歇,但他对君主的思念却始终不变,愿君主能了解他的心意,不负他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表现手法,通过描绘长江的流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长江象征着无尽的时间和命运的循环。
诗人借此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奈,以及对真挚感情的追求和珍视。
总结《卜算子》是李白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长江两岸相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思念之情。
长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无尽的时间和命运的轮回,而诗人希望君主能了解他的心意,不负他的相思之情。
李白以诗意纵情的笔触,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相结合,使诗中的境界更加超凡脱俗。
《卜算子》一诗无论是在表达情感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堪称是唐代优秀的抒情之作。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卜算子》原文及赏析(通用17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卜算子》原文及赏析(通用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原文及赏析篇1卜算子原文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逋。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译文红嫩的荷花婷婷袅袅,不攀不附地生在长满芦苇的岸边。
一阵西风吹来,泛起淡淡轻烟,又落下稀稀疏疏的雨滴。
饮酒后随意的放好酒杯,细细品赏这如盈盈少女一般的荷花。
片片荷花瓣儿,像少女身上的红衣,用这花瓣儿来盛酒,把那仙酒的滋味,细细地品一品。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水芝:荷花的别称。
蒹葭浦:即指一般的、寻常的水滨。
蒹葭,河辺芦菷。
草草:随意、潦草。
杯觞:酒杯。
盈盈女:姿容美好的女子,此处借指荷花。
叶叶:言以荷花为盛酒之具。
流霞:神话中的仙酒,见《论衡·道虚篇》,此处指美酒。
赏析:赏荷花而饮美酒,是古人的一种雅兴。
如南朝陈孙德琏(坐)镇郢州时,泛船饮酒赏荷,宾僚并集,时称胜赏;宋代欧阳修在扬州时,也曾邀集宾客,对荷而坐,传诗饮酒,成为佳话。
葛立方也不乏这样的雅兴,此词使是在赏荷席间所作。
此词篇幅虽小,但写荷花却颇具特色。
作者对荷花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描写与刻划。
把荷花的状态形象写活了;尤其善用叠字,利用叠字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力,摹景状物,把荷花的精神也写活了。
词的上片首句点出所咏之物。
“水芝”是荷花异名,“红”既写其颜色之美,同时也写其开放之盛;“袅袅”则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柔丽妩媚、婉转多姿。
十首卜算子
卜(bǔ)算子,词牌名。
又叫“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据说这一词牌名来源于唐朝诗人骆宾王,因为“骆宾王诗好用数名,人称为‘卜算子’,词取以为名。
”最先用这一词牌作词的是北宋词人张先,但后来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1.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ǐng)。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宋代: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6.卜算子●感旧宋代: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7.卜算子宋代:程垓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
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qióng)声怨。
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8.卜算子宋代:石孝友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jù)。
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
住也如何住。
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9.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宋代:高观国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
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春句。
10.卜算子宋代:辛弃疾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
卜算子古诗大全
卜算子古诗大全《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宋朝·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朝·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朝·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朝·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感旧》宋朝·苏轼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卜算子·五日》清朝·纳兰容若村静午鸡啼,绿暗新阴覆。
一展轻帘出画墙,道是端阳酒。
早晚夕阳蝉,又噪长堤柳。
青鬓长青自古谁,弹指黄花九。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清朝·纳兰容若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戚戚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惟珍重。
《卜算子·答施》宋朝·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卜算子·袅袅水芝红》宋朝·葛立方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逋。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宋朝·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唐宋词之朱敦儒《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唐宋词之朱敦儒《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
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①幽思有
谁知,托契都难可。
独自风流独自香,来寻我。
【注释】①“似共”句:似在躲避春天,即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
争春”之意。
②幽思:深远的情思。
③托契:犹言“托交”,托身于朋友。
结客场行:“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可:投合、适宜。
【译文】一枝梅花独放在荒山僻涧,自由自在免遭幽禁于林苑庭园。
路远山深却不怕严寒风雪,心境恬淡似无意与群芳争艳于春天。
忧虑深沉
怀抱远志有谁知晓,想托身朋友但生性高洁难上难。
独自风流独自飘香无
人顾,唯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相怜。
(汤俊峰译)
【总案】清人黄苏说,朱敦儒“作梅词最多,以其性之所近也。
”的确,此首咏梅词,既是为物传神,也是为我写心。
且看这枝梅花,生长在
路远山深的古涧里,无尘世的喧嚣,没有“园林”的封锁羁绊,得天地之
精神,独往独来,自由自在。
它无意争春,自甘寂寞,保持着自己独立高
洁的风流标格。
这俨然是“拂袖青山归去”的“卧云人”(如梦令)朱敦儒
自己!他晚年致仕隐居浙江嘉兴岩壑,“脱屣轩冕,萧然如遗世独立。
”
他在对古涧梅花的审美观照中,由于“性之所近”,自己也恍然变成了梅花,与之“混同起来”,梅品与人格不露痕迹地合成为一、梅花已人格化、个性化。
卜算子词欣赏30首
卜算子词欣赏30首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卜算子·答吴伯固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卜算子·夜坐漏断人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沙鸥鹭鹭飞。
卜算子·别松菊醉眼看花花褪残,红颜已随流水远。
问松菊都知否?相对无语各沉思。
卜算子·雪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嫌雪压头轻重,待到春风送暖时。
卜算子·水调歌头·夜市夜市灯如昼,游人似织稠。
随处歌声,浓似酒,醉倒不知归路。
卜算子·春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卜算子·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缘如画里,天际云连海北。
卜算子·月上柳梢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春风一夜吹残酒,左通明、右通明。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满庭芳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卜算子·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年下,沉浮雨打萍。
浮萍飘尽见天心,始觉圣恩深。
卜算子·霜重鼓寒霜重鼓寒声断,马萧萧而鸣。
残月凄凉,夜色寥落,天涯行客稀。
卜算子·望江南·超然台作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卜算子·梅花几度梅花消息,重阳后。
西风渐紧,天渐高,淡荡云闲。
卜算子·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卜算子·捣练行·送从叔去随州塞雁高飞人未还,瞿塘滟滟水云闲。
五百里奚函谷路,青枫叶落荻花残。
卜算子·千秋岁·春事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杜宇一声春晓。
卜算子·浣溪沙·落花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朱敦儒《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朱敦儒《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
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①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
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注释】
①“似共”句:似在躲避春天,即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之意。
②幽思:深远的情思。
③托契:犹言“托交”,托身于朋友。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可:投合、适宜。
【译文】
一枝梅花独放在荒山僻涧,自由自在免遭幽禁于林苑庭园。
路远山深却不怕严寒风雪,心境恬淡似无意与群芳争艳于春天。
忧虑深沉怀抱远志有谁知晓,想托身朋友但生性高洁难上难。
独自风流独自飘香无人顾,唯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相怜。
(汤俊峰译)
【赏析】
清人黄苏说,朱敦儒“作梅词最多,以其性之所近也。
”的确,此首咏梅词,既是为物传神,也是为我写心。
且看这枝梅花,生长在路远山深的古涧里,无尘世的喧嚣,没有“园林”的封锁羁绊,得天地之精神,独往独来,自由自在。
它无意争春,自甘寂寞,保持着自己独立高洁的风流标格。
这俨然是“拂袖青山归去”的“卧云人”(《如梦令》)朱敦儒自己!他晚年致仕隐居浙江嘉兴岩壑,“脱屣轩冕,萧然如遗世独立。
”他在对古涧梅花的审美观照中,由于“性之所近”,自己也恍然变成了梅花,与之“混同起来”,梅品与人格不露痕迹地合成为一。
梅花已人格化、个性化。
苏轼《卜算子》意思及作者全词翻译赏析
苏轼《卜算子》意思及作者全词翻译赏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出自] 北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篇是苏轼于元丰五年十二月在黄州所作。
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自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
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
漏断:即指深夜。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幽人:隐士。
这里是作者自指。
省:了解。
译文1: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
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只有那时隐时现的孤鸿知道我的惆怅。
惊起的孤鸿不断回头探望,好像充满无人理解的幽伤。
她寻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却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译文2:残缺之月,挂在疏落的桐树间,夜深人静,只有我这个幽人无法入睡,漂泊无依好似孤独的大雁。
被惊起的大雁回过头望去,没有人了解它心头的烦忧。
它物色着栖身之地,即使无枝可依,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同流合污。
译文3: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惟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译文4:弦月高挂桐树梢,漏断夜深静悄悄。
只见幽人独往来,恰似孤雁影缥缈。
惊飞起频频又回头,满腹哀愁无人晓。
良禽择木弃寒枝,沙洲凄冷多寂寥。
赏析: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
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③犹:还。
④俏:俊俏: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⑤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花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时候)
⑥待:等待
译文
暴风骤雨送走了残花败柳的暮春,转眼又是漫天风雪的冬天,朝气蓬勃的春天即将来临。
虽然已经是悬崖森立,风雪肆虐,冰天雪地的隆冬,但梅花却在俏丽的开放。
在冰雪中俏丽开放的梅花,不是为了独占春光,只是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等到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时候,它却已悄然凋谢,看到百花争艳,隐藏在花丛中的她欣慰地笑了。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
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
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
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悬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
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
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
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