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课件:医疗及卫生用品微生物
医院消毒灭菌培训课件
医院消毒灭菌
34
七、不同危险等级物品消毒与灭菌方法
医院消毒灭菌
35
不同危险等级物品消毒与灭菌方法
❖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 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 灭菌方法 ❖ 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 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 ❖ 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 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3
❖ 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
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 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对 ❖ 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 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 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 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医院消毒灭菌
4
常用术语和定义
❖ 消毒剂
❖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 求的制剂。
❖ 清洁剂
❖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 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 灭菌剂
❖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 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医院消毒灭菌
5
一、常用术语和定义
❖ 高效消毒剂 ❖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
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 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 ❖ 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 干燥备用。
医院消毒灭菌
卫生微生物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卫生微生物学(sanirary 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影响人类健康以及消除其危害对策的科学。
2.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宿主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科学。
4.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微生物各种群之间,及其与外环境(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卫生微生物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5.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6.生态圈(ecosphere):也称为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面由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组成,其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称为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居住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较大的生态系统。
7.*生境(habitat):指生物栖息的场所,或者说是生物生存的环境。
8.*龛(niche):或译作生态位,不仅指生物居住的空间,还包括功能作用。
可分为空间生态龛(spatial niche)和营养生态龛(trophic niche).9.微小生境(microhabitat):又称为微小空间,指生物生存的局部小空间,对于研究微生物十分重要。
10.种群(population):是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群,是物种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既可以指单一的种,也可以指密切相关的相似类群。
11.群落:生活在一起的多种不同种群的生物称为群落。
12.1竞争(competition):两个种群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因子或其他环境条件而发生的争夺现象。
微生物实验培训课件
,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 2.采样方法 •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
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 2.2.培养 •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
最少采样点数目
同时满足最少平皿数
采样点的布置
• 采样点的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 • a)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离地0.8m~1.5m
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 b)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
加采样点。 • 采样点位置的详细规则见附录B(标准的附
录)。
采样点布置
环境检测参照标准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四、培养基管理
• 1、培养基的制备 • 2、培养基的贮藏 • 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实验
四、培养基管理
• 灵敏度检查 (中国药典2019)
• 无菌检查(ISO11737.2:2009或 GBT20193.2-2019)
五、 无菌操作
• 定义:是指在执行实验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 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无菌操作技术是微生物实 验的基本技术,是保证微生物实验准确和顺利完 成的重要环节。
• 无菌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创造无菌的培养 环境及在操作和培养过程中防止一切其它微生物 的侵入。创造无菌的培养环境包括提供密闭的培 养容器、培养容器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等;防 止一切其它微生物的侵入的措施包括紫外线杀菌、 甲醛熏蒸、超净台的消毒与检测、操作工具、器 皿灭菌、操作方法等。
微生物实验前准备
菌落计数。 • 4.注意事项 • 4.1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 4.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 4.3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 4.4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
第十五章 公共场所微生物
平皿暴露沉降法(自然沉降法)
空气采样器法
– 参见第九章《空气微生物》
二、公共卫生用具微生物检测
• 采样 • 采样数量 • 采样部位 • 送检 • 监测项目和检验方法 • 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 • 监测数据整理
(一)采样
• 公共场所内公共用品种类很多,需按照不同的采 样和检验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 – 无菌操作。采样用具,如采样器、试管、广口 瓶、剪子等,必须经灭菌; – 常用方法有涂抹法、戳印法、无菌滤纸斑贴法。
• 现场采样前,必须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熟 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监测仪器。
• 采样器的流量于每次采样之前进行流量校正。 • 微生物采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
(七)监测数据整理
• 数据的表达:测定的数据与监测仪器灵敏度和分 辨度有关。测定结果低于检出限数据,应记录为 低于该检出限,并同时记录方法阶检出限。
Public Places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987年
• 公共场所分类:7类28种
– 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 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 体育馆(场)、游泳场(馆)、公园; –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 商场(店)、书店; – 医院候诊室、候车(机、船)室; – 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场所的生境特征有利于病原传播
公共场所的病原传播特点
• 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容 易实现,甚至造成疾病的爆发与流行;
• 公共设施及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造成污染, 并通过这些公用设施和物品传播病原体;
• 人群中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通过病人或病 原携带者与健康人的密切接触造成疾病特别是传 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抗菌卫生整理PPT课件
Auti-bacterial and sanitary finish
精选ppt课件
1
第一节 概 述
美国:抗菌整理或抗微生物整理 日本:抗菌防臭加工
卫生整理 微生物包括了病菌、真菌、细菌、霉菌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抗病毒整理的报道
精选ppt课件
2
1 微生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
1.1 传播疾病:
4 抗菌产品安全性要求 美国、日本等对抗菌剂的控制严格 美国需经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的认可。 一支抗菌剂的毒性实验有18之项至多。
精选ppt课件
9
第二节 抗菌剂抗菌机理
1 抗菌机理:
溶出型,也叫有控制释放型 机 理 非溶出型,也叫直接接触型
106 7 355 282
百分比 22.7
7.2 0.5 24.3 19.3
链球菌A组
25
1.7
其他菌
355
24.3
精选ppt课件
4
致病微生物进入人体会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医院的床单、被子、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服装;
理发店的毛巾; 宾馆的卧具、洗浴具、公共游泳池 等是皮肤病、痢疾、肠伤寒等多种病菌的传播媒介。
◆八十年代,出现效果好、安全性高、耐久性的抗菌整理剂, 提出了抗菌谱问题和耐久性问题。 细菌、真菌、霉菌的细胞结构不同,抗菌剂对其作用的效果有所区别。 床品、毛巾、军装等需经常洗涤或经受雨淋,要求耐久。
精选ppt课件
8
◆九十年代,抗菌卫生整理出现了抗菌阻燃、抗菌防静电、 抗菌拒水拒油等多功能产品; 加工工艺出现了多样化:传统的轧-烘-焙;浸渍法; 抗菌漂白一浴,抗菌染色一浴等新型加工工艺。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contents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与方法•不同区域清洁与消毒要求•医疗器械及设备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目录01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概述医疗环境表面污染现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医疗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易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化学性污染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清洁剂、药品等,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活动,以及医疗设备的运行等,都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物理性污染,如尘埃、皮屑等。
通过对医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清洁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医疗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通过对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可以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保障医护人员健康清洁与消毒重要性0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要求、手卫生设施、手卫生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0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0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对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要求、空气净化方法、空气净化效果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相关法规和标准02清洁与消毒基本原则与方法清洁原则彻底清洁,不留死角先清洁后消毒注意个人防护清洁方法湿式清洁: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擦拭表面干式清洁使用干布或纸巾擦拭表面清洁设备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和设备,避免交叉污染消毒原则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时间和浓度消毒方法擦拭法:使用浸有消毒剂的布巾擦拭表面喷洒法使用喷雾器喷洒消毒剂于表面紫外线消毒法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表面进行消毒01常见误区02清洁和消毒概念混淆03过度使用消毒剂,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忽视个人防护,导致职业暴露和感染风险增加1 2 3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正确配置和使用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01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和消毒剂02定期培训和考核清洁消毒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03不同区域清洁与消毒要求010204手术室清洁与消毒要求手术前后必须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规范 •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用品选用指南 •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 •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和要求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 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通过加强手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医 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 人员的安全。
正确洗手方法和注意事项
洗手方法
采用六步洗手法,包括湿手、涂皂、 搓手、冲洗、干手和护肤等步骤。
注意事项
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注意清洗指间、 指尖和手腕等部位,避免遗漏;同时, 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洗手液和干手方式, 避免二次污染。
菌状态。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02
如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等,需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
叉感染。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03
如听诊器、血压计等,需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擦拭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操作指南
01
02
03
04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 医疗器械灭菌方法,通过高温 高压蒸汽杀死细菌及其芽孢。
操作前需检查灭菌器性能,确 保设备完好无损,同时合理安 排装载物品,保证蒸汽流通。
空气清洁度评估
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空 气中的微粒物、细菌等进 行定期检测,确保空气质 量符合标准。
表面清洁度评估
通过观察表面有无污渍、 尘埃等,以及使用ATP荧 光检测仪对表面进行微生 物检测,评估清洁效果。
手卫生评估
手卫生ppt课件
WHO推荐理想的手消毒剂
• 为达到医护人员使用洗手液的最大效果和最佳依 从性,产品应该容易得到,可以将取液器放置在 靠近护理病人的地方。
• 酒精类揉搓剂是唯一具有最大降低和抑制微生物 生长活性的产品
• 医疗机构应把使用酒精性(免洗)手消毒液作为 手卫生的金标准,以此达到改善医院系统中手卫 生的目的 -WHO 手卫生指南,2009
21
为什么使用酒精性免洗手消毒剂?
• 有效
% log 99.9 3.0
消毒后时间
0 60
180 minutes
菌落减少数
99.0 2.0
90.0 1.0
0.0 0.0 基线
Adapted from: Hosp Epidemiol Infect Control, 2nd Edition, 1999.
Voss A and Widmer AF,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7:18;205-208.
23
为什么使用酒精性免洗手消毒剂?
• 经济
• 100次手卫生的成本: 肥皂洗手为38.9元(人力成本+水+干手纸巾+肥皂) 速干手消毒剂为28.4元 后者可节约10.5 元,可节约近30% 的费用。
• 导管的置入,打开血管通路器材或 伤口引流装置,分泌物吸引等
• 准备食物和口服药,药物 ,无菌器 材等时
• 给病人刷牙,滴眼药水,吸引 分泌物等
• 护理受损的皮肤,伤口换药, 经皮注射等
• 抽吸和操作任何体液相关的, 例如打开引流装置,插入及拔 除气管插管等
• 清除尿液/粪便/呕吐物,处置 废弃物(绷带,尿片,失禁垫 等),清洁污物及可见污物或 区域(污染的床单被服,尿壶, 便壶,用过的医疗仪器等)
医疗器械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方法验证试验:薄膜过滤法
• 取每种培养基规定接种的供试品总量按薄膜 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 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取出滤膜接种至硫 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将 培养基加至滤筒内。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 容器,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按规定温度 培养3天~ 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
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标准
GB/T 14233.2 -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 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2010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医疗器械无菌试验检查要点指南 (2010版)
无菌检验是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控制 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检验方法、检验结 果判定及检验人员业务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产 品的质量和安全。作为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其无菌检验工作应由本企业独立完成。并要求 企业的检验人员能当场操作或口述无菌检验的 过程。
医疗器械无菌和初始污染菌检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什么是无菌检查法?
用于检查要求无菌的医疗器械是否无菌的一种 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 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试验的目的:将医疗器械或其浸提液接 种于培养基内,以检验供试品是否有细菌和真菌污 染。
过滤装置(无油真空泵、滤杯、滤头、滤瓶、微孔滤膜、夹子)
环境及人员要求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 000级下的局部 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 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 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 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 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 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 度验证。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 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 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支原体与衣原体
分析
本案例为沙眼衣原体感染 导致的泌尿系统炎症。通 过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并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进行治疗。
疑难问题解答环节
问题一
解答
问题二
解答
如何区分支原体与衣原体感 染?
支原体与衣原体在生物学特 性、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 有所不同。支原体感染主要 表现为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 症状,而衣原体感染则可引 起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等 疾病。
03
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感染部位和传播途径
感染部位
主要侵犯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也可引起眼 、耳、鼻、喉、关节等部位感染。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等途径传染。
临床表现及分型
01 支原体感染
02
肺炎支原体:引起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
发热、头痛等症状。
02 0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在等温条件下,利用特异性引物和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 聚合酶对支原体和衣原体进行扩增检测。LAMP技术操作 简便、快速,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和现场检测。
下一代测序技术(NGS)
通过大规模并行测序,对支原体和衣原体基因组进行全面 分析,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NGS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分 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支原体和衣原体 的基因组变异和致病机制。
技术优缺点比较分析
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
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缺点是操作繁琐 、耗时长、成本较高,且可能受到交叉反应和免疫抑 制等因素影响。
新型实验室检测技术
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强;缺点是 成本较高,对操作人员和实验条件有一定要求。在实 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检测需求和成本效益 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表B.1 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风险等级 低度风险区域 中度风险区域 高度风险区域
工作服
手套
+
±
+
+
+
+
专用鞋/鞋套 ± ±
+/±
口罩
帽子
-
-
+
±
++/+
+
隔离衣/防水围裙 ±Fra bibliotek注1:“++”表示应使用N95口罩,“+”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使用或按该区域的个人防护要求使用,“-”表示可以不使用。 注2:处理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制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物品。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 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洁与消毒质量审 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c)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培训内 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表A.1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
风险等级
三、清洁与消毒原则
5.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 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5.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 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 行WS/T 313的要求。 5.8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 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9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微生物知识及洁净区作业及卫生ppt课件
2019
-
28
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微生物知识
• 人的头发和皮肤: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出约10,000个微生物
• 嘴巴和鼻子——水滴:呼吸、咳嗽和喷嚏将产生出大量水滴,这种 水滴既含有尘粒污染也含有微生物污染。咳嗽一次的发菌量为70~ 700个(min·人),喷嚏一次的发菌量为4000~60000个(min·人).
2019
-
26
微生物知识
7.3 表面
• 第三个帮凶是表面,包括:天花板、墙壁、地面、设 • 备、容器、工具或桌子; • 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表面都包上一层含水的薄膜。
这层薄膜由于静电吸引而饱含尘埃微粒,有很多时候, 表面还覆盖一层油状物质,此层油膜易受到尘粒污染。 • 表面因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由空气传播的回降而受到污染。 • 请记住: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干净,而实际上已经被千百 万个微生物所污染,除非已经做了正确的消毒灭菌
切记:(1)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必须对其外包装处理。 (2)流转过程的物料必须密闭。 (3)盛装物料的容器具必须是经过无毒的。
2019
-
32
微生物知识
8、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则
• 了解污染源: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的来源, 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
• 进行微生物监测: I. 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 II. 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 III. 对非无菌药品进行细菌和活菌数测定和病原菌的限制性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共28张ppt)
真菌:酵母菌、毛霉等; 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条件?
一、培养基的配制
阅读教材9页-10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培养基的概念?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的作用? 2.培养基的成分?各成分的作用? 3.培养基能直接培养病毒吗?
1.概念
液体培养基:
2.类型及用途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 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2.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 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4.怎么确定所倒平板未被杂菌污染?
将所倒平板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形成,以确定是否 被污染或灭菌是否彻底。
(2)接种和分离酵母菌
连续划线法
分区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的具体操作:
1.将接种环放在 火焰上灼烧,直 到接种环的金属 丝烧红。
2.在火焰旁冷却接 种环。同时,拔出 装有酵母菌培养液 的试管的棉塞
3.试管口 通过火焰
4.在火焰附近 用接种环蘸取 一环菌液
5.试管口通过火 焰,并塞上棉塞
6.在火焰附近将皿盖打开 一条缝隙,用接种环在培 养基表面迅速划三至五条 平行线,盖上皿盖。
④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并在酒 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①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 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
②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
4.常用的消毒方法
①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微生物分离、鉴 定、活菌计数、 保存菌种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
18
菌种 #2022
• 大肠埃希菌
[CMCC(B)44 102]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 26 003]
•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 501]
计数培养基 • 白色念珠菌
大肠埃希菌2个平皿
枯草芽孢杆菌2个平皿
计数培养基适用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2个平皿
性检查
黑典霉2个平皿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白色念珠菌2个平皿 用相同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做对照
21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结果判定
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 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 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14
培养基
标准菌株处理及增菌用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15
培养基
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应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灭菌效 果及不损失培养基的必需营养成分。
制成的培养基应透明 ,以便观察细菌生长 性状以及其他代谢活 动所产生的变化。
培养基的酸碱度应符合细菌生长要求。应按各种 培养基要求准确测定调节pH值。多数细菌生长 的适宜pH值为7.2~7.6。酵母菌霉菌(6.0~ 6.5)。调节可用1N HCl或NaOH。
显微镜、 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 器、薄膜过滤装置、比浊仪
等。
仪器 用具
试管、注射器、三角瓶、刻 度吸管、移液器、精密PH试 纸、滤膜、滤杯、剪刀、镊 子、无菌服、牛皮纸等。
11
实验准备
医院环境微生物
案例9 2008年8月~9月,发生在西安交大某 医院的新生儿集体感染事件,死亡的8名患儿 都是早产儿或体重不足2.5kg的低体重儿。对 部分医务人员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 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 检测,发现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 杆菌污染且这些病原菌为多重耐药性菌株。
五、 医院感染微生物的类别变化
病房等常引起严重感染,且为多重耐药.
(2)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
这类葡萄球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 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溶 血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疾病有菌血症 、败血症、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心内 膜炎、呼吸道感染等。
与侵袭性操作相关,新生儿ICU及免疫力低 下患者人群易于感染的病原
案例7 2009年3月,天津市某保健院发生新 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 5例患儿死亡。其中,3例患儿诊断为新生儿 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沟肠杆菌阳性。
案例8 2008年12月~2009年1月间,在山西某 职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47名患者中有 20名 患者丙肝抗体阳性。调查表明,对丙肝抗体 阳性患者不能实施专机血液透析和专区处理 血液透析器,对反复用血液透析器消毒处理 方法不规范,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
2.病人出院后发生的感染,认定与住院有 直接关系者。
3.慢性感染性疾病在医院急性发作,若发 现新的病原体,为医院感染。
六 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
(一)、细菌 1.葡萄球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的感染疾病有 疖、痈、脓包病、烧伤感染、咽炎、扁 桃体炎、肺炎、骨髓炎、败血症等。
MRSA:在医院婴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及烧伤
分布潮湿环境、抵抗力强、致病力强,生物被 膜感染上升,且广泛耐药。
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 维蛋白、脂质蛋白等,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课件.doc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
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引用标准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 791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 7918.4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新#^~%@版]GB 7918. 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GB J 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3 术语[新版版~^@新]3.1 消毒卫生标准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
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
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新^版&@*~]3.6 供应室无菌区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卫生标准4.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4.1.1细菌菌落总数允许检出值见表l.表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标准环境类别范围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cfu/m 3 3cfu/cm3 cfu/cm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10 ≤5≤5普通病房、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Ⅱ类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200 ≤5≤5监护病房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Ⅲ类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500 ≤10 ≤10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15 ≤15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卫生微生物学
1、卫生检验的程序:I样品采集:①根据检验目的,注意采样的代表性、针对性②采样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采样,避免引入新的抗菌或抑菌物质③详细记录样品信息和标记II 样品的运送:①尽快送检②保护样品中待见微生物③完善样品交III 样品的前处理:①样品混匀:避免微生物损伤②样品浓缩:沉淀、过滤、吸附、免疫磁珠法③损伤菌的复苏:将样品置于无选择性压力的培养环境中进行预适应④增菌与分离培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IV 定性检验:形态学、生化反应、免疫学反应鉴定方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类型的目标微生物)V 定量检验:平板计数法、最可能数法、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核算定量检测发、病毒的定量测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浊计数法(了解样品中目标微生物的数量)2、空气微生物采样的方法①自然沉降法(平板沉降法):根据空气中携带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的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液上。
优点是需要设备简单方法易行,缺点是稳定性差。
②惯性撞击式采样法:通过形成高速气流,气流改变时粒子因惯性继续前进撞击粘集在培养基上.i直线气流式﹣全玻璃液体撞击采样器(实验室多用于气溶胶的研究)ii固体撞击式采样器iii曲线气流式③过滤阻留式采样器④静电沉着类采样器⑤温差迫降采样法⑥其他采样方法3、卫生微生物学研究非致病性微生物的意义是什么?①非致病微生物是地球上微生物的主要组成(致病微生物只占总量的0.01%)。
两者一般同时存在,要研究致病微生物必须考虑它与非致病微生物间相互作用规律;②非致病微生物与致病微生物间的相互演变;③非致病微生物常用作致病微生物的指示代表④很多具有降解有害物质的作用,可用作净化环境:⑤非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
4、为什么要检测指示微生物?①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也互不相同,在评价某产品或环境的卫生安全性时,不可能对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进行一一检测②对病原微生物检验往往需要经过分离、鉴定程序,所需时间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③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且本向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④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由于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难以达到对产品和环境的卫生安全性评价之目的,因此通常以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样品的安全性5、选择指示微生物的总原则:①数量大易于检出②检验方法简单、经济、方便③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数量变化能反映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6、为什么常常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①致病微生物种类多,检测方法各异,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②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③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④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7、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条件有哪些?①大量存在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未被粪便污染的样品中无此种菌存在②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包括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强③在外环境中不繁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稍长④检验方法简便,易于定量计数9、消毒剂杀菌机制: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微生物核酸10、水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导致水传播性疾病;影响食品安全;致水体恶化;水微生物净化水体11、土壤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土壤微生物是参与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成员;在土壤修复和净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来致病微生物在疾病传播中起一定作用;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隐藏大量的条件致病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环境 生活中污水、污物 生活垃圾 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 日常生活接触宠物、昆虫
二、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来源、种类、分布 及卫生学意义
来源 种类 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和寄生虫等
环境的正常微生物 人体、动物体正常微生物群 病原微生物
二、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来源、种类、分布 及卫生学意义
医疗与卫生用品微生物
medical devices and sanitary supplies microbiology
第一节 医疗用品微生物 (medical devices microbiology)
案例:
某市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在该 医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共发生术后伤口 以龟型结核杆菌为主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58例。 切口感染率为54.11%。通过对手术过程各个环 节的深入调查后证实,直接感染源为手术所用的 切片和剪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医疗用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
来源
种类 分布
国内外的调查表明,医疗用品染菌率相当高: ◆ 1996年瑞士某医院,62具听诊器 38件染菌 (61%)主要为G+,其中89%为葡萄球菌 ◆美国休斯顿,200具听诊器,159具染菌,主 要为G+ ,其中58%为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占15%
问题
1.从案例中你认为感染具体可能由什么原 因引起的?
2.如何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
案例分析
医疗用品(medical devices)种类 △
医疗器械分类表
一、医疗用品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high risk devices) 中度危险性物品(intermediate risk devices) 低度危险性物品(low risk devices)
使用前 表面清洁干燥 缺乏营养物质
使用后 清洗不彻底 消毒处理不当
一、医疗用品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生境特征
*一般的手术器械和器材
*血液和血液制品
营养丰富
防止污染
一、医疗用品分类及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生境特征
*一般的手术器械和器材 *血液和血液制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
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适 应性增加
一、医疗用品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可造成严重危害的物品 穿过皮肤或黏膜进入无
菌的组织的用品; 与破损组织、皮肤密切
接触的用品; 接触新生儿和免疫功能
低下者的用品
一、医疗用品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来源 种类 分布 牙刷 50.5%
浴盆 33.3%
洗衣机 27.5% 肥皂 27.1%
洗衣引起家庭交叉污染
类物品种
牙刷 电话机 电源开关 门把手 马桶垫 洗衣机 肥皂 浴盆 电冰箱 桌子 合计
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分布
样品数
表 13-4 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污染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可造成中等程度危害的物品 仅和完整的皮肤或黏膜相接触, 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的用品
一、医疗用品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中度危险性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可造成低等程度危害的物品 不直接接触患者 只接触患者正常无损的皮肤
一、医疗用品生境特征
医疗用品分类 生境特征
*一般的手术器械和器材
<200
%
200~1000
%
>1000
%
192
85
44.3
10
192
5
85.9
9
192
178
92.7
4
192
175
91.1
3
192
137
71.4
8
182
122
67.0
10
192
132
68.8
8
168
107
63.7
5
186
138
74.2
7
192
135
70.3
14
1880
1374
73.1
78
5.2
97
第二节 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
(Life sanitary supplies microbiology)
一、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生境特征
生活卫生用品种类 ★卫生洁具
生境特征 潮湿
★食具用品
有机物易存在 清洁
★卫生用品
干燥
★液体洗涤用品
抗菌、抑菌成分
二、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来源、种类、分布 及卫生学意义
更换不及时 使用浓度低 被消毒物品
清洁不彻底、带大量水分
二、医疗用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
来源
空气 医护人员的手 医院各种物品 患者
呕吐物 排泄物 组织液
二、医疗用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
来源 种类
细菌繁殖体 (芽孢) 螺旋体
真菌 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大肠菌群
真菌
HBsAg
S/N 阳性率(%) S/N 阳性率(%) S/N 阳性率(%)
90/191
47.1
62/191
32.5
56/19/
29.3
114/181
63.0
49/191
25.7
124/181
68.5
48/191
25.1
106/181
58.6
39/187
20.9
118/117
66.7
24/191
来源 种类 分布 卫生学
意义
呼吸道 :超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 经口:间接接触污染物品获得感染 通过使用污染的消毒剂再污染器械而导致感染 通过侵入性操作传播获得感染 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感染
四、医疗用品微生物污染预防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及规范操作 重视清洗及消毒、灭菌环节 注意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的污染
◆ 我国一项调查:听诊器上HBsAg阳性率达 38.89%
◆某医院经压力蒸汽灭菌后的各种器械: HBsAg阳性率平均为12.8%
(一 )医疗用品微生物的污染
二、医疗用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
来源 种类 分布 卫生学意义
取决于微生物存在于高危、 中危或低危物品上
二、医疗用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
50.5
4.7
18
9.4
2.1
10
5.2
1.6
14
7.3
4.2
47
24.5
5.5
50
27.5
4.2
52
27.1
3.0
56
33.3
3.8
41
22.0
7.3
43
22.4
4.1
428
22.8
物品种类
砧板 菜刀 毛巾 面盆 脚布 脚盆 鞋垫 抹布 餐具 茶杯 电源开关
门把手 牙刷 电话机 马桶垫 总计
表 13-5 日常生活用品大肠菌群、真菌和 HBsAg 污染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