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孤起_必有其邻_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合集下载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第一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第一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第一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院的一项是()A.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B.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C.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D.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可报可酬2.下列诗句与传统文化生活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②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③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④战罢两在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A.①煎茶②焚香③弹琴④下棋B.①煎茶②弹琴③焚香④下棋C.①焚香②弹琴③下棋④煎茶D.①焚香②下棋③弹琴④煎茶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

中国的笺纸内涵丰富、琳琅满目,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将笺纸印制成一种的艺术品,赋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使其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A.目不暇接巧妙绝伦传载B.应接不暇巧妙绝伦承载C.应接不暇精美绝伦传载D.目不暇接精美绝伦承载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且让我们这样稍稍窥.(kuī)视一下彼岸彼土。

那里白鹤在飞翔。

你看那玉羽红顶,踯躅徘徊,一飞千里。

还有乐园鸟飞翔,有鸾凤和.(hè)鸣,缠绵,娟丽,仪态万芳。

B.看原画真是不同。

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这些名家的辉煌作品!还有那些神奇的教堂里的壁画、塑像和美仑美奂的建筑,我们的画家都看到了。

2023年蒙文通儒者豪迈阅读答案

2023年蒙文通儒者豪迈阅读答案

2023年蒙文通儒者豪迈阅读答案《儒者之豪迈》阅读原文:(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文意“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可知其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可知其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能力.这里“大”的意思是“多”,“小”的意思是“少”;“叩”就是“问”,“鸣”本来是指“鸟叫”,这里是“说、讲”的意思.这样句子就可以理解为: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自我观点的思辨能力,答“好”与“不好”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题先表明态度,然后阐述理由.(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利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能力.答题首先概括出人物特点,然后结合__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5)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答题时注意书写不要出现错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殆”的书写).答案:(1)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2)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3)这种考试方式好.要出好题,需要更为丰富的知识,要分析清楚为什么要考这道题,答案如何去整理.(4)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者之豪迈》阅读试题: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2020浙江省必修1人民历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2020浙江省必修1人民历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领域
影响
史实
政治
推动政治民主化
(破旧)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 年的 君主专制 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立新)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
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
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经济
促进了民族工业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的发展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
传播了民主共和 理念,推动了中华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 民族思想解放
生活 生活近代化
破除封建习俗和观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发生变迁
世界意义 推动亚洲觉醒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史学争鸣: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 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 种观点? [提示] 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题,若同意辛亥革命失败说,可采用以下论 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华民国有名无实、封建土地 所有制没有改变、列强侵略加剧。若同意社会转型说,可采用以下论 据:民主共和政体代替了君主政体、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等。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革命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 往北京。 2.革命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3.历史意义:
2.爆发: 1911 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占武
昌,成立 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阮籍为什么失眠?

阮籍为什么失眠?

阮籍为什么失眠?作者:于溯程章灿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01期人的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大有关系。

睡得好,是心理素质高的表现,在庄子眼里,能一直睡得好,甚至是成为真人的一项指标:“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庄子·大宗师》)真人遥不可及,连庄子自己都还做梦,一会蝴蝶一会骷髅的,凡俗之人,更少不得大梦一场。

然而彻底睡不着,问题就比做梦严重了,参考庄子的认识,其根源在有“忧”,“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睡不着怎么办?“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反侧也睡不着,就可以像刘桢那样,起来写诗了——“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

”(《赠五官中郎将》)刘桢所处的建安时期,是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那阵子大家的精神状态都不太正常,有的是紧张,有的是亢奋,有的是压力大,总之失眠症高发,这都有诗为证。

王粲《七哀诗》:“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阮瑀《杂诗》:“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

”刘桢向五官中郎将曹丕倾吐失眠之苦,而曹丕自己也失眠:“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杂诗》)“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燕歌行》)吟诗的,弹琴的,观星的,散步的,真是文学史上一段苦闷的夜生活。

而据说这段历史的主宰者曹操本人也睡不安稳,“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世说新语·假谲》),只是这病又异于常人的失眠,社会危害太大,所以不便写进诗里。

失眠症大概是遗传的,因为曹家到了第三代,曹叡仍然声称“静夜不能寐,耳听众禽鸣。

”(《长歌行》)不光他一个,阮瑀的儿子阮籍,睡眠也出现问题: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之一)阮籍是庄学专家,有自然至真的追求,照理不该堕入失眠一族,可是他的症状,确实与建安前辈没有什么不同:睡不着于是弹琴,这本来是王粲的事迹;弹着弹着又注意到清风明月,很像刘桢的“明灯曜闺中,清风凄已寒”(《赠五官中郎将》);继而听到孤鸿翔鸟,参照“飞鸟翔故林”(王粲《七哀诗》)、“朝日照北林……孤雁飞南游”(曹植《杂诗》)、“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这些句子,可知这只孤独的鸟,也早就在建安失眠期出过镜。

读书六法(定稿)

读书六法(定稿)

读书六法(定稿)读书六法:朱熹读书方法演绎*杨天宏中国古人将学习分为“耳学”和“眼学”,“耳学”是听,“眼学”是看。

贬义地说,“耳学”乃拾人牙慧,是低级阶段的学习方法,善学者应注重“眼学”而非“耳学”。

现在大学攻读学位是“耳学”和“眼学”并重,听老师授课,是为“耳学”,自己读书思考,是为“眼学”。

我们所强调的,是以“眼学”即自己读书为主。

但读书是有讲究的,并非所有人都会读书。

当初朱熹门人荟萃朱子平日训导,节序其要,得“读书六法”:一曰循序渐进;二曰熟读精思;三曰虚心涵咏;四曰切己体察;五曰着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

朱熹将读书与修身养性相结合,所授读书六法,前三法基本上是“读法”,后三法偏重心性修养方面的功夫,有类“用法”。

今略仿朱子,演绎六法。

然演绎亦有不同路数,朱熹说:“汉儒解经,依经演绎;晋人则不然,舍经而自作文。

”我做演绎,依违汉晋,未必伦类,但于各位同学读书学习有所助益,非所忌也。

一、出入法。

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语》一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入”是寻求客观知识,了解作者表达的事实和见解,“出”是表现读书人的主观看法,读书应出入结合,主客观交互作用,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程序上看,“入”是读书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读书的要求是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说的“无成执”。

所谓“无成执”就是虚心,虚心即心要空,就是无成见。

器物惟其空才能装东西,人要虚心才能接受新知识。

朱熹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朱熹用“虚心涵咏”四个字对这段话作了概括,意思是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忌穿凿附会,不能想当然,就像用秤去称东西一样,是多少就是多少。

余英时解释说,读书“虚心”,首先是要“无我”。

可见,读书没有想法不行,想法太多有时也会成为掌握旧学新知的障碍。

但对已进入第二阶段的读书人来说,要求就不同了,就应有主见有自我,就要讲究“出”了。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总分值:150分建议用时:15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含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彀、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蹈、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满洒超脱的风味。

历史教学中的“对话”问题探讨

历史教学中的“对话”问题探讨

的活 动过程 , 提升教学双方 的情感 体验 , 它是人 与人
之间 的沟通 理 解 , 更 是思 想 和灵 魂 的 交流 。
二、 历 史教 学 中的 “ 对 话”
从 历 史 教 学 的 角度 研 究 , “ 对话 ” 可 以划 分 为 与 客
观历史 的对话 、 与观念 历史 的对话 、 与历 史学 习者 的
动体 验 , 包 括知识的掌握 、 技能 的形 成或能力 的提高
和情 感 的升 华 。情 境 的创 设 以及 学 习和思 考 都需 要语
从 空间看 ,任何事件和人物都是整体 中的局部 , 任何历史事件都 由若干细节和若 干部分构成 ,但是 ,
言交流 , 语 言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 。对
摘 要 :对话 是 我们 互 相理 解 、 互 相 交流 的基 本 手段 。从 历 史教 学 的角度 研 究 , “ 对话 ” 可 以划分 为 与客 观 历 史 的对 话 、 与观 念 历 史 的对 话 、 与历 史 学 习者 的对 话 三 类。 历 史教 学 的“ 对话” 应 该 满足 自由、 平等、 理 性 的要 求 。 关键 词 :对话 ; 情境 ; 历 史教 学 随 着新 课 程 改 革 的深 入 , 教 学早 已超 越 灌 输— — 接 受 的窠 臼 , 教学 中师生 、 生生 、 师本 、 生 本 的 关 系 越 来 越 引起 大 家 的 重 视 , 因此 , 加 强 对 话 和 对 话 情 境 创 设 的研 究 已经提 到 议事 日程 。
件发生的诸多因素 、演进过程和事件产生的影响等。
只有 从 较 长 时 段 观 察 ,才 能 发 现 历 史 发 展 的大 势 所
对话是一种手段 , 又是一种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

专题28《大道之行也》(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8《大道之行也》(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28:《大道之行也》(解析版)最新模拟一、(2023•北京市顺义区•二模)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各题。

大道之行也ㅤ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能这样对待别人的父母和子女,这是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的需求。

B.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能这样对待别人的父母和子女,这是人类的本能。

C.大同社会,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D.因为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义务赡养别人的父母,抚养别人的子女。

(3)根据《大道之行也》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ㅤ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材料二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诗》)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其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材料一中表现为①(用自己的话回答);在材料二中表现为②“,”(用原文回答)。

【答案】(1)C(2)C(3)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不同,诚信/相信/随意。

B.不同,同“举”,选举,推举/和,跟/和,跟。

蒙文通

蒙文通

[文化] 通观明变,百川竞发——读《蒙文通文集》兼论蒙文通先生的史学成就蒙文通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卓尔不群的国学大师、国史专家”[2]。

经蒙默教授长期的悉心整理,《蒙文通文集》共六集近年已由巴蜀书社(1987年~2001年)出版完毕。

该文集以类分卷,分别为《古学甄微》、《古族甄微》、《经学抉原》、《古地甄微》、《古史甄微》、《道书辑校十种》,收录近百篇(部)著作,共约230多万字。

内容包括先秦两汉的经学及诸子学,晚周、六朝、两宋史学,佛学中的禅学和唯识学,道家和道教学,宋明理学,古地理学,古代民族史,古代社会经济史等方面,如百川竞发莫涯涘,近世大家,少有出其右者。

涉及范围之广博,论述之精深,令人惊叹。

所论莫不探源明变,往往出人意表,许多篇章已经成为20世纪学术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章。

声誉播于海内外,受到众多学者的服膺,充满着很大的学术魅力。

《文集》所收录的论著,许多都艰于查找,有一些则是首次刊布,《文集》的全部出版,是我国学术文化上的一件盛事,必将推动海内外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

作为未得有机会聆听大师教席的晚生,捧读《文集》,心向往之。

揣度大意,试论先生崇高的史学成就,或未能达旨,愿领责辞,幸宥其“虽不能至”之心。

“三皇五帝”的传说在中国深入人心,蒙先生受廖平师的启发,详考而论之,乃破旧说一系相存之谬,1927年撰成成名作《古史甄微》。

是作研讨了“三皇五帝”体系的形成和演变,指出此三五体系乃战国晚起之说,不足为据,诸传说帝王不过为上古各长其民的部落豪酋演化塑造而成。

新论一出,史坛震动,在当时流行的重新认识中国古史的疑古思潮中独树一帜。

进而提出中国上古民族可分为江汉、海岱、河洛三系,“其分布之地域不同,其生活与文化亦异”[3]。

由于文化系统的不同,这三个区域的古史传说有很大差异。

进而论夏商周三代的兴替,以及三代文化之异同与统绪,这就把纷繁纠结的上古史理出了一个头绪,使千百年来许多争讼未决的问题豁然而通,开创了我国地域文化研究之先河,其科学性已经为后来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新发现所证实。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赏析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赏析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赏析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赏析“德不孤,必有邻。

”这是孔子说过的一句极富哲理的话,每次品味都能有新的感悟呢。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德不孤”,就是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啊,德行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它不是那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但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一个有德行的人,他的内心是充满善意和宽容的。

就像在学校里,那些总是乐于帮助他人的同学,他们可能会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去给其他同学讲解难题,在大家都为考试焦头烂额的时候,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些同学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

而“必有邻”,就是说这样的人必然会有亲近他的人。

那些被帮助过的同学呢,自然就会对他心怀感激,愿意与他成为朋友。

这就是德行的魅力呀,它像是一种无声的召唤,能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

从社会层面来讲,这句话的意义就更深远啦。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大家都积极地去践行美德,那这个社会就会变得非常和谐、美好。

比如说,当一个社区里有很多有公德心的人,他们爱护公共环境,关心邻里的生活。

那么慢慢地,整个社区的风气就会变得积极向上。

那些原本可能不太在意这些的人,也会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变得更加有德行。

这就像是一种良性循环,有德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相互影响,相互扶持。

从历史的角度看呀,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因为他们的德行而被人们所敬仰,并且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人。

像孔子本人,他一生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

他以仁爱为德,倡导人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他吸引了众多弟子跟随他学习,这些弟子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被孔子的德行所吸引。

他们聚集在孔子身边,共同探讨学问,传承儒家思想。

这难道不就是“德不孤,必有邻”的最好例证吗?而且呀,这句话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呢。

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如果我们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培养自己的德行就是非常重要的。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 2781 次更新时间:2007-12-14 08:57:51进入专题:思想史蒙文通● 罗志田 (进入专栏)摘要:蒙文通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的名言,主张通过多读前后左右之书来认识特定的学术思想。

但这与传统的博览取向和现代的跨学科取向均不甚同,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同时侧重其学脉渊源和时代精神。

一方面,不因史无明文就以为实无其事,当尽量寻觅蛛丝马迹,以连接历史可能割断之处;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上“空言”和“行事”的紧密关联,以因事证明的方式将相关时段的制度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以见其全貌。

关键词:蒙文通、史学方法、论世知人、思想史、学术史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治史几乎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普通话”,其余各专门史则有些像各地的“方言”,要保全自身也多少带点“草间苟活”的意味。

近年的趋向则相反,政治史雄风不再,即使研究政治的也往往掺入其他专门史的“方言”风味。

在近年中国大陆处于上升地位的各专门史中,思想史是其中之一。

1 而思想史应当怎样研究,也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

2 多数人似乎希望思想史的研究更开放而非更封闭,蒙文通先生对此亦早有论述和实践。

蒙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所谓通识,涵盖今人所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由纵的一面言,蒙先生尝据孟子所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提出:“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而史学“非徒识废兴、观成败之往迹”,更要能“明古今之变易,稽发展之程序。

不明乎此,则执一道以为言,拘于古以衡今,宥于今以衡古,均之惑也”。

总之,“必须通观,才能看得清历史脉络”,然后可以做到“言古必及今”而“言今必自古”。

3在横的方面,蒙先生的名言是“事不孤起,必有其邻”,同一时代之事,必有其“一贯而不可分离者”。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3、借助课后解析,尝试翻译第二文段。
思考: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和第一自然段有和联系?
具体分析课文第二文段。
2、掌握如下重点字、词、句。
(1)小知不及大知( 知---智:智慧,聪明)
(2)众人匹之( 古:一般人;今:多数人,大家;省略)

(3)有冥海者,天池也( 判断句

(4)穷发之北( 古:草木;今:头发
(10)之二虫有何知 今;虫子
3、借助课后解析,尝试翻译第一文段(各5分) 思考: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四-1、疏通课文意思(1-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
四-2、疏通课文意思(2-6)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 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绝云气,负青
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 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齐谐》中的话说: “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 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 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 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空的深蓝色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 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俯瞰下方大地, 也不过像是人仰望天空这样罢了。

德不孤,必有邻作文_优秀作文

德不孤,必有邻作文_优秀作文

德不孤,必有邻作文武汉中考作文题目德不孤,必有邻结合提示语:有德者必有好友,有德的家有芳邻,有德的国必有友邦【语句解读】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德行天下“德”,在中国汉语里,无疑是一个高频词,其意义也非同寻常。

孔子的“理想国”中,必须“为政以德”。

现代人说到“德”,首先想到两个词:道德、德行。

我个人理解,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仁(善良慈悲)、义(有情有义)、信(诚信可靠)是最重要的“美德”,三者集聚,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这方面,孔子思想是集大成者。

当然,繁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衍变中还有其他“版本”,比如“立木为信”的商鞅,是“信”的标杆;“千里走单骑”的关羽,是“义”的代表。

关于“德”的好处,《论语》有曰:德不孤,必有邻。

其意思,我个人更愿意这样解读:有德、守德的人,只要自己不觉孤单,别人就不会孤立,最终必多朋友、芳邻。

有德的人会孤单吗?有的。

当一个人的觉悟、德行高于社会周围的人,他多少会有“寂寞之伤”。

这种感觉,悲愤投江的屈原有过,壮志未酬的张居正有过,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有过……但历史烟云散去,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

有德的人终究会被欣赏甚至拥戴。

史载: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这是对“德不孤,必有邻”最完美注脚。

进入现代社会,“德才兼备”是一个“优秀文化人”的标准画像。

而“德在才上”更是职场选人、用人的首要准则。

可见中国人对“德”给予的是最高和终级认可。

追慕“有德之人”,是人的基本良知和趋利诉求,但真正成为“有德之人”,却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天问”。

“孟母三迁”,找的就是有德行的好邻居,以期对孟子的成长有利。

看来,人品好,自己会发光。

大多数人都是“趋光”的飞蛾,但有多少人自觉立志成为一个“发光体”呢?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就有志于成为一个“发光体”。

历史上,中国曾经多次“发光”,大唐的开放、包容,吸引“万国来朝”,礼尚往来。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罗志田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蒙文通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的名言,主张通过多读前后左右之书来认识特定的学术思想.但这与传统的博览取向和现代的跨学科取向均不甚同,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同时侧重其学脉渊源和时代精神.一方面,不因史无明文就以为实无其事,当尽量寻觅蛛丝马迹,以连接历史可能割断之处;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上"空言"和"行事"的紧密关联,以因事证明的方式将相关时段的制度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以见其全貌.
【总页数】14页(P101-114)
【作者】罗志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61
【相关文献】
1.德不孤,必有邻 [J], 王子婷
2.德不孤,必有邻 [J], 朱浩铭
3.德不孤,必有邻 [J], 杨雅迪
4.德不孤,必有邻——德阳廉官群像 [J], 许然
5.“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J], 肖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德不孤必有邻写作文

以德不孤必有邻写作文

以德不孤必有邻写作文这句话出自《论语》。

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

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

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

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答案是否定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

荀子解蔽第二十一-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解蔽第二十一-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解蔽第二十一-原文及白话文荀子解蔽第二十一-原文及白话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文章分享朋友圈共同学习欣赏】【原文】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

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

是以与治虽走而是己不辍也。

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翻译】大凡人的毛病,是被事物的某一个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局性的大道理。

整治思想就能回到正道上来,在偏见与大道理两者之间拿不定主意就会疑惑。

天下不会有两种对立的正确原则,圣人不会有两种对立的思想。

现在诸侯各国的政治措施不同,各个学派的学说不同,那么必定是有的对、有的错,有的能导致安定、有的会造成混乱。

搞乱国家的君主,搞乱学派的学者,这些人的真心没有不想找一条正道来为自己服务,只是由于他们对正确的原则既嫉妒又带有偏见,因而别人就能根据他们的爱好去引诱他们。

他们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只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议。

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只怕听到对异己学说的赞美。

因此,他们与正确的治理原则背道而驰了却还自以为是、不能勒马。

这难道不是被事物的一个局部所蒙蔽而失去了对正道的追求吗?如果心思不用在正道上,那么白的黑的就是摆在面前而眼睛也会看不见,雷鼓就在身旁敲击而耳朵也会听不进,何况对那些被他们视为异端的用心于正道的人,就更看不见,听不进了。

掌握了正确的政治原则的人,搞乱国家的君主在上面非难他,搞乱学派的学者在下面非难他,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原文】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

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首诗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首诗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哪首诗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分析:
【德不孤,必有邻】德,以有比较、合道义而存在。

否则,没有了比较、不合道义的话,德,从何谈起?德,可重复。

不德,则不可重复,需加以改正。

好比:苗要呵护,草要根除。

扩展资料
参见:
子曰:为政以德,譬(德,仁道的体现。

针对‘为政’。

譬,打比方。

参见:譬之宫墙)
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北极星)
分析:
【以德譬】以道的体现打个比方,用以比照,作为榜样,有样学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参见:德不孤,必有邻。

【北辰】其价值体现于有‘众星共之’的.参照,与众星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反之,如果没有‘众星’的相伴,‘北辰’就会‘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待漏院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待漏院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待漏院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待漏院记文言文原文待漏院记作者: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1]、岁功[2]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3]论道,六卿[4]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5]、夔[6]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7]銮声。

金门[8]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兵革未息,何以弭[9]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六气不和,灾眚[10]荐[11]至,愿避位以禳[12]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13]之。

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14]甚迩。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

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

三时[15]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

私心慆慆[16],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

政柄于是乎隳[17]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18]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19]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20]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21]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待漏院记文言文翻译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们使风雨调畅的结果。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四方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三公商讨了治国纲要,六卿职责分明,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4期N o 4 200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Sichuan U niv ersity(Socia l Science Editio n)总第139期Sum N o 139历史学研究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1)[摘 要]蒙文通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的名言,主张通过多读前后左右之书来认识特定的学术思想。

但这与传统的博览取向和现代的跨学科取向均不甚同,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同时侧重其学脉渊源和时代精神。

一方面,不因史无明文就以为实无其事,当尽量寻觅蛛丝马迹,以连接历史可能割断之处;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上空言!和行事!的紧密关联,以因事证明的方式将相关时段的制度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以见其全貌。

[关键词]蒙文通;史学方法;论世知人;思想史;学术史[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5)04-0101-14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治史几乎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普通话!,其余各专门史则有些像各地的方言!,要保全自身也多少带点草间苟活!的意味。

近年的趋向则相反,政治史雄风不再,即使研究政治的也往往掺入其他专门史的方言!风味。

在近年中国大陆处于上升地位的各专门史中,思想史是其中之一∀。

而思想史应当怎样研究,也成为不少学者关注的问题#。

多数人似乎希望思想史的研究更开放而非更封闭,蒙文通先生对此亦早有论述和实践。

蒙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所谓通识,涵盖今人所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由纵的一面言,蒙先生尝据孟子所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提出: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而史学非徒识废兴、观成败之往迹!,更要能明古今之变易、稽发展之程序;不明乎此,则执一道以为言,拘于古以衡今,宥于今以衡古,均之惑也!。

总之,必须通观,才能看得清历史脉络!,然后可以做到言古必及今!而言今必自古!∃。

在横的方面,蒙先生的名言是事不孤起,必有其邻!,同一时代之事,必有其一贯而不可分离者!。

他一向以为,中国历代哲学发达之际,则史著日精,哲学亡而史亦废!。

故唐代古文运动之兴起,也因为有天宝、大历以来之新经学、新史学、新哲学,而后有此新文学!%。

换言之,同一时代的思想学术是相通的。

这里所谓相通,既有学术、思想观念之间相互支持的一面,也包括其间的对立、冲突和竞争。

或者可以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和∀#∃%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现象,因为思想史在西方已呈明显的衰落趋势,海峡对岸也开始出现类似的走向;而近年较多致力于与国际接轨!的大陆学界,却表现出与西方相异的发展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过去政治史独大现象的反作用力所促成。

大陆学者中葛兆光可为一个代表,其两卷本&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年)的长篇导论!皆着重讨论思想史的写法!。

海外学者中王森最近也有连续的论述,参见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学∋(台北)14卷4期(2003年12月);思想史研究的反思!,四川大学喜马拉雅讲座,2004年9月15日。

参见蒙文通:&治学杂语∋,收入蒙默编:&蒙文通学记∋,三联书店,1993年,1、6页;&中国史学史∋,收入&经史抉原∋(&蒙文通文集∋第3卷),巴蜀书社,1995年,254-255页。

参见蒙文通:&经史抉原(评)学史散篇∗∋,403页;&经史抉原(中国史学史∋,222页。

[收稿日期]2004-10-12[作者简介]罗志田(1952-),男,重庆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39期事不孤起,必有其邻!二语,形象地代表了蒙先生提倡的前后左右治史方法∀。

近人欧阳竟无曾说,他读佛教俱舍,三年而不能通。

后遇沈曾植,指点其当究俱舍宗,毋究俱舍学!;欧阳氏归而觅俱舍前后左右之书读之,三月乃灿然明俱舍之意。

蒙先生尝以此为例,强调读书当自前后左右之书比较研读,则异同自见,大义顿显!#。

这样的读书方法其实也就是蒙先生治史的一个主要特点,不过其探讨史事的前后左右!往往远更宽广。

中国治学传统本推重广博,有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说法。

汉代儒家定于一尊!后虽有排斥异学!的倾向,似未从根本上影响到崇尚淹博的学风。

王安石便注意到,蜀人扬雄虽曾表示不好非圣人之书!,其实他对于墨、晏、邹、庄、申、韩,亦何所不读!。

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尤其传世之经书不全,若仅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

王氏自己也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

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1]。

胡适在引用王安石的主张后进而提出: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

!他举&墨子∋为例说,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

到了近来,有人知道光学、几何学、力学、工程学++等,一看&墨子∋,才知道其中有许多部分是必须用这些科学的知识方才能懂的。

后来有人知道了论理学、心理学++等,懂得&墨子∋更多了!。

故读别种书愈多,&墨子∋愈懂得多!。

胡适以为,读书不可不博!,即什么书都要读!,这样才能加添参考的材料!,知识广博而后读书时容易得,暗示−!,可触类旁通[2]。

类似观念在民初学界并不少见,王国维便曾说,为一学无不有待于一切他学,亦无不有造于一切他学![3]。

顾颉刚也指出,各种学问都是互相关联的,他种学问不能进步到相当程度,一种学问必不会有独特的发展。

同样,一种学问里面的许多问题也是互相关联的,他项问题若都没有人去研究,一项问题也决不会研究得圆满!。

譬如孟姜女一类传说的故事,各处皆有,若进行广泛搜集,并将各种故事同时整理研究,则可生互助互补之效,许多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都有解决之望了![4]。

不过,这些关于博览的论述多近于今日所谓跨学科!的含义,而沈曾植关于俱舍宗!和俱舍学!的区分,却不仅意味着广读他书而已,更隐约提示着一个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的取向%。

蒙先生将此提升到意识层面,对思想学术的社会视角有着相当切要的论述。

他明确提出:衡论学术,应该着眼于那一时代为什么某种学术得势,原因在哪里?起了什么作用?这才是重要的。

!比如以黄老和今文学为代表的老子、孔子之学何以在汉代战胜百家之学!,这一大问题就当从其得势之原因和所起的作用着眼;从这里看孔、老,似乎比专就孔、老哲学思想看,更有着落![5](17页)。

这是蒙先生治史取向的特点之一,下面试申论之。

内篇:时代精神和学脉渊源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的取向渊源甚早,孟子已提出论世知人!的方法,他说: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这就是说,要真正了解古人到可以成为朋友的程度,不仅要颂其诗,读其书!,更要知其人!,而知人!的方式就是论其世!。

推广言之,论世!不仅可以知人,也可知书、知事。

一、历时性和共时性傅斯年就特别强调历史上的人与事和周围的联系超过其与既往的联系,即使是所谓同一学派( 102 (∀#∃%我于1995年秋在四川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曾以此二语从纵横两面简述蒙先生的治史取向,当时听讲者中似不乏四川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该文后以&立足于中国传统的跨世纪开放型新史学∋为题刊发于&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2期),蒙先生曾长期执教于四川大学,然拙文的相关内容似未引起该校历史系学生的关注。

参见蒙文通:&治学杂语∋,3页。

按王安石说扬雄不好非圣人之书!,大概是指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所说的弃常珍而嗜乎异馔者,恶睹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睹其识道也!。

试比较胡适同一文中所说你要想读佛家唯识宗的书吗?最好多读点论理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变态心理学!(胡适:&读书∋,&胡适文集∋,第4册),可知他注重的是跨学科!知识,而不是思想学术的社会视角。

2005年第4期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亦然。

他认为,古代方术家与他们同时的事物关系,未必不比他们和宋儒的关系更密;转来说,宋儒和他们同时事物之关系,未必不比他们和古代儒家之关系更密!。

所以,如果他写中国古代思想集叙!,就要一面不使之与当时的别的史分,一面亦不越俎去使与别一时期之同一史合![6]。

在钱穆的印象中,北伐后的北大历史系由傅斯年暗中操控,因他主张治断代史,不主张讲通史!,故该系所定课程也以断代史为优先∀。

类似的观念在20世纪史学界似相对普遍,法国史家布洛赫(M arc Bloch)就曾引用人之像其时代,胜于像其父亲!的阿拉伯谚语,来强调任何历史现象都不能脱离其发生的那段时间来了解[7]。

傅柯(Michel Foucault)也认为,包括历史叙事在内的任何话语!,都不应诉诸于渺不可及的起源之陈述,而是在其发生之时如其发生之状来进行探讨!。

#[8]这样的取向好像更多提示着共时性的一面,而史学区分于许多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似乎是历时性。

陈啸江在区分历史学和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变迁时说,历史学所着眼的,乃通过去、现在、未来的,变−的法则;而社会学则以现社会发生的现象为其中心,过去的研究,最多亦不过供其为研究现代之参考而已!∃[9]。

史学的时间性确应予以特别的重视,惟历时性!和共时性!在语言学里常常是对立的,在史学中却可以是也应该是相互配合的。

晚清官方的新史学对此已有认识,1904年颁发的&奏定学堂章程∋就注意到通鉴学!和正史学!的分别,认为两者纵横各异。

正史学精熟一朝之事,而于古今不能贯串;通鉴学贯通古今之大势,而于一朝之事实典章不能精详!。

但若不立正史学一门,则正史无人考究,于讲通史者亦有妨碍,故正史学与通鉴学亦有相资补助之处!%。

蒙先生即认为治史必须搞通史!,盖必须通观,才能看得清历史脉络!;但他也指出,同时又必须对某一段断代史下深入功夫。

只有先将一段深入了,再通观才能有所比较![5](6页)。

另一方面,侧重于研究一段!历史的严耕望也强调专精与博通并重,以为治断代史者应对于上下古今都要有相当的了解,尤其对于自己研究的时代的前后时代,要有很深入的认识!;因为断代研究只是求其方便,注意的时限愈长,愈能得到史事的来龙去脉![10]。

论世知人取向最重视立说者所处的时势和环境,实兼顾了共时性!和历时性!。

若借用佛家的术语,这里的缘!是与因!是相关联而伴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