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项训练_《关于果蝇的遗传》

合集下载

2019年生物高考解析遗传学题型

2019年生物高考解析遗传学题型

2019年生物高考解析遗传学题型本文将对2019年生物高考中涉及遗传学题型进行解析,并对每道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相关知识。

题目一:某实验室进行了一项关于果蝇遗传的实验,假设纯合子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和一个基因B,而纯合子雌性果蝇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A。

实验中发现,如果一只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其后代中大约25%为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其余为表型正常的雄性果蝇。

请分析该基因的遗传方式,并解释实验结果。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和一个基因B,而雌性果蝇的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A。

这意味着,基因B在雌性果蝇中不存在。

2. 如果一只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其后代中大约25%为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其余为表型正常的雄性果蝇。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该基因的遗传方式为X-连锁显性。

基因A位于性染色体上,并且表现为显性表型。

由于雌性果蝇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只需要一个基因A就能表现该特征。

而雄性果蝇有两个性染色体,所以需要两个基因A才能表现该特征。

在实验中,如果一只雄性果蝇的Y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其后代中约25%为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其余为表型正常的雄性果蝇。

这是因为雌性果蝇只需要一个基因A就能表现该特征,而雄性果蝇需要两个基因A才能表现该特征。

所以,在后代中有25%的几率产生表型正常的雌性果蝇。

题目二:某种植物的花瓣颜色遗传有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基因呈现不完全显性关系,纯黄色花状为re1re1,紫色花状为re2re2,红色为不完全显性形状Re1Re1或Re1re1与Re2Re2或Re2re2。

根据自然观察杂交实验的结果,统计如下:纯黄色250株,纯紫色250株,红色650株,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计算对该基因一对中每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2)柱状图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在该群体中的基因频率。

高中生物 果蝇专题高考试题集

高中生物 果蝇专题高考试题集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生物:果蝇实验专题高考试题集锦选择题1.(2007•上海•29)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的染色体及相关基因。

甲、乙两果蝇产生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种类数分别为A.2,2 B.2,4C.4,2 D.4,4[答案] C2.(2007·广东生物·22)(多选)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A. 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B. 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代的父方C. 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 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考查生物性状的遗传的基本知识。

[解析] 据题意推出:亲本雌果蝇、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aaX B X B、AAX b Y,子代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B X b、AaX B Y,因此F1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A 选项正确;F1中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产生F2,F2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AAX B X B:2AaX B X B:1aaX B X B:1AAX B X b:2AaX B X b:1aaX B X b,其中正常翅与短翅的比例为3:1,故D选项错误;F2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AAX B Y:2AaX B Y:1aaX B Y:1AAX b Y2AaX b Y:1aaX b Y,故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的为4:4,C选项正确;由于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所有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或白眼基因只能来自母方,故B选项错误。

[答案] AC3.(2007·江苏生物·1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A.25%B.32%C.50%,D.64%[] 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1.(16分)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问题。

(1)已知果蝇裂翅由基因B控制,且裂翅基因B纯合致死。

为研究裂翅基因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上述的杂交结果说明,裂翅基因位于(常、X)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体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

科研人员设计了两个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一、杂交二的结果推测,裂翅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在翅型、眼色、体色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3)P基因指导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使果蝇眼睛呈红色。

紫眼果蝇出现的原因是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导致PAH不能正常合成。

① 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将直接导致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产物异常,进而使PAH中的发生了变化。

②P基因中因为插入一个DNA片段所导致的变异属于。

(4)有人提取了红眼果蝇的mRNA,用法获得正常P基因的有效片段,再通过法将其扩增,然后导入紫眼果蝇的早期胚胎中,观察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

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为。

【答案】(1)常(2)3 眼色与翅型、眼色与体色(3)①转录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②基因突变(4)逆转录 PCR(1分)红色(1分)【解析】(1)正交和反交结果子代雌雄表现型和比例一样,为常染色体遗传。

(2)杂交一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符合双杂合子测交子代比例,即翅型、眼色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杂交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不符合双杂合子测交子代比例,即翅型、体色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裂翅基因和灰身基因连锁在一条3号染色体,非裂翅基因和黑身基因连锁在另一条3号染色体。

眼色与体色基因分别在2号和3号染色体上,也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导致P基因突变,转录生成的mRNA变化,翻译生成的PAH中氨基酸序列(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改变。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

高考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

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23.果蝇(2n=8)的两对相对性状:红眼(A )对白眼(a )为显性,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B )对残翅(b )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一只雄蝇基因型为BbX a Y ,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一个BbbX a的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应为 、 和 ,这些精子若能正常受精,则会引起后代发生 。

(2)某红眼长翅雌蝇与红眼长翅的雄蝇交配,后代表现型如下表①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双亲的基因型应为 和 。

②表中所列全部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 。

(3)若要使子代果蝇的眼色因性别而异,则可选取眼色基因型为 和的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答案](1)BX a Y Y 染色体变异 (2)①BbX A X a BbX A Y ②1/4 7/16 (3)X a X a X AY24.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根据果蝇的染色体组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果蝇是 (雌/雄)性,理由是 。

(2)欲对果蝇的进行基因测序,检测的染色体数最少为 条。

如果野生型果蝇X 染体上均为c ,则Y 染色体上的C 最可能是 (突变/重组)产生的。

若选择示意图上的Cc 所控制的性状来研究果蝇的伴性遗传规律性,则测交的规律是 。

(3)已知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Aa 、Bb )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用纯种灰身残翅果蝇与纯种黑身长翅果蝇交配,所获如图的子代(F 1)表现型是 ;如图的果蝇能产生2种配子,与其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能产生4种配子,原因是 。

(4)现有两管果蝇,甲管全部为长翅(显性),乙管既有长翅,也有残翅(隐性)。

已知乙管是甲管的亲代:①若乙管中长翅均为纯合子,则甲管中没有残翅的原因是。

②若乙管中长翅也有杂合子,则甲管中没有残翅的原因是。

(5)你如何确定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解析] 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及其实际应用能力。

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

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

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14.下表是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甲 乙 雌雄 雌 雄 P 抗CO 2、直刚毛红眼 CO 2敏感卷刚毛白眼 CO 2敏感卷刚毛白眼抗CO 2、直刚毛红眼 F 1 抗CO 2、直刚毛红眼 抗CO 2、直刚毛红眼 CO 2敏感直刚毛红眼 CO 2敏感直刚毛白眼F 2 如:CO 2敏感直刚毛红眼 如:CO 2敏感直刚毛红眼(1)上述甲、乙杂交方式在遗传实验中称为 。

(2)果蝇CO 2敏感性与刚毛形状两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原因是 。

(3)请用遗传图解分析上述的一个杂交实验,就能判定果蝇眼色基因(用A 、a 表示)在 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简单说明: 。

(4)让F 1甲中雄果蝇与F 1乙中雌果蝇杂交得到F 2,请将F 2表现型补充在表中相应空格。

(5)上述杂交F 2中CO 2敏感直刚毛红眼雄果蝇占(6)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 DNA 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

请分析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蝇之所以对二氧化碳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 .获得果蝇抗性基因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RNA 聚合酶C .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 模板链上决定第151位氨基酸的碱基A 被G 代替D .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密码子由AGT 变为GGT[答案](1)正交和反交(2)不符合 CO2敏感性是细胞质遗传,不符孟德尔遗传规律(3)XP:(雌果蝇白眼)X a X a× X A Y(雄果蝇红眼)↓F1(雌果蝇红眼) X A X a, X a Y(雄果蝇白眼)简单说明:F1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表现型完全相同,都为红眼;而F1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表现型完全相同,都为白眼(4)雄:CO2敏感卷刚毛红眼、CO2敏感直刚毛白眼、CO2敏感卷刚毛白眼雌:CO2敏感卷刚毛红眼(5)3/16(6)C15.下图为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1.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

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

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

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列为______。

【答案】(1)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假说-演绎(2)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3)进化不定向、随机(4)2 长翅可育:短翅可育:长翅不育:短翅不育=2:2:1:1【解析】(1)由表可知,果蝇有很多对相对性状,且都容易区分,因此是遗传学实验好材料;摩尔根就是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2)果蝇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发育成个体。

(3)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突变可产生多个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的性状,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4)双杂合雌蝇的基因型为FfX M X m,进行测交时雄蝇的基因型是ffX m Y,后代的基因型为:FfX M X m、FfX m X m、ffX M X m(雄性不育长翅)、ffX m X m(雄性不育短翅)、FfX M Y、FfX m Y、ffX M Y、ffX m Y。

其中雌蝇的基因型为FfX M X m、FfX m X m,共2种;雄蝇的基因型为ffX M X m(雄性不育长翅)、ffX m X m(雄性不育短翅)、FfX M Y、FfX m Y、ffX M Y、ffX m Y,故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可育∶短翅可育∶长翅不育∶短翅不育=2∶2∶1∶1。

高三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1、3、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答案】AD【解析】染色体1、3、5、7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可以组成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3、6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X)上;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故选AD2.下列有关DNA分子表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苷酸分子中储存着遗传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无特异性C.转录时DNA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答案】B【解析】DNA中脱氧核苷酸分子的排列顺序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A错误;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无特异性,均为A、T、G、C构成的4种脱氧核苷酸,B正确;转录时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链,C错误;DNA分子中A与T之间形成的氢键数有2个,而G 与C之间形成的氢键数有3个,故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就越稳定,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分子结构与特点。

3.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变化中,对其所控制合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l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l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图形可知,若第6位的C被替换为T,则转录形成的mRNA中仅第二个密码子改变;若第9位与第l0位之间插入1个T,则转录形成的mRNA中从第4个密码子开始,以后的密码子序列都会发生改变;若第l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则转录形成的mRNA 中仅第34位的密码子改变;若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则转录形成的mRNA中从第35个密码子开始,以后的密码子序列都会发生改变;综上分析可知,选B。

高中试卷试题复习生物果蝇专题专项训练1

高中试卷试题复习生物果蝇专题专项训练1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

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

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

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A.白眼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 B.红眼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白眼基因表现出交叉遗传 D.红眼性状为隐性性状考查对伴性遗传的理解。

[解析] 由于F2中白眼只限于雄性,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答案] A2.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

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果蝇性别A.白♀×白♂B.杂合红♀×红♂C.白♀×红♂D.杂合红♀×白♂考查伴性遗传的知识。

[解析]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母患子必患。

”[答案] C3.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之后,此时这两种过程中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8和4 B.8和8 C.16和8 D.16和16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解析] 精原细胞在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之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出现暂时性的加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8×2=16。

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之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4×2=8。

[答案] C4.果蝇的一个卵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来源是()A.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 B.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C.全部来自于父方 D.全部来自于母方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

[解析] 果蝇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即4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是随机的)[答案] B5.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专项训练—《关于果蝇的遗传》1.下面是用果蝇做杂交实验的一些问题。

Ⅰ.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是由位于第Ⅱ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体果蝇,请利用提供的杂交方案探讨:灰体和黑体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是否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杂交方案;长翅灰体×残翅黑体→ F1→ F2。

问题探讨:(1)如果F2出现性状分离,且灰体、黑体个体之间的比例为,符合基因的,说明灰体和黑体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如果灰体和黑体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且F2出现______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符合基因的,说明控制灰体、黑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Ⅱ.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显性。

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 B Y B或X B Y b或X b Y 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 B 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1)请完成推断过程:①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

②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2)遗传学中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用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果蝇中,已知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H和h分别决定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

下图1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组成,图2表示某个果蝇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利用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上。

后来,有人发现,形成果蝇红眼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形成红色色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每一反应各需要一种酶,这些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编码。

该实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之一是,而且基因与性状也并不都是一一的对应关系,也可能是。

(2)如果只考虑图1所示果蝇中的B(b)、W(w)基因,则该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让该果蝇与杂合灰身红眼的异性个体杂交,所产生的雄性后代中,灰身与黑身的数量比是,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

图2(3)如果考虑图1所示的各对基因,让该果蝇进行测交,得到黑身、后胸正常、白眼雌果蝇的几率是 。

(4)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 。

请在指定的位置(图3处)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3.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

请据图回答:(1)图1中的朱红眼基因与图2中的深红眼基因属于 基因。

(2)图1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一定能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原因是:① ;②(3)与图1相比,图2发生了 。

4.某学校开展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在实验室中饲养果蝇进行杂交试验,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1)在饲养果蝇的过程中发现用面粉、蔗糖、琼脂等配制成的培养基在培养时易被霉菌污染,当果蝇的幼虫达到一定数量后,对霉菌有抑制作用。

由此可见,果蝇与霉菌之间的关系属于 。

(2)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他们选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进行杂交试验。

杂交后代(F 1)全部是红眼果蝇;让这些红眼雌雄果蝇进行自由交配,获得后代(F 2)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由此可以判断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还应设计一组 实验,即用 与 进行交配,当杂交后代性状表现为 ,即可再次证明上述结论。

(3)在实验中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试验,后代既有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并且白眼果蝇全部是雄性的。

请用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解释该实验现象(红眼、白眼由等位基因R 与r 控制)。

(4)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选择灰身长翅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两对性状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各3只放入同一培养瓶内,使其自由交配,获得子一代共10只,全部为灰身长翅;然后让子一代灰身长翅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交配,后代150只,统计结果如下表:本实验结果 (能或不能)证明这两对性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原因是 。

5.果蝇以繁殖速度快、便于饲养、性状观察明显而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上,现就果蝇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性别决定属于XY 型.在进行单倍体基因测序时需要测定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 碱基序列。

(2)从基因的结构方面看,基因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非编码序列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3)采集果蝇一般在腐烂的水果附近,由此可以判断果蝇的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___。

(4)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显性(控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显性(控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未交尾纯种红眼长翅雌蝇、红眼长翅雄蝇、白眼残翅雌蝇、白眼残翅雄蝇四瓶果蝇,请你选择其中的两瓶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子一代眼色的表现型就可知道其性别.则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若XY染色体图形如图所示,则基因位于段上时传雄不传雌。

若某一性状遗传特点是:父本有病,子代雌性一定有病,则该基因一定位于__________段的__________性(显性、隐性)遗传。

(6)生物的变异有多种,对果蝇来说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__________。

6.果蝇具有一些区别明显的相对性状,如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红眼长翅雌果蝇和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3:1:3:1,雌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若对雌性亲本测交,则子代雌性个体中与雌性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2)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请利用以上两种果蝇,设计一套杂交方案,探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简要写出杂交方案、结果和结论)7.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

(1)组数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 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突变。

(2)组数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属于何种遗传类型?请用遗传图解证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 表示)。

(3)解释组数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

(4)现有多只果蝇,其中有纯合、杂合,有雌性、雄性,且雌、雄果蝇都有褐色和黄色个体。

如何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情况。

8.图甲和乙分别是果蝇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5、6、7、8 分别表示染色体,A、a、B、b、C、c、D、d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

请据图回答:(1)假如图甲为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则:该卵原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写出其中的一个染色体组;若将该卵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只供给卵原细胞含14N的原料,正常情况下该卵原细胞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含14N的比例为。

(2)假如图乙为果蝇的一个体细胞,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长翅)对a(残翅)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D(红眼)对d(白眼)显性。

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是,表现型为。

(3)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4)为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部是红眼果蝇;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性果蝇全是白眼的,雌性果蝇全是红眼的。

他的学生蒂更斯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该红眼雄蝇不育。

①请根据上表信息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D、d)。

②提出一个验证蒂更斯实验的简单思路,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提示:专业技术人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根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分辨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简单思路:。

预期结果:。

结论:。

参考答案1.Ⅰ、(1)3:1 分离定律(2)9:3:3:1 自由组合定律Ⅱ、(1)①截刚毛、刚毛(2分)②刚毛、截刚毛(2)相对性状易于区分、雌雄异体、易于培养、一只雌蝇可产生为数众多的后代、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等。

2.(1)假说演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一种性状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2)BX W、BX w、bX W、bX w 3 :1 1 :1 (3)1/16 (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见右图3.(1)非等位 (2)①当出现杂合体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②基因的表达还与环境因素有关(3)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颠倒)4.(1)竞争(2)测交 F1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3)亲本 X r X r× X R Y配子 X r X R Y后代 X R X r X r Y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4)不能样本不够大或测交结果四种表现型比例不是1:1:1:15.(1)5 (2)编码区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内含子(3)异养需氧型(4)白眼残翅雌蝇红眼长翅雄蝇(5)III I 显性 (6)染色体变异6.(1)BbX W x w ×BbX W Y 1/4(2)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F1 F2如果F2出现四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约为9:3:3:1,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反之,则可能是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7.⑴常隐⑵( 5 分)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

若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

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正交:P BB(野生型)×bb(突变型) 反交 P bb(突变型)×BB(野生型)F1 Bb F1 Bb表现型 100%野生型,无论雌雄表现型 100%野生型, 无论雌雄结论:若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推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该突变基因不可能在常染色体上,只可能在X染色体上,为伴X染色体隐性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