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高三生物(稳态)专项训练答案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稳态与环境一、选择题(共15题)1.(2021龙岩市期末)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T细胞、B细胞、淋巴因子、受体B.胰岛B细胞、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C.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D.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2.(2021泰安市期末)下列对健康小白鼠进行的实验处理,对其机体产生的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损伤下丘脑,寒冷环境中小白鼠体温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B.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T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丧失D.破坏其下肢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剌激感受器,小白鼠有感觉3.(2021新余市期末)下表为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増大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跑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4.如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是突触间隙,其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B.如果6是Na+,2处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C.4内的物质可以是某些激素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2→3→55.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B.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食物C.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D.即使无人为的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7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绵羊数量达到K/2时(即第30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也最大C.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8.(2017·哈尔滨师大附中等三校联考)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 g/L)均分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高三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血糖浓度的异常会引起一些疾病(如图1)。
人类中有一种疾病(IGT),在空腹时血糖浓度和胰岛素表现正常,但是饮食后其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X代表的刺激是,影响某种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是、。
(2)某人患有糖尿病,医生给开了胰岛素,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方法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胰岛素含量上升血糖浓度,餐后适量运动可以________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的升高幅度,从而可以该人群________ 细胞的分泌负担。
【答案】(1)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神经调节(2)静脉注射 (3)下降降低减轻胰岛B【解析】(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可以刺激下丘脑,引起兴奋,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所以影响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是血糖浓度和神经调节。
(2)由于胰岛素的本质为蛋白质,所以只能通过静脉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胰岛素含量上升,其血糖浓度降低。
通过运动可以降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的幅度,从而减轻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2.如图所示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
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答案】D【解析】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和5;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协助扩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免疫活性物质无关【答案】B【解析】细胞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故A错误;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即效应器,故B正确;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故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修一稳态与调节课后习题答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问题探讨1. 图 1 所示的是人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 2 所示的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直2.若将血细胞置于草履虫生活的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出现吸水膨胀直至破裂的现象。
(P2) 思考· 讨论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 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所以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P3)2.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人血浆。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P3)3.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液分布于淋巴管内),但基本化学成分相同,并且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P3)思考·讨论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如钠、钾、钙、磷、镁、血清铁、氯、碳酸氢盐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脂类(如三酰甘油、胆固醇)等。
表中的化学物质也可分为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三酰甘油等,代谢废物包括尿素、尿酸、CO2。
提示:学生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分类方式。
(P4)2.血浆中还含有各种激素、维生素、O2 等。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4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B. 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保持河水清澈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强【答案】A【解析】A项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方面体现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B项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种类有关而提高某个种群的数量食物网没有变复杂因此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项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仍能保持清澈说明其具有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属于抵抗力稳定性故选A2.有一种紫腹巨蚊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竹类植物、毒蚊幼虫的关系是()A. 竞争、捕食B. 捕食、竞争C. 寄生、捕食D. 捕食、寄生【答案】C【解析】紫腹巨蚊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属于捕食关系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竹类植物属于寄生关系 ABD不符合题意 C正确故选C3.群居动物中有一种警报系统只要有一个动物发现捕猎者它一发出警报就可引起全群反应有人将一只饥饿的苍鹰放出使之向鸽群袭击观测鸽的种群数量与报警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自然界中鸽和苍鹰一定属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B. 鸽对苍鹰的大声鸣叫属于物理信息C. 鸽种群密度越大反应越快被苍鹰捕杀的机会越多D. 鸽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答案】B【解析】解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鸽子的种群数量因变量是报警的平均距离图中显示随着鸽子种群数量的增加报警的平均距离也不断增加A.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鸽子可能处于第二营养级或第三营养级苍鹰可能属于第三营养级或第四营养级等 A错误B.鸽对苍鹰的大声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B正确C.鸽种群密度越大报警的平均距离越大反应越快被苍鹰捕杀的机会越少 C错误D.鸽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种内互助 D错误故选 B4.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物种丰富下列与白洋淀的全部芦苇处在同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 白洋淀中所有的鱼B. 白洋淀中所有的鲤鱼C. 白洋淀中的全部生物D. 白洋淀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答案】B【解析】A.白洋淀的全部芦苇是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属于种群白洋淀中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也不是所有生物因此不属于种群或群落 A不符合题意B.白洋淀中所有的鲤鱼属于种群 B符合题意C.白洋淀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C不符合题意D.白洋淀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a、b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b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 M时b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 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解析】解 A.在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趋势捕食者呈现后增加者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图中a种群为被捕食者 b种群为捕食者 A正确B.M点时 b种群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应大于死亡率 B正确C.图中 a种群增长时促进b种群不断增长但是当b种群增长大一定程度后就会抑制a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可以看出两个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C正确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逐渐趋于稳定 D错误故选 D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kJ)甲、乙、丙代表三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 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C.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67%D. 甲、乙、丙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答案】D【解析】解 A.甲的个体数量可能少于乙的个体数量 A错误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甲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之和 B错误C.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 C错误D.甲、乙、丙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如遗体残骸中的能量 D正确故选 D7.稻鳅共作就是在水稻田里放入泥鳅为主虾、黄鳝、蚯蚓等为辅的自组织模式形成“水稻护鳅鳅吃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营养关系体现了一田多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稻与杂草因争夺共同的生活资源和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B. 泥鳅、虾、黄鳝、蚯蚓等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鳅粪肥田”实现了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多级利用D. 该共作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解 A.水稻与杂草因争夺共同的生活资源和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A正确B.泥鳅、虾、黄鳝、蚯蚓等生物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正确C.“鳅粪肥田”实现了物质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利用 C错误D.该共作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D正确故选 C8.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 B=2 1调整为1 1 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 1.875倍B. 1.375倍C. 0.575倍【答案】D【解析】9.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同定期向该池塘投放一定的鱼类饲料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D. 该池塘中的所有藻类构成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营养级【答案】D【解析】解 A.鲫鱼在食物链藻类→鲫鱼→鳜鱼中是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鲫鱼→鳜鱼中是次级消费者 A正确B.鳜鱼的营养级高于鲢鱼所以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B正确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的饲料中的能量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 C正确D.池塘中不一定只有藻类还有其他植物所以还有其他的生产者 D错误故选 D10.长瓣兜兰姿态美观花形优雅为观赏花卉之上品其花瓣基部长有形似蚜虫的小突起能吸引昆虫前来助其传粉某种雌性食蚜蝇(其幼虫以蚜虫为食雌蝇一般会将卵产在蚜虫的附近)受长瓣兜兰花瓣基部突起吸引也会前来产卵但长瓣兜兰不能为食蚜蝇幼虫提供营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长瓣兜兰和蚜虫、食蚜蝇幼虫和蚜虫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 食蚜蝇将卵产于长瓣兜兰其幼虫寄生在长瓣兜兰花瓣处C. 长瓣兜兰给食蚜蝇传递物理信息促进了食蚜蝇种群的繁衍D. 食蚜蝇对产卵地的选择、长瓣兜兰突起的形成都是进化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 A.根据题意长瓣兜兰和蚜虫之间没有捕食关系 A错误B.长瓣兜兰没有给食蚜蝇幼虫提供营养两者不是寄生关系 B错误C.雌性食蚜蝇看到长瓣兜兰花瓣基部形似蚜虫的小突起前来产卵这个过程中长瓣兜兰给食蚜蝇传递了物理信息但此信息的传递并没有促进食蚜蝇种群的繁衍 C错误D.食蚜蝇将卵产于蚜虫处长瓣兜兰形成形似蚜虫的突起都是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经长期进化形成的 D正确故选 D11.如图为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某山洼中的食物网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②辛占据3个营养级③丁和辛、丙和乙、乙和丁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身上的太阳能⑤此生态系统中甲和戊都是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⑥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 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A. ①②⑤B. ③⑥C. ②③⑤D. ①④【答案】D【解析】解①该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分别为甲→乙→辛、甲→乙→丁→辛、甲→丙→乙→辛、甲→丙→乙→丁→辛、甲→丙→丁→辛、甲→丙→己→庚、戊→己→庚、戊→丁→辛①错误②辛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据第三、四、五共3个营养级②正确③在食物网中丁和辛、丙和乙、乙和丁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③正确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④错误⑤此生态系统中甲和戊都是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⑤正确⑥含辛的食物链有多条因此丙种群数量下降20%对辛种群不会有太大影响即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⑥正确故选 D12.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B. 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均参与过程①和②C. 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_2的含量D.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答案】B【解析】13.骡子是马和驴交配产生的后代但是骡子不能繁殖后代其原因是马和驴之间存在()A. 地理隔离B. 生殖隔离C. 相同的基因库D. 相同的基因频率【答案】B【解析】解骡子不能繁育后代是由于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选 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4.多花黑麦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且适口性较好的牧草品种蚜虫等的取食会影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多花黑麦草感染内生真菌后内生真菌在叶和茎的细胞间生长从中获得营养和保护其代谢产物也可以帮助多花黑麦草抵御昆虫的采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受害植株上的蚜虫数量多时宜采用目测估计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 多花黑麦草与内生真菌、蚜虫的种间关系分别是寄生、捕食C. 家畜摄食多花黑麦草后其粪便中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属于家畜的同化量D. 感染内生真菌有利于多花黑麦草固定的太阳能更多地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答案】A, B, C【解析】解 A.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A错误B.多花黑麦草与内生真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B错误C.家畜摄食多花黑麦草后其粪便中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属于多花黑麦草的同化量 C错误D.感染内生真菌后真菌的代谢产物可以帮助多花黑麦草抵御昆虫的采食这样多花黑麦草固定的太阳能就能更多地流向家畜更多地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 D正确故选 ABC15.下图是人工鱼塘中某动物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能量流动的去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动物同化的能量约为其摄入量的10%~20%B. 该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C. 若D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则F表示未利用的能量D. 图中B的能量等于A-C-粪便中的能量【答案】B, C【解析】解 A.该动物只是某营养级中的一个个体其摄入的能量不会只有10%~20%被同化 A错误B.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B正确C.若D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则F表示未利用的能量 C正确D.图中B代表呼吸散失的热能等于同化量(A)-储存量(C) D错误故选 BC16.我国西北某山区陡坡地经过封山育林后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优势物种分别是甲、丙、乙它们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陡坡地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 三个物种在共存期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最占优势的是乙C. 在O→b年份丙种群数量增加是由于丙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在b→c年份甲、丙种群密度的变化与丙更能耐受弱光有关【答案】B, C, D【解析】解 A.由题可知该陡坡地含有多种植物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A错误B.曲线图显示物种乙比物种甲、丙出现的晚随着时间递增当物种甲、丙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时物种乙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说明三个物种在共存期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最占优势的是乙 B正确C.在O→a年内物种丙的出生率>死亡率所以物种丙的种群密度不断上升 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在b→c年份植物甲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丙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D正确故选 BC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群落水平上对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17.(2)研究表明与传统稻田相比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可显著抑制虫害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不断循环传统稻田中往往需要施加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可有效减少氮肥的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投入饲料中的能量, 丰富度、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解析】解(1)稻一鸭一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包括投入饲料中的能量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或各种种群的集合丰富度、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等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内容【答案】(2)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强【解析】(2)由于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强所以该生态农业模式可显著抑制虫害发生【答案】(3)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 农产品从生态系统中不断输出土壤中的氮不能满足稻田生产所需, 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中绿萍与固氮菜类共生增加了土壤中氮含量【解析】(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不断循环传统稻田中农产品从生态系统中不断输出土壤中的氮不能满足稻田生产所需所以往往需要施加氮肥由题干信息可知稻—鸭—萍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中绿萍与固氮藻类共生增加了土壤中氮含量可有效减少氮肥的使用18.(1)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丙的作用是________18.(2)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图中丁中的各种生物统称________18.(3)鼠种群减少后 ________(填“会”或“不会”)使鹰的种群数量随之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答案】(1)光合, 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析】解(1)如图所示甲为生产者乙为无机环境丙为分解者丁为消费者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可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答案】(2)消费者【解析】(2)丁为消费者【答案】(3)不会, 鹰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3)鼠种群减少后不会使鹰的种群数量随之明显减少原因是鹰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力19.(1)太湖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是太湖入湖水体的污染导致水体中________等含量增多使水体富营养化蓝藻与苦草、睡莲等太湖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的不同是________19.(2)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蓝藻同化的能量的3个去处有 ________19.(3)若太湖中“聚泥成岛”后岛上长满植被从群落演替角度考虑这属于________演替19.(4)太湖的“生态清淤和蓝藻离岸打捞处置”治理实例体现了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19.(5)请你提出一项能增加经济效益的蓝藻无害化处理的合理措施 ________【答案】N、P, 反应场所和光合色素种类不同【解析】【答案】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和流入下一营养级【解析】【答案】次生【解析】【答案】速度与方向【解析】【答案】引入能食用的水生植物(如莲藕)等与蓝藻竞争营养物质引入能捕食蓝藻的鱼类【解析】20.(1)下图是对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后得到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该池塘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各组分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其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上图生物中所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 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短时间内鲈鱼的产量将________ 由图可知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是①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_______________ 该池塘生态系统每年夏季易发生鱼类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_1过程表示________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图中_____________过程表示通过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用图中字母作答)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 则生产者最少应有____________才能维持该种群的稳定【答案】(1)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自我调节能力, 鲈鱼, 上升, 细胞呼吸散失, 气温太高、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解析】解(1)该生态系统各组分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所以该池塘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上图生物中鲈鱼所处的能量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鲈鱼营养级降低则短时间内鲈鱼的产量将上升由图可知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是①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细胞呼吸散失该池塘生态系统每年夏季易发生鱼类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太高、水中的溶解氧减少【答案】(2)自身细胞呼吸散失、流向分解者, 光合作用, \ Z_1, Z、\ Y_1、Y_2、Y_3, 6000kg【解析】(2)每年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能量的去向是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 X_1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属于 Z_1 图中Z、 Y_1、 Y_2、Y_3过程表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60×20)÷4=300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 则初级消费者为300×4=1200kg 至少消耗按20%传递因此生产者最少应有1200÷20%=6000kg21.(1)该生态农场建设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1.(2)为提高果树产量果农不仅需要适量施肥和浇水还要进行除草和灭虫工作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进行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进行除草灭虫工作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提高了能量 _________________(填“传递效率”或“利用率”)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解析】解(1)该生态农场建设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答案】(2)本系统不断向外输出农产品和畜产品,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2)为提高果树产量果农不仅需要适量施肥和浇水还要进行除草和灭虫工作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进行施肥的原因是本系统不断向外输出农产品和畜产品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进行除草灭虫工作的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3)利用率,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有一部分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再度被人利用【解析】(3)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原因主要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有一部分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再度被人利用。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专题复习2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附答案)
专题复习2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B.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C.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乙中的高3.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D.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4.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渗回①和渗入④的量相差不大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浓度相反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一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D.⑤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5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6.某同学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7.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考前特训 专项三 (四)群体稳态-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学(新教材)
(四)群体稳态1.(2023·伊春高三模拟)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在实践中有重要应用。
图1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2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将1 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的计数结果,图3是某同学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的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标记重捕法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条,全部进行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条,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10条,由于重捕过程中操作不当,重捕的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死亡了2条,则该池塘内的鲫鱼约为________条。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符合图1中“J”形曲线。
(3)图1中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个锥形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在一定时间内为“S”形曲线,a点后引起酵母菌数量继续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不断变化,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3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________。
(5)根据图2可知,在计数过程中,正确的计数方法是选择________个中方格计数,再求平均值进行计算。
假设所有中方格内酵母菌数相等,则此时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00(2)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3)营养消耗、有害产物积累、pH变化等变小(4)大(高)(5)4 1.6×109个/mL解析(1)重捕时标记个体死亡与否并不影响对总数的估计,因此该池塘内鲫鱼条数约为200×160÷10=3 200(条)。
生物必修三课后练习答案(全部)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课后练习答案编辑者:康梅 2010-11-11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基础题答案:P6 1.C 2.B 3.B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二)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基础题答案:P11 1.D 2.C 3.D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拓展题:P11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基础题:P22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二、拓展题:P22 1.b、c、d、e。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理活动,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3.提示:正负反馈调节对于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旦正反馈过程启动,就逐步增强,不可逆地进行,直至反应完成,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等。
相比起来,负反馈的重要性似乎远大于正反馈,一是因为它在生理活动中的数量大、涉及面广;二是它不断“纠正”控制信息,从而在维持稳态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以体温为例,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通过负反馈来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趋向正常。
生物必修三稳态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稳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稳态是指生物体内环境的什么状态?A. 绝对稳定B. 相对稳定C. 持续变化D. 完全混乱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稳态调节的机制?A. 负反馈调节B. 正反馈调节C. 神经调节D. 基因调控答案:D3. 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哪些系统的协调作用?A.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B. 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C. 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D.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A二、填空题4.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答案: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5. 稳态的维持对于生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至关重要。
答案:生存;繁殖三、简答题6. 简述稳态失衡可能导致的疾病有哪些?答案:稳态失衡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都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衡有关。
7. 描述稳态调节中的负反馈机制是如何工作的?答案:负反馈机制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当生物体内某个生理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会触发一系列反应来纠正这种偏离,使其回到正常水平。
例如,当体温升高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蒸发带走热量,使体温下降。
四、论述题8. 论述稳态调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答案:稳态调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确保了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为细胞分裂、组织形成和器官发育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例如,细胞分裂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浓度,这些都是通过稳态调节来维持的。
此外,稳态调节还参与了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如温度变化、营养供应等,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稳态调节的概念、机制以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稳态调节是生物体适应环境、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对于生物体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四川南江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只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024·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检测)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3.(2024·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不属于反馈调节B.“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与反馈调节无关D.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5.(2024·武汉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高三生物专题强化训练4: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高中生物专题强化训练4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2020·重庆中山区模拟)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B.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3.(2020·广东韶关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尿素、神经递质等,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HC O3-、HP 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D.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血红蛋白,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4.(2020·江西南昌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②中C.与①相比,②和③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5.(2020·全国Ⅲ卷)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6.(2020·天津模拟)H7N9是一种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B淋巴细胞经H7N9型禽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7.(2020·广西南宁模拟)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8.(2020·山西运城模拟)如图1为膝跳反射示意图,图2为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兴奋可在反射弧上双向传递B.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c处膜电位会发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的变化C.在CD段,神经纤维膜电位形成与Na+内流有关,需要消耗能量D.D点时细胞膜内侧的Na+浓度不可能比外侧的高9.(2020·安徽联考)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期末复习训练题答案(必修3)
·1·高三生物期末复习题二(必修3)一、选择题1.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A.逐渐减少B.基本不变C.不断增加D.先增后减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C.激素只能与其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或糖脂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A~1.2 g/L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5.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6.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
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A.ⅠB.ⅢC.ⅣD.Ⅴ7.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8.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有两种说法正确C.有三种说法正确D.四种说法都正确9.据下图回答问题: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A.栽培小麦B.栽培玉米C.野生小麦D.野生玉米10.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专题强化训练含答案人教版必修3
生产者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顶位肉食动物分解者阳光0.25 0.05 贮存输出有机物输入 125 25.10.52.19370234②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专题强化训练题1.(8分)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 2·y )。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贮存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____kJ/m 2·y 。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_____。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 、B 、C 、D 构成群落,a —j 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 过程是_________。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_______(填字母)。
(2)以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下图中建立能量流动的模型(要求在方框内填写字母)太阳能呼吸作用(热量散失)(3)据图建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
3.(10分)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① ;② ;③ 。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
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
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 过食物链 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 降。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册综合测试题(3套 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册综合测试题全册综合测试题1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下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 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C. 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3.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物质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物质可能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 C.青霉素 D.脱落酸4.为防治荔枝蝽(高龄时活动范围广)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
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均可用样方法B.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捕食关系消灭昆虫C.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恢复力和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CO2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等的动态平衡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6.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7.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8.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9.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11.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24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实例
考点规范练24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实例一、基础达标1.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C.激素、Ca2+、载体蛋白、抗体D.转氨酶、Na+、葡萄糖、氨基酸2.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内环境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包括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进入血浆,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B.胰岛A细胞的表面既有胰岛素的受体,又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内环境中的CO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D.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长时间重体力劳动者的排尿量约等于饮水量5.下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6.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7.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弱碱性食物,会升高血浆的pHB.剧烈运动后,会降低血浆的pHC.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血浆的pH会降低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pH的高低8.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2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多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植物生命活动受许多激素的调节下图甲为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_1、GA_8、GA_20、GA_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_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与去除顶芽的豌豆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_8的含量较低B. 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适宜浓度IAA 能促进GA_20至GA_29的合成C. 若用乙烯处理腕豆苗茎节段中的GA_1含量上升D. 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比不去除顶芽的长得更长【答案】B, C, D【解析】A、据图乙可知外源生长素会抑制 SA_8和 S_\triangle 2的合成、促进 GA_1和 S_2A_20的合成结合图甲可理解为外源生长素阻断了从 SA_1合成 GA_8和 GA_20合成 GA_2的路径从而使GA和 GA_20的含量升高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IAA的含量减少则从 GA_1合成 GA_8的路径不会被IAA阻断 GA_8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 A正确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 会抑制 GA_B和 GA_29的合成 B错误C、用乙烯处理豌豆苗不能从图中信息预测 GA_1含量的变化 C错误D、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中生长素含量会下降从而导致GA含量下降豌豆苗茎节段不会比末去除顶芽的长得更长D错误故选BCD.2.豌豆种子刚萌发时只有一根主茎切除主茎顶端常会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若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图②)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图③)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幼苗主茎的顶端对侧枝的生长没有影响B. 图①中甲、乙的侧芽IAA浓度大于顶芽C. 乙侧枝顶芽产生的IAA能通过极性运输运到甲的侧芽D. 图②中甲的侧芽因缺乏IAA而无法生长【答案】A, C, D【解析】A、幼苗主茎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 A错误B、切除主茎顶端顶端优势解除侧芽会正常生长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中此时侧芽的顶端相当于新的顶端又会出现顶端优势现象所以甲乙枝的侧芽IAA浓度大于顶芽B正确C、极性运输为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生长素由乙侧到甲侧的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 C错误D、②中甲的侧芽因IAA积累过多而抑制生长 D错误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选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 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 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 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答案】A B C【解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4.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早于②③B. 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均减少C. 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D. 物质②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答案】C【解析】A项①②③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项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用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C项甲状腺激素不仅能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而且能作用于全身的细胞以促进细胞代谢D项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改变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故选C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脑损伤可导致人体生物节律失控B. 下丘脑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C. 大量饮酒后呼吸急促与脑干的功能有关D.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答案】C【解析】解 AB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ABD错误C.呼吸中枢在脑干饮酒后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 C正确故选 C6.母亲的亲吻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温馨、最隆重的欢迎礼事实上当母亲亲吻婴儿时就会对婴儿脸部的病原体进行“取样”——这些病原体正是婴儿即将摄入的母亲的免疫器官接纳了这些病原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就会被刺激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抗体进入母亲的乳汁而这些抗体恰好是婴儿所需要的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于母亲而言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B. 对于婴儿而言抗体能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C. 婴儿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力起效慢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D. 抗体可以分布在内环境也可以通过外分泌液进入外界环境【答案】C【解析】解 A.初次免疫后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机体会产生二次免疫对于母亲而言母亲的免疫器官接纳了这些来自婴儿脸上的病原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就会被刺激迅速增殖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A正确B.对于婴儿而言从母体当中直接获取的抗体能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 B正确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物质会在体内通过代谢而消失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 C错误D.抗体可以分布在内环境也可以通过外分泌液进入外界环境例如乳汁中含有抗体 D正确故选 C7.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 神经纤维膜内\ K^+/Na^+的比值静息电位时比动作电位时低C. 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类(如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一氧化氮等D.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答案】【解析】8.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接种人体后通过引起轻微感染而产生对人型结核杆菌的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牛型结核杆菌与人型结核杆菌具有相同的抗原B.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后通过体液免疫清除C. 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D. 感染结核杆菌时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了抗体【答案】A【解析】解 A.牛型结核杆菌与人型结核杆菌具有相同的抗原 A正确B.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后通过细胞免疫破坏宿主细胞再通过体液免疫清除 B错误C.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产生记忆细胞 C错误D.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 D错误故选 A9.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HIV侵入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表明人体产生了HIV抗体B. 艾滋病患者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C. 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的原因是HIV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答案】D【解析】解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会产生HIV抗体故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A正确B.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易发生恶性肿瘤 B 正确C.HIV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无法对特定细菌等病原体进行识别、消灭因此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C正确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D错误故选 D10.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物质不可能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胰岛素B. 纤维素C. 氨基酸D. 青霉素【答案】B【解析】解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入内环境氨基酸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肌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直接进入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纤维素是植物体中的多糖不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故选 B11.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 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 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答案】B【解析】解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A正确B.根和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 B错误C.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C正确D.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因此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D正确故选 B12.研究发现蜂王浆中存在王浆酸(10-HAD) 10-HAD可促进人体T细胞、B细胞增殖提高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和浆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免疫器官、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在10-HAD的作用下 T细胞直接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B. 10-HAD可影响B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C. 10-HAD可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D. 蜂王浆可通过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来提高人体免疫力【答案】A【解析】解 ABC.T细胞和B细胞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根据题干“10-HAD可促进人体T细胞、B细胞增殖”可知 10-HAD可影响T细胞、B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不能得出10-HAD使T细胞直接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A错误 BC正确D.T细胞和B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根据题干“蜂王浆中存在王浆酸(10-HAD) ”可知蜂王浆可通过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来提高人体免疫力 D正确故选 A13.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 甲组和乙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C. 该实验可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引起的D. 甲组中若将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央胚芽鞘仍会弯向右侧生长【答案】C【解析】解 A.该实验在黑暗或有光条件下均可进行 A错误B.甲组和乙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B错误C.该实验可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引起的 C正确D.甲组中若将琼脂块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央胚芽鞘将直立生长 D错误故选 C14.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 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 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疼痛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 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解 A.被阉割的动物缺乏性腺分泌的性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含量上升 A错误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没有通过大脑皮层是非条件反射 B错误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疼痛的感觉不是反射 C错误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为反射兴奋在突触处通过神经递质传递故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正确故选 D15.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 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答案】D【解析】A、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由图可知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A 正确B、由图可以看出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上升原因是阳离子内流造成的 B正确C、由图分析可以得出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C正确D、突触传递兴奋时有延搁现象 D错误16.下图是探究2 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处理插条时低浓度组用浸泡法高浓度组用沾蘸法B. 设置2 4—D浓度为0的一组的目的是空白对照C. 该结果可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并为再次实验摸索条件D. 一定浓度的2 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答案】A【解析】解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 4—D浓度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统一使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A错误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 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需要确定2 4—D的促进生根或抑制生根的作用因此要设置2 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 B正确C.该实验可作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以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 (10^-9\sim 10^-7mol/L ) 其结果可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为再次实验摸索条件 C正确D.由图示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 2 4—D浓度为 10^-8mol/L左右时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D正确故选 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________ 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施用乙烯利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________(列举两点)等17.(2)根据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分析喷施乙烯利会直接影响黄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阶段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在实验中将测定相关数据的时间渐逐向后推移乙组的净光合速率会逐渐上升并与甲组接近由此推测在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以提高黄芩药材的产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施用时间、处理部位、适宜浓度等【解析】解(1)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施用乙烯利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施用时间、处理部位、适宜浓度等【答案】(2)暗反应, 乙组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 CO_2浓度都下降【解析】(2)根据实验结果乙组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 CO_2浓度都下降而 CO_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以喷施乙烯利会直接影响黄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答案】(3)乙烯利能够促进花脱落从而减少开花结果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更多的光合产物运至根部储存【解析】(3)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的净光合速率会逐渐上升并与甲组接近可以推测在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能够促进花脱落从而减少开花结果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更多的光合产物运至根部储存从而提高黄岑药材产量18.(1)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相比 2,4—D的优点有________18.(2)该小组的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A、B、C、D第二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喷洒A、B、C3组芹菜幼苗用________喷洒D组芹菜幼苗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8.(3)从表中信息可知 a、b、c三个浓度都属于低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所做实验还不能确定a、b、c三个浓度的大小关系于是他们分别将a、b、c三种2,4—D溶液浓度稍微稀释成 a_1、 b_1、 c_1 重复上述实验所得结果是 a_1浓度对应的平均株高为18cmb_1浓度对应的平均株高为30cm c_1浓度对应的平均株高为34cm 由此可得出a、b、c三个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答案】(1)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解析】解(1)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答案】(2)浓度分别为a、b、c的2,4—D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解析】(2)从表中信息可知A、B、C3组芹菜幼苗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 D组芹菜幼苗用等量的蒸馏水喷洒【答案】(3)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都是促进作用而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bgt cgt a【解析】(3)a、b、c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处理的芹菜幼苗的株高都比对照组的高即这三种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a、b、c三种浓度都属于低浓度 a和c这两个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稍微稀释对应的平均株高均降低说明a和c浓度均比最适浓度低且 c\gt a b浓度稍微稀释对应的平均株高升高说明b浓度比最适浓度高综上分析 a、b、c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b\gt c\gt a19.(1)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重的________ 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 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19.(2)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19.(3)④与⑥相比⑥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19.(4)某人喝了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 原因是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19.(5)若该图为肝脏组织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则合成脂蛋白的场所为 ________19.(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 ________的液体增多【答案】(1)40%,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解析】略【答案】(2)⑤→④→③→⑥→②【解析】【答案】(3)大分子蛋白质【解析】【答案】(4)不会, ④, 缓冲【解析】【答案】(5)② 肝细胞【解析】【答案】(6)⑥ 组织液【解析】20.(1)研究发现图中芽①是产生生长素最多的芽它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到②③④⑤ 而②③④⑤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① 这体现了生长素的运输具有________特点比较芽②③④⑤中生长素浓度可发现离顶端远的侧芽中生长素的浓度_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侧芽可发育为侧枝20.(2)据表判断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中数据分析在实际生产中要在较短时间内使扦插的赤苍藤枝条生根选择两种激素的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赤苍藤枝条效果较好实验中所用IB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该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IBA对赤苍藤扦插生根的影响有两重性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答案】(1)极性运输, 较低【解析】解(1)由题可知图中芽①是产生生长素最多的芽它产生的生长素能向下运输到②③④⑤ 而②③④⑤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① 也就是说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但是不能反过来运输所以这体现了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特点比较芽②③④⑤中生长素浓度可发现离顶端远的侧芽中生长素的浓度较低侧芽可发育为侧枝【答案】(2)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 , 0.1%的NAA、0.1%的IBA, 不能,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解析】(2)分析表中数据该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wei 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据表中生根时间判断用0.1%的NAA或0.1%的IBA处理赤苍藤枝条均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赤苍棒枝条生根实验中所用到的不同浓度的NAA和IBA处理后插条生根数目均大于对照组都表现为促进作用所以均不能体现出两重性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1.(1)胚芽鞘为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其中含有一些叶绿体据此推测胚芽鞘的作用为________21.(2)通过①②两组装置的对比可证明________ 利用装置④⑤进行对比实验可证明________21.(3)若想测定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利用装置________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现象及判断最适浓度的依据是________21.(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________等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协调配合来完成的有媒体披露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涂抹了人类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类雌性激素)有人认为此类报道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答案】保护胚芽并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答案】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解析】【答案】⑥, 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胚芽鞘的伸长量先增后减伸长量最大时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即为最适浓度(若用装置④或⑤ 则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先增后减弯曲角度最大时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即为最适浓度)【解析】【答案】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影响, 雌性激素为动物激素不能对植物细胞起作用【解析】。
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群体稳态专题训练
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群体稳态专题训练1.(2019·邯郸期末)前些年某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当地的原始森林改造成了人造马尾松林。
随后的几年中,该人造林受到松毛虫的侵害,且危害越来越严重。
林场工作人员用药物进行了局部灭虫,但效果很难持久有效。
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于自然马尾松林,人造马尾松林更容易暴发虫害,其原因是。
(2)灭虫前松毛虫的数量变化整体呈“S”型增长,其增长曲线中的K/2处对应的年龄组成为。
防治松毛虫的最佳时间是(填“K/2”“K/2之前”或“K/2之后”)。
(3)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这种可以有效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
(4)一般认为对某种害虫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种群的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请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行解释:。
答案(1)人工林组成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2)增长型K/2之前(3)生物农药使害虫抗药性增强,害虫天敌减少,污染环境(4)不彻底消灭害虫可以保持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彻底消灭害虫会使其基因库彻底消失,降低遗传多样性)2.(2020·开封二模)人们通过如图所示的封育、种草等盐碱化草地的改良活动,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要认识重度盐碱化草地的群落,首先要分析。
(2)改造的初始阶段,扩大种植碱蓬等耐盐的先锋植物的目的是。
(3)上述盐碱化草地治理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演替,理由是。
(4)上述改造盐碱化草地的活动主要利用了理论,特别是强调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的适应性,辅以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
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演替。
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2)实现植被初步覆盖,一方面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另一方面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次生重度盐碱化草地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在演替过程中,原有土壤条件逐步改善(4)群落演替自然演替3.下图甲是青海湖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图乙是裸鲤和鸬鹚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稳态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
1.(10分)(1)浆细胞吸附并侵染
(2)无关抗体(血清中其它抗体)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结果明显高于b组,与c组接近登革热康复者的血清抗体能够与寨卡病毒结合(2分)
(3)登革热康复者血清正常人血清W
2.(11分)(1)抗原效应T(2)移植手术
(3)同品系大鼠间肝移植不发生免疫排斥乙
(4)免疫排斥反应促进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IL-2合成缺陷
(5)建立针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2分)
3.(5分)(1)突触后膜“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2)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
(3)乙酰胆碱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收缩频率降低
4.(9分)(1)(肝)糖原(2)促进(肝)糖原分解
(3)有无肾上腺素、有无添加酶B、不同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2分)
增加促进酶B转化为酶A 沉淀物
(4)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物质X→酶B转化为酶A→糖原分解(2分)
5.(10分)(1)胰岛素胰岛素(的浓度)、胰岛素受体(的数目)
(2)受体浆(效应B)体液血糖(3)自身免疫Ⅱ型
(4)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