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资料
土壤肥料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土壤与土壤学
第二章土壤形成、分类第三来自土壤有机质第一节土壤生物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
第三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调节
第四章土壤孔隙性、结构性和耕性
第一节土壤孔隙性
第二节土壤结构性
第三节土壤耕性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
第六章土壤养分和供肥性
第一节土壤养分
第二节土壤的供肥性
第七章土壤酸碱性
肥料是能为植物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物料。施肥能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产品品质,增加植物产量。根据肥料的不同性质与特点,可将常用肥料分为三大类,一是化学肥料,又称无机肥料。如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和磷矿粉等;二是有机肥料,又称农家肥料。如人畜粪尿、绿肥、堆沤肥、饼肥等;三是生物肥料。如根瘤菌剂以及各种生物制剂等,是一种间接性肥料。
二、土壤的重要功能
土壤有三个重要的综合功能,即土壤肥力、土壤净化力和土壤自动调节能力。
l、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本质的属性,是土壤具有的能同时和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生活因素的能力。肥沃的土壤能够充足、全面、持续地供给植物所需的各种生活因素,能调节和抗拒各种不良自然条件的影响,能调节各肥力因素之间存在的矛盾,以达到适应和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
五、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
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有独特的创造和经验。特别是在土壤科学方面,累积了十分丰富的识土、用土、评土、改土经验,为建立和发展土壤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控制水土流失的梯田修筑、耕作制中的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的粮豆套种、农家肥料的沤制与使用、保墒保肥的耕作措施等,都居于世界农业发展的前列,成为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后魏期间,就已总结出了在农业生产中所取得的经验,有的至今仍不失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参考价值。其中著名的农书如《禹贡》、《管子·地圆篇》、《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另外,在其他古籍书中也有不少关于农业发展,特别是关于土壤知识的记载。在《禹贡》中叙述了当时关于土壤分类问题,描述了九州土壤的特征、地理分布和肥力状况,是世界最早的土壤分类及肥力评定的科学著作。在《管子·地圆篇》中提出了因土种植的土宜概念。《汜胜之书》中还提出要因土耕作,在不同的土壤上采用不同的耕作方法。《齐民要术》叙述了以深耕为中心结合耙、耱、镇压的耕作制,以及种植豆科绿肥的经验。在这些书中还提出了“多粪肥田”“弱土而强”“粪田宜稀”等土壤培肥的基本理论。在宋、元、明、清时代又出现了不少农书,如:《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王祯农书》中的“粪壤篇”提出土壤虽异,治以得宜,皆可种植,以及“地力常新壮”等用土改土的科学观点。根据以上我国大量农业科学书籍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土壤的认识、利用、改良和培肥已经奠定了我国土壤科学的基础。对于土壤科学中主要内容如土壤分类、土壤形成因素和成土过程、土壤肥力的性状、培肥原理、土壤改良、控制水土流失以及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均提出了科学论证,至今仍为我国进行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参考和根据。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土壤肥料学资料名词解释: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土壤有效肥力: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应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力称为土壤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
肥料: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须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
土壤矿物质:岩石分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
土壤粒级:根据各个土粒的当量粒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一般将土粒分为石砾、砂砾、粉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把土壤中各个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质化合物的总称。
毛管悬着水:只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是的土壤含水量就是田间持水量。
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又称重量含水量。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
泥土水吸力:质泥土水的负压力。
泥土通气性:指泥土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答应气体扩散的流动的性能。
土壤热容性: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之土壤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电极上所建立的平衡电位。
泥土孔隙度:单位容积泥土孔隙容积占全部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泥土相对密度:单位容积的团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相同体积水重之比。
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
土壤胶体: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
土壤吸收性能:质土壤吸收和保留土壤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阳离子交换量(或吸收容量)是指在一定PH条件下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土壤学基本知识1、土壤的概念和剖面结构?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是地表植物生长的基础。
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并能为植物提供养分、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条件。
土壤剖面结构由上至下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又可分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和淋溶层;心土层可分为淀积层和母质层;底土层可分为风化层和母岩层。
2、土壤的肥力特征是什么?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土壤,其肥力特征也不同。
自然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出现各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粒级的矿质颗粒,称为土壤剖面发生层次。
根据这些发生层次可把自然土壤划分为不同的土类。
按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常见的有暗沃土、棕壤、黄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盐碱土等。
3、什么是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中不同粒级的矿质颗粒的相对含量。
一般把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把直径大于0.002毫米而小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砂粒,把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称为砾石。
根据砂粒(0.002-2毫米)与粘粒(<0.002毫米)的相对含量,可将土壤质地分为以下几类:(1)砂土:砂粒含量在50%以上;(2)壤土:粘粒在20%以下,砂粒在40%以上;(3)粘壤土:粘粒在20-40%,砂粒在40-60%;(4)粘土:粘粒在40-85%,砂粒在15-50%;(5)泥炭质土:腐殖质层厚度大于30厘米。
4、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何关系?土壤质地是决定土壤水肥供应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质地粘重的土壤,保水保肥力强,但通透性差,而质地疏松的砂质土壤,保水保肥力弱,但通透性好。
不同质地类型的土壤,其适种作物也有所不同。
二、肥料学基本知识1、什么是肥料?肥料是指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能,施入土壤中或喷洒于植物体表面,能为植物提供养分或为改善植物生育条件而产生效应的一种人工制品。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重要概念1、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分、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4、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5、土壤肥力:土壤在某处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6、矿物:一类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7、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质量分数叫矿物质土机械组成,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叫土壤质地8、腐殖质:一类组成和结构都很复杂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主体是各种腐殖酸及其金属离子相结合的盐类,它与土壤矿物部分密切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有无机复合体。
◎10、土壤容重: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含土粒及孔隙在内)干燥土壤的质量与标准状况下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11、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13、1:2型矿物:由两层硅氧片中障夹一层水铝片叠合而成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主要是蒙脱石类、蛭石类和水云母类)◎14、阳离子交换量:在PH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15、复混肥料:掻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是的肥料。
16、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17、同晶置换: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而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相取代,但其晶层结构未变。
18、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19、土水势:土壤水在各种力如吸附力、毛管力、重力等作用下,与同样温度、高度和大气压等条件下纯自由水相比(即以纯水作为标准,假定其势值为零),其自由能的差用势能来表示,称为土水势20、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21、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的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2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的氧化态物质几还原态特制在氧化还原电极上达到平衡时的电极电位23、植物通过叶片等地上部分吸收养分的方式,称为植物的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24、草木灰是各种作物秸秆、杂草、枯枝落叶及木柴燃烧后的残灰25、根据矿质土粒(单粒)粒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二,可能选择题或填空题1、成土五要素:时间、地形、生物、母质、气候2、土壤基本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分、土壤空气3、腐殖质的划分:黄腐酸(富里酸)、褐腐酸{胡敏酸}、黑腐素(胡敏素),其中主要组成是褐腐酸和黄腐酸,占总量的60%4、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5、卡庆斯基分级中,将的1~0.01mm粒级划为物理性砂粒,小于0.01mm的粒级则划为生理性粘粒6、生物开始参与风化作用也就意味着土壤成土过程的开始7、生物对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是:机械破碎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8、风华作用的类型有:生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9、土壤矿质有:层状硅酸盐的粘土矿物和铁、铝、硅等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粘土矿物10、主要成土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形成土壤的母质的主要岩石,特性是一般具有成层性,常含有化石)、变质岩(特征是在构造上具有排列性)11、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12、酸性土壤通常用石灰来改良。
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土壤的物质组成四部分组成成分相互混合构成极其复杂的单个土体:矿物质(土壤固相)38%有机质(土壤固相)12%土壤空气(土壤气相)25-30%土壤水(土壤液相)12-25%第一节土壤矿物质1.主体物质——“骨骼”——95%~98%2.土壤母质1经风化成土作用2形成3.对土壤的物理性质3和化学性质4以及生物与生物化学性质5均有深刻的影响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一、土壤矿物质的来源(一)主要的成土岩石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通过母岩的风化、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二)岩石的风化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
可分为:a.物理风化:物理崩解、 T、结冰、水流、风b.化学风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H2O, CO2 ,O2c.生物风化:生物作用+分泌+有机产物物理+化学作用▪1. 物理风化▪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只有物理形状的改变,由大变小,而不会引起岩石的成分和性质的改变。
▪ 1) 热力作用受热因昼夜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因而气温与地表温度均有相应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 2) 冰劈作用在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由于体积的膨胀,产生960㎏/cm2的压力,使岩石逐渐崩解为岩屑。
▪ 3) 盐崩作用随着水分的蒸发,浓度逐渐达到饱和,对周围裂隙壁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岩石崩裂。
物理风化是机械力作用的结果流水的冲击、风、冰川等自然动力对岩石的磨蚀,树根生长时对岩石造成的挤压作用,均能加速岩石的破碎。
物理风化的结果,产生许多岩石碎屑和细粒,获得了岩石所没有的透水性和通气性。
但由于物理风化只是岩石在机械力作用下的破碎,产生的岩屑一般都大于0.1mm,没有毛管作用,所以对水的保蓄性能很差。
土壤肥料学
结冰岩石在水、氧、二氧化碳等大气因素参与下,所发生一系列化学分解作用的过程。
溶解作用:岩石溶解与水的作用。
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化合成为一种含水矿物的作用。
水解作用:水分子解离出的氢原子与矿物中的盐基离子所引起的置换作用。是化学风化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作用。
腐殖质的主要元素组合是碳、氢、氧、氮、硫,少量的钙、镁、铁、硅等灰分元素。腐殖质的主要功能团是羧基、醇羟基、酚羟基、醌基、羰基和甲氧基。
腐殖质属于两性胶体。
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吸水能力。胡敏酸不溶于水,富里酸有相当大的水溶性。
腐殖质有很高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和抗微生物分解的生物稳定性。
腐殖质整体上呈黑色。胡敏酸颜色较深,为棕黑色至黑色,富里酸呈浅黄色。
(1)自然肥力:在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
人为肥力:又称为人工肥力,是指在土壤自然肥力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耕作、施肥、灌溉和其它农业措施、土壤改良措施等培育形成的肥力。
经济肥力:土壤肥力和人为肥力的统一,是在同一土壤上两种肥力相结合而形成的。
(2)潜在肥力:土壤肥力在生产上没有发挥出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
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受到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造成的高温高压的作用,引起结构、构造、化学成分或矿物组成的改变而重新形成的岩石。特点:定向排列性。
4.岩石风化作用:在大气、水、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坚硬的岩石逐渐崩解破碎成块和细粒,同时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矿物。
(1)物理风化:岩石崩解而不改变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过程,主要是由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土壤肥料学(最全)
土壤肥料学(最全)土壤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2、土壤的基本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固相)、土壤水分(土壤液相)、和土壤空气(土壤气相)三相五种物质组成的多相多孔分散体系。
3、土壤肥力:指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自然肥力: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人工肥力:自然土壤的基础上,通过耕种、熟化过程发展起来。
4、土壤生产力:土壤生长植物并提供产品的能力,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
5、成土因素: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土粒1、矿物: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化合物或单质。
土壤矿物按矿物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按矿物的结晶状态,可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
2、岩石:岩石是指由一种(单质岩)或数种(复成岩)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岩石的类型: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具有成层性,常有化石);变质岩(定向排列性)。
4、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所以大都属于热力学风化。
物理风化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但为化学风化创造了条件。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特点:不仅使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更重要的是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风化一般包括:溶解作用(溶解于水);水化作用(矿物化合为含水矿物,增大体积,降低硬度);水解作用(水解离出氢离子与矿物中的碱金属置换,水的解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氧化作用(产生各种酸)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崩解和分解。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 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一、土壤和肥料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及特点1、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2.、特点:(1)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历史,而且是一个形态、组成、结构和功能上可剖析的物质实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2)具有土壤剖面:土层:指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层(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具有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3)具有物质组成(4)是自然界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重复利用资源不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发生变化,地力下降,散失可再生性。
因为:地球表面形成的土壤,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破坏土壤只需一瞬间。
(二)、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soil fertility and soil productivity)1、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应与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tivity):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包括土壤肥力、发挥肥力的环境条件及投入成本(三)肥料的概念及分类1、肥料定义(fertilizer):凡是直接提供给作物生产发育所必需养分和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料。
2、可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两大类。
肥料分类可依据:肥料中营养元素种类(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水溶液pH、肥料对土壤pH影响、肥效快慢(1)生理酸性肥料(physiological acidic fertilizer):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升高的肥料。
(2)生理中性肥料:(physiological neutral fertilizer)(3)生理碱性肥料: (physiological alkaline fertilizer)二、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1. 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2.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肥料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 :1、肥料是粮食的粮食 2、培肥土壤 3、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4、补偿耕地不足肥料与环境:1、农田N 、P 与水体富营养化 2、农田N 素向水体迁移和人体健康 3、农田N 素向大气迁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NO3-浓度不断增加NO 3-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癌症三大温室气体 CO 2、CH 4、N 2O N 2O 的排放与化肥氮的施肥量紧密相关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对大气的影响(1) 破坏臭氧层: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O 2,在平流层参与重要的大气反应而消耗臭氧。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肥力:土壤具有供给与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肥料:凡是直接提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养分和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料。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液相(土壤水分)和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占95%~98%),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母质: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土壤的母体,称为母质从岩石到母质的过程: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母质;从母质到土壤的过程:母质通过成土作用形成土壤土壤中最主要的四种化学组成:氧、硅、铝、铁化学风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风化方式:水解作用母质与岩石、土壤的区别:与岩石相比母质初步具备了水肥气热条件,但是与土壤相比,母质水肥气热条件还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海南土壤中的主要的次生粘土矿物类型是高岭石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各质地土壤的土壤肥力特点:砂质土: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但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
粘质土: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土温比较稳定,但通气性、透水性差,耕作比较困难壤质土:介于砂质土和粘质土之间的土壤类别,在性质上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即它既有砂质土的良好通透性和耕性,发苗小等优点又有黏土对水分、养分的保蓄性、肥效稳而长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土壤类别。
耕地土壤的有机质来源有两个方面:(1)栽培作物的残留物(2)施用的有机肥。
其中后者起主导作用。
矿化作用:有机质被分解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CO2、H2O、NH3等),并释放出矿质营养的过程。
土壤肥料学专业知识
对气圈:影响大气圈旳化学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氧化 亚氮等,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影响。
对水圈: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旳重新分配,影响 元素旳表面地球化学行为、水分平衡、分异、转 化及水圈旳化学构成。
对岩石圈:具有一定旳保护作用,降低其遭受多种 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互为互换与地质循环。
东南季风:不但影响东南沿海,而且可升入内陆。
西南季风:受青藏高原阻碍,对内陆影响大减,但
也可延伸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降水量分布:南部沿海地带约1500-2023㎜,长江 流域1000㎜,淮河-秦岭一线约750㎜,黄河上 游、甘肃南部、华北平原约500-900㎜西北内陆 250㎜下列。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面多于背风 坡面。
热量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 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
干燥度
东南沿海湿润区:
半湿润区:从伏牛山、太行山、燕山、至大兴安岭 一线两侧。
第二节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类型和性质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新鲜土、风干土、烘干土、凋萎系数、田间持水 量、土壤氧化还原性
土壤含水量旳表达措施 质量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水层厚度: 土壤水分能态 土水势: 基质势: 压力势: 重力势:
土壤水吸力: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分情况与作物生长:P39表2-16
第四节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构成:P40表2-17 土壤通气性 扩散: 互换: 土壤通气情况与作物生长 种子萌发: 根系生长: 水肥吸收:
第五节 土壤热量 土壤热量起源与平衡 太阳辐射能: 生物热: 地热: 土壤热量平衡:
Q=E-Q1-Q2-Q3 土壤热特征 热容量: 导热率: 导温率:及土壤导热系数或热扩散率。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水势:土壤水分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势能的变化。
2.土壤导热率:指厚度为1cm,两端温度相差1℃时,每分钟通过1cm2土壤断面的焦耳数。
3.养分归还学说: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4.作物营养临界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阶段对某种养分需要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求却很迫切,此时如果不能满足作物对该种养分的需求,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即使后期大量补给含有这种养分的肥料,也难以弥补,这个时期称之为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5.复合肥料:同时含有氮、磷、钾三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7.非必需营养元素:一些特定的元素,对多数植物是不需要的,但对特定的植物是必需的,这些元素为非必需营养元素。
8.报酬递减律: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
9.厩肥:是指以家畜粪尿为主,加入作物秸秆、草炭或泥土等垫圈材料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10.高温堆肥:是以高纤维的秸秆、杂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人畜粪尿,堆腐温度较高,时间短,适合集中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肥。
11.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内土体容积的烘干质量。
12.总孔度: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总孔隙度。
13.土壤结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各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
14.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植物的残体以及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5.人粪尿药物处理:给粪便中加入农药、氨水、尿素、石灰氮、漂白粉等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1.土壤中的铁、锰、铜、锌、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而钼的有效性随土壤pH升高而增大。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
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有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
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
没有层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喷出岩。
沉积岩:由各种先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而成或由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
有层次性和生物化石。
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重新结晶或结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岩石。
坚硬、呈片状组织。
土壤粒级:将土粒分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级。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土壤质地的分类:砂土类(“热性土”、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保肥性差、松散易耕、“发小苗不发老苗”粘土类(“冷性土”、保水力强、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发老苗不发小苗”。
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发小苗又发老苗”土壤有机质:除了矿物质外的固相土壤。
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
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土壤肥料学
1、土壤保肥能力最强的是砂土壤土酸性土2、将N、P、K称为肥料三要素”是因为土壤中这三种元素的供应量最少这三种元素的营养价值最大土壤中这三种元素常常供不应求3、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解决较好。
匚增加磷肥用量施用生理碱性肥料施用中性肥料配合施用有机肥料4、与其他氮肥相比,特别适合作根外追肥。
-一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氯化铵5、当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2一总养分含量的制约绝对和相对含量都很低的养分制约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制约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制约6、人粪尿是以为主的肥料。
匚磷钾氮微量元素7、作物缺是从新叶开始出现症状。
匚氮钾镁铁8、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氨气的是硝铵尿素硫铵9、耕作土壤中养分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固氮施肥降雨秸秆还田10、作物缺钾从开始表现缺乏症状。
匕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新叶11、碱化过程是不断被吸附到土壤胶体上的过程。
匕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钠交换性钾12、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及疏松土质是土壤沙化和沙漠化的自然因素。
!一干旱季节与大风大雪与大风大雨与大风13、铁铝土纲主要分布在我国。
口热带、亚热带地区青藏高原温带东北三省14、土壤盐渍化和碱化过程主要发生在。
1—干旱、半干旱地区热带亚热带高山15、土壤类型在地球表面由南向北呈有规律更替,这种分布规律为id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16、土壤中的阴离子与土壤胶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由正电胶体静电引力吸附被负电胶体排斥,即负吸附由不带电的胶体产生专性吸附由于静电引力吸附,可使土壤胶体负电荷增加17、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胶体的性质,常称为id粘土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胶体矿物18、土壤中所有的大小孔隙都充满水时,水分流动的推动力是。
!一重力势和压力势基质势和重力势基质势和压力势基质势、重力势和压力势19、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进行矿质化(分解)过程和腐殖化(合成)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关系是。
土壤肥料学
(1)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孔性;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胶体;吸收性能;酸碱性(2)土壤孔性:土壤孔隙总量及大小孔隙的分布(3)A)耕地土壤孔隙:1、小,主要是团聚体中的毛管孔隙,在湿润时充满水;2、中等大小的孔隙(小室,通道),当湿润时会有一小段时间充水,但随着水的再吸收,空气填充之;3、毛管孔隙;4、大孔隙,团聚体之间,充满空气。
B)土壤团聚体中的可见孔隙(北方黑钙土):1、微团聚体;2、可见孔隙(4)土壤孔隙: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及团聚体内部形成空隙。
(5)土壤总孔隙度: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g/cm3(7)相对密度: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一般土壤均为2.65。
土壤孔隙比: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8)土壤孔隙类型:①非活性孔隙:当量孔径<0.002mm,土壤水吸力>1.5 ╳105Pa。
特点:最细的孔隙,束缚水,非活性,无效孔,移动慢,难被植物吸收,粘质土中非活性孔隙多,耕性差,粘着力强。
②毛管孔隙:d在0.02~0.002mm,土壤水吸力为1.5 ╳104 ~1.5 ╳105Pa。
具有毛管作用,孔隙中水的毛管传导率大,易于被植物利用。
③通气孔隙:孔隙粗大,d>0.02mm孔隙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排出,或为通气的通道,称通气孔隙(空气孔隙)。
旱地土壤通气孔隙在8~10%以上,植物正常生长9)土壤肥力:水、肥,上层土壤质地较轻,具有适当通气孔隙,透水通气,下层质地较粘,可以迅速接纳较大的降水量,防止地面径流。
发老苗,发小苗10)上粘下松土(上紧下松):不利于细苗生长,下砂,作物根系伸到该层,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不发老,不发小,上层若有机质少,易板结成大土块。
砂夹粘或粘夹砂(夹层型):砂粘层次适当相间,即透水透气又保水保肥,对温度、养分调节有促进作用。
11)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或结构体。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
土壤肥料学知识点一、土壤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土壤,是我们脚下那看似平凡却又至关重要的存在。
它就像是地球的皮肤,为植物提供了扎根的基础,为生命的延续默默贡献着力量。
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
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生物。
矿物质是土壤的“骨架”,主要由岩石风化而来,它们决定了土壤的质地和孔隙度。
有机质则是土壤的“灵魂”,来源于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为土壤提供了肥力和保水保肥的能力。
土壤中的液体就是土壤溶液,它包含了各种溶解的养分,是植物根系吸收营养的重要来源。
而气体部分,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的含量和比例对土壤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二、土壤质地与结构土壤质地指的是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相对含量。
常见的土壤质地类型有砂土、壤土和黏土。
砂土颗粒较大,孔隙度大,通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黏土颗粒细小,孔隙度小,通气性差,但保水保肥能力强;壤土则介于两者之间,兼具了砂土和黏土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则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组合方式。
良好的土壤结构,如团粒结构,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三、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的酸碱度(pH 值)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指标。
大多数植物在 pH值为 60 75 的范围内生长良好,但也有一些植物适应了酸性或碱性的土壤环境。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等,对植物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的蛋白质合成;磷有助于植物的花芽分化和根系发育;钾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果实品质。
四、土壤肥力与改良土壤肥力是土壤能够持续供应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合理施肥、轮作、深耕、种植绿肥等。
合理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肥料学完整
1 硫酸铵
2 硝酸铵 △
3 碳酸氢铵 × △
4 尿素 □ △ ×
5 氯化铵 □ △ × □
6 过磷酸钙 □ △ □ □ □
7 钙镁磷肥 △ △ × □ × ×
8 磷矿粉 □ △ × □ □ △ □
9 硫酸钾 □ △ × □ □ □ □ □
10 氯化钾 □ △ × □ □ □ □ □ □
11 磷 铵 □ △ × □ □ □ × × □ □
种类
复合肥料:工艺流程发生明显旳化学反应 制成旳肥料。
混合肥料:以物理过程为主,有时也伴有 化学反应发生,将具有N、P、 K旳基础肥料混合制成旳肥料。
混合肥料
粉状混合肥料 最简朴旳措施
粒状混合肥料 我国主要旳复混肥料品种
掺合肥料 将颗粒大小相近旳不同肥料颗 (B.B.肥) 粒机械混合而成,各个颗粒旳
• 混合肥料旳临界相对湿度要高 • 混合后肥料旳养分不受损失
肥料旳吸湿性以其临界相 对湿度来表达,即一定旳 湿度下,肥料开始从空气 中吸收水分时旳空气相对 湿度。
46.7 23.5 59.4 37.7 46.3 72.4 — 18.1 45.6 75.2 — 51.4 51.9 57.9 77.2 — 62.3 — 56.4 71.3 79.2 — 59.0 — 62.0 — 72.0 82.8 22.0 67.9 66.9 60.3 73.5 71.3 70.0 84.0 31.4 59.9 64.5 65.2 67.9 69.2 — 78.6 90.5 52.8 68.0 63.8 65.2 — 75.8 78.0 72.8 59.8 91.6 46.2 52.8 68.1 65.1 73.9 87.7 78.0 — 87.8 88.3 93.7 76.1 69.2 73.3 71.5 71.3 81.4 77.0 — 87.8 79.0 — 96.3 — — — — — — — 45.0 — — — — 57.0 — — — — — — — 50.0 — — — — — 57.0 — — — — — — — — — — — — — — 6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名词解释¤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溶液交换时,定量土壤胶体所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最大量(反映土壤保肥性能)2.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3. 土壤肥力: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两方面供应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4. 土壤水分:土壤经过105~110℃长期烘烤,被驱逐的水分5. 矿物:是由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之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常有固液气三态6. 肥料:供给养分,改善土性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统称肥料7. 地质大循环:母质中的可溶性盐分在雨水地质作用下周而复始地进行由陆地到海洋的循环过程8. 生物小循环:植物营养物质由无机质变为有机物,在各代生物体繁衍中的循环。
9. 土壤地带性:土壤类型在陆地表面的一定区域呈带状分布的规律。
10. 土壤孔性:能反映空隙总容积的大小,孔隙搭配及孔隙在各土层的分布状况。
11. 孔隙度(p%):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的土壤中孔隙所占的百分比。
12. 萎蔫系数:植物达到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13. 次生(表生)矿物:在水、热条件下,原生矿物经过化学变化而成的新矿物。
14. 岩浆岩:由岩浆在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的过程中直接冷凝而成。
15.土壤质地:机械组成(各级土粒在土壤中所占的百分比)相近的土壤组合。
16.土壤水分常数:一定质地类型的土壤水分达到的最大值。
17.毛管水断裂量:毛管空隙蓄水出现断裂时的含水量也称为植物生长阻滞含水量18.土壤胶体:指粒径1—2微米的固体颗粒其性质最活跃,影响整体土壤性质和土壤肥力状态。
19.土壤离子交换作用:负电荷胶体外围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作用也称为阳离子交换作用。
20.土壤盐基饱和度(BS):土壤胶体上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21.复合肥料:一种化肥中同时含N P K 或含其中2中元素的化肥。
简答题1土壤空气与大气的区别(土壤空气的组成及特点)?答: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壤空气主要来源于近地面的大气,少量是土壤中生物,生物化学和化学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以土壤空气与大气的组成基本相似,但某些气体含量有明显差异。
(1)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通常是大气的数倍至数十倍。
(2)土壤空气中的O2浓度低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4)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浓度高于大气。
(5)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2土壤通气性概念和衡量标准?答: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性能,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一下3点来衡量:(1)土壤通气空隙度:一般将不低于10%作为通气良好指标或孔隙分布比较均匀时将土壤通气孔隙容积占总孔隙的1/5-2/5作为土壤不阻碍植物生长通气的标志。
(2)氧扩散率:指单位时间内扩散单位面积土层的O2量,以mg/cm2•min表示。
一般要求土壤空气中O2量在30~40mg/cm2•min或以上为好。
(3)氧化还原电位:良好的En可高达600~700mv。
3土壤容积热量和质量热容量的概念和关系?答:土壤热容量:根据单位土壤的计算形式不同,分为容积热容量和质量热容量。
容积热容量:指单位容积的土壤在温度升降1℃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用Cv表示,常用单位J/cm3•℃。
质量热容量:以单位质量来计算,习惯上称为质量热容量或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J/g•℃。
Cv与C的换算关系:Cv=ρ•c(式中ρ代表土壤容重g/cm3)。
4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日变化、年变化)?答:土壤温度是太阳辐射强度、土壤热量平衡和土壤热学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定周期性。
土温的日变化:指土温的昼夜变化规律。
夜间末降明显,最低温度出现在凌晨5-6时!土壤表层数厘米的温度日出后逐渐升高。
最高温度出现在13-14时,以后有逐渐下降,在较深的土层中土温升高或降低的时间逐渐推迟,土温的昼夜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缩小。
一般来说80-100cm一下土温趋于稳定。
土温的年变化:是指一年中各个月份或各个季节土温的差异。
一般来说,北方的土壤温度从3月份开始下降,7-8月份到达最高点,以后逐渐下降,1-2月份降到最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温的年变化逐渐缩小,最高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逐渐推迟,当达到一定深度后土温终年不变。
5土壤母质形成类型:(由山地到平原;由陆地到海洋) 定积(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湖积母质海积母质6简述岩石风化机理?岩石风化:岩石受外界因素作用,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内因:成分结构构造外因:物理分化(机械崩解,不改变化性)(1)温度-层状剥落(球状风化)(2)水结冰-冰劈作用(3)流水-冲击冲刷磨蚀(4)风-吹蚀磨蚀砸击化学风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因素:水氧气CO2 (溶解水化水解氧化等作用)生物风化:生物参与岩石矿物风化的过程意味着成土的开始。
ttþ(1)由生物因子种类不同:机械破坏;化学分解(2)带来新物质-有机物质和氮素营养7论述土壤耕性及其改良?土壤耕性:土壤在耕种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
判别标准-耕作难易;耕作质量优劣;易耕期长短土壤耕性改良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2)客土(3)合理灌溉,适时耕作(4)少耕和免耕8 论述氮磷钾肥的种类、施用环节、方法及降低肥效的有关措施(列表)种类施用环节方法降低肥效措施硫酸铵(速酸) 基肥追肥深施----碳酸氢铵(速碱) 基肥追肥盖土集中施用、施球肥或粒肥硝酸钠(速) 追肥不可过量深施盖土硝酸铵(速) 追肥不可过量深施盖土尿素基肥追肥种肥根外施----脲甲醛(长效氮肥)(长速)基肥---- ----过磷酸钙(缓) 基肥种肥---- 近根分层集中施根外施重过磷酸钙(缓) 基肥种肥---- 施球肥与有机肥混合施氯化钾(速酸) 基肥追肥---- 集中条施、穴施、近根、喷施硫酸钾(速酸) 基肥追肥---- 集中条施穴施近根喷施草木灰(速碱) 基肥追肥---- ---- 9. 简述我国土壤分布规律(1)我国土壤类型分布具有地带性:水平带谱(3条)a东部沿海由北到南完整土壤带谱纬度地带性b北部地区由东到西干旱土壤带谱经度地带性c中间地带性东北到西南过渡性土壤带谱垂直地带性规律:由于海拔不同呈现的土壤带谱,随海拔增高降水量变大;温度降低;光照变强(低于600m山地褐土;900-600m山地淋溶土;900-1700m草甸土) 10.岩石的形态和结构及构造类型形态单体(柱板片棱面体多面体等);聚合体:粒状晶簇双晶纤维状放射状鲕状肾状鳞片结核钟乳块状土状体结构(1)全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等粒;粗中细微粒结构;伟晶结构;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11. 对比砂质土壤质土和黏质土性质并简述土壤的改良措施改良措施:(1)客土法(2)翻沙压淤;翻淤压沙(3)引洪放淤;引洪漫沙(4)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分解;腐殖质;腐殖质胶结砂粒)(5)植树种草(6)筛土换土12.简述有机质的肥力作用(1)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各种养分是N P S 等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2)活化土壤矿质养分:有机质分解出大量有机酸和无机酸溶剂热矿质态养分(3)提高保水保肥性缓冲性:腐殖质作用(保肥性强带电量大CEC值大;保水性强;两性胶体稳定土壤酸碱性)(4)改良土壤物理性质(5)有利于消除土壤污染(6)刺激植物的生理活性13.维持土壤有机质动态的途径措施(1)调节土壤水气热(2)凋落物归还土壤(3)多种植地被植物(4)施用有机肥(5)秸秆归田填空题1 目前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土壤沙化土壤肥力退化2 道库恰耶夫(前苏联) 提出了土壤历史自然体概念,其取决于五大自然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3 地质分类常采用国际制卡钦斯基制4 土壤粒级划分即土粒级别,按土壤单粒直径大小不同划分等级(以0.01mm为标准);固砂>0.05mm固黏<0.002mm5 肥料的发展趋势:由低到高(浓度) 由单到多(成分) 由粉状到颗粒状(剂型)6 土壤的基本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中生物7.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条件:胶结物质成型动力8.土壤土壤结构体类型:团粒结构块核片柱状结构综合题1. 论述河北地区土壤类型及管理措施2. 土壤中常见成土矿物:(1)石英易风化土壤中沙粒特征:透或半透明玻璃光六棱柱状脂肪光泽无解理(2)正长石较易(K、粘粒、SiO2盐基)肉红或浅黄玻璃光泽完全解离半透明粗短柱状晶体或(3)斜长石较易(Ca Na、粘粒SiO2盐基)白或灰白半透明玻璃光泽板柱状晶体或聚片双晶(4)白云母不易(K、粘粒)(5)黑云母极易(粘粒、Fe Mg)半透或白色透明鳞片状晶体极完全解离珍珠光泽(6)辉石易(粘土、盐基)黑色暗绿色近不透明玻璃光泽分散短柱状晶体剖面八边形粒状集合体完全解离(7)角闪石易(粘土、盐基)黑色暗绿色近不透明玻璃光泽分散长柱状晶体剖面六边形纤维状集合体完全解离(8)方解石极易(Ca Mg)玻璃光泽完全解离棱面体粒状鲕状集合体(9)高岭石风化产物(原为粘土)白色吸水性有滑感(10)赤/褐铁矿易(Fe素)赤—红铁黑钢灰褐—浅黄褐至黑色计算题1. 空隙度(P%)=(1-d2/d1)×100其中:d1:土壤比重(均值d1=2.65);d2:土壤容重2. 土壤含水量体积百分比(Vw%)=(Vw/Vs)×100=Mw%×d23.有效肥料表示方法:N—PiO5—K2O的相应含量:顺序表示为10—20—15;10—53—0为二元复合肥;再如20—10—0—2(Zn)为二元多功能复合肥;简答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