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先生生平与学思概述
记徐梵澄
记徐梵澄日期:2009-01-14 作者:鲲西来源:文汇报近日友朋中有记述与徐君交往事,丽雅(扬之水)《日记中的梵澄先生》连篇揭载,所记尤详。
其间谈笑言论使人如历其境,是此中最珍贵的资料。
我之识徐君有两个阶段,先是上世纪30年代,《申报》主人史量才大事改革,其一就是改组副刊《自由谈》,邀请留法归来的黎烈文任主编,一时在上海文坛颇引起轰动,因为这原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
此时鲁迅以各种笔名发表杂文最多,那时我虽尚在中学,却也能辨别出哪些是鲁迅写的,国民党检查老爷却茫然不知。
这些短文后来都收入《伪自由书》等杂文集中。
也正是此时我始知徐君游学回来住鲁迅家中,并也写小文,而且由鲁迅夫人许广平代为誊抄。
大约我没有怎样注意,所以徐君所写那些内容没有留下印象。
其实《自由谈》上有些文章至今尚有印象,如林语堂为开明书店印《辞通》用文言文写的序等等。
我之真正得识徐君,是在抗战军兴流亡西南昆明之时,所以无论初知徐君以及后来得识,在时间上应都是在后人若丽雅者出生之前。
抗战八年在昆明,我已是卒业并在广播电台工作,但和联大的师生保持密切关系。
而我怎样得识冯君培先生(诗人冯至)已不记得了,这时冯先生的《十四行集》由陈与元主编的明日社从桂林运来,书是用土报纸印的,我得了一册并写书评在电台播出。
自此我以晚辈的身份成为冯先生家中的常客。
和我社会学系师长若吴景超师、潘光旦师不一样,冯先生给予我的启迪是文学与艺术这些领域,听他讲歌德、里尔克,尤使眼界大开的是为我展示degas的画册。
这是我首次领略西方美术的纷繁的美。
正是此时在冯宅我首见徐梵澄先生,浓浓的乡音是徐先生予人最深刻的感觉,后来冯先生告知同在德国游学期间,徐先生的一表仪容,令德国姑娘纷纷问冯先生徐君可是贵族,欧洲一些已是共和制的国家依然有封爵这样的事,正因此徐君被误为贵族。
在昆明时的徐君在什么地方任职,我也不太清楚。
1945年日本投降,我匆匆离滇辗转由贵阳去渝,并经景超师的推介进入救济总署。
我记忆中的徐梵澄先生
作者: 夏晓静
出版物刊名: 鲁迅研究月刊
页码: 87-88页
主题词: 鲁迅;译介;木刻;德文;释译;往事;创作;版画艺术;艺术史;版画作品
摘要:20世纪最后一个春天刚刚来临,徐梵澄先生就悄悄地去了。
当我得知先生逝世的消息时,悲切万分,长久地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7年前,在编辑《鲁迅藏外国版画》一书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鲁迅藏德国版画的释译介绍,我们首先想到了徐先生。
他于1929年夏赴德国留学,为了帮助鲁迅搜购版画作品和有关版画艺术的书籍,特意选修了艺术史专业,同时学习版画艺术。
在学习期间,他创作了中国首幅鲁迅木刻像,他为鲁迅搜购的德文书和版画,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鲁迅及。
徐梵澄:跨越中、印、西的大学者
徐梵澄:跨越中、印、西的大学者作者:张文江来源:东方早报名家历史徐梵澄国学生命神圣学者信仰精神追求“遇到了他,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他是我衡量自己的标准。
我希望人们都能够与徐先生这样的人生活一段时间,这样他们就能认识到许多事情是有可能存在的。
”虽然只在1991、1993年去北京时谈过两个半天,说起来,我也算是当年亲炙徐梵澄先生(1909-2000)并有所受益的人之一吧。
近年来,陆续读到了《徐梵澄文集》、《徐梵澄传》,真是感慨系之。
应友人之约,略谈一下我对梵澄先生学术的认识。
梵澄先生自述简历云:“自少至今,未尝离学术界一步,经营任何事业,长期之求学时代也。
”(《徐梵澄传》,410页;以下简称《传》)大学者的生命就是他的学问,根据《文集》和《传》,梵澄先生其人其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相当于1909年至1945年,一至三十六岁。
此一时期试抉出两个关键词,一、鲁迅(1881-1936);二、尼采(1844-1900)。
其间最大的事件是1928年5月,徐梵澄因为听鲁迅的演讲而通信结识,从此预流于中国现代学术,开启了内心的灵明,这是他一生走出独特学术道路的起点。
研究鲁迅的学术师承,可以追溯于章太炎(1869-1936)。
研究章太炎,可以追溯于德清俞樾(1821-1907)。
俞樾的座师是曾国藩,他本人私淑的是乾嘉学派的高邮王氏父子。
俞樾自同治七年(1868)起,主讲杭州诂经经舍三十余年,门下如吴大澂、张佩纶、缪荃孙、吴昌硕,皆一时之选。
而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则是另外走出学术道路的章太炎。
章太炎门下亦济济多士,有黄侃、朱希祖、吴承仕、钱玄同等,而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则是鲁迅、周作人。
出入于鲁迅门下的青年,有柔石、萧军、萧红、胡风等,而另外走出学术道路的则是徐梵澄。
中国近代学术史此类事例甚多,既反映了社会和学术的激烈动荡,也相合于鼎卦初爻“得妾以其子”之易象。
在鲁迅的鼓励和帮助下,青年徐梵澄翻译了数种尼采,成为中国尼采传播史上的重大事件。
徐梵澄——现代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现代中印文化徐梵澄—交流的杰出使者朱明忠摘要:徐梵澄(1909 ~2000年)是现代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1945年,他作为一位学者被中国政府派遣到印度圣蒂尼克坦的泰戈尔国际大学讲学,讲授中国历史、哲学、文学 等,长达五年之久。
1951年,他去南印度的本地治理参观奥罗宾多修道院,并应邀留在这里。
他在修道院的华文部工作,主要讲授中国文化和翻译奥罗宾多的著作,在此工作了 28年,直 到1978年回国。
徐先生在印度生活和工作了 33年,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奉献了他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生。
他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帮助 印度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第二,把印度古代经典五十种《奥义书》由梵文译成中文,从而成 为第一个翻译如此多《奥义书》的中国人;第三,翻译印度现代哲学家奥罗宾多的著作,他 几乎把奥罗宾多所有有关哲学、瑜伽和社会学的作品都译成了中文,这些作品大大促进了中国人对奥罗宾多和印度现代哲学的了解。
关键词:奥罗宾多修道院、《奥义书》、《薄伽梵歌》、整体吠檀多、整体瑜伽中图分类号:D82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392 (2019)01—0020—10收稿日期!2018 -10-31作者简介:朱明忠(1943 ~),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 研究领域:印度哲学与宗教。
在中国,凡提到印度现代哲学家奥罗宾多及其著作,就必然会想起徐梵澄先 生。
徐梵澄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梵文学者和佛学专家,他一生有许多传奇的经 历。
其中,最富传奇的是他赴印度的经历,他在印度旅居33年,曾在奥罗宾多 修道院讲授中国文化、翻译著作并修习瑜伽,一呆就是28年。
在这28年中,他 与奥罗宾多修道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当说,徐先生是唯一一个在奥罗宾多修道 院常住的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大量翻译奥罗宾多著作的中国人。
无疑,他是现 代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不仅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到印度,而且把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现代哲学家奥罗宾多的思想传播到中国。
钟情魏晋挹清芬——作为书法家的徐梵澄先生
钟情魏晋挹清芬——作为书法家的徐梵澄先生我的海叔,著名学者、精神哲学研究家徐梵澄(字季海,谱名诗荃)先生不幸在去年3月6日谢世。
他所在的世界宗教研究所在讣告中列举这位九十老人的众多学术成就,又强调他“在诗学和书法、绘画、篆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此评诚是。
海叔在佛教发源地印度潜修精神哲学33载,1978年才回国定居。
从他现存的少量书法作品中,可概见他深厚的造诣。
海叔的青少年时代是社会转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年代。
他出生于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梓珊公是长沙商界巨擘,经营的瑞丰绸布店执当时长沙同行的牛耳。
海叔的发展前途可以是继承父业,成为富商巨贾,也可能成为纨绔子弟。
他却凭着感悟、气质和秉赋,走上了学哲学的道路。
当时社会动荡,知识分子彷徨,与汉魏六朝时期的兵连祸结、士族解体十分相似。
魏晋时期士人崇尚清淡,是颓放而消极出世的,但是其超脱、旷达、淡泊以及不与当政者合作的态度,与中国这一转型期的正直的不甘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是合拍的。
海叔青年时留学德国即已博览群书,回国后又在鲁迅建议下翻译尼采诸书,神与古会,必有共鸣,反映在艺文方面的一切举措也必然会有所表现。
以作诗来说,当时读书人无不从唐诗入门,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海叔幼娴诗教,他却是从汉魏诗入门。
在我国诗坛自古有“诗必穷而后工”的论点,无病呻吟、消极颓放之作在大诗人作品集内亦不少见。
而海叔诗宗骚雅,起点又高,无陈词滥调,读他的诗,可以得到奋发向上的动力;又他的诗辞藻富丽,俊逸清新,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亦应与他上穷汉魏分不开。
在书法方面,因法度森严、帖括式的唐楷已成了海叔书法发展的桎梏,于是他转而学章草、学北魏、学墓志,使他的书法无可置疑地出现了飞跃。
他的大量著作手稿展示的硬笔书法,铁画银钩,一笔不苟,华滋而不失浑朴,完全是汉魏风格,乃与他对汉魏六朝历史文化了解的深透而情有独钟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海叔的恩师鲁迅先生对汉魏六朝文化的研究十分通透,其书法也是学墓志和“黑女志”,他对海叔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毋需赘言的。
中国尼采翻译“第一人”
中国尼采翻译“第一人”在这里一定要提到一位不为大家所知的学者大师徐梵澄,他是从德文翻译尼采著作的中国第一人,其个性倔强狷介甚至到古怪,曾与鲁迅等人交好,最后却远走印度33年,从尼采跳到佛学,晚年一心扑在古印度哲学《奥义书》等著作译介上,其诡异和孤独路径难怪现在无人知晓。
徐梵澄出生于1909年的湖南,比毛泽东也就晚了十几年。
但是徐梵澄出身于一个湖南的世家,享受传统的私塾教育,又条件好好地最早进入新式教会学校,中文、古文、外文在那个时候都是一级棒。
他之后考入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也是此时因为一次演讲跟鲁迅结识,之后去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博士论文都写好了,忽闻老父病危,遂放弃学业回国奔丧。
徐梵澄木刻自画像因为与鲁迅相识,并在德国开始对版画感兴趣,回国之后徐梵澄跟着鲁迅写写稿,拿些稿费过日子,颇有些像今天的自由职业者。
鲁迅对年轻有才华的青年之爱戴大家也都早有听闻,何况这个在他眼里颇有尼采之风的青年呢。
与尼采结缘,正是缘于此。
当时国内对尼采的介绍,已经有了梁启超、李石岑等人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鲁迅也开始翻译尼采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83-1885)的序言,先是用文言文,后来又译成白话,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翻译的还不够,便让这个德国回来的青年从德文重新翻译。
那时仿佛是“笔所未到气已吞”,学肤而气盛。
不到半年,便已全部译完。
一往求时间经济。
每天从早到晚,坐在窗下用毛笔佳纸写正楷小字。
慢慢一字一句译出,很少涂改,不再誊抄,便成定稿;一部完了,检阅一过,便发出去。
徐梵澄在鲁迅的授意下,接连翻译了《尼采自传》、《苏鲁支语录》(通译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朝霞》、《快乐的智识》以及长文《宗教生活》和《启蒙艺术家与文学者的灵魂》(两篇长文选自《人间的,太人间的》,又译《人性的、太人性的》)等尼采著作。
这伟大底思想家,颇识一切法虚妄,空无所有;也意识地或不意识地体会着不生不灭义;却在空茫无际里,将世界,历史,人类,权威,需要,碎为微尘;因大超悟(Theoria),孤往,绝诣,独自沉酣于无上底寂寞中,以庄矜底法度统驭着整个底生活,思想之动静,使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因而不断地发表他的著述,如江河之奔赴,以涤荡以扫荡以灌溉以滋润全人类之思想,凡二十年。
徐梵澄像一座大山,我只能仰望
232020年第03期ALL CIRCLES 我的回忆“在欧洲看画和艺术品最多的,除了徐悲鸿就是鄙人”因为我们一层楼就两户人家,所以我们两家是对门,就是最近的邻居。
刚开始我有些怕徐先生,不知道他什么脾气。
后来接触多了,知道他看来有几分威严,实际上是很和气的,我们成了忘年交。
与徐先生接触越多,对他就越是崇拜,他像一座大山,我只能仰望。
他从来没有说过我一个不字,他对我的教化是在不知不觉中。
他去世后,我一直想,他的学问那么大,真的没有几个人可以与他对话。
我和他谈过许多次话,甚至给他翻译过湖南话。
我从来没有在湖南生活过,也没有湖南的朋友亲戚,但我一开始就可以听懂徐先生的湖南口音,我们楼里多数人是听不懂的。
但是我学到他的一点儿皮毛了吗?也许有点儿,很多徐梵澄像一座大山,我只能仰望詹志芳徐梵澄先生1909年生于湖南长沙,自1928年起追随鲁迅,成为鲁迅的亲传弟子。
他于1929年至193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海德堡大学哲学系,其间曾为鲁迅搜求欧西版画,对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
回国后他曾为《申报》“自由谈”撰写杂文,并受鲁迅之嘱而翻译尼采的著作,是中国最早翻译和研究尼采的学者之一。
作为一位横跨中西印三界文化的大师,他一生痴迷学术,甘当一位隐者。
1982年夏,我们一家从北戴河回来,我在当地买了一个草帘子,这个草帘子很漂亮,是用红黄两色的麦秸做成一串串的花。
徐梵澄先生从对门出来,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对我说:“我在德国学过美术史,对美还是有点儿研究的。
”这是我第一次和徐先生说话。
他穿一身蚕茧色的丝绸衣裤,是印度、巴基斯坦的款式,手里拿着一根拐杖。
他当时不过73岁,身高大约有1米80,腰板挺直,给人一种仙风道骨、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就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老神仙”,结果,我们楼里的其他人都跟着我这样叫他。
从此,我们开始了19年的交往。
接触多了,我又说他是“现代玄奘”:他去印度33年,而玄奘去了17年。
玄奘路上骑马三年,徐先生是坐飞机去的,所以,徐先生取到的经更多,他主要是学习了印度的梵文、精神哲学和印度教等。
略论徐梵澄的精神哲学与儒家诠释学
略论徐梵澄的精神哲学与儒家诠释学摘要:徐梵澄先生是当代中国的学术大家和思想大家,他关于中国精神哲学的整全性理解,贯彻的方法就是经典的互诠、互证以及相互的转义,并有效地融入了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的忧患意识。
徐先生所持重的儒家诠释学,试图提升儒家之精神性和神圣性的维度,为重建中国儒家的“永恒生命”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徐先生以儒家的生命哲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圣门),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新儒家”。
关键词:精神哲学; 儒家诠释学; 生命哲学; 当代新儒家;一、前言徐梵澄先生(1909-2000)是当代中国难得一见的学术大家和思想大家,他在中学、西学、印度学等领域之贡献,尚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倘若我们从比较的眼光来真切地体会儒家思想结构对于中国及周边的长时段的精神影响,则不能忽视徐先生如何采用“经典互诠”(以经解经,直接面对经典,玄理参同)方式,从精神哲学的诠释进路来理解儒家思想传统的尝试。
徐先生同现代新儒家的经典诠释学一样,既强调“道统”,亦有所“判教”,以期裁剪和抉择出儒家之普世性、未来性的核心价值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空间。
他指出,儒家活泼的生命精神,同样可以为当代及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提供带有“神性”或“天下性”之普遍主义的超越方案。
在这个意义上说,徐先生是名符其实的“当代新儒家”。
二、徐梵澄关于中国精神哲学的经典互诠徐先生关于精神哲学的简洁性思考,比较集中体现在《玄理参同》《老子臆解》《孔学古微》《陆王学述》《希腊古典重温》等作品之中。
在诠释印度哲学家室利·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的著作时,他主张“只能自精神哲学立场,用了玄学眼光”,“古今中外有此理之同然”,“原则上诸家必有会通之理”1,故精神哲学必然双摄所谓哲学与宗教的“玄理”,属于贯通的“精神道”。
“就内容则希腊的,印度的,中国的哲学或玄学或精神哲学,可以合论”2。
他的经典互诠方法就是“参考和参会三派学说之相同曰‘参同’”,3这是对中西印之经典的“共时重构”,以寻求文明间的精神共识和平等对话,由此智慧地淡化了经典诠释学中的“中国特色论”,并有效地对治了时下流行的中学西学互诠的弊端。
尼采著作pdf徐梵澄
尼采著作徐梵澄尼采是德国哲学家中最为独特的一位,其哲学思想对于人类思考以及哲学史的发展影响重大。
在尼采的诸多著作中,《徐梵澄》是一本很少被人提到的作品,但却是尼采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徐梵澄》是尼采于1883年所写的一篇哲学小品文,内容源于一位意大利画家的作品,尼采将其作为一种思考的对象,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意象、符号以及隐含的哲学意义展开了独特的思考。
这篇小品文的主题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尼采通过分析一位画家对于生命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于人们如何面对生命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在徐梵澄的画作中,尼采看到的是一种正面的生命态度。
在尼采看来,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对于展现一种真实的艺术家对于生命的认知方式。
画家徐梵澄通过自己的创作展现出自己对于生命的热爱。
尼采认为徐梵澄的作品展现了一种批判世俗化的生命方式,通过对于生命的美好的表达和认知展示出生命的真实和意义。
对于弗洛伊德和尼采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将两个人的思想联系起来,认为两位哲学家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尼采在《徐梵澄》中展现出的哲学思想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有许多相似之处。
尼采认为人在生命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的挑战和磨难,需要通过自我认识和精神上的独立来赢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同样强调了人们通过自我认识来赢得生命中真正的意义。
尼采所提出的生命哲学对于人们思考生命和人生价值有着很大的启示,他认为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动的表达和创造力的展示。
他通过对于徐梵澄的画作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认知,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思考,鼓励人们在生命中追求自我创造和意义的实践。
总之,《徐梵澄》是一本富有哲学思想的小品文,通过对于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起了人们对于自我认知和创造的反思,成为尼采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一语能成践译鞮待三读——怀想贯通中西印文化的孤绝学者徐梵澄
一语能成践译鞮待三读——怀想贯通中西印文化的孤绝学者
徐梵澄
李晓燕
【期刊名称】《学术界》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作为贯通中西印文化的孤绝学者,徐梵澄先生的价值难以估量.他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的守大成者,同时又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人类精神高行之路的开拓者.从他为世人留下的丰厚学术遗产中不但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宏大的开放视野和无穷潜力,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存在带给后学者深远的思考.他"一语成践"的治学风范留给后辈弥足珍贵的人格启迪,他的一生一如他的学问,且更胜于他的学问,这种价值之巨更甚于单纯的学术成就.
【总页数】12页(P164-171,280-283)
【作者】李晓燕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外语系,安徽,蚌埠,2330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应被“忘却”的翻译家--徐梵澄其人其译其论其述考略 [J], 王治国;宋婷
2.徐梵澄——现代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J], 朱明忠
3.徐梵澄——现代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J], 朱明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缅怀“现代玄奘”——徐梵澄先生
缅怀“现代玄奘”——徐梵澄先生徐梵澄与冯至朱偰(左五)、朱自清(左二)、冯至(左一)、徐梵澄(左四)等人在德国有谁知道,当年他远赴天竺时,郭沫若、郑振铎曾亲自相送?而当年鲁迅对传统文化之糟粕批判的锋芒,被先生折射为对传统文化之精华弘扬的光耀。
他是“20世纪中国学人兼及中、西、印三大学术文化之屈指可数者”。
据中国语言大学的张西平教授讲,当年许广平在回忆录中说梵澄:“天赋极高,旧学甚博,能作古诗、短评,能翻译,钦慕尼采,颇效其风度。
”然而,徐先生却生怕有“依草附木”之嫌,从不张扬自己和鲁迅的渊源。
据出版策划人倪为国回忆,他曾提出想把徐先生上世纪30年代写的杂文放进文集出版,先生的回答是:“不必了,多点少点无大妨碍。
”后来倪为国看到有人写文章,说有后学钩稽徐先生在《自由谈》上的文章,转交他并由他确认,被他回绝了,他引用鲁迅的话说:“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
”据世界宗教所所长助理孙波研究员回忆,去年,正值梵澄先生九十高龄,世界宗教所想为大师举办一个学术思想研讨会时,先生也只平静地说了三个字:“不必了。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江蓝生这样概括徐梵澄的一生:“不以出现于公众视野为务,不以听不到掌声喝彩为意,只是竟日为学不辍,笔耕不止,直至生命的终点。
”张西平教授则说徐梵澄一生:“安静得甚是寂寞,寂寞得非常安静。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煦生评价他:“徐梵澄终生实际上贯彻了一个早年鲁迅的问题,就是将人作为精神性的、性灵的存在的问题。
”。
北大教授金克木说:“用汉语古文体从印度古雅语梵文译出《奥义经》,又不用佛经旧体,每篇还加《引言》和注,真是不容易。
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没有对中国、德国、印度的古典语言和哲学切实钻研体会,那是办不到的。
”现任新加坡阿罗频多协会副主席帕帖尔先生称赞他是“我们时代少见的一位圣人。
”“他在学问、道行上都非常之高。
”许多人将他比为“现代玄奘”。
季羡林先生嘱咐学人说:“徐先生一生治学严谨,道路坎坷,应该好好向学术界介绍一下。
著名学者徐梵澄先生逝世
作者: 栗拙山
出版物刊名: 法音
摘要:本刊讯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徐梵澄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3月 6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徐梵澄,原名琥,字季海,1909年10月26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自幼受严格的家塾教育,先后就学于长沙雅礼中学、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并于1929年8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深造。
他早年师从鲁迅,为其主编的《语丝》杂志撰写文章。
在德留学期间,受鲁迅先生委托,搜集外国小说、版画等文学艺术作品介绍于中国,并选修艺术史课程,学习版画技术。
1932年8月,因父病重回国,寄寓上海,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文,有文集《泥沙杂拾》行世。
1934年,在鲁迅先生的建议和支持下,翻译出版尼采《苏鲁支语录》、《朝霞》、《快乐的知识》及《自传》等书。
抗战期间,先生辗转滇渝,曾任教于中央艺专,后任中央图书馆编纂,编辑《图书月刊》,并兼任中央大学教授。
1945年初,徐梵澄先生受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派,前往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任教,讲授“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等课程严研究古印度宗教哲学。
1947年译出《安慧〈三十唯识〉疏释》,1950年译出《...。
孤独的思想者 [徐梵澄:孤独的思想者]
孤独的思想者[徐梵澄:孤独的思想者]他是鲁迅亲传的弟子,其后成为横跨中西印三界文化的大师。
甘当一位隐者,不收弟子门生,一生痴迷于学术生涯,终生未婚。
他是被世人早已遗忘的大师,而在印度,还有人继续提到他的名字。
新时代与旧人物出生于湖南长沙,徐梵澄祖辈父辈都是读书人,从小便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
在湖南长沙,徐家也算世代书香门第,从早年的私塾教育到进入公立学校教育,他的小学老师里就有同他是老乡的毛泽东,毛泽东教徐梵澄地理有好几年的时间,之后便从长沙走到武汉,再一路走到复旦大学。
36岁前,有两个人对徐梵澄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是尼采,一个则是鲁迅。
现如今自称师承鲁迅的人不少,而作为鲁迅真正的嫡传弟子,徐梵澄却很少向人提起此事。
京城四大才女之一的扬之水在《读书》杂志当编辑时,曾与徐梵澄有过密切交往,在他那里见过多封与鲁迅的通信原件。
俩人的接触往来从1928年开始。
也是在鲁迅的鼓励与帮助下,徐梵澄开始翻译大部头的尼采著作,这成为了尼采中国传播史上的重大事件。
其中贡献最大的便是他翻译了全文本的《苏鲁支语录》,这是此书在中国的首次全文译本,此前鲁迅郭沫若等人都曾翻译过此书的部分节本,因为全文的冗长难译,使得徐梵澄的译本显得尤为珍贵。
鲁迅先生还特别为自己的学生做此书的校对。
因为对尼采著作的翻译,鲁迅与徐梵澄的关系一步步加深。
虽然在鲁迅晚年,徐梵澄与这位恩师的思想越走越远,一位是五四旗手,一位却欲于旧学中发掘深意。
但正因如此,徐梵澄最终走出了与老师决然不同的一条学术道路,并在晚年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星花旧影》,表达对鲁迅的怀念。
师从阿罗频多修道院1929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徐梵澄即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
大学期间他主修哲学,因对艺术感兴趣又选修了艺术史,并学习木版画和铜版画。
那时正值鲁迅想将世界上优秀的版画作品介绍到中国,徐梵澄便代为其选购作品,并赠送了些自己刻制的作品给鲁迅——这就是中国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版画作品。
1932年,徐梵澄即将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却得到了父亲病危的消息,只得放弃学位匆匆赶回国,可惜赶回时父亲已经去世。
陈来:精神哲学与知觉性理论——徐梵澄心学思想述论(二)
陈来:精神哲学与知觉性理论——徐梵澄心学思想述论(二)◎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三、知觉性及其扩大上面的一段话中提到“宇宙知觉性”的概念,以及提到“高等知觉性”、“寻常知觉性”的概念。
这涉及徐氏精神哲学的“知觉性”概念。
此说虽受阿罗频多影响,应亦有中国心学的根源。
先知与感应相联,则其作用必有能感与所感两方面。
说“消息”,必是一方面有发此消息者,另一方面有接收此消息者。
这中间以何物为传达的媒介或联系呢?这是颇不容易弄明白的一问题。
正因此,乃有精神哲学上的探讨。
毋妨姑作这么一种说明。
弥漫宇宙人生是一大知觉性,这知觉性之所表便是生命力。
或者,如某些论者说弥漫宇宙人生只是一生命力,而这生命力之所表便是知觉性。
两说是同一事,只是后说时时有无生命物一外在事实在相对,较难分说。
毋妨假定知觉性是体,生命力的活动便是其用,体不离用,用不离体,此即宋儒之所谓“体一”。
照此处前面所说,宇宙间作为传达的媒介而起联系作用的,是知觉性。
照后面所说,知觉性是宇宙之体,生命力是本体之用。
世界一切现象都是“一大知觉性”的显现形式。
人生是宇宙一部分,故知觉性亦是人生之本体,生命力是人生之用。
这讲的是知觉性的哲学角色。
针对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之说,他指出:宇即是今言之空间,宙即是今言之时间。
时、空内之事,即自己分内事,这即是已将自己的人格,扩大到无限了。
事亦物也,物亦事也,即万事万物皆在一己之内。
此即孟子之“万物皆备于我矣”之说,是纯粹唯心论,即万事备具于吾心。
宋儒张子在所撰《西铭》中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亦是同此一理,没有个人私己,而无所不己。
佛教《华严经》如此说,印度教《薄伽梵歌》如此说,近世精神哲学举莫能外。
谓空间只是一知觉性之弥漫,开展,时间只是同此一知觉性之继续,延伸,似乎象山得此省悟时,已有见于此理了。
于此说圣人之心同理同,似非说人人或凡人。
其实这是就人之为人之基本而说,如后下阳明发挥性善之说,谓“个个人心有仲尼”。
徐梵澄:鲜为人知的东方哲学大家
徐梵澄:鲜为人知的东方哲学大家
佚名
【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李瑞英在9月14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介绍:当年被郭沫若送上飞
机并叮咛“要带真经回来”,从此隐逸印度33年,回国后继续甘于淡泊、笔耕不辍的学术大家徐梵澄,在他过世6年后的今天,连同他传奇般的经历和丰富的治
学成果,一起呈现于世。
这位大家,留下了650万字集成的4卷著作、12卷译作。
徐梵澄(1909—2000),原名琥,谱名诗荃,字季海,湖南长沙人,1928年起
追随鲁迅,1929年至1932年留学德同海德堡大学,回国后翻译尼采著述。
【总页数】1页(P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1
【相关文献】
1.凡尘洗尽即梵澄——翻译大家徐梵澄的翻译与思考
2.《徐梵澄文集》:“梵典
与华章”之体现治学与为人之兼容3.徐梵澄先生中印比较视域下的《玄理参同》4.徐梵澄先生中印比较视域下的《玄理参同》5.徐梵澄先生《小学菁华》刍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梵澄先生生平與學思概述孫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研究員)一、徐梵澄的學術貢獻徐梵澄先生(1909.10-2000.3),精神哲學家,翻譯家。
其實,他不僅是一個學者,而且還是一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藝術鑒賞與評論家;他不僅通曉國學各脈,而且對中、西、印三大文化圈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領域,都有深湛的研究。
我們可以這樣說,在傳統的意義上,他是一個純粹的士子;在現代的意義上,他又是一位有著良好修養和深厚學養的全才型的人文知識份子。
1984年,由他翻譯的印度古今韋檀多學之經典《五十奧義書》和《神聖人生論》出版。
時有學人稱梵澄「契接玄奘」,說他以一人之力「又重新架起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橋梁」。
2006年,16卷《徐梵澄文集》出版,又有學者認為他是「鳩摩羅什遙追」。
理由是,就翻譯規模而言,玄奘的貢獻當然大於鳩摩羅什,但是,就精神譜系而言,鳩摩羅什著力所傳的般若系經典,與中國傳統發生了真正富有成果的對話與融合。
我在這裏想發揮的想法是:若從知識性的譯事工作上來講,前一說法是正確的;精神性的建設工作上來看,後一說法亦也不錯。
上一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五十奧義書》擬再版,時有編輯寫了一篇「前言」,說此書是「東方文化的瑰寶」。
梵澄先生看後說「我一貫反對將文化分成東方的、西方的,都是世界的,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奧義書》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並提筆將這話改為「凡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不必再分國內、國外,東方、西方,都應加以借鑒、吸收,為我所用。
」其實,他於1952年,在《薄伽梵歌》序中就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放眼世界,多眺望西方,乃瞠乎歐西後塵。
而中印之學術參證,文化交流,亦為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路途。
1973年,他在《玄理參同》序言中說:「世界五大文明系統,今餘其三,三者各自有深厚的精神哲學。
……它立于各個文明系統之極頂。
其盛、衰、起、伏,實與各國家、民族之盛、衰、起、伏息息相關。
」因為,「學術生命實與民族生命同其盛衰,互為因果」。
徐先生的深意在於,通過對中國及世界文化的比勘、創通,構建「心同」「理同」的人類平等對話的思想學術形態,即精神哲學。
于此,我們完全可以說他是一個在康德意義上的「世界公民」。
徐先生的學術貢獻大致有四個方面:1、受魯迅之囑有規模的翻譯尼采。
包括《朝霞》、《快樂的知識》、《蘇魯支語錄》、《尼采自傳》和《人間的、太人間的》節譯。
2、系統地翻譯古今韋檀多學一系經典。
古典有:《薄伽梵歌》、《迦裏大薩》、《五十奧義書》等;今典有:《神聖人生論》、《薄伽梵歌論》、《社會進化論》、《瑜伽論》、《母親的話》等。
此外,佛學翻譯有:《安慧<三十唯識>疏釋》(1947)、《因明蠡勺論》(1952)、《攝真言義釋》(晚年)等。
3、以英文著述中國傳統菁華介紹於西方和世界。
有:《小學菁華》(1976)、《孔學古微》(1963)、《周子通書》(1978)、《肇論》(1987)、《唯識菁華》(1990)、《易大傳——新儒家入門》(1995)。
4、以精神哲學的進路重新闡釋中國古典如《老子臆解》;並以圖確立吾華精神哲學,如《陸王學述》。
二、徐梵澄生平事略徐梵澄,原名琥,譜名詩荃,字季海,190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南長沙。
長沙東鄉徐氏大族,世業農,族中多讀書人,多工書法。
顧於清末仕宦皆不甚顯達。
澄父除料理耕讀外,在長沙經營絲綢業,又與人合夥在上海開「中美一」湘繡館。
此外,在家鄉辦「樂群小學」,「仁濟」中醫院,女子刺繡班,以扶助貧困之戚族。
澄父教子甚嚴,家中延請名師啟蒙,其塾師乃近代大學者王闓運(號湘綺)之高足,宗師漢魏六朝古文。
並因家傳,習書、畫、篆刻。
之後,他被送入新式小學,再後,又入教會辦的雅禮中學。
澄父獨鍾于醫學,又讓季子考入湘雅醫學院。
但此時的梵澄,已謀自立,值北伐戰爭高潮,他棄醫從文,考入武漢中山大學歷史系。
國共合作失敗以後,他又離開武漢考入復旦大學西洋文學系。
1928年5月15日,魯迅到江灣的實驗中學作講演,題目是《老而不死論》。
久慕魯迅的梵澄聞訊趕到,終於一睹先生之風采。
據陳望道回憶:「當時魯迅先生的演講極有聲勢,每當講到得意處,他仰天大笑,聽講的人也都跟著大笑。
」演講結束,梵澄當日整理好筆記,寄出。
第二天,魯迅在日記上寫下:「晚得徐詩荃信」。
1928年6月22日,受魯迅之邀,梵澄登門拜訪。
7月13日,梵澄把自己對復旦大學的感想,寫成文章《談談復旦大學》,化名馮珧並投給魯迅,魯迅登之于自己主編的《語絲》。
因梵澄例數了學校管理之種種陰暗面,引發了當局的不滿,故爾魯迅受到了一些誣衊性的攻擊。
但魯迅不以為意,每天仍工作不休。
然而梵澄卻難以安身了,有人挖空心思地找碴,他本人又無變通手段,唯一的出路,走為上計,出國留學去。
1929年8月20日,《魯迅日記》載:「下午詩荃赴德來別」。
梵澄在德國,先就讀于柏林大學,後研習於海德堡大學,專攻藝術史,並兼習版畫技藝。
此期間,他為魯迅搜求歐西版畫。
1930至1931年,他把自刻版畫《魯迅像》、《高爾基像》、《霧與熱》、《罐梨》、《聖誕老人》、《風景》共六枚寄給魯迅。
因創作時間在前,故有人稱徐為「中國現代新興版畫第一人」。
在那裏,他又結識了馮至、朱偰、陳康、蔣復璁、滕固、梁宗岱、朱自清、姚從吾、賀麟諸友,時有聚首,多有唱酬。
這時候的梵澄用了很多的時間鑽到圖書館去學梵文、讀佛經。
見1931年五月末寫與魯迅四言詩,尾句有:「曰惟後死,我無令人,長慚高標,永傍沙門。
」當時國內正值動亂之際,硝煙延及長沙,切斷了梵澄的經濟來源,「寥落一身,瀕於九死」的處境,使他憤慨,寫信與魯迅表示:「”入世”則當革命,雖摩頂放踵,捐生喋血,利天下而為之,否則,不如”出家”」。
魯迅告訴他:「……捐生喋血,固亦大地之塊,足使沈滯的人間,活躍一下,但使旁觀者于悒,卻是大缺點。
……我常勸青年人要稍自足春華,蓋此也。
」梵澄說:「這是在人生旅程的歧路處對我的一個重要指點」。
正如范仲淹警之于張載:「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於兵?」從此,梵澄堅定目標,腳踏實地地走上了一條平淡沖和、潛心問學的致思之路。
梵澄說他年輕時有點像廣東話所謂的「大鄉里」,是一個只知道並好誇說自己家鄉的傖人,不知天下之大:「我說我們湖南的山水,如瀟湘八景之類,真是好哪!是自古有名。
而紹興……沒什麼吧!」魯迅說:「唉!你莫說,到底是‘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了,也有些好風景!」其實魯迅對湖南人頗有好感,總說湖南人愛吃辣椒,脾氣躁。
又甚誇「浙東學派」,說浙東多山,民性有山嶽氣,與湖南山嶽地帶之民氣相同。
對於梵澄的詩作,魯迅頗有評價:兄詩甚佳,比前有進,想是學漢魏,於淵明卻不像。
不佞所好,則卑卑在李唐。
……必再閱曆四十年,慢慢喝下酒去而不吃辣椒,庶幾於淵明有些像了……梵澄與魯迅的交往,最重要的「事件」便是對德哲尼采的翻譯。
梵澄之譯,先從《尼采自傳》入手,1933年7月14日,魯迅得稿,非常高興,他推薦給良友公司的趙家璧,並介紹譯者,說梵澄既有舊學功底,又明通德文。
可是當時梵澄「行蹤甚秘」,不便聯繫,於是魯迅包攬了校對和提供尼采像等工作。
1935年5月上旬,第一本由德文譯出的尼采專著出版。
許廣平曾借用魯迅的話說:「他(梵澄)天賦極高,舊學甚博,能作古詩、短評、能翻譯,欽慕尼采,頗效其風度。
」並說他當時是一位向上而純潔的青年,所以深得魯迅的賞識,認是可造之材,所以「不惜辛勤設法,並非特有其私」。
1938年「八一三」戰事,上海淪陷。
梵澄回到故鄉。
其前政府為阻日寇,自焚長沙,梵澄之老屋豐裕堂也成為一片灰燼。
尤為痛心的是,魯迅給梵澄的四、五十封信,連同好友馮至存放的書籍,及家中所有的藏書和字畫,全部化為烏有。
梵澄隨母親到了鄉下,除了助母料理家事外,還教侄輩讀書、下棋,獨處時,背誦一部法文字典。
1939年,國立藝專由湖南沅陵遷至雲南晉甯,他應校長——留德好友滕固之邀,前去就職,教授西洋美術史。
後學校遷回重慶,隨滕固離校,並受蔣復璁之邀,入中央圖書館任編纂,掌《圖書月刊》,並兼任中央大學教授。
1944年3月,隨好友朱偰(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專賣事業司司長)之邀,視察黔、桂,中途因不慎跌傷手臂,養傷數月,後至昆明馮至處,1945年1月返回重慶,遂不再就職,逞報告於教育部,要求赴印參加文化交流。
其間蔣複驄為他兩次薦職,都被他謝絕,並言「非簡職不就」。
同年8月1日,報告批復。
11月乘軍用飛機赴印,時有郭沫若、鄭振鐸機場相送,揮手間笑囑:「要取真經回來!」梵澄就教于印度泰戈爾大學,嘗講歐陽竟無唯識學思想。
1947年,他參以魏、陳、唐三譯本,從梵文譯出《安慧〈三十唯識〉疏釋》;1949年,他又編輯了一本漢梵字典,名曰:天竺字原(佚失)。
1949年,國民政府撤走臺灣,海峽兩岸遂成對峙之局。
國際大學的中國學者紛紛離開印度,此時的梵澄月薪從三百盧比一下降至五十盧比,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加之他同情印度的獨立運動,所以頗遭排擠和冷遇。
幸有朋友幫忙,才苦苦捱過。
1950年,他決定離開大學,前往名城貝那尼斯重修梵文,因為他覺得以前的學習不太對路,必須用印度人的土辦法學習一遍。
他後來回憶,說:「學得苦呀!每日半天,死記硬背,跟小時候讀經書一樣,靠熟讀,背誦,然後再理解。
這樣一年下來,我才運用自如。
」其間他著手翻譯婆羅門教——印度教之「聖經」,《薄伽梵歌》。
因學研甚勤又生計多艱,故稿之譯成,遂大病一場,時有「抵死孤呻彌海角,填膺靈氣拂雲端」之詩句,又有「蓋揮汗磨血幾死而後得之者也」之慨歎。
1951年,梵澄前往南印度之琫地舍裏的室利阿羅頻多學院。
對於阿羅頻多的「超心思」哲學,梵澄心儀已久,惜乎阿羅頻多已於頭年(1950)去世。
阿氏為印度傳統思想韋檀多學之集大成者,他采挹全部印度古代學術,去其糟粕,取其菁華,重新熔冶,自鑄偉詞,煌煌乎成其「大全瑜伽」之學。
他極力倡導《薄伽梵歌》行業瑜伽之精神,一掃悲觀主義之千年的籠罩,把印度民族的精神企向轉引到一正極的光明的軌道之上。
故阿氏思想,實為其民族未來光大復興的旗幟,從而受到該民族人民的崇敬和熱愛,同時也贏得了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的欽慕和仰重。
到了室利阿羅頻多學院,接待他的是另一位精神導師,法國院母密那氏(MIRA)(1878-1973)。
密那氏出生于一貴族家庭,其兄為阿爾及利亞總督。
院母自小即傾向精神哲學,凡希臘、埃及以至近東的玄秘學術,皆所留心,遊歷所至,總是訪問當地玄秘學界著名人物。
一度想訪中國,正值北洋軍閥執政,社會動亂,未果其行。
往日本時,途經琫地舍裏,遇阿羅頻多,兩人論學甚契。
之後返回巴黎,變賣房產,具備款項,乘輪赴印,於1914年3月29日登岸,從此開啟了六十年的偉大的精神事業。
阿羅頻多說:「這阿施藍(修院)是她一手所創辦的。
不是旁人給他的,也沒有人能從她手裏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