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和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考试大纲
北京体育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体育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入学考试试题《运动生理学》
1、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简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3、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4、简述刺激通过前庭感受器引起人体反应
5、论述运动型疲劳的检测指标
6、论述力量训练的原则和力量训练的方法
《运动训练学》
1、简述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2、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内容
3、简述比赛的分类及特点
4、训练课的类型及特点
5、论述周期安排原则的释义、科学基础和训练学要点
6、结合实际活动,论述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体育硕士考研大纲
体育硕士考研大纲1. 前言体育硕士考研是指在体育专业领域中,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本文将介绍体育硕士考研的大纲,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和重点。
2. 考试科目体育硕士考研的科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体育学科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学科体系与分类、研究方法和技术等。
2.2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体育学科专业领域的重要理论、发展动态以及相关学术研究。
涵盖体育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2.3 专业综合能力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综合能力,包括科研能力、学术写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考生需要展示自己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考试形式体育硕士考研通常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根据各高校具体要求而定。
4. 备考建议4.1 制定备考计划考生在备考期间应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4.2 深入理解基础知识体育硕士考研的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应该深入理解相关理论概念,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4.3 多做模拟试题做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同时也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思维能力。
考生可以针对不同科目找到相应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
4.4 阅读文献和学术论文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和学术论文可以帮助考生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
5. 考试重点体育硕士考研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上。
考生应重点复习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
6. 结语通过对体育硕士考研大纲的介绍,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希望考生能够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一、前言在当今社会,体育运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规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内容和质量,教育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发布了指定大纲,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指定大纲的基本内容教育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体育学科基本理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需要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
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进入体育领域的基础,也是他们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持。
2. 体育专业核心课程除了基本理论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还需修习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提高他们的管理和分析能力。
3. 专业实践和实习指定大纲还要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和实习。
这将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术论文指定大纲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这将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三、对指定大纲的个人理解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指委指定大纲,不仅包含了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和科研工作。
这体现了教育部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质量的高要求,也符合当前体育产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个人认为,指定大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生还需要注重实践和实习,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工作中。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教育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的发布,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希望在遵循指定大纲的基础上,各高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指南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一篇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述1.竞技体育释义2.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3.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4.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二)运动训练概述1.运动训练释义2.运动训练的基本阶段3.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三)运动训练学概述1.运动训练学释义2.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3.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4.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1.运动成绩释义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1.竞技能力释义2.竞技能力的构成3.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4.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三、运动训练原则(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1.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2.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二)竞技需要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2.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3.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三)有效控制原则1.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2.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依据3.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周期安排原则1.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2.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3.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原则1.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2.适宜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3.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4.科学地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5.科学地根据项目的性质安排负荷(六)区别对待原则1.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2.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3.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1.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2.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3.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3.运动训练手段概述4.运动训练手段体系(二)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重复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变换训练法4.循环训练法(三)运动训练常用手段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2.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3.固定组合练习手段4.变异组合练习手段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1.体能训练释义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3.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1.力量素质释义2.最大力量的训练3.快速力量的训练4.爆发力的训练5.相对力量的训练6.力量耐力的训练(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1.速度素质释义2.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3.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4.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1.耐力素质释义2.有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3.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4.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六、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1.运动技术释义2.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二)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1. 直观法与语言法2.完整法与分解法3.想象法与表象法4.减难法与加难法(三)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木的关系2.处理好特长与全面技术的关系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5.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1.竞技战术的定义2.竞技战术的构成3.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二)战术训练方法1.分解和完整战术训练方法2.程序训练法3.模拟训练法4.实战法(三)战术方案的制订1.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2.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八、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l-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2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重要作用3.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1.意念训练法2.诱导训练法3.模拟训练法(三)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1.心理紧张的几种常用克服方法2.使用表象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放松法的关键3.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4.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5.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四)运动智能概述1.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2.运动员智能训练的重要作用3.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九、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1.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2.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1.训练状态与训练目标的构成2.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三)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1.运动成绩指标2.竞技能力指标3.训练负荷指标十、运动训练计划(一)运动训练计划概述1.运动训练计划释义2.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3.运动训练计划分类(二)多年训练计划1.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2.制订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3.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负荷特点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年龄特征5.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特征6.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7.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8.竞技保持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三)运动训练课时计划与组织1.训练课的种类2.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3.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4.训练课的结构5.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二篇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总论(一)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1.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3.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三)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1.学校体育的结构2.学校体育的功能3.学校体育的目标二、体育课程(一)体育课程的含义1.体育课程的概念2.体育课程的特性(二)体育课程的编制1.体育课程的目标2.体育课程的内容(三)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1.历史经验2.改革趋势三、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构成要素2.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二)体育教学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三)体育教学过程1.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2.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3.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体育教学原则体系(四)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3.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五)体育教学计划1.体育教学计划的含义2.单元体育教学计划3.课时计划(六)体育教学实施1.体育教学常规2.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3.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四、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1.课余体育的地位2.课余体育的特点(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1.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2.课余体育锻炼的原月五、学校体育管理(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1.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的机构与职能2.学校体育微观管理的机构与职能3.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与方法4.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5.学校体育管理法规(二)体育教师1.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2.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3.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第三篇运动生理学一、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二、肌肉的活动(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2.肌肉的收缩过程(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缩短收缩2.拉长收缩3.等长收缩(三)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力与速度的关系2.长度与张力的关系(四)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1.形态特征2.代谢特征3.生理特征(五)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2.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三、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呼吸的定义及全过程组成2.呼吸的形式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4.训练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二)气体的交换长期运动对换气功能的影响(三)呼吸运动的调节1.呼吸运动的调节2.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减少呼吸道阻力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3.呼吸与技术动作相适应4.合理运用憋气四、血液(一)血液概述,1.体液2.血液组成(二)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2、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3、护和防御功能(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1、氧气的血液运输2、氧解离曲线及其生理意义(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2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五、血液循环(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动脉血压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2.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2.长期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3.脉搏(心率)和血压测定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六、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有氧工作能力1.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2.乳酸阈概念、测定方法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3.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二)无氧工作能力1.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2.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3.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七、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基础代谢率(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糖的分解供能(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2.血糖浓度与运动能力3.糖原储备与运动能力4.运动与补糖(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运动过程中脂肪代谢供能的特点2.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四)运动与蛋白质代谢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五)水的代谢1.水的主要生理作用2. 运动状态下水的代谢(六)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1.肾脏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的作用2.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七)运动对肾泌尿功能的影响1.运动与运动性蛋白尿2.运动性血尿(八)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2.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3.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4.运动时能耗量的计算及其意义八、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九、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激素的概念2.激素的生理作用(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2.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3.生长激素4.睾酮(三)兴奋剂及其危害1.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2.分类3.危害十、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1.赛前状态的概念2.准备活动(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极点2.第二次呼吸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三)运动性疲劳1.概念2.产生机制3.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指标及方法(四)恢复过程1.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2.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十一、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一)身体素质概述1.身体素质的概念2.发展身体素质的意义(二)力量素质1.力量素质的概念2.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3.力量素质的训练(三)速度素质1.速度素质的概念及分类2.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3.速度素质的训练(四)耐力素质1.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2.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灵敏素质2.柔韧素质十二、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一)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负荷阈1.负荷阈的组成2.体育教学负荷阈的特征与调控3.课余运动训练负荷阈的特征与调控(二)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十三、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1.运动系统2.氧运输系统(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十四、环境与运动(一)高原环境与运动1.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高原训练(二)热环境与运动1.预防热危害的原则2.补充体液的原则与方法。
2024年体育单招考试大纲
2024年体育单招考试大纲:
一、综合素质测试
1. 语文: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
2. 数学: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3. 英语: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二、专业技能测试
1. 田径:包括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投掷等项目。
2. 游泳:包括自由泳、蛙泳、仰泳和蝶泳等项目。
3. 篮球:包括运球、投篮、传球、防守等技能。
4. 足球:包括带球、传球、射门、防守等技能。
5. 乒乓球:包括发球、接发球、推球、拉球等技能。
6. 羽毛球:包括发球、接发球、挥拍、移动等技能。
7. 武术:包括基本功、套路和散打等技能。
三、体能测试
1. 有氧耐力:包括长跑、游泳等项目。
2. 爆发力:包括立定跳远、纵跳等项目。
3. 灵敏度:包括反应时、平衡感等项目。
4. 力量:包括卧推、深蹲等项目。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Sports Pedagogy and Training(040303)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 硕士应达到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校体育院系的专业师资和公共体育教学的师资、健身教练员和体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掌握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1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校期间必须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并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训练工作的能力。
5. 本专业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原理,认识青少年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现状与改革方向,探究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新理论和新观念,掌握青少年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必需的科学研究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完成体育教学与训练实习,利用专业外语的知识与能力广泛深入地借鉴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独立的研究工作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二)研究方向1. 青少年运动锻炼与健身:主要导师介绍卢昌亚教授:男,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健身,专长运动生理学,曾在《美国膜生物学杂志》和《体育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曾经于1987年~1989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做访问学者。
担任主要课程有:运动生理学、青少年身体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与专业英语等。
潘国建教授:男,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与体育健身,专长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物力学,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学院代码:003
学院名称:体育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体育教学(045201)、运动训练(045202)、社会体育指导(045204)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体育综合(346)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为体育硕士考试大纲
体育综合 (346)
(一)《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3.西方体育和体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4.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
5.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6.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46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训练活动行为的科学,是发轫于运动训练实践的本源性学科,是体育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核心学科之一。
运动训练学理论考试是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运动训练的普遍规律,熟悉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基本内容、方法,以及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控制和训练计划的安排,进而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的能力。
Ⅱ.考查目标运动训练学理论考试涵盖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构成要素,辨证协同原则,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教练员职责与教练员行为,运动队伍的管理等课程内容。
要求考生: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4、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课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于实践应用之中;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项训练实践。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释义、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及构成要素约12%运动训练学的辨证协同原则约1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约18%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约18%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约18%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约10%教练员职责与教练员行为约6%运动队伍的管理约6%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约30分简单题约60分论述题约60分Ⅳ.考查内容一、运动训练学导言(一)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1、运动训练概论运动训练释义。
运动训练的竞技价值。
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
吉首大学706体育学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体育学)考试科目代码:[706]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学校体育学:120分运动生理学:90分运动训练学:90分(4)题型结构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0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或40分,共10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运动生理学(一)考试要求1、考察对基本概念和机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现象、规律及其调节机理;2、掌握体育锻炼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特别是青少年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功能的影响;3、掌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及常用生理指标测试方法,并初步运用于体育实践;4、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运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绪论1、识记:(1)稳态;(2)兴奋和兴奋性;(3)反应和适应。
2、理解:(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3)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肌肉收缩1、识记:(1)肌纤维的结构;(2)肌管系统;(3)粗肌丝、细肌丝的分子组成;(4)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5)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原理;(6)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特点;(8)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划分;(9)不同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2、理解:(1)动作电位的传导;(2)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3)肌电;(4)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5)肌丝滑行学说;(6)骨骼肌的特性;(7)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3、运用:(1)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2)骨骼肌纤维在运动中的应用。
第二章呼吸与运动1、识记:(1)呼吸的概念;(2)呼吸的三个环节;(3)人体的主要呼吸肌;(4)人体主要的呼吸形式;(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6)氧脉搏和氧储备的概念;(7)氧运输的形式;(8)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710体育学综合适用专业: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考试内容含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两部分,分值分别约为100分。
(四)基本题型结构(每一部分)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简述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等3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2、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体育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4、前苏联的主智主义体育理论有哪些特点?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表现出体育课程哪些新特征?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有哪些?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有哪些基本要求?4、不同学段学生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5、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6、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哪些基本要求?7、不同学段学生认识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8、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有哪些?9、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哪些基本要求?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何谓学校体育?其结构包括哪些要素?2、何谓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3、试述学校体育目标的本质。
0452体育硕士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体育综合科目代码:346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0452体育硕士……………………………………………………………………………一、考试性质《体育综合》是为了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体育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体育综合》按照体育硕士的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三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体育类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适用于体育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题型及比例(每部分内容):(1)名词解释: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简答题: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论述题: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四、考查内容:由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三)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四)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五)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特点(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三)体育课程的编制(四)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五、体育课程的实施(一)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二)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三)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六、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三)体育教学内容(四)体育教学方法(五)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六)体育教学设计(七)体育学习评价七、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一)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二)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三)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八、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九、课外体育活动(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十、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三)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一)理想的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二)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三)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二)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三)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四)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念、构成、特点以及社会价值(二)运动训练概念、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运动训练学主要任务以及学科特征(三)《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项群训练理论二、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一)运动成绩概念以及影响因素(二)竞技能力概念以及结构模型(三)运动训练负荷概念以及构成(四)运动训练方法释义以及多维分类体系、具体操作性训练方法(五)运动训练过程概念、基本结构以及组织实施。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
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
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玖伍,陆壹伍贰,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运动心理学》,张力为、毛志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第一版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年版 《运动训练学》,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年版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曲淑华,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教师。1983 年 7 月至今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裁判 经历:北京奥运会主裁判北京残奥会主裁判 1983-2009 北京国际马拉松裁判世界大学生 运动会主裁判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世界田径青年锦标赛主裁判全国室内田径比赛裁判全 国田径系列赛裁判等。
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 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开展高强度模拟考 试,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结合最新的内部 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六、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一)关于招考类别:北京体育大学根据考生报考时的身份区分为非在职和在职两类。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4 0403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代码: 0403 )二级学科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代码:)二级学科名称:民族传统体育学(代码:)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本学位点的学科带头人刘学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体育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曾应意大利奥委会和体育部的联合邀请,并受原国家教委委派,赴意大利进行了为期4年的讲学活动,任意大利国家武术队总教练,培养了10余名世界冠军,60余名教练员,荣获意大利奥委会和各级政府奖励10余项。
熟悉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规律,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各级各类课题研究1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
20多年来,为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均较合理,且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学术研究队伍。
目前本学位点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50人。
其中教授13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6人,在教师队伍当中还拥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常委及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广东省高中教师职务培训体育学科组专家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11人,国家级教练员6人;广州市优秀教师6人。
近年来,本学位点导师团队针对我国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新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在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较为丰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的学科梯队成员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00项,其中省部级9项、市厅局级45项;发表学术论文335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等15部;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广州市和学校科研、教学成果奖26项。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040303)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doc
32
பைடு நூலகம்
2 科学社会主义
32
3 外语
216
4 发表论文
5 学术活动
6 运动训练学专题(3~4 个专题)
32
7 运动生理生化专题(3~4 个专题) 32
8 运动生物力学专题(3~4 个专题) 32
9 体育测量与评价
32
10 教学理论专题(3~4 个专题)
32
11 计算机与多元统计
32
12 运动心理专题(3~4 个专题)
学时
32 32
216
32 32 32 32 32 32 32 16 16 16 16 16 16 16 48 48 48 48 48 48 48
32
学分
2 2
8 1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3 3 3 3 3 3 3
课程性质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公共专业课 公共专业课 公共专业课 公共专业课 公共专业课 公共专业课 公共专业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专业方向课
类别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须 必须
限选 8 学分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学校体育方向必修 体育管理与经济方向必修 体育法方向必修 体育史方向必修 体育信息方向必修 社会体育方向必修 体育新闻方向
必须
备注
应用心理学专业(040203)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1 自然辩证法
32
2
32
2
32
XXX2014-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
XXX2014-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XXX2014-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1、竞技体育:指在一定规则下,通过比赛项目的技术、体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决出胜负的体育竞技活动。
2、运动训练:指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运动成绩: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通常以时间、距离、得分等形式呈现。
4、运动训练计划:指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比赛要求,制定的一系列科学的训练计划,包括周期、阶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安排。
5、战术意识: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比赛形势和对手情况,灵活运用战术技巧,达到取得胜利的目的的能力。
6、思维:指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判断、推理、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7、意志:指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包括决定、选择、执行等方面的能力,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基础。
8、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最大运动强度下,单位时间内摄取氧气的最大量,是评价人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9、准备活动:指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一系列预备活动,包括热身、拉伸、技术训练等,旨在提高身体机能和准备好比赛状态。
10、运动性疲劳:指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和疲劳感的出现。
二、简答(每题15分,共90分)1、运动成绩决定因素包括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比赛环境、对手水平等外部因素。
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氧气压力降低,导致人体氧气供应不足。
克服方法包括适应性训练、补充氧气、饮食调整等。
3、神经类型的种类包括交感神经型、副交感神经型和交感副交感平衡型。
4、战术意识的内容包括比赛形势判断、战术选择、战术执行和战术调整等方面的能力。
5、安静时心率为60/分,运动时心率为180/分,心动周期分别为1秒和1/3秒。
0452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0452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健康和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学习核心课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0452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进行全面评估,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该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课程概述0452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运动和运动训练、运动教育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具备研究体育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体育科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该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管理学等。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深入分析1.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运动生理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这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改善运动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运动生理学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2. 运动心理学体育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活动,心理状态同样对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运动心理学,学生可以了解运动员在不同竞技状态下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干预手段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
这对于体育教练和运动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3. 运动管理学运动管理学是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运动管理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体育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市场营销、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政策与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未来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0452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管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这些核心课程时,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346体育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适用专业: 045200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100分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10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第八章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版。
第二篇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三章体育课程第四章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第五章体育课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技能第七章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第八章阳光体育运动概述第九章课外体育活动第十章大课间体育活动第十一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十二章学校运动训练第十三章学校运动竞赛第十四章学校体育管理第十五章体育教师第十六章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第十七章学校体育督导评估第十八章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第十九章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学校体育教程》刘海元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考北体大专业硕士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同学们,我所发的是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所编写的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其实你们买到的《全日制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及指南》上都有,但是绝对不全的,考试有很多超纲的考点,但书上没有。
你可以拿我的和你买的书上的作比较,我只是总结出重点(因为有些内容北体从来不考)你们这段时间先看书,然后对照大纲做笔记打下大概内容的知识框架结构,到10月份的时候你们打印出来然后根据大纲有条理的背诵。
注:①红色字体是绝对要掌握的,能够默写出来的,这些部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的。
②黄色字体是北体从来没有考过的,而且也绝对不会考的,这部分有时间了就看。
③我标注出来一些每年真题考点,大家可以对比历年真题进行背诵,真题绝对会重复出现我之前说过专硕和学术其实考的内容都一样,都是体大自己出的题,只不过专硕有120分的选择和判断,但专硕还有一本学校体育要考,但是相对于学术来说比较容易考高分。
后期资料(包括北体学术历年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笔记,包含各个考点,英语一和英语二自己总结的模板,用该模板写的历年真题的作文)还在整理当中,2周后发布第一篇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释义(二)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三)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注:06年学术简答20分)(注:07年学术简答20分)(注:13年学术简答20分)(四)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注:11年学术简答20分)二运动训练概述(一) 运动训练释义(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三运动训练学概述(一) 运动训练学释义(二)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注:09年学术简答20分)(三)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注:12年学术简答20分)(四)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一)运动成绩释义(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注:10年学术简答20分)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注:05年学术论述30分)(一)竞技能力释义(二)竞技能力的构成(注:11年学术论述30分)(三)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注:04年学术简答20分)(四)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三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注:10年学术简答20分)(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注:13年学术简答20分)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一)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二竞技需要原则(注:05年学术论述20分)(一)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三)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三有效控制原则(一)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依据(三)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周期安排原则(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一)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二)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三)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原则(注:09年学术论述30分,试比较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关系)(一)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二)适宜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三)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科学地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五)科学地根据项目的性质安排负荷六区别对待原则(一)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二)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三)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一)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八动机激励原则(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二) 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三) 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九系统训练原则(注:04年学术论述30分)(一) 系统训练原则释义(二) 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 系统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十直观教练原则(一) 直观教练原则释义(二) 直观教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 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三)运动训练手段概述(四)运动训练手段体系模式训练法定义和基本结构(注:04年学术简答20分)(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注:11年学术简答20分)二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注:这些训练方法背名词解释,一定先理解,再根据具体的内容总结小点,注意不同方法之间的比较,论述题比较爱出两种方法的异同。
(一)重复训练法(注:10年学术简答20分)(二)间歇训练法(注:10年学术论述30分,论述重复训练与间歇训练的区别)(三)持续训练法(四)变换训练法(五)循环训练法(六)比赛训练法(七)分解训练法(八)完整训练法三运动训练常用手段(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二)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训练释义(二)运动员体能的构成(三)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及意义(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注:此章节中力量,速度考点和《运动生理学》中有很大的重复。
(一)力量素质释义(二)最大力量的训练(三)快速力量的训练(四)爆发力的训练(五)相对力量的训练(六)力量耐力的训练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三)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注:13年学术论述30分,结合儿童耐力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有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三)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注:09年学术论述20分)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一)运动技术释义(二)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二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三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注:12年学术简答20分)(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注:07年学术论述30分)(注:13年学术论述30分,技术创新的意义)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一)竞技战术的定义(二)竞技战术的构成(三)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二战术训练方法(一)分解和完整战术训练方法(二)减难与加难训练法(三)模拟现实训练法(四) 想象训练法(五)程序训练法(六)模拟训练法(七)实战法三战术方案的制订(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二)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注:11年学术简答20分)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重要作用(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一)意念训练法(二)诱导训练法(三)模拟训练法三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一)心理紧张的几种常用克服方法(二)使用表象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放松法的关键(三)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四)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五)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四运动智能概述(一)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二)运动员智能训练的重要作用(三)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一运动训练计划概述(一)运动训练计划释义(二)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三)运动训练计划分类二多年训练计划(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二)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负荷特点(四)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年龄特征(五)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特征(六)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七)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八)竞技保持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三年度训练计划(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四周训练计划(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注:08年学术简答20分)(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和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五课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种类(二)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注:09年学术简答20分)(三)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四)训练课的结构(五)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一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一)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二)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二教练员与运动员(一)教练员(二)运动员第二篇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四、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的功能第二章体育课程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一)体育课程的概念(二)体育课程的特性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目标(二)体育课程的内容三、体育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四、体育课程的评价(一)对学生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一)历史经验(二)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一)构成要素(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三、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四、体育教学过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体育教学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三)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六、体育教学计划(一)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构成(三)学期教学计划(四)单元教学计划(五)课时计划七、体育教学实施(一)体育教学常规(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第四章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一)课余体育的地位(二)课余体育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一)课余体育的功能(二)课余体育的价值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13年专硕论述题40分)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三、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四、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一)学校体育管理相关法律(二)学校体育管理相关行政法规(三)中央相关文件第六章体育教师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二)体育教师的作用二、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三、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二)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注:13年专硕简答20分)本篇参考书目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三篇运动生理学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三)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2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3肌纤维的兴奋-收缩偶联(注:04年学术简答20分)(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向心收缩2等长收缩3离心收缩(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1、力量2、肌肉酸疼(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力与速度的关系2肌肉力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3肌肉力量与爆发力(五)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1形态特征2生理特征3代谢特征(六)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注:04年学术论述20分)(注:13年学术简答20分)1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2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七)肌电的研究与应用(注:11年学术论述30分)第二章血液(一)血液概述1体液2血液组成3 内环境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二)血液的功能1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2运输功能3 调节作用4保护和防御功能(三)渗透压和酸碱度(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2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注:08年学术简答20分)(注:13年学术简答20分)第三章循环机能(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动脉血压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注:12年学术论述30分)2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2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注:07年学术简答25分)3脉搏(心率)和血压测定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注:13年学术简答20分)第四章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呼吸的定义及全过程组成2呼吸的形式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4训练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二)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1氧气的血液运输2氧解离曲线及其生理意义(四)呼吸运动的调节1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2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减小呼吸道阻力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3呼吸与技术动作相适应4合理运用憋气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注:06年学术简答20分)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基础代谢率(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人体的糖储备2糖的分解供能(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3运动与补糖(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人体的脂肪储备2脂肪的分解供能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四)蛋白质代谢与运动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2关于蛋白质的补充(五)水的代谢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六)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2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3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4运动时能耗量的计算及其意义5体温调节第六章肾脏机能(一)运动性蛋白尿(二)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激素的概念2激素的生理作用(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2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3生长激素4胰岛素5睾酮(三)兴奋剂及其危害1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2分类3危害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一)视觉器官1视调节2视野(二)听觉与位觉1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2前庭反射与前庭机能稳定性(三)本体感觉1肌梭2腱梭(四)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1牵张反射(注:06年学术简答20分)2状态反射3翻正反射(注:09年学术简答20分)第九章运动技能(注:08年学术简答20分)(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注:12年学术简答20分)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1需氧量2摄氧量3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二)有氧工作能力(注:10年学术论述30分)1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注:12年学术简答20分)2乳酸阈概念、测定方法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注:06年学术论述30分)3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注:13年专硕简答20分)(二)无氧工作能力1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2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3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第十一章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概述1身体素质的概念2发展身体素质的意义(二)力量素质1力量素质的概念2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注:07年学术论述30分)3功能性肌肉肥大4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注:09年学术论述30分)(三)速度素质1速度素质的概念及分类2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注:08年学术简答20分)3速度素质的训练(四)耐力素质1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注:05年学术论述30分)(注:06年学术论述30分)2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注:04年学术简答20分)(注:11年学术简答20分)(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灵敏素质2柔韧素质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1赛前状态的概念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注:09年学术简答20分)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注:06年学术简答20分)(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注:04年学术简答20分)(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1极点2第二次呼吸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三)稳定工作状态1真稳定工作状态2假稳定工作状态(四)运动性疲劳(注:11年学术论述30分)(注:12年学术论述30分)1概念2产生机制3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指标及方法(注:13年专硕论述40分)(五)恢复过程1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注:06年学术论述30分)(注:08年学术简答30分)2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一)高原环境与运动(注:04年学术简答20分)(注:05年学术论述20分)(注:08年学术论述30分)(注:09年学术论述30分)1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高原训练(二)热环境与运动1预防热危害的原则2补充体液的原则与方法第十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4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注:12年学术简答20分)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2运动系统3氧运输系统(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注:05年学术简答20分)(注:07年学术简答25分)(注:10年学术简答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