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相关资料,理解亚洲的地势特征及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分布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图等资料,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并归纳亚洲的气候特点。

4.了解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对农业的影响。

5.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并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1.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地面起伏____,中部____ ,四周____。

2.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_____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3.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

4. ________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___湖面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5. 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半岛,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6.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7.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____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季风气候________,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灾害。

答案:1.大高低 2.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 3.青藏高原世界屋脊4.贝加尔湖死海5.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 6.放射7.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8.季风雨热同期旱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知道了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6.2自然环境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亚洲各国地理差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非洲地理等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认识亚洲各国地理差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案例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2.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3.亚洲河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3.案例素材、讨论话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著名的自然景观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地、平原等;气候特征,如温带、热带、寒带等;河流分布,如长江、黄河、恒河等。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地理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如:“亚洲为什么那么多高原和山地?”、“亚洲的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环境》教案第一课时亚洲地形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三、教学过程:播放歌曲《亚洲雄风》导入新课。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小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了亚洲、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和水系特点以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要求记住两大洲地形位置,海拔高度,学会归纳两大洲的地形特征,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第二课时复杂的气候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亚洲的气候特点;2、季风气候的利与弊;3、北美洲的气候特点;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重南点:重点:气候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农业、人口分布等。
3.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解读亚洲自然环境的信息,提高地理观察能力。
4.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理现象,例如地震、火山等。
5.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共同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6.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对亚洲自然环境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分析和综合。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视觉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实践操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
-学生可能对亚洲的自然环境变化和地理现象的解读能力有限,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提高。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第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并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2.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培养地理观察能力,观察并解释亚洲的自然环境变化和地理现象。
4.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共同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14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14

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课型新授授课时间目标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其分析该地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气候特点。

重点教学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难点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设计复备【前置学习】复习世界的气候类型。

【自主探究】[复杂的气候]读图“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图6.13)亚洲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亚洲的气候为什么会如此的复杂多样呢?也就是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第二段课文和图6.14“亚洲不同气候类型景观举例”,感受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不同类型的气候有何特点?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说一说:亚洲气候特点有哪些?气候类型多样,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季风气候分布面积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什么?纬度位置:请仔细读图,说说亚洲经纬度位置。

这种经纬度位置对亚洲气候的影响如何?使亚洲地域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海陆位置:1.请仔细观察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

2.说说冬夏季风的性质如何?对气候有何影响?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

地形:1.请仔细读图,看看不同高度的景观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亚洲地形特点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如何?亚洲地形起伏大,地形复杂使亚洲气候更为多样。

亚洲的气候对亚洲的农业有什么影响?归纳:亚洲的季风气候最显著,它对亚洲的农业影响最大,这种影响分为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倘若季风气候的高温和多雨时期基本一致即雨热同期,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可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水分的时候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但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所带来的频繁的旱涝灾害,又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少,就有可能形成旱灾。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形成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自然环境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难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3.操练(15分钟)针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亚洲的河流和湖泊分布有什么规律?”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谈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掌握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3.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4.通过地形图的引导,分析亚洲河湖特征。

“亚洲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当堂达标读图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学习』做学案上的训练一:在图中填出: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非洲、北美洲、亚欧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做学案上的训练二: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仅次于南极洲。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的湖面。

3.“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平原多分布在大陆的周围。

4.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做学案上的训练三: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

达标测试A类题:洋,北临洋,南临洋。

2.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

二是地面起伏,高低。

三是地势高,低。

3.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季风气候最典型 D.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A.大河呈放射状 B.内流区面积狭窄 C.湄公河最长 D.长江流经国家最多5.连线:贝加尔湖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的湖面里海世界最深死海世界最大B类题:6.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全部在北半球 D.全部在南半球7.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B.地势中部低,四周高C.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D.大陆东侧和东南侧的群岛,地形平坦8.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9.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季风气候世界最典型D.东部受地形的影响,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10.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将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材以亚洲的自然环境为主题,通过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亚洲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点。

2.亚洲的气候特点。

3.亚洲的河流和湖泊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准备亚洲自然环境的相关案例。

3.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加深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共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和周边地理环境。

(2)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成因。

(3)理解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范围和周边地理环境。

(2)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成因。

(3)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点。

2.教学难点:(1)亚洲的气候成因及特点。

(2)亚洲河流、湖泊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位置、范围。

2.亚洲的位置与范围(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补充。

3.亚洲的地形特点(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

4.亚洲的气候特点(1)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气候特点。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河流、湖泊特点。

2.亚洲的河流、湖泊特点(1)展示亚洲河流、湖泊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3.亚洲河流、湖泊的成因(1)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湖泊的成因。

(2)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补充。

4.亚洲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四、课后作业2.分析亚洲河流、湖泊的分布规律。

3.思考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调整教学难度。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23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23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
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
合作意识。

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32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32

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与河流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前后衔接:本课是人教版2011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内容包括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和复杂的气候两个部分,本课主要学习前部分——地形与河流。

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通过阅读地图,领会归纳分布特征的一般过程。

并能将所学方法迁移到其他大洲。

本课的学习对于其他大洲地形、河流的分析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地图的阅读、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还在养成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去读图、识图,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以及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视频、读图、分析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夯实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学习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及方法,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重点:运用图文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地形、地势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并归纳某一个区域地形、地势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

难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一看”导入新课:学生观看亚洲土地上一些让人震撼惊叹的亚洲自然环境的视频或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视频的前后顺序,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2课时)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使用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及其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分布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意志、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分布特点。

难点:利用所学方法归纳一般区域的地形和河流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漫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漫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震天吼[师]歌此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二)、讲授新课第二节自然环境[师]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全班分成两组作一次亚洲之旅提出要求:(1)说出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海拔大致是多少,有可能见到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区。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课时10页)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课时10页)

教学设计艾亭镇中心校李颖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共2课时〕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 ,长河众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说明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住的大洲——亚洲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分布;亚洲地势特点;主要河流名称与分布。

难点: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动手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查阅有关亚洲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亚洲的地形 ,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 ,讲授新课:第二节自然环境课件展示:亚洲地形图,这是哪类地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读图方法〕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 ,活泼气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喜马拉雅山及其主峰。

B 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 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 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E 组: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白令海、黑海、红海、地中海。

【抢答】学生查图 ,讨论、抢答出各地地理位置 ,海拔。

【总结】答复较快 ,较好的小组及时表扬。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 ,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 ,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生:小结1、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 ,丘陵为主。

2、 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承转】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方地势的上下起伏 ,下面我们来看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课件展示〕 ,说说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版7年级地理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我们从图中得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读图找到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发现两者都位于亚洲,计算两者相对高度。

通过数据让学生感受地势起伏大。

教师总结:亚洲地形第一个特点——地势起伏大活动2:东西南北行一组同学沿东经80°,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从东向西做旅行。

并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1)北纬30°经过了平原、高原、山脉地区,东西较低,中间高(2)东经80°经过了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中间高,南北低。

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及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除了高原和平原,还有多种多样的地形,丘陵,盆地,山地等等,地形复杂多样是亚洲地形的第三个特点。

教师总结:亚洲地形特点①地势起伏大②中部高,四周低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中高四周低的地势必然会影响河流的走向,这里的河流应该是怎样流的?先来看一组资料:世界排名前十名的河流其中长江、黄河、额尔齐斯-鄂毕河、叶尼塞河、黑龙江、湄公河都是亚洲的河流,全世界长度超过4000米的河流共有14条,亚洲就有7条。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是北冰洋流域的最长河流;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是太平洋流域的大河。

足以见得,亚洲的河流多且长。

活动3:描图指图在图中描绘出亚洲的主要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等。

总结河流特点:长江、黄河位于亚洲东部,因此自西向东流;鄂毕河、叶尼塞河位于亚洲北部,因此它们自南向北流;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因此它们自北向南流——亚洲河流特点呈放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同学们收获挺多,敢不敢挑战一下呢?课堂练习过关挑战。

人教版地理七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亚洲自然环境的特色。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到亚洲的地形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

2.难点: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亚洲典型地区的自然环境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精品教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精品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6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6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这个大洲的区域特征,而气候是与位置、地形、农业活动等地理要素紧密相连的,是对各地理要素的综合反映。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地理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搜索有关亚洲的信息资料。
(2)收集亚洲的地理集锦。
(3)准备:教科书、地图册、地球仪等。
5、教师课前准备:
(1)教具与媒体:教科书、地图册、电脑、投影
(2)教学资源;自制幻灯片、视频片段、网络资源、谷歌地球软件
二、教学课题(三维目标):
《自然环境》这一节介绍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河流;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地理要素入手;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注意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区域地理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尝试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学习区域地理,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深刻的印象,并掌握学习或了解一个区域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本节的知识点基本上都需要落实到地图上,大量的读图、用图训练必不可少,而七年的学生的心理年龄还比较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七年学生好奇心重,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特别快,抓住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
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 气候类型
2.成因
3.各地气候差异大
1.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
1.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
3.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1)根据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根据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因而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根据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及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亚洲北部的河流主要由南向北流,又因亚洲北部濒临北冰洋,故亚洲北部河流主要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答案:(1)C(2)B
例题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亚洲面积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
思路分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故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C
例题3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
B.寒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众多
思路分析: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就会出现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就会出现旱灾。

答案:A
习题指导
1.(黑龙江龙东中考)地面起伏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欧洲
*2.(山东德州中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下面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
B.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的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亚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4.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5.(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地区,北回归线经过,且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是()
A.印度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中国大陆内部
D.中南半岛
**6.(湖北荆门中考)下图中从A点到B点所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7.孟买与雅库茨克温度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与内陆的位置差异
B.夏季风影响
C.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位置差异
D.地形差异
8.(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期中)下列河流最终流入印度洋的是()
A.湄公河
B.叶尼塞河
C.长江
D.恒河
(黑龙江大庆中考)“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9~10题。

9.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指的是()
A.阿尔卑斯山
B.落基山
C.安第斯山
D.喜马拉雅山
10. “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

下列河流与注入海洋对应正确的是()
A.叶尼塞河——北冰洋
B.长江——印度洋
C.印度河——大西洋
D.恒河——太平洋
1. A 解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大陆边缘沿海一带以平原为主,因此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 D解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类型复杂,以山地、高原为主。

受地形地势影响,大多数大江大河自中部流向四周。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北、南三面临海,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

3. C解析: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A解析: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如图A所示。

5. B 解析: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国大陆内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6. C解析:读图,根据从A点到B点经过的地区,判断所经地区的气候类型。

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进入中国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再向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7. C解析:孟买与雅库茨克所处纬度的差异,是导致两地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

8.D解析:亚洲的湄公河和长江都注入太平洋,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南部,落基山位于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位于南美洲西部,这三座山脉均不在亚洲,予以排除。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故选D项。

10.A解析:叶尼塞河位于北亚,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A项正确;长江位于东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B项错误;印度河和恒河都位于南亚,注入印度洋,C、D两项错误。

故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