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新技术之——超微粉碎技术

合集下载

食品高新技术超微粉碎与微胶囊造粒分析

食品高新技术超微粉碎与微胶囊造粒分析
第二章 食品超微粉碎与微胶囊造粒新技术
• 内容提要: • --微粉碎与超微粉碎 • --冷冻粉碎 • --微胶囊造粒技术
第一节 食品的超微粉碎
• 粉碎: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克服固 体内部凝聚力使之破碎的单元操作
• 微粉碎:原料粒度5~10mm,成品粒度 100μm以下。
• 超微粉碎:原料粒度0.5~5mm,成品粒度 10~25μm以下。
一、定义及原理
• 1)定义:
• 超微粉碎技术:利用各种特殊的粉碎设 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对物料 进行碾磨、冲击、剪切等,将粒径在 3mm 以上的物料粉碎至粒径为10um25um以下的微细颗粒,从而使产品具有 界面活性,呈现出特殊功能的过程。
2)原理
• 超微粉碎是基于微米技术原理 • ---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
• 胶体磨 .doc
五、超微粉碎的应用
• 1) 食物资源的利用
渣皮
• 小麦麸皮、燕麦皮、玉米皮、玉米胚芽渣、豆皮、米糠、 甜菜渣和甘蔗渣等,含有丰富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 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常规粉碎的纤维粒度大,影 响食品的口感,而使消费者难于接受。
• 通过对纤维的微粒化,能明显改善纤维食品的口感和吸 收性‘’从而使食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丰富了 食品的营养。
气流式
以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通过喷嘴产 生的超音速高湍流气流作为颗粒的载体, 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固定板之间发生 冲击性积压、磨擦和剪切等作用从而达到 粉碎的目的。
2AB10型气流粉碎机 AB10型气流粉碎机
• 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第一台工业气流粉 碎机诞生以来,现已有圆盘式、循环管 式、靶式、对撞式、旋转冲击式、流化 床式6大类气流粉碎机, 比如

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高新技术作业

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高新技术作业

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高新技术作业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超微粉碎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前言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工、电子、生物、材料及矿产开发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是国内外食品加工的高科技尖端技术。

在国外,美国、日本市售的果味凉茶、冻干水果粉、超低温速冻龟鳖粉、海带粉、花粉和胎盘粉等,多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而成;而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将此技术应用于花粉破壁,随后一些口感好、营养配比合理、易消化吸收的功能性食品(如山楂粉、魔芋粉、香菇粉等)应运而生。

超微粉碎的前景应用广阔,并且对于科学、实际生产都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的就会越来越广阔。

1 超微粉碎的原理超微粉碎的原理与普通粉碎相同,只是细度要求更高,它利用外加机械力, 使机械力转变成自由能,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达到粉碎的目的。

超微粉碎技术是利用特殊的粉碎设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对物料进行碾磨、冲击、剪切等,将粒径3mm以上的物料粉碎至粒径10~ 25μm以下的微细颗粒,从而使产品具有界面活性,呈现出特殊的功能。

与传统的粉碎、破碎、碾碎等加工技术相比,超微粉碎产品的粒度更加微小。

超微粉碎技术是基于微米技术原理的.随着物质的超微化,其表面分子排列、电子分布结构及晶体结构均发生变化,产生块(粒)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使得超微粉碎产品与宏观颗粒相比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及表界面性质。

2 超微粉碎技术的优点2.1 速度快,可低温粉碎超微粉碎技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冷浆粉碎等方法,在粉碎过程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 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瞬时即可完成,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粉体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利于制成所需的高质量产品。

2.2 粒径细,分布均匀由于采用了气流超音速粉碎,使得原料外力的分布非常均匀。

超微粉碎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超微粉碎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冻 干 加 工后 的柿 子 超微 粉 氨基 酸 总量 增 加 3 5 %。 且
低 温 下磨 成 微 膏粉 , 既 可保 存 其 全部 营 养 素 , 纤 维 质 也 会 因微 细 化 而增 加 水 溶 性 ,从 而 使蔬 菜 的 I 3感更 佳 。超微 粉 碎 还可 用 于 生 产南 瓜 粉 、 大蒜粉 、 芹 菜 粉 等。 许春 英等 对天 然南 瓜粉 生产 工艺 及关 键技 术进 行
收利用 。
2 超 微 粉碎 技 术 在 粮 油 加 工 中的 应 用
经超 微粉 碎加 工后 . 面粉、 豆粉、 米 粉等 的 口感 明
喷雾 干 燥 、 超 微 粉碎 等 关 键技 术 进 行 了研 究 。 使南 瓜
粉 最大 限度 地保 留天 然 品质 . 实现对 南瓜 可食 部 分 的
显改 善 , 更利 于人 体 吸收利 用 。 将麦 麸粉 、 大 豆微 粉等
红外 干燥 后 . 采 用 生 物 酶解 法 提取 膳 食 纤 维 . 通 过 挤 压 技术 来 提高产 品中膳食 纤 维 的含量 , 再采 用超 微 粉 碎 技 术对 产 品进行 破碎 , 使 产 品总膳食 纤 维含 量 大于 4 O . 0 0 % 。可溶 性膳 食 纤维 含量 为 1 7 . 6 3 %,溶 胀 性为 l 5 . 2 7 mug , 持 水性 为 1 7 . 2 3 g / g 。翟 文 俊 对 冻干 柿 子
被 超 微 细化 , 颗 粒 的 表 面积 和 孔 隙率 显 著 增 加 , 产 品 的分散 性 、 溶解 性 、 功能 性 明显增 强 , 更 容 易为 人体 所 消化 吸 收 , 而 且 口感 更 好 。
1 超 微 粉 碎 技 术 在 果蔬 加 工 中 的 应 用
果皮 、 果 核经 超 微粉碎 后 可变 为食 品 。将 蔬 菜在

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

气流粉碎机
➢ 普通球磨机是用于超微粉碎的传统设
备,其特点是粉碎比大,结构简单, 机械可靠性强,磨损零件容易检查和 更换,工艺成熟,适应性强,产品粒 度小。但当产品粒度要达到201μm以 下时,效率低,耗能大,加工时间长。
球磨机
➢振动磨是用弹簧支撑磨机体,由 带有偏心块的主轴使其振动,运转 时通过介质和物料的起振动,将物 料进行粉碎,其特点是介质填充率 高,单位时间内的作用次数
工仅局限于其可食用的部分,但是,对于占牡蛎 质量分数占60%以上的牡蛎壳的加工却很少涉及。 利用贝壳制成钙添加剂应用于保健食品中,可以 缓解部分人群的缺钙问题
牡蛎
做成菜后的牡蛎
3、超微粉碎也可使一些食品加工工艺产 生显著变化。例如速溶茶生产,传统的方 法是通过萃取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 来,然后浓缩、干燥制得粉状速溶茶。现 在采用超微粉碎仅需一步工序便得到粉茶 产品,既大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又大大 降低了生产成本。
➢ 气流粉碎机是以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通过喷嘴产 生的超音速高湍流气流作为颗粒的载体,颗粒与 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冲击性挤压, 摩擦和剪切等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气流 粉碎机可将产品粉碎得很细,粒度分布范围更窄, 即粒度更均匀;又因为气体在喷嘴处膨胀可降温, 粉碎过程没有伴生热量,所以粉碎温升很低。这 一特性对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的超微粉碎特别 重要。但也存在一此问题:设备制造成本高,一 次性投资大,能耗高,能量利用率只有2%左右。
牛奶
89.9 3.0 3.2 104 73 0.3 0.43
大米
13.3 7.4 0.8 13 110 2.3 1.7
2、在农产品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农产品的副产品如小麦麸皮(与其他 部位营养成分对比见表2)、燕麦皮、 玉米皮、玉米胚芽渣、豆皮、米糠、 甜菜渣、苹果皮和甘蔗渣等,含有丰 富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营 养价值,但由于常规粉碎的纤维粒度 大,影响食品的口感,而是消费者难 于接受。采用超微粉碎技术,通过对 纤维的微粒化,能显著地改善纤维食 品的口感和吸收性,从而使食物资源 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丰富了食品 的营养,因此超微粉碎技术有利于食 物资源的充分利用。

【精品文章】粉碎技术在食品、中药领域的应用

【精品文章】粉碎技术在食品、中药领域的应用

粉碎技术在食品、中药领域的应用
有不少对人类有营养的植物、动物成分难于被人的消化系统吸收,即可食性低。

例如:中草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灵芝孢子粉是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因其壳壁坚固有效利用率只有1%。

如何进行深加工对这类生物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是,是当前食品及中药行业的研究课题。

经研究发现粉碎或超细粉碎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类难消化吸收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µm以下的过程。

由于颗粒的微细化导致表面积和孔隙率的增加,超微粉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例如良好的分散性、吸附性、溶解性、化学活性等,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食品工业是超微粉碎应用的一大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方法,己在许多食品加工中得到应用。

许多可食动植物,包括微生物等原料都可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成超微粉,甚至动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也可通过超微化而被人体吸收。

微细化的食品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和亲和力。

因此,具有很好的固香性、分散性和溶解性,特别容易消化吸收。

此外超微粉碎可以使有些食品加工过程或工艺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如速溶茶生产,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萃取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浓缩、干燥制成粉状速溶茶。

现在采用超微粉碎仅需一步工序便可得到粉茶产品,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

 高速冲击粉碎、超音速气流粉碎、纤维粉碎和低温干燥等现代化加工手段用于植物茎杆果实的超细粉碎,产品细度可达到5μm以下,对干燥后的物料来说都能达到细胞破壁的目的。

对植物类物料的粉碎可达到对纤维物料的切断,对脆性糖类和胶质的粉碎,以及对淀粉的解离。

粉碎过程中均。

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摘要: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方法,已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微粉碎技术的工作原理,具体说明了这项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超微粉碎加工应用食品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是食品加工业的一种新尝试。

美国、日本市售的果味凉茶、冻干水果粉、超低温速冻龟鳖粉等,都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而成的。

超微粉碎食品可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到糕点、糖果、果冻、果酱、冰淇淋、酸奶等多种食品中,增加食品的营养,增进食品的色香味,改善食品的品质,丰富食品的品种。

鉴于超微粉食品的溶解性、吸附性、分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故可作为减肥食品、糖尿病人专用食品、中老年食品、保健食品、强化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1]。

1.技术原理简介1.1超微粉碎原理超微粉碎技术是利用各种特殊的粉碎设备,对物料进行碾磨、冲击、剪切等,将粒径在3 mm以上的物料粉碎至粒径为10—25µm以下的微细颗粒[2],从而使产品具有界面活性,呈现出特殊功能的过程。

与传统的粉碎、破碎、碾碎等加工技术相比,超微粉碎产品的粒度更加微小。

1.2加工设备超微粒粉碎设备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气流式和机械式两大类。

气流式粉碎设备是利用转子线速度所产生的超高速气流,将产品加速到超高速气流中,转子上设置若干交错排列的、能产生变速涡流的小室,形成高频振动,使产品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瞬间产生剧烈变化,促使产品颗粒间急促撞击、摩擦,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

与普通机械式超微粉碎相比,气流粉碎可将产品粉碎得很细,粒度分布范围很窄,即粒度更均匀。

又因为气体在喷嘴处膨胀可降温,粉碎过程不产生热量,所以粉碎温升很低。

这一特性对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的超微粉碎特别重要。

其缺点是能耗大,一般认为要高出其他粉碎方法数倍[3]。

机械式又分为球磨机、冲击式微粉碎机、胶体磨和超声波粉碎机4类。

高频超声波是由超声波发生器和换能器产生的。

超声波在待处理的物料中引起超声空化效应,由于超声波传播时产生疏密区,而负压可在介质中产生许多空腔,这些空腔随振动的高频压力变化而膨胀、爆炸,真空腔爆炸时能将物料震碎。

粮食工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

粮食工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

一超微粉碎与超微粉体简介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超微粉体的重要制备与应用技术,其研究内容包括:粉体的粉碎制备与分级,别离与枯燥技术,粉体测量与表征技术,粉体分散与外表改性技术,混合、均化、包装、贮运技术,以及制备和贮运中的平安问题。

超微粉碎技术是2021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现代化工、电子材料及矿产冶金等行业的开展而诞生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

材料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制成超微粉体后,由于颗粒的比外表积增大,外表能提高,外表活性增强,外表与界面性质将发生很大变化而且随着物质的超微化,材料外表的分子排列乃至电子排布、晶体结构等也都发生了变化,这将使超微粉体显示出与本体材料极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在应用中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

目前,制备超微粉体采用较多的物理方法有:辊压、撞击、离心、搅拌和球磨等机械粉碎法,利用高速气流、超声波、微波等流能、声能、热能的能量粉碎法,以及通过物质物理状态的变化(如气体蒸发、等离子体合成)而生成超微颗粒的构筑法。

化学制备方法包括:沉淀、水解、喷雾、氧化复原、激光合成、冻结枯燥和火花放电等。

由于超微粉体具有易团聚、分散性差、相溶性差等特点,给其制备与应用带来了诸多困难,科研人员为此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研究,特别是在超微粉体颗粒外表改性方面,不仅建立了较完整的理论,而且研制出多种外表改性方法,如包覆、沉积(淀)、微胶囊技术、外表化学反响、机械化改性等多种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超微粉体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粉体的使用价值,也使超微粉碎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子、医药、生物和轻工等诸多领域,以及食品、保健品、日用化学品、化装品、农产品、饲料、涂料、陶瓷等大量产品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微粉体按大小可分为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

国际上通常将粒径为1-100um的粉体称为微米材料;粒径为0.1-10um的粉体称为亚微米材料;粒径为0.001-0.100um的粉体称为纳米材料。

广义的纳米材料是指三维尺寸中至少一维处于纳米量级,如薄膜、纤维微粒等,也包括纳米结晶材料。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锤子、刮板或者磨盘等微观荷载对物料进行多次撞击、剪切和象牙塔等力学作用,使其达到纳米或亚微米级的粉碎效果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超微粉碎技术也开始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首先,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对食品原料进行细致的分解和粉碎,获得高质量、高效率的原料粉末。

这种粉末具有高度均匀性、高度活性和更好的口感和感官性质,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

2.其次,超微粉碎技术还可以帮助食品加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使用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快速并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原料,从而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最后,超微粉碎技术还可以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产品差异化优势。

由于使用该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产品的粒度和活性,因此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高品质、高价值的特殊食品和中间体,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需求。

总之,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和创新空间,未来有望成为食品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章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第一章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3、粉碎级别
根据被粉碎物料和成品粒度的大小,粉碎可分为粗粉碎、 中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四种:
(1)粗粉碎 原料粒度在40~1500mm范围内,成品粒度约 5~50mm;
(2)中粉碎 原料粒度10~100mm,成品粒度5~10mm; (3)微粉碎(细粉碎) 原料粒度5~l0mm,成品粒度l00µm以 下;
(2)研磨成品粒径细。平均垃径可达2~3μm以下。
(3)可实现连续化生产并可以采用完全封闭式操作以改善操作 环境。
(4)外形尺寸比球磨机小,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维修管理 容易。
(5)干湿法研磨均可。但是,振动磨运转时的噪音大,需使用 隔音或消音等辅助设施。
三、旋转球(棒)磨式超微粉碎
1、基本原理
2、基本原理
利用空气、蒸汽或其它气体通过一定压力的 喷嘴喷射产生高度的湍流和能量转换流,物料颗 粒在这高能气流作用下悬浮输送着,相互之间发 生剧烈的冲击、碰撞和磨擦作用,加上高速喷射 气流对颗粒的剪切冲击作用,使得物料颗粒间得 到充足的研磨而粉碎成超微粒子,同时进行均匀 混合。由于粉碎的物料大多熔点较低或者不耐热, 故通常同时使用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在粉碎室中 膨胀,产生的冷却效应与粉碎时产生的热效应相 互抵消。
5.偏心重块
某一点进入。
3、振动磨的研磨介质(磨介)
(1)磨介材料与形状
研磨介质有钢球、钢棒、氧化铝球和不 锈钢珠等,可根据物料性质和成品粒度要求 选择磨介材料与形状。为提高粉碎效率,应 尽量先用大直径的磨介。如较粗粉碎时可采 用棒状,而超微粉碎时使用球状。一般说来, 磨介尺寸越小,则粉碎成品的粒度也越小。
(4)超微粉碎(超细粉碎) 原料粒度0.5~5mm,成品粒度在 10~25µm以下。
4、粉碎度

三篇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三篇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 中粉药属生有产机:钙促,进比药无材机成钙分容的易溶被出人,体提吸高收药、效利
• 水用产。品深加工和水产饲料生产 • 蟹壳、虾壳、蛆、蛹等的超微粉末可用作保
鲜剂、持水剂、抗氧化剂等,改性后还有许
多其他功能特性。
——食品资源的利用
第二节 冷冻粉碎
利用物料在低温状态下的“低温脆 性”,即物料随温度的降低,其硬度和 脆性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降低。在一定 温度下用一个很小的力就能将其粉碎。
• 微胶囊内部装载的物料称为心材(或称囊心 物质),外部包裹的壁膜称为壁材(或称包 囊材料)。
心材
• 心材可以是单一的固体、液体或气体,也可 以是固液、液液、固固或气液混合体等。
• 可以作为心材的物质很多,如膳食纤维、活 性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免疫球蛋 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 元素、食用油脂、酒类、微生物细胞、甜味 剂、酸味剂等。
第二章 食品包装、杀菌新技术
• 蒸煮袋与软罐头 • 无菌包装 • 超高温杀菌 • 欧姆杀菌和高压杀菌
第一节 蒸煮袋与软罐头
• 蒸煮袋是采用由聚酯、铝箔、聚烯烃等材 料复合而成的多层复合薄膜用黏合剂通过 干法或其他复合后切制或一定尺寸的软质 包装容器,适宜于填充多种食品,可热熔 封口,并能耐高温高湿热杀菌。
“无菌”表明了产品中不含任何影响产 品质量的微生物,“完整封合”表明经过 了适当的机械手段将产品封合到一定容积 的包装内,能防止微生物和气体或水蒸汽 进入包装。
一、无菌包装的特点
• 可以使食品的营养成分得以完好的保存; • 采用复合包装材料和真空状态可以使食品
免受光、异味和微生物的侵入,使食品不 必加防腐剂,运输、仓储不需冷藏; • 产品外形呈砖形、包装材料使用纸质,产 品的空间利用率高、重量轻,成本低; • 符合环保包装的潮流

微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mine

微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mine

搅拌磨:使物料透过定、转齿之间的间隙受到强 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高速旋涡等物 理作用,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均质和粉 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
球磨机:传统超微粉碎设备,其特点是粉碎比 大,结构简单,机械可靠性强,磨损零件容易 检查和更换,工艺成熟,适应性强,产品粒度 小。但当产品粒度要达到 201μ m以下时,效率 低,耗能大,加工时间长。例如,将珍珠磨到 几百目,要十几个小时。
发展问题: 球磨机配置相当昂贵,需要配置减速装置;成产 成本高,设备本身存在较大磨损;工作效率低能 耗大,主要以热能和声能散失;体型笨重,大型 球磨机的总重量可大几百吨以上,导致一次性投 资增大。
超微粉碎技术发展前景
常见的超微粉碎设备:
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机械冲击式粉碎机是利用围绕水 平或垂直轴高速旋转的回转体 (捧、锤、板等 )对物料 以猛烈的冲击,使其与固定体碰撞或颗粒之间冲击碰 撞,从而使物料粉碎的一种超细粉碎设备。由于高速 旋转,容易导致磨损和发热等问题,对热敏性原料应 注意采取适宜措施。
由于微粉食品有巨大的空隙率,可以吸收并容纳 香气且经久不衰,因而也是重要的固香方法之一。
在调味品加工研究中使用超微粉,使其香味和滋 味更浓郁、突出。颗粒均一,分散性好;流动性、吸 收率增加;孔隙率增加,香气持久,滋味纯正
用具有微粉特性的物料做成的饼干,其流动性好而能保证 产品顺利下咽,口感舒适
在巧克力制造生产中,超微粉碎在保证巧克力品质上也起 到很好的作用。
振动磨 :振动磨是用弹簧支撑磨机体,由带有偏心 块的主轴使其振动,运转时通过介质和物料一起 振动,将物料进行粉碎。
特点:介质填充率高,能耗低。可调节振 幅及介质类型。已加工脆性大原料至亚微 米级产品。

超微粉碎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超微粉碎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超微粉碎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加娜尔古丽·阿热恩哈孜;张建鹏;宫元娟【摘要】将农产品超微粉碎成颗粒后,其表面积和孔隙率显著增加,产品的分散性、溶解性、功能性明显增强。

分析超微粉碎技术在果蔬、粮油、水产品、软饮料、调味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为此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When farm products are pulverized by the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their surface areas and porositi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spersibility, solubi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products grow enormousl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and headway of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used in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including fruits, vegetables, cereals, oil, aquatic products, soft drinks and spices in a bi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in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3页(P58-59,62)【关键词】超微粉碎;农产品加工;营养;口感;功能【作者】加娜尔古丽·阿热恩哈孜;张建鹏;宫元娟【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新疆塔城 834700;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 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超微粉碎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方法克服固体内部凝聚力使之破碎,从而将3 mm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 μm的操作技术。

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

小结: 小结: 超微粉碎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 分散等手段而实现。传统粉碎中的挤压粉碎方法不 能用于超微粉碎,否则会产生造粒效果。选择粉碎 方法时,须视粉碎物料的性质和所要求的粉碎比而 定,尤其是被粉碎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很大 的决定作用,而其中物料的硬度和破裂性更居首要 地位,对于坚硬和脆性的物料,冲击很有效;而对 中药材用研磨和剪切方法则较好。实际上,任何一 种粉碎机器都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粉碎机理,一般都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粉碎机理联合起来进行粉碎, 如气流粉碎机是以物料的相互冲击和碰撞进行粉碎; 高速冲击式粉碎机是冲击和剪切起粉碎作用;振动 磨,搅拌磨和球磨机的粉碎机理则主要是研磨,冲 击和剪切;而胶体磨的工作过程主要通过高速旋转 的磨体与固定磨体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强烈剪切, 摩擦,冲击等等。
超微粉碎机的特性: 超微粉碎机的特性: 没有达到细度要求的物料返回料仓继续粉碎, 冷气大部分返回料仓循环使用。该深冷粉碎机 系统在物料粉碎过程中,其冷源形成一个闭路 循环系统,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省能耗: 粉碎用的冷源温度可降至负196度,根据物料的 脆化点温度,在粉碎过程中其温度可调控,选 择最佳粉碎温度,降低能耗。粉碎细度可达到 10-700目,甚至达到微米μ等细度。使用液氮作 为研磨介质,实现超低温粉碎,物料的防爆, 防氧化等综合效果。
球磨机设备是物料被破碎之后, 球磨机设备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 本机由给料部、出料部、回转部、传动部(减速机 减速机, 备。本机由给料部、出料部、回转部、传动部 减速机, 小传动齿轮,电机,电控)等主要部分组成 等主要部分组成。 小传动齿轮,电机,电控 等主要部分组成。中空轴采 用铸钢件,内衬可拆换,回转大齿轮采用铸件滚齿加 用铸钢件,内衬可拆换, 筒体内镶有耐磨衬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工,筒体内镶有耐磨衬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球磨 机设备运转平稳, 机设备运转平稳,工作可靠。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
当物料被加工到10m以下后微粉体就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空隙率和表面能从而使粉体就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空隙率和表面能从而使物料具有高溶解性高吸附性高流动性等多方面的活性和物理化学方面的新特性通过超微粉碎的材料已被世界誉为21世纪新材料而这种新的物料加工方法必将会推动我国食品中药农产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超微粉碎的原理
超微粉碎的原理与普通粉碎相同, 只是细度要求更 高, 它利用外加机械力, 使机械力转变成自由能, 部 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 来达到粉碎的目的。 天然植物的机械粉碎过程, 就是用机械方法来增加 天然植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增加了, 亦引起自由能的 增加, 但不稳定, 因为自由能有趋向于最小的倾向, 故微粉有重新结聚的倾向, 使粉碎过程达到一种粉 碎与结聚的动态平衡, 于是粉碎便停止在一定阶段, 不再向下进行, 所以要采取措施阻止其结聚, 以使粉 碎顺利进行。
超微粉碎过程的特点
1.颗粒粒径不再减少,甚至出现“变粗”的现象 在超微粉碎过程中,随着颗粒的微细化,粒子的比 表面积(s/v)和表面能显著增大,表面原子、离子 数目也大大增加,颗粒表面活性提高,粒子之间的 吸引力增强。因此,超微粉体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团聚 现象。而且,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团聚趋势越发 明显。在一定粉碎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 超微粉体将处于粉团—团聚的动态平衡中。
5.对热敏性、芳香性的物料有保鲜的作用, 物体经超微粉碎后,近纳米细粒径的超纫粉 一般可直接用于制剂生产,可明显提高产品 的有效性
6.纤维性、弹性、粘性物料也可以处理到理想 程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有利于机 体吸收利用
7.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超微粉碎是在封闭 系统下进行,既避免了微粉污染周围环境, 又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污染产品。但在超微 粉碎过程中,随着颗粒的微细化,粒子的表 面积增大,表面活性提高,容易发生团聚现 象,会影响其分散性

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克服固体内部凝聚力使之破碎,从而将3毫米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微米的操作技术。

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物料加工高新技术。

一.技术特点1速度快可低温粉碎超微粉碎技术是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冷浆粉碎等方法,与以往的纯机械粉碎方法完全不同。

在粉碎过程中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现象,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速度快,瞬间即可完成,因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粉体的生物活性成分,以利于制成所需的高质量产品。

2粒径细且分布均匀由于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其在原料上力的分布相当均匀。

分级系统的设置,既严格限制了大颗粒,有避免出现过碎,得到粒径分布均匀的超细粉,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微粉的比表面积,使吸附性、溶解性等亦相应增大。

3节省原料提高利用率物体经超微粉碎后,近纳米细粒径的超细粉一般可直接用于制剂生产,而常规粉碎的产物仍需要一些中间环节,才能达到直接用语生产的要求这样很可能造成原料浪费。

因此,该技术尤其适合珍贵稀少原料的粉碎。

4减少污染超微粉碎是在封闭系统下进行,既避免了微粉污染周围环境,又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污染产品。

故在食品及医疗保健品中运用该技术,微生物含量及灰尘便得以控制。

二.粉碎方法1磨介式粉碎磨介式粉碎是借助与运动的研磨介质(磨介)所产生的;中击,以及非;中击式的弯折、挤压和剪切等作用力,达到物料颗粒粉碎的过程。

磨介式粉碎过程主要为研磨和摩擦,即挤压和剪切。

其效果取决于磨介的大小、形状、配比、运动方式、物料的填充率、物料的粉碎力学特性等。

磨介式粉碎的典型设备有球磨机、搅拌磨和振动磨3种。

2气流式超微粉碎气流磨可用于超微粉碎,是以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通过喷嘴产生的超音速高湍流气流作为颗粒的载体,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冲击性积压、磨擦和剪切等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

与普通机械式超微粉碎机相比,气流粉碎机可将产品粉碎得很细(粉品细度可达2~40微米),粒度分布范围更窄,即粒度更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粉碎的机理?
作用力 由粉碎机的部件传给物料
物料受各种力作用后, 首先产生各种应变
并以各种形式的变形能积蓄于物料内部
当局部积蓄的变形能超过某临界值时, 裂解就发生在脆弱的断裂线上
裂解发生前 的变形能
包埋法
粉碎需要 的能量
裂解发生 后出现新表 面所需的表 面能
为什么粉碎操作随着粒度减小而粉碎愈加困难?

优点 湿法粉碎更 易获得更细
的制品
低温粉碎
对象:在常温下有热塑性或非常强韧、粉 碎有困难的物料,当其冷却到低温时,物 料成为脆性物料可进行相应的粉碎。
助磨剂PD-2粉体 助磨改性剂 概念:在粉碎中,能够显著提高粉 碎效率或降低能量消耗的化学物质 (固态、液态或气态化学物质)
助磨剂在超微粉碎中的意义特别大
包括: 螺旋供料器 电磁震动供料器 自动控制给料器
机壳
作用:保证物料顺利喂入粉碎室,防止颗粒向进口 飞溅的反料和物料喂入粉碎室的架空现象,同时将 被粉碎直穿过筛孔的物料归集,使之从下部排料口 顺利排出
05 使原料颗粒内的成分进行分离
根据被粉碎物料和成品粒度的大小
粉碎
粗粉碎
中粉碎 微粉碎 超微粉碎
成品粒度在 10-25μm以

食品粉碎方式
挤压粉碎
粉碎方式
研磨粉碎
弯曲折 断粉碎
剪切粉碎
撞击粉碎
粉碎消耗能量
挤压力
物料粉碎时的 主要作用力
剪切力 冲击力
弯曲、扭转作为附带 的作用力
在实际粉碎操作中,是上述几种力的综合。
是从粉碎机出来的物 料先经分粒系统,分 出过粗的物料粒,再 重新回入粉碎机,粉 碎机的工作只是针对 较大的颗粒,物料在 粉碎作用区中的停留 时间短。
湿法破碎: 被处理的物料悬浮于载体液流中进行 粉碎
载体 水(同时能作为硬度降低剂) 表面活性剂
湿法粉碎与干法粉 碎的优缺点
缺点 湿法粉碎能 耗大,设备 的磨损较严
筛片
系统组成
机体
齿板
转子
粉碎过程
物料从喂料口进入粉碎室,受到高速回转 锤片的打击而破裂,以较高的速度飞向齿 板,与齿板撞击进一步破碎,如此反复打 击、撞击,使物料粉碎成小碎粒。在打击、 撞击的同时物料还受到锤片端部与筛片的 摩擦、搓擦作用而进一步粉碎。
工作过程由两方面构成
物料受锤片 的冲击作用
定义
超微粉碎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克服固体内部凝 聚力使之破碎,从而将3毫米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 微米的操作技术。
超微细粉末是超微粉碎的最终产品,具有一般颗粒所没有 的特殊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 学反应活性等。
本章内容
1. 食品粉碎方式与理论 2. 干法粉碎技术与设备 3. 湿法粉碎技术与设备 4.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应用
降低粉碎机的生产能力。 当所需粉碎比较大时,应分成几个步骤进行粉碎,
实验证明当粉碎比在4左右时,操作效率最高。 操作过程尽可能单一,不应添加其他操作。
粉碎操作
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何种粉碎方法或设备, 取决于被粉碎物料的大小和所要求的粉碎 比及物料的物性,而其中物料的硬度和破 裂性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超微粉碎的能量消耗较高,能量利 用率很低
助磨剂的作用原理
两 吸附降低硬度学说 种 列宾捷尔效应 学 威斯特沃德效应 说
矿浆流变学调节学说
助磨剂的分类与应用
固体
液体
气体
选择助磨剂的条件
具有选择性的良好分散作用 能够调节浆料的粘度 具有较强的抗Ca2+,Mg2+的能力 受pH的影响较小 助磨剂的分子结构要与物料的物理化学环境
锤片和物料、 筛片和物料 以及物料间 的摩擦作用
脆性物料——受冲击作用而粉碎 韧性大的物料——受摩擦作用而粉碎
提高锤式粉碎机生产性能的手段
提高筛子的筛落 能力
在结构设计上,要尽 可能破坏物料的环流 层,使细粒能及时排 出,避免重复而无效 的过度粉碎
供料装置
粉碎机对喂入量的要求是均匀连续地供料,以保证粉碎机 在额定负荷下稳定工作。
第一节 食品粉碎方式与理论
粉碎是用机械力的方法来克服固体物料内部 凝作称为破碎
将小块物料分裂成细料的 操作称为磨碎或研磨,两 者又统称粉碎
食品粉碎的目的
01
减小固体尺寸
02 控制多种物料相近的粒度 03 减小体型,加快干燥脱水速度 04 保证粉料和粒料的容积质量
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分散性、吸附性、亲和力、溶解性 等。
改善食品的口感:从感觉上消失了不良的颗粒感。 食品成分被充分利用:骨、壳、纤维等也可以通过超微粉
化而被人体吸收或利用。 食品的改进或创新:日果味凉茶、冻干水果粉、超低温速
冻龟鳖粉等。 食品加工过程或工艺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如速溶茶。
干法粉碎操作
开路粉碎 自由压碎 滞塞进料 闭路磨碎
开路磨碎
自由压碎
物料加入粉碎机中经过 粉碎作用区后,即作为 制品卸出,粗粒不再循 环。制品粒度分布很宽, 能量利用不充分。
可以保持物料在作用区 的停留时间很短,限制 了不必要细粒的粉碎, 减小了过细的粉末形成。
滞塞进料
闭路破碎
利用机器出口插入筛网, 限制制品的卸出。因物 料在粉碎作用区停留时 间长,细粒会受到过度 粉碎,功率消耗大。
食品加工新技术
第一章 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体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源自古 老的传统粉碎技术。所谓“超微粉体”,通常的习惯做法是 小于30um以下的粉体,即称之为“超微粉体”。
植物花粉,被誉为“微型营养宝库”,对人体有优良的保 健作用,但花粉的单体都具有坚硬的外壳,直接服用则无 法被人体吸收。而经过超微粉碎,使花粉破壁,有效成分 得以完全释放,可直接被人体所吸收。
相适应
助磨剂尚未在粉碎工业推广使用
经济因素 环保要求 只有在粉碎粒度细,研磨浓度高或浆料粘度大大
增加时,使用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大多数助磨剂的用量要求较严,用量的控制 粉碎过程相当复杂,助磨剂的添加缺乏规范的实
验技术。
第二节 干法粉碎技术与设备
锤式粉碎技术与设备
排料装置
供料装置
到达临界状态的变形能之所以与颗粒的 体积有关,是因为体积越大,脆弱点存 在的可能性愈大。故大颗粒所需的临界 压力就比小颗粒小,因而消耗的变形能 也就较少。
粉碎规则与粉碎操作
基本原则: 粉碎物料只需粉碎到需要的或适于下一工序加工的
粉碎比,后应立即使物料离开粉碎机。 在粉碎操作的前后,都要过筛,以免引起过度粉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