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李留中;李新宁;雷振
【期刊名称】《吐哈油气》
【年(卷),期】2007(012)002
【摘要】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献,地震属性有数百个之多,通常用于地震解释的也有30—50个。
地震属性技术作为地震勘探的一项新技术,已经在油田的勘探开发、油气藏的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它是连接地震信息与储层及油气藏分布的有效桥梁。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包括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属性优化和储层参数转换等技术。
地震属性提取包括剖面属性提取、层面属性提取、三维体属性提取。
通过吐哈-三塘湖盆地的应用实例分析不难看出,应用地震属性预测油气藏在原理和方法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127-131)
【作者】李留中;李新宁;雷振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路家庄区块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波斯湾盆地中部S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3.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4.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塔东古城地区鹰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5.多参数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冀东NP地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吴俊刚
只是旁瓣的能量较强,可以利用零相位子波地震资
料极性的判别方法,但工作中应使用视极性的概念。
地震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地震资料
对于零相位地震剖面极性的判别方法主要有:
进行零相位化处理,这是因为零相位子波的旁瓣比
合成记录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人工合成地震记
最小相位子波小,能量主要集中在较小的时间范围 录制作过程中,地震子波极性是已知的,分别作出
图 3 合成地震记录 Fig. 3 Synthetic seismogram
极性,应统计工区内多口井的合成记录的子波极性, 通过大多数井来判别地震资料极性。该方法的缺点 是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工区内钻井多少的限制, 在钻井较少的区域应用时应予以慎重。
“单双轨”判别法: 一个正反射系数( 如基岩面、 火成岩层顶面等) 对应波峰,在地震剖面上呈一个 “单轨”反射,或负反射系数界面( 如油页岩或气层 顶面) 对应波谷,在地震剖面呈“双轨状”反射,那么 此剖面是正极性剖面。反之,如果一个正反射系数 界面对应波 谷,在 地 震 剖 面 上 呈“双 轨 状 ”反 射,或 负反射系数界面对应波峰,则该剖面为负极性剖面。 图 4 为渤海某油田的一口钻井,该井在井深2 230 m 处钻遇厚达 120 m 的古生界的地层,其上覆地层为 新生界东营组,通过本井 VSP 资料标定表明,古生 界顶界面是一正反射系数界面,在地震反射特征上 为一“单轨”反射特征,由此可以判定此反射界面为 正极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 VSP 资料对比法、正演模型 法等[4]来判断地震资料的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人 工合成地震记录法和单双轨判别法较为实用。需要 说明的是从井旁地震道提取子波只能改善合成记录 与实际记录的相似程度,有利于储层的准确标定,并 不能用于判断地震资料的实际记录极性状态。
地震属性分析在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1)
❖ (2)根据前人研究结果,不同工区有效的地震属性响 应是不同的。在本文所选工区中,振幅属性、倾角属性 以及相干体属性对于砂体发育的刻画、油气聚集带的预 测和构造解释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欢迎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v29井在H2-3 段发现油层
v29
H2III层和H2II为 含油层,选这两 层为目的层,详 细介绍这两层中 地震属性的应用。
n60井在H22 段出油
n60
地震属性分析
根据专家建议以及前人究: 在所选工内,振幅、倾角和相干体三种属性对本区 砂体展布趋势和断层解释较为有效。 所以,在本次砂体预测与识别过程中,重点应用这
三种属性开展分析工作。
(1)振幅属性
由H2III均方根振 幅图所示有亮色强 振幅出现,亮色强 振幅表征着砂体发 育区的存在。
H2III均方根振幅图
v29
H2III21最大波峰图
H2III21段均方根振幅图
H2III21段确实出现了油层, 出油的地方肯定是在砂体 分布的范围之内的,也就 是储层分布的范围之内的, 从而说明了目的层H2III 砂体发育,H2III21段砂体
提纲
❖ 1 前言 ❖ 2 地震属性 ❖ 3 地震属性在油气藏预测中的应用 ❖结 论
1 前言
1.1 什么是地震属性?地震属性的概念?
地震属性是根据地震记录测量或计算出的一些参数, 如振幅、速度、时间、AVO、波阻抗、频率等等,是 从地震数据中产生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或统 计特征的具体测量。地震属性是地震资料的可描述 和能量化的特性,代表包括在原始地震资料中全部 信息的子集。
几何属性
2.2地震属性的分类
地震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1
地震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1地震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1 储层地震反演技术1.1 概述地震反演是储层横向预测的核心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地质条件及研究目的,地震反演方法均有一定范围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广义的地震反演包括了地震处理解释的全部内容,通常意义上的地震反演系指储层地震反演或波阻抗反演技术,与地震模式识别油气预测或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相比,波阻抗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储层预测的一种确定性方法,这也是所谓的“电阻率反演”或“自然电位反演”到目前为止仍不能为地球物理家所真正接受的根本原因。
储层地震反演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最初人们将地震反演作为地震属性研究的一种手段,即所谓的波阻抗或速度属性。
并且一直到现在仍有这种习惯。
按这一观点,波阻抗反演应是地震属性研究中迄今为止最受重视、发展最为完善、应用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属性。
并且它不但具有明确的地球物理含义,而且也具有显著的地质意义上的可解释性。
在过去的30年中,SEG 、EAGE 等所属刊物或会议刊载地震反演方面的论文有近200篇之多,中文文献亦是如此。
与此同时国外先后推出道积分、seislog 、 v 一 1os 、 G 一 los 、 BCI 、 Pa 即、 Strata 、 Ja * n 、RM 等多种反演软件或软件包。
其中 Seislog 、 Strata 等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Jason 近年来也逐步得到推广,这些软件为国内油气勘探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Emerge 及西地所研制的SEIMPAR 等软件将非线性方法用于储层反演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地震反演的内容也从波阻抗扩展到储层物性估计、多属性综合分析等方面,在面对实际地质问题时,尽管从波动理论上没有令人信服的基础、但非线性算法所带来的实用效果似乎更为重要。
1 .2 波阻抗反演的主要方法几乎所有的波阻抗反演软件是基于褶积模而开发的,因此波阻抗反演相应地应该满足褶积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1)地震模型假设地层是水平层状介质,地震波为平面波法向入射,地震剖面为正入射剖面,并且假设地震道为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褶积( 2 )反射系数序列。
地震信号时频谱分析技术在储层分析中的应用
地震信号属于非平稳信号 ,信号的功率潜密度是时变的。地震波在地层介质传
播 过程 中 ,除 了 岩 石 固有 的散 射 和 吸 收 衰 减外 影 响频 率 外 ,地 震 波 在 穿过 流 体 时 , 高 端 频 率 能 量 将 被 吸 收 ,这 是 时 频 分 析 技 术 应 于 储 层 分 析 与 油 气 检 测 的理 论 基
技术创新 l 3 1
地震信号是典 型的非平 稳信 号,信号的功率谱 密度是 时变的,时频分析 方法
地震信号时频谱分析技术在储层分析
在 非平 稳信号 分析方 面,具有 独特优 势。本 文应用 目前常用 的时频 分析技 术对
X G 油 田 井 旁道 进 行 分析 比较 ,揭 示 了时 频 分 辨 率 S 变 换 与 小 波 变换 较 好 , 频 率 衰
层对高频吸收有突出贡献时 结 构分 析和 沉 积旋 回研 究 等 方面 。
地震波的衰减反映了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本征属性。因此 ,地震波在介质传
播 中的衰 减 必然 包含 了 该地 层 的岩 性 和流 体 特征 。 自1 9 9 9年P a r t y k a 等 利用 频 谱分 解
技术刻画了地质体的不连续性 和河道走向之后 ,该技术在国内外油 田储层分析及预
息 小波变换和广义 S变换克服了短时傅 里叶变换分析时窗固定 的缺陷 ,具有多分
辨 率 的能 力 ,且 汁算 效 率高 ,如今 已经 广 泛 用于 三维 地震 资 料 的频 潜分 析 。 本 文在 阐述 地 震信 号 S变换 时 频 谱 分解 的算 法 原理 基 础 上 ,通 过 对 比几 种 常 用
“ 相 位 校 正”。 函数h ( t ) 的s 变 换 表示 为 :
『 - — f  ̄ ( r — - t ) m 1 1, I S ( r , n:I ( , ) 士 X e L 3 e 一
地震属性分析在潜江凹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 ・ 28
石油天然气学报 ( 江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1 年 2 00 月 第 3卷 第 l 2 期 Junl f ia dG s eh ooy (.P ) F b21 V 1 2 N . ora o l n a cn l O T g JJ I e.00 o 3 o1 .
由于地震多 属性 与地质 意义结合 的不 紧密 ,有 关或无 关 的一些地震 属性 混杂在 一起使 得解 释人员 失去 了 深入 研究他 们 的地 质意义 和物 理意义 的信心r 。 5 ]
8 年 代后期 及 9 O 0年代 ,一些具 有 明确 地质 意义 的 地震 属性 的 出现 ,使 得 地震 属 性有 了新 的 生命 。 具有 代表性 的是相 干数据 体 ,在 小断层 自动解 释方 面起 到 了很好 的效果 。与之 同时 ,模糊 聚类 、模式识 别 、神 经 网络 、协方 差 、K— L变换 等多参 数非线 性分析 方法得 以在地 震解 释 中的应用研 究 。地震 多属性 分析 与地层模 拟相结 合 ,最 终也 就导致 了地震 相 的 自动分析 。 近年 大量 的数学 方法 、计 算机算 法相 继 出现 ,使地 震属性 在储层 预测 中的应 用越来 越广 泛 ] 目前 。 的发展趋 势是 :从改 进地震 属性算法 的研 究转变 为研究 如何解 释地震 属性 所反映 的地质 参数 特点口 。 ] 随着 江汉盆 地潜 江 凹陷油 气勘探 的不 断深人 ,该 凹陷构造 圈闭 已基本查 明 ,油气勘 探 的方 向逐 步 由 构造 油气藏 转 向构 造与 岩性油 气藏并 重 的趋 势 ,要 求有先 进的 地震技 术应用 于油气 田勘探 开发 。笔 者 ]
地震属 性振 幅 、频率 、相 位 和极 性[ Ta e 和 S ei 1 7 )提 出 了 复数 道 的概 念 ,并 首 次 引入 了 1 ] nr h r f( 9 7 f “ 地震属性 ”这个 术语 [ 。1 7 年 L n mak公 司出版 的 AAP 专集 ( 6 2 97 ] ad r G 2 )把 复数 道和地 震地层 学 结合 起 来 。同年 ,Val i和他 的同事们 给地震 属 性 赋予 了更 多 的地 质 意义 ,从 而 开启 了地 震 属性 在 地 震相 识 别 中的应用 L 。8 3 0年 代 ,地 震属性 的数量 迅速增 加 ,但 是大 多数属 性在 数学 上 有严 格 的定 义 ( 主频 , ] 如 K— L信号 的复杂 度) ,而 地 质意 义 却 十分 模 糊 ,这 就 导 致在 利 用 它 进 行储 层 预 测 时 的 困惑 。多 属 性 分 析 也在这 时发展起 来 ,其 做法是 把多 属性结 合成一种 新 的属性 ,再经 过地质 意义标定 实 现其应 用 ;但 ]
地球物理与优质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测井、地震和地质在复杂储层研究中的综合应用和预测技术)汇报内容一、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二、研究技术的主要进展和实例分析二三、储层预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发地质研究的核心问题:储层的预测与研究又是其中的关键,•基于岩石地球物理响应的开发测井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开发地震勘探,是储层综合研究的两大主要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开发地震勘探是储层综合研究的两大主要手段。
开发测井特点:多信息、极高的纵向分辨率高精度测井地震勘探特点:纵向分辨率低,制约点!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地震技术具有空间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的特点,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手地震技术具有空间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的特点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早期的地震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地下油气藏的构造,随着三维地震和各种提高地震分辨率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把地震引入到解决油田开发问题的油藏描述和动态监测中.出现了开发地震(Development Geophysics)或储层地震(Reservoir Geophysics)新技术.它们在方法原理上与以往的地震勘探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谓开发地震就是在勘探地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针对油藏的观测方法和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和各种测试和动态资料,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对油藏特征进行横向预测和完整描述。
地震反演、储层特征重构与特征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与烃类检测、相干体分析、定量地震相分析、地震综合解释与可视化、井间地震、VSP、时间延迟地震、多波地震及分辨率足够高的地面三维地震等缺点是,纵向分辨率低,这是储层预测和描述中的主要制约点。
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储层预测和表征已经远远不是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储层预测和表征已经远远不是以单一的地质研究来解决问题,而是由一般的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综合表征的方向发展与测井地质解释、地震地层学紧密结合,可更有效地发挥储层沉积学的作用。
地震资料在储层和油气预测中的应用PPT演示课件
不同反演方法在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应用
附 加 信 息
确定性
地震控制 测井插值
测井地震 联合反演
井控制下 地震反演
道积分
分辨率
勘探程度
11
地震属性分析
前 言
面对复杂的地下地质情况,地震勘探也从初期的解决构造问题发展 到研究储层横向预测、油藏描述等的深层次问题。地震资料中包含的丰 富信息日益受到重视,地震属性技术随之发展起来。
9
反演方法的发展
储层预测技术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
1、 70年代递推反演 技术特点是直接用地震资料由上到下逐层递推波阻抗,反演结 果直接受地震分辨率限制,一般在20-50m,只能解决较厚的 储层问题,如:Velog、Seislog G-log等软件,目前常见的 LANDMARK、STRATA软件中道积分也属于递推反演的类型 2、 80年代稀疏脉冲反演方法 采用特殊反褶积手段和数学迭带求最优解的反演方法,本质属 于带限法范畴,分辨率可以达到10m以上的分辨率。 3、 80年代末期—90年代模型约束地震反演(块反演) 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和采取了模型道约束,正反演迭带,使目标 函数达到最小或小于某个阀值的方法,在高分辨率达到10m左 右。
波阻抗信息,测井资料起标定和质量控制作用。
6
递推反演的特点:递推反演是对地震资料的转换处理过程,其分辨率、 信噪比及可靠程度完全依赖于地震资料本身的品质,要求用于反演的 地震资料应具有较宽的频带、较低的噪声、相对振幅保持和准确成像。 测井资料也要进行仔细的编辑和校正。
技术核心:由地震资料正确估算地层反射系数(或消除地震子波的影 响)。
可以岩层为单元进行解释。
缺点:受地震固有频率的限制,分辨率低,无法适应薄层解释的需要;
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张 瑞 雪 ( 辽河油田勘探 开发研究 院海洋勘探研究所, 辽宁盘锦 1 2 4 0 1 0 ) 【 摘 要】 石 油勘探 技术的快速发展 , 使 得石油 开采 水平得到快速提 升, 随着 高科技信 息技 术的不 断推 广和运 用, 储层地 震属性预测技 术取得 了一 定成 效, 大大提 高了储层预测 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对 于促进 油气开采 工作 正常进行具 有重要 意义。 本 文对地震 资料 极性判 别的方法进行介 绍, 提 出地震 资料 极性 判别技 术在 储层预 测 中的 实际应 用, 促 进我 国储层 预测技 术水 平不 断提 高。
2地震资料极性 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
与之相对 应的反射系数界面的地震波子波 , 以确定子波的极 性 , 从 便于 油气 开采正常进行 。 而判别地震剖面的极性 ; 最后根据相关标记和地震剖面的相 关特征 3结 语 进行综合分析 , 以确定地震剖面的极性 , 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和 根据上述对地 震资料极 睦判别方法的介绍, 可以知道地震剖面 可靠性 。 ( 3 ) 单双轨剖面判 别法 。 在地 震剖面 中, 正极性 剖面的特点
是, 正反射系数对应的波峰 叫做单轨反射 , 如基岩面和火成岩层顶 面等 ; 负反射 系数 界面对应 的波谷 叫做双 轨反 射 , 如油页岩和气层 顶面等。 如果剖面 的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反 , 那么这个地震剖面是 负 极性剖面。 因此 , 在实 践过程 中, 发现 单双轨情 况时 , 根据反射系数 和井的具体情况来判别剖 面的极性 , 从而确 定地震 资料 的极性 。 ( 4 ) 模型判别法 。 在进行钻井勘探 的过程 中, 遇到透镜状砂岩 体时, 正反 射系数 的界面是 以岩 体顶界面 由低速到高速来确定 的, 当出现波峰 情况 , 则为正极性剖面 ; 反之 , 则为负极性剖 面。 因此, 在实际预测过 程中 , 透镜状砂岩体的顶部 出现单轨上 凸的现象时 , 判别为正极性 剖面 ; 砂岩底部出现单轨 下凹情况时, 判别为负极性剖面。 在地震资 极性 的判 别需要综合运 用不 同方法 , 进行 多次极性 判别 , 才能提高 判别 结果 的准 确性 和可靠性 。 在储层预测 中, 运用地震资料极性判 别技术 , 要先对地 震资料的极性进行 判别, 然后 结合 储层地震属性 预测技术 , 避免 对其它生 产工作 造成 影响 , 最终达到提 高预 测结 果 有效性的 目的 , 促进油气开 采工作正常进行 。
地震数据在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59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3月 第19卷第3期2.3 数据点选择、查询因每个服务器上的点位都比较多,每个仪表维护人员可能掌握的仪表情况都不一样,如管道上的仪表所上传的瞬时流量、累计流量、温度等[1],这时只需要在文本框中输入仪表的位号就可以了解现场仪表的状况,不用在数据库逐个寻找。
有了服务器的选择,网络的判断,数据点的选择,接下就要实现数据的查询功能。
在功能的选择上,我们的设计模拟一个仪表维护工人的日常工作习惯。
当他对所辖仪表进行巡查时,都会进行班组、介质或区域的选择,然后查看所有数据的运行状态,再看是否有异常的出现,以方便安排今天的工作。
要实现以上的工作,就需要我们了解仪表出现故障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返回值是什么,通过这个返回值来判断是仪表故障,还是网络故障,或都说是返回的时间戳等其他问题[2]。
2.4 自处理巡查以上功能都是需要人工完成的。
自处理巡查则是操作系统自己去把上述功能自行运转起来。
这样就不再需要操作人员来实时监控,操作系统会通过运行之前设定好的时间周期进行仪表的循环检测。
当发现问题时会停下来发出报警,等待维护人员处理。
2.5 电话报警其实市面上有很多电话报警的成功案例,本应用中只是把数据异常判断与电话报警结合在一起。
当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出异常数据后,在上述的常规报警同时,再把指令发送给连接电话或移动通信设备的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电话或移动设备把相关信息传送到维护人员。
从而实现电话报警的功能(如图2)。
当在线监测系统发现有异常数据时,把指令发送给电源开关量服务器,控制电源开关量服务器的通断[3]。
电源开关量服务器这时的状态为中断状态,其将中断对电话断电报警模块的供电,电话断电报警模块在接收到断电信息后做出反应,启动电话报警功能。
这一过程参考的机房市电断电时的电话报警功能[4]。
至于电话断电报警原理及相关内容,网上有很多,可以直接使用。
数据异常信息可以通过无线移动传输模块设置文本来进行编写,再发送出去。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极性判别技术
·78 ·
石 油 物 探 40 卷
1 有关极性的规定及说明
目前有关极性问题比较混乱 ,尤其是在野外施工 、资料处理的过程中 。野外施工 、资料处 理人员对极性不作出明确的解释 ,一定程度上不重视极性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 ,对地震资 料解释人员来说 ,接收一套新资料 ,首先需要搞清的是与资料有关的速度和极性 ,所以 ,不管这 套资料的极性经历过如何的变化 ,必须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鉴别该地震资料的极性。 1975 年第 42 届 SEG 年会中规定 ,野外记录统一标准为初至波向下起跳 、记录数值是负的 ,称 为 SEG“正常记录”,这里尚未涉及到地震记录内部的极性问题 。韩文功[2 ]在 1994 年对极性 作了较为明确的解释 ,并对地震剖面的极性建议规定如下 :
第 40 卷第 2 期 石 油 物 探 Vol. 40 ,No. 2 2001 年 6 月 GEOPH YSICAL PROSPECTIN G FOR PETROL EUM J une. 2001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极性判别技术
2 极性鉴别方法
根据上述对极性的规定及说明 ,以山东东营地区史南三维地震资料为例 ,总结极性鉴别方 法如下 。 2. 1 声波合成地震记录法 (图 1)
合成地震记录的极性是已知的 ,由此 ,根据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匹配关系确定极性 。步 骤如下 :
(1) 首先精细制作人工合成地震纪录 (井位越多结果越可靠) 。 (2) 确定井与地震剖面的关系 ,可分为 3 类 : (a) 正极性相关好 ,即正极性的合成地震记录 与相对应的地震剖面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b) 负极性相关好 ,即负极性的合成地震记录与相 对应的地震剖面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 (c) 正负极性都好或都不好 ,即正负极性的合成地震记 录与相对应的地震剖面都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或对应关系都不好 。 (3) 去掉不定性的无效井 (井深太小 ,正 、负极性与地震剖面相关性太差或都较好) ,按有效 井的多数确定剖面极性 。 在胜利油田史南地区有测井资料的井共有 31 口 ,分别作出声波合成地震记录 。经统计 , 去掉 10 口不定性的井 ,有效井共有 21 口 ,其中正极性与地震剖面相关性好的有 20 口 ,占 95. 2 % ,负极性与地震剖面相关性好的有 1 口 ,占 4. 8 % ,因此 ,我们判定该地区地震剖面极性 趋于正极性 (见表 1) 。 这种统计的方法对井资料多的地区效果比较好 ,结论也比较可信 ,但对新区或井资料少的 地区不适用 。
地震资料属性分析技术在渤海复杂油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资料属性分析技术在渤海复杂油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面对的大多数是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类型多样、储层横向变化快的油气藏,给储量预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为了加快新油气田的评价步伐、确保成果质量,物探人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地震资料全方位的信息,运用多种地震属性手段来预测储层。
本文所运用的地震属性包括振幅属性、波阻抗反演、频率属性、地震相等。
【关键词】振幅波阻抗反演频率地震相1 概述随着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逐步变大。
油田范围内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类型多样、储层横向变化快且难以利用地震资料精细描述,储层预测难度加大。
地震属性,就是指地层中储层物性和充填在其中的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造成地震反射速度、振幅、频率等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的各种数学表现就是地震属性。
地震属性分析的目的就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藏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和钻井、测井信息紧密结合转换成与岩性、物性或油藏参数相关的、可以为地质解释或油藏工程直接服务的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方面的潜力。
就是针对渤海复杂油气田的特点与难点,充分利用现有的地震资料全方位的信息,针对每个油田的具体难点,针对影响储层的几个关键点,以振幅属性、频率属性、波阻抗反演、地震相等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为手段,分析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保证地震资料储层预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波阻抗反演和砂体描述地震反演是指利用地震资料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成像的过程,通常意义上的地震反演常指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是指利用地震资料反演地层波阻抗的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技术,是储集层岩性预测、油藏特征描述的确定性方法。
反演而成的波阻抗剖面不仅便于解释人员将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对比,而且能有效地对地层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物性参数在空间的分布规律,指导油气的勘探开发。
b油田主要目的层段明下段属于河流相沉积地层,储层横向变化大。
优选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其应用
储层参关键问题是选用那些属性和每种属性的权
值的大小 。多属性的方法又可分为多元线性回归
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等 。
图 2 利用 3 种地震属性组合预测预测井点处的储层参数
1. 2. 1 多元线性回归算法 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可以用以下的线性方程
式表示 :
L 1 = w 0 + w 1 A 11 + w 2 A 21 + w 3 A 31
利用地震属性能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其它方法 无法提取的信息 ,预测储层孔隙度 、渗透率 、饱和度 等参数的空间变化 ,在油藏的勘探开发中都具有重 要意义 。在勘探阶段 ,精确预测储层参数的空间变 化 ,可以快速 、高效地发现油气田 ,提高勘探效益 ; 在油气田开发阶段 ,则可以帮助制定出更合理的开 发方案 ,调整开发井网 ,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增强地 球物理在含油气储层预测 、储层描述和储层监测中 的应用价值 。
{ A 11 , A 21 , A 31 L 1}
{ A 12 , A 22 , A 32 L 2}
{ A 13 , A 23 , A 33 L 3}
⁝
{ A 1 n , A 2 n , A 3 n L n}
在训练过程中 , PNN 神经网络假设通过训练 产生的新的储层参数能被写成训练数据的一个线 性组合 。如果 3 种地震采样的组合为
M 种属性的组合 ,那么最好的 M + 1 种属性组合
一定包含这 M 种属性的最优组合 ,当然 ,以前计算
的系数必须被重新计算 。
具体的实现步骤为 :假设有多种属性 ,第一步
通过穷尽的搜索找出最好一种属性 ,假设最好的属
性被计算出来我们称其为属性 1 ;第二步找出最好
的一对属性 ,在所有与属性 1 组合的一对属性中寻
(完整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_zyz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2007.5 乌鲁木齐目录前言 (1)1、地震属性的分类 (1)2、地震属性提取方法及影响因素 (2)2.1、信躁比 (2)2.2、时窗的选取 (5)2.3、属性色标的使用原则 (7)3、结论及认识 (9)前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地震属性分析预测以其独到的技术优势,在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油气藏描述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地震属性是对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学特征的度量,其应用是通过各类地震解释软件来提取、统计分析、验证,进行地层分析、岩性特征描述。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50余年,目前的勘探目标已经由显性的构造型油气藏全面转向隐蔽型油气藏。
配套的地震勘探解释技术已经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高精度构造解释下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和油藏监测延伸。
近几年准噶尔盆地众多油气田的发现(例如车89井区、石南21井区、石南31井区),地震属性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准噶尔盆地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多期湖平面升降,造就了多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发育,为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的发育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但是,由于地震勘探技术本身的精度限制,识别并描述出各种类型的岩性圈闭,存在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项目的设立,期望通过对已知典型油气藏发现过程的解剖分析,总结地震属性提取时应注重的关键环节(信躁比、时窗、色标的正确使用),建立起储层分析技术针对不同沉积类型的储层的研究工作流程。
1、地震属性的分类地震属性是指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的特殊测量值。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蔽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岩性、物性或油藏参数相关的、可以为地质解释或油藏工程直接利用的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潜力,提高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油藏监测能力的一项技术。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储层的精细刻画和准确预测已成为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的关键所在。
地震多属性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多种与储层特征相关的信息,进而实现对储层的定量评价和预测。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能够反映地下介质某种物理特性的量度。
这些属性可以包括振幅、频率、相位、波形等多种类型,它们与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物性变化特征以及含油气性等信息,为储层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震多属性分析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地震数据本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噪声干扰、地层非均质性等,这可能导致提取出的地震属性存在误差或不确定性。
不同地震属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冗余性,如何选择合适的属性组合以最大化预测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将地震属性分析与其他地质、工程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储层预测模型,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和探讨,分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改进和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具体实例,展示地震多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研究背景:介绍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及储层预测对于油气开发的关键作用。
地震勘探作为石油勘探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在揭示地下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油气藏分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石油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地震勘探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地震勘探的多属性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储层预测中,对于提高油气开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第40卷第3期2001年9月石 油 物 质GEOPH YSICAL PROSPECTIN G FOR PETROL EUMVol.40,No.3Sept.2001地震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陈 军陈 岩(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扬州225009) (江苏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扬州225009)陈军,陈岩.地震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石油物探,2001,40(3):94~99摘要 介绍了地震属性的定义和分类,并在J H凹陷SH地区和YM油田L GZ地区,进行了地震属性分析方法研究。
通过对储层含油气性敏感参数的分析,建立了它们与含油气性的关系,并评价了目标区含油气状况,为勘探目标区的确定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含油气预测Chen JunΞet al.Applic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 in reservoir prediction.GPP,2001,40(3):94~99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s are presented The seismic attributes are then used in the light of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to aid hydrocarbon2bearing prediction in J H sag ofSH area and L GZ region of YM oilfiel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ismic attributes and hydrocar2 bon2bearing possibility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sensitivity to oil2gas bearing on the seismic at2 tributes,thereby the evaluation of oil2gas bearing status can be performed which provides valuable infor2 m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x ploration target.K ey w ords: seismic attribute,oil2gas bearing prediction引言地震属性是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特征的特征参数,是表征和研究地震数据内部所包含的时间、振幅、频率、相位以及衰减特性的指标。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极性判别技术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极性判别技术
王金铎;路慎强;于建国;王进文;王江红;高飞
【期刊名称】《石油物探》
【年(卷),期】2001(040)002
【摘要】在对地震剖面作出明确规定基础上,通过声波合成地震记录、提取子波、剖面波组分析、反求平均速度、模型实验、VSP等方法确定地震剖面的极性,以便
准确标定.这一工作对储层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77-83)
【作者】王金铎;路慎强;于建国;王进文;王江红;高飞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东营,257100;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东营,257100;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东营,257100;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东营,257100;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东营,257100;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东营,25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
【相关文献】
1.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张瑞雪
2.地震曲率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J], 柏冠军;赵汝敏;杨松岭;李培培
3.地震资料极性判别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吴俊刚;吴奎;孙书滨;刘明玲;张
中巧
4.地震资料极性判别与道积分技术在渤中M油田的应用 [J], 刘传奇;明君;马奎前;
李宾
5.地震属性优化技术在郭家河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J], 李娟; 王鑫渊; 杨国栋; 任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测试方法在储层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测试方法在储层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在油气勘探中,储量的规模、品质和产量的高低都直接与储层息息相关,储层研究是个永恒的课题。
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石油学家从不同角度和研究方向相继建立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学科来开展储层研究,但这些方法均缺乏对井间储层变化以及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的准确描述。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实现三维空间的储层建模,一门新的地震地质交叉学科———地震储层学应运而生。
由于地震储层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其相关概念、提出的背景以及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地震储层学概述卫平生等人首次使用了“地震储层学”一词,并定义地震储层学是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包括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空间几何形态、储集空间、物性、所含流体,实现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
地震储层学适用于从勘探到开发各个阶段。
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的理论基础。
储层岩性特征、储层外观形态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储层所含流体特征和储层建模是地震储层学研究的六大内容。
地震、测井和地质的有机结合是地震储层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
二、地震储层学提出的背景1、储层地质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从1859 年至今,随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储层地质学已有150 余年的历史。
储层地质学作为石油地质学中的一个核心分支学科,在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地质学得到迅速发展,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逐渐从原来的储层描述向预测储层特征方向发展,产生的方法和理论也越来越多。
从储层地质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5个重大的阶段:①开发地质学的萌芽阶段;②开发地质学的形成阶段;③储层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④储层表征的形成与发展阶段;⑤多学科渗透与多技术的应用阶段。
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火山岩储层是岩石油气藏的一种,具有特殊的地质特征和储集特征。
在油气勘探中,火山岩储层是一种重要的勘探对象。
预测火山岩储层的存在和性质对于减少勘探风险和提高勘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属性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的技术,通过分析地震资料中的能量分布、频率、幅值等属性,识别地下地质构造和储层特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为火山岩储层的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火山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集特征;2. 探讨地震属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3. 研究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效果;4. 提出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优化方案。
三、研究内容1. 火山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集特征;2. 地震属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3. 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4. 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优化方案探讨。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获取火山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集特征、地震属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以及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案例;2.数据分析:基于已有的地震数据,将地震属性技术应用于火山岩储层预测,并分析评价其效果,并探讨优化方案;3.数值模拟: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评估其对火山岩储层预测效果的影响。
五、论文框架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论文结构2. 火山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储集特征2.1 火山岩储层的类型和特征2.2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特征3. 地震属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3.1 地震资料的性质和分析方法3.2 地震属性技术的基本原理3.3 地震属性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4. 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4.1 地震资料的选取和处理4.2 地震属性分析结果的解释4.3 应用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分析5. 地震属性技术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优化方案探讨 5.1 地震属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5.2 优化方案的设计和实现5.3 优化后的应用效果评价和分析6. 结论和展望6.1 研究成果总结6.2 研究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6.3 未来研究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 的极性 在处 理过程 中是 否会 改变 呢 ?一 般情 况 下 , 常处理 不会 改变 记录 的原始 地震 资料极 性 , 正 只
第3卷 1
第 4期
海 洋ORE OI 油 0FFS 石 H L
21 0 1年 1 2月
Vo. No 4 I31 . De . 01 c2 1
文章编 号 :08—23 (0 1 0 0 1 0 10 3 6 2 1 )4— 0 5— 5
地 震 资料 极 性 判 别 技 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储 层 预 测 中 的应 用
中 图分 类 号 :6 14 3T 12 2 P 3 . 4 ;E 2 .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I1 .9 9 ji n 10 2 3 .0 10 。 1 O :0 36 /. s.0 8— 36 2 1 .4 05 s
App i a i n o e s i l r t if r n i to n e e v i r dito lc to f s im c po a iy d fe e ta i n i r s r o r p e c i n
性优化及 融合等 方面, 少注意到地震 资料 极性 对储层预 测效果 的影响 。实际应用表 明, 很 地震 资料 的极 性判 断错误 , 可能导
致储层地震属性预测失败 。针对这些 问题 , 文章在论述如何判 别地震极性 的基础 上 , 用地震属性技 术对渤海海域 某构造储 利 层 的横 向展 布进行预 测,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 地震资料极 性 ; 地震属性 ; 储层 预测
W U J n a g WU K i S n S u i ,Lu Migi g HANG Z o g io u g n , u , u h b n i n l ,Z n h n qa
( in nBa c N O t. Taj a g u3 05 , hn ) T j rnho ai fC O CL , innT ng 0 4 2 C i d i a
t s o e he e prblms,o h sso e s cdaa p lrt e e to n te ba i fs imi t o aiy s lc in,s imi trbue tc oo y i e oprditlt rld srbu in o n e s ca ti t e hn lg sus d t e c ae a iti to fo e sr cur e ev ri h ia d g tg o fe t . tu t e r s roi n Bo a n e o d ef cs
Ab t a t Cu r n e e r h o e s catiu e f e e v i p e it n wa s f c s d o es l cin o es ch r o i i d w sr c : re t s a c n s imi t b tso s r or r d ci smo t o u e n t ee t f i r r r o h o s mi oi n t z me w n o a d s imi t i u e n p i z t n o es c ati ue ,b tp id l t t n in t h f c fs imi aa p lrt n r s r or n es c at b t sa d o t r miai fs imi t b t s u ae i l at t t e ef t es c d t oa i o e ev i o r te e o o e o y
pe i in cul , a i ec nrr jd me t f es i d t plr yc nl d tef lr f h eev i p e i i .A m n t rdc o .A ta y m kn t o t y u g n o si c aa o i a a a ue o tersro r c o t l gh a m at e h i r d t n i iga
Ke r s s imi o r y es c atiu e ;r s r orp e it n y wo d : es c p l i ;s i at mi t b ts e e v i r d ci r o
是改 变原始 信号 的振 幅 、 率和相位 特性 , 频 但在 实 际
吴俊 刚 , 吴 奎 , 书滨 , 孙 刘明玲 , 中巧 张
( 中海石油( 中国) 限公 司天津分公 司 , 有 天津塘沽 3 0 5 ) 0 4 2
摘
要: 在储 层地震属性预 测技 术研 究方面 , 过去A4 关注的焦 点主要集 中于地震 关键 面时窗选取 、  ̄ ' 1 地震属性 选择和 地震属
1 问题 的提 出
在 海上 地 震数 据 采 集过 程 中 , 要是 应 用 压敏 主
工作 中 , 理过程 中某些 环 节 可 能会 对 地 震 资料 极 处
性造成 影 响 , 致使 处 理 后 的地 震 资 料 的极 性 发生 改 变 。图 1为渤 海 地 区 同 一套 地 震 资 料 两 次 处 理 结 果 , 次处 理过程 中均 未刻 意改变 地震 资料 的极性 , 两 但得 到地震 剖 面的 极性 却 是 完 全相 反 , 东 二下 段 如 底 面在两 套地震 资 料 上 分别 对 应 波 峰和 波 谷 位置 , 表 明地震 资料在 处理 过程 中发生 了极性 的改 变 。 检 波器对 地震 信号 进 行 接 收 , 以 在海 上 地震 资料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