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人教版).ppt
不久,冒顿单于又乘胜西攻月氏,迫其西 徙。从而解除了两面威胁。随后,匈奴征 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 西域大部分地区。向北则征服了浑窳、屈 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向南兼并了 楼烦(今山西东北)及白羊河南王之辖地, 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居有了南起 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 岭的广大地区,号称将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 家 ,拥有 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成为北方 最强大的民族。
三、昭君出塞 1、时间:公元前1世纪 2、人物:王昭君和呼韩邪单 于 3、影响:为汉匈的友好相处 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昭君出塞
音乐
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 女,生于湖北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 汉元帝后宫妃嫔很多,皇帝不能每个都看, 就让画匠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按照画上的美丑 召来宠幸她们。宫女们都贿赂画匠,多的给十万 钱,少的也不下五万钱。只有王嫱(昭君)不肯 贿赂画匠,所以得不到皇帝的召见。匈奴来朝拜 汉元帝,请求赏赐一个美人作为他们的阏氏(相 当于皇后)。于是皇帝按照画像让王昭君出嫁。 等到出发的时候,召见了昭君,发现原来昭君的 容貌在后宫没有能比得,善于应对问话,举止优 雅大方。元帝后悔了但是名字已经定了下来。元 帝注重对外国讲诚信,所以没有换人。于是追究 这件事,画匠们都被处死。
古代丝绸之路地图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路文化
丝路风景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1年,班超出使西域,恢复 与西域的关系,丝绸之路重新被打 通。 2、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东 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 直接交往。
一条古道 丝绸之路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称赞霍去病: “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 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 军侯吧!”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 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 帝国双璧。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 千古名句。 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 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于整个 中国军事史来说,都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素材讲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素材讲解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素材讲解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汉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强盛,武力反击匈奴侵扰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于是在公元前133年,双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14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汉匈战争。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27年,主要是为争夺河套地区。
这一年,匈奴集结重兵进攻汉朝的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杀掠民众。
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塞,进攻久为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卫青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出云中后,沿黄河北岸西进,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包围,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
战后,汉为了加强河套地区的防务,设立了朔方郡和九原郡,修筑了朔方城,又从关东移民10万到此屯田戍边,建立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沿阵地。
后卫青又一次大败匈奴,追至塞北六七百里,乘夜袭击右贤王,俘匈奴1.5万余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121年。
双方的焦点是争夺河西地区。
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兵河西。
霍去病“出陇西、北地两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汉书·匈奴传》),和匈奴兵短兵肉搏,大获全胜,杀伤俘获数万人。
这年秋,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商议投降汉朝,后休屠王反悔,浑邪王杀之,率所部4万人投降。
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
汉控制了河西走廊以后,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
后又从武威分出张掖,从酒泉分出敦煌,称为“河西四郡”,汉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地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119年。
匈奴从右北平(河北平原一带)和定襄(内蒙和林格尔)南下骚扰。
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
汉朝集中10万骑兵,由卫青、霍去病率两路出击。
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判断,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
历史: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与战》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围
C、蒙恬出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原因是(
)
①西汉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西汉政权巩固
③为了吞并匈奴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④为了确保北部边郡的安宁
C、①②④ ) D、西汉末年 D、①③④
6、匈奴分为南北两部是在(
梳理历史
和平
巩固小结
冒顿统一北边疆,迫使汉初和亲忙。 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震四方。
汉匈和同为一家,昭君出塞美名扬。
小小史学家
1.第一次统一我国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 B.突厥族 C.匈奴族 D.党项族
C
2.下面是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 的是 B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派兵抵御匈奴 B.公元前 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3.昭君出塞是在 D A.汉文帝时 B.汉高祖时 C.汉武帝时 D.汉元帝时
影响:解除了匈奴对西汉边境的威胁。
汉初和亲 政策效果 如何?
没有从根本上 解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时 避免,为西汉争 取了发展生产的 时间。
汉武帝时国 力怎么样?
面对匈奴的 骚扰,西汉 武帝该怎么 办?
主动采取 反击政策
西汉武帝时国 力强盛,匈奴 处于劣势。
汉武帝大一统表现
政治方面 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 央集权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 思想做为封建正统思想 把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 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五铢钱 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
七上历史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客观:景帝后期的国力强盛。 主观: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政治: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大一统 措施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军事: 大破匈奴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yé
王昭君出塞 呼韩邪单于
1、王昭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王昭君出塞的意义是什么? 3、汉初的和亲与昭君出塞的和 亲,同样是和亲,结果不一 样,为什么?
2、为什么霍去病和王昭君对匈奴“一”战 “一” 和,却同样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王昭君墓
霍去病墓
公元前119年,大败匈奴
东汉将领大败匈奴 答应匈奴和亲请求
汉武帝
卫青 霍去病
出塞
汉元帝 王昭君 窦固 窦宪
做出反击匈奴的决策
国力衰微,屈辱求和 向汉元帝主动请求和亲
(三)理关系
匈奴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和
战
和
民族关系
1、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今天的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论从史出 (昭君出塞后)边城晏闭,牛马 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
之役。
——《史记 匈奴传》
东汉与匈奴的战争
(一)历史人物考 一位和平使者 王昭君
Mò dú yé
二位匈奴单于 冒顿单于 三个汉朝皇帝 汉高祖 四个汉朝大将 卫青
呼韩邪单于
汉武帝 汉元帝 窦宪
霍去病
窦固
(二)连故事 冒顿单于 刘邦
第14 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
和战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王昭君墓
霍去病墓
冒顿(Mò dú)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鼎盛的原因 和表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2、什么是“和亲”政策?
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和亲政策是以皇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财礼来维持的。
3、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
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
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对匈奴的骚扰西汉该怎么办?
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效果如何?
汉元帝时
实行“和亲”政策
2.呼韩邪单于归汉:
3.昭君出塞:
称臣,求亲
呼韩邪单于南迁长城一带
三、昭君出塞”
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民族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
昭君出塞
西汉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
卫青,祖籍河东平阳,出身微贱,曾为汉武帝大姐平阳公主家奴。在汉武帝实施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七战七捷,无一败绩,和他的外甥霍去病一起,取得了反击匈奴的全面胜利。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将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他。其姐卫子夫被封为皇后。
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纪念卫青彪炳战功,嘉其陪葬茂陵,起冢像阴山,谥号烈侯。
女孩子认为:“汉武帝以前的皇帝软弱,对匈奴只能退让和亲。武帝雄才大略,敢于反击匈奴。”
男孩子认为:“汉武帝以前,国家贫困,对匈奴只能退让。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才能大举反击匈奴。”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头曼单于 D.蒙恬 4.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在 A.公元前117年 B.公元前11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120年 5. 昭君出塞是在哪位皇帝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宣帝 D 汉元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历史挂图、示意图、小黑板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识图和查图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的运用,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历史、感知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相册视频,配以古筝曲《王昭君》(创设一个历史情景,由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在观看这个相册视频的同时也听到了一首旋律优美的古筝曲子,曲子幽怨动人,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一种情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种惆怅的感觉。
这首优美的古筝曲是以一个人的的名字的命名的,曲子的名字叫《王昭君》。
曲子讲述了中国民族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的真实情景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及现代民族关系史上的地位如何?学完这一课,相信同学们会找到你们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第一幕:单于英武凯中原,西汉求和觅安宁1.匈奴的兴起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谈谈你对匈奴族的认识(生活在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
)2.统一蒙古草原课件出示:冒顿治军图。
课件出示问题:(1)人们称冒顿单于是匈奴最伟大的单于,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他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执笔:李江华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三、学法指导本课引用的图片、诗句、史书记载、文物等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四、前置学习匈奴:英文名hun,是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发左衽的北方民族,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崇拜黄金。
匈奴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
公元1世纪,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改变了欧洲历史。
冒顿(mòdú)(?-前174),冒顿是人名,姓挛鞮(luāndī),单于(chányú)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
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
他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
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挛鞮氏。
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
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和亲: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
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六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五、展示交流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并回答下面问题。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知识空间昭君出塞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
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在王昭君的家乡湖北姊归,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王昭君为了汉胡和好,远嫁塞外。
昭君出塞前返回故里探亲,怀抱琵琶,坐在香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弹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泪下,晶莹泪珠滴入河水顿时化作体态透明的桃花鱼。
从此每年三月,当香溪河畔桃花盛开的时候,就可以在溪水中看到悠悠游荡的桃花鱼。
王昭君出塞以后更加思念家乡,可又不能回到汉朝。
年老的时候,她立下遗嘱,要求在她死后安葬在归化(呼和浩特)郊外,坟墓要坐北朝南,让她能够遥望自己的父母之邦。
她去世后,她的子女们在归化郊外选了一块向阳的水草丰茂的小坡地,为她修建了坟墓。
沙漠地区寒冷干燥,大多数地方只在夏季很短一段时间才长青草,据说昭君墓上的草却是四季常青。
因此,后人就把昭君墓称为“青冢”。
马踏匈奴西汉时期的中国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其中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这件《马踏匈奴》就是整个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
雕塑中,作者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
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原创1: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成为单于 他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有不敢射的,立刻被斩杀。他又用鸣 镝射自己的爱妻,仍然有不敢射的,又被斩杀了。在一次和头曼单 于打猎时,冒顿用鸣镝射头曼,部下也一起射,杀死了头曼。后来, 冒顿又杀了后母和异母弟,杀了不听话的大臣,立自己为匈奴单于。
统一草原 冒顿成为单于后,先后征服了东胡、月氏、楼兰、乌孙等 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他南征北战,统一蒙古草原, 建立起强大的国家。(P77页第一段)
问: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后对匈奴族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P78页上第一段) 1、畜牧业兴旺发达,牲畜遍山漫野; 2、冶铸业也发展起来; 3、出现了农耕。
鼎盛时期
接触汉朝 冒顿单于在不断扩张领地的同时,曾多次带兵南下袭扰汉边,曾以40 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包围在平城白登山。西汉被迫采取和亲政策。此后, 冒顿单于虽不再大规模入侵,但双方边境地区小规模的战斗始终未断。 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冒顿单于致信吕后,提出愿与吕后结亲。吕后 大怒,欲发兵击匈奴,被诸将劝止,复与匈奴和亲。
匈奴 西
汉
匈奴是个怎样的民族?
史书记载“逐水草,习射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垣”。 ——《史记》
书本P77页第一段:匈奴族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游牧文明
响箭鸣镝(míngdí) 冒顿是头曼单于的儿子。他当太子时,头曼单于想立宠爱的 阏氏(yān zhī匈奴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将冒顿派往月氏( ròu zhīy国家名字)当人质,却马上发兵攻打月氏。月氏恼怒,想杀冒 顿,冒顿盗了匹好马,逃回了匈奴。头曼单于觉得他英勇,就让他 统领万骑。但冒顿已经对头曼单于不满,他将部训练成绝对服从、 忠于自己的部队,为夺位作准备。他制造了一种叫鸣镝的响箭,规 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
政治:颁布“推恩令”,削除诸侯国的势力; ——《史记·食货志》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 新人教版
方的影响以及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启示。
匈奴的兴起
1 起源和生活方式
深入探索匈奴部落的起 源,并了解他们的独特 生活方式。
2 部落的崛起和联盟
的建立
揭示匈奴帝国是如何从 一个弱小的部落崛起并 组建强大的联盟。
3 对汉朝的威胁
分析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并探讨其对汉朝的军事 和经济影响。
汉匈之间的战争
1
丝绸之路和汉匈文化的交流2 Nhomakorabea探究丝绸之路在汉匈战争期间的重要
性及文化交流的影响。
3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详述汉武帝领导下的战争策略,包括 军事行动和外交手段。
汉匈和战及双方的战略
揭示汉匈双方如何调整战略并最终达 成和战的影响因素。
3 现代国际关系中的
启示
强调战争教训和文化交 流在塑造和平世界中的 重要性。
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探讨汉匈战争期间文化交 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强 调文化互鉴的益处。
战争带来的损失和教训
通过详细分析战争的后果, 强调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 和痛苦。
小结
1 匈奴的兴起和对汉
朝的威胁
总结匈奴部落的崛起和 对汉朝的军事、经济威 胁。
2 汉匈之间的战争和
与和战
回顾汉匈战争和和战的 关键时刻和影响因素。
匈奴与汉朝的和约
1 成就和价值
评估和约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对匈奴和汉朝关系的长期影响。
2 《马陵道》和武帝的举措
研究和约的内容、《马陵道》的建设以及武帝为实现和平所采取的措施。
3 和战的影响和启示
匈奴的兴起及_与汉朝的和战
匈奴的兴起及 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冒顿统一北方草原
秦朝时,匈奴就不断南下侵扰,秦始皇 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派大将蒙恬大举 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移民到那 里垦田戍边,后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时间: 秦汉之际 地点: 蒙古草原 首领: 冒顿单于
冒顿(mò dú) 单于(chán yú)
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 塞有什么不同?
汉初和亲
昭君出塞时
是在国力弱小情 况下,被迫采取 的求和之策,不 能实现真正的和 平。
双方是自愿的交 往。通过和亲实 现了民族的融合 和长久的和平。
汉
匈
匈奴
民
南下
族
关
系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渤
海
西河
东
水 海
长安
汉
汉匈交战示意图
汉武帝时 期,大规 模反击匈 奴战役?
汉武帝时为 什么能够反 击成功?
漠北战役, 汉武帝时国力 匈奴无力和 强盛。 汉朝对抗。
反击政策的 结果如何?
消除了匈奴 对汉的威胁, 但严重消耗 了西汉的国 力。
呼韩邪单 于为什么 要向汉朝 和亲?
汉朝国力强 大,匈奴实 力相对较弱。
汉元帝为什 么会答应他 的请求?
为促进汉匈 友好相处, 汉元帝将王 昭君嫁给呼 韩邪单于。
昭君和亲 效果如何?
汉匈边境安 定了较长时间, 促进了汉匈的 友好相处和文 化交流。
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 肯定和赞扬?
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维持了 较长时间的和平安宁,为汉匈的友 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奴
呼伦湖
燕
单于庭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B.君主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颉利可汗
D.郅支单于
3.汉初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 D )
A.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B.匈奴主动请求
C.汉高祖对匈奴恩威并重 D.汉初国力不足
4.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C )
材料一: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书·佚名·匈奴民歌》
材料二:
武帝时,汉朝虽大胜,损失也十分巨大,仅 元狩四年,汉朝“两军士兵死者数万人”,马消 耗了十几万,“天下马少,匹二十万”。武帝后 期,为了应付长年战争“倾国殚货”,“百姓流 离”,“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材料三:
在当时汉与匈奴的边境线上都发 现了汉代的钱币和工艺品,这说明汉 与匈奴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并没有完 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想一想: 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表现在哪四
个方面?
政治上:削弱诸侯的势力 经济上:将地方上的铸币权 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
昭君出塞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
昭君出塞
和 呼亲 韩对 邪 象: (yé) 单 于
无三边 干世城 戈亡晏 之犬闭 役吠, 。 之牛
警马 ,布 黎野 庶,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 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 有什 么不同呢?
汉初和亲
是在国力弱小情 况下,被迫采取 的求和之策,不 能实现真正的和 平。
二、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西汉初期 汉匈关系
表现:和亲 原因:西汉初国力相对弱小。 结果:未能阻止匈奴南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 新人教版
变化原因:国力是否强盛
必须发展经济,使中国国力强盛,才能立足于世界。
想一想: 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表现在哪四个方 面?
政治上:施行推恩令 经济上: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
大 一 统
三、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归汉: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
霍 去 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 西南)人。卫青外甥。善骑射。一生以除边患 为己任,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之壮言。 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 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英年早逝,年 仅24岁
西 汉 和 匈 奴 战 争 示 意 图
重大战役:漠北战役
本课任务
掌握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 和王昭君四个历史人物及他们 的贡献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族的兴起:
匈奴:我国北方蒙古草原古老的少数民族,
战国时期建立奴隶制政权,对我国草原的开 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国末年不断南下,使 北方各国的农业受到很大破坏,秦时,派蒙 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秦末动乱,匈奴 迅速崛起。
漠北战役的意义: 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至此,百余年北方边 境地区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 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眼当 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
汉武帝以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主动反击匈奴
展开想象:昭君出塞时心情如何呢?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 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 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坐在马车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 记了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霍去病北征匈奴
霍 去 病
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 西汉著名将领。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善骑射。 一生以除边患为己任,有“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之豪言壮语。 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 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英年早逝,年 仅24岁。死后,汉武帝为其修建型似祁连山的 高大坟墓,以示表彰。
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做出了哪些贡献?
西汉国力不 足,相对匈 和亲政策是以皇室公主嫁给 奴处于劣势 匈奴单于,
政策
汉朝每年还送去大量谷物和 纺织品,并开放 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
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主 国 动 力 汉武帝时期因为西汉初期实行休养 出 强 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治” 击 盛 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 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 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组织了强大 的骑兵队伍。
昭君出塞美名扬。
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头曼单于 D.蒙恬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在 A.公元前117年 B.公元前11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120年
3. 昭君出塞是在哪位皇帝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宣帝 D 汉元帝
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 还有匈奴族吗?
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都是汉朝 女子远嫁匈奴,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汉初和亲
是在国力弱小情 况下,被迫采取 的求和之策,不 能实现真正的和 平。
昭君出塞时
西汉国强,双方 是自愿的交往。 通过和亲实现了 民族的融合和长 久的和平。
知识小结:
冒顿统一北边疆,
迫使汉初和亲忙。 大将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震四方。 汉匈和同为一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4课_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新版)新人教版精品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这种政策变化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 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 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 利。
3.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
A.冒顿单于
B.呼是在 A.公元前117年 B.公元前11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120年
西汉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此 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 单于和王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 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封 为昭君。前33年匈奴呼韩 邪单于来请求和亲,昭君 自愿请求嫁于匈奴。被单 于封为“宁胡阏氏”。 “宁胡”即胡汉和平安宁 之意。阏氏”即皇后。昭 君姿容艳美,光彩照人,通 情知理,深得呼韩邪单于 的宠爱。昭君出塞几十年 汉匈边境安宁,百姓免遭
3、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
白登之围 说明了什 么?
西汉国力 不足,相 对匈奴处 于劣势
对匈奴的骚 扰西汉该怎 么办?
被迫采 取和亲 政策
和亲政策效 果如何?
没从根本上解除 匈奴的威胁。但 大的冲突暂时避 免,为西汉争取 了发展生产的时 间。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4、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 繁荣,国力强盛,是汉武帝进行反击匈奴 战争的物质条件。 5、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有那几次?
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_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答:1)和亲政策: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
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年,为 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结果怎样?
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 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 的政策。 2)西汉初年,国力不济,经济萧条,被迫采 取这项政策,对于西汉王朝来说是无奈之举。 3)结果: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匈奴西汉的威胁, 挥师南下。
答:1)汉武帝以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主动反击匈奴 2)变化原因:国力是否强盛 3)必须发展经济,使中国国力强盛,才能立 足于世界
昭君出塞图
昭君墓
2.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 “边城晏闭 ,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 无干戈之役”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
1.
卫青
卫青,祖籍河 东平阳,在汉 武帝实施的反 击匈奴的战争 中,七次七捷, 和他的外甥霍 去病一起,取 得了反击匈奴 的全面胜利。 官至大将军, 死后陪葬帝陵。
西汉什么时期开始反击匈奴?为什么 能反击匈奴了?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汉武帝派哪两位大将出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什么战役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2、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 )自愿出 塞,嫁给匈奴首领( 呼韩邪单于)。 3、公元( 前119 )年,汉武帝派大将 霍去病 )出击匈奴,经 ( 卫青 )、( 过( 漠北 )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 西汉对抗。
漠北战役
霍去病,河 东平阳人。 霍去病为人 很少说话敢 于冲锋陷阵。 霍去病 常带领精壮 的轻骑兵, 远离大军, 深入蒙古大 沙漠数千里, 追击匈奴贵 族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漠北战役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 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眼当 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央未乐 安岁万 秋千亲 和于单
昭君墓前铜像
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 有什么不同?并说明原因。
小 结
1、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 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2、你认为王昭君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3、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 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政治、经 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
昭君出塞图
谁能根据预先掌握的资料,给大家 讲一个关于王昭君的故事 .
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为什么得 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 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 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没从根本上解 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时 避免,为西汉争 取了发展生产的 时间。
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大规模反击匈 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 是什么战役?是什么时候由谁和谁 指挥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 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 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匈奴族的生活习俗怎样?
秦汉之际他们杰出的首领是谁?
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 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年,为 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白登之 围说明 了什么?
西汉国力不 足,相对匈 奴处于劣势
对匈奴的 骚扰西汉
该怎么办?
和亲政策 效果如何?
被迫采取 和亲政策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七年级上历史教案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学生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重点。
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
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
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
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又一重点。
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
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
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
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
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
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二、教法建议.教师可以先引出昭君墓图片,生动形象地描述昭君墓和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提出“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七年级第一册历史书电子版78页
七年级第一册历史书电子版78页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
畜牧业兴旺发达,牲畜漫山遍野。
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
金属制品多用动物图案做装饰,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泰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泉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维续南下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选嫁给单于为妻汉朝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但是匈奴仍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成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食和河西走廊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延泽
河 朔方
套 五原
白登山
定襄 平城 代郡
渤 海
西
武威 走 廊
焉支山
匈奴入侵路线 汉军第一次出击匈奴方向 第一次出击匈奴后设的郡 汉军第二次出击匈奴方向 第二次出击匈奴后设的郡 汉军第三次出击匈奴方向 西汉战胜匈奴之后的疆界
西
陇西 水
河 东 海
五原 武威
长安
汉
汉匈交战示意图
秦始皇
汉武帝
政 治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最高统治者 颁布 推恩令 ,削弱诸 称 皇帝 ,中央设 侯国实力 三公,地方推行郡 县制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统一文字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经 济 文 化
军 事
把地方的铸币权,盐铁 经营权收归中央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创办太学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 奴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西汉初期:被迫“和亲” 汉武帝时:主动反击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东汉时期:两击匈奴
匈奴
南下 被迫“和亲”
卫 青
霍 去 病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1、匈奴在统一后社会迅速发展, 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西汉初期:被迫“和亲” 汉武帝时:主动反击 忆一忆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 什么措施? 说一说:假如你是汉武帝,有如此 雄厚的实力和杰出的人才,面对匈奴的 侵扰,你会怎么办?
卫 青
匈
奴
呼伦湖
燕
然 山
单于庭
大
西 域
敦煌 居延
漠
前121年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西汉初期:被迫“和亲” 汉武帝时:主动反击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比一比: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 与西汉初期的“和亲”相同吗?如果不 同,有哪些不同?
昭君出塞
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谈一谈:你能根据诗歌 内容说说“昭君出塞”的积 极意义吗?
秦
连线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 及
与汉朝的和战
一、匈奴的兴起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秦汉之际匈奴的社会经济
畜牧业
匈 奴 虎 噬 鹿 铜 饰 匈 奴 冶铸业 鹰 形 业 农 金 冠
匈 奴 双 豹 袭 鹿 铜 饰
牧马图壁画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西汉初期:被迫“和亲”
忆一忆:汉初社会经济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