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术之常态进行时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分析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1.农村落后的经济基础,使教学资源受到限制较过去而言,农村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农村主要缺乏公共文化设施。
调查中的几所农村小学非常简陋,校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再没有其他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设施。
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地方政府也无法大力投资教育事业,这就限制了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学资源。
美术不能和其他文化课相提并论,它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图书、教学器材等,但对于那些落后的农村来讲是不可实现的。
2.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第一,我国的农村学校数量极多,大部分学校因其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经济等因素不能吸引美术教育人才。
一些在城市生活长大的毕业生不愿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有的甚至认为到农村工作是大材小用。
第二,农村学校资金有限,办学规模较小,学校聘不起专职的美术教师。
为了能让美术课正常开展起来,学校就会给其他学科教师安排课时,而这些教师对美术教学根本不懂,有的学校甚至让美术课程来填充课表,不能保证有效的美术教学。
第三,农村学校得不到其他额外收入,教师的待遇只能停留在某一水平线上,因此拖欠工资也就成了常有之事。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琐碎繁多,除了要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美术课程教学外,还要开设第二课堂,比如为学校制作橱窗展示、黑板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等。
此外,晚上加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工作都是没有劳酬的。
在考试科目中,美术课不属于统考科目,因此美术教师在评优、晋级时的成绩不便计算,最终的工作得不到学校的认可。
诸多因素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教师队伍就逐渐流失。
3.学生缺乏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买到好的美术用品,如绘画材料、美术图册等,而且有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学生把钱浪费在美术用品上,此外学生的升学压力也很大,无法把较多的时间投入到绘画中,这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其次,教师传统的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摘要】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性,但存在诸多问题。
现状分析显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欠缺,学生对艺术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
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创作能力差,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为改进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可以采取拓展教育资源、提高师资待遇、加强教学管理等措施。
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艺术比赛、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辅导等途径。
未来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育水平,促进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发展困境,改进措施,提升途径,未来发展,重要性,有效措施,发展重视。
1. 引言1.1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潜能。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美术教育,在农村中学中加强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资源不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包括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用具不全、艺术绘画教室条件差等问题。
这使得农村中学生面临着学习环境较差、学习资源不足的困境。
二、师资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地区条件有限,吸引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前往农村中学从事教学工作较为困难。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较低,很难满足学生需要。
三、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以应试为主导,注重传统的技法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完全契合,缺乏对当代艺术潮流的了解和引导,缺乏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关注。
浅析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状况受到关注。
相比城市地区的美术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现状分析(一)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很多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专任美术教师。
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琢磨着画画。
目前,尽管很多地方都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但由于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增长速度仍不够快。
(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全国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差距。
在城市地区,美术教育大多在各种机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术教师也受到更好的培训和教学环境的支持。
但在农村地区,美术教师由于没有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支持,因此对于一些美术教学基础的理解和掌握上,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三)教育内容不丰富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内容很少,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除了考虑到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也应细致探讨教育内容的完善。
尽管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考虑到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大幅提升,否则学生的兴趣先天因素和课程缺失调和不足,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二、对策分析(一)加强师资培养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制定详尽、实用的培训计划,颁发相应的证书和职称,让全国各地美术教师都有机会接触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同时,推广美术教育学习和倡导从艺术家角度去理解和学习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考虑到美术教育涉及到艺术鉴赏、绘画、设计等技能,为了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我们可以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涵盖更多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让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更加实用和先进的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工作要求。
(三)优化教学环境为了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也应该加强学校建设和设备投入,配备全套的美术教学设施,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设备的优势,更好地进行学习。
同时,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奖励制度和考核机制,针对教育形式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优惠、激励或保障开支。
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学生的美术教育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中学251809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作为一名农村美术老师我也一直觉得任重而道远。
教育部最新自2017年秋正式将美术、音乐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记入中考总分。
基础教育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实多年来美术一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在很多农村学习能不能开足开齐美术课程都是问题。
这样的改革无疑预示着我们美术科目作为“小三科”的困境即将结束,即将迎来它的春天!在我步入美术教师的岗位八年多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所有孩子都爱画画的说法悄然发生了改变。
对于有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之所以喜欢上美术课,那是因为美术课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轻松,学生们上课时也很自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换句话说,学生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美术课上提供的相对宽松的空间和时间,也并不是真的喜欢美术这一学科的内容。
美术门类相对较多,需要动手或者学习的理论也有一定难度,而且他们的见识多了,思维也更加丰富,需要掌握的科目也多了,对美术的关注自然也就减少了。
那么如何使学生都会对学习美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呢?何谓兴趣,辞海中的释义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需要为基础,由对事物的认识和获得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
七、八、九年级已经逐步演变为只有极少数同学对美术课感兴趣并能准备好用具、尽力完成美术作业,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是很费劲的。
许多人单纯地认为是教师能力不行,教学方法单一是学生兴趣淡化的原因,我认为这种说法太绝对。
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要是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们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对于我们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农村中学来说,家长原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就不够,对美术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学生上美术课所需要的工具材料绝大多数都不能准备齐全,每次满怀热情地上课,到作业实践环节很多人都交头接耳、胡乱打闹。
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农民画,也称为民间绘画,是一种源自农村、扎根于大众的绘画形式。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一、朴实的画风农民画的画风朴实无华,它不追求细腻写实的表现效果,而是以其独特的方式描绘出生活气息浓厚的画面。
在画面的布局、透视、比例等方面,往往采用简化、抽象或夸张的手法,以强调画面的形式感和装饰性。
二、独特的色彩农民画的色彩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常常使用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
这种色彩运用方式不仅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而且传达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同时,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也是农民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丰富的题材农民画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它以农村生活、农业生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为主要题材,通过描绘人民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民俗风情等,展现出农村的生活状态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这些题材往往富含乡土气息,具有很强的生活真实感和情感共鸣力。
四、生动的形象农民画的形象塑造具有生动、形象、传神的特点。
它通过简练的线条、夸张的变形、概括的形象表现手法,将生活中的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
这种形象塑造方式既具有形式美感,又具有生活真实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象征手法农民画常常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寓意。
通过使用具体的形象或符号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意义,使得画面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也使得农民画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六、平面化构图农民画的构图方式常常采用平面化的手法,即将画面中的形象进行平面化处理,使之呈现出一种装饰性的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主题突出,视觉效果强烈。
同时,平面化的构图也使得画面更加适合于装饰和运用在各种民间工艺品上。
七、夸张变形农民画在表现形象时常常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通过对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大或变形,使之更加突出和醒目。
浅析乡村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析乡村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作者:刘晓波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4期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更是创新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高歌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作为改革急先锋,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有着它自身独特的个性。
美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发展个性,积极影响着今后的学习、生活,也影响着祖国的未来。
美国的一权威调查机构调查情况显示:前苏联在20世纪中叶为什么如此强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术教育抓得早,搞得好。
作为美术教育,在城市已如火如荼,在乡镇也方兴未艾,但是在地处偏僻的村点校又是如何的呢?一、乡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1、教师观念陈旧落后。
(1)改革三十几年的美术课,至今居然还有人叫他“图画课”。
(2)美术学科是“豆芽”学科,可学可不学,学生家长不够支持,学生自身不够努力,连教师本身也不够重视。
(3)认为美术学科是对少数美术成绩好的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学生有用之外,对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处。
(4)上美术课就是画画,只觉得好玩,别无意义。
2、师资严重匮乏。
教育虽经几次改革,但对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乡村学校来说,审美素质仍极其低下,相当一部分未经受师范专业教育且年龄偏大的“民专公”教师、顶班教师、代课教师,缺乏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创美能力,有的甚至连照本宣科的能力都没有,无法胜任有关艺术教学工作。
3、器材短缺或利用率极低,也严重制约着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乡村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策略1、强化学科学习,转变学科观念。
学校可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落实观念转变。
2、加强师资培训,合理分配师资。
(1)由中心校牵头,各校选派相对有才华的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定期学一些基本技法、学科理论及成果展示汇报,加强学术交流。
(2)适当向乡村教师增派青年教师,充实教学队伍,进行知识滚动支教。
多彩的乡村美术
多彩的乡村美术□王尔田摘要: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利用身边既有的自然资源,指导和带领学生就地取材,丰富美术课的课程资源,同样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自我个性和创造性表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开展特色化的农村美术教学活动,不但能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他们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关键词:美术教育学具材料农村特色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此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校在上美术课时,从教学条件到教学设施,相对城市学校来说,都是滞后的。
如果完全按照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去。
根据此特点,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多设计以活动为载体、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模式,淡化说教痕迹,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感受。
转变观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自然资源,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丰富美术课的课程资源,同样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自我个性和创造性表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农村的春天,新芽吐绿,山花烂漫,春意盎然,田野里一派生机。
此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把学生从教室中解放出来,闻闻春天的气息,听听白杨树在风中奏出的美妙乐曲和小鸟欢乐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在广阔的田野里,学生自由自在地奔跑、跳跃,挥洒着青春的活力。
我们不但能观察到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探头探脑钻出来的模样,还能看到小燕子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正成双成对地飞舞着,路边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正在散发着芬芳。
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
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
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农耕文明。
在古代农民社会中,人们通过在器物、陶瓷和织物上绘制农耕场景来表达他们对农耕活动的理解和崇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农耕图案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农民版画的艺术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版画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
在20世纪50年代,农村改革和农民群众觉醒的大背景下,农民版画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农民版画经历了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农民版画作品涌现出来,表达了农民的生活、劳动和对家庭、集体的热爱。
这些作品通过简洁明了的线条和色彩,展现了农村的美好景象和农民的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
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艺术潮流的
影响,农民版画逐渐受到了冷落。
农民版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有一些农民版画艺术家坚持原有的风格和题材,继续创作和推广农民版画。
到了21世纪,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版画逐渐回归社会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农民版画,试图将其与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展现更多元化和丰富的农村生活。
同时,农民版画也迎来了国际化的发展机遇,一些作品被引入国外展览和销售。
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辛酸与艰辛,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它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群众的心声,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农民版画不仅是一种农村社会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浅析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造成了许多农村地区的萎靡不振。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资源极为匮乏,学校缺乏先进的美术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针对美术实践的实验室和工作室也很少,这样就使得农村学生无法接受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其次,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低,许多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并没有过多的追求,这也影响了农村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再次,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与当地文化传统的融合不足,许多教材、内容以及方法都来自于城市,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需求,甚至带来了文化的碰撞。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几点对策可以提供参考。
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向农村学校提供支持资金,支持学校购置先进的美术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同时,培养更多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
另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加强培训与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成长。
实现教师的素质提高,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成长。
最后,农村地区应该注重美术教育的本土化,让美术教育与当地文化传统相融合,发掘当地艺术人才,开展相应的美术活动与竞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只有一步步解决,才能提高农村学生的美术修养与素养,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美术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提升。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资源匮乏: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美术资源相对较少。
缺乏优质的教学设备和相关教材,给农村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师资短缺: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师相对匮乏,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美术教师前往。
3.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美术教育被较为边缘化,更多的重视功利性的学科。
这导致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不高,美术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
4.家庭环境的局限: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着对孩子未来发展的狭隘观念,往往更注重经济实用性的教育,对艺术和美术的培养存在抵触情绪。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
二、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推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
同时,鼓励高水平美术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政府和学校应增加对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提供更完善的教学条件。
同时,注重编写和发布适用于农村学生的美术教材和教辅材料,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加强美术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校园宣传、家长会等方式,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同时,可以邀请优秀艺术家和美术大师到农村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组织美术比赛、美术展览、艺术节等活动,提供学生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机会。
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乡土教
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而新课标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因此我们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绘画技法指导,让学生在尝试新的画种的绘画过程中,掌握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象《有趣的草编》、《树叶拼贴》、《萝卜雕刻》、《捏泥人》、《种子粘贴》、《玉米根艺造型》等工艺课。
3、探索综合课,能力多元化
二.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没有它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师、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无检查。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学校领导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和现象广泛存在,美术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美术师资不足,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依然陈旧,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农村的美术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剖析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不严。在农村学校中由于校级管理者对于美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美术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很难拿出一套完整合理的美术教学质量考核的办法,因而对于美术教学工作无法评价,无从奖惩,也导致部分美术教师上课缺少压力,没有动力,教学行为不积极。
三.对农村美术教育乡土化教学的探究
鉴于农村美术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一些原因,作为一名农村美术工作者,我觉得应该对农村的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有重新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主动担负起农村美术教育的重任,充分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特点大胆地进行农村美术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变劣势为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作者:姚鑫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8期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国的中小学作为教育的最基层,在美术教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小学、中学都开设了美术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然而,随着教育的形式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美术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小学的实施和推广中面临着比发达的城市中小学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笔者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美术教师,有尤为深切的体会,同时通过教研和学习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一)美术课程资源缺乏应试思想主导,课程认识浅显。
美术教育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为了画画而画画。
许多家长以孩子画得像不像为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作品,这是对美术错误的理解。
美术教育是通过创作让孩子认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了解知识,友爱互赢等做人的道理!当前的教育者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导思想,强调“应试”,认为美术教育可有可无,这样的思想限制了孩子才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使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课外兴趣上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术班蓬勃兴起,反映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需求。
(二)多重压力,美术教师进退两难一是教育管理者教育思想落后。
他们往往只是为了各自学校的语、数质量排名,甚至是剥夺了学生上美术课的权利。
二是美术专业师资匮乏。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美术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对美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很多美术专业知识不懂,领会教材,使美术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是美术教学设备短缺。
因为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学校及学生的投入不够。
(三)功利思想严重,教育效果不佳现在,美术成为高考的一个跳板,很多高中生凭着学习美术考上了大学。
其中好多学生只是为了上大学才咬牙学习,考上后便放之任之;部分学生为追求专业课的学习而不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
浅谈农村义务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建议
浅谈农村义务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建议作者:郭发宝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20期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现状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效果,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整体水平,成为我国该阶段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笔者通过调研分析农村义务阶段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解决该阶段问题提出合理性对策,以便能够提高美术教学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义务阶段;美术教学;问题随着素质教育背景的推进,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美术教学的发展仍存在着阻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障碍,影响很大。
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实地调研等形式,展开对农村美术教育调查,发现农村美术课程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农村美术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师资力量匮乏近几年来,美术教师的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大,美术教师素养也逐年提高,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平衡,贫困县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笔者在调研范县农村部分中小学美术课时,了解到美术师资薄弱,几乎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
范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偏低、专业知识薄弱,教师素养不高等问题。
美术师资力量的薄弱给当地美术教育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是致使当地美术教育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美术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受到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美术学科对升学不重要,不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从而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忽视了美术教学的重要地位,把美术当成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没有正常的开设美术课程,以至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此外,虽然一些农村中小学开设了艺术课程,但艺术课程很短,有时被其他学科所占据,从而降低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美术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美术教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对于乡村美术教育来说,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美术教育。
一、意义与作用乡村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乡村孩子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乡村美术教育可以为乡村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其次,通过培养乡村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乡村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供技能培训,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问题与挑战然而,在乡村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农村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其次,由于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导致乡村美术教育场地和器材不足。
再次,农村家庭对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影响不足。
最后,农村美术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
三、政策支持与改革为了推动乡村美术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美术教育的政策支持。
首先,加大对乡村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加大对农村美术教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改善农村美术教育的教学环境。
此外,政府还应与学校和社会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推动农村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供专业和系统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的交流和合作,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此外,建立专业的评选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农村美术教育工作,提高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五、改善教学条件改善农村美术教育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应该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美术教育场地和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龙秀成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2期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实现学生们的主体性地位已经成为摆在众多一线教师们面前的首要难题。
美术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学科之一,本身凭借其自身较为特殊的学科性质,应该能够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過程中,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对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美术课本身应有的积极效用了。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对策21世纪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学校教育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特殊学科,恰恰可以很好地达成上述目标。
然而,当前农村初中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某种绘画的技巧和方法,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逐渐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降低,最终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下降。
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快走出这种困境,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初中美术教学。
一、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不高美术本身应该是一个非常容易吸引学生的学科,因为它具有极其独特的审美能力教育功效。
换句话,通过美术活动,学生能够可以将美好的愿望以及丰富的想象等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
然而,在实际的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烈的学习兴趣,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存在有一定的问题。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支配者,学生所能够做的就是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听、去画。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教师们普遍意识到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这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事情。
屏山村美术调研报告
屏山村美术调研报告
本文基于对屏山村美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美术教育现状、美术创作现状以及美术展览现状。
一、美术教育现状
在屏山村,美术教育普及率相对较低。
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只有30%的年轻人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其他大部分人只
是在学校的美术课上接触过一些基本的绘画知识。
此外,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资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美术创作现状
屏山村的美术创作呈现出多样性。
在村内,有一部分居民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美术创作。
而在整个村落中,美术作品以传统水墨画和写意花鸟画居多,形式相对单一。
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美术创作作品未得到深入传播和展示的机会,导致不少优秀作品被埋没。
三、美术展览现状
屏山村针对美术展览的活动较为有限。
目前仅有偶尔的村内小规模艺术展览,缺乏长期定期的展览机制。
这使得屏山村艺术家在展示作品和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上受到限制,也无法有效推动艺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屏山村美术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美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美术创作水平,有必要加强美术教育资源的投入,并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
在美术创作方面,可以鼓励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并积极推动优秀作品的传播与展示。
同时,
建立起定期的美术展览活动,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邳州农民画新的生存形式与思考
邳州农民画新的生存形式与思考邳州农民画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邳州古城,历史悠久,深得人们喜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邳州农民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反映了农民新的生存形式和思考。
一方面,邳州农民画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反映了农民劳动生活的变化。
过去,农民主要依靠农耕为生,绘画的主题多是农田劳动、耕作收获等,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画的主题也逐渐扩展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农民画不仅有传统的农耕场景,还有田园风光、牧民生活、养殖业等,展现了农民多样化的生产生活。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民的思考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邳州农民画不再局限于农耕这一传统主题,而是开始关注社会热点和人文关怀。
农民画家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他们通过描绘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破坏等题材,反映了农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农民画也关注农村教育、卫生保健等社会问题,展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绘画形式上,邳州农民画也有了一些创新和变化。
以往,农民画主要采用木板画、壁画等传统技艺,现在已经逐渐引入了新的绘画材料和技术。
农民画家们开始尝试使用纸本和画布,运用水彩、粉彩、油画等多种媒材,注重形式和色彩的表达。
一些农民画家还注重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艺术价值。
邳州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对农民艺术的关注和支持。
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加大了对邳州农民画的扶持力度,给予了画家们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农民画家们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展览和比赛,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他们用画笔记录着农民的生活和思考,展示了农民的智慧和情感,为农民的形象塑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邳州农民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还反映了农民新的生存形式和思考。
通过描绘生产生活的变化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邳州农民画展示了农民的智慧和情感,为农民形象的塑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美术之常态进行时
作者:张红飞
来源:《文理导航》2012年第33期
【摘要】美术常态课适用于一般条件,没有特殊的创意,没有夺人眼球的亮点,有的只是一个平淡完整的展示。
基于农村初中的现状,美术常态课更实在,常态课的结构包括:课前准备、欣赏阅读、快速答题、交流表述、知识延伸、示范观察、实践练习、展示评价、课堂小结。
【关键词】美术;常态;能力;条件
在一般村镇学校,由于没有齐全的美术装备,也没有积极的美术意识,更没有得到普遍真正的重视。
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去多媒体室,和主课老师去商议什么时候让我们美术多用用;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准备水粉、宣纸、陶土,和学生说上这个上那个;我们不可能在每堂课后还能布置什么拓展作业:调查乡土艺术、课后大型创作等。
那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画出他们心中最美的图案呢?
下面是我的美术常态化的一点想法,抛砖引玉。
当然,上好常态课是基于一般条件下,时间:45分钟;地点:教室;工具:学生自己能带来的笔,例如铅笔、钢笔、圆珠笔等。
当然,有合适的条件,我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里,我所说的美术常态进行时就是在这种一般条件下完成。
让美术课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美术基础深深扎根在平时的课上。
常态进行时:课前准备,欣赏阅读、快速答题、交流表述、知识延伸、示范观察、实践练习、展示评价、课堂小结。
以《身边的物品》为例:
课前准备:分析教材,抓住重点,以重点内容进行拓展。
查阅图书资料,网上浏览,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准备教具、范作等,这个工作虽然不需要象公开课一样做得很多,非常细致,但是也要体现教师的水准。
教学过程:
引导语: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中的器物也更加多姿多彩,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身边的物品。
欣赏阅读:首先请同学们花五分钟时间了解一下课本第二课《身边的物品》,在欣赏阅读过程中找出本课重要的定义、名词解释等。
有多媒体展示,效果更佳。
快速答题:素描的定义?素描的工具?
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提问相关问题,举手抢答,问题要简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交流表述:小组合作选出其中一幅作品,进行分析。
例如《静物》法国·马蒂斯。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作品中蕴涵的艺术美,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
知识延伸:阅读《舞蹈纹彩陶盆》资料
教师提供文字资料,本课相关作品的背景或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后脱离材料到讲台前讲述,让学生对作品加深印象。
在复述的过程中,能极大的提高情感体验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而到讲台前来,展示了个人风采,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示范观察:用不同的画笔简单处理苹果的造型和初步明暗,请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画法。
不做过多的阐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会。
在这个环节当中,注意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如示范直观,实物直观,范画直观等。
实践练习:教师提供范画,任选课本或范画或重新组合进行临摹,5分钟后同组展示,分析优缺点,进行调整,继续完成。
要以学生为主体,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练,课堂时间有限,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这个部分是重中之重,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这个环节当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构图,还有要注意组合的方法,进行调整,继续完成。
实践的时候,尽量能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因为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绘画基础不一样,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实践练习。
在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视,认真检查,在掌握全班大体情况之后,这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导对象,或是对训练目的的不明确的学生,或是对方法、步骤掌握不正确的学生,或是不按要求去做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对其中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加以引导。
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点拨。
例如:构图,大小,比例等。
在设计单元,在设计应用单元,前几分钟可进行设计创意讨论,进行简单的草图设计,有比较完善的设计思路后进行设计练习。
展示评价:进行小组推选展示,教师随意点名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同桌间交换评价(等级,优点、缺点、努力方向、时间等)。
在这个环节当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评估自己的作品,进一步理解本课目的要求。
在展示和评价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又对知识点作一个总结回顾。
课堂小结:教师根据本课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分工与协作情况,作品完成情况等做简短的小结。
最后,布置一下下一节课所需的工具及材料。
这个部分所花时间不多,但是必不可少。
常态进行时,也就是运行着的一种正常状态。
以这种简单的模式在平时的美术课上进行,当然,只是一种大概的模式,可以在课上进行的时候进行调整。
但是,有了这个模式,方向变得比较明确,教学思路也相对通畅。
当然,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固化我们的美术课,不是美术教师的最终想法。
我们的美术课应该可以象素描画一样有不同的风格,可以局部修改,增添细节。
我们期待,在美术常态化的路上,有更多更好的风景!
功夫见于平时,而不是仅仅靠公开课展现,在日常的美术课上,用平淡铺就精彩!将美术常态化进行到底,将会成为美术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站在美术培养的第一线,我们选择实在,当然,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准备,我们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