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五下《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长方体。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模型、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模型、纸张、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的实物,让学生触摸、观察,提问:“你们能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图形分类1上图中是平面图形是上图中是立体图形是动手操作初步感知6分钟1.课件出示生活中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引发学生思考:你能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吗?2.操作演示,认识面、棱、顶点。

(1)面:把土豆切一刀,切口处的平面叫作面。

棱: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又增加了一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作棱。

顶点:继续切,切出的第三个平面与前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有三条棱相交于同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组织学生继续切下去,得到一个长方体。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1.观察并交流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的特点。

2.(1)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从而了解面、棱、顶点的具体意义。

(2)继续操作,切出长方体,同桌之间相互指认面、棱、顶点,体会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手中的学具认识长方体,初步认识面、棱、顶点。

2.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3)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 )。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

(4)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 )形。

自主探究15分钟 1.探究长方体的特点。

(1)指导学生数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学具,初步发现在同一个长方体内,哪些棱的长度相等,哪些面的大小相等,并提出猜想。

(3)组织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4)组织讨论后汇报。

2.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1)课件演示长方体演变成正方体的过程,组织学生探究正方体的特点。

(2)组织学生填写教材11页的表格,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3)讨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3.组织学生把长方体摆正,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摆法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

4.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拿着长方体或正方体向你的小组成员介绍它的特点。

2015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2015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一、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及其展
开图。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体验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展开与折叠
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二、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

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能据此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问题。

3、认识简单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4、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与折叠围成的立体图的对应关系,能正确判
断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三、课时安排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长方体,理解长方体的特征,会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立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长方体的兴趣。

2. 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如: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有12条边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

4. 表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5. 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箱子,长2米,宽1米,高0.5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让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长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并熟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六个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掌握两者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三维立体几何的初步概念。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顶点。

2、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4,面积是12。

3、正方形的边长为5,它的面积是25。

二、新课引入1、图示:自主比较长方体正方体2、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何特点?3、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总结归纳长方体正方体顶点个数8 8面个数 6 6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大小关系不相等相等棱条数12 12长度关系不相等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观察这六个面,你能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吗?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①④⑤⑥⑦⑧它的长宽高分别是4、3、2。

6、练习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盒子。

(上下面近似认为一致,单位:cm)(1)这个盒子的上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和它形状、大小都相同?左侧面呢?(2)哪个面的长是36cm、宽是10cm?(1)长方形长和宽各是36cm和28cm 下面左侧面:长方形长和宽各是28cm和10cm 右侧面(2)前面和后面三、例与练例1:把下面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单位:cm)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面积cm232 32 40 40 20 20例2:选择哪些小棒可以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单位:cm)答:4、6和8练习:右图是一个长方体灯笼框架,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单位:cm)+=××××cm304204204280答:制作一个这样的框架至少需要280cm长的木条。

四、课堂小结五、拓展延伸用一根28cm长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多少厘米?想一想,填一填。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上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总结概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一副纸牌(长方体盒装的),并从中取出一张,让学生分别说说一张纸牌与一盒纸牌形状有什么不同,引出长方体。

2、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指名说,并展示自己带来的学具。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 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学生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1、请同桌两人活动。

2、指名汇报,老师及时点拨。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 进一步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从顶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 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活动二:从顶点、面、棱三个角度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巡视,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2、约5 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 - 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1 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请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学具,找一找,一个顶点引出几条棱? 谁能给它们起名字?2、师引导叙述: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初步了解了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学习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长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学习长方体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子,以及学生的操作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和总结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长方体物品,如boxes,books,cubes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吗?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初步了解长方体的特征。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 (6)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 (6)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可以集中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学生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格。

学生做第3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分辨出6个不同的面的编号。

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个面的长、宽来做成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和相对的位置。

教师根据课本第4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0XX春北师大版数学五下《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学设计.doc[修改版]

20XX春北师大版数学五下《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学设计.doc[修改版]

第一篇:2015春北师大版数学五下《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学设计.doc 教学目标: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2、在比较活动中,体会并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3、在观察、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立体图形)2、出示第13页图中的各个实物,并指导学生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各个长方体和其它物体摆一起,小组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二、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三、教学新课.(一)出示第13页图中的各个实物,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讲解: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5、你们还能找出长方体的其它特征吗?小组讨论,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_____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_____形)围成的____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_____,相对的棱的长度______.(二)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1、它的12 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怎样分?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想一想: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四、巩固练习.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展开图,按要求做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度量的结果,并指出它的长、宽、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长、宽、高)2、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六、课后作业.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七、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15页练一练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试举例说明二、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一量,说一说,它的长是,宽是,高是;再测量一个正文体,它的棱长是。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9)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9)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2.1长方体的认识》word教案(9)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3-15页“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郑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分析、合作等能力,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3.培养空间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导活动主体活动作用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一学过的平面图形。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引导学生比较与平面图形的异同。

3.顺势导入新课:长方体的认识。

1.说出个图形的名称。

2.观察、比较。

3.齐读课题。

激趣引入明确目标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4.提供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的材料。

5.作巡视指导,并进行评价。

6.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棱、顶点。

7.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8.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的认识。

4.小组合作制作长方体框架结构房屋,为灾区重建作贡献。

5.小组交流制作情况。

6.认识长方体的棱、顶点。

7.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8.认识长方体的面的认识。

9.总结长方体特征。

10.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多元化地学习新知。

9.总结长方体特征。

10.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1.比较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11.比较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2.出示订单:请于某月某日前,制作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和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3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各47个。

13.出示教材15页练一练1-4题。

12.每人安要求各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13.独立完成练习,小组交流订正。

巩固新知,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4.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15.布置预习:课本16-17页“展开与折叠” 14.回顾新知,交流学习方法及收获? 15.明确预习任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执教者:(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者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学生通过摸一摸,仔细观察收集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发现在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中,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的边叫做棱;而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摸一摸,直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准备。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任务: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点。

顶点面棱个数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完成表格,并且小组交流互相上讲台进行汇报。

(3)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度关系小组进行合作,通过量一量,分别标出量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条棱的长度,通过量发现长方体棱可以分成三组,称为长、宽、高。

而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一样长,称为棱。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等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现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方体在具体长方体这些特征的前提下,独特之处是什么?归纳: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画,并且引导学生从相同的与不同进行分析,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生:叫做“面”。

(师板书:面)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2、在比较活动中,体会并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3、在观察、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观察后回答:
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
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
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
立体图形)
2、出示第13页图中的各个实物,并指导学生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各个长方体和其它物体摆一起,小组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
二、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课.
(一)出示第13页图中的各个实物,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解: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你们还能找出长方体的其它特征吗?小组讨论,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_____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_____形)围成的____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_____,相对的棱的长度______.(二)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
提问:1、它的12 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怎样分?
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展开图,按要求做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度量的结果,并指出它的长、宽、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长、宽、高)
2、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课后作业.
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5页练一练
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
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试举例说明
二、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一量,说一说,它的长是,宽是,高是;再测量一个正文体,它的棱长是。

三、完成下题:
指导学生:怎么根据昨天所学的长方体知识,找出相对应的长方体的各条棱,如果不借助于图,最好能在自己的大脑中想象出并概括。

四、在下面的8个面中找出6个面,使它们能围成右面的长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分别是:。

五、实践分析:
制作如下图的一个长方体灯笼,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
1、先分析这题实际是让我们求什么的?棱长
的各
2、复习长方体的棱长条数、对数。

3、分析实际中的棱长之和,该如何求?
六、机动性的实践作业:
七、学生质疑,讨论,并布置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