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建筑对于“学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建筑对于“学生”的影响

专业:室内装饰与家具设计

作者:李烽2002315108

蔡伯权2002315202

指导老师:吴宗健

大学校园建筑对于“学生”的影响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这一点,用在现在的华农与华农人身上,也同样凑效。纵观华农建筑,似乎总是在追求着统一的效果,千篇一律的红墙绿瓦,少了一些变化的因素。也因此,一直以来,华农人都是表现得比较含蓄。这或许就是受华农建筑的影响吧。也正因

为这样,华农被誉为广州最质朴的大学。记得刚入学的是时候,围着华农转了一圈,整整转了一上午。甚至好几次迷路。地大,是我对华农的第一感觉。身在校园中,感觉有点莫不着北的感

觉,难怪那些地士司机一说到华农就有些提心掉胆。我也曾听说一个地士司机因为不认识路,在华农校园里面转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华农的大却给我们大一大二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那时候,刚入学的新生都要住到五山学生公寓,而五山学生公寓离学校有20分钟的车程,所以每天早上都得早早起来,推着自行车,融入到上学大军中,赶到学校课室中,早已是气喘虚虚了。那时候大部分的课都是在教一上,教一历史比较久远,

外观上显得有些苍老,倒也能体现华农的建筑风貌---朴素。课室内的设施比较简陋,就一些简单的、并排的桌子。空间也不怎么大,人座满的时候感觉有些挤,特别是下课的时候,人流从两边拥过来,经常塞住。这些校园建筑规划的不合理

性,对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社会化学生宿舍区与主校区过分脱离,这些带来了校园功能运营中的种种问题。大学校园以学生为主体,应合理设臵以学生活动为纽带、相互联系的各个功能区,并充分考虑大学校园日常生活中从教学区到生活区的动线。这也是由大学校园教与学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也因为它在建筑空间上的不连贯,使得我们的生活出现了断层。所以连续、整体、符合人的使用与感知的大学校园环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作为物质存在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正如美

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Jordan)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到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

确实,每当经过农学院与资源环境学院院楼时,不免要被其气势

所压倒,顿觉渺小。其中资源环境学院无论面积还是层高,规模都要超过其它建筑。据说它是30年代最末修建的一座大顶盖式教学楼,红墙绿瓦、超大顶盖是其最大特色。它出自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之手。吕氏的设计风格,以中西合璧闻名,外观承继了明清时期宫廷建筑的气度和样式,线条简洁明快,又不失磅礴气势;建筑结构方面,则是吸取了当时西洋流派的长处,采用钢筋水泥构建,相当稳固。它面向西方,除主楼以外,还分东南两塔,成“凹”字形态。主楼前面有数十级石阶,石阶中缀有两个平台,沉稳而大度。听华农一位校友说,每年的毕业前夕,各个院系都会挑这里作为集体毕业照的地点,所以石阶上留有历代华农人的足迹,成为多年以来学校变迁的见证。在正门有毛泽东题署“华南农学院”的牌匾,一直以来,这座教学楼都被视为校内古典建筑的正统。大顶盖建筑还有不少值得品味的地方,例如屋顶四角有排列整齐的灵兽,古雅的彩色雕花玻璃,墨绿色的正六形石砖等等,设计细致入微,蕴藏丰厚。当我看到这些高大的红色列柱与中国古典的卷棚类屋顶时,感觉到的不只是他的大气与气势磅礴,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这些华农古建

筑几十年的文化特质。庄严与扎实融入其中,由此联想到华农人对学问、对知识的庄重与认真的态度。

近几年,华农校园建筑翻新速度非常快,各个学院的新院楼跋地而起,值得一提的是新图书馆的兴建。久的图书馆建筑位臵比较高,四周大树环绕。记得刚开学那会,有学

院组织的去图书馆参观的活动,第一次去感觉虽然建筑比较旧,但很清幽、比较宁静。因为地势高的原因,相对来说比较独立,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处所。也因此常常一楼左右二个自习室暴满,如果不很早去的话,肯定没有位子。不过这种早上起很早跑去图书馆占

位的情况已经很久没发生了,因为新图书馆就建在旧址的旁边,新图书馆看上去更加现代了,占地面积也更大了,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紧密了。它三面都是学校主干道,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否安静的学习。虽然现在学校不断的在进行新的楼层建设,但是新建的楼层却实在不敢恭维,虽说在外观上都有些现代的感觉,都是千编一律的外墙颜色,但是总觉得其中少了像资环学院那种古建筑的庄重与体面,到显得有几分轻浮。不过,让人捎感欣慰的是尽管校园内大规模的搞建设,但始终没放弃绿化的作用,依然还能保持绿树葱茏的气息,既有刻意的铺张,也有随意的布臵,一草一木都各具形态,是写生的标本。新盖的学生宿舍也

避免了干扰原来的风景,被安排在校园的边界,保留了养眼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学习气氛,营造了许多校园景观。比如像教三后面的小山、以及西园饭堂前面的湖畔,都是我们乐意向往的地方。这样,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景观的认知,使自己与各种景观建立起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因此,有必要塑造连续的界面与整合的景观,避免人为造成师生使用主体在校园空间连续体验中的“盲区”。这样才称得上“寄教学于课堂之内,寓学习于环境之中”的新校园。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