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要点汇总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02
新版指南对鼻咽癌靶区的勾画和剂量规定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提供了具体的勾画原则和剂量参考,使得放射治疗更加规范化和个性化。
疗效评价标准更完善
03
新版指南在疗效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引入了更多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价指标,使得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免疫治疗的应用
新版指南首次将免疫治疗纳入鼻咽癌的治疗方案中,介绍了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为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根治性放疗
总剂量DT70-74Gy/33-37次/6.5-7.5周,常规分割1.8-2.0Gy/次,每周5次。
同步放化疗
在放疗期间给予化疗药物增敏,常用方案为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药物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进行调整。
延时符
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与方法
03
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损伤。
技术进展与优势
主要治疗手段
通过指南的制定和推广,规范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行为,提高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规范治疗行为
指南的制定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精准医疗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鼻咽癌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延时符
指南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生放射治疗技术水平,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规范放射治疗技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1 例鼻咽癌气管切开病人的个案护理》
《1 例鼻咽癌气管切开病人的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由于鼻咽癌的位置较为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气管切开是一种紧急的治疗措施,用于缓解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遗传因素鼻咽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2. 环境因素鼻咽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病毒感染、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例如,长期食用咸鱼、腌肉等含有亚硝胺的食物,以及长期接触甲醛、苯等化学物质,都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3. 病毒感染EB 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EB 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潜伏在鼻咽部的上皮细胞中,长期刺激细胞发生癌变。
三、临床表现1. 鼻部症状鼻塞:早期可出现单侧鼻塞,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变为双侧鼻塞。
涕中带血:常表现为回吸性涕中带血,即用力回吸鼻腔后,吐出的痰液中带有血丝。
2. 耳部症状耳鸣: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耳鸣,耳鸣声多为低调的嗡嗡声。
听力下降:由于肿瘤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可导致中耳腔积液,引起听力下降。
3. 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咽癌患者常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
肿大的淋巴结可活动,也可融合固定。
4. 头痛头痛是鼻咽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单侧持续性头痛,疼痛部位多在颞部、顶部或枕部。
5. 脑神经症状当肿瘤侵犯脑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脑神经症状,如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吞咽困难等。
四、治疗要点1.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由于鼻咽癌对放射线较为敏感,通过高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可以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让身体恢复。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炎并发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炎并发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作者:李玉芳曾满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并发口咽感染的情况,并探讨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
方法对100例新发鼻咽癌患者进行口咽感染情况分析。
结果 100例鼻咽癌患者中,发生口咽部感染47例(占47%)。
经咽拭子培养,检出真菌41例次(占87.2%),细菌感染6例次(占12.8%),检出致病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结论放射性口咽炎并发感染与免疫功能低下、放射性口咽粘膜损伤、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有关,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改善病房环境、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口咽炎;感染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发病率约10-25/10万人口。
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大剂量放疗过程中,几乎都有口咽黏膜急性反应发生,甚至可并发口咽感染,严重者被迫中断治疗,以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1]。
为了解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炎发生情况,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对10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进行口咽黏膜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鼻咽癌诊疗中心住院的100例鼻咽癌患者,均进行了放疗和化疗,其中男62例,女38例,龄23岁-岁,平均44.5岁,住院时间65-80d。
1.2 调查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查阅所有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登记、汇总统计,并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2 结果100例鼻咽癌患者中,发生口咽部感染47例(占47%)。
经咽拭子培养,检出真菌41例次(占87.2%),细菌感染6例次(占12.8%),检出致病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一、鼻咽癌的发病情况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呈南高北低趋势,其高发区在南方诸省,而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据中山医学院统计,鼻咽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
而北方发病率偏低,但也不少见,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
世界其他地区则少见。
发病以30~60岁多见,40~59岁为最多,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健康。
二、鼻咽部的解剖及淋巴引流鼻咽位于颅底之下、软腭之上、第一、二颈椎之前、鼻腔之后的一个空腔。
上下及左右径各约3~4cm;前后径约2~3 cm;有前、后、左、右、顶、底六个壁。
前壁是鼻后孔和鼻中隔后缘;顶壁和后壁,顶壁向后逐渐移行为后壁,故两壁又可合称为顶后壁,其上方是蝶窦和枕骨体,后方是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的上半部;侧壁有耳咽管隆突、耳咽管开口和咽隐窝,此窝上方恰是破裂孔,咽隐窝是鼻咽癌最常发生的部位;底壁是软腭背面,鼻咽癌很少发生于底壁,但顶侧壁肿瘤可侵及软腭。
见图1、2。
鼻咽肿瘤可通过上述各壁侵及相邻组织,如向上可到颅底、海绵窦区(常损伤Ⅲ、Ⅳ、Ⅴ、Ⅵ对颅神经);向下到口咽;向前经后鼻孔到鼻腔、筛窦、眼眶;向后可侵犯咽后间隙、椎前软组织、颈椎;向两侧可侵犯咽旁间隙,当茎突后区受累可损伤Ⅸ、Ⅹ、Ⅺ、Ⅻ对颅神经。
鼻咽的淋巴管网极为丰富,左右交叉,局限于鼻咽一侧的原发癌可有双侧或对侧颈淋巴结转移。
鼻咽粘膜淋巴管网汇集后顺流而下到达上颈深淋巴结,所以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最多见的是上颈部。
最早最常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部、乳突尖下方或二腹肌后腹下方的颈深上组淋巴结。
再向下扩散可累及中下颈、锁骨上区及颈后三角区的脊副链淋巴结(副神经淋巴结链在颈后三角区),甚至全颈的各深组淋巴结。
若颈部转移灶巨大或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可出现逆流转移至颌下、颏下、耳前淋巴结或侵犯皮下淋巴管而形成皮下结节。
见图3。
鼻咽癌血行转移率也高,约占20.2~29.7%。
死亡者中半数或半数以上有远地转移,远地转移中以骨转移最多见,其次是肺和肝转移,多数是几个器官或多处组织同时受累,而脑转移少见。
2021版:CSCOASCO国际指南:II期-IVA期鼻咽癌放化疗方案推荐主要内容(全文)
2021版:CSCO/ASCO国际指南:II期-IVA期鼻咽癌放化疗方案推荐主要内容(全文)鼻咽癌是一种独特的头颈部肿瘤,全球患者分布极不均匀。
尽管在很多地区十分罕见,但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鼻咽癌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8年,全球新增1 2900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东亚与东南亚患者占比超过70%。
非角化型病理亚型在鼻咽癌流行地区占比超过95%,与EB病毒(EBV )高度相关。
与非角化亚型相比,角化亚型对放疗(RT )敏感性相对较低。
但对于大多数病例,特别是II期-IVA期患者,治疗几乎完全依赖放疗(或放化疗)。
因此,精确的放疗评估、计划、实施,以及放化疗之间的协调,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为解决放化疗用于II期-IVA期治疗中的突出且重要的临床问题,中美临床肿瘤学会(CSCO、ASCO )基于已经发表的文献和专家小组共识,共同提出了相应治疗方案。
该指南由我国学者牵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共同完成,近日发表于顶级医学杂志《JCO》(IF :32.956 )。
这是医学领域首次由中国学者及学术组织领导制定的国际循证指南,实现了我国肿瘤学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解决的问题该指南主要解决了如下五个问题:对于II-IVA期鼻咽癌患者,推荐的放疗技术和分割方案是什么?对于II-IVA期鼻咽癌患者,推荐加入放疗的化疗方案顺序是什么?对于正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对于接受辅助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目标人群II-IVA期鼻咽癌患者。
推荐要点放疗适用于II-IVA期鼻咽癌。
推荐1.1 :对于所有鼻咽癌患者,应每日在影像指引下进行调强放疗(IMRT )。
如所在机构没有IMRT ,应将患者转移到可能情况下可以实施IMRT的机构(类型:基于证据,利大于弊;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1.2 :对于所有鼻咽癌患者,序贯加强或同步综合加强放疗均可进行(类型:基于证据,利大于弊;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中)。
鼻咽癌p-IRE1蛋白表达与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
鼻咽癌p-IRE1蛋白表达与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王欢;乔俏;解海涛;勾宏图;李光【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化需肌醇酶1(p-IR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53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IRE1蛋白表达水平,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生存期,分析p-IRE1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53例鼻咽癌组织中p-IRE1阳性表达36例(67.9%),高表达14例(26.4%);p-IRE1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分期相关(P=0.033);多因素分析显示p-IRE1蛋白表达水平(P=0.026)、是否联合化疗(P=0.020)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p-IRE1高表达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死亡风险是低表达组的2.979倍.结论 p-IRE1蛋白可成为预测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新指标.【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5)010【总页数】6页(P926-931)【关键词】鼻咽癌;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放射治疗;预后【作者】王欢;乔俏;解海涛;勾宏图;李光【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2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1],但仍有20%左右的鼻咽癌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导致治疗失败[2]。
探讨鼻咽癌放疗预后影响因素,准确预测放疗疗效,对实现鼻咽癌精准治疗及提高放疗疗效有极大帮助。
需肌醇酶1(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IRE1)是未折叠/错误折叠蛋白的感受器[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09讨论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素治疗学组【概述】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发展很快,常用的放射性粒子为125碘、198金及103钯。
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一个多学科技术,治疗时应有相关临床科室的医师、技师和物理师参加。
【临床表现】参见不同肿瘤的临床表现的章节。
【诊断要点】参见不同肿瘤的诊断要点的章节。
【适应证】1.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局部肿瘤,且为实体病灶。
2.需要保留的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及重要脏器的肿瘤3.拒绝进行根治手术、无法手术或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肿瘤患者4.预防术中(后)残留肿瘤病灶的局部扩散或区域性扩散5.转移性肿瘤或术后孤立转移灶已失去手术机会者6.局部进展期肿瘤需粒子植入与外照射综合治疗。
7.局部进展期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但局部有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禁忌症】1.一般情况差,恶液质或不能耐受治疗者2.肿瘤并发感染和有大范围溃疡、坏死者3.估计病人寿命不能等待疗效出现【治疗原则】1.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粒子植入前应通过近期CT、MRI或B超了解病灶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
3.治疗前应对10%放射性粒子进行测定,允许测量结果偏差在±5%以内。
4.应有放射粒子植入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
5.治疗后应拍CT片进行验证了解粒子重建和剂量分布情况,如发现有稀疏或遗漏应拟定计划择期补种,以期与植入前治疗计划相符。
6.放射性粒子植入之后,如果需要配合外照射或化疗者,应在第一个半衰期内给予外照射的相应生物学剂量或化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亲属。
【操作方法及程序】对各种不同肿瘤的粒子植入治疗有不同的具体方法,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
因此植入治疗前或术中应用CT、MRI、超声或PET/CT 影像学确定靶区;由于粒子种植在三维空间进行,每种放射性粒子物理特性不同,对每种核素需要特定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计划设计,进行模拟粒子种植的空间分布。
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进展
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8-26T08:13:51.2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8月8期作者:邱玉婷罗泽民(通讯作者)[导读] 下面将对近年来研究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和疗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湛江 524000【摘要】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癌发病的隐匿性,首诊患者多处于局部晚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显著升高。
近年来,学者们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同期化疗和辅助化疗的方案和疗程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在降低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存。
本文将对近年来研究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和疗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同期化疗;辅助化疗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高发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因此,也被称作“广东癌”。
数据显示,我国鼻咽癌发病率为3.26/10万,死亡率为1.77/10万[1]。
在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应用下,初治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由于鼻咽癌发病的隐匿性,首诊患者多处于局部晚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显著升高[2]。
2020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推荐诱导放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近年来,学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化疗方案和疗程进行了研究,以期在不增加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局控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
下面将对近年来研究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和疗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诱导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重要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控制潜在的转移病灶等。
Sun和Li等[3-4]的研究结果显示TPF方案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排除T3-4N0)鼻咽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无失败生存率、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而晚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头颈肿瘤要点(全文)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头颈肿瘤要点(全文)第一章下咽癌第一节下咽癌的筛查和诊断下咽又称喉咽,位于喉的后面及两侧,起于舌骨延线以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向上连接口咽,向下连接食管。
下咽癌(HPC)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头颈恶性肿瘤的3%~4%。
1 下咽癌的症状HPC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可有咽异物感、吞咽梗塞感及吞咽痛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或咽异感症,晚期可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痰中带血、呼气臭味、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消瘦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2 下咽癌的检查方法间接喉镜检查可初步了解喉咽部情况,但环后区及梨状窝尖的病变常不易窥见,需进一步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观察病变部位、肿瘤范围和生长方式的最直接方法。
包括直达喉镜、纤维(电子)喉镜、纤维(电子)胃镜或食管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判断肿瘤范围和分期的主要手段,可提供重要的三维解剖学信息。
颈部增强CT是标准分期手段,特别是对于特征性的淋巴结坏死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MRI对明确HPC在咽喉部软组织内的扩展和侵犯程度具明显优势,在评估肿瘤对放化疗疗效以及肿瘤复发有一定优势。
B超具有精确、非侵袭性及经济等优点,可作为初筛或淋巴结的引导穿刺。
PET/CT有利于早发现远处转移或复发,一般用于晚期(Ⅳ期)评估。
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及大数据分析的基因检测有助HPC的精准诊治,具体包括:评估预后风险、筛选药物靶点、预测诱导化疗敏感性、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等。
3 下咽癌的全身评估对患者的一般状况,特别是体力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可更好地了解患者耐受治疗的程度。
体力状况常用Karnofsky(KPS,百分法)或Zubrod-ECOG-WHO(PS,5分法)评分进行评估。
重要脏器功能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治疗后发生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
4 下咽癌的分期(AJCC2017年第8版)5 下咽癌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MDT to HIM)HPC的诊治应重视MDT to HIM作用,特别是中晚期HPC的治疗应贯穿治疗全程。
诊断级ct系统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评估
·短篇论著·
诊断级CT系统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评估
Assessment of set-up error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using the diagnostic CT system
贾春雷,乔俏,韩凝,张妙,李光,杨雪娇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 方 法 是 放 射 治 疗(简 称 放 疗)。调 强 放 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可以产生符 合肿瘤形状的剂量分布,达到剂量勾画或剂量雕刻
作者简介:贾春雷(1992-),男,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乔俏,E-mail:qiaojiang120@ 收稿日期:2018-09-29 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2 8:58
中图分类号 R739.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8-4646(2020)01-0087-04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21.1227.R.20191211.1423.040.html
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20.01.020
术后护理[J]. 护理研究,2017,31(5):633-635. [5]陈丽娇,应莲琴,张敏. 舒适护理对腹股沟疝围术期患者的影
响[J]. 中 国 乡 村 医 药,2018,25(18):67-68. DOI:10.19542/ki.1006-5180.002056. [6]孟利霞,王岚.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离床时间 术后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2:9496 [7]张玉颖.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 修 补 术 患 者 中 的 应 用[J]. 齐 鲁 护 理 杂 志,2018,24(2):80-82.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8.02.033. [8]吴文源. 焦虑自评量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 235-238. [9]舒良. 自评抑郁量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194196 [10]ANTONIOU SA,ANTONIOU GA,BARTSCH DK,et al.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versus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 of ingui-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诊疗进展概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诊疗进展概况总结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分型,西医诊疗,中医治疗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和治疗方法,结合我院经验,对中西医治疗鼻咽癌做了简明的介绍。
标签:鼻咽癌;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
在我国南方广东、福建、广西等地高发,故有”广东瘤”之称,有报道称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预后有关[1]。
鼻咽癌的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居第8位,因此,对本病及时诊断和采用合理可靠的治疗,成为了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
1病因病机鼻咽癌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真头痛”、”上石疽”[2]、”鼻渊”、”控脑砂”等。
病位在鼻咽,鼻咽为呼吸之通道,和肺密切相关,肺主气,开窍于鼻,肺气通于鼻,热邪内蕴于肺脏则致上焦肺气不宣,故见鼻塞,咳嗽。
火热上蒸,灼液为痰,痰浊外泄则见鼻涕腥臭,热伤脉絡,迫血离经则出现涕血及鼻衄,若情志内伤,肝郁气逆,热毒内阻,肝胆热毒循经上扰,出现鼻流腥臭,甚至可产生头痛、耳鸣耳聋等少阳经症状。
若痰火郁于少阳经脉,阻塞络脉,凝结成块则可致耳前颈项痰核日久渐大,坚硬如石。
然究其发病之根本,则与机体正气衰弱有关,张元素《活法机要》谓:”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说明正气亏虚,痰热内阻为鼻咽癌的主要病理。
西医认为鼻咽癌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为:遗传(神经遗传、家族聚集性、血型基因)、病毒(尤其EB病毒)、化学致癌因素(二亚硝基哌嗪)有关。
鼻咽癌患者血浆的EBV-DNA检出率及拷贝数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放疗后转移、复发者EBV-DNA的阳性率及拷贝数高于持续缓解患者[3-6]。
另外鼻咽癌发病的种族特异性和家族高发倾向现象,提示鼻咽癌发病可能与血缘或遗传有关。
2002年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主的科研小组,把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在4P15.1-q12的14CM区域内。
2分型病理分型:①角化性鳞状细胞癌(WHOⅠ型);②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其中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又分为分化型非角化性癌(WHOⅡ型)和未分化型非角化癌(WHOⅡ型)。
鼻咽癌放疗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
鼻咽癌放疗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
鼻咽癌放疗的剂量限制标准包括对不同危及器官的剂量要求,具体如下:
脑干:MAX≤54Gy或≤1%PRV体积不超过60 Gy。
脊髓:MAX≤45Gy或≤1%PRV体积不超过50Gy。
视神经:MAX≤50Gy或PRV最高剂量50Gy≤54Gy。
视交叉:MAX≤50Gy或PRV最高剂量50Gy≤54Gy。
眼球:MAX≤50Gy。
晶状体:MAX≤9Gy。
颞叶:MAX≤60Gy。
下颌骨:MAX≤70Gy或≤ml不超过75Gy。
颞颌关节:MAX≤70Gy或≤ml不超过75Gy。
腮腺:MEAN<26 Gy(至少单侧)或双侧体积的20cc<20 Gy 或50%体积<30 Gy(至少单侧)。
口腔:MEAN≤40Gy。
每侧耳蜗:V55<5%。
声门喉:MEAN≤45Gy。
食管:MEAN≤45Gy。
环后咽:MEAN≤45Gy。
臂丛神经:MAX≤66Gy。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确保肿瘤能够得到足够的辐射剂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具体的剂量限制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在进行放疗前,患者应与医生详细讨论治疗方案,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马骏开拓鼻咽癌诊疗中国之路
临床分期有助于判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临床诊疗的第一步。
然而,鼻咽癌的TNM临床分期是基于欧美人群制定的,其病理类型主要为角化性癌。
中国是鼻咽癌的高发区,非角化癌比例占99%以上。
此外,中国人群中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普遍与EB病毒感染相关,而欧美人群没有这一特征。
因此,马骏认为,当时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分期标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怀着对患者负责,减轻患者痛苦的医者之心,马骏决定系统性改进鼻咽癌诊断分期标准。
修改权威标准,并非简单之事。
马骏团队通过对1.26万例风险区分度研究,提出了鼻咽癌诊断分期标准的改进评价方法,利用客观的影像学定义,取代了主观性强的体检;并且补充咽后淋巴结等遗漏的重要预后因素;调整了风险因素。
这些研究成果将鼻咽癌患者分期预测远处转移的准确性从58%提高到63%,有效地避免了30%的患者因为错误分期而导致的治疗过度或者不足,更好地指导了治疗决策。
AJCC/UICC制定的分期标准在过去14年共做了6项修订,其中4项马骏应邀在2019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作报告CHINA AWAR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均采用了马骏教授的研究。
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模式是放射治疗。
然而,放疗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器官造成损伤,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若在放射过程中照射范围小,可能会遗漏肿瘤导致复发率增大,若照射范围大,则可能引起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脑病等。
因此,精确的界定肿瘤与正常器官的范围和使用剂量是鼻咽癌放疗的首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马骏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绘制了鼻咽癌生长的“危险地形图”,提出了肿瘤照射和正常器官保护的范围和剂量标准,并通过研究证实,采用该标准,可以将病人的复发率由20%降低到7%,口干、听力下降等严重后遗症也由66%降低到42%,73.1%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要点鼻咽癌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但有明显的地域高发现象。
在我国,鼻咽癌的发病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呈南高北低趋势。
以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如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和江西一带较多。
华北、西北地区较少。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2.8∶1,40~59岁为发病高峰。
鼻咽癌有种族易感性及家族高发倾向。
鼻咽癌的病因尚不确定,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的或获得的)。
它往往涉及多个基因之间或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目前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为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或免疫及放射增敏剂等。
1临床表现根据鼻咽癌侵犯的部位和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的不同,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复杂多变的症状和体征。
1.1 症状1.1.1 血涕回吸性血涕为较早期外生型鼻咽癌的典型表现之一,以晨起时多见,少数可出现鼻咽大出血。
1.1.2 耳鸣及听力下降1.1.3 鼻塞1.1.4 头痛1.1.5 面部麻木1.1.6 复视及眼部症状1.2 体征1.2.1 颈部肿块1.2.2 鼻咽肿物1.2.3 颅神经受侵的表现2辅助检查2.1 实验室检查2.1.1 一般检查2.1.2 血液EB病毒检测2.2 影像学检查2.2.1 MRI/CT2.2.2 胸腹部CT或腹部MRI2.2.3 超声检查2.2.4 全身骨显像2.3 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2.4 其他检查3 诊断3.1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前文所述症状及体征,并符合下列之一者。
3.1.1 EB病毒检查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者。
3.1.2 鼻咽镜检间接鼻咽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观察到鼻咽、口咽、鼻腔有黏膜下隆起或菜花状结节肿物、出血、坏死物等。
3.1.3 CT、MRI和 PET-CT检查发现鼻咽腔肿块,鼻咽双侧壁及后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咽隐窝变浅或消失,或PET-CT表现为氟脱氧葡萄糖(FDG)高摄取。
见二维码附录2。
3.2 病理诊断3.3 临床分期鼻咽癌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
4 治疗原则对于Ⅰ期(T1N0M0)鼻咽癌,采取单纯根治性放疗的方式即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Ⅱ期(T0~2N0~1M0)鼻咽癌,在根治性放疗的基础上是否加用同期化疗存在较大争议,但其中 T2N1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远处转移发生率,提示更应该联合顺铂为主的同期化疗,不适宜顺铂的患者,可以用其他铂类药物替代。
不适宜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单纯放疗。
对于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推荐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系统性治疗。
对于复发鼻咽癌,应该遵循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复发模式,合理运用放疗、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手段,有计划地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尽可能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转移性鼻咽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初诊转移和治疗后转移2类,其治疗策略和预后不尽相同。
4.1 放疗鼻咽癌的放疗技术包括固定野调强放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以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等。
4.1.1 定位技术规范(1)鼻咽癌放疗体位:(2)鼻咽癌MRI模拟定位:4.1.2 放疗靶区定义4.1.3 根治性放疗的靶区勾画4.1.4 诱导化疗后根治性放疗靶区勾画4.1.5 放疗剂量4.1.6 危及器官的勾画和剂量限定4.1.7 特殊放疗手段的应用4.2 化疗化疗是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方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分期、年龄、行为状态评分、合并症以及药物的可及性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的时机、化疗的疗程等)。
在具体药物的选择上,顺铂仍然是首选,其他的药物还包括奈达铂、洛铂、卡铂和奥沙利铂等。
4.2.1 同步化疗方案4.2.2 诱导化疗方案4.3 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或复发/转移鼻咽癌。
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和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等。
4.3.1 EGFR单克隆抗体4.3.2 抗血管生成药物4.4 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适时采取合适的营养治疗对保证患者放化疗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推荐意见:(1)鼻咽癌患者放疗和化疗期间,应进行强化营养咨询。
(2)接受放化疗后,经口进食困难的鼻咽癌患者,短期可采用鼻饲管的方式进行营养治疗,长期则需要采取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方式。
(3)胃肠功能障碍的鼻咽癌患者,应采取肠外营养或肠外+肠内联合治疗。
5 复发鼻咽癌的诊治5.1 诊断需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EBV-DNA检测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5.2 治疗策略建议采用多学科诊疗(MDT)的模式,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复发病变的大小、位置、分期、复发间隔时间等合理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5.2.1 放疗首选IMRT,早期患者后装与IMRT疗效相似,但晚期并发症如鼻咽坏死、颅神经麻痹、出血、听力损伤等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5.2.2 手术鼻咽病灶可采用鼻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一般仅限于rT1~T2和部分早期rT3。
5.2.3 化疗化疗多为晚期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5.2.4 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鼻咽癌组织多高表达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因此可用 EGFR 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或尼妥珠单抗)、VEGFR 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靶向治疗。
6 转移性鼻咽癌的诊治6.1 诊断鼻咽癌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多处器官。
一般占初治患者的10%左右,初治时未发现转移的患者中,治疗后15%左右仍会发生远处转移。
6.2 治疗全身系统治疗(4~6程)为主要方式,在全身治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的基础上,对于肿瘤控制良好预后较好的患者,推荐积极使用手术、放疗、介入治疗等局部治疗方式同时处理转移灶和原发病灶(初治转移者),以期获得长期的肿瘤控制。
6.2.1 原发病灶的处理建议在化疗后再根据肿瘤的反应决定是否给予局部放疗,可以有效地筛选出最合适的患者,从而避免部分患者进行无益的局部治疗。
6.2.2 转移灶的处理寡转移鼻咽癌在原发灶根治性治疗的基础上如能积极处理转移病灶,部分患者或能达到治愈。
多发转移灶由于数目多、分布广,局部处理难度较大。
且多发转移患者生存期短。
可根据临床实际酌情处理,对于出现症状的部分患者推荐以姑息减症处理为主。
7特殊类型鼻咽癌诊治7.1 鼻咽涎腺型腺癌7.2 鼻咽部腺癌7.3 青少年儿童鼻咽癌7.4 妊娠期鼻咽癌8 常见放疗并发症及处理8.1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8.2 急性放射性黏膜炎8.3 急性放射性皮炎8.4 急性放射性涎腺损伤8.5 急性放射性耳损伤8.6 放射性脑病9 鼻咽癌全程管理9.1 治疗前管理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状态,根据临床指征行以下检测: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ECOG评分、抑郁症筛查(见二维码附录6);牙科、口腔修复并评估头部和颈部的放射治疗所导致的口干症和唾液腺功能障碍风险,包括放射性骨坏死等;听力图检测、眼科和内分泌评估,建议至专科评估;戒烟管理、生育/生殖咨询;营养、言语和吞咽功能、口腔黏膜疼痛的评估及管理。
9.2 治疗期间管理患者治疗过程中因放化疗、免疫治疗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放疗期间注意射野内皮肤及软组织的保护,加强张口及转颈的锻炼,保持口腔清洁,促进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愈合,评估口腔念珠菌病并按临床指示进行治疗,注意鼻腔/鼻咽腔的清洁保护,重视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应注意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损害。
免疫治疗时应注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
9.3 治疗后管理治疗结束后怀疑局部或区域残留,或怀疑远处转移,应在治疗后每个月复查≥1次。
如不存在上述问题,一般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1次,以后第1~3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最长≤4个月;第3~5年内每4~5个月复查1次,最长不超过半年,5年后每年复诊1次。
建议使用RECIST1.1进行肿瘤疗效评估(见二维码附录7)。
如有可能,应由同一名评估者进行评估,以确保内部一致性。
如果怀疑疾病进展,可决定在任何时间重复影像扫描。
治疗后的随访应包括详细的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完整的头部和颈部影像学检查及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根据临床指示可进行平扫或增强的胸部CT、腹部B超及骨ECT检查以及EBV DNA监测。
如果行颈部区域放疗,则每6~12个月复查促甲状腺激素。
放疗结束后仍应注意保护射野内皮肤及软组织,继续加强张口及转颈的锻炼,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鼻腔/鼻咽腔的清洁保护。
定期行口腔和口腔内放射治疗部位的牙齿评估及言语、听力、吞咽功能、营养和心理状态评估。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