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第七节中风【概述】一、定义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喎斜或伴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二、沿革1、《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

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2、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3、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对病因的认识有了较大突破,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4、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中风”立论,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

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类似,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病因病机】一、病因1、积损正衰;2、情志失调;3、劳倦过度;4、饮食不节。

二、病机1、主要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2、病位: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3、病性:本虚标实。

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为发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

4、分类:中脏腑(闭证、脱证)和中经络。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是其主症。

轻症可无昏仆而仅见仅见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古代医学著作中也有关于中风的描述和治疗方法。

以下将通过引用一些古籍案例举喻来了解中风病的一些症状和治疗方法。

1. 《内经》《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之一,其中关于中风的记载较为详细。

在《灵枢·中风病》篇中,描述了中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案例一:《灵枢·中风病篇》中提到:“中风者,乍中乍解,发作有时,夫阳气盛则为阳中风,阴气盛则为阴中风。

”这一句话说明中风可分为阳中风和阴中风两种类型,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案例二:书中还提到中风病人可出现舌强不语、身半不遂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是一致的。

治疗方法方面,《内经》中也提到了一些方法,如“以火罨灸其一侧,人取其阳,火取其阴,人火相得,治其病。

”这种通过烧灼来刺激患者的治疗方法在古代被用于中风病的治疗。

2. 《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之一,主要介绍了温病(古代医学中指传染病)的治疗方法。

虽然中风并非温病,但其中也记载了一些与中风相关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案例三:《伤寒论》第73条提到了“中风解落”的病情,病人出现头痛、饮食不消化、呕吐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现代中风的一些症状相似,说明中风在古代医学中已有一定的认识。

治疗方法方面,《伤寒论》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中风,但通过推荐一些治疗方法,如“桂枝汤主中寒,加厚朴杏子以温之”来治疗中风的寒证。

可见古代医生常将中风归入寒凉类疾病,并采用温热的方法进行治疗。

3.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方剂学的经典之作。

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中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记载。

案例四:书中记载了“中风偏瘫”和“寸脉弦而数”的病情,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语言不通畅等,说明中风的表现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治疗方法方面,《金匮要略》推荐了使用桂枝加附子汤进行治疗。

这种方剂中的桂枝、附子等药物具有温阳作用,常被用于治疗中风的寒证。

中医各家学说中风

中医各家学说中风
《古今录验》有白术,不 用杏仁。《救急》无川芎、杏仁,只十味。延年无防风。)〕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诸风第二》
大续命汤
治肝疠风,猝然喑哑,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 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
麻黄(八两) 石膏(四两) 桂心 干姜 川芎 (各二两) 当归 黄芩(各一两) 杏仁(七十枚) 荆沥(一升)
小续命汤
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 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甘草 芍药
杏仁(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
子(一枚)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 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 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 服之,可以防瘖。〔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热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两沸,掠去沫,下诸 药,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荆沥煮数沸,分四服。能言未瘥, 后服小续命汤。旧无荆沥,今增之,效如神。〔《千金翼》有甘草。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诸风第二》

中风各家学说述评

中风各家学说述评
拿马扎来,我要学习!
刘签兴
2016-11-18
中风一病,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为医家所
关注并不断地进行论争的题目。争论的焦点, 主要是有关中风的病因病机以及直接与之相关 的治疗方药等问题。各家对中风的论述,我拟 分为“三论”,即“内虚邪中论”、“真中类 中论”和“非风论”述评之。
内虚邪中论
“内虚”,泛指人体正气不足;“邪中”,指风邪 乘虚而中伤于人。这是中风各家学说中最早出现的一种 学说,有关论述始于汉末张仲景氏而完成于明清。 “中风”之名,最先见于《内经》,但《内经》之 “中风”,非是病名,“中”是作动词来使用的,“中 风”也就是“中于风邪”,“伤于风邪”的意思。如:
河间大胆地否定了前人旧说 ,强调“火热”为中风之本,而 “火热”的起因,他认为“多因 喜怒思悲之五志有所过极”而致 。至其病机,刘氏则云:“由于 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 衰,不能制之,则阴虚(肾水虚 衰)阳实(心火暴甚),而热气 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 卒倒无所知也。”
河间此论,实开后世中风“阴虚阳亢”说的先声, 也是最早的“非风论”。在治疗上,他提出用防风通圣 散、三化汤一类方剂,以泻其“阳实”,并推祟《局方 》至宝丹、灵宝丹二方,认为其作用也在于坠其拂热, 开窍宜通。而他拟定的地黄饮子,则系一通调之方,重 点在治肾虚之本,今日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确有 良效;他还主张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四物用于中风后遗 症期,以调补气血。可见河间还不完全是张介宾所批评 的“专治其实”,“以治外风法治内风”。
仲景《金匮要略》始以“中 风”作为一个病名,从篇中所述 “半身不遂”、“喎僻”、“肌 肤不仁”、”重不胜”、“不识 人”、“舌即难言、口吐涎”( 《脉经》作“口吐瘀涎”)等临 床表现看,显然与《内经》之“ 中风”不同,也与《伤寒论》太 阳病篇桂枝证之“中风”不是一 回事。

仲景《金匮要略》中风病浅析

仲景《金匮要略》中风病浅析

仲景《 金匮要略》 中风病浅析
曲玉梅 张大辉 谷 晶 (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 5 2 . 7 4【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6- 6 5 8 6 ( 2 0 1 5 ) 0 7- 0 0 6 0- 0 1
【 摘要】 《 金匮要略》 首创“ 中风病” 病名, 病机重视“ 内虚邪中” , 治疗强调运用扶助正气、 疏散外邪之药, 对后世论治中风病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 金匮要略》 原文, 探讨张仲 景论治中风病思想, 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中风病 学术思想 中风被古代医家称为四大顽疾( 风、 痨、 臌、 膈) 之首。“ 中风” 一名首载《 素问·风 论》 , 但并非现在所指中风。《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正式把中风病命为“ 中 风” , 自此中风病有了正式病名。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中专设《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篇, 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辨证分类、 治疗方药全面论述, 为后世论治中风病奠定良好 基础。 一、 阐述病因病机, 内虚邪中 从中风的病因病机学说看, 唐宋以前主要以“ 外风” 学说为主, 多以“ 内虚邪中” 立 论。到金元时期, 河间提出“ 肾水不足 心火暴盛” 的观点, 东垣以“ 正气自虚” , 丹溪则以 “ 湿痰生热” 所致, 三家立论虽不同, 但都偏重于内在因素, 这是中风病因学说的转折。 明·王肯堂指出“ 久食膏梁厚味, 肥甘之品, 损伤心脾。清·沈金鳌《 杂疾源流犀烛·中 风源流》 指出“ 肥人多中风” , 河间曰: “ 人肥则腠理致密而多郁滞, 气血难以通利, 故多 卒中也。 ” 清·叶天士阐明“ 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 木少滋荣” , 故肝阳偏亢, 导致“ 内风时 起” 的发病机理; 清·王清任《 医林改错》 指出是由‘ 气虚血瘀’ 而成。 下面从《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原文来看看仲景观点: “ 夫风之为病, 当 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 ” 指出中风者正气已虚, 肝肾阴 血亏损, 阳气不足, 故脉来微弱。阴血不足, 肝风易动, 风燥化火, 或五志化火, 故脉数。 数为病邪有余, 是邪实之证。火热灼液为痰, 痹阻脉络, 气血不能畅行, 筋脉失养, 故病 变轻者出现一臂偏废; 重者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而成半身不遂。说明中风是因气血 不足, 外邪诱发为病。 《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 紧则为寒, 浮则为虚, 虚寒 相搏, 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 络脉空虚, 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 邪气反缓, 正气即急, 正气引 邪, 涡僻不遂。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 即重不胜; 邪入于府, 即不识人; 邪入于 脏, 舌即难言, 口吐涎。 ” 再次强调中风病的发生是“ 内虚邪中” 。寸口的脉象浮而紧, 紧 为感受外邪的表现, 浮而重按无力为血气不足的虚象。寒邪乘虚袭入, 最初只是在肌 表, 但由于血虚的缘故, 大经小络就可能由于某处空虚, 而使风寒等外邪易于侵入而不 易外泄。拿面部来说, 不论是左或右侧, 凡受到邪气侵袭一侧的经络往往表现为弛缓状 态; 而没有受邪气侵袭的一侧, 因该侧经脉和肌肉的功能正常, 反而似乎显得紧急, 这种 情况也就是所谓正气牵引邪气, 其结果眼睛和口角歪向不病的一侧, 同时出现偏瘫, 患 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如果风邪侵犯于络, 皮肤的感觉就会消失; 风邪侵犯于经, 身体 就感到重着不灵活; 风邪侵犯于腑, 神志就不清楚; 如风邪侵犯于脏, 说话就不方便, 而 且还会吐涎沫。 中风的辨证, 病变轻浅者, 邪中络脉, 营气不能运行于肌表, 以致肌肤麻木不仁。病 变较重者, 邪中经脉, 经脉阻滞, 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 以致肢体重滞不易举动。病势更 为深重者, 是邪气传入于腑, 如胃腑缓弛不用, 胃中湿浊郁蒸, 神失清灵, 故不识人。病 势最为深重者, 邪气传入于脏, 如邪气归心, 乱其神明, 则舌强难言, 津液失摄而口中吐 涎。后段揭示中风病的传变过程, 由病邪之轻重, 病位之浅深, 可分为中络、 中经、 中腑、 中脏四个病情阶层。本文的精神, 至今仍是指导中风病辨证的思想方法。 二、 治则方药 根据中风病“ 内虚邪中” 病机, 治疗上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篇记载有 侯氏黑散、 风引汤、 防己地黄汤。 1 、 侯氏黑散: “ 治大风、 四肢烦重, 心中恶寒不足者” ( 《 外台》 治风癫) 。“ 菊花 4 0分 0分 细辛 3分 茯苓 3分 牡蛎 3分 桔梗 8分 防风 1 0分 人参 3分 矾石 3分 黄芩 白术 1 5分 当归 3分 干姜 3分 芎隱 3分 桂枝 3分 --- 为散, 酒服方寸匕, 日一服。 ” 药法: 除 湿蠲痹、 散风活络。 --- “ 大风” 可能是风邪偏重之义。 --- 风寒湿痹。 2 、 风引汤: “ 除热瘫痫。 ” “ 大黄 干姜 龙骨各 4两 桂枝 甘草 牡蛎各 3两?寒水石 滑 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 6两 --- 温服一升” ( 治大人风引, 少小惊痫瘛 ? 日数十发, 医所不疗, 除热方。巢氏 流脑、 乙脑、 小儿惊厥、 小儿麻痹症。 云脚经宜风引汤) 。

【中风概述】(1)

【中风概述】(1)

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用皮肤针反复叩刺背部肺俞、 脾俞、胃俞、膈俞和手足阳明经线。隔日1次。
(2)电针法:在瘫痪肌肉处选取穴位,针刺后 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分 钟。
【经验介绍】 【附注】
【思考题】
1.痿证的治则、处方、及方义如何? 2.为什么说“治痿独取阳明”?
不寐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或“不得眠”、 “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 获得正常睡 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 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时则以彻夜不眠 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病因病机】
1.病因为内伤; 2.病机总属阴阳失调; 3.心主神明,其病位在心。
【辨证】
临床辨证主要从脏腑虚实入手。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以相应八脉交会穴、 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及操作:
其他治疗
(1)耳针法:选皮质下、心、肾、肝、神门、垂前、 耳背心。毫针刺,或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病因病机】
1.痿证病因繁多。 2.基本病理为津液、气血、精髓亏耗,筋脉失 于濡养。
【辨证】
主症: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 或瘫痪。
【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以手足阳明经 穴和夹脊穴为主。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 脊穴;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 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配穴及操作: 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
本病的主症为一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因而发 生口眼歪斜。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名称较多,如 “口歪”、“口僻”、“面瘫 ”、“歪嘴风”等, 多列在“中风”门下。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 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太阳、 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

症状为中风古方病案

症状为中风古方病案

中风《唐书》载许允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

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

允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瘥。

遂造黄芪防风汤,煮数十斛,置床下,气如烟雾,熏蒸之而得语。

遂超拜义兴太守。

震按:书称允宗医术若神,曾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

即此条,思虑巧矣。

然仅可治真中风,《内经》所谓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也。

邪从汗解故得语。

若概试诸不能言者决无效。

又按:罗谦甫治史太尉,冬月坐火炉左侧,觉面热,左颊微汗。

旋出外,因左颊疏缓,被风寒客之,右颊急,口喎于右,脉浮紧,按之洪缓。

罗用升麻汤加桂枝、白芷、艽、防,兼灸地仓、颊车穴,此治风中阳明经之表证也。

赵僧判半身不遂,语言不出,神昏面红,耳聋鼻塞,六脉弦数。

罗谓中藏者多滞九窍,中府者多着四肢,今脏腑俱受邪,先用三化汤行之,通其壅滞,使清气上升,充实四肢。

次与至宝丹,安心养神,通利九窍。

五日音声出,语言稍利,惟行步艰难,又刺十二经之井穴以接经络,随四时脉症加减用药,百日方愈。

此治中腑兼中脏之里证也,皆风邪实证也。

张安抚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自汗恶风,痰嗽不寐。

罗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

《经》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神先病也。

邪风加之,动无常处,治病必求其本,邪气乃服。

用加减冲和汤,汗加黄芪,嗽加五味。

其昼夜不睡,因心事烦冗,心火上乘阳分,卫气不得入于阴。

用朱砂安神丸,遂得寐,诸证渐减,惟右肩臂痛。

《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

又云:下陷者灸之。

为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肩膊痛不能动,宜以火导之补之。

乃于右肩臂上肩井穴,先针后灸,隔一月,再灸肩井,次于尺泽穴,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与正气相接,遂能运动。

仲夏用清肺饮子,秋分用益气调营汤,全愈。

此治中经兼中腑,本虚标实之症也。

许允宗所治亦系本虚标实者,但病起于暴,故用蒸法,亦如通关散之取嚏,稀涎散之探痰也。

丹溪治浦江郑君,年近六旬,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又犯房劳,一夕如厕,忽然昏仆,撒手遗尿,目上视,汗大出,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位,(杨曰:将脱之象。

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古文

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古文

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古文
在古文中,治疗中风常常涉及到调理脾胃,因为古人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的运化对整个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医家强调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古代医学家常常强调“脾主运化”和“胃主受纳”,认为脾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等疾病。

因此,治疗中风时常常会采用补脾健胃的方法,比如通过调整饮食、药膳、针灸、按摩等方式来调理脾胃功能,以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古代医学中也有一些关于药物治疗中风的记载,常常会选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血的药物来治疗中风,比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这些药物被认为具有补脾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有助于治疗中风。

总的来说,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补脾胃治疗中风的内容主要包括调理脾胃功能、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法都是从多个角度全面治疗中风的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

中风方首学习辑要

中风方首学习辑要

中风方首学习辑要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

相当于西医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它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塞、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1.一呷散(《魏氏家藏方》卷一)【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15g,白僵蚕15g,全蝎7个(去毒)。

【制法】上药生为细末。

【用法】每次0.6g,用生姜自然汁调药灌之。

【功能】消豁痰涎。

【主治】猝中,昏不知人,咽喉作声;喉痹缠喉,一切风痰壅塞。

2.一粒金丹(《宣明论方》卷十三)【药物组成】草乌头、五灵脂各500g,木鳖子120g,白胶香250g,地龙120g(去土,炒),细墨30g,乳香30g,当归60g(焙),没药60g,麝香3g。

【制法】上为细末,再研一千下,糯米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1~2丸,温酒送服。

吃药罢,遍身微汗有验。

【功能】祛风除湿,化淤通络。

【主治】中风瘫痪,麻痹不仁。

3.二香三建汤(《袖珍方》卷一引《济生方》)【药物组成】天雄、附子、川乌各30g(生用),木香15g(不见火),沉香(旋磨水)。

【制法】上?咀。

每次12g,用水220ml加生姜10片,煎至160ml,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逐阴救阳。

【主治】中风,言语謇涩,手足偏废。

4.七星丸(《魏氏家藏方》卷一)【药物组成】附子(生,去皮、脐)、白附子(炮)各6g,半夏(汤泡7次)、香附子(去皮)、天南星(汤泡7次)各15g,石膏30g,地龙9g(去土)。

【制法】上为细末,韭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7丸,食后、临卧用茶汤或温酒送服。

【主治】中风。

5.八味生脉汤(《杂症会心录》卷上)【药物组成】熟地15g,人参6~15g,麦冬6g,山药5g,山萸肉5g,丹皮3g,茯苓3g,肉桂1.5g,泽泻1.5g,五味子1.5g,川附子1.5g。

【制法】用水400ml,煎成280ml。

《医学三字经》第7讲(中风)

《医学三字经》第7讲(中风)

《医学三字经》第7讲(中风)2018.03.01 晴天星期四湖心亭公园好!准备好没有?《医学三字经》今天看看哪几句条文?这每一句条文都很精华。

以前啊,人的著作能够被奉为经字的都不一般,文经武会。

这个经典的经。

昨天我们讲完了第一章,医学源流论了,其中最后一句话叫:取法上,得慈航啊。

就说你学习呢,要立上等愿。

要跟上乘的人比,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跟牛人比。

看谁更牛气冲天,看谁创出的事业更大,这叫取法上,得慈航。

你就会得到这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我以前啊,看到那些学生拼命在请教别人学习方法。

其是他们忘记了,榜样学习是最好学习方法。

我为什么打造尖山峰计划?到最后啊。

到建五个亭子,金顶、银顶、铜顶、铁顶跟石顶。

每个顶啊,一个顶就放什么?放这个民族英雄人物,第二个顶那个平凡而又能感动中国的人物。

第三个顶放各家学派的名人百家,代表百花开放,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四个顶呢,放三个行业的祖师爷。

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这个义圣胜关公、画圣吴道子、画圣王羲之,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各个行业登封造极的人物,把他放到那里,最后面一个金顶最上的放什么?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上下五千年,纵横10万里。

你说要这种类型的人物,他被影响是5000年的。

他的面积呢,是全球的。

这种人物我们中国有,我们中国三个放上去,老子、孔子、释迦摩尼佛。

是三教圣人。

因为今教乃万世太平之源,自然乃天下稳定之根。

所以一个天下,你看一个地方,你去这个地方有没有潜力能不能发展得好,看两样:一看这里的自然山水美不美?生态环境好不好?第二呢?看这里的文教,大家有没有很崇尚教育。

所以以前我们五经富,元朝在此开征地,大掌山下,龙江河畔,元朝在此开征地,就是元朝的时候我们就开了曾氏的征地。

《中国五经富》。

所以我们五经富啊,在古代那个清朝到明国的时候,你在外国你只要寄信,wujingfu china,我们就收的到。

不需要写省市县的,名头这么响。

当时的话五经富啊。

它一直都没有出这个厉害的人物。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中风之名首见于《内经》,而后历代医家文献对本病的论述颇详,诸方书将其列为首论,以其为人之大病,动关生死。

在《内经》、《金匮要略》、《医方类聚》、《丹溪心法》等著作中都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脉证方药及后遗症的治疗都有很详细完整的论述,卷帙繁多,内容丰富为后人论治中风起到了奠基作用,被后世广泛应用,现就个人心得试论述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综观历代医论,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很全面,或正气不足,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或劳损而发病。

1.1 虚损所致《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曰“夫脏腑久虚,气血衰弱,腠理开泄,阴阳不和,真气散失,荣卫虚竭,邪气毒风,从外而入,伤于经络,固名卒中风也”。

《新编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卷之三》曰“夫中风者,虚风中于人也”。

《医学指迷》云“人必先虚,而后风入之。

气虚之人,腠理不密,故外风易袭;血虚之人,肝木不平,故内风易作。

盖虚之所在,邪必凑之,腑虚则中腑,脏虚则中脏,血脉虚则中血脉。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

都说明了劳损正气不足经络空虚使风邪入中。

1.2 饮食所致《内经•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云“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丹溪心法•中风》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风木过动,中土受伐……饮食变痰……痰火阻窍,神志不清”。

说明了饮食不节,脾失健运,酿湿生痰阻络蒙窍而发中风。

1.3 情志所致《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医方类聚•卷十三》云“夫中风……喜怒过伤,饮食无度,嗜欲恣情……风邪之气中于人也”。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曰“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

说明了五志过极生风动火,气热郁逆蒙闭清窍而发本病。

有关中风的中医经典条文

有关中风的中医经典条文

有关中风的中医经典条文“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这就像风这个调皮鬼,专门找五脏六腑的弱点进攻。

你看那中风的人,突然身体一侧不能动了,像被风把身体的一部分吹“僵”了。

就像大树,风大的时候,有的树枝被吹断,人的身体也被这股“邪风”伤害啦。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脏就像身体里的大将军,要是它出问题,风邪就容易捣乱。

就像将军失职,敌人就会入侵。

有的老人头晕目眩,走路不稳,像喝醉了酒一样,可能就是肝脏没守好,让风邪钻了空子,影响到身体啦。

“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那些胖胖的富贵人容易得中风,这就像装满财宝的马车,太重了容易出故障。

他们吃的太好,身体负担重,就像马车超载。

你看那些天天大鱼大肉的人,身体里像有个小火炉,血脂高,血液流动不畅,就容易被中风盯上呢。

“气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这多可怕呀!气血像调皮的孩子,一股脑往头上跑,就像洪水冲向堤坝。

人突然就倒下了,像房子塌了一样。

要是气血能恢复正常,就像洪水退去,人还有救,不然可就危险啦。

“内虚暗风,乃阴阳两虚,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身体里像有个小天平,阴阳平衡才好。

要是阴虚了,就像天平一边轻了,肝阳就像翘起来的那一边,变得很“狂躁”。

这内风就像小恶魔,在身体里捣乱,导致中风,人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呢。

“风痱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

”风痱这种情况,就像身体被施了魔法。

人虽然没什么痛感,但是四肢像没了力气的面条。

不过要是意识还比较清楚,说话能让人听懂,就像黑暗里还有一丝光亮,还有治愈的希望呢。

“夫风为百病之长,故医书咸以中风列于首门。

”风邪就像一群坏蛋的老大,它带来好多麻烦。

中风在医书里排前面,就像重要的通缉犯,医生们都很重视。

因为它对人的伤害太大啦,一旦中风,整个生活都像天翻地覆了一样。

“中血脉则口眼歪斜,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

”这中风像个大怪兽,攻击的地方不同,危害也不同。

关于中风的经典文献

关于中风的经典文献

关于中风的经典文献
中风,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多用“半身不遂”“口眼斜”、“猝然仆倒”等症状来界定这个疾病。

最早关于中风病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古代医籍《黄帝内经》。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中风”的病名,并对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隋唐时期,中风、风癔、风偏枯等都被归为中风的范畴。

到了元代,王履首次将中风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描述各有不同,病因病机方面包括有风邪致病、火邪致病、痰湿致病、血瘀致病和因虚致病等,并且多种证候常非单独存在,而是互相兼见。

治疗方法也逐渐完善,有祛风通络法、通腑泄热法、镇肝熄风法、涤痰化浊法、活血化瘀法、滋补肝肾法与扶正祛邪法等。

西方医学对中风的研究也非常丰富。

例如,剑桥大学Hugh Markus教授特别录制的短片介绍了中风的复杂病理,并列举了中风研究的关键靶点和推荐诊断生物标志物产品。

综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对这一疾病的介绍,中风根据病因和症状,又可以细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证治准绳·杂病》中风

《证治准绳·杂病》中风

《证治准绳·杂病》中风中后当如东垣法,分中血脉、中腑、中脏施治。

《灵枢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故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又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志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

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此《内经》论中风之浅深也。

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

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

中血脉,外有六经之形症,则以小续命汤加减,及疏风汤治之。

太阳经中风,无汗恶寒,于续命汤中加麻黄、防风、杏仁一倍,针太阳经至阴出血,昆仑举跷。

有汗恶风,于续命汤中加桂枝、芍药、杏仁一倍,针风府。

阳明经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于续命汤中加石膏二两,知母二两,甘草一两。

有汗身热不恶风,于续命汤中加葛根二两,桂枝、黄芩各一倍,针陷谷,刺厉兑。

太阴经中风,无汗身凉,于续命汤中加附子一倍,干姜加二两,甘草加三两,针隐白。

少阴经中风,有汗无热,于续命汤中加桂枝、附子、甘草各一倍,针太溪。

凡中风无此四证,六经混淆,系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每续命八两,加羌活四两,连翘六两,刺厥阴之井大敦以通其经,灸少阳之经绝骨以引其热。

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汤,或《局方》中麻仁丸通利之。

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知为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语言也。

宜大秦艽汤养血而筋自荣。

若内外症俱有之,先解表而后攻里。

若内邪已除,外邪已去,当服愈风汤以行中道。

久服大风尽去,纵有微邪,只从愈风汤加减治之。

然治病之法,不可失于通塞,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如此乃常治之法也。

久之清浊自分,荣卫自和矣。

中脏,痰涎昏冒,宜至宝丹、活命金丹之类。

(若中血脉中腑之病,初不宜用龙脑、麝香、牛黄,为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龙脑入肾治骨,恐引风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疗中风后遗 症。 近代·张山雷、张伯龙、张锡纯: 阴阳失调,
气血并 逆,直冲犯脑。——潜降镇摄。
中医内科学中风
5/24
三、范围: 脑血管意外 出血性 脑溢血
珠血。 缺血性 脑血管痉挛
脑血栓 脑栓塞 面神经麻痹。 相当于“国家标准”: “中风” 、“风(喑) 痱” 、“口僻” 、“面瘫”
中医内科学中风
3. 元神败脱,神明散乱——参附汤鼻饲。 加减: 汗出不止: 黄芪、龙骨、牡蛎、山萸肉。 严重: 参附针静滴。
中医内科学中风
21/24
六.转归
康复 后遗症 死亡
头痛, 眩晕, 心悸, 消渴→中风→痴呆, 痫证。
中医内科学中风
22/24
七. 预防与护理
1)先兆 2)饮食宜忌 3)房事情志 4)功效锻炼 5)语言训练 6)危重者: 注意生命体征 7)防治感染。
4. 阳闭、阴闭: 都是中风中脏腑闭证。 阳闭: 热象。 阴闭: 寒象。
中医内科学中风
11/24
五.辨证论治•辨证关键点
5.辩病势顺逆: 神志,瞳神,抽搐,呃 逆,戴阳,呕血,黑便。
6.辅助检验: CT,MRI。
中医内科学中风
12/24
五.辨证论治•类证判别
中风: 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醒后留有后 遗症。 痫证: 昏迷,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异常叫声,
下肢软弱: 川断、牛膝、桑寄生、杜仲。
口眼歪斜: 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
气短乏力: 党参、白术。
小便失禁: 益智仁、桑螵蛸。
言语不利: 菖蒲、远志。
苔腻: 半夏、天竺黄。
肢冷: 熟附子。
偏瘫日久: 水蛭、虻虫、地鳖虫、乌梢蛇、莪术、
鬼箭羽、鸡血藤。

《古今医鉴》中风

《古今医鉴》中风

《古今医鉴》中风脉风邪中人,六脉多沉伏,亦有脉随气奔,指下洪盛者。

挟寒则脉带浮迟,挟暑则脉虚,挟湿则脉浮涩。

《脉经》曰∶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气实相搏,入于腑则愈。

此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为入脏,死。

身温和,汗自出,为入腑,而复自愈。

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者,宜吐。

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虚者,皆虚与痰也。

大法宜浮迟,不宜强大数。

若脾脉缓而无力者,最为难治。

盖风喜归肝;肝木克脾土,则大便洞泄,故不治也。

证夫风中于人也,曰卒中,曰暴仆,曰暴喑,曰蒙昧,曰僻,曰瘫痪,曰不省人事,曰语言謇涩,曰痰涎壅盛,或死,或不死,皆以为中风之候也。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至为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

又曰∶风者,善行而数变。

又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

《千金》云∶岐伯所谓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谓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谓身无疼痛,四肢不收也;三曰风懿,谓奄忽不知人也;四曰风痹,谓诸痹类风状也。

《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

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克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痰沫。

是以古之明医,皆以外中风邪立方处治。

及近代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三子者出,始与古人异矣。

河间曰∶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

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

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

东垣云∶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

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

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者,则间而有之,亦是形盛气衰,故如此耳。

丹溪曰∶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盛。

《医书全方解》---中风偏枯-第一方(解)

《医书全方解》---中风偏枯-第一方(解)

《医书全方解》---中风偏枯-第一方(解)1周前自古以来,中风是人类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在当下我国中风患者,十治九瘫,我有时候也想不通,为何国家要打击民间中医,打击民间中医的结果,就是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终身病”类型,只要西医没办法治疗的病,就都是终身病,当然我写的这些话没有一句话是假的,如果你不相信大可以自己去验证。

大小息风汤是千古验方,虽然《中风斠诠》张山雷将其批的一无是处,但是我依然推荐其为治中风之首方,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忘记的是,方子是死的,能够辨证施治才是第一要务,中风门中已将中风名家之语已经明呈,我之所以在这里继续放屁的原因实在是很多,但是再多的废话不如我们一起看看方剂,再来细谈。

此篇中我一连抄袭古书上多个续命汤,其实基本上都是类同的。

几乎都是以,麻黄、人参、防己、杏仁、甘草、川穹、白芍、肉桂等为基础的加减变化,据传早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之前续命汤早已有传,所以后代就有药王续命汤与古续命汤两个版本的流传,都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究竟续命汤的要义何在,在治疗中风上的特点是什么,我尝试来解释一番,作者我虽然读了不少中医书籍,悟出了一些人体的道理,终究没有完全吃透,简单来说一下这几味药吧,先来品品麻黄,我们治病先要搞清楚脏腑的变化,这是我们去揣测人体变化,治疗的依据所在,麻黄一药,归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散风透疹,其对水肿以有疗效,因为其可以利水就能利尿,自然可以退水肿,而作用原理我个人觉得与肺脏参与人体水液代谢有关。

《雷公炮制药性解》说其入肺心大肠膀胱四经,主散在表寒邪,通九窍,开毛孔,破症结,除积聚,《本草求真》谓其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为六经外藩,总经络而统营卫,其经之脉起目。

上脑下项。

循肩挟脊抵腰。

行于身后。

故凡寒入是经。

其症必见头痛。

发热恶寒。

腰脊卒强。

无汗。

脉则尺寸俱紧。

是为伤寒。

若汗自出不止。

及脉不紧不浮。

其症或不恶寒而止恶风。

是为伤风。

)兼入手太阴肺,仲景谓其乃肺经专药,《本草求真》对麻黄论之极详,我在《中医不是科学》里面用整整一个下篇来论述中风的诊治。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治中风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治中风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治中风叶天士是我国清代名医,其医术精湛,医理渊博,不仅在温病理论上有卓著的贡献,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而且在中风的治疗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研究和挖掘叶氏的学术思想,不仅对丰富中医理论,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均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就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中风的特色做一探讨。

1阳化内风涉及五脏为病机之根本有关中风的病机认识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而其中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三家立论不同,但都偏于内因。

其后明代医家又倡“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至清代,叶天士综合了前人的观点,继承了“内风”的理论,又有自己的见解,创立“阳化内风”说。

阳化内风是指由于肝的阳气升腾太过,无以制约,而引起肝风内动的一种病理现象。

临床上可见眩晕、震颤、抽搐、惊厥、肢麻、手足蠕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突然昏仆等症。

叶氏认为这些症状乃是“身中阳气变动”,其“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是主要原因。

由于“肝为风木之脏,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故肝的特性决定了肝阴易虚,肝阳易亢。

引起内风动越的原因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许多的论述。

如“年高水亏,肝阳升逆无制”;“凡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肢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累”;“有年偏枯,是气血皆虚”;“木火体质,复加郁勃,肝阴愈耗,厥阳升腾”。

可见,肝肾阴虚为中风的根本,风阳上亢是其标,阴虚阳亢、阳化内风是中风的主要病机。

叶氏认为中风的病机演变与肝关系密切,但肝阳之所以能潜藏,肝风之所以能宁谧,“全靠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故一旦肾虚失荣,血虚失濡,肺虚失清肃,中土失培,皆可致肝失濡养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中风中医文献整理

中风中医文献整理

中风科文献记载的中医诊疗方法[文献摘要]《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囗吐涎。

”《东垣十书·溯洄集》“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证治汇补·中风》:“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素问·至真要大论》:“血实宜决之”。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陈自明):“论曰:夫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

------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是也。

治之先宜养血,然后驱风,无不愈者。

宜用大八风汤、增损茵芋酒、续断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中医方药]一、内服: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当归尾6g川芎6g生黄芪120g桃仁6g红花6g赤芍9g地龙9g水煎服2.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生地黄三两、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茯苓、石菖蒲、远志、肉桂、麦冬各一两,五味子五钱。

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

3.三生饮《妇人大全良方》:生南星、生乌头、生附子、木香。

4.二十五味珍珠丸《藏药标准》珍珠20g石灰华100g丁香50g肉豆蔻40g草果30g降香100g豆蔻40g檀香50g沉香80g毛柯子100g木香80g荜拨40g金礞石40g香旱芹子40g黑种草子30g麝香1g诃子130g余甘子100g桂皮40g螃蟹50g冬葵果80g草莓果100g犀角30g藏红花20g牛黄1g,将珍珠、藏红花、牛黄、麝香、犀角分研,其余药物共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晾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中风
中风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疾病。

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又称卒中。

西医学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出血性卒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书中称卒中昏迷为“仆击”“大厥”“薄厥”,称半身不遂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

其认为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诱发本病,与体质、饮食有关。

《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关于其病机的论述,《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2.东汉·张仲景《金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始有“中风”病名及专篇,认为“脉络空虚,贼邪不泻”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按病情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对中风证治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一般认为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

3.唐宋以后,对中风的病因认识有了较大的突破,突出以“内风”立论。

如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认为“正气自虚”,“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论中风》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王履《医经溯集·中风辨》提出“真中风”“类中风”的病名。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提出“中风非风”说,认为中风乃“内伤积损”。

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六》首次将中风重证分为闭证和脱证。

清·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提出滋阴息风、滋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

王清任以气虚血瘀立论,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方剂。

5.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肝阳化风、气血上逆、直冲犯脑所致。

6.《素问·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7.《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8.《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
自病也。

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

”“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

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

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如此庶乎析理明而用法当矣。

9.《景岳全书·非风》:“凡非风口开眼闭,手撒遗尿,吐沫直视,声如鼾睡,昏沉不醒,肉脱筋痛之极,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或头重面鼻山根青黑,汗缀如珠,痰声辘辘者,皆不治。

非风之脉,迟缓可生,急救弦大者死。

10.《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养,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息风,养营络,补阴潜阳。

……或风阳上,痰火阻窍,神志不清,则有至宝丹芳香宜窍,或辛凉清上痰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