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中风

中风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又称卒中。西医学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出血性卒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书中称卒中昏迷为“仆击”“大厥”“薄厥”,称半身不遂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其认为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诱发本病,与体质、饮食有关。《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关于其病机的论述,《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2.东汉·张仲景《金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始有“中风”病名及专篇,认为“脉络空虚,贼邪不泻”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按病情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对中风证治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一般认为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

3.唐宋以后,对中风的病因认识有了较大的突破,突出以“内风”立论。如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认为“正气自虚”,“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元·朱丹溪《丹溪心法·论中风》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王履《医经溯集·中风辨》提出“真中风”“类中风”的病名。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提出“中风非风”说,认为中风乃“内伤积损”。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六》首次将中风重证分为闭证和脱证。清·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提出滋阴息风、滋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以气虚血瘀立论,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方剂。

5.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肝阳化风、气血上逆、直冲犯脑所致。

6.《素问·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7.《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8.《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

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如此庶乎析理明而用法当矣。

9.《景岳全书·非风》:“凡非风口开眼闭,手撒遗尿,吐沫直视,声如鼾睡,昏沉不醒,肉脱筋痛之极,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或头重面鼻山根青黑,汗缀如珠,痰声辘辘者,皆不治。非风之脉,迟缓可生,急救弦大者死。

10.《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养,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息风,养营络,补阴潜阳。……或风阳上,痰火阻窍,神志不清,则有至宝丹芳香宜窍,或辛凉清上痰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