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合集下载

张秋娟教授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医案一则

张秋娟教授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医案一则

1802019 年第 6 卷第 67 期2019 Vol.6 No.67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张秋娟教授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医案一则张奇志,张秋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摘要】缺血性中风多因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根据缺血坏死部位的不同,其所在的部分神经会影响部分行为能力,可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甚则意识不清、神志昏迷等。

随着缺血性中风的疾病发生率逐年递增,对其的治疗也显得尤其重要。

西医对于中风病恢复期的治疗多以静脉补液以及后期康复锻炼为主,但收效甚微。

相比之下,祖国医学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张秋娟教授的一则中风医案来介绍张秋娟教授的治疗经验。

【关键词】中风病;祖国医学;经验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7.180.01中风多因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多可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甚则意识不清、神志昏迷等。

中风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风厥”,张仲景提出了“中风”之名,随后刘完素、朱丹溪等都对本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刘完素以“火”作为中风的病机,而朱丹溪则主张“内风”[1]。

后有近代孔嗣伯以脾肾亏虚为中风恢复期的病机[2]。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本文将通过张秋娟教授的一则中风医案来介绍张秋娟教授的治疗经验。

1 病 例患者男,65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160/100 mmHg 目前口服“拜新同1# qd ”,自诉血压控制尚可。

患者于2012年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遂至曙光医院就诊,查头颅CT 示脑梗死,住院经活血通络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后4年间,患者自诉因“脑梗”住院3次,目前服用外院中药及阿司匹林1# qd ,仍有旋转。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等方法,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典型医案:
病人男,65岁,患有高血压多年。

一天突然出现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步态不稳等中风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
该病人属于中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肾气不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疏肝理气、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药包括川芎、红花、丹参、黄芪、当归、白芍等。

2.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以及搔痒、拔罐等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脊柱、头部、四肢等部位,以及灵活运用拇指压、揉、拿、推、按等手法,按摩和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4. 康复训练:采用针对病人病情和症状的康复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平衡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等,帮助恢复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疗效评估:
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的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等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步态也比之前更加稳定。

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中风需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与西医医生合作,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脑病案例范文

中医治脑病案例范文

中医治脑病案例范文中医治疗脑病是一种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在治疗脑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个中医治疗脑病的案例。

患者王先生,男,45岁,因头晕、眩晕、乏力等症状,前往中医诊所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望、闻、问、切四诊,王先生被确诊为中风后遗症。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王先生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痰浊内生,脑络不通畅,导致头晕眩晕。

中医认为,脑病多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痰浊外凝、脑络不达等原因导致的。

治疗脑病时,中医常采用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祛痰化瘀的方法来治疗。

根据王先生的病情,中医医师给他开了一副中药方子:桂枝加附子汤,主方为桂枝、大枣、甘草,辅助方为附子、生姜、薄桂,配伍合理,主要功能为温阳化湿、疏通经络。

同时,中医医师还建议王先生注意饮食调理,保持情绪稳定,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王先生严格按照医师的嘱咐进行治疗,同时坚持服用中药,注意调理饮食和生活方式。

一个月后,王先生的头晕眩晕等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精神状态好转,乏力感也明显减轻。

经复诊发现,他的气血有所恢复,脑络通畅,痰浊逐渐散去。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王先生的病情完全好转,症状消失,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这个案例表明,中医对于治疗脑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祛痰化瘀等方法来治疗脑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并且在调理身体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

因此,中医治疗脑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脑病的案例告诉我们,中医在治疗脑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可以帮助患者从根本上解决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中医治疗脑病的方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的治疗。

希望这个案例对您有所启发,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医案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患者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导致脑血供不足,气血运行障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不畅。

下面是一则中医医案,供参考:
主要症状: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诊断:中风后遗症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 主方:活血化瘀汤
组成:桃仁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川芎6克,阿胶5克,当归10克,生地煎汤内服。

- 辅方:通络活血汤
组成:三七10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生地15克,川弓30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 另外,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加减方药,以调理脏腑功能。

2. 针灸治疗:
- 选取穴位:足三里、合谷、涌泉、太溪等穴位;
- 针刺手法:选择适当的针刺手法,如缓刺、波罗针等;
- 针刺次数:每周3次,每次针刺20-30分钟;
- 针刺疗程:治疗至症状明显好转、功能恢复为止。

3. 中医推拿:
- 采用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和腧点,促进血液和气的循环,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
-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
-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高脂、高盐、高糖等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

以上是一则中医医案,但请注意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是不同的,所以治疗方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好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医案——脑血栓(四)

中医医案——脑血栓(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法治愈脑血栓(中风)病案:罗某,男,40岁。

初诊:1972年2月18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三个月前突感左侧头部剧痛,继则右手不能握笔,右足行走不利,言语謇涩。

经某医院诊断为脑血栓。

现行路已便,然左侧头痛依旧不止。

右手颤抖,伸举握物不利,讲话发音不够清楚,影响工作,深感痛苦。

诊查:言语不清,右手伸举不利,微微颤抖,握物无力。

苔薄根腻,脉弦滑。

辨证:肝阳亢盛,极易动风,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受阻,气滞血瘀。

治法:平肝熄风、活血化瘀,佐以化痰开窍。

处方:珍珠母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钩藤15g (后下)全当归12g 生赤芍9g 紫丹参15g 桃仁9g 炙山甲9g水蛭6g 陈皮9g 胆南星9g 广郁金9g 石菖蒲9g二诊:1972年2月26日。

服上方药7剂,头痛减轻,余症如前。

苔薄根腻稍化,脉弦滑。

仍守原方,嘱继服药14剂。

三诊:1972年3月14日。

证情续见好转,左侧头痛显著减1轻,右手不再颤抖,但伸举握物仍感不利,患者自觉言语稍感流利。

苔腻渐化,脉如前。

仍守原法,续服2月18日方药14剂。

四诊:1972年3月底。

连服上方药35剂,头痛渐止,右手可举而握笔,言语流利,已恢复工作。

按语医治此病,是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观点。

辨证而论,患者头痛、语言不清,乃肝阳化风夹痰阻窍,故用平肝息风、化痰开窍之法;辨病而论,实因左侧脑血管栓塞,内有瘀血阻滞,故重用活血破瘀之品。

诸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液凝固、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从而消除血栓,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3集,P582-583,徐辉光医案。

徐辉光,男,生于1921年。

上海人。

上海中医学院教授。

曾任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五届(1986-1990)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院中药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药学教研室主任等职。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中风七则一、中风闭症(脑溢血)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致时时头晕肢麻。

1997年6月16日14时许,突然昏扑,扶起后,口角流涎,呕吐如喷射状,失语,右瘫,昏迷。

面赤如醉,两手握固,四肢拘挛,项强,瞳孔不等大。

痰涌如鼾,即送城关医院抢救。

会诊意见:1.脑溢血(左颞右基底节区出血,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CT检查报告);2.风中于脏,痰热内闭。

院长邀余协治。

除西医常规抢救措施外,建议:1.三棱针重刺十宣、十二井、双足趾尖出血,刺激末梢神经,减轻脑压;毫针强刺素髂,人中,内关,足三里,丰隆,涌泉,由上而下,重刺健侧,引血下行,促苏,2次/日。

2.加用中医现代科研成果清开灵、醒脑静静滴;早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促进吸收,防止脑疝形成,2次/日。

6月17日10时,经上述处理后,痰涌大减,四肢拘挛缓解,喂水可以咽下,体温38.5℃,加用中药:1.降气火之升腾,清痰热之内闭:赭石粉、怀牛膝、生石决、生牡蛎、生白芍、元参、生半夏各30克,黄芩、天麻、勾藤各15克,酒大黄、天竺黄、胆南星、菖蒲、郁金、甘草、车前子各10克,生铁锈磨浓汁煎药,日进一剂;2.安宫牛黄丸2丸,捣为糊,日进2丸;3.羚羊角粉2克,麝香O.3克,以竹沥水加姜汁数滴,一日内多次分服。

6月18日10时,黎明泻下热臭便一次,呕止,痰鸣消失,瞳孔等大,等圆,体温37.5℃。

原方去生半夏,黄芩炒炭,酒军另煎,再泻一次后弃去,余药不变。

安宫丸减为1丸。

6月22日8时,上药连进3剂,今晨7时许睁目看人,苏醒。

可以点头、摇头回答询问,仍失语,血压正常,开始进流食。

以手指口,索饮,舌红,根有腻苔,边尖瘀斑。

神倦,体温37℃,六脉细数而虚。

散剂扶正清脑化瘀:三七、琥珀、西洋参、藏红花、人工牛黄、天竺黄、生水蛭、炮甲珠、全虫尾、大蜈蚣、羚羊角尖各1O克,守宫10条,麝香3克,上药研粉混匀,1克/次,3次/日,竹沥水送下。

6月26日,口眼歪斜已正,舌体灵活,开始讲简单的话,出院回家调养。

中医治疗中风(脑溢血)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脑溢血)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脑溢血)医案中医治疗中风(脑溢血)医案医案1杨某某:男、(顺埠人)、71岁症状:由于肾阴虚,肾气不能固摄,到使胃气不能息息下行,反而上逆,肝气不调达,因此气血逆乱,血随气上冲至神经破裂而成脑溢血,可司运动神经瘀阻,故右边不遂,麻痹不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口角流涎,大便燥,常常呵欠,痰瘀阻经脉,脉弦紧数。

治疗:滋阴降压,涤痰化瘀,舒筋活络。

以汤剂,丸剂并施,以达标本兼治。

汤剂方:药方暂略,水煎服,日一剂。

服10日。

丸剂方:药方暂略。

用二剂量共为细末,密调为丸100粒。

以汤药送服丸药,日二次,每次一丸。

服药10剂后,说话稍流利,口角正不流涎,大便不燥结。

效不更方,只在汤剂中减去胆星,再进20剂复康,没有后遗症医案2张某某:男、65岁、(茅店西坑杨河村)症状:阴虚阳亢型之中风,脑溢血,出血量多,其瘀血流窜致额部皮下呈紫色,部分瘀血流入胃中再吐出来,故痛疼如刺,坐卧不安,须扶理人员扶坐,并用手不断按摩头额等处,左边上下肢不遂,腰腿酸软,言语蹇涩,大便不通已12天,故胸热常说糊话,脉弦数。

治疗:降压固冲,滋肾阴以潜肝阳,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汤剂:药方暂略。

水煎服。

丸剂:药方暂略。

三剂量为细末,蜜调为丸150粒。

汤药与丸药并用,服药一星期后,复诊:便已通,但因脑出血后在车上受振荡,其血流至脑神经外痹阻而疼痛,同时阴虚发热而口舌干燥,,内皮热烂少部分,烦燥不安,睡眠差,血压还偏高,脉弦偏数,眼白球有很多血丝网络。

治以滋阴降压清虚火,舒筋治血化瘀生新。

处方①:药方暂略。

水煎服。

处方②:药方暂略。

水煎服。

①,②两方轮服,各服10剂。

上两方服20天,头部瘀血逐渐减少,故头痛亦减,不需护理按摩,热退口舌不会干燥,烦燥大减,食欲增,精神亦更好,继服①方只是化脑瘀方改为:丹参20克,土别虫9克,桃仁15克,全蝎6克,全蜈蚣二条,川芎10克,鹿角胶7克,当归7克,菖莆9克,枣仁15克,三七粉一瓶(冲服)。

二方交替服。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中风(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脑功能损害。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言语、运动、认知和感知障碍等各种症状。

中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选择一位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

病案:男,72岁,中风后左半身瘫痪,面部略微歪斜,言语不清,左手无力,左腿跛行,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

初诊时,老中医详细了解了患者的中风病史、既往病史和饮食习惯,进行了中医四诊,发现其脉浮紧,舌红苔黄。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老中医初步诊断为中风后证。

治疗:老中医设计了一套中药配方,并结合针灸和推拿疗法。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 中药治疗:老中医选用了脑健康汤的方剂,包括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川芎、当归等中草药,且每天按时给患者服用。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中药的作用调整了剂量和配方。

2. 针灸疗法:老中医使用了绿色针灸(即无痛针灸)的方式,选取了手太阳膀胱经等穴位进行治疗,用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治疗过程中,老中医根据针灸效果和患者的反应修改了穴位和治疗时间。

3. 推拿疗法:老中医使用了手推功夫,以调整患者身体平衡、平缓肌肉萎缩、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老中医在过程中反复对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面部和言语渐渐恢复正常,左手和左腿运动能力明显增强,走路也变得更加稳定。

患者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

治疗后几个月,老中医继续按照上述的治疗方案进行,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

结论:中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正确认识和治疗非常重要。

经过老中医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也说明了中药在治疗中风方面所具有的良好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配合现代医学,采用综合治疗,最终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的医案如下:
医案一:
患者男性,年龄65岁,突发中风,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叶天士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1. 中药汤剂:主方用于引导阳气升发、通络舒筋,并配合个体药物调节患者体质。

包括黄芪、川芎、附子、红花、牛膝等中药。

2. 针灸疗法:针刺病灶局部,并配合针灸穴位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

3. 物理疗法:使用按摩和温热疗法,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放松肌肉,增加肌肉力量。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半身不遂状况明显改善,言语也逐渐恢复正常。

医案二:
患者女性,年龄55岁,突发中风,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面
部歪斜。

叶天士的治疗方案如下:
1. 中药汤剂:主方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目的,选择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中药煎煮。

2. 针灸疗法:针刺病灶局部,并选用对症的针灸穴位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无力症状。

3.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按揉肌肉,细微的调整骨骼和关节,促进患者的康复。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无力状况明显减轻,面部也逐渐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医案仅仅是个别个案,中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叶天士的治疗方法强调中药的应用和中医手法的治疗,在配合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同时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康复效果。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摘要:一、中医治中风的概念与原理二、中医治中风的诊断方法三、中医治中风的治疗方法与案例四、中医治中风的预防与调养五、结论正文:中医治中风医案中医治中风,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中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中风,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疾病,通常指由于脑血管意外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

中医治中风,旨在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等方法,使中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一、中医治中风的概念与原理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进而引发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疾病。

中医治中风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和气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治疗中风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2.疏通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治疗中风,需要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3.滋养脑髓:脑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中医认为,中风会导致脑髓受损。

因此,中医治疗中风还需要滋养脑髓,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二、中医治中风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中风,主要依据中医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闻诊患者的气味,问诊患者的病史,以及切诊患者的脉象,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中风。

三、中医治中风的治疗方法与案例中医治中风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中风的案例:患者,男,56 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3 小时就诊。

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

治疗方法为:给予中药汤剂,包括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草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取百会、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康复效果良好。

四、中医治中风的预防与调养中医认为,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膳食: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药在治疗中风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就来分享几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指导。

医案一:舒筋活络,通络化瘀患者,男性,60岁,被诊断为右侧脑梗塞余症,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咀嚼困难。

中医治疗选用了激活气血、舒筋活络的方法。

方剂主要是活血化瘀汤,药物包括红花、桃仁、川芎等,每日3次服用。

此外,还使用了针刺疗法,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合谷等。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无力减轻,语言恢复清晰,咀嚼功能恢复正常。

医案二:补肾益气,祛痰开窍患者,女性,55岁,被诊断为脑中风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口舌生疮、咳嗽痰多等症状。

中医治疗采用了补肾益气、祛痰开窍的方法。

方剂主要是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物包括黄耆、防风、半夏等,每日2次服用。

此外,还使用了艾灸疗法,选择了肾俞、百会等穴位。

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肢体力量恢复,口舌生疮痊愈,咳嗽痰多明显减少。

医案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患者,男性,70岁,被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吞咽困难、大便不通等症状。

中医治疗采用了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方法。

方剂主要是清开灵加减,药物包括黄连、连翘、柴胡等,每日3次服用。

此外,还使用了脑部拔罐疗法,结合了风池、百会等穴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意识明显改善,吞咽困难减轻,大便恢复正常。

以上是三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展示了中医药在中风治疗中的丰富经验。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中风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坚持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如针灸、拔罐等,以加速康复过程。

希望以上医案对正在接受中医治疗的中风患者有所启发,早日康复。

胡希恕治脑中风后遗方剂及案例

胡希恕治脑中风后遗方剂及案例

胡希恕治脑中风后遗方剂及案例
崔某,男,38岁。

1969年3月17日来诊:慢性阑尾炎,屡次发作。

与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加薏苡仁。

其中白药五至六钱,薏苡仁八钱至一两。

三剂症已。

编者按:
此案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中『阑尾炎的治疗经验』的崔某案所指并非同一人,将其年龄、来诊时间对比可知。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提到:『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宜作煎剂,治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的合并证。

后世舒肝散之适应证,大都宜本方……加大薏苡仁用星治慢性阑尾炎不宜下者,甚验。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更进一步阐述:「大柴胡汤与大黄牡丹皮汤合方治阑尾炎的时候,如果病是慢性的,没有太大的热象,也有柴胡证,大致都可l以用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

不过当归、川芎两味温性药不要用得太多,都搁6克就行,最好再加薏苡仁。

薏苡仁这味药,它有排脓的作用。

因为陈久性的闹尾炎,它有化脓的转机,但不是太明显,而腹痛是经常见到的,这个情形用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

』。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中医医案——中风(二十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辨证论治治愈中风二例病案一:胡某,男,63岁。

初诊:8月5日主诉及病史:素患肝阳头晕头痛,心烦易怒,近感昏眩恍惚,身如浮云,指麻身困。

昨午猝然跌仆,肢体偏废于左,口眼㖞斜于右,神识昏迷,目呆斜视。

诊查:舌鲜红,苔干黄而垢,脉滑劲疾有力。

辨证:肝肾阴精虚亏,而阳刚太盛,风阳内动,痰火上扰,脑腑元神受损,为类中入脏之危候。

治法:养肝肾之阴,以引上亢之风阳,参熄风化痰,以清脑腑元神。

宗河间地黄饮子而变其制。

处方:鲜生地黄24g 制首乌24g 鲜霍斛24g 甘杞子15g 山茱萸肉9g 天竺黄15g 净远志12g 白蒺藜15g 秦艽15g 嫩钩藤18g 另:羚羊角粉1.5g 猴枣0.9g(研末)竹沥90g 分3次开水送服二诊:10月5日。

今晨左下肢略能转动,惟神志不清,昏昏嗜睡,呵欠频作,齘齿作声,脉弦滑,舌转黄而厚腻,风痰内盛,蒙蔽神志,险证未脱,再宗导痰合解语煎加减。

处方:制胆南星10g 姜半夏10g 石菖蒲6g 化橘红9g 远志12g 沉香屑6g 嫩钩藤18g 明天麻9g 白蒺藜12g 磁朱丸18g(包煎)另:羚羊角粉1.5g分3次用竹沥90g送服。

三诊:10月7日。

神志较前清醒,嗜卧而不落䀛,舌音尚不清晰,时称头痛,口角流涎,呵欠频作,舌苔黄腻。

前方参以交心肾、宁神志,能得肾中精气,脑腑元神上下贯注,则偏废之局,桑榆可守。

前方去磁朱丸、白蒺藜、沉香屑,加川黄连1.8g、肉桂心1.8g.四诊:10月10日,脉象渐转缓滑,向之弦劲有力者已去八九;神志渐清,呵欠亦稀,言语渐能有序,头痛亦减,舌底绛,苔中心转白,上罩灰腻,满布不松;咳嗽痰黏,嗳气不舒,口角尚有流涎。

高年卒中,真阴真阳亏损,风火痰湿交困,因果相循,病非一端,现证阳气不展,痰湿难化。

宜于补益肾气之中,参与芳淡宜通之品,为阳光烛照之助。

处方:上川黄连1.8g 肉桂心1.8g 朱远志10g 沉香屑5g 化橘红6g 姜半夏10g 石菖蒲8g 茯苓神各18g 肉苁蓉9g 甘杞子18g 酸枣仁18g 炒白术9g药后诸症继续减轻,至10月14日后停药。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救生汤的医案:
患者张某,男,50岁,因突发中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

后来,患者听说救生汤具有治疗中风的功效,于是寻求中医医生的帮助。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医生认为张某的中风属于气血不足、脉络阻塞所致。

于是,医生为张某开具了救生汤方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加减。

救生汤的主要成分包括:
1. 当归(15克):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2. 川芎(10克):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3. 红花(10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 丹参(15克):活血化瘀,清热凉血。

5. 白芍(10克):养血柔肝,舒筋活络。

6. 桃仁(10克):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7. 甘草(5克):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每日服用救生汤,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某的症状逐渐好转,半身不遂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终,张某康复出院,对中医治疗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这个医案展示了救生汤在治疗中风方面的疗效,同时也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

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

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山西老中医治好中风后遗症的成功案例。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弛斜等症状。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意外之后,脑组织缺血或受血肿压迫、推移、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

如脑出血的部位大多数在内囊,可引起对侧松弛性偏瘫(包括下部);左半球出血可伴有失语;急性期后,偏瘫逐渐成为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呈直伸,腱反射亢进,运动能力可有恢复。

随时间进展,偏瘫肢体的运动可逐渐恢复,下肢一般较上肢恢复为早,近端比远端的恢复好,手指精细动作的恢复最迟并最差。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是具有脑血管意外(中风)的病史。

现代医学对本病并无特殊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应用物理疗法以及保护神经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疾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1.[处方名称]偏瘫康复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中风后偏瘫。

[处方组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或用金水蛇3条)、川芎30克、蜈蚣30克。

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粉(能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末的其他诸药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药粉约0.3克)。

每天夜间睡觉前用开水送服1-5丸,服后即卧床。

忌下床走动和昼间服用。

[辨证加减]无[疗程疗效]治疗100例,基本治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参加轻工作和劳动)31例,显效(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行动无困难,但灵巧动作差,生活能部分自理)38例,好转(下肢功能恢复,上肢出现主动运动,或手指出现屈伸动作,行走无困难,但生活不能自理)24例,无效7例。

[处方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赵振兴。

[处方备注]方中主药马钱子有毒性,因此一定要按药材炮制规范如法炮制,不可疏忽。

服本药时需注意从小量(1丸)开始 服后约40~50分钟患者自觉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有蚁行感,或灼热如火烤,或短暂性麻木窜痛,属正常药物作用,说明服药剂量已够,不可再增加药量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名老中医治中风医案
作为名老中医,我治疗中风的经验丰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医案。

患者,男性,56岁,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经确诊为中风。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饮酒。

治疗过程中,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方面,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

中医方面,我采用了针刺、推拿、中药汤剂等多种方法,具体如下:
1. 针刺:选择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如合谷、太渊、曲池等穴位,通过针刺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恢复肢体功能。

2. 推拿:对患者进行局部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3.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了血通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方剂,通过中药治疗,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右侧肢体运动功能明显好转,语言障碍也有所改善。

经过多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明显。

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体内环境,促进康复。

而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等方法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最终,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更好地治疗中风病患。

- 1 -。

中风名医医案

中风名医医案

中风名医医案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是指大脑供血不足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功能受损的疾病。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严重程度可导致病患瘫痪、失语甚至生命威胁。

因此,及早发现中风的症状并寻求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许多名医以其卓越的医术和临床经验而被称为中风治疗的专家。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位中风名医及其医案,以了解他们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1. 李东垣李东垣是明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被称为“医中之神”。

他在中风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李东垣主张以“理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

他强调通过调理气血平衡,促进血液流通,恢复脑部功能。

他的治疗方法以使用中药为主,组方灵活多样。

例如,他经常选择补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桂枝等,来改善患者的气血不足状况。

2. 王清任王清任是近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的中风治疗方法以穴位和针灸疗法为主。

王清任认为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因此他注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增加脑部的血流量。

他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针刺风池穴,这是头部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上方。

通过刺激风池穴,可以促进颈椎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的供血情况。

3. 郭勤微郭勤微是现代中医学家,是中风治疗领域的权威之一。

郭勤微主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注重预防和康复。

他认为中风的预防是最重要的,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潜在风险因素,可以大大降低中风发生的概率。

对于已经中风的患者,郭勤微注重康复治疗,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以上仅是部分中风名医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他们的医案丰富多样,每个医案都是他们多年来临床实践的结晶。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除了从名医那里寻求专业的治疗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中风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通过及早发现中风的症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我们有机会战胜中风,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病案:王某,男,70岁,因突发脑中风入院,左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左侧面部肌肉抽搐,病情较重。

辨证:王某属于中风偏瘫病人,证属于中风证的中病,气血不足,经络阻塞,痰浊内蕴。

治疗:采用针刺加药物辅助治疗。

选用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辅以针刺治疗。

独活寄生汤是中风证的常用方剂,具有祛风活络、温通经络、化痰散结的作用。

针刺选用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注重针刺深浅适宜,方向准确。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人左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语言能力也有所改善。

继续治疗数个疗程后,病人的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得以控制。

总结:中药治疗中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针刺加药物联合治疗是中风病人的常用方法。

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