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第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和中祛邪
2020/6/3
头风摩散方
• 头风——风寒犯及头部,经络阻滞 • 外治法——药物涂擦局部,效捷便利 • 治则:散寒通经止痛 附子——味辛大热,散经络风寒,通经止痛 盐——味咸微辛,入血分祛皮肤风毒 • 本方可用于治疗中风中经络之口眼喎斜
2020/6/3
第4条(了解)
•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 ,弱即为肝。
内外合邪——历节
2020/6/3
病因
• “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肝肾 先虚 (4)
•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咸则伤骨,骨伤则痿 ”―内伤肝肾 (9)
• “盛人脉涩小,短气” ――气虚 (7) • “(脉)弱则血不足” ――血虚 (6) • “(趺阳脉)滑则谷气实”――胃有蕴热,再感风湿 (5) • “汗出入水中”――寒湿外侵 (4) • “浮则汗自出”――风(寒湿)邪侵入 (5) • “少阳脉浮…浮则为风”――风(寒湿)邪侵入 (6) • “饮酒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侵入 (7)
•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
2020/6/3
肝肾不足,水湿内侵的历节病机
沉——肾气不足,骨易受侵
寸口脉
导致历节病之内因
弱——肝血不足,筋易受损
汗出入冷水—腠理开泄,寒湿乘虚内侵—导致历节病之外因
浸淫筋骨,流入关节,痹阻血脉—关节疼痛
湿热郁滞
历节
湿热交蒸—气血郁阻—痛处肿大,溢出黄汗
2020/6/3
病机
(6) “风血相搏” ——风寒湿搏结于筋骨关节,邪 气久恋
(9) “枯泄相搏”——气血、肝肾更虚,筋骨、关 节、肌肉失养
2020/6/3
辨治要领与思路
• 历节病的病因病机,乃肝肾先虚,气血不足为 病之本;风寒湿邪外侵为病之标。
• 其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见示意图。 • 临证治疗当注意攻邪不可伤正,扶正不可留邪
此三药合用: 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佐─知 母、生白芍─养阴清热
─生 姜─和胃止呕
使─甘
2020/6/3
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君─桂 枝、炮附子─温经通阳行痹
发汗 祛表里风湿
臣─麻 黄、防 风─祛风除湿 ─白 术─补脾益胃,运湿和中
二药相伍: 温阳除湿,止痹痛
佐─知 ─生
使─甘
母、生白芍─养阴清热
姜─和胃止呕
2020/6/3
过食酸咸,内伤肝肾的历节, 及其与黄汗的鉴别
• 酸—适量—入肝补肝 —过食—反伤肝损筋—筋伤则缓,运动失常—名曰泄
• 咸—适量—入肾补肾 —过食—反伤肾损骨—痿弱不能行立—名曰枯
• 历节—恣食酸咸——伤肝肾—精伤血虚—谓之断泄 —肝肾不足—营卫俱虚—三焦失统—羸瘦,四肢失养 —湿浊下注—两脚肿大 —胫热、身热、关节痛
2020/6/3
黄汗病与厉节病的鉴别
黄汗病
厉节病
• 黄汗部位:全身性,
关节黄汗出,
以上半身为主
他处无
• 关节肿痛:无

• 病机: 湿热郁于肌肤, 湿热困郁关节,
不得不宣泄
熏蒸而成
2020/6/3
临床应用
• 由于肝肾不足,筋骨虚弱是历节病发生的内在因 素之一。
• 故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 者,常用熟地、牛膝、杜仲、川断、桑寄生等药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如独活寄生汤、三痹汤。
亦为仲景著经方。
•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 本方由麻黄汤、桂枝汤、附子甘草汤加减而成。 • 但本方药性偏燥,重在祛邪,若病久气血不足,
肝肾亏损,不宜使用。
2020/6/3
临床应用
• 本方用于感受风湿,化热伤阴之痹证。 • 其症可见发热恶寒,遍身关节疼痛、肿大并伴有
灼热,或全身表现虚寒而局部有热者。 • 若掣痛难以屈伸,得热痛减者,倍加麻黄、附子
2020/6/3
气虚湿盛、汗出当风的历节病机
脉见涩小——里虚湿郁 盛人
饮酒汗出——风邪入侵
风湿相搏——历节疼痛
2020/6/3
第9条(了解)
•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 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
• 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 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 。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火郁发之” ❖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2020/6/3
防己地黄汤 •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2020/6/3wenku.baidu.com
防己地黄汤
• 阴血不足 ——虚热内扰——神不内守——如狂、独语不休 ——化燥化风——妄行、眩晕 ——阴不涵阳——脉浮 • 治则:滋阴养血,清热祛风 • 方剂:防己地黄汤 • 生地黄汁——滋阴降火,养血熄风 • 防己、防风、桂枝、甘草——酒渍轻取,疏风通
2020/6/3
第3条(自学)
•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 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养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2020/6/3
中风和瘾疹的发病机制
迟——属寒 缓——正虚
营卫气血不足,风寒乘虚侵入
轻者瘾疹(在络) 重则中风(在经) 胸满短气(及脏)
2020/6/3
斜,半身不遂等。 • 特征:发病急骤,病症多端,有风性善行数变的
特征。
2020/6/3
历节
• 概念:遍历关节,肿大疼痛为主症,不可屈伸, 身体羸瘦为特征。
• 病因: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留滞关节 而发病。
• 症状:关节肿大疼痛等。
• 传变:日久不愈
邪气闭郁肢体关节
郁而化热 停湿留瘀。
2020/6/3
病历节——辨病
• 正气引邪——病侧松弛不用,健侧正常
向左喎者,病反在右
喎僻不遂
向右喎者,病反在左
2020/6/3
• 邪中络脉(浅)——营气受阻,肌肤失养——麻 痹不仁(感觉障碍)
• 邪在于经(重)——血气阻滞,经脉不畅——肢 体沉重 (运动障碍)
• 邪入于腑——腑热盛,神明扰——病不识人(意 识障碍)
• 邪入于脏——邪并于心,神明无主——舌即难言 ,口吐涎(语言障碍)
第1条(掌握)
•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 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2020/6/3
中风病的脉证以及与痹证的鉴别
• 中风脉象 微——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数——风邪入中
• 鉴别 中风病——半身不遂——风邪入中经络 痹证—仅一侧肢臂不遂——风寒湿杂至,经脉闭塞 • 临床实践中,中风病的脉象并非仅仅如此而已,应
血滞成瘀
第8条(掌握)
•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 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 日三服。
2020/6/3
• 诸肢节疼痛——多个关节疼痛为主症
2020/6/3
第6条(了解)
•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 搏,即疼痛如掣。
2020/6/3
阴血不足,风邪外袭的历节病机
• 少阴脉 ——浮——风邪外袭 ——弱——阴血不足 • 阴血不足,风邪入侵,筋脉痹阻,疼痛如掣
2020/6/3
第7条(了解)
•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 ,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2020/6/3
历节病病因病机演变规律示意图
病机
肝肾先虚 筋骨脆弱 “不通”、“不荣”
内因:
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
“湿伤于下 湿邪偏盛 ”
外因: 风寒湿邪侵袭
风湿相合 风湿历节病
“湿流关节
” 辨证:
寒湿相搏 寒湿历节病
轻则伤津耗气,
重则灼阴炼液
寒湿凝滞
痹阻关节经络
津凝为痰
2020/6/3
化热化燥伤阴,阴虚内热复生
【病机】风湿合邪,流注关节
特点: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疼痛
• 身体魁羸——临床特征
肢体关节肿大、变形。
身体羸瘦:《金鉴》“尪羸”
【病机】
湿流关节,风湿痹阻
气血运行不畅,渐次化热伤阴
2020/6/3
日久伤正,气血俱虚
鼓槌风 鹤膝风 白虎历节 骨痹、顽痹、尪痹
2020/6/3
脚肿如脱 两脚肿甚
兼 症 头眩
短气
肿胀似与身体脱离感 【病机】湿邪下注,经脉不通 【病机】风与湿邪上犯,清阳不升
温温欲吐 --指心中郁郁不舒
【病机】 气机不利 【病机】湿阻中焦
胃失和降
2020/6/3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附伍用:祛风除湿以通 脉
君─桂 枝、炮附子─温经通阳行痹温经行痹以助阳
臣─麻 ─白
黄、防 风─祛风除湿 术─补脾益胃,运湿和中
解风邪,最调木气 • 人参、白术、茯苓——补益中气,健脾化湿 • 当归、川芎——养血行血,治风先行血
2020/6/3
• 细辛——本草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 ,风湿痹痛,死肌”
• 干姜——温阳化湿 • 牡蛎、矾石——固涩敛阴、化湿开结 • 桔梗——化痰通络,开宣肺气 • 黄芩——燥湿解毒,清肝达木 • 酒——行药势,散风邪
•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 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 涎。
2020/6/3
中风的病机和脉证
浮——血虚气浮,络脉空虚
寸口脉
邪留虚处,或左或右
紧——风寒入侵,乘虚留滞
• 邪气反缓——患侧受邪,邪阻络脉,气血不畅,经脉失养松弛
• 正气即急——健侧无邪,气血流畅,相对而急
• 黄汗病—胫冷、不发热、遍身出黄汗
2020/6/3
徐忠可 • 厉节病两胫发热:湿阻关节则热 • 黄汗病两胫发冷:湿邪阻于膈间,阳气下行不利

2020/6/3
第5条(了解)
•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2020/6/3
胃有蕴热,复感风湿的历节病机
跗阳脉
浮—中风—腠理疏松—汗自出 滑—胃热盛—外邪易入里化热
2020/6/3
第10条(掌握)
•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
炙) 川乌五枚(呋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 即出乌头)
上五味,呋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 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
2020/6/3
知母:滋阴清热, 润燥除烦
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2020/6/3
君─桂 枝、炮附子─温经通阳行痹
臣─麻 黄、防 风─祛风除湿
─白
佐─知
─生 使─甘
2020/6/3
术─补脾益胃,运湿和中
母、生白芍─养阴清热
生白芍:养血柔肝, 和血止痛,敛阴止汗。
姜─和胃止呕
名甘草与白芍相配: 缓急止痛之力彰显,
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2020/6/3
大风
• 古代的证候名称,从其症状及其用药来看,应是 阳虚血虚之体,风邪由外入内,直中脏腑经络, 病变迅速的病证。
1、卒倒后中风证。 2、麻风。
2020/6/3
风引汤 除热癫痫
• 病机——肝阳亢盛,热极动风 • 治则:重镇潜阳,清热熄风 ❖ 石膏、寒水石、滑石——清泻风化之火 ❖ 赤石脂、白石脂——入气入血,敛心肺安神气 ❖ 牡蛎、龙骨、紫石英——潜阳安神、益阴固脱 ❖ 大黄——苦寒泻下,使火降风熄 ❖ 干姜、桂枝——通血脉行营卫,制诸石之寒,“
; • 身体关节重着肿胀,遇阴雨加剧者,倍加白术; • 湿已化热,关节红肿热痛者,倍加芍药、甘草、
知母。
2020/6/3
• 目前常用本方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 湿性关节炎以及神经痛等病证。
❖ 本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者,加生石膏、薏 苡仁;
❖ 血虚肢节肥大者,加鸡血藤、鹿茸草、白芷; ❖ 湿盛肢节肿大者,如萆薢、泽泻、防己; ❖ 气虚加黄芪; ❖ 服药后胃脘不适,可加蜂蜜同服。
2020/6/3
合篇意义
1.均属于广性风病范畴: • 临床特点具有风性特点,善行而数变 • 致病因素与风邪有关 2.病势发展转归——向愈
——致残
2020/6/3
中风
• 概念:猝然昏倒或未经昏仆即出现半身不遂,口 眼歪斜,语言不利。
• 病因:正气不足,感受风邪,痰火内发所致。 • 症状:多见突然昏倒,丧失神志,然后出现口眼
候氏黑散 •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2020/6/3
候氏黑散
• 治则:益气养血,去风解毒,化痰通络 • 菊花——本草曰“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
,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 防风——本草曰“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
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 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分,善
加以注意。
2020/6/3
“此为痹”的理解
1、鉴别 • 中风:麻木不仁,足曳不能行,手废不能握,病重
。 • 痹证:手指掌握不常,举臂则痛楚转甚,病轻。 2、病机 中风:经脉痹阻。
2020/6/3
第2条(掌握)
•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 ,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 僻不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