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合集下载

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论痹病发病机制

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论痹病发病机制

沉而弱 , 沉 即主骨 , 弱即主筋 , 沉 即为肾 , 弱即为肝” , 肝主筋 、 肾主骨 , 肝肾同属下焦 , 并存在精血互化 、 藏 泄互用 的 同源关 系 , 不但临床上 , 肝、 肾亏虚之症常常 相伴发生 ,并分别反映到其所主的五体上 ,即筋和 骨。人身之关节 , 为筋与骨交接的部位 , 关节功能的 正常与否 , 能够很好地反映肝。 肾之精的虚实盈亏。 肾 虚则骨弱 , 肝虚则筋缓 , 弛缓不收, 故肝 。 肾 不足 , 关节 虚而无气 , 失其所养 , 则形成了历节病发生的内在 因 素。“ 心布于表 , 主血脉” , 此时如若“ 汗出入水 中, 如 水伤心” , 正虚邪乘 , 复感 于寒湿之邪 , 使表气闭郁 , 血脉不畅 , 失其濡润 , 则内外相感 , 发为历节。
[ 9 ] 森立之. 素 问考注[ M ] .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 0 0 2 : 2 2 1 — 2 2 2 .
[ 1 6 】林 绍 志 , 王 振 国. “ 魄门” 辨[ J 】 . 山东 中 医杂 志 , 1 9 9 1 , 1 0
( 3 ) : 6 _ 7 .
【 1 0 】郭 霭春 , 吴仕骥 , 高文铸 , 等. 黄帝 内经素 问校 注[ M 】 . 北

4 4 8・
2 0 1 3年 6月 第 3 2卷 第 6期
B e i i i n  ̄J o u m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丛
: 堕 盟, Q 1 : , Q :
从《 金 匮要 略 ・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 治》 论痹病发病机制
证、 症状及治法几个方面进行 了详细的阐述 , 形成 了 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金匮要略 ・ 中风历节病脉证 并治》 集 中阐述了历节病临床脉证的特点, 现就其脉 证总结痹病发病的病因,分别讨论其病 因中脏腑气 血 所导致 历 节病 的 内在 发病 机制 。 1 肝 肾不足 。 寒湿 内侵 内为肝 肾不足, 外有寒湿侵袭而致痹。“ 寸 口脉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详解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详解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林昌松
概述

含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风: 历节病: 唐宋以前:“外风”学说, “内虚邪中”。 唐宋以后:“内风”立论。

沿革:



合篇意义:
中风病
一、成因 【原文】(2)上段:从 脉象说明中风的病因病 机。 中风的病因病机:络脉 空虚,风邪乘虚入中, 贼邪不泻,经脉之气痹 阻所致。 【原文】(3)
麻黄、桂枝 ——祛风通阳 附子 ——温经散寒止痛 白术、防风 ——除湿祛风 知母、芍药 ——养阴清热 生姜 ——祛风和胃止呕 甘草 ——和胃调中
温经散寒止痛 ;
祛风除湿
兼滋阴清热 。
药偏温燥,重在 祛邪 。
历节病
【原文】(10):论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病机:感受寒湿之邪痹阻关节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乌头汤。 方解:
麻黄 ——祛风发汗宣痹 乌头 ——温经散寒止痛 使风寒湿邪 芍药、甘草 ——缓急止痛 化微汗而解 黄芪 ——固表除湿 白蜜 ——甘缓解毒
历节病
【原文】(7):论述阳虚风湿历节的病机及 证候。 【原文】(9):论述过食酸咸饮食,内伤肝 肾,为产生历节病的机理之一,并与黄汗 病鉴别。
历节病
二、辨证论治 【原文】(8):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 病机:感受风湿之邪 ,日久化热伤阴 。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兼滋阴清热。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解:
中风病
二、辨证 【原文】(1):中风的脉证及中风与痹证的 鉴别。 【原文】(2)下段:邪中浅深不同,证候轻 重不同。
历节病
一、病因病机 【原文】(4):论述肝肾不足,寒湿内侵的 历节病机。 【原文】(5):论述胃有蕴热,外感风湿的 历节病机。 【原文】(6):论述阴血不足,风邪外袭之 历节病机。

金匮要略课程案例中风历节病

金匮要略课程案例中风历节病

类别 病名
历 节 病
历节病概论
(一)病名概念及其沿革
(二)病因病机
1、多以关节病变和剧烈疼痛为主 1、内因心肝肾之气血不足,外
症。其疼痛常从部分关节开始, 因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经络
逐渐发展遍历多个关节,甚则造 而留着关节,导致经脉痹阻不
成关节变形肿大、疼痛不可屈伸、 通所致。
身体魁羸。
2、具体病因:有因于汗出入水;
寒湿历节证治(原文:十)
病机:寒湿内盛,痹阻经脉关节,阳气不通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方剂:乌头汤 (本方常用量:麻黄20g、芍
药20g、黄芪20g、炙甘草20g、川乌15g 蜂蜜400毫升。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病案一
❖ 王海州医案:王某某,女,23岁,农民。1977年 10月18日就诊。自述天前因挖井下水、又感风邪 而致双膝关节冷痛难忍,不能行走,伸屈痛甚, 关节肿胀,右膝明显,急赴本院求治,服桂枝芍 药知母汤两剂后,痛非减轻 ,反而加重。现症膝 部痛如锥刺,局部发凉,局部发凉,不时呼叫, 屈伸不利,不能坐、立、行,只能取卧位。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12000/mm³,中性75%,血沉 24mm/H,舌质淡,苔白,脉沉紧。(国医论坛, 1990;(1),17~18)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1)侯氏黑散——风痰湿中经络,微有化热之势
(2)风引汤——热盛里实,肝风内动 (3)防已地黄汤——阴虚血热,感受风邪
(4)头风摩散——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寒湿邪,脉络瘀
滞不通
(5) 《古今録验》续命汤——气血两虚,外感风寒即气 血两虚兼风寒之中风偏枯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风湿历节证治(原文:八)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目录卷上∙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一∙痉湿喝病脉证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奔豚气病脉证治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卷中∙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十∙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水气病脉证并治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十∙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卷下∙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二∙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二十∙杂疗方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二十∙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二十原文卷上·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一作者:张仲景(论十三首脉证二条)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作者是汉代的张仲景。

全文及译文注释如下:原文:金匮要略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炙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

色黄者胸上有寒也。

色白者亡血也。

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

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息引胸中上气者咳。

第二篇: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痓之为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若手足搦者,痓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湿之为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

纳药鼻中则愈。

中暍之为病也,恶寒头痛,口渴身热而喘。

其脉弦细芤迟。

若发其汗则身重而下泄。

复恶寒,则阳气微。

当数熨其背,而勿冷也。

夫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也。

里虚宜温之也。

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有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舍此复何求耶?百合知母汤主之。

狐惑之为病也,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小便赤大便不利或数日不大便或时时小便浓如血蚀于上部则声嗄音哑咽喉干燥热痛饮以苦参汤洗之以苦参地黄皂荚丸主之。

第四篇: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疟脉自弦也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课件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课件
第7页,共53页。
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以及与痹证的鉴别。
中风脉象 微——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数——风邪入中 鉴别 中风病——半身不遂——风邪入中经络 痹证——以疼痛为主证——风寒湿杂至,经脉闭塞 临床实践中,中风病的脉象并非仅仅如此而已,应加以注意。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熟悉中风病和历节病总的病因病机。 2.掌握风湿历节和寒湿历节的主证、病机、治法和方药。 3.背诵原文8、10条。
第2页,共53页。
合篇意义
1.均属于广性风病范畴: 临床特点具有风性特点,善行而数变 致病因素与风邪有关 2.病势发展转归——向愈 ——致残
“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肝肾先虚 (4)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内伤肝肾 (9) “盛人脉涩小,短气” ――气虚 (7) “(脉)弱则血不足” ――血虚 (6) “(趺阳脉)滑则谷气实”――胃有蕴热,再感风湿 (5) “汗出入水中”――寒湿外侵 (4) “浮则汗自出”――风(寒湿)邪侵入 (5) “少阳脉浮…浮则为风”――风(寒湿)邪侵入 (6) “饮酒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侵入 (7)
桂附伍用:祛风除湿以通脉 温经行痹以助阳
此三药合用: 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第35页,共53页。
君─桂 枝、炮附子─温经通阳行痹 臣─麻 黄、防 风─祛风除湿 ─白 术─补脾益胃,运湿和中 佐─知 母、生白芍─养阴清热 ─生 姜─和胃止呕 使─甘 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第8页,共53页。
中风——麻木不仁,足曳不能行,手废不能握,病重。 痹证——手指掌握不常,举臂则痛楚转甚,病轻。
第9页,共53页。
中风与痹证鉴别表 病名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中风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半身不遂,口角斜 由经络而入于脏腑(正虚 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 为主) 痹证 风寒湿杂至, 但臂不遂,关节肌肉疼痛 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 神志清楚,脉涩 (邪实为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 ) ( ) ( ) ( )
( )
枝短羸诸 八芍气,肢 药,脚节 知温肿疼 母温如痛 汤欲脱, 主吐,身 之,头体 。桂眩尪
( )
提要:论述风湿历节的证治。
分析: 1.风湿历节的临床表现 湿邪流注于筋脉关节---关节肿大 风为阳邪化热伤津---身体消瘦 风湿上犯---头眩 湿阻中焦---短气,呕恶 湿邪下注---两脚肿胀,麻木不仁
黄芪:益气固卫,助麻黄、乌头温经止痛,
亦制麻黄过散之性。
乌头汤
《长沙药解》“乌头,温燥下行,其 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 力甚捷。”
《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 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 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 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5.方解
桂枝与附子:通阳宣痹,温经散寒 桂枝配麻黄、防风:祛风而温散表湿 白术、附子:助阳除湿 知母、芍药:益阴清热 甘草和胃调中
6.配伍特点
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妙。
7.文献选录
《金匮玉函经二注》“头眩短气,上焦痹也;温温欲吐,
中焦痹也;脚肿如脱,下焦痹也;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 筋骨痹也。……然湿多则肿,寒多则痛,风多则动,故用桂 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枝,附子佐麻黄、 白术,其芍药、生姜、甘草,亦和发其荣卫,如桂枝汤例也; 知母治脚肿,引诸药下行祛邪益气力,附子行药势,为开痹 大剂。”
有不同意见。
疑点一:“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1)中风的症状有轻重不同的表现,“此为痹”体现
了中风病总的病机是营卫痹阻。---喻嘉言、张璐
(2)中风当与痹证鉴别。---尤怡、沈明宗 二说虽然都有道理,以后说更符合仲景原意。
疑点二:“脉微而数”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大黄
牡 蛎各 二两 石英
除热 瘫痫 。 干姜 龙 骨各 四两 桂 枝三两 甘 草 寒 水 石 滑 石 赤 石 脂 白 石 脂 紫
方议
侯 氏黑散 用大量菊 花祛 风清热 .为君药 ,
石 膏 各 六 两
《 本经》 谓其 治“ 风 , 诸 头眩肿 痛 , 目欲脱 , 泪出 。” 防风 为 臣药 , 本经 》 《 谓其 治 “ 风 , 眩痛恶 风 , 邪 目盲 大 头 风 无 所见” 。菊花配防 风 , 则善 驱表里 之风 。 病 以胃气 为本 。 之所凑 , 邪 其气必 虚 , 以人参 故 茯苓 益气健脾 , 培土宁风 ; 气通 于肺 。用 当归 、川芎养肝 血且搜肝 风 气; 气虚湿 盛必 生痰 , 又有 白术益 气祛 湿 , 梗开肺祛 桔
维普资讯
撕 江 中 医 学靛 学 粗 20 年 4妈第 2 卷 第 2期 02 1 5
中风历 节 病 脉 证 并 治
连 建伟
浙 江 中 医 学院
关键 词 中风
杭 州 30 5 10 3
历节 侯 氏黑散 垒 匮要 略
1 侯 氏 黑 散
痰, 矾石 善化风痰 ; 者 . 风 善行 而数变 , 夹寒 亦能夹热 , 故 用桂枝 、 干姜 、 细辛 以祛寒 , 黄芩 以清热 ; 牡蛎 潜 阳 , 寓降 于升 。 以温牺 , 使 以其能 引诸药 至 于周 身经络 。 禁 切鱼 肉大蒜 者 , 其动风助 热也 。总之 , 恐 本方祛 风 、 除热 、 补虚 、 下痰 之法 具备 , 足以抵御大 风 。
4 宿 邪 缓 攻 。 阳 补 虚 温
上十二昧 , , 杵 粗筛 , 以韦囊盛 之 , 三指撮 , 花 取 井 水 三升 , 煮三 沸 , 温服 一升 。 方议 风 I即风痫 掣引之谓 。汤名风引 , , 重在熄 风 。故 方 中汇集六种石 药 f 石膏 、 滑石 、 寒水石 、 石 赤 脂、 白石脂 、 紫石英 ) 清热重镇熄 风 . 共为君药 ; 臣以大 黄泄热 , 、 龙 牡潜阳 ; 以干姜守 中, 热于寒 , 佐 寓 使寒凉

中风历节病.

中风历节病.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 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2)
中风病的病机以及在经络脏腑上的不同见 症(原文:二上段)
(1)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即由于脏腑衰弱,气血两虚,外邪乘虚入中经络而 深入脏腑,痹阻经脉,阻滞清窍,危害脏腑而成。
(2)中风病的特点:或损及于肢体之左侧,或 损及于肢体的右侧,即原文所说“或左或右”。
3、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
3、鉴别:
是治疗历节病的代表方剂。
痹证
中风病的脉证与病机(原文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 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1)
提要: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与病机
中风病的脉证与病机(原文一)
“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的两种认识: 1、《医宗金鉴》:“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风湿历节证治(原文:八)
病 机: 感受风(寒)湿之邪 ,日久化热伤阴
治 法: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兼滋阴清热
选 方: 桂枝加芍药知母汤
方 解:P64
风湿历节证治(原文:八)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P64 2、加减: 风寒湿热的偏重
不同正虚 局部症状
寒湿历节证治(原文:十)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10)
证候 局部可能发红发热,或全 关节多无红肿、发
身发热
热,全身无热象
治法
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 兼滋阴清热
温经散寒 除湿止痛
药20g、黄芪20g、炙甘草20g、川乌15g 蜂蜜400毫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寒湿历节证治(原文:十)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P65 2、加减:病机
(寒甚、湿甚、气血瘀滞、久病痼疾等) 根据部位

金匮要略目录

金匮要略目录

金匮要略目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金匮要略》原著或咨询中医学专家,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6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

6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

第6、7条
原文(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 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提要】论述阴血不足,外受风邪是历节病的成因之一。
原文(7)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 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提要】论述气虚湿盛,酒后汗出当风是历节病另一成因
★以上三条皆论及历节病的成因,虽各有所偏,但归纳起 来,则里虚不足(包括肝肾精血亏虚及气虚)为内因, 风寒湿侵袭为外因,汗出腠理开泄则为风寒湿侵袭创造 了条件。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本证的辨证要点为关节疼痛剧烈 , 痛不可触 , 关节不 可屈伸。
②乌头汤用治寒湿历节 , 故重用川乌 , 配以麻黄 , 温经 散寒化湿止痛是其要点。
③注意药物配伍和煎煮方法以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是张仲 景重要论治思想之一。该方配以芍药、甘草 , 并用蜜 煎乌头 , 旨在发挥乌头治疗作用的同时防止其毒副反 应。乌头有毒,白蜜甘缓,能解乌头之毒,故二药同 煎,使邪去而不伤正。临证时万一出现有口唇肢体 麻木,或头晕目眩,呕吐腹泻,此时见脉搏间歇,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神志昏迷者,为中毒现 象,当用药解救。相反若无心跳、呼吸、脉搏的异 常改变,只有头晕,肢体发麻者,可能是药物的“ 瞑眩” 现象。
名词
▲如水伤心:心主血脉,如水伤心,犹言水 湿伤及血脉。
▲黄汗:指历节病的关节疼痛处汗出色黄, 故曰“历节黄汗出”。此与黄汗病 的汗出色黄,遍及全身者不同。
提要
本条论述肝肾不足,水湿内侵是历 节病的一种成因。
讲解
1、病因: 内因:寸口脉 沉-主骨病-肾亏 弱-主筋病-肝虚 ———— 肝肾精血亏虚,精血不能充养筋骨。 外因: 汗出――腠理开,卫气不固 入水中――寒水之邪内侵
讲解
★2.半身不遂机理: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56课时)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56课时)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56课时)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条(第一段)、15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20、21、22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条(第一段)、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2条(第2段)、8、10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3、8、13、14、15、16、17、18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6、8、10、13、14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1、3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10、14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7、16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2、15、16、25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3、10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18、23、24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3、15、18、19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10、11、14、15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3、4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2、4、5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1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5、6、9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用时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这;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15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20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2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22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5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2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九)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历节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九)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历节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九)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历节【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下面我们开始讨论历节病。

刚开始就是介绍历节这个病是怎么来的。

历节这个病分三种:第一种:风痹,第二种:血痹,第三种:历节风痹的主要症状是麻又痛,连皮肤都会又痛又麻。

血痹的主要症状是麻而不痛,单纯只有麻的感觉,没有痛症。

历节的主要症状是但痛不麻。

风痹有专治风痹的汤,例如象甘草附子汤;血痹有专治血痹的汤,像黄耆五物汤就是治疗血痹的。

治历节的处方有乌头汤,或是大乌头煎这一类处方。

中医有中医的名称,对西医来说可能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是一般的风湿关节炎。

首先从脉诊上来看“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寸口脉是阳脉,出现脉沉,代表病在里,表示病在骨。

弱脉出现,是主筋病。

这也就告诉我们病在筋骨之间。

脉沉而弱,很多人都摸不准,其实这个并不重要。

当有病人来看病,问他就知道了,他来说是关节痛,这就已经足够了,所以,脉沉而弱,这个不是很重要。

再问他关节什么地方痛,他说在膝盖痛,摸脉的这一步就可以跳过去了,但是,我们一定心里要明白,病在筋骨之间。

“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得历节病的原因与黄汗一样,出了一身汗,跳到水中去,汗为心之液,所以,如水伤心。

也就是说,得历节的原因出汗跳到水中与得黄汗是一样的。

很多妇女手出问题,当然现在可能会少一些,在过去没有洗衣机,都是用手洗衣服,一会热一会冷,但是,现在就在家里做饭洗菜,一会热一会冷,这样寒热变化太快,这就是造成历节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问,洗菜洗衣服的人很多,为什么有的人得历节,有的人没有得历节呢,其实,这个个人体质有关,凡是肝肾两虚的人,在寒热变化太快的条件下就最容易得历节。

这第一种会得到历节的原因就是,当汗流得很多时,立刻进到冷水里面,这会使得人体汗出不透,跟前面说的黄汗是同源的。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1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2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4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乾姜三分,芎藭三分,桂枝三分。

5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一,日一服。

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6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7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风引汤:除热瘫痫。

8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大黄、乾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9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

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10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11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一钱。

12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右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13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头风摩散方:14打开字典中风历节... :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仅供参考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鉴〕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病风中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沈〕此分中风与痹也.风之为病.非伤于卫.即侵于荣.故当半身不遂.谓半身之气伤而不用也.若但臂不遂.此为痹.痹者闭也.谓一节之气闭而不仁也.于是诊之于脉.必微而数.微者阳之微也.数者风之数也.此中风使然.谓风乘虚入.而后使半身不遂也.〔尤〕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者则为痹耳.案字汇.遂.从志也.不遂.即不从志之谓.案脉微而数可疑.今验风病.多脉浮大而滑.而或数或不数.医通云.此即内经风论.所谓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证也.千金补金匮之不逮.立附子散.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僻.专以开痹舒筋为务也.(方附于下.)千金附子散附子(炮)桂心(各五两)细辛防风人参干姜(各六两)上六味.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脉经.作淤涎.案以上四字句.此似是.)〔尤〕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者.邪反在右.右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沈〕僻者.邪犯阳明少阳经络.口眼歪斜是也.不遂者.半身手足不用也.周身之络.皆在肌肉皮肤之间.风邪痹于络脉.气血不行则为不仁.羁持经气.不能周行通畅.则重不胜.邪入于腑.堵塞胸间.神机不能出入鉴照.则不识人.入于五脏.并凑于心.脏真不能溉灌于舌.舌即难言.〔魏〕僻不遂.口眼僻.心有所使.而能给.则心遂.今举手.手不应.举足.足不应.故谓之不遂也.〔程〕不识人者.经所谓昧暴喑.此邪入腑.则昧不识人.入脏.则舌难言.而为喑矣.舌难言.则唇吻不收.而涎下也.案僻不遂.内经.所谓偏风偏枯.巢源.有风口候.又有风偏枯.风身体手足不随.风半身不随等候.即外台以降所谓瘫痪风也.肌肤不仁.巢源.有风不仁候云.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重不胜.巢源.有风腿候云.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又有风曳候云.筋肉懈惰.肢体弛缓不收摄.盖此之类也.不识人.内经.所谓击仆.巢源.有风候云.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即卒中急风是也.(详见于医说刘子仪论.)舌难言.内经.所谓喑痱.巢源.有风舌强不得语候云.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由以上数义观之.正知此条.乃是中风诸证之一大纲领也.张璐则以侯氏黑散主之.误甚.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原注〕外台治风癫.)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曰能助药力.(六十日止即药积七字.赵本作自能助药力五字.非.食下.曰字.赵本作自.是.)〔徐〕大风.概指涎卒倒之后也.〔沈〕直侵肌肉脏腑.故为大风.邪困于脾.则四肢烦重.阳气虚而风未化热.则心中恶寒不足.故用参术茯苓.健脾安土.同干姜温中补气.以菊花防风.能驱表里之风.芎宣血养血为助.桂枝导引诸药.而开痹着.以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阴养正.桔梗开提邪气.而使大气得转.风邪得去.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细辛祛风.而通心肾之气相交.以酒引群药.至周身经络为使也.案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鉴并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方后云.张仲景此方.更有桔梗八分.无钟乳矾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则非宋人所附较然矣.又案根据外台.方中有矾石钟乳.而后方云.冷食自能助药力.后人因谓仲景始制五石散.信乎.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中经.沈本作入经.)〔尤〕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沈〕营卫未致大虚.邪气不能内入.持于经络.风血相搏.风邪主病.则发身痒瘾疹.邪机外出之征.若心气不足.正不御邪.进而扰乱于胸.大气不转.津液化为痰涎.则胸满短气.盖贼风内入.最怕入心乘胃.而成死证.案迟者数之反.缓者急之反.金鉴改迟作浮云.迟缓二脉.不能并见.必是传写之讹.此却非也.医方集成云.有中之轻者.在皮肤之间.言语微蹇.眉角牵引.遍身疮癣.状如虫行.目旋耳鸣.亦谓邪气中经也.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三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经宜风引汤.○案巢源.脚经候云.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尤〕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案此方.亦非宋人所附.外台风痫门引崔氏甚详.云.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与本方同.)上十二味.捣筛.盛以韦囊.置于高凉处.大人欲服.乃取水二升.先煮两沸.便纳药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滤去滓.顿服之.少小未满百日.服一合.热多者.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所疗皆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古今录验.范汪同.(千金风癫门.紫石散.即本方.主疗服法并同.)由此观之.风引.即风痫掣引之谓.而为仲景之方甚明.程氏尤氏辈亦何不考也.但除热瘫痫四字.义未允.刘氏幼幼新书.作除热去瘫痫.楼氏纲目.作除热癫痫.(王氏准绳同.)其改瘫作癫.于理为得矣.汪氏医方集解云.侯氏黑散风引汤.喻氏虽深赞之.亦未知其果当.以此治风而获实验乎.抑亦门外之揣摩云尔也.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赵本.分并作钱.非.)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尤〕赵氏云.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而然.桂枝防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兰台轨范云.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此等法最宜细玩.案此方程氏金鉴.并不载.盖以为宋人所附也.未知果然否.千金风眩门所收.却似古之制.今录于下以备考.防己地黄汤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防己甘草(各二两)桂心防风(各三两)生地黄(五斤别切勿合药渍疾小轻用二斤)上五味咀.以水一升.渍一宿.绞汁着一面.取滓着竹箦上.以地黄.着药滓上.于五斗米下蒸之.以铜器承取汁.饭熟.以向前药汁.合绞取之.分再服.头风摩散方(千金.作头风散方.)大附子(一枚炮○千金云中形者炮裂)盐(等分○千金作如附子大)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上.令药力行.(已.徐沈作以.尤本无..赵本作疾.千金无已字.作顶.)案本草藏器云.盐去皮肤风.此方外台.引千金.程氏金鉴.并为宋人附方.是.三因附子摩头散治因沐头中风.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而病甚.头痛不可以出.至日则少愈.名曰首风.(即本方.)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程〕圣济总录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十二筋.皆结于骨节之间.筋骨为肝肾所主.今肝肾并虚.则脉沉弱.风邪乘虚.淫于骨节之间.致腠理疏.而汗易出.汗者心之液.汗出而入水浴.则水气伤心.又从流于关节交会之处.风与湿相搏.故令历节黄汗.而疼痛也.〔鉴〕赵良曰.肾主水.骨与之合.故脉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与之合.血虚则脉弱.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为水所阻.水汗相搏.聚以成湿.久变为热.湿热相蒸.是以历节发出黄汗也.〔尤〕案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案寸口脉沉以下.止即为肝二十二字.脉经.移于下文味酸则伤筋之首.文脉贯通.旨趣明显.盖古本当如是矣.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沈〕此诊趺阳.则知胃家内湿招风为病也.趺阳脉浮.浮为风邪入胃.滑为水谷为病.此显脉浮而滑者.乃素积酒谷湿热招风.为谷气实.然内湿外风相蒸.风热外越.津液随之.故汗自出也.〔程〕亦历节之脉.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程〕少阴肾脉也.胗在太溪.若脉浮而弱.弱则血虚.虚则邪从之.故令浮弱.风血相搏.则邪正交争于筋骨之间.则疼痛如掣.〔尤〕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自.原本作血.今根据诸本改之.)〔魏〕盛人者.肥盛而丰浓之人也.外盛者中必虚.所以肥人多气虚也.气虚必短气.气虚必多汗.汗出而风入筋骨之间.遂历节疼痛之证见矣.〔尤〕缘酒客湿本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诸肢节疼痛.身体HT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HT .赵本.作.沈尤金鉴同.魏作HT .案此当作.脉经.作瘰.非.)〔魏〕湿热在体.风邪乘之.而历节成矣.于是掣痛之势如脱.甚不可奈.湿上甚而为热.热上甚而引风.风上甚而耗气冲胸.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皆风邪热邪湿邪.合为患者也.主之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防风麻黄生姜之辛燥.治风治湿.白术甘草之甘平.补中.芍药知母之酸寒苦寒.生血清热.是风湿热三邪.并除之法也.其间加附子.走湿邪于经队中.助麻桂为驱逐.非以温经也.况此方.乃通治风湿热三邪之法.非为瘦人出治也.肥人平日.阳虚于内者多.非扶助其阳气.则邪之入筋骨间者.难于轻使之出.用附子于肥人.尤所宜也.勿嫌其辛温.而云不可治血虚内热之证也.瘦人阴虚.火盛之甚.加芍药.减附子.又可临时善其化裁矣.案历节.即痹论所谓行痹痛痹之类.后世呼为痛风.(丹溪有痛风论.见于格致余论.知是元以降之称.)三因直指.称白虎历节风是也.(白虎病.见于外台.引近效云.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疾如虎之啮.故曰白虎病.此即历节风也.而别为一证恐非.)盖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所发.痛久则邪盛正弱.身体即羸也.痹气下注.脚肿如脱.上行则头眩短气.扰胃则温温欲吐.表里上下皆痹.故其治亦杂揉.桂麻防风.发表行痹.甘草生姜.和胃调中.芍药知母和阴清热.而附子用知母之半.行阳除寒.白术合于桂麻.则能祛表里之湿.而生姜多用.以其辛温.又能使诸药宣行也.与越婢加术附汤.其意略同.沈氏则谓脾胃肝肾俱虚非也.温温.金鉴.改作.不必然.(详见于伤寒论证义.)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二两赵作一枚)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案千金外台.防风汤七升.作一斗.二升.作三升.)外台古今录验.防风汤.主身体四肢节解.疼痛如堕脱肿.案之皮急.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即本方.去麻黄.千金防风汤主疗与外台同.于本方.无麻黄附子.有半夏杏仁芎.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四属.程作四肢.此条程魏接下乌头溥为一条.非.)〔徐〕此论饮食伤阴.致营卫俱痹.足肿胫冷.有类历节.但当以发热别之也.谓饮食既伤阴.然味各归其所喜.政酸为肝之味.过酸则伤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机关.伤则缓漫不收.肝气不敛.故名曰泄.咸为肾之味.过咸则伤肾.肾所以华发而充骨.伤则髓竭精虚.肾气痿惫.故名曰枯.肝肾者人之本也.肾不荣.而肝不敛.根销源断.故曰断泄.饮食伤阴.营先受之.乃营气不通.营卫本相根据.营伤卫不独治.因循既久.营卫俱微.三焦所以统领内气.而充贯四肢者也.失营卫之养.而无所恃以为御.御者摄也.四属之气.不相统摄而断绝.四属者.四肢也.元气既惫.身体羸瘦.足尤在下阳气不及.肿大胫冷.荣中气郁.则热而黄汗.然此皆阴分病.非历节.历节挟外之湿邪.而重且痛也.唯外邪必发热.故曰假令发热.是表分亦有邪.从肌肉而历关节.使为历节.〔尤〕虚病不能发热.历节则未有不热者.故曰假令发热.便为历节.后水气篇中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盖即黄汗历节.而又致其辨也.〔鉴〕名曰断泄之泄字.当是绝字.始与下文相属.必是传写之讹.案平脉法.林亿注.四属者.谓皮肉脂髓.成注亦同.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脉经作疼.痛不可屈伸.是.)〔沈〕此寒湿历节之方也.经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此风少寒湿居多.痹于筋脉关节肌肉之间.以故不可屈伸疼痛.即寒气胜者.为痛痹是也.所以麻黄通阳出汗散邪.而开痹着.乌头驱寒而燥风湿.芍药收阴之正.以蜜润燥.兼制乌头之毒.黄甘草.固表培中.使痹着开而病自愈.谓治脚气疼痛者.亦风寒湿邪所致也.乌头汤方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节.(尤本治上有亦字.程金鉴删治以下九字.案此后人所添.今从之.)麻黄芍药黄(各三两)甘草(炙)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案甘草原本及赵程魏金鉴并欠两数俞徐沈尤并云三两未知何据)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张氏医通云.乌头善走入肝.逐风寒.故筋脉之急者.必以乌头治之.然以蜜煎.取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兼制乌头燥热之毒.千金大枣汤.治历节疼痛.于本方.去芍药附子.加乌头大枣生姜.矾石汤治香港脚冲心.(赵作冲.程本金鉴.不载此方.至篇末五方并删.)矾石(二两○杂疗方作半斤)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此方杂疗救卒死篇.无浆字.千金翼浸下.有洗字.)〔尤〕香港脚之病.湿伤于下.而气冲于上.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湿收.上冲自止.案千金论香港脚云.魏周之代.盖无此疾.所以姚公集验殊不殷勤.徐王撰录.未以为意.外台苏长史云.晋宋以前.名为缓风.古来无香港脚名.由此观之.此方亦是宋以前人所附.非仲景原方明矣.程云凡仲景方经.证在前而方在后.未有方在前而证在后者.固然.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原注〕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案外台风痱门.载古今录验.西州续命汤.即是.冒昧下.有不识人三字.千金名大续命汤.而西州续命汤.主疗与此同.无人参有黄芩.分两亦异.主疗与姚同.)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杏仁(四十枚千金用芎三两.外台麻黄三两.芎一两.余各二两.杏仁与本方同.俞本芎一两五钱.非)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浮.外台作洪.)〔沈〕灵枢云.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甚则不能言.不可治.故后人仿此而出方也.〔尤〕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之法也.案汉贾谊传云.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病.师古注.辟足病.痱风病也.圣济总录云.痱.字书病痱而发.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楼氏纲目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营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知是痱.即中风之谓.脉解篇.喑俳.即喑痱也.徐则谓痱者痹之别名.此说本喻氏法律.尤误矣.外台本方煎法后云.范汪方.主病及用水升数.煮取多少.并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两味.汪为东晋人.而其言如此.正知此亦仲景旧方.原本失载.宋臣因而附之也.虞氏医学正传云.金匮要略本方.有石膏当归.无附子防风防己.愚案本方.石膏当归.固不可无.而附子防风防己.尤不可缺.此恐传写者之脱简耳.简案续命汤.千金外台所载.凡数十方.唯外台.风身体手足不随门.古今录验.小续命汤方中.附子石膏并用.虞氏之言.不可从.王氏古方选注云.古今录验者.其方录于竹简.从古至汉.始刊于金匮附方中.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案十六国春秋.有卢循.遗刘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又欧阳修有细为续命丝之句.可征二字之谓延年矣.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千金贼风门云.仲景三黄汤.拘急.作拘挛.○三因云.兼治贼风.偏风.猥退风.半身不遂.失喑不言.)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二分)黄芩(三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心热.千金作心中热.千金翼.一枚下.有此仲景方.神秘不传.八字.)〔魏〕亦为中风正治.而少为变通者也.以独活代桂枝.为风入之深者设也.以细辛代干姜.为邪入于经者设也.以黄补虚.以熄风也.以黄芩代石膏.清热.为湿郁于下.热甚于上者设也.心热加大黄.以泄热也.腹满加枳实.以开郁行气也.气逆加人参.以补中益胃也.悸加牡蛎.防水邪也.渴加栝蒌根.以肃肺生津除热也.大约为虚而有热者言治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则无热可知.纵有热.亦内真寒外假热而已.云加附子.则方中之黄芩.亦应斟酌矣.此又为虚而有寒者言治也.近效方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外台.此下.载甘草附子汤.主疗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云云.三十余字.)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徐〕肾气空虚.风邪乘之.漫无出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致头中眩苦至极.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此非轻扬风剂可愈.故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犹之冬月井中.水土既暖.阳和之气.可以立复.而浊阴之气.不驱自下矣.案外台风头眩门.所载近效白术附子汤.有桂枝而无生姜大枣.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复烦者.将服五合以上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即是甘草附子汤也.而此所载.去桂加术附子汤.且煎法及分两.宋人所改.不知何以差谬如此.盖孙奇等失之不检也.。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前言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中风病人需要及时就医,并且进行合理的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出现。

本文将从历节病、脉证两个角度,中风的证候和治疗方法。

历节病中风后病邪未尽者病候:上肢冰凉、发凉、经络不畅、瘫痪、沉重、麻木、不能动弹或部分不能动弹、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口舌歪斜、语言不清。

治疗方法:补中益气、养阴滋液、通利经络。

常用方剂有人参健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减及蜜丸等。

痰湿往下者病候:口吐浊唾、恶心、呕吐、溢饮。

常伴有中风前高血压史,或肝肾不足,或身体肥胖。

肢体肿胀、重、麻木,行动不便。

治疗方法:祛痰泄水、通经活血,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消痰止咳汤、逍遥散等。

痰湿往上者病候:言语困呆、口眼歪斜、流涎、呼吸急促、少气、气促怕热、上睑下垂、肢体不能活动。

治疗方法:燥湿化痰,常用方剂有开窍汤、清燥化痰汤、外用普乐安片等。

湿毒积聚病候:肢体色暗肿、言语困难、神志不清、半身不遂治疗方法:泻肝潜阳、舒筋活血、清热解毒。

常用方剂有香砂六君子汤、木通祛风汤等。

脉证脉涩病候:舌黄苔厚,咽干口渴,身热,头晕目眩,脾胃不和,尿黄便秘。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疏肝止痛、通络化滞。

常用方剂:黄连阿胶汤、龙胆泻肝汤、局部外敷大青叶等。

脉滑病候:口渴喜饮、身热恶寒、头晕目眩、腰腿酸软。

具有寒热夹杂、胃肠积滞、气血不畅、骨健筋强等特点。

治疗方法:清热凉血、祛风化湿、通络通络。

常用方剂:丹参酮钠注射液、小青龙汤、桑杏汤等。

脉沉病候:发音不清、肢体麻木、神志不清、肌肉萎缩、口眼歪斜、肢体抽搐。

治疗方法:补肝益肾、扶正祛邪、通神定志。

常用方剂:四君子汤、人参龟鹿补肾汤、逍遥散等。

脉浮病候:头痛、烦躁、口干咳嗽、泪眼潺湲。

常见于中风前有高血压病、心脏疾病等。

治疗方法:降低血压、清热泻火、祛风除湿、化痰定志。

常用方剂:消渴丸、清热下气汤、清心化痰汤、普乐安片等。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
▲如水伤心:心主血脉,如水伤心,犹言水 湿伤及血脉。
▲黄汗:指历节病的关节疼痛处汗出色黄, 故曰“历节黄汗出”。此与黄汗病 的汗出色黄,遍及全身者不同。
提要
本条论述肝肾不足,水湿内侵是 历节病的一种成因。
讲解
1、病因: 内因:寸口脉 沉-主骨病-肾亏 弱-主筋病-肝虚 ———— 肝肾精血亏虚,精血不能充养筋骨。 外因: 汗出――腠理开,卫气不固 入水中――寒水之邪内侵
(邪实为主)
临床表现 半身不遂, 甚则神志不清,脉微而数
但臂不遂,关节肌肉疼痛 神志清楚,脉涩
【辨治要领与思路】
鉴别诊断,保证辨病与辨证的正确,是张 仲景诊治疾病重要特色之一。本条指出半身 不遂属于中风,反之仅局限于某关节肌肉疼 痛、活动不利的,则为痹证。同时以强调四 诊合参才能保证辨病与辨证的准确性,故原 文又指出中风的脉象是脉微数。
2.中风的病因病机:气血不足,外邪诱发。(以脉论理) 脉微:正气不足,气血虚弱 脉数:感受风邪,病邪有余
3.中风与痹症的鉴别: 中风――主证:半身不遂,不疼。 痹证――主证:但臂不遂,疼痛。
讲解 中风与痹证鉴别表
病名
病因病机
中风 气血不足,外邪诱发
由经络而入于脏腑(正虚
为主)
痹证 风寒湿杂至,
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
第2条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 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 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 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 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 舌即难言,口吐涎。
名词
▲贼邪不泻:贼邪,即虚邪贼风之意,统指外邪; 泻,外出,此句意为外邪侵入人体 后留滞不出。
第6、7条
原文(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 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提要】论述阴血不足,外受风邪是历节病的成因之一。
原文(7)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 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提要】论述气虚湿盛,酒后汗出当风是历节病另一成因
▲肌肤不仁:即肌肤麻木不仁。 ▲即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提要
本条论述了中风病的病机以及在络、 经、腑、脏的不同见症。
讲解
1.以脉论理,继续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
“寸口脉浮而紧”
浮――气血亏虚,非指表证
寸口脉
寒虚(邪正)相搏,
紧――风寒侵袭
邪在皮肤
------在皮肤即为邪在浅表。
★“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气血不足,邪气随虚处停留而正 气又无力驱邪外出,所以引起络脉地气血瘀滞。以致筋脉肌肉失 养,废而不用。突出的反映了★“正虚邪遏”是中风的基本病机。
此处“汗出入水中”仅是举例说明而已,其它如居住潮湿,淋雨受寒,长 期从事水中作业等均可致水湿内侵,为病之标。 2、病机:肝肾先虚,水湿内侵,郁为湿热,伤及血脉,浸淫筋骨,流入关
节,影响气血运行。 3、症状:周身关节疼痛,痛处肿大,溢出黄汗。
【辨治要领与思路】
★本条的主要精神,在于说明历节病的病 机,即肝肾先虚为病之本,寒湿外侵为病之 标。其病虽留注筋骨,实与其所合之脏关系 密切,临证施治时,不可舍本求末。
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 ——多以外风立论。
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 ——多以内风立论。
明代,医家提出: 真中——外风所致 类中——内风所致
合篇意义: 1)、范围:皆属广义风病范畴。 2)、病机:内虚邪中,内外合邪的病机特点。(联系湿痹之候) 3)、主证:肢体经脉证状。
肌肤
筋骨


病势 较轻
加重
更重
危笃
预后
尚可
较差
目的: 以测领与思路】
辨清病位对于保证辨证与治疗的准确以及 推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其实中风之后,邪 入脏腑,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很难区别在何 脏腑,故后世临床皆以闭证脱证来辨治。
第4条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 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 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讲解
★2.半身不遂机理:
邪气反缓――受邪的一侧,因络脉气血瘀滞,肌肉 筋脉失去濡养,故现弛缓状态;
正气即急――相反无病的一侧血气运行正 常,筋 脉肌肉能发挥正常作用,因此相对的紧张拘急; ――缓者为急者所牵引,于是 出现
在左。
分型 在络
在经
入腑
入脏
症状 病位
舌即难言 肌肤不仁 即重不胜 即不识人 口吐涎
•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 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正虚 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 火暴甚” 李东垣:“正气自虚” 朱丹溪:“湿痰生热” 王 履:“真中 风”、“类中风” 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 李中梓:“闭证、脱 证” 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 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 五汤治疗偏瘫。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 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中风沿革
• 1、《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 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 2、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 证分类法,“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 于腑, 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概述
二病的概念: ★中风: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甚或突然倒仆昏不 识人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机为正气不足,偶感外邪诱发致 病。 ★历节:以骨节疼痛遍历关节,痛势剧烈,日久可致骨节变形 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以肝肾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 痹阻经脉而致。
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中的风善行多变 相似,故古人比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 一致。
第1条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 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名词
▲半身不遂: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 随意运动。
▲痹:痹者,闭也,指风寒湿侵犯人体,使 经络气血闭阻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活 动不利的病症。
提要:本条论述了中风的脉症以 及与痹证的鉴别。
讲解
1.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 半身不遂——风邪闭阻经脉,气血瘀阻,肢体筋 脉拘急或弛缓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