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毛德西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毛德西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1.甘草干姜苓术汤治疗肾着病治验:男性,46岁。
适逢初冬,驱车外出(脚踏车),汗透内衣,遂敞胸露怀,迎风狂奔,不料当晚洗后即觉腰痛,初不在意,日渐加重,多方治疗无效,遂求治之。
刻诊:痛苦面容,步履艰难,坐卧不安。
自诉:腰以下重冷痛,如坐水中,受风尤甚。
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白不渴,脉沉。
问及所服之药,皆消炎止痛、强筋壮骨之属。
脉证合参,系肾着病也,当温中驱寒、健脾除湿,遂书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之。
方药:干姜3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甘草20克。
2剂,取瓦罐,水煎温服。
1剂3煎,日1剂。
2剂药后,痛减冷除,重感若失。
后以原方减量,加炙杜仲10克,2剂,病愈。
来源:张世友.经方验案 3 则[J].河南中医,2002,22(3):14.注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肾着之病,属风寒湿痹范畴。
其症状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其典型症状为“腰重如带五千钱”。
致病因素为“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所以用“着”字,言黏着而不去也。
其病内因是肾气不足(卫气出于下焦),肾气失于温养,卫气自然失去卫外之能力。
若遇湿邪,着于腰部,聚而不散,便会形成肾着病。
所用药物,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本非肾家之药,均脾经之药,健脾、渗湿、温中、利尿,缘其病因而用也。
又:湿气重者,土壅也,五行之中土克水,土壅则肾气被遏,“腰为肾之府”,水土壅于此,故“腰中冷,如坐水中”。
若无土壅,则无此腰疾。
所以医圣用健脾祛湿之方药,使土不壅,自无克伐肾水之患。
约言:水湿着于腰部,腰中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2.甘草干姜苓术汤治疗黑苔治验:女性,五旬。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中风我们在太阳病中学过,其实就是外邪入侵造成的,由于病人的体质的不同,同样的外邪对有的人没有影响,而对有的人却有影响,甚至是致命的影响,这就是同一病症对人不同的影响,也就是同病不同治的因素之一。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第二条: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为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府,即不识人;邪入藏,舌则难言,口吐涎沫。
中风的脉像就是寸口脉浮而紧,脉紧代表是寒,其实从自然中我们也可以体悟到,寒的话,东西就会僵硬。
脉浮代表的是脉虚,也表示人的阳往外抵抗。
如果只是寒与虚的问题,那意味着病邪还在皮肤,此时稍微加以调整就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是浮而且血虚的情况,此时就意味着络脉是空虚了,也就是说病邪已经从皮肤进入腠里了,这个时候病邪没有祛除,就会在病人的身体中乱窜,有可能在人的身体左边,也有可能在人的身体右边。
有病邪的部位运行反而是比较缓慢,没有病邪的一侧把病邪的一侧气血带过去了,造成病邪一侧气血不足,从而产生麻痹、瘫痪等症状。
如果病邪只是在络(腠里),此时病人只是感觉到皮肤有点麻木不仁了。
如果病邪在经上,病人就会感觉到四肢沉重。
如果病邪进入腑,那么病人就会出现记忆不佳的问题,会不认识自己所熟悉的人。
如果病邪进入臟器,病人就会出现舌头僵硬,难以说话,同时还会出现口吐涏沫。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毛德西】实用验方四则
【毛德西】实用验方四则【毛德西】实用验方四则国医大师秘方验方昨天点击↑(国医大师秘方验方) 订阅精彩内容!国医大师秘方验方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立体针等。
公众号验方,或出自一人笔下,或出于众人之口,多数难以明确渊源,虽无经方那样规范严谨,证治合拍,但却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所以颇受医家与病人的欢迎,有的流传数百年且被载入医籍。
验方也不是包治百病(或证)的良方,亦需要在辨证的前提下选用。
本文所述四方,虽为偶得,但都是笔者历验多例的,故书于报端,供同道参考。
1治气管炎方青皮陈皮桑白皮当归白芍北五味川贝茯苓光杏仁半夏冰糖服之宜此方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流传于社会的一个验方,且散见于某些医学著作中(如杨作楳《临证录》中载有此方,但与余所见原方药物稍有出入)。
原方十一味,各二钱,水煎服用。
服用方法与杨氏所述一致,即第一天晚上煎服第一剂头煎药液(药渣存留),第二天早上煎服第二剂头煎药液(药渣存留),第二天中午煎服第三剂头煎药液(药渣存留),第二天晚上,将所留三剂药渣同煎取液,一次顿服。
服药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食辛辣物,并禁止夫妻同房。
一周服用九剂药(休息一天)为一疗程。
本方以二陈汤为基础,加入桑白皮、杏仁、川贝、五味子止咳平喘,当归、白芍养阴活血,青皮行肝理气、消食化积,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与痰浊的运化。
此方具有祛痰止咳、肃肺平喘的作用。
个人体验,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尤佳。
至于证候却无明显特征,似以痰浊内蕴、阻塞肺气、寒热征象等不明显者为宜。
或者以“中和”二字言其作用更恰当。
笔者常用药量为:青皮10g,桑白皮15~30g,陈皮10g,当归10g,炒白芍10g,五味子5g,川贝10g,茯苓20g,光杏仁10g,清半夏10g,冰糖30g。
还可用于早期肺气肿与哮喘病人。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中风风引汤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中风风引汤风引汤:治除热瘫痫中医的观念是寒则缩,热则纵。
寒证的人,手腕都会弯起来,使劲扳又扳不开,好不容易扳开了,结果又弯回去了,这就是寒。
中风的病人90%都是寒,10%是热。
都是中风,躺在那里手是摊开的,握拳又没有办法握拳,握拳又没有力气,这就是热,是纵。
中风的病人绝大多数都寒证。
如果是热,就可以用到风引汤。
风引汤方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瘲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
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我们看这个处方很有意思,前面是大黄,后面又是石头,赤石脂我们在经方里有一个方子叫赤石脂禹余粮丸,是用在下利不止,一个病人跑厕所一天跑十几二十次,就要用到赤石脂去收敛它,赤石脂是涩剂。
这个方剂怎么会又到了大黄,大黄是泻下。
一个是收敛,一个是泻下,原因主是在大便的时候,把不要的东西排出去,把好的东西留下来。
风引汤就是病人没有办法控制大小便。
因为是纵,什么都纵的,尿道口也是开的,小便就失禁,肛门也是开的,大便也失禁,手也没有力气握起来。
所以,这种很特殊的现象,才会有这个风引汤的处方。
平常我们用药,涩剂和攻下剂是不会用在一起的。
用到金石类的药,药性都是比较沉,比较重,希望到脏腑比较深的地方去。
风引汤,倪海厦老师也用的不多。
风引汤这些平常放一点到诊所,万一碰到了一个可以用,这种病人不多。
风引汤是专治热瘫痫,就是热症中风,完全是里热症,里面很热的时候,又遇到表风。
里面本身就虚,虚久后产生的虚热,此时表又受到风。
我们除了开补虚的药,还要同时开去热的药,也还要再开去表风的药,药力一定区分为这三种,你看大黄是去里热实的,像干姜、龙骨、桂枝、牡蛎这种都是补里虚的,还要加上去热的药,像石膏,就是去热的药。
为什么要用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这种涩剂,一般我们使用石剂时,是因为石头的药都是比较涩,而病人身体里面有虚热的时候,大便时会有下利,肚子会痛,像肠鸣下利般,食物是不会停在肠胃里面。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在上一个条辩中,气血两虚的病人中风使用的是防己地黄汤,是因为病人气血两虚无法使用比较强的祛风处方,只能用比较缓和的处方,同时中风的现象还只是在表。
而我们现在讲的条辩是风邪进入病人的经络,此时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处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第五条: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病人中了大风邪,或者说中风比较厉害了,按前面的条辩来讲,至少是进入了经络,风邪到了经络后就会使病人出现四肢烦重的症状,主要是风邪进入后,体内阳对外抵抗而外泄,而造成病人体内阳不足,这样病人就会感觉到体寒,而同时病人由于体液不足,无法向身体供应正常的体液,同样也会有四肢沉重感。
气不足,势必对外抵抗不足,体液运行速度变慢,容易被外邪入侵;血不足,势必对身体供应不足,全身不能得到很好的营养供应,血不足也会导致气不足,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过,气血是相互的依存的,血是气的载体,气是血运行的根源。
对于气血两虚的人,需要的是同时补气血。
侯氏黑散方处方:菊花(四十分)、白术、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干姜、人参、茯苓、当归、川穹、牡蛎、矾石、桂枝(各三分)用法: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腹中不下也。
执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经方辨治痹证四则
经方辨治痹证四则毛德西河南省中医院一、寒湿痛痹,选乌头汤温经散寒止痛张某,男,38岁。
患者于去年秋季出现左膝关节肿痛,伴有恶风发热。
经用青霉素、强的松等治疗,热退肿消。
至今春出现腰骶部疼痛,局部发凉,活动受限,在某医院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用阿司匹林、消炎痛、雷公藤等治疗,略有好转。
月前因劳碌过度,加之冷水洗浴,腰骶部疼痛加剧。
暖水袋、电暖器须臾不离,且不能直腰行走。
于1995年6月来诊。
检查腰椎2~4有压痛,肾区有叩击痛。
X线片提示:双骶髋关节面模糊致密。
血沉12mm/h,类风湿性因子阳性。
舌苔薄白,脉弦缓。
病在肝肾,寒寓筋骨,证属阳虚寒凝,此为寒湿痛痹,法当温经散寒止痛,用乌头汤加味治之。
制乌头l0g,麻黄10g,桂枝l0g,赤白芍各l0g,炙甘草l0g,黄芪15g,川断15g,乌梢蛇12g,桑寄生30g,鹿角胶(烊化)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服药14剂,腰骶部疼痛减轻,并有局部温热感。
为加强通络止痛作用,上方加乳香10g、没药l0g。
又服20剂,腰骶部疼痛消失。
后用黄芪四物汤调理气机,养血柔筋。
服用10剂后活动自如,查类风湿因子阴性。
3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乌头汤方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
原文为“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清·尤在泾释云:“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
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
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
”(《金匮要略心典》)方中加桑寄生、川断,为固肾强腰而设;另加鹿角胶助肾阳,乌梢蛇祛风寒。
乌头汤是治疗寒湿痛痹的有效方剂,止痛的关键在乌头。
一般用量在10g~30g,先从小剂量开始,当用量达到15g时,要先煎40分钟以上再入它药,这样可以减低乌头的毒副作用。
二、风湿化热历节病,投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胜湿和营桑某,男,45岁。
近5年来,两膝关节疼痛,逐年加重,伸屈不利,遇冷则甚,秋冬加剧,有时发寒热,气短难续。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病,以突然昏倒、口眼?斜、半身不遂。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病,以突然昏倒、口眼㖞斜、半身不遂。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本篇提示】中风病,以突然昏倒、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甚至昏不识人为特征;历节病,以关节递历疼痛为主证,因痛势剧烈,犹如虎咬,又有白虎历节之称。
此篇论述中风、历节病的脉象、症候及治疗;因都属于广义风病范畴,故合为一篇讨论。
一、【原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①,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②。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注释】①半身不遂:治病人的左半侧或右半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②痹:指风寒湿邪侵犯人体,使经络气血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活动不利的疾病。
【白话解】凡属中风病,应当具有半身不遂的特征。
有的病人只出现一侧手臂不能随意活动,这是属于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形成的痹证,不属中风。
若寸口见到微而数的脉象,则多属中风病。
因为脉微主正虚,脉数主邪盛,而中风则多由正虚邪实所引起的。
【本条分析】本条是论述中风的脉证与痹证的区别。
中风与痹证是两种症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的疾病。
中风多由内伤肝肾阴虚、肝阳亢逆化风所致,发病多急重,突发性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重者神志不清等;痹证则属外感风寒湿邪,发病较缓慢,则以四肢关节疼痛、麻木、或活动不利,但神志无妨碍为特征。
二、【原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①,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②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③;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注释】①贼邪不泻:贼邪,虚邪贼风之意,统指外邪;泻,外出。
本句话的意思是,外邪侵入人体后不能外出。
②㖞僻:即口眼㖞斜。
指口眼歪斜,不能随意运动。
③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
【白话解】寸口出现浮紧脉,其脉紧则反映有寒邪,其浮脉则反映络脉中血液空虚,体内络脉血液空虚与外来的寒邪相合,则首先使寒邪停留于皮肤。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大黄
牡 蛎各 二两 石英
除热 瘫痫 。 干姜 龙 骨各 四两 桂 枝三两 甘 草 寒 水 石 滑 石 赤 石 脂 白 石 脂 紫
方议
侯 氏黑散 用大量菊 花祛 风清热 .为君药 ,
石 膏 各 六 两
《 本经》 谓其 治“ 风 , 诸 头眩肿 痛 , 目欲脱 , 泪出 。” 防风 为 臣药 , 本经 》 《 谓其 治 “ 风 , 眩痛恶 风 , 邪 目盲 大 头 风 无 所见” 。菊花配防 风 , 则善 驱表里 之风 。 病 以胃气 为本 。 之所凑 , 邪 其气必 虚 , 以人参 故 茯苓 益气健脾 , 培土宁风 ; 气通 于肺 。用 当归 、川芎养肝 血且搜肝 风 气; 气虚湿 盛必 生痰 , 又有 白术益 气祛 湿 , 梗开肺祛 桔
维普资讯
撕 江 中 医 学靛 学 粗 20 年 4妈第 2 卷 第 2期 02 1 5
中风历 节 病 脉 证 并 治
连 建伟
浙 江 中 医 学院
关键 词 中风
杭 州 30 5 10 3
历节 侯 氏黑散 垒 匮要 略
1 侯 氏 黑 散
痰, 矾石 善化风痰 ; 者 . 风 善行 而数变 , 夹寒 亦能夹热 , 故 用桂枝 、 干姜 、 细辛 以祛寒 , 黄芩 以清热 ; 牡蛎 潜 阳 , 寓降 于升 。 以温牺 , 使 以其能 引诸药 至 于周 身经络 。 禁 切鱼 肉大蒜 者 , 其动风助 热也 。总之 , 恐 本方祛 风 、 除热 、 补虚 、 下痰 之法 具备 , 足以抵御大 风 。
4 宿 邪 缓 攻 。 阳 补 虚 温
上十二昧 , , 杵 粗筛 , 以韦囊盛 之 , 三指撮 , 花 取 井 水 三升 , 煮三 沸 , 温服 一升 。 方议 风 I即风痫 掣引之谓 。汤名风引 , , 重在熄 风 。故 方 中汇集六种石 药 f 石膏 、 滑石 、 寒水石 、 石 赤 脂、 白石脂 、 紫石英 ) 清热重镇熄 风 . 共为君药 ; 臣以大 黄泄热 , 、 龙 牡潜阳 ; 以干姜守 中, 热于寒 , 佐 寓 使寒凉
?毛德西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毛德西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1.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治疗肾病综合征治验:女性,42岁。
患肾病综合征6年,加重半年。
6年来病情时轻时重,全身浮肿,面肢尤甚,按之深陷不起,胸满微喘,恶风无汗,小便不利。
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
刻诊:症同前述,脉沉细,舌质淡红而胖嫩,苔薄白,手及足胫不温。
分析此候,乃太阳少阴合病之证,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治之。
方药: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5克,麻黄6克,炙甘草3克,附片9克,细辛3克,桑白皮12克,猪苓15克,冬瓜皮30克,车前子9克,茯苓12克。
服用首剂后,尿量增加,2剂得微汗,3剂尽,水肿已消大半。
脉细,较前有力,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又进6剂,水肿消退。
仅足踝轻微肿胀,余症消除。
改用金匮肾气丸调理善后。
随访2年,可操家务,未再出现明显水肿。
来源:赵天才等.中医春秋——杜雨茂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31.注释:肾病综合征为难治疾患之一。
所以难治,是由于病本为肾气虚弱,水气泛滥,当补之,消之。
但该病在隐隐进程中,常常夹有太阳表证,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湿表证等,这样就形成了少阴里证与太阳表证兼夹证候。
治疗上就要攻补兼施,寒热并用。
如此例,辨证要点有二:一是全身浮肿,小便不利,手足不温,脉沉细,这是病之本象,即少阴阳虚;二是恶风无汗,舌苔薄白,此乃风寒束表,营卫郁闭,即太阳表实证,为病之标象。
这种证候同时出现,在《伤寒论》中称为合病、并病。
对此证候的治疗仍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若是标本不急不缓,则可同时治疗。
此例即是如此治之。
方中既有温阳扶肾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又有祛寒解表的桂枝汤(去白芍);还有导水消肿的二苓、冬瓜皮、桑白皮、车前子等。
待病势缓解后,以金匮肾气丸阴阳双补,缓缓收功。
约言:肾病浮肿,表证未除,有寒象者,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之。
2.桂枝汤加黄芪治疗黄汗治验:女性,41岁,哈尔滨人。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一、脉证与病机[代表原文]夫風之爲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爲痹。
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1)[白话语释]提要:本条论述中风病的脉证。
语译凡中风病,当具有半身不遂的特征;若只表现为手臂不遂,为经脉痹阻,筋脉失养。
由于中风属正虚邪实之病,所以可见脉微而数,脉微主正虚,脉数主邪盛。
阐释中风病是以病人半身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者较为常见,或只有某一臂(肢)不遂者,此为中风病的轻证。
“此为痹”指出本病主要病机为经脉痹阻,筋脉失养。
其脉微为气血不足,数为病邪有余。
说明中风病虽然有半身不遂与但臂不遂的不同,但二者皆因气血不足,外邪诱发而为病。
【临床应用】[应用要点](1)“但臂不遂”属中风病在经在络的轻浅症状,具有如下特点:①发病之前或病情较轻者,患肢多表现为麻木不仁,沉重难举,屈伸不利等;②多伴随眩晕、舌强、语謇、口喁、面瘫等中风常见症状;③多恢复较快,有的几天或十几天便恢复如初;④CT检查,其定位病变多范围小而轻浅;⑤不少患者在数日、十几日,或数月以至数年以来,有过一次数次更轻型的类似短暂发作。
(2)中风病与痹证的比较证名比较中风痹证相同均有“不遂”的症状和经脉痹阻的病机病位在络,在经,入腑,入脏在经脉,肌肉,关节症状半身不遂,昏聩吐涎,口眼斜,手不能握,足不能步,不痛但臂不遂,或局部肢体麻木,必有疼痛,手足活动不便,神志清楚脉象脉微而数或弦涩脉微涩,或濡缓,或迟紧病机气血不足,外邪诱发,随经络入于脏腑(正虚为主)风寒湿三气杂至,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邪实为主)。
庚子年四月十五。
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经验方58首
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经验方58首毛德西是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科普专家,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主持编辑的《消渴病中医防治》《疑难病证名验方辑要》《中国医学诊疗法大全》等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
毛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心得,在中医辨证治疗胃痛方面,颇有见地,善用经方,多用小方,随症化裁,疗效显著。
1.安胃清幽汤【处方】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槟榔高良姜桂枝甘草。
【主治】胃溃疡2.老子养生酒红参首乌丹参山楂。
【功效】消积化瘀,化痰利湿【主治】高血脂症,辨证属于痰浊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者。
3.推气散【处方】枳实(或枳壳)3克,郁金3克,桂心1.5克,炙甘草1.5克,桔梗2.5克,陈皮2.5克,生姜2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2~3次服用。
此方用量为原书所载,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适当加大用量。
4.白马四味汤:白头翁马齿苋薏仁各三十克丹皮十五克,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主治肠炎痢疾(加山楂)。
【功效】理气疏肝,和胃止痛。
【主治】由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或肋间神经痛引起的胁痛。
【加减】不欲饮食,加焦三仙;口苦,加黄芩、石斛;胃脘胀满,加代代花、厚朴花;大便不实,加炒山药、炒山楂。
5.贝母二冬膏【处方】麦冬8两(240克)、天冬8两(240克)【用法】水熬去渣,加入川贝2两(60克),水煎去渣;再用鸭梨20个,去核,压取汁,与药汁混合,加蜂蜜收膏。
【主治】咽喉干燥,干咳少痰6.五参心乐丸【处方】西洋参(或者红参)丹参苦参三七沙参赤芍水蛭。
【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风心病气阴两虚夹瘀证。
7.救阴止崩汤【处方】当归20克山药25克元肉 30 五味子30 炒枣仁20克。
【主治】崩漏:8.风疹用奇效良方【处方】威灵仙石菖蒲苦参黑芝麻何首乌甘草等分【用法】研末冲服。
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
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展开全文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第十四部分第2章 14.1.2中风历节病篇附方讲解及条文3.29至3.32那我们就把这些从各种书挖回来的这个杂七杂八的方念过一下。
第1节侯氏黑散《金匮要略》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藭三分桂枝三分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眼,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那我们先看这个侯氏黑散哦。
那这个侯氏黑散他说“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而《外台秘要》里头写说他治疯癫。
我想啊,这种不一定是仲景方的方子呢,就是这一点讨厌,就是他的辨证点写得非常之不好用。
你说这个人他中了风,“四肢烦重”,当然一个人他的邪气是风邪的话,应该会有四肢烦的可能了哦,可是“心中恶寒不足者”到底是怎么回事哦?说起来是这样子哦,我刚刚讲到张仲景的条文的时候不是讲到说,这个风进来呢,比较浅表的一层是让你发疹子对不对?比较再进来就是胸闷气喘。
那那种感觉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你真的熬夜熬得很凶的时候,你的感觉一定就是开始觉得胸闷气喘,对不对?那这个“心中恶寒不足者”哦,它是这一类的状况的一个亚种,怎么讲呢?就是标准的这种患者呢,他是会觉得他的心窝这个地方发冷的,可是这么标准的患者你到哪里去找呢?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说啊,如果不说治中风的话,以他这个地方归纳出来的状况哦,大约是人比较怕冷啦,然后觉得手脚没力啦,这样子的状况比较有可能。
那如果我们不讲到中风的话,一般就是一个人他肌肉发冷发痛,那手指脚趾麻木疼痛之类的问题哦用这个方子。
而《外台秘要》讲的这个疯癫哦,疯癫是指一个人受风而癫,就是如果标准的疯癫的话就是,一个人感冒之后发神经了,那这个标准的病人也很难找对不对?感冒之后发神经的人还算是不多的哦,所以也只是姑且读过了。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仅供参考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鉴〕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病风中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沈〕此分中风与痹也.风之为病.非伤于卫.即侵于荣.故当半身不遂.谓半身之气伤而不用也.若但臂不遂.此为痹.痹者闭也.谓一节之气闭而不仁也.于是诊之于脉.必微而数.微者阳之微也.数者风之数也.此中风使然.谓风乘虚入.而后使半身不遂也.〔尤〕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者则为痹耳.案字汇.遂.从志也.不遂.即不从志之谓.案脉微而数可疑.今验风病.多脉浮大而滑.而或数或不数.医通云.此即内经风论.所谓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证也.千金补金匮之不逮.立附子散.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僻.专以开痹舒筋为务也.(方附于下.)千金附子散附子(炮)桂心(各五两)细辛防风人参干姜(各六两)上六味.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脉经.作淤涎.案以上四字句.此似是.)〔尤〕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沉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右.随其空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缓者为急者所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者.邪反在右.右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则有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是则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矣.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沈〕僻者.邪犯阳明少阳经络.口眼歪斜是也.不遂者.半身手足不用也.周身之络.皆在肌肉皮肤之间.风邪痹于络脉.气血不行则为不仁.羁持经气.不能周行通畅.则重不胜.邪入于腑.堵塞胸间.神机不能出入鉴照.则不识人.入于五脏.并凑于心.脏真不能溉灌于舌.舌即难言.〔魏〕僻不遂.口眼僻.心有所使.而能给.则心遂.今举手.手不应.举足.足不应.故谓之不遂也.〔程〕不识人者.经所谓昧暴喑.此邪入腑.则昧不识人.入脏.则舌难言.而为喑矣.舌难言.则唇吻不收.而涎下也.案僻不遂.内经.所谓偏风偏枯.巢源.有风口候.又有风偏枯.风身体手足不随.风半身不随等候.即外台以降所谓瘫痪风也.肌肤不仁.巢源.有风不仁候云.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重不胜.巢源.有风腿候云.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又有风曳候云.筋肉懈惰.肢体弛缓不收摄.盖此之类也.不识人.内经.所谓击仆.巢源.有风候云.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即卒中急风是也.(详见于医说刘子仪论.)舌难言.内经.所谓喑痱.巢源.有风舌强不得语候云.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由以上数义观之.正知此条.乃是中风诸证之一大纲领也.张璐则以侯氏黑散主之.误甚.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原注〕外台治风癫.)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曰能助药力.(六十日止即药积七字.赵本作自能助药力五字.非.食下.曰字.赵本作自.是.)〔徐〕大风.概指涎卒倒之后也.〔沈〕直侵肌肉脏腑.故为大风.邪困于脾.则四肢烦重.阳气虚而风未化热.则心中恶寒不足.故用参术茯苓.健脾安土.同干姜温中补气.以菊花防风.能驱表里之风.芎宣血养血为助.桂枝导引诸药.而开痹着.以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阴养正.桔梗开提邪气.而使大气得转.风邪得去.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细辛祛风.而通心肾之气相交.以酒引群药.至周身经络为使也.案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鉴并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方后云.张仲景此方.更有桔梗八分.无钟乳矾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则非宋人所附较然矣.又案根据外台.方中有矾石钟乳.而后方云.冷食自能助药力.后人因谓仲景始制五石散.信乎.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中经.沈本作入经.)〔尤〕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中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则胸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沈〕营卫未致大虚.邪气不能内入.持于经络.风血相搏.风邪主病.则发身痒瘾疹.邪机外出之征.若心气不足.正不御邪.进而扰乱于胸.大气不转.津液化为痰涎.则胸满短气.盖贼风内入.最怕入心乘胃.而成死证.案迟者数之反.缓者急之反.金鉴改迟作浮云.迟缓二脉.不能并见.必是传写之讹.此却非也.医方集成云.有中之轻者.在皮肤之间.言语微蹇.眉角牵引.遍身疮癣.状如虫行.目旋耳鸣.亦谓邪气中经也.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三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经宜风引汤.○案巢源.脚经候云.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尤〕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案此方.亦非宋人所附.外台风痫门引崔氏甚详.云.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与本方同.)上十二味.捣筛.盛以韦囊.置于高凉处.大人欲服.乃取水二升.先煮两沸.便纳药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滤去滓.顿服之.少小未满百日.服一合.热多者.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所疗皆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古今录验.范汪同.(千金风癫门.紫石散.即本方.主疗服法并同.)由此观之.风引.即风痫掣引之谓.而为仲景之方甚明.程氏尤氏辈亦何不考也.但除热瘫痫四字.义未允.刘氏幼幼新书.作除热去瘫痫.楼氏纲目.作除热癫痫.(王氏准绳同.)其改瘫作癫.于理为得矣.汪氏医方集解云.侯氏黑散风引汤.喻氏虽深赞之.亦未知其果当.以此治风而获实验乎.抑亦门外之揣摩云尔也.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赵本.分并作钱.非.)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尤〕赵氏云.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而然.桂枝防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兰台轨范云.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此等法最宜细玩.案此方程氏金鉴.并不载.盖以为宋人所附也.未知果然否.千金风眩门所收.却似古之制.今录于下以备考.防己地黄汤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防己甘草(各二两)桂心防风(各三两)生地黄(五斤别切勿合药渍疾小轻用二斤)上五味咀.以水一升.渍一宿.绞汁着一面.取滓着竹箦上.以地黄.着药滓上.于五斗米下蒸之.以铜器承取汁.饭熟.以向前药汁.合绞取之.分再服.头风摩散方(千金.作头风散方.)大附子(一枚炮○千金云中形者炮裂)盐(等分○千金作如附子大)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上.令药力行.(已.徐沈作以.尤本无..赵本作疾.千金无已字.作顶.)案本草藏器云.盐去皮肤风.此方外台.引千金.程氏金鉴.并为宋人附方.是.三因附子摩头散治因沐头中风.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而病甚.头痛不可以出.至日则少愈.名曰首风.(即本方.)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程〕圣济总录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十二筋.皆结于骨节之间.筋骨为肝肾所主.今肝肾并虚.则脉沉弱.风邪乘虚.淫于骨节之间.致腠理疏.而汗易出.汗者心之液.汗出而入水浴.则水气伤心.又从流于关节交会之处.风与湿相搏.故令历节黄汗.而疼痛也.〔鉴〕赵良曰.肾主水.骨与之合.故脉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与之合.血虚则脉弱.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为水所阻.水汗相搏.聚以成湿.久变为热.湿热相蒸.是以历节发出黄汗也.〔尤〕案后水气篇中云.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合观二条.知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案寸口脉沉以下.止即为肝二十二字.脉经.移于下文味酸则伤筋之首.文脉贯通.旨趣明显.盖古本当如是矣.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沈〕此诊趺阳.则知胃家内湿招风为病也.趺阳脉浮.浮为风邪入胃.滑为水谷为病.此显脉浮而滑者.乃素积酒谷湿热招风.为谷气实.然内湿外风相蒸.风热外越.津液随之.故汗自出也.〔程〕亦历节之脉.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程〕少阴肾脉也.胗在太溪.若脉浮而弱.弱则血虚.虚则邪从之.故令浮弱.风血相搏.则邪正交争于筋骨之间.则疼痛如掣.〔尤〕趺阳少阴二条合看.知阳明谷气盛者.风入必与汗偕出.少阴血不足者.风入遂着而成病也.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自.原本作血.今根据诸本改之.)〔魏〕盛人者.肥盛而丰浓之人也.外盛者中必虚.所以肥人多气虚也.气虚必短气.气虚必多汗.汗出而风入筋骨之间.遂历节疼痛之证见矣.〔尤〕缘酒客湿本内积.而汗出当风.则湿复外郁.内外相召.流入关节.故历节痛不可屈伸也.合三条观之.汗出入水者.热为湿郁也.风血相搏者.血为风动也.饮酒汗出当风者.风湿相合也.历节病因.有是三者不同.其为从虚所得.则一也.诸肢节疼痛.身体HT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HT .赵本.作.沈尤金鉴同.魏作HT .案此当作.脉经.作瘰.非.)〔魏〕湿热在体.风邪乘之.而历节成矣.于是掣痛之势如脱.甚不可奈.湿上甚而为热.热上甚而引风.风上甚而耗气冲胸.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皆风邪热邪湿邪.合为患者也.主之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防风麻黄生姜之辛燥.治风治湿.白术甘草之甘平.补中.芍药知母之酸寒苦寒.生血清热.是风湿热三邪.并除之法也.其间加附子.走湿邪于经队中.助麻桂为驱逐.非以温经也.况此方.乃通治风湿热三邪之法.非为瘦人出治也.肥人平日.阳虚于内者多.非扶助其阳气.则邪之入筋骨间者.难于轻使之出.用附子于肥人.尤所宜也.勿嫌其辛温.而云不可治血虚内热之证也.瘦人阴虚.火盛之甚.加芍药.减附子.又可临时善其化裁矣.案历节.即痹论所谓行痹痛痹之类.后世呼为痛风.(丹溪有痛风论.见于格致余论.知是元以降之称.)三因直指.称白虎历节风是也.(白虎病.见于外台.引近效云.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疾如虎之啮.故曰白虎病.此即历节风也.而别为一证恐非.)盖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所发.痛久则邪盛正弱.身体即羸也.痹气下注.脚肿如脱.上行则头眩短气.扰胃则温温欲吐.表里上下皆痹.故其治亦杂揉.桂麻防风.发表行痹.甘草生姜.和胃调中.芍药知母和阴清热.而附子用知母之半.行阳除寒.白术合于桂麻.则能祛表里之湿.而生姜多用.以其辛温.又能使诸药宣行也.与越婢加术附汤.其意略同.沈氏则谓脾胃肝肾俱虚非也.温温.金鉴.改作.不必然.(详见于伤寒论证义.)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二两赵作一枚)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案千金外台.防风汤七升.作一斗.二升.作三升.)外台古今录验.防风汤.主身体四肢节解.疼痛如堕脱肿.案之皮急.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即本方.去麻黄.千金防风汤主疗与外台同.于本方.无麻黄附子.有半夏杏仁芎.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四属.程作四肢.此条程魏接下乌头溥为一条.非.)〔徐〕此论饮食伤阴.致营卫俱痹.足肿胫冷.有类历节.但当以发热别之也.谓饮食既伤阴.然味各归其所喜.政酸为肝之味.过酸则伤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机关.伤则缓漫不收.肝气不敛.故名曰泄.咸为肾之味.过咸则伤肾.肾所以华发而充骨.伤则髓竭精虚.肾气痿惫.故名曰枯.肝肾者人之本也.肾不荣.而肝不敛.根销源断.故曰断泄.饮食伤阴.营先受之.乃营气不通.营卫本相根据.营伤卫不独治.因循既久.营卫俱微.三焦所以统领内气.而充贯四肢者也.失营卫之养.而无所恃以为御.御者摄也.四属之气.不相统摄而断绝.四属者.四肢也.元气既惫.身体羸瘦.足尤在下阳气不及.肿大胫冷.荣中气郁.则热而黄汗.然此皆阴分病.非历节.历节挟外之湿邪.而重且痛也.唯外邪必发热.故曰假令发热.是表分亦有邪.从肌肉而历关节.使为历节.〔尤〕虚病不能发热.历节则未有不热者.故曰假令发热.便为历节.后水气篇中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盖即黄汗历节.而又致其辨也.〔鉴〕名曰断泄之泄字.当是绝字.始与下文相属.必是传写之讹.案平脉法.林亿注.四属者.谓皮肉脂髓.成注亦同.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脉经作疼.痛不可屈伸.是.)〔沈〕此寒湿历节之方也.经谓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此风少寒湿居多.痹于筋脉关节肌肉之间.以故不可屈伸疼痛.即寒气胜者.为痛痹是也.所以麻黄通阳出汗散邪.而开痹着.乌头驱寒而燥风湿.芍药收阴之正.以蜜润燥.兼制乌头之毒.黄甘草.固表培中.使痹着开而病自愈.谓治脚气疼痛者.亦风寒湿邪所致也.乌头汤方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节.(尤本治上有亦字.程金鉴删治以下九字.案此后人所添.今从之.)麻黄芍药黄(各三两)甘草(炙)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案甘草原本及赵程魏金鉴并欠两数俞徐沈尤并云三两未知何据)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张氏医通云.乌头善走入肝.逐风寒.故筋脉之急者.必以乌头治之.然以蜜煎.取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兼制乌头燥热之毒.千金大枣汤.治历节疼痛.于本方.去芍药附子.加乌头大枣生姜.矾石汤治香港脚冲心.(赵作冲.程本金鉴.不载此方.至篇末五方并删.)矾石(二两○杂疗方作半斤)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此方杂疗救卒死篇.无浆字.千金翼浸下.有洗字.)〔尤〕香港脚之病.湿伤于下.而气冲于上.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湿收.上冲自止.案千金论香港脚云.魏周之代.盖无此疾.所以姚公集验殊不殷勤.徐王撰录.未以为意.外台苏长史云.晋宋以前.名为缓风.古来无香港脚名.由此观之.此方亦是宋以前人所附.非仲景原方明矣.程云凡仲景方经.证在前而方在后.未有方在前而证在后者.固然.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原注〕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案外台风痱门.载古今录验.西州续命汤.即是.冒昧下.有不识人三字.千金名大续命汤.而西州续命汤.主疗与此同.无人参有黄芩.分两亦异.主疗与姚同.)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杏仁(四十枚千金用芎三两.外台麻黄三两.芎一两.余各二两.杏仁与本方同.俞本芎一两五钱.非)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浮.外台作洪.)〔沈〕灵枢云.痱之为病.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甚则不能言.不可治.故后人仿此而出方也.〔尤〕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之法也.案汉贾谊传云.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病.师古注.辟足病.痱风病也.圣济总录云.痱.字书病痱而发.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楼氏纲目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营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知是痱.即中风之谓.脉解篇.喑俳.即喑痱也.徐则谓痱者痹之别名.此说本喻氏法律.尤误矣.外台本方煎法后云.范汪方.主病及用水升数.煮取多少.并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两味.汪为东晋人.而其言如此.正知此亦仲景旧方.原本失载.宋臣因而附之也.虞氏医学正传云.金匮要略本方.有石膏当归.无附子防风防己.愚案本方.石膏当归.固不可无.而附子防风防己.尤不可缺.此恐传写者之脱简耳.简案续命汤.千金外台所载.凡数十方.唯外台.风身体手足不随门.古今录验.小续命汤方中.附子石膏并用.虞氏之言.不可从.王氏古方选注云.古今录验者.其方录于竹简.从古至汉.始刊于金匮附方中.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案十六国春秋.有卢循.遗刘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又欧阳修有细为续命丝之句.可征二字之谓延年矣.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千金贼风门云.仲景三黄汤.拘急.作拘挛.○三因云.兼治贼风.偏风.猥退风.半身不遂.失喑不言.)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二分)黄芩(三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心热.千金作心中热.千金翼.一枚下.有此仲景方.神秘不传.八字.)〔魏〕亦为中风正治.而少为变通者也.以独活代桂枝.为风入之深者设也.以细辛代干姜.为邪入于经者设也.以黄补虚.以熄风也.以黄芩代石膏.清热.为湿郁于下.热甚于上者设也.心热加大黄.以泄热也.腹满加枳实.以开郁行气也.气逆加人参.以补中益胃也.悸加牡蛎.防水邪也.渴加栝蒌根.以肃肺生津除热也.大约为虚而有热者言治也.先有寒.即素有寒也.素有寒则无热可知.纵有热.亦内真寒外假热而已.云加附子.则方中之黄芩.亦应斟酌矣.此又为虚而有寒者言治也.近效方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外台.此下.载甘草附子汤.主疗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云云.三十余字.)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徐〕肾气空虚.风邪乘之.漫无出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致头中眩苦至极.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此非轻扬风剂可愈.故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犹之冬月井中.水土既暖.阳和之气.可以立复.而浊阴之气.不驱自下矣.案外台风头眩门.所载近效白术附子汤.有桂枝而无生姜大枣.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复烦者.将服五合以上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即是甘草附子汤也.而此所载.去桂加术附子汤.且煎法及分两.宋人所改.不知何以差谬如此.盖孙奇等失之不检也.。
胡希恕老先生讲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胡希恕老先生讲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我们可以说这是古人的一种错误看法。
拿着现在这个病就是脑血管意外,无论是脑血管出血啊、或者脑血栓形成啊,我们要治疗啊,都应该通经、祛瘀的法子,你要当风来治,治一个,死一个。
但是仲景呢,只是说这么三段,没出方子,可见仲景当时对于这个脑血管意外也就是瞅着,治不了。
古人认为中风,是大有问题的,我们看看怎么讲的。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这是一段。
这个"风之为病"啊,就是指中风来说的,依法"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嘛,这个大概都是这个"男左女右"的多吧。
要如果"但臂不遂",只是胳膊不好使,拘急啊、疼痛啊,有得关节炎,往后、摸头都不行嘛,这类的情况啊,这是痹症,"此为痹",就是风寒湿痹的那种痹,这不是中风。
那么中风证,"脉微而数",微者是虚啊,什么虚,血虚;而数微有热,就是风邪,古人这个样子看。
由于血虚,风邪乘之,这才发生中风。
所以脉呢,也应之"微而数",这是中风的脉,所以"中风使然"。
古人就是把脑血管意外这种病,看成是中风了,这个是有问题的,底下他解释了。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他说"寸口脉",咱们现在诊脉的这个地方就叫做寸口脉,桡骨动脉。
"浮而紧",这是中风的脉,他底下有解释,"紧者为寒",就是风寒之邪了。
"浮者为虚",脉有外无内谓之浮了,他还是血虚。
"虚寒相搏",血虚,寒邪才能在你身体上才呆得住,所以邪才留于皮肤。
如果你的皮肤血不虚呢,风留不住的,古人这个看法还是对的。
但是不只是这个脑溢血了,这个在皮肤不去的东西都由于这个虚,你像那个太阳中风证也是的,它由于那个虚,所以外邪,病邪也好啊,才在这里积而不去,那么这里他也讲的这个,这个在底下详细解释了。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目的: 以测知病位 的深浅,病 势的轻重, 预后的良否 。
分型 症状 病位
在络
在经
入腑
入脏
肌肤不仁 即重不胜 即不识人 舌即难言 口吐涎
肌肤
筋骨
脑
心
病势 较轻
加重
更重
危笃
预后
尚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较差
年度工作概述
原文解析
辨清病位对于保证辨证与治疗的准确以及推 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其实中风之后,邪入 脏腑,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很难区别在何脏 腑,故后世临床皆以闭证脱证来辨治。
年度工作概述
原文
第10条: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本条论述寒湿历节病的证治。
年度工作概述
原文解析
1.主证: 关节疼痛,剧烈,不可屈伸。 自觉关节畏冷,喜暖。
2.病机:寒湿之邪痹阻关节,气血运行阻滞。
3.治则: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4.方药:乌头汤
年度工作概述
原文解析
1、本证的辨证要点为关节疼痛剧烈 , 痛不可触 , 关节 不可屈伸。
年度工作概述
原文
第2条: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 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 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 涎。
年度工作概述
原文解析
1.以脉论理,继续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寸口脉浮而紧”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CONTENTS
01
概述
目
录
02 合篇意义
03 原文解析
概述
二病的概念: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汇总前言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中风病人需要及时就医,并且进行合理的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出现。
本文将从历节病、脉证两个角度,中风的证候和治疗方法。
历节病中风后病邪未尽者病候:上肢冰凉、发凉、经络不畅、瘫痪、沉重、麻木、不能动弹或部分不能动弹、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口舌歪斜、语言不清。
治疗方法:补中益气、养阴滋液、通利经络。
常用方剂有人参健脾汤、补中益气汤、加减及蜜丸等。
痰湿往下者病候:口吐浊唾、恶心、呕吐、溢饮。
常伴有中风前高血压史,或肝肾不足,或身体肥胖。
肢体肿胀、重、麻木,行动不便。
治疗方法:祛痰泄水、通经活血,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消痰止咳汤、逍遥散等。
痰湿往上者病候:言语困呆、口眼歪斜、流涎、呼吸急促、少气、气促怕热、上睑下垂、肢体不能活动。
治疗方法:燥湿化痰,常用方剂有开窍汤、清燥化痰汤、外用普乐安片等。
湿毒积聚病候:肢体色暗肿、言语困难、神志不清、半身不遂治疗方法:泻肝潜阳、舒筋活血、清热解毒。
常用方剂有香砂六君子汤、木通祛风汤等。
脉证脉涩病候:舌黄苔厚,咽干口渴,身热,头晕目眩,脾胃不和,尿黄便秘。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疏肝止痛、通络化滞。
常用方剂:黄连阿胶汤、龙胆泻肝汤、局部外敷大青叶等。
脉滑病候:口渴喜饮、身热恶寒、头晕目眩、腰腿酸软。
具有寒热夹杂、胃肠积滞、气血不畅、骨健筋强等特点。
治疗方法:清热凉血、祛风化湿、通络通络。
常用方剂:丹参酮钠注射液、小青龙汤、桑杏汤等。
脉沉病候:发音不清、肢体麻木、神志不清、肌肉萎缩、口眼歪斜、肢体抽搐。
治疗方法:补肝益肾、扶正祛邪、通神定志。
常用方剂:四君子汤、人参龟鹿补肾汤、逍遥散等。
脉浮病候:头痛、烦躁、口干咳嗽、泪眼潺湲。
常见于中风前有高血压病、心脏疾病等。
治疗方法:降低血压、清热泻火、祛风除湿、化痰定志。
常用方剂:消渴丸、清热下气汤、清心化痰汤、普乐安片等。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
中风历节原文
中风历节原文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一首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外台》治风癫)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穹穷三分桂枝三分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眼,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风引汤除热瘫癎。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癎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
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天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钱桂枝三钱防风三钱甘草二钱右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口父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头风摩散方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右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
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德西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1.风引汤治疗狂证治验:女性,25岁。
一周前,因夫妻一次口角而发病。
卧床不起,不食不饮,时而两目发赤,则起身欲奔,亲人将其按倒在床,旋而又起。
此乃肝胆气郁,风火上扰,神明失聪。
治宜清热泻火,重镇安神。
方取风引汤治之。
方药:大黄10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赤石脂15克,白石脂15克,石膏15克,寒水石15克,紫石英15克,滑石15克。
水煎服,日2次。
服药2剂,神清,饮食起居如常,唯心脉未通于舌,则哑不能说话,嘱勿治之,待其心脉通则自当愈。
后果然如语。
来源:李今庸.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验(十一)——辨治癫狂病验案[J].中医药通报,2016(2):4-5.注释:《韩非子·解老》云:“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
”中医学认为,肝藏魂,胆附之,气郁伤肝,胆气不宁。
肝开窍于目,肝郁化火而生风;胆气通于心,胆气不宁则扰心。
风火上越,故见两目发赤而欲奔。
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仅言“除热瘫痫”,方由十二味药组成,即大黄、干姜、龙骨、牡蛎、甘草、桂枝、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
矿石类药有六种,以清热息风见长;龙骨、牡蛎镇静潜阳;大黄走而不守,导热下行;桂枝、甘草调和营卫;干姜以温中和胃。
全方重在重镇潜阳,清热息风。
后人用此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癫痫、破伤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等,随症加减,均有良好效果。
约言:因口角而发病,不食不饮,两目发赤,起身欲奔,将其按倒在床,旋而又起,方取风引汤治之。
2.防己地黄汤加味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治验:女性,43岁。
风湿性心脏病,形体羸瘦,面浮足肿,周身关节疼痛,低热缠绵,胸闷不适,心悸不宁,口干口苦,舌质红赤,苔薄黄,脉象微数。
此风湿逗留,血脉失和,拟防己地黄汤加味治之。
方药:生地黄60克,忍冬藤60克,桂枝8克,防己12克,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桑枝30克,生甘草6克。
连进5剂,身痛缓解,低热亦退。
仍从原意进退,共服20余剂,身痛遂除,病情趋于稳定。
来源: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0.注释:防己地黄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云:“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原方五味,即地黄、防己、防风、桂枝、甘草。
是治疗中风历节病的主方。
是方具有滋阴降火、养血祛风的功效,主治阴血亏虚、风湿相搏、外客肌表、内客于心诸症。
后人用此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官能症、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急性肾炎,以及癫狂等诸疾。
是方取地黄滋阴养血;桂枝、防风通阳行血,解肌疏表;防己清热祛风又祛湿;甘草和解诸药。
陈修园对此方分析道:“中风以少阴为主,此节言风进手少阴之证,出其方治疗。
”所谓手少阴即心也,故凡入于心及心包之风邪,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此方当考虑选用。
约言:风湿性心脏病,面浮足肿,心悸不安,骨节痛,可予防己地黄汤进退,发热者,加生石膏、金银花。
3.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治验:女性,25岁。
患风湿性心脏病四年。
通身肿胀,腹大如箕,胸下与脐右各有一包如拳大,腿脚肿大不能穿棉裤,掩被卧床,头面俱肿,上眼皮各有水珠一枚,如手电筒灯泡大,小便点滴俱无,气喘胀急,已十余日不思饮食。
早已备好棺材,意唯等死而已。
经视诊,舌苔薄白,脉浮大滑数,还有生机,立即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
桂枝10克,白芍18克,防风12克,白术15克,附片10克(先熬1小时),知母18块,生姜15克。
服用2剂,病势大减。
医者之父见病人头面肿势很凶,认为是上肿属风寒,宜发汗,用三拗汤:麻黄6克,杏仁12克,甘草10克。
服药后,大汗如雨,头面肿胀全消。
第四日来诊,面、脚、手肿胀大消,唯腹大如故,改方如下:白术31克,白芍30克,茯苓30克,生姜30克,防己15克,木通15块,椒目30克,附片30克(先熬1小时)。
第六日腹胀大松,胸下与脐右包块已散尽,胃口大开。
将白术增至62克,连服5剂,共服药八日,通身肿胀全消,用大碗吃饭,已能端大脚盆在街口洗衣了。
来源:刘梓衡.临床经验回忆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1-13.注释:此案中还有一段话,从中可见其治疗之艰辛。
患者丈夫任某原系中药铺学徒,颇懂中医理法方药。
当即称赞说:“老师高明!我爱人病经四年,经医久治无效,中医曾用五皮饮、胃苓汤、四苓散、八珍汤、舟车丸、疏凿饮之类,百无一效,从未见姜、桂、附,又加麻黄,同时服用。
”服药一次后,病人即呼喊:“要屙尿!要屙尿!”任某在室外闻其小便长而快,辘辘有声,立即说:“药已中病,算是初步奏效了!”临行嘱咐病家再捡1剂,不分昼夜,每两小时服一次。
翌晨7时,医者正在酣睡,忽闻叩门之声,即披衣起床,问之:“出现岔子吗?”任说:“病已大松了。
”闻其经过,任说:“昨晚我又捡了2剂,2剂一齐熬煎,每两小时服一次。
病人连续解了十几次小便,全身肿胀大消,尤其腿脚消得最快,已能穿棉裤。
”刘梓衡先生乃四川儒医,晚年将部分病例整理成册,名为《临床经验回忆录》,书中记录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经验。
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非常娴熟,值得借鉴。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为《金匮要略》治疗关节疼痛之要方。
刘家祖父辈治疗水肿,通身肿胀,宜汗利兼施者,用之辄效。
刘阅历多年,认为此方较桂甘姜枣麻辛附汤更为周到,较陈修园消水圣愈汤速效。
若要深入理解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奥义,还是看《金匮要略》原文为好。
约言:风湿性心脏病,通身浮肿,腹大如箕,小便不利,当汗利并施,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4.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黄芪、苏叶等治疗解治验:男性,27岁,教师,于2003年12月11日就诊。
自述全身肌肉困紧,疲乏无力2年余,曾行头颅CT、肌电图、脑电图、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多数医院用谷维素、维生素C以及中药补益剂治疗,很少见效。
视其精神不振,语言无力,但形体胖瘦匀称,饮食可,二便正常。
追问有反复感冒病史。
脉象弦细,舌苔白腻,有纵形裂纹。
从病史和脉症分析,认为是风寒郁于肌肉,湿气亦不得宣达,久而不解,致使全身阳气困顿,发为斯证。
治以表散风寒、温阳化气、醒脾化湿,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之。
方药: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知母10克,生麻黄5克,炮附子5克,防风10克,干姜5克,炒白术10克,生黄芪20克,苏叶10克(后下),生甘草10克,生姜5克,大枣5枚为引。
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用10剂,身体困紧有所减轻,其他未见变化。
考虑到舌苔白腻未减,应从“脾主运化”入手,上方加生薏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继服10剂。
三诊:舌苔有所改善,但登堂讲课仍感无力,上方去生麻黄、防风二味,再加穿山龙30克,以冀补肾强筋、通络化瘀。
四诊:上方服15剂,疲乏无力有明显改善,已能正常工作。
嘱咐改用左归丸合归脾丸善其后,服用月余,身体康复。
来源:毛德西等.毛德西临证经验集粹[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52-53.注释:解㑊,亦称懈㑊,古代病名,出自《素问·平人气象论》,书云:“尺脉缓涩,谓之解㑊。
”后人将其病因分为酒伤、风寒伤、湿伤、房劳伤以及情绪郁闷所伤等,这些病因皆可使肝脾肾受损,导致筋缓无力以束,骨痿不能自强,肌肉涣散而若解。
本例所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是治疗“肢节疼痛”之名方,但所含药物的功效确有祛风、散寒、除湿、温阳、通痹之能,与本例证候合拍,故选用之。
待风寒湿邪消散,再用补益方药方能有效。
若单纯为肝肾阴精虚损所致,则当直补肝肾,不可用表散风寒之药,以免伤及阴精。
约言:全身困紧难受,气短乏力,精神、饮食可,别无他恙,解[插图]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之。
5.乌头汤加味治疗腰骶部疼痛治验:男性,38岁。
腰骶部疼痛,局部发凉,活动受限,经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雷公藤等治疗,略好转。
X线提示:双骶髋关节面模糊致密。
舌苔薄白,脉象弦缓。
病在肝肾,寒寓筋骨,证属阳虚寒凝,病为寒湿痛痹,当温经散寒止痛,疏以乌头汤加味治之。
方药:制川乌10克(先煎30分钟),麻黄1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10克,黄芪15克,川断15克,乌梢蛇12克,桑寄生30克,鹿角胶(烊化)10克。
服药14剂,腰骶疼痛减轻,局部有温热感。
后加入乳香、没药各10克,服20剂,腰骶部疼痛消失。
3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毛德西等.毛德西临证经验集粹[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18.注释:乌头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为:“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清代尤在泾释云:“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
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
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
”(《金匮要略心典》)方中加桑寄生、川断,是为固肾强腰而设;另加鹿角胶助肾阳,乌梢蛇祛风寒。
乌头汤是治疗寒湿痹痛之要方,止痛关键在乌头。
一般用量为10~30克,先从小剂量始,用量10克时,须先煎30分钟以上再入他药,这样可以减低乌头之毒副作用。
约言:腰骶部疼痛,局部寒凉,活动受限,病在肝肾,温阳散寒法,乌头汤主之,若加鹿角胶、乌梢蛇更佳。
6.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治验:男性,18岁。
以四肢麻木、瘫痪12天,伴呼吸困难而住院。
12天前晨起时,突然颈椎发响,旋觉左上下肢麻木,活动受限。
1.2小时后全身麻木,并气紧、心悸、呼吸困难、尿闭。
经逐级医院抢救无效。
经西医诊断为“急性脊髓炎、上行性麻痹”,收内科治疗。
当时最急迫的是呼吸、吞咽十分困难。
给予抗感染、输液等治疗,并不断注射洛贝林、樟脑水,并吸氧抢救,告病危通知。
虽经抢救,仍阵发性呼吸困难,时而瞳孔反射消失,昏昏似睡,呼之不应,全身深浅反射均消失。
上述症状每日数发,如是6日。
救治罔效,西医多次告知家属“命在旦夕”,家属已准备后事。
万般无奈,为尽亲意,勉邀中医会诊。
症状同上述。
舌质红、苔薄黄,脉洪弦而数。
诊为风痱,已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之。
方药:干姜3克,生石膏12克,当归9克,潞党参12克,桂枝4.5克,甘草3克,麻黄6克,川芎3克,杏仁6克。
针刺:风府、大椎、肺俞、内关,留针15分钟。
服用上方1剂,危急顿除。
左上肢已能活动,全身麻木减轻,吞咽、呼吸已不甚困难。
续服1剂,更入坦途。
诸症消失,呼吸、吞咽通畅,能食饼干。
随症加减,续服4剂,诸症若失。
经中医中药治疗10余天,痊愈出院。
来源:江长康等.经方大师传教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6-97.注释:录验续命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云此方“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自转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