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外词语推断方法专训(3)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40文言文阅读__公文类含解析
专题40 文言文阅读——公文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范待制①书(节选)李觏②觏,建昌南城人也,生二十有九年矣。
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
摘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
愚不惟道之隆替,时之向背,辄游心于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
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
然而命薄计拙,动成颠仆。
乡书之不录,况爵命乎?孤贫无依,载其空文走南北。
楫焉而川泽竭,蹄焉而道路穷。
尝游京邑,凡时之所谓文宗儒师者,多请谒焉。
但伏执事之名,时最久矣。
谋之于儒林,则又谓执事表知乐之士,有自褐衣而得召者。
如觏等辈,庶可依归。
不幸未及弛担而执事以言左迁。
时异事变,卒无所遇。
彷徨而归,又黜乡举。
身病矣,力穷矣,仰喜朝车,适留兹土,故不远五百里,犯风雨寒苦,来拜于庑下。
古之君子居易以俟命,不患人之不己知。
今觏也,踽踽而来,若行贾之为者,其故何哉?伏念家世贫乏,幼孤无兄弟,老母年近六十,饥焉而无田,寒焉而无桑,每朝夕进侧,则见发斑体臞而食淡衣粗。
乌鸟之情,痛劈骨髓。
王城百舍,天门九关,铢铜不畜,何路自达?遐方小郡,知己断绝。
身无油脂,日就干腊。
往时多事,勤苦成疾。
今兹忧愁,益复发作。
长恐医饵不继,忽沉沟壑。
内孤慈母,上负明时;所怀不伸,抱恨泉壤。
以此计校,不宜默默。
是以来也。
伏惟执事以文学名家,以公忠许国。
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不日祗奉明诏,归于帝右,持衡制事,当不因循。
然则仕籍未甚清,俗化未甚修,赋役未甚等,兵守未甚完。
异方之法乱中国,夷狄之君抗天子。
长驱大割③,用工非一。
肘腋咨议,岂宜少人?渐而收之,盍自今日。
觏虽不才,以备一人之数,顾不可乎?(选自《四库全书·盱江集》)【注】①范待制:指范仲淹,时任天章阁待制。
待制,为侍从顾问之职。
②李觏(1009—1059):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北宋著名学者。
③大割:指古时杀割群牲以祭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B.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C.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D.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书,周制,三年大比一次,乡老和乡大夫等遴选贤能之士上书推荐给天子。
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精准突破四文言翻译题课件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为折杖法以递减得贷死; 惟赃吏弃市,则未尝贳。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 以来诸政》,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 徒杖笞之刑/ B.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 徒杖笞之刑/
重点实词有“坐”(多义词)、“削”(多义词)、 第一步:定采分点 “善”(词类活用);重点句式有“凤鸣者,宝坻人”
为判断句,“坐罪削籍”为被动句 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 第二步:切分句子 诸/佞幸,尤/善/宁 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犯罪取消官籍, 第三步:译准词语 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交好钱宁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精准翻译“4步骤”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 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 六年,入为御史。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 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 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 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 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 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 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 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2.可不译的虚词——不译则删 (1)发语词:夫、且夫、盖等。 (2)补字:之、者(今者、向者)。 (3)句式标志词:定语后置(之、者),宾语前置(是、之),表停顿的语气助 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 三、掌握文言文倒装句“4类型”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而将谓语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翻译时将谓 语调到主语后面。
专题04 默写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解析版)
默写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默写古诗文。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4)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5)《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6)请把杜甫的《望岳》补充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独怆然而涕下化作春泥更护花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黄梅时节家家雨闲敲棋子落灯花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怆然、箫鼓、敲、曾、眦、凌、览。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2)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4)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5)___________。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4 - (附答案)
文言词语课内外联合判断题训练3(检测版)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
”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
”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
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
”秦王大恐,割地请降于魏。
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
“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课件
课内积累
1、除南清河太守
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
授予官职
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登上
小试牛刀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2.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错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卫风·氓》
借助成语
相如因持璧却立 望而却步 (后退)
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 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
综合检测盲盒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拔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上下 联系,它应是宾语,是名词,应解为“木柴”
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
贷:宽恕。联想成语“严惩不贷”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剩余的
结发:指刚成年。“结发”见《孔雀东 南飞》中“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累外,更需要瞻前顾后,合理推求。
猜法1:字形推断法(推本溯源)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 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 字义联系密切。从字的形旁可以推测字义。
“目”与眼有关 ;
“贝”与钱物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
“宀”与房舍有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纟”与丝、绳有关;
dí
tiào
(官府)丰则贵籴 ,歉则贱粜
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借助字形
爨 迨诸父异 ,东西多置小门墙。
从字形上来看,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①,不容寸肤②,三面皆郛③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④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⑤如虹,忽卷掣折⑥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⑦,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观第五泄⑧记》)【注】①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②不容寸肤:指没有泥土。
③郛:此处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④掉:摇动。
⑤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⑥掣折:转折。
⑦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⑧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词语方法提示解释斗折蛇行语境推断法①心悸成语印证法:心有余悸②水态愈伟以今推古法③山行之极观也课内迁移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2.请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用“/”标示,限两处)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3.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根据上下文推断,“也”“哉”“欤”三个语气词,填入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末尾,最恰当一个是( )。
山僧曰:“此瀑声()。
”5.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①、②。
6.请阅读两篇选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填写下表。
选文句子思想感情似与游者相乐快乐《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①山行之极观也赞叹《观第五泄记》而犹不忍去②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言文关键实词推断解读与专练
A. 贵耕战而贱儒生 贱:轻视
B.使礼义废,纲纪败 使:假如
C.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 防:防备
D. 薄夫敦,鄙夫宽 敦:敦厚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上下乱而阴阳谬 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
B.以旧礼 无补而去之以此二子解沮齐众
【解析】第一段的“相反相成”思想,主要通过举例论证来体现。如“旧防”看似平时无益,去掉却不能防范谁在;“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看似相反的事物实则相互补充、依赖。从而得出结论“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即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礼义而成”,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例句实推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两句话句式整齐,且前后语意基本相同,由此可由“用”的含义推断出“以”的含义。
四、语法推断法
即借助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同性,进而推知其意义。
二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九省联考挖空解题)(四)-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讲课堂(新高考通用)
虽有善(好的)间,安(怎能)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太宗曰:“诚(确实)哉!
非仁义(仁义之士)不能使间,此岂纤人(小人)所为乎? 周公大义灭亲,况(何况 )一使
人(使臣,使者 )乎?灼( 明白)无疑矣!”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不能脱身而
【关于试题】 考点:推断文意。这是一道保留题目,旨在考察考生是否读懂文章。将 选项与原文比对分析,考生要心细,选择题设计的陷阱往往很隐蔽。D 项顷文章内容的判断,涉及的内容较多,错误点设置不是某一句内容的 理解。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深入。所以“读懂”才是王道。
【试题解析】 12 、D世人传言李靖以唐俭作为死间,一举打败了突厥,唐太宗就此向李靖求证,李靖 表示像唐俭这样的忠臣是无法用来做间谍的,传言不实。
材料二:
太宗曰:“昔(从前 )唐俭使(出使 )突厥,卿因(趁机)击而败之。人言卿以(把 )
俭为( 作为 )死间②,朕至今疑焉。如何?”靖再拜(拜两次)曰:“臣与俭比肩(并肩,
并列 )事(侍奉)主,料(预料)俭说(言辞 )必不能柔服(使对方安抚顺服 ),故臣
因(趁机)纵兵(出兵)击之,所以(……的原因)去(去除 )大患(祸患 )不顾(顾及)
我曾经在写的文章末尾这样论述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这个是比喻说法,以此引出下文事物的两面性,用间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有用 间而获得成功的,也有用间而招致失败的。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起辅佐君主,在朝堂上神 色庄重,公正坦直,忠心耿耿,能尽臣节,信实不欺,竭尽赤诚,这样即使有善于为间的 人,又怎能发挥作用呢?(第三层意思:间谍对忠臣没有作用。言之意外,指唐俭此次说 服突厥归服可能不起效果。)像唐俭这样的事,乃是小义问题,陛下何必怀疑呢?(第四 层意思:唐俭是小义,我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舍小顾大。 )”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突破文言文阅读
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突破专题04 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思路1.初读全文。
快速浏览或跳读一遍,看文章记载了几个人,在人物身上,表现出怎样的品格和性格,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
内容上看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表现出怎样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
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不要太高,有些考生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
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很正常,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2.细读题目。
在这一步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
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
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3.重读全文。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理解和检查复核前面内容的过程。
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
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指导1.要善于借助。
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
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
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
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4.析结构。
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4文言文阅读之课内外词语推断方法课件
• 1. (2022全国乙卷) 下列对文加点的词 语及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 A.“饥者则食之” 与“食野之苹” (《短歌行》)两 句中的“食”字含
C项不同,前者为否定副词“不”, 后者为动词“倒下”;
适用方法:语法分析法
原文:咸刈厥敌,靡使(之)有余, 何如?
译文:全部杀掉那些敌人,不要使 他们留有残余,怎么样?
× 不闲吏事:闲,空闲。( )
【答案】闲:通“娴”,熟习。 【解析】“昌期不堪!”说明“张昌期无法胜任这一职务”。其后,魏元忠解释原因: 张昌期还很年轻;(不熟习治理之道);在岐州任官时,岐州户口逃亡严重。“吏事” 是“治理之道”的意思,所以这里“闲”做动词,通“娴”,翻译为“熟习”。
2.阅读下面文段,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
语法分析法:“悲”是形容词,受 副词“常”的修饰,是常规用法,翻 译为“悲伤,悲苦”。
【考点突破】
• 一.解析新题型“文言词语课内外比较分析”的考查点 • 1.能力考查 • A.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 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系统的知识板块或体系。 • B.知识点灵活迁移,学以致用的能力。 • 不是简单再现,而是知识的迁移。 • C.知识点的情境理解与逻辑辨析能力。 • 无情境,不高考。备考时也一定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分析、辨析、记
译文:夏桀居住的地方,左有黄河、 济水,右有太华山,伊阙在南边,羊 肠坂在北面,执政不讲仁爱,因而商 汤就放逐了他。
语法分析法:主语“汤”,谓语 “放”,宾语“之”,代指“夏 桀”。“放”为动词“流放”的含 义,商汤灭夏,流放夏君桀。
• 1. (2022全国乙卷) 下列对文加点的词 语及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 文言虚词 活动2文言虚词“ 4大推断技法”边练边悟
活动2 文言虚词“ 4大推断技法”边练边悟一、语境句意推断法—最主要的方法(1)阐释: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例析: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020·新高考Ⅰ卷) “以”可作动词、连词、介词,有“来”“因为”“认为”等多个义项分析:在动词“恐”之后,结合前后语境“涟等初不承”和“不承为酷刑所毙”,可以推断出“以”为介词,译为“因为”二、标志推断法—最常用的方法(1)阐释: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宾语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
(2)例析: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
(2020年新高考Ⅰ卷)分析:“为……所”,是被动句的标志,表明该句为被动句。
三、语法分析法(1)阐释: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其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2)例析: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分析: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四、词性界定法(1)阐释:有些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
(2)例析:及其所之.既倦“之”是动词,“往、到达”不能不以之.兴怀“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
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
至暮,哭而归,不食。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
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之课内外词语推断方法专训(1)无答案
专题02 文言文课内外词语推断方法专训(1)(学生版)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形容枯槁”与“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红楼梦》)两句中的“形容”含义不同。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字意的推断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语境分析法、字形推断法、语法 推断法、迁移联想法、对应互释法。
2.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三、自学探究
1、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
“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
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文言文阅读--实词字意推断方法
2023届语文一轮复习
一、真题导入
翻译下列句子。 (2022·新高考卷Ⅱ)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 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 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
吴汉性格忠诚醇厚,做事忠实,自从当初跟随光武帝征战以来,常常陪 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没有安睡,吴汉就侧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 踏实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战出现不利,军营武器不完备,吴汉常常独自修 缮矫正弓弩,检阅那些兵马,激励将士。
登上
9.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全国卷) 屈服
10.今姑贷汝。(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
11、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2、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隐藏
宽恕 剩余的
四、课堂小结
1、语境分析法
归纳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字形推断法:(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
文言文--通假字
课后作业
1、完成《报任安书》节选。 2、预习“古今异义”。
五、当堂训练
(二)将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 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梳理+参考译文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梳理+参考译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
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
法曰:“用众进止。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
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
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然。
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
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
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
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
”太宗曰:“然。
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红色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参考答案】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群四文言文阅读任务突破练21理解常见文化词语的含义
任务突破练二十一理解常见文化词语的含义第一组考点强化对点练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
幼有孝行,少厉清节,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
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京邑肃然。
武帝受禅..,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
帝以毅忠蹇正直,使掌谏官。
咸宁初,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京师肃然。
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
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
诏赦之,然后得入。
(选自《晋书·刘毅传》,有删改)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始设于汉武帝时期,明清时成为举人雅称。
B.受禅,本为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后来王朝更替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C.豪右,西汉时期出现的豪族,东汉时期势力进一步扩张,是此后门阀士族的雏形。
D.鼓吹,与管弦义同,是指由鼓与箫、笳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组成的乐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
天子立,..。
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
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选自《墨子·尚同上》,有删改) A.政长,古代称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与下文“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的“正长”的意思相同。
B.天子,对古代帝王的敬称,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人们称皇帝为“天子”。
C.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尚书大传》《礼记》等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礼》则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D.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文言文课内外词语推断方法专训(3)(教师版)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
韩鸿为.使者,使持节..也,可与.计..,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事。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勤不离..不能以辞语自达.。
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公门。
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
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
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
”遂鼓.而进,贼兵大破。
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
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
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上安然后退舍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
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封汉广平侯。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然但.治宅,不起.巷第。
夫人先....。
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
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
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
”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
”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为言”与“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B.“奇士”,非常之士,奇异之士,指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
这里称赞吴汉才能非同一般。
C.“可与计事”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两句中的“文”字含义不同。
【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介词“跟”,其后省略宾语“之(吴汉)”;后者是动词“等待”,该句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岁月不会等待我。
A项,前者是介词,其后省略宾语“之”,介宾短语“为之”作“言”的状语;后者是动词“做”的意思,即“您家的媳妇难做”。
B项陈述正确。
D项,前者是“文采、才华”的意思,该句是说汉为人质朴淳厚缺少文才;后者的意思是“文字”,用篆文(用篆书写的文字)山龟鸟兽的图案来作装饰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造次”,在文中是“仓猝、匆忙”的意思,与《三国演义》“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
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中的“造次”含义不同。
B.“上亦以其南阳人”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D.“不能以辞语自达”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达”字含义不同。
【答案】B【解析】B项,前者作连词,是“原因”的意思,后者作介词,是“把”的意思。
A项,前者是“仓猝、匆忙”的意思,吴汉仓促之间不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他质厚少文的性格特点;后者是“随便、乱来”的意思,是刘备指责张飞的话语。
品味语境,分析结构,培养语感是分析该试题的方法之一。
C项,前者是连词“和”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比得上”的意思。
D项,前者是动词“表达”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意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后”文中是“这以后”的意思,句中“其”是代词,代指吴汉一次又一次地被召见。
B.“勤勤不离公门”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两句中的“勤”字含义相同。
C.“渐亲之”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两句中的“亲”字含义不同。
D.“上既破邯郸”与“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
【答案】D【解析】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副词“已经,……之后”的意思。
A项,“其后”是一个固定结构,翻译为“这(那)以后”。
B项,二者都是“勤奋、刻苦”的意思。
前者同义词相连,说明吴汉工作勤勤恳恳,努力不倦。
C项,前者是动词“亲近”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召邓禹宿”与“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两句中的“宿”字含义不同。
B.“夜语曰”与“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两句中的“语”字含义不同。
C.“突骑”意思是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
颜师古注:“突骑,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
”D.“吾欲北发幽州突骑”与“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答案】B【解析】B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动词“告诉,对……说”的意思。
A项,前者是动词“留宿、过夜”的意思,后者是“隔年的,旧的,老的”意思。
翻译为“大概可以说,用植物的根入药,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选择在没有茎叶时采摘”。
C项,陈述正确。
D项,前者是动词“派遣,调发”的意思,后者是“出发,上路”的意思。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将谁可使者?”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抗秦”(《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使”字含义不同。
B.“禹数与语”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数”字含义相同。
C.“诸将鲜能及者”与“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两句中的“鲜”字含义相同。
D.“牧”是官名。
古代指一州之长。
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
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中的“牧”含义相同。
【答案】B【解析】B项,前者是副词(shuò)“数次、多次”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cù)“细密、稠密”的意思。
整句翻译为“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
A项,前者是“派遣”的意思,本句的句式为宾语前置句,即“诸将可使谁者?”;后者是连词“假使、如果”的意思。
C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副词“很少”的意思。
后者翻译为“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一州的最高长官。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人”,文中的意思是有眼光、能体察人的品性或才能。
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的“知人”含义相同。
B.“汉躬被甲持戟”与“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两句中的“躬”字含义相同。
C.“遂鼓而进”与“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鼓”字含义不同。
D.“皆平之”与“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赤壁之战》)两句中的“平”字含义不同。
【答案】D【解析】D项,二者都是“平定、平息”的意思。
后者翻译为“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几乎已经平息了”。
A项叙述正确。
B项,二者含义相同,“亲身、亲自”的意思。
C项,前者是动词“击鼓”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振动”的意思。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营于水南水北”与“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出师表》)两句中的“营”字含义不同。
B.“引兵往合水南营”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两句中的“合”字含义不同。
C.“奇兵”,文中指特殊的战士,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
与《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中的“奇兵”含义相同。
D.“缘马尾得出”与“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答案】D【解析】D项,前者是“凭借”的意思,后者是连词“由于”的意思。
A项,前者是名词作动词“扎营”,后者是名词“军营”,翻译为“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去问问他”。
B项前者是“会合”的意思,后者是“环绕”的意思。
C项解说正确。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笃于事上”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B.“自初从征伐”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C.“侧足”指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从前面的“笃于事上”可以看出吴汉忠诚皇上,因皇上未能安寝而不敢正立。
D.“侧足屏息”与“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大铁椎传》)两句中的“屏息”含义相同。
【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忠诚、厚道”的意思;后者是“(疾病)严重、加重”的意思。
翻译为“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B项,前者是动词“跟随、跟从”的意思;后者通“纵”,是一种对抗秦国的策略,翻译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来对抗秦国)”。
C项叙述正确。
D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屏气、屏住呼吸”的意思,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
后者翻译为“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翻译为“这样以后”,与《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的“然后”含义相同。
B.“上安然后退舍”与“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两句中的“退舍”含义相同。
C.“兵有不利”与“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D.“军营不完”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两句中的“完”字含义不同。
【答案】C【解析】C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兵器”的意思。
前者翻译为“兵器有不锋利的”,后者翻译为“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A项,叙述正确。
B项,二者含义相同,都是“退却、退避”的意思。
D项,前者是“完善、修缮”的意思,后者是“保全”的意思,翻译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