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朴素理念,回归语文本真教学

合集下载

持素朴理念,做本真教育

持素朴理念,做本真教育
研课磨课:一个好老师的成长历程
正式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时年16岁、读高二的徐良云考 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西省一所乡镇中学任 物理教师。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条件艰苦,他每天在煤油灯 下熬夜备课,既要掌握学情,又要研究教学方法,茕茕灯火 见证了他的努力与智慧。乡镇学校缺资源、缺教具,他冥思 苦想如何“ 就地取材”做教具,一截橡皮管、一张白纸在他 手中都能做出十几种物理实验。同学们很快就被这位知识渊 博、教法灵活、语言风趣的徐老师所折服,教学相长,进步 飞速。
“ 好人文化”:管理智慧的凝结
2007年评上特级教师后,徐良云有过一段迷茫期。他想 接受更多挑战,走出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圈。2009年暑假,他 恰好读到了一本书——《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书中所描述 的“ 中国素质教育的旗帜和品牌”和开明且极富创新精神的 刘彭芝校长,令他激动不已——这是他向往的学校,也是让 他热血沸腾的新赛道。徐良云的教学经历、谦和踏实的品格 也与人大附中“ 倾盖如故”。于是,他带着向往和倾慕来到 了人大附中。
如何将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办成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 学校?面临这生源、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 挑战。在时任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党委书记、人大附中翠微学 校校长刘小惠的带领下,徐良云和同仁们一起以教学为切入 点,每天深入老师和学生之中,从早上第一节课一直听到晚 上第九节课。课下和老师交流、做指导;给老师们上示范课, 讲授先进的教学理念。通州校区的老师们也很努力,很快便 从最初的“ 与要求相差甚远”到讲课水平跻身全区前列。
42
治校
持素朴理念,做本真教育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总支书记、物理特级教师徐良云的教育实践
文 | 周彩丽
他初入教坛,一鸣惊人,用智慧和勇气鞭策自己; 他坚忍执着,春风化雨,在课堂上打磨锤炼自己; 他不畏挑战,勇担责任,弘扬“ 好人文化”。 他就是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党总支书记、物理特级教师徐 良云。 从教四十年来,徐良云像三月的春雨,滋润千禾却无 声无息。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风趣的师长、豁达的 良友,也是大家遇到难处时第一时间想要求助的好领导。 他坚信一个朴素的理念:当老师,就要成为“ 学生欢迎, 家长满意,同事舒心,领导放心”的老师;课堂上,就要“ 让 学生喜欢,将学生越教越聪明”;办学校,就要办“ 学生 喜爱,家长向往,社会赞誉,国家放心”的学校。没有 高深的理论,没有花哨的噱头,质朴中蕴含着力量,本 真中彰显着执着。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本真建构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本真建构

2020.11·学术摘要:还原语文教学本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扎实的语文能力和过硬的学科素养。

从生态化视角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本真建构:开放式预设,契合学生学习意愿;主体性激励,激活学生主观思维;互动性教学,强化学生认知意识;科学化训练,提升学生成长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本真课堂开放式主体性互动性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20)11-0038-03DOI:10.13525/ki.bclt.202011012作者简介:卢剑虹(198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语文教师。

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月语文教学通讯Nov.,2020第1122卷第11期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l.1122No.11卢剑虹(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本真建构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教学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为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不可否认,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确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但另一方面,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之间存在关联性或相似性,如“以生为本”理念与“先学后教”理念在本质上都重视对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考量;还有一些教学理念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城市高水平生源区域可行,在乡村教学环境下则难以施行。

因此,语文教学还是要回归教学本真,建构区域环境下的教育生态。

这里所提倡的本真课堂,并非生态与课堂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教学环境的原始形态,基于学生对于教学环境的多元期待,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更贴合实际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更重视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生态中获得愿意接受、能够接受的教育。

从这一点来看,本真教学也应被看作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探索性规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一、开放式预设,契合学生学习意愿所谓“开放式预设”,就是指依照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等,适应学生学习意愿,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预设。

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

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

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作者:王敬霞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04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它以丰厚的内涵吸引着一批批投身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

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使课堂变得华而不实。

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本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

辩证地看,“简”化了的课堂,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艺术,力求通过“简约”的结构使教学达到不“简单”,达到“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把课的简约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简约和教学结构的简化上。

内容的简约,就是突出教学重点,把教学目标定得集中一点,这样可以抓住关键,避免无限制的拓展。

在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的课前谈话简洁明了,我和学生聊起了自己家乡的冬天。

哪个孩子会不熟悉自己家乡的冬天特色?接着,我便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济南,“说到济南的冬天,那还是真有一番新景象,让我们随同老舍先生架起的摄像机一同去感受那儿的魅力吧!”这样简洁的课前导入,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堆砌辞藻,却染上了语言的真情味。

二、允许缺憾,体现本真完美精妙、天衣无缝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我们无法否认,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每节课后都不可能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

”人们常把课堂教学称为艺术,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而这种不完美、这种缺憾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课堂中“放弃完美”并不是不要“完美”,而是让学生尽情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

崇尚简约语文 回归语文本真

崇尚简约语文 回归语文本真

学归纳,也要讲……可以说讲解 、讲析 不仅应 当 ,而且 必
须在语文教学 中应用 ,关键是讲多少 、讲多深 ,哪里需 要
略讲 ,哪里需要畅讲 、详讲、讲透 。但是 , 不是一讲了 并
之。 ”
在课堂教学中 ,我坚持让学 生带 着老师的问题去读 ,

崇尚简约的生态课堂观
或默读或朗读或范读或齐读不 一而足。课文不仅需要读 ,
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 氛围 。
率》 等论文 ,对克服 语文课堂 “ 、慢 、差 、费 ”等 弊 少 病,发表 了自己的见解 。一些专家看后说 ,一个农 村初中 的青年教师能对课堂教学 中的本质问题作深层思考 ,而且
“ 观点新颖 ,见解独到” 实属可贵。 , 新课改后 ,强调 “ 自主 、合作 、 究”的学 习方 式 , 探
食 ,完全舍弃 ,也是不现实的。 ”着力 阐释 了 “ 要把握好
“ 不死 ,活而不乱 ;动静相生 ,张弛有度 ”是我 所追 实而
求 的课堂教学心律。 “ 实”在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
方法的夯实 ,追求 方法 的多样性 、活动的丰富性 ,不使学 活”在 思维 的活 ‘ ’ 讲 ,必须 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三个关系,即讲与问的 生的思维僵 化 ,不使课 堂一潭死 水 ; “ 关系 、 讲与读的关 系和讲与练的关 系”的道理 ,从而厘 清 跃 , 有对话有争辩,有思想的交流 ,有智慧 的碰撞 ,不追

我的课堂教学打破 了以教师讲授 、 生被 动听讲为 主 学 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 、 学生 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变
教师 “ 一言堂” “ 教师 、 学生”的单向交流为 “ 教师 、学
时讨论风盛行 ,教学中常用 的教学方法讲授 ( 讲解 、讲

语文教学朴素回归

语文教学朴素回归

语文教学的朴素回归摘要:纵观时下的语文教学,课件制作之精致、活动形式之多样、课堂信息之丰富,教师情感之浓烈……“付出多,收效少”教学效率低下已成为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和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瓶颈。

面对纷繁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有“主心骨”:作为工具的语文,它是朴素的、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大众化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为旨归的。

语文教学就是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关键词:语文教学;朴素回归;教师;学生崔峦老师曾经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纵观时下的语文教学,课件制作之精致、活动形式之多样、课堂信息之丰富,教师情感之浓烈……“付出多,收效少”教学效率低下已成为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和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瓶颈。

面对纷繁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有“主心骨”:作为工具的语文,它是朴素的、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大众化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为旨归的。

语文教学就是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一、树立一个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三个“局限”、一个“忽略”,即教学只局限于书本、局限于教师、局限于课堂,忽略了将所学知识向应用层面的实践性转换,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软肋和致命伤。

推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革除上述弊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

必须做到四个“统一”:一是教文和授道的统一。

“文以载道”,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密不可分。

语文教学唯有引导学生在学文中悟道、悟道中学文,才能有血有肉、声情并茂。

二是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

知识与能力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学习方法,是学生由知而能,学会求知。

三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实现认知与情意的协调发展,塑造完整、健全人格。

洗尽铅华,回归朴素的语文课堂

洗尽铅华,回归朴素的语文课堂
回 归朴素 的语 文课 堂
孔 泓春
( 苏省 苏州市吴中区一 第一 中心小学, 江 临湖 江苏 苏州 2 50 ) 11 6
当前 ,新 一轮 的课程 改革带 给我们教 育的成 果是 勿庸 置疑的 ,作为生命 的个体——学 生得到 了应有 的尊重 ,课
堂呈现 出民主开放 的状态 ,学生的语 文综合 学习能 力逐步
的渲染 ,没有华丽的辞藻 ,平平淡淡地 开始上课 ,但朴实 、 简洁 ,说 者轻松 自如 ,学生 清楚明 了。尤为重 要的是这 样 双基得 到了训练 ,体 现了 语文读书写 字的本 质 ,语文 的味 道实实在在 。
笔者私见 ,大道至 简 ,平淡 为真 。语 文课应 该脱 下一 层过于华 丽的装 祯 ,舍弃一 些浮燥 、喧哗 ,回归到最 本真 的听说读 写上来 ,该听时就 让学生静心 听 ,该说 时就 让学
好的给 予真 心的赞 赏 ,没 读好的给 予积极 的鼓 励 ,引领 学
生认认真真 地在 书上读笔 顺 ,识识字 ,一笔一 画地进行 写
她嗡 遗 - 事 -
“ 平淡 为真 。返于 自然 ,归于 纯净 。教师持 这种心 态 ,
字指导 ,又 空出了 足够的时 1 可让学生 当堂写好 字 。扎扎 实 实的一 堂课 ,没 有因 为缺少 教师 华丽 词藻 的导 引而失 色 , 没有因 为少 了活泼 多样的 呈现 方式而 枯燥 ,相 反显现 出了
引导者 ,引导帮助学 生走 出课 堂和学校 ,充分利用 校外 的
各种 资源 ,在社 会的大环 境里学 习和探索 ,调动学 生的 多 种感 官参与 活动 ,激 发兴趣 ,使他 们 身临 其境 ,在 愉悦 中 增长 知识 、培 养能 力 、陶冶情操 ,使学生语 文素 养得到全
面发展 。

听语文本真教学心得体会

听语文本真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语文本真教学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语文本真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语文本真教学强调的是回归语文的本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的本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语文本真教学倡导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种教学理念让我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也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责任重大。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语文本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语文本真教学强调写作的实践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写作往往被视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而忽略了写作的本质——表达和交流。

语文本真教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看到了写作的真正价值,也让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我还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追本溯源 回归本真——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追本溯源 回归本真——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综合5小学教学参考语文课堂教学在经历了残酷的口诛笔伐之后,带着挥洒不掉的遗憾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的语文教育该走向哪里?《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曙光。

但是“标准”的颁发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还是常常万般无奈地看到:课堂花哨的东西多了,而语文本真的东西却不知何处寻觅。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严重缺失,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一、注重学生文学品位和审美品位的提升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

文学品位和审美品位的提高,靠的是积累、感悟、熏陶。

课堂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文学作品带给自己的审美感动,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有感于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内心也会变得清洁、明亮、丰富。

请看本市开放周一位老师执教的《搭石》片段:师:同学们从哪些词体会到了画面的美?生:“协调有序”。

师:文中的哪些句子体现了“协调有序”?生:“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老师接着组织了这样的教学:先让前一个学生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一个读:“后面的紧跟上去”。

后来又让一个组的学生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另一组马上读:“后面的紧跟上去”。

)在此起彼伏、节奏明快的朗读声中,“协调有序”的词义迎刃而解。

这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使孩子们走进了课文的优美意境,好像听见了那协调有序的、如音乐般的脚步声。

这,岂是几句干巴巴的解释所能替代的?又如在教学“……清波荡漾、人影绰绰”这段话后,老师把这段话重组成一首诗,让孩子们再读。

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听者其乐陶陶。

这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教学,从学生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一定沉醉于美的文学作品中了。

二、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打好精神的底子。

”巴金先生也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书笔记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书笔记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读书笔记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本书是由著名特级教师刘发建老师所著,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语文教学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常态,让语文课上成朴素的课。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一、我的语文观;二、我的教学观;三、我的阅读观;四、我的写作观;五、我的成长观。

在这本书中,我深受启发的是刘老师提出的“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的观点。

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而朴素就是语文教学的原生态。

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就是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花哨和形式,回归到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

刘老师认为,现在的语文课堂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和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他提倡让语文教学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回归到文本本身。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感受文本,而不是过度强调文本的形式和技巧。

此外,刘老师还提出了“让阅读成为习惯”的观点。

他认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他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朴素的状态,注重文本本身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我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总之,《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本质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会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简约务实,回归本真

简约务实,回归本真

简约务实,回归本真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朴实的本色,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本色语文充盈着教师的智慧,洋溢着教师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是灵动生成的,给予学生的是精神的愉悦。

走向简约,就是走向语文教学的一种高境界,就是走向语文教学的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简约求实本真有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十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深有感触。

教师用简约的目标、便捷的过程、简洁的手段诠释《语文课程标准》,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课堂清新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语文,体现了教师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真切感受到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朴实的本色。

一、课堂的几种不良现象冷静思考,课程改革初期,“人文”“自主”“探究”等时尚用语充盈教坛;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资料铺天盖地地涌进课堂。

课堂似乎很有活力,充满激情,但是,在这异彩纷呈的背后却有一些浮躁与虚假。

1.综合性太强。

为了丰富学习内容,课堂追求多学科的综合,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承载了大量非语文的东西。

教学重点不是引导读书感悟、体验课文意境,丰富语言储备,而是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画画、唱歌、表演等活动热闹非凡,而语文本身的学习却不着边际。

2.表扬泛滥。

新课程提倡学生追求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

适当的表扬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独立思考并形成个性化结论。

但是,滥用表扬词汇,随意分发奖品,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加赞赏,必然导致表扬廉价,最终失去激励作用。

3.忽视语文基本功训练。

课堂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的掌握忽视了。

践行“本真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

践行“本真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

对学生假爱错爱、重教学轻教育、教学目标应试化、教备活动形式化……如今,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

为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探索实践“本真教育”,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理清发展现状,确立“本真”思想基于对学校发展情况的分析,北师大密云实验中学集思广益,通过教代会讨论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励志精进,明德求真。

“励志精进”是北师大为学校校庆所题写,既传达了对学校全体师生的期望,也是学校办学的精神追求;“明德求真”则提炼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立本求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既体现了学校对教育规律的追求,也是对“本真教育”内涵的不断挖掘。

其中,“本”,意指根本、根基,固本守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真”,即规律、真实,守志正直,教育学生真做、做真。

“本真”教育思想,体现了学校“做本真教师,育本真学生,办本真教育”的办学追求。

同时,学校以“敦品、励学、尚美”为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品德高尚、责任担当;习惯良好、学思有得;情趣高雅、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

在实践中,学校通过本真党建、本真课程、本真德育、本真课堂等,建设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园、家园、乐园。

加强课程建设,践行“本真教育”实施校本课程,深化国家课程改革。

学校依据高践行“本真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本真教育”纪实文 | 张德广EDUCATOR44EDUCATOR中教育“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任务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在“励志精进 明德求真”办学理念、“敦品、励学、尚美”培养目标和“本真教育”学校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四横(人文与社会、思维与科学、艺术与健康、技术与实践)、四纵(基础型、综合型、拓展型、活动型)“本真课程体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课程育人”。

各年级以学生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为主线,分别以“规范”“自主”“责任”为主题,形成分层要求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觉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试论回归本真的语文教学

试论回归本真的语文教学
向性 的选择 ,是 行 为驱动 系 统 中 最 现 实 最 活 跃 最 强 烈 的 心 理 因 素 ;学 习习惯 则 是经 过长 期 训 练 形 成 的反 映在 学 习活动 中 比较 固 定 地完成 自动化 动作 的心里 倾
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 “
好 其他 课程 的基 础 ,也是 学 生全 面发展 和终 身发 展 的基础 。这就 ”
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 一
决人 成长 中所 面 临 的一些 共 性 问 题 , 地 平衡 “ 言教 育 ” “ 很好 语 与 文 学教 育 ” 者 的矛盾 。 里克 森 的 两 埃 研究 指 明 :发 展并 未 在儿 童期 结 “ 束 , 跨 越 了生命 的整 个 过程 。 而是 发展 分 为八 阶段 ,前 五个 阶 段跨 越 了婴儿期 、 童期 和青 春期 , 儿 后 三个 阶段 处 于成 人期 。每 个 阶段 都包含一个冲突。晰 以, ” 对于奠 定 人 生 基 础 的母 语 教 育来 说 , 从 小 接触有 针 对性 的恰 当的语 言教
升 ,为他 们持 续发 展 打下 坚实 的 基础 。这 种基 础应 该具 有 迁移 作 : 能力 和审 美能 力 ,进一 步 提高 自 , 身 的文学 素养 。本 质上 还 是一 种 : 审美 教育 , 而且 全世 界兼 可 通用 , : 肯定 不能 取代 我 国母语 课 程 中必 ・ 然要 有 的 民族 荣誉 感 和 民族独 特
( 尚文语 ) 王 。要 恪 守语 文 姓 “ ” 语 不 动摇 ,不 可 丢掉 语 言文 字这 个
个 极端 , 目前 的语 文课 堂仍 不
,: I
尽 如人 意 :有 的教 师依 赖 多媒 体 课件 ,以频 繁切换 的文字 或 图 画 来 显示备 课 的完 整和 教学 内容 的 丰 富多 彩 ; 的教 师用滔 滔 不绝 、 有

浅谈朴素、本真的语文教学

浅谈朴素、本真的语文教学
言 ,实 实 在 在 地 了 解 文 本 内 容 , 实 实 在 在 地 学 会 读 书 作
章 措 辞 的严 密 性 、情 感 的 丰 富 性 和 主题 的 深 刻 性 。 品 味语 言 的 过 程 中 有 精 彩 的 交 流 ,有 思 想 的 交 锋 ,若 学 生 能 通 过 直 接 触 摸 文 本 语 言 ,走 进 作 者 的 精 神 世 界 ,还 用 得 着 我 们

语 文 课 若 没 有 琅 琅 的读 书 声 , 就 没 有 语 文 昧 ,语 文 课
若 没有 相 应 的朗 读 指 导 ,就不 足 以体 现 语 文 学科 的特 点 。
分 静 思 默想 , 引 导 学 生 去关 注 文 本 的 语 言 形 式 , 去 感 受
文 字 的魅 力 吧 !
学 生 的 语 文 能 力 是 读 出 来 的 , 而 不 是 老 师 “ 析 ” 出 分 来 的 。南 宋 巨 儒 朱 熹 说 : “ 抵 读 书 ,先 须 熟 读 ,使 其 言 大 皆 若 出之 于 吾 之 口 ; 继 之 精 思 , 使 其 意 皆 若 出 之 于 吾 之 心 ,然 后 可 以 有 得 耳 。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首 先 我 们 自身 应 该 具 有 一 定 的 范 读 能 力 , 笔 者 认 为 缺 少 范 读 的 语 文 课 是 苍
吗 ? 作 为 一 名 一 线 的 语 文 教 师 ,笔 者 从 以下 三 个 方 面 浅 谈
个 字 换 这 个 ,竟 再 也 找 不 出 两 个 字 来 。 ” 这 就 是 品 味 语 言
的过 程 ,也 是 领 略 诗 的情 趣 的过 程 。
对 “ 素 、本 真 的语 文教 学 ” 的认 识 。 朴
文 。 然 而 随 着 现 代 化 教 学 设 备 的 引 入 ,语 文 课 堂 上 就 出 现 了太 多 非 语 文 的 活 动 ,一 节 课 4 分 钟 ,一 会 儿 是 炫 丽 夺 目 5

洗尽铅华,回归语文教育本真

洗尽铅华,回归语文教育本真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16期(总第528期)▲中学教学洗尽铅华,回归语文教育本真陆斯斯【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课堂发生了诸多变化,许多变化是正向的、有益的,但也有一些变化让语文课堂变得失真。

陶行知先生认为,读书求学、教书育人的第一要务就是求真。

为了让语文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尝试新教学方式,构建真正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应牢牢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让语文课堂归于本真,文章据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育;回归本真作者简介:陆斯斯(1985—),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

近年来,许多语文教师开始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然而,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尝试时,没有注意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的定位模糊不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王旭明先生曾说,真语文的着力点是回归,是找回,在打造本真化的语文课堂时,教师要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1]。

教师应当明白,教育的目的,说到底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2]。

而所谓“回归本真”,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3],要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教师就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基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进行扎实且生活化的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因此,在积极尝试新教育理念、新教育方法的同时,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而不是让语文课堂徒增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喧嚣。

一、从教材出发整合教学内容,不过分扩大课堂容量(一)认真研读教材,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要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教师需要先认真研读教材内容,从教材出发,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补充、延展教学。

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当充分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找到除重要知识点以外的关键信息,明确课文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导向等,并思考如何据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4]。

追求朴实无华 回归学科本色

追求朴实无华 回归学科本色

追求朴实无华回归学科本色摘要本色课堂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简约高效,还原课程原味的课堂。

课堂教学要回归“本色”:还教学主体的生命本色,还教学内容的生活本色,还教学形式的生态本色,让课堂教学彰显充实、平实之品格,凸显简约之美。

关键词课堂教学个性成长持续发展素质培养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种充满教育新理念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冰冷”的课堂“火热”起来,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欣喜的同时,我们透过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的课堂现象发现,如今的教学缺失了教育的本质,缺失了课堂的本色。

因此我们开展《“本善本色”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本色,力求让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的命脉,实实在在地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让课堂返璞归真,让我们的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把握学科特点,回归学科本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和谐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让学科回归本色,让每一门学科都能上出这门课的原汁原味。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较强的解读能力和还原能力,能将教材中呈现的情境、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分层次,有效地动态呈现。

如:“本色语文”的要素是“纯真”“诗意”“想象”“体验”“创造”;“本色数学”之核心在于“生活化”“数学味”“趣味性”……各学科要把握好学科之根本,如语文课程就应该克服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虚、偏、杂、闹、碎、低”等倾向,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让语文还原本色,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回归到学生的人文自悟,回归语文课堂的生命本原。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数学课要有“数学味”,各学科要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与时俱进、增强实效。

老子曾说:“真水无香。

”真正的水是没有任何香味的,它无色透明、自然天成,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美。

这种自然、和谐、不雕饰的美,应是我们学科课堂所追求的本色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指能够真实地反映和传递语文知识及其应用的特点和实质,以
及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真实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是最重要的目标。

语文教学的“本真”要
求教师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不追求一刀切的标准化教学和评价,而是关注学生
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达欲望。

同时,教师应该从学生
的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的“本真”还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
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优美的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
涵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本真”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
通过语言表达和交流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鼓励学
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真实地理解和
应用语文知识。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真”旨在真实地反映和传递语文知识及其应用的特点和实质,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他们的基本的语文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培养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践行“三味”语文,追求本真教学

践行“三味”语文,追求本真教学

践行“三味”语文,追求本真教学作者:方楠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12期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势,各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不断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各种花样和奇招可谓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

但是如此热闹如此多样的语文教学,真的是本真的语文教学吗?在各种争奇斗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之下,我们的教学是否就与语言文字贴得更近?我们的学生是否更能将语文学以致用,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是否更能促进他们亲近美好的人性,并帮助他们塑造一颗健康美好的心灵?当我们静心思考,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各种异彩纷呈的语文教学,而是一种着眼于语言文字本身,且更加贴近生活和人性的教学,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教学。

一、何为“三味”语文教学1. 语文教学追求本真的“语文味”“语文味”教学的研究在教育界已经取得相当卓著的成就,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应属全国语文教学名师程少堂老师。

笔者认为程少堂所诠释的“语文味”三大要素中第三点“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最为重要,也就是说,我们要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实实在在贴近语言文字本身的本真教学。

这种本真的语文味,首先是让孩子实实在在去感知到语言文字的美感,让孩子们在感受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愿望,并最终学以致用,将感知获得的语言文字生成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甚至最终形成自身“腹有诗书”的儒雅气质。

2. 语文教学追求接地气的“生活味”“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即是死教育”,这两句话说出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立足于生活实际的,又服务于生活。

语文教学亦如是,语言文字本身就来自于人类社会,最终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美国教育家华特更有一句名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简明扼要地表达了生活与语文的紧密联系。

语文课堂上追求“生活味”,也就是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是灌输语文知识的课堂,不是为教学而教学的,而应该立足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回归语文课堂本真

回归语文课堂本真

回归语文课堂本真作者:沈磊沈晓丽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年第08期【摘要】在教师自我素养的提升中,坚守对语文的理想与信仰,打造有品质的课堂。

用最质朴原始的方式走近一位颠沛流离、饱受悲苦的作家和一篇人物鲜明、构思精巧的短文。

回归语文课堂本真,感受语言和文学真正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本真;语言;文字【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9-0012-04【作者简介】1.沈磊,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一级教师;2.沈晓丽,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是2018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的主题。

我认为,作为教师除了应该具备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思想等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一份理想主义的教育情怀。

否则,哪怕他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哪怕他思想深邃、才华横溢,也不过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

我们的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绝不能只有看似实用的方法与技能,还应该有美好的诗歌与远方。

“提升课堂品质”依靠的也绝不是花里胡哨的装点、华而不实的设计,而是敢于摒弃所有的喧嚣,带领学生“慢慢走,静静读,细细品”,从而发现语言与文学真正的魅力。

这,也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萧红的这篇《春意挂上了树梢》,初看是一篇特别不起眼的小短文,既没有善恶分明的人物,也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如何让学生领悟其中巧妙的构思,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难点。

我以一段他人对萧红的评价为教学切入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着“萧红的冷酷”展开。

我把萧红在此文中的“冷酷”,总结成三个方面:一是温暖的春意,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在哀哭的人群中,她似乎置身事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春日;二是快乐的“汪林”,在别人努力塑造革命者形象,寻求救国良方的时候,她给我们塑造的却是一个时髦多情,无忧无虑的摩登女郎;三是冷峻的语言,她用温暖的语言描绘春景,却用冷血无情的语言来痛骂讥讽自己的同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朴素理念,回归语文本真教学
作者:陈丽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20年第9期
陈丽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语文这门课程本身就是运用语言,学习本领。

语言是语文课最大
的魅力,在新课改的冲击下,语文课程承载了较多的内容,很多非语言内容也加入到了教材中。

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选择上,过于注重新奇,过于侧重热闹氛围与空洞氛围的打造,导致语文
教学失去了原本的真实。

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要探讨在践行朴素理念下,如何去回归语文
本真教学。

一、培养学生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喜欢一门课程,爱上一门学科,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就
必须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这一学科的兴趣。

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知识,才能够持久地
对该学科保持新鲜度。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简化课堂环节以便
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进而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悯农》教学时,我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知道怎么种植大米呢?”问题一出,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后我再播放一些搞笑的大米种植视频和剪辑的吃饭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行为并进行思考,这比一味地说教更能使学生明白大米的来之不易。

我在问题设置阶段,一般不仅仅局限单
一的线条,而是在教材内容基础上,构建深层次的问题链,确保学生问题探究的针对性,以此
实现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

二、转变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传统应试教育本身是围绕知识目标进行教学,教师将储存下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没能
注重学生情感及兴趣的培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
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强化现有教学资源与先进技术的应用,以
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时,我充分利用书本上的插图,制作连环画,让学生看图说故事,这种直观、形象的图画最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调动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再通过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使教师摒弃
了繁琐的分析,抽象的说教,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
道理。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去收集珍珠鸟这一物
种的相关信息,了解其特性及生活方式,并让学生记在他们的预习本上,大部分学生在这收集
资料的过程中对“珍珠鸟”的兴趣更浓厚了。

在新课开始时,我会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何
要用珍珠鸟这个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可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探究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的教学方式,能够构建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教室转变为学生的主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是充分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培养。

通过建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及表现的机会,实现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心智发展,合理设计实践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本意并非知识的累加,而是注重心智能力的
开发。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所学知识也有限,如果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学会学
习的方法。

我们通过积极设计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去吸收
新的东西,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此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四季》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讲解课文,并为学生展现四季的
不同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接着让学生去找寻春夏秋冬植物的变化,并把它画下来,询问学
生最喜欢的季节。

要求学生对比同一植物四季的变化,比如:银杏树、小草等,让学生明白四
季更替对我们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书包》一课的教学过
程中,我先让学生展现自己书包内的东西,接着学习课文知识,之后我再设计一个游戏,让学
生把我说出的东西装进书包,错误的罚唱歌,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不同的训练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迅速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应用媒体技术,提升课堂质量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各类技术也日新月异,很多先进的教学技术已经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课堂语文知识的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

引入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也是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育课堂上,教师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且高高在上,整个教学就是在黑板上比比划划,考虑的是如何将知识线清晰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流程,无法感
受解惑的乐趣。

这种间接、单一的接收过程,不仅无法保障教学质量,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
语文知识的兴趣与信心。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强化多媒体技术、教学
资源的应用,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主观感受,提倡师生共同探索。

我们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扩展课堂教学范围,扩宽学生获取知识点的途径,实现学生信息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认为教师应当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
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课件。

同时调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
探索、积极交流,扩展自身的思维。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一课,针对“哪吒三闹东海战太子”这一段内容,我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这段内容的动画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视觉感受,在视频
播放结束后,我让学生课后网上搜索哪吒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你心中的哪吒是什么形象?
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五、读出语文本色,深品语文味道
我们很难忘记儿时校园里荡漾着的朗朗书声,还清晰记得我们的老师课堂上那生动的讲解、恰当的启发、精当的点拨,让我们的生命与课文融为一体。

通过分析实际可发现,这一切
在现代化教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却已远去了。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引进了课堂,并深受教师们的青睐。

我们并
不反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运用不当很容易把语文课引入一个新的误区。

例如:一位教师教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她使用了大量的动态和静态的图片,还播放了
十几分钟的录像,帮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

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看让人眼花缭乱的图
片和影像,却失去了阅读这篇美文的宝贵时间。

无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荷塘月色之美,无法体
会朱自清先生的语言精妙。

一节语文课上成了一节摄影作品欣赏课,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让看课者品不出语文的味道。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

语文课堂上,假如没
有琅琅书声,那就是死水一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从基础入手,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学生创建生动、活泼的训练,引导学生有序、系统的开展语文知识学习,不断开阔学生视野。

以此实现小学语文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
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叶焱.立足儿童视野凸显语文本真[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34):127-129.
[2]凌丽.论小学语文本真课堂的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02):71-78.
[3]白培顼.语文本真教学的再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1(02):110-111.
[4]范维胜.“本色语文”的本真所在[J].语文教学通讯,2016,05(14):25-26.
[5]宋玉兰.坚守语文本真提升课堂活力[J].甘肃教育,2017,07(18):51-58.
[6]杨新春.走出解读误区回归语文本真——刍议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乱象”与“怪论”[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11):3-5.
陈丽红,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