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

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2. 下列能证明“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一结论的有① 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② 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③ 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④ 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A .①②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3. 元朝赵天麟说:“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 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A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4. 春秋初期,楚国君王首先称王。

随后吴越等国国君相继称王。

上述现象实质反映了A .宗法制度动摇B.南方超过北方C.分封制的动摇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5.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 从中看出明代的阁臣A .是位高权重的丞相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6. 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 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常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 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A .宗法传统的影响B.封建政府的提倡C.小农经济的稳定D.儒家思想的流传7. 唐朝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

如果当时制定税收政策,程序是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户部C.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8. “ (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 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word版本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word版本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历 史 (A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中山一中联考)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曾三次修订。

初修始于建文元年,靖难之役后,于永乐初重修,此为二修;但由于“成于急促,未及精详”,永乐九年第三次修纂。

这说明A .重修实录有利于记载的准确B .历史编修受政治因素的影响C .古代官修史书力求精益求精D .实录修订随时代发展而完善2.(2018桂林十八中第一次月考)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些政务文书显示,中书省官员署名之后,门下省官员写上“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注明时间并署名。

这表明中书、门下两省 A .有分工无牵制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B.行使宰相职权C.共掌军政大权D.地位高低不同3.(2018浏阳一中月考)根据下图隋朝时的三省六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建立于秦朝B.该制度完善了中央集权C.这个制度取消了相权D.该制度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2018新安一中月考)元朝最高监察机构是御史台(中台),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秩从一品”;设监察院,为天子耳目。

在地方则设立两个行御史台作为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台),中台和行台之下,把全国划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司,分驻各地,中台、行台与肃政廉访司相衔接,构成了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司法监察体系。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共45分)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宗法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2.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

”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3.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4.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5.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 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B.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D.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6.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BBCAC CBACC DBDBA CDBCD DCDDB
26、(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

(2分)
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4分)
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分)
(2)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

(2分)
“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分)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2分)
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6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7、(1)监察官:御史大夫、刺史;根本目的:维护皇权。

(6分)(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4分)
28、13.(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4分)
(2)特点:中国封建社会权力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分)
(3)查士丁尼积极推动罗马法的整理编纂,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分)
1。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夷”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A. 外交观念发生改变B. 已沦落为洋人的朝廷C. 逐步实施平等外交D. 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答案】A【解析】清政府蔑称外国人为“夷”,是“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说明“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外交观念发生改变,故A项正确;《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与向西方学习法律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题眼是“不得提书‘夷’字”。

2.中英在近代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来居住,或不时来往,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人民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

此条款A. 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B.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C. 遏制了英国的侵略势力D. 缓和了中英的贸易争端【答案】B【解析】【详解】“广州等五港口英商”说明是《中英南京条约》,“即听该地方人民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属于司法方面事宜,说明中国司法主权被破坏,故B项正确。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在此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秦始皇是春秋战国时代大一统专制思想的实践者……他创造了一个‘实用新型’的制度。

”材料中‘实用新型’的制度是指A.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封建制3.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4.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6.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在这段材料中,钱穆先生认为A.行省制合理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B.行省的职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C.元代立国后放松了对国家的军事建设D.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3.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4.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宋太祖将此思想付诸实施的主要表现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实行更戍法C.设置转运使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5.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6.“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

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7.《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一体D.君主专制8.西周时,国家政权结构的分散性是导致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秦朝实行A.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察举制9.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

高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

高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反映了西周实行A.神权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快活。

”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个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对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3.“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最初的标准是有德行和才能。

也称‘贤良文学’、‘贤良方正”’。

由此可知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政府收缴土司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朝廷官员进行地方管理,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治理政策”。

这一措施最早实行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6.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①参知政事②三司使③刺史④节度使⑤枢密院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7.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说:“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一告示发布于A.三元里抗英B.左宗棠收复新疆C.黄海海战D.反割台斗争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同点是A.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都主张解决土地问题C.都产生于运动的防御阶段D.都具有革命性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A.责任内阁制B.总统制C.三权分立制D.共和制10.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商朝时(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2.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的影响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

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B.士不再实行宗法制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5、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是宗法制影响的产物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6.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

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

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 A.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B.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C.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D.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7.“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8.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教育最新K12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教育最新K12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20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0 分)1.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 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陪审员的收入B 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 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2.恩格斯说:“在英国,谁都知道,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争夺统治的”下列能反映这一“要求”的史实是( )要求,是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

A 1688 年光荣革命B 《权利法案》的颁布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1832 年议会改革“总统虽由两院议员选举产生,并在某些方面受到议会两3.《西方政治制度史》中提到:院制约,但仍拥有巨大的权力。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依据的法律是 ( )A 《权利法案》B 1787 年宪法C 1875 年宪法D 1871 年宪法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B.“民贵君轻”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三者的主张的本,孟子主张“政在得民”“非攻”,墨子主张“兼爱”、5.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权利“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6.孟子指出:免于死亡。

“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荀子认为:”这表明儒家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主张()A.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此表信息反7.下面是1873—1920 年中国的进口值和机制品出口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映了(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72—73 页,科学出版社,1958 年。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20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0 分)1.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的首要约束条件。

先秦时期的卫、晋两国同为姬姓诸侯国,但《左传》载:“(鲁)襄公二十六年,卫人归(嫁)卫姬于晋(君)”这说明( )“公天下”向“家 天下”过渡 B .先秦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依存C .卫晋两国联姻与礼制存在冲突D .宗法制与周代的礼制各自独立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 36(后增至 41),设县约 1000 左右。

郡的最 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的最高长官为县 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 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

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 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 )A .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B .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C .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D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3.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 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材料中第一次 的“革命” 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 5.“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 A. 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 B. 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C.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 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6.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 基本原则,实行联姻。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 统治秩序崩溃B. 分封制走向瓦解C. 王室日趋衰微D . 宗法制受到冲击 7.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 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中学18—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吕氏春秋》,“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除诸子矛盾D.实现长治久安3.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

”其中的“封建”是指( )A. 宗法制B. 中央集权制C. 分封制D. 君主专制4.《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世袭制5.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

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

这主要反映( )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6.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7.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

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了决策失误有所减少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 题,每题 2 分,合计 40 分〕1.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的首要约束先秦时期晋两国同为姬姓诸侯国,但«左传〝(鲁)襄公二十六年,卫人归(嫁)卫姬于晋(君)〞这说明 〝公〝家 过渡 B .先秦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依存 C .卫晋两国联姻与礼制存在抵触 D .宗法制与周代的礼制各自独立 2.秦始皇一致全国后,在全国设郡 36(后增至 41),设县约 1000 左右。

郡的最 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接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的最高长官为县 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中央基层行政机构。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 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

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 相比,最主要的差异是 ( ) A .构成了直接向皇帝担任的监察体系 B .完成了方式上的全国一致 C .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中央机构 D .完成了中央对中央的垂直管理 3.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 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 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 次大革命,它们从基本上改动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作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发作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资料中第一次 的〝革命〞 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树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构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 5.〝元元得免于«汉书»中的这一资料反映出秦一致的意义是( ) A. 使人民脱离了弱小诸侯国的控制 B. 为我国临时的一致奠定了坚实基础 C. 树立了一致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度 D. 使人民有相对安宁的消费生活环境 6.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 基本原那么,实行联姻。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20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 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 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B 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CD 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B 《权利法案》的颁布C 责D1832年议会改革格A 提高陪审员的收入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2A 1688年光荣革命 恩内阁制形成 || “ 11],英国 方,人的平等权利 谁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知张() 张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B.人的善良本性 D.人的自由权利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土年份 1873 1893 1903 1920 进口值 10349 23582 72130 118759 机制品出口值1804701142319694“《权利法案》 B 1787 年宪法 C 1875 年宪法 D 1871 年宪法料中国贸易逆差扩大趋势 B . ”学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D.源 下图反映的是1875—1931年主要年份手工土布 费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情况 (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 民族工业受外国商品的排挤(以平方码计)在国内棉布市 )场上所占比曹对以1观点理英正公投脱欧,()2月 4日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总理伦齐辞职, 或将引发脱欧 府许多人认为欧如成员国中还有民展为I 汹洲脱欧如此多的灾这些现象说,或许放弃发展民族国家, 实行1欧盟正逐步欧洲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

B.此欧盟一战争带来失败坏如此之大,许多欧洲人认 为只有在合作团化不竞争的氛围中,欧洲D.区域集团化偏离轨道部宇宙便是吾心” “心既理也”“心外无物”,反映出来的哲学观是()A .主观唯心论 “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客观唯济、论巨,业C 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D 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 治集团将其不仅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 的领导人所组成。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晶给券”、、“彭茶汤钱”等津贴。

据此可“餐钱”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知,宋代的俸禄制( )A.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C.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D.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25.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

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满街不绝。

A.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B.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 C.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26.宋代城市文化蓬勃发展,从戏剧到说唱,从佛经到儒经,都是随处可见。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逐渐繁荣B.市民文化丰富多彩 C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D 印刷技术逐步普及27 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

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 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 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28. 1832 年英国议会报告指出:鸦片税是按成本301. 75%的税率征收,印度财政收入的需要无法摒弃它,而且它主要由外国消费者承担。

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 ( )A 纵容英国烟贩对华走私鸦片 B.积极谋划对华侵略战争C 急于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D 禁止印度殖民政府出口鸦片29.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靡全国,许多著名的茶园占田大,产量多,唐中期的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平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平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平山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

……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组成“四百人会议”B.发放公职津贴C.颁布“解负令”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参考答案:A发放公职津贴是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措施,据此可排除B;材料中“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这一信息所反映的就是“解负令”,所以材料中强调的“民主原则”就不可能再是“解负令”了,据此可排除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是克利斯提尼时期的民主措施,据此可排除D;所以本题选A。

2. 根据下图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图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①正确;结合图示中“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君主制”等的反复较量可以得出斗争的焦点为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②正确;图示中反映了长期的较量与最后的一票共和能够说明共和的力量不是较为明显,③排除;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经过百年动荡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说明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④正确,故A项正确。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3. 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20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的首要约束条件。

先秦时期的卫、晋两国同为姬姓诸侯国,但《左传》载:“(鲁)襄公二十六年,卫人归(嫁)卫姬于晋(君)”这说明()A.“公天下”向“家天下”过渡B.先秦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依存C.卫晋两国联姻与礼制存在冲突D.宗法制与周代的礼制各自独立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

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

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3.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5.“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6.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A.统治秩序崩溃B.分封制走向瓦解C.王室日趋衰微D.宗法制受到冲击7.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甲乙错,丙丁对B.甲乙对,丙丁错C.甲丙对,乙丁错D.乙丙对,甲丁错8.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

”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9.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是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

这反映了()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C.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的转变D.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10.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1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

这一规定()A.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1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13.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

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

这说明察举制()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1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自秦代设置监察机构以来,我国历朝都很重视监察制度建设。

以下官员或机构不属于专事监察职责的是()A.刺史十三州部B.御史御史台C.提点邢狱司都察院D.参知政事中正16.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

这一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征辟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17.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

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君主制的盛行B.小国寡民C.公民政治的盛行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18.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9.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

这反映了()A.专制皇权空前强化B.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20.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

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

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这种变化反映了()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60分)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

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二门下级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串书又付门下。

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议事已定,德弃(尚书仆射)数反于前,由是有隙。

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瑞(尚书仆封)而亲德弃,(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鸡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许旨,会瑞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瑞、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一一《资治通鉴》(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

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近场帝始豆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分析其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晋江市平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一、单选题1-10:CDAAD DCCAD11—20:BBDDD BCCAB二、非选择题21.(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

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

(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