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单元一 附答案
高一政治生活导学案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权利●本单元主题和核心●本单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主观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为准则和主要方式等。
本单元有关国家性质的内容是全书的统领。
●课程标准规定●3.7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述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态度。
1.3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1.4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学习重点●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4.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5.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课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情境启迪)--认识政治生活现象,体会政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问题思考)--获取解读情境信息,思考和领会蕴含的政治观点(1)列举事例印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2)谈谈你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论断的理解。
(阅读梳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政治观点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________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________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_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新
第二课(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第1课时,共1课时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等级____ 【学习目标】1.明确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 民主选举的方式。
3 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学习重、难点】1 民主选举的方式。
2 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导入新知】阅读第15页镜头,可以看出村民参加选举的热情非常高涨,导出选举方式的类型。
【自主学习】1.选举方式的多样性(1)直接选举:由选民①________选举的方式,叫直接选举。
(2)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②________,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这种选举方式叫间接选举。
它适用于选民③________、分布④________的情况。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⑤________相等,这就是等额选举。
其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⑥________的合理性。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⑦________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其优点: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2.影响和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⑧________、⑨________、选民的⑩________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3.我国的选举方式我国实行⑪________与⑫________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民主选举课时1 第1 页共3页【合作探究】《1》.选举方式【课堂小结】民主选举课时1 第2页共3页【达标检测】一、单选题1.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哪些条件来确定( )①社会经济制度②物质生活条件③领导的喜好④选民的文化水平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 在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有人认为“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是公民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的表现B.是错误的,没有看到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是正确的,说明国家给公民充分的选举权D.是错误的,说明该选民的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二、简答题(1)我国直接选举的适用情况(2)我国间接选举的适用情况(3)差额选举的适用情况(4)为什么珍惜公民选举权利?1.2.3民主选举课时1 第3页共3页。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
一、温故知新1、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什么?3、我国政党作制度有何优越性?二、知识目标1、识记:(1)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2、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学习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关系三、新知导学(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的民族概况:(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表现在: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2)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原因:3、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①含义:②依据:③原因:(2)民族团结①含义:②重要性:(3)各民族共同繁荣①含义:②原因:(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2、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四、合作释疑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重点)快速记忆:三原则,一法律,一制度,一义务(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课堂小结民族概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是什么新型的民族关系为什么关系六、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现行流通的人民币票面上都印有蒙、维、藏、壮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
这表明我国()A 坚持民族平等B 坚持民族团结C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D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新疆的发展,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现在又把西部开发作为重点。
这表明我国坚持了()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民族团结原则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我国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②当前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③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④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要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教学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教学学案一、课程概述本学案是针对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必修二全册的核心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政治与法治1. 政治的概念与特征2. 法治的概念与实现3. 国家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第二单元:国家的根本制度1.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2. 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第三单元:政治文化建设1.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2. 共同价值观与中国精神3. 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第四单元: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权利的概念与种类2. 公民义务的范畴与内容3. 公民权力的行使和制约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授: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讲解课程内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维碰撞。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展开思考和讨论。
4.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锻炼学生的辩论和演讲能力。
5.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4. 辩论赛评分:根据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辩论和演讲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
2. 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政治案例资料,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教学学案》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政治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一政治 必修2 第而课 第一、二框题 导学案
编号:03 编制人:陈景凯、陈焱审核人:抓级行政:班级:组别:姓名: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1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自学指导】1.使用说明:课前自主预习并至少完成填空部分。
2.要求: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了解选举方式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
了解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学习重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我国的选举方式【自学预习案】1、选举方式的选择⑴、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①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但在选民、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再由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选择自己信赖的人。
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②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
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
⑵、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管理,管理。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课堂探究】1.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的因素2.我国当前采用的选举方式(1)是什么?(2)为什么?3.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4.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5.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知识归纳】1.全面认识我国的民主选举(2)制约我国选举方式的因素: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高一政治必修二导学案(2)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6.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要求】理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深远意义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和核心阐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学习重点】“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自学提纲】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思考: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几十个人到现在拥有6800多万党员,党的队伍为什么能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内容①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立“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1)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思考一下为什么吗?)(2)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为什么要保持党的先进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一政治第二课第二框导学案
答案:(1)①教育局的工作人员;②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③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家长;④学校校长或教师代表;⑤新闻媒体;⑥学生代表(2)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④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新的民主监督形式。
(3)①有助于决策者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科学决策,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 -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全面理解宪法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2.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正程序和修正原则 - 宪法修正必须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 宪法修正应当符合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 各级政府及国家机关必须依法尊重和保障宪法3. 理解宪法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 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法律是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4. 探究思想道德修养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和行为准则- 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二、团结奋斗与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身心发展1.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奋斗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 掌握中国青年团的性质和作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群众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青年组织3.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学生的政治身心发展- 青年学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青年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 探究团结奋斗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团结奋斗是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 团结奋斗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身心健康发展三、生活中难解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 理解新形势下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新形势下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 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是依靠人民群众2. 掌握矛盾分析和解决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是找出矛盾的矛盾双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调整和协调双方的矛盾来实现矛盾的转化3. 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包括自私自利、虚荣心强和道德败坏等- 应对措施包括提高道德素质、坚持公正、积极向上等4. 探究新时代中国青年学生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新时代中国青年学生可能面临诱惑、考验和挑战- 青年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勇敢面对挑战通过以上导学案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全面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团结奋斗与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身心发展,生活中难解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内容,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导学案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1课时.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宗旨等决定的;(2)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3)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2.能力目标: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创建新中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后作出的抉择,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预习检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①...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②...和③....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④....,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⑥.....为领导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⑦....,也具有⑧....的执政能力。
.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⑨....、⑩....,不断完善党的....和....。
.(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以....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坚持和完善......,坚持和健全.....,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
.(3)依法执政,就是坚持....,领导....,带头....,保证....,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
政治必修2导学案
《民主选举》导学案编写人;张晓峰课程标准:通过民主选举知识,感受我国民主化进程。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解有关选举的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1、识记:各种选举方式的认识,珍惜选举权。
2、理解:各种选举方式的比较、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3、运用:初步运用选举知识,进行一次班长选举。
重点、难点:各种选举方式的优劣比较。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上一节民主选举的培训课,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融入社会。
二、展示目标:同以上目标三、小组讨论:各组明确任务,确定人选,其他人积极补充。
四、班级展示: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2、课本上还讲了哪几种选举方式?从建国以来我国的选举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选举方式的变化有什么来决定的?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候选人角度)式可能会()①导致虚假宣传、夸大候选人的能力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③发生贿选现象④是候选人向选民展示自己的管理理念A. ①②③ B . ②③④C .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知识链接: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择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2003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选举方式的选择依据: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选举方式不同,影响选举方式的客观因素主要有()①选民的文化水平②选民的民主意识③选民的物质生活条件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A.①② B . ②③C .③④ D. ①④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某市的人大代表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不选,不替老百姓说话的不选。
高中政治必修二一单元导学案
高一政治生活导学案________ 班, ____________ 组,姓名: __________ 学案编号:21101编写:高一政治备课组 课题:1. 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自主定位】: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 国家:(1)国家的产生(2) 国家的本质 (3) 国家的根本属性2、 我国的国家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是 ________________ 。
阶级基础是 ______________ 。
3、 人民民主专政(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2)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A.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B.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②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__。
(3)专政的对象 专政的意义(4)民主与专政 ① 民主的含义:专政的含义:②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A. B.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为什么: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时代的要求【合作解疑写到课本相应位置】:1.P4探究与共享2.P6探究3.P7探究6、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因为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②民主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③坚持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A .①②B .②③7. 请简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梳理反思一一知识结构】【疑点归纳一一你的疑难或发现的新知识的】【训练提高】1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产生了国家 ( )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③政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④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A •①② B •③④ 2、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C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C •②④D •①③ ( )B .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总和D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3、在我国,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 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4、 我国宪法规定: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A .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的国体 C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A .广大人民群众C. 工农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 B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D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 ) B .工人阶级 D .全体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 C .③④D .②④高一政治生活导学案_______ 班,_____________ 组,姓名:__________ 学案编号:21102编写:高一政治备课组课题:1. 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自主定位】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含义(2)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民主权利)A、法律资格E、含义C、意义思考:为什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A、包栝E、重要意义思考:自由是否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③监督权:A、监督对象E、监督方式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怎样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含义(2)具体表现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1)权利与义务关系(2)在我国如何体现(3)怎样坚持这一原则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关系(2)怎么办【合作解疑一一写在课本相应位置】1.P8探究与共享 2.P9 探究3.P10探究4.P11 探究【疑点归纳一一你的疑难或发现的新知识的】【训练提高】1、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 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形象工程,而是投资4 0 0万元治理小街 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
高中政治:(导学案)中国共产党_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新课标要求:阐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理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深远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三个代表〞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理解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能力目标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四:学法指导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内容①历史地位:②内容:〔2〕确立“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3.怎样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学发展观〔1〕提出:〔2〕第一要义:〔3〕核心是:〔4〕基本要求:〔5〕重大意义: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容、意义?〔二〕预习检测1、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 ,核心是坚持-------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 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C立党为公党的先进性 D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理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
的联系。
【学习重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
【自学提纲】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阅读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决定的
①性质:
②宗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为:
(1)
(2)
(3)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
(1)含义
①科学执政
②民主执政
③依法执政
(2)三者联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体现出来,又要靠来保证实现。
(3)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
【知识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自近代以来,中国产生了许多政党,有的主张革命,有的主张改良,但在实际斗争中都一一失败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并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告诉我
们()
①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政党④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因为()
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B.中共中央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解决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3.“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这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C.共产党员不应追求个人利益D.每个党员都是大公无私的
5.下面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A.依法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
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依法执政就是依法也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D.依法执政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二、简答题:
6、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明确提出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决定》是我党历史上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三种执政的关系怎样?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导学案答案
1、D
2、C
3、D
4、C
5、C
6、(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因此,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4)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