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德国为例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意识。
这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其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从国际视野出发,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乎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并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而是包括教育的竞争。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国家教育的基础,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推动国家的发展。
此外,随着全球移民的增加和国际间交流的加深,教师还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然而,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师培训的不足。
尽管我国教师培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其次是教师的职业发展渠道不畅。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教师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导致人才流失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最后是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不强。
随着社会的变革,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誉逐渐下降,导致许多教师对自身的专业价值缺乏信心,也不愿意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提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加大教师培训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提高培训的质量和规模。
其次是完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
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实现职业发展。
另外,还应加强对教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自我提升。
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研讨会、跨学科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新一代学生的需求。
展望未来,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应紧跟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国际视野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 ,大 学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已 得 到 共 同 的 关 注 。 然 而 ,
本 达成 共 识 ,前 者 涉 及 大 学 与政 府 和 社 会 关 系 ,后 者 涉 及
用 什 么样 的学 术 组 织 制 度 保 障 或 促 进 大 学 教 师 的 专 业 发 展 ,
不 同 国 度 的 大 学 有 不 同 的 选 择 。在 中 国 ,大 学 教 师 发 展 制 度 既 没 有 任 何 经 验 积 累 ,也 无 固 定 模 式 可 循 。 惟 此 , 借 鉴 西 方 大 学 的 成 功 经 验 ,对 构 建 中 国 大 学 教 师 发 展 制 度 体 系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度 环 境 中 创 生 、建 构 知 识 与 生 命 的 意 义 。 五 是 伦 理 层 面 。
在 非 正 式 约 束 制 度 中 ,对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进 行 价 值 引 导 。 六
是 制 度 文 化 与 制 度 环 境 。 以 上 六 个 层 面 内 涵 ,从 系 统 理 论
出 发 ,构 成 了 一 个 相 互 联 系 、相 互 作 用 、 完整 的 制 度 体 系 。
束 条 件 可 以 是 非 正 式 的 ( 社 会 规 范 、道 德 律 ) 也 可 以 是 如 ,
有 意 识 设 计 的 或 规 定 的正 式 约 束 ( 法 律 、法 规 ) 国 内 著 如 。
名 学 者 马 廷 奇 在 《大 学 制 度 转 型 :以 制 度 建 设 为 中 心 》 中
校 层 面 的 制 度 常 见 于 体 制 与 机制 ,规 章 与 举 措 ;从 内涵 上 ,
中 的 系统 化 。具 有 讲 座 个 人 权 威 的 人 在 国家 主 义 观 念 支 配 下 承 担 “ 究 和 管 理 ,参 与 学 者 自治 、教 育 、培 养 专 业 技 研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作者:王建平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
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
因此,探讨和解读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
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修业阶段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
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
卡塞尔大学规定,拟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学习两门学科,且两者须为相近学科。
该校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欧洲教育史、课程开发论、教学论、执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等,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哲学等。
(2)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
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
师范生达到相应条件后,可申请参加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120分钟的书面考试、80分钟的口试(试讲)、短期见习等四方面构成。
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学习,同时取得国家见习公务员资格。
2.实习阶段教育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
第一次考试合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方能进入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这类机构统称为研修班。
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
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沿革、内容、特征及启示
一 、 德 国 职 教 师 资 发 展 的历 史 基 础
(一 )关 注技 能和工 艺 的传统 学 徒制 德 国的职 业 教 育 与 培训 可 追 溯 到 中世 纪 的 传 统 学 徒制 。手 工 业行 会 组 织 通过 师 傅 带 徒 弟 的 方 式 进 行 。 19世 纪 ,传 统 学徒 制 已不能 适 应 工业 化 进程 .出 现 了一些 专 门进 行职业 培 训 的教 育 机构 ,打 破 了师 傅 对 职 业训 练 的独有 权 ,德 国职业 教 育 的主体 ,即 “双元 制 ”职业教 育①的前 身诞 生 。这 些职业 教 育培 训机 构逐 渐演 变成 职业 学校 .相 对应 的教师 职业 以及教 师 培训 也在 这一 时期 形成 。如今 ,传 统学 徒 制 的形式 不 再成 为 技术 技 能 人 才培 养 的主 流 ,但 其 强 调 动 手 操 作 能 力 ,对 技 术 、工 艺 的 细节 考究 已经 成 为 德 国 技术 技 能 人才 培养 的重 要理 念 。 (二 )注重 学历 的大 学层 次培 养 制度 如何 培养 职 教教 师 ,广泛 的探 讨 和实 践是 德 国运 用 的传 统 方 式方 法 .最 终 目的是 找 到 令 人 满 意 的模 式 。商 业领 域 的职教 教师 培养 一直 是在 大学 系 统 中进 行 ,技 术 领域 的职 教 教师 培 养 经 历 了一 些 改 革 ,最 终
3.职业 教育 模式 又称 为 图林 根—— 汉 堡模 式 。这 种模 式 主要 是发 展 了一 些学 者思 想 ,认 为在 职 业学 校 中应 该 遵循 教 育 原 则 ,教 育 应 把 国家 的 经济 发 展 、个 体 的职 业 前 景 以 及公 民社会 的要 求 统一 起来 。这种 职教 教 师培 养模 式 也 是在 大 学 中进行 。 德 国的 三种职 业 教 育师 资 培养 模 式 。都强 调适 应 市场 的需 要 ,与行 业 、职 业 的紧 密结 合 ,并 形成 了德 国 职教 师资 培养 在 大 学进 行 的一 贯传 统 ,学 术基 础 得 以 积淀 ,使 得教 师权 利 和地位 得 到有 效保 障。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4、加强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能够为 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同时,企业的专业人才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宝贵 的实践教学经验,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内容二
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是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德国 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而且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次演示将从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 讨。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 资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然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部 分高校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其次, 现有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中,部分教师缺乏实际职业经验,难以将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影响教育质量。此外,由于职业发展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部分教 师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大学层面, 德国设立了专门的教育学院,提供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为未来 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此外,德国还设立了专门的教师培训学院,为新任教师提供 为期两年的专业培训。
三、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 特点
1、严格的选拔制度:在德国,成为一名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申 请者需要具备优秀的学术成绩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经过初审、面试、试讲等多个 环节的考核,最终才能获得教师资格。
一、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 需求
德国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 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德国职业教育还 要求教师具备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 展的特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愈加重要,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适应性的趋势。
通过对国际间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分析,可以为国内教育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全球范围内,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这些差异受到文化、经济、教育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些国家倾向于强调教育的标准化与系统化,或通过国家政策推动教师的持续学习与进修,另一些国家则更注重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选择。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芬兰、加拿大和新西兰,教师被视为知识传递者和学习促进者,职业发展受到重视,提供多样的支持系统以满足教师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需求。
芬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其独特性在国际上受到推崇。
芬兰的教师在入职前接受高水平的大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知识的深厚基础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自信。
在职业发展方面,芬兰的教师有机会参与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如合作教师学习、参与教育研究和政策制定等。
这种强调教师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降低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教师专业发展则体现了地方性和自治性。
由于加拿大教育体制的分散性,各省对教师发展有不同的政策和方案。
一般来说,加拿大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教师合作小组的创建,使得教师得以共享教学经验、共同研究教学问题。
这种模式大大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亚洲,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同样充满活力。
以新加坡为例,教师的专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的教师培训体系强调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有系统化的培训与发展计划。
新加坡教育局提供各种研修活动,鼓励教师在工作中继续学习。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定期的专业发展工作坊、讲座和研讨会来提升自身素质,还可以申请赴海外的学习机会,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
教育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教育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教育被公认为一个国家的未来之基石,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世界各国中,不同的国家在教育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借鉴。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际上成功的教育制度,并借鉴其经验,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提供启示。
一、芬兰的教育制度芬兰的教育制度一直备受世界瞩目。
芬兰注重个性化教育,追求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芬兰的教育制度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他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课程。
这样的制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此外,芬兰的教师培训制度也值得借鉴。
芬兰的教师培训严格,对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非常重视。
芬兰的教师培训课程涵盖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并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样的培训使得芬兰的教师们具备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新加坡在教育制度建设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沿。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注重素质教育,追求全面发展。
新加坡的学生普遍在国际考试中表现出色,这与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密不可分。
在新加坡的教育中,不仅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和严格的教师评估。
每位新加坡教师都有机会进行定期的专业发展培训,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同时,新加坡的教师评估机制也非常严格,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表现会被纳入评估的范畴。
这种制度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了一套成功的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在德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实践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注重与企业的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践项目。
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职业技能。
这种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制度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
在2019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教育部组织的德国教师培训项目。
此次培训为期一个月,我深入了解了德国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德国教育体系的特点1. 注重基础教育德国教育体系以基础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内容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种全面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2. 强调实践能力德国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制作模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此外,德国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重视教师素养德国教育体系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
在德国,教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
二、德国教学方法的优势1. 小班教学德国课堂通常采用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德国教师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合作学习德国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德国教师的专业素养1. 严谨的教学态度德国教师对待教学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2. 高度的责任心德国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们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德国,教师被视为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3. 良好的沟通能力德国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本文概述《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全球范围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文章首先概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在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接着,文章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揭示了国际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文章还深入分析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教育资源、社会文化背景等。
文章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际视野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深入认识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借鉴不同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教师专业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逐渐呈现出一种国际趋势。
这种趋势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专业发展的多元化等。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传统的教师角色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现代社会,教师更多地被期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
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国际趋势之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这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等。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确保教师能够不断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化也是国际趋势之一。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这种多元化的专业发展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多元化,还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技术、以及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多元化。
德国教育的经典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德国作为欧洲的教育强国,其教育体系以严谨、全面和注重实践著称。
汉堡市作为德国的一个重要城市,其教育改革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本文将以汉堡市的教育改革为例,分析德国教育的经典案例。
二、汉堡市教育改革背景1. 教育不平等问题在德国,教育不平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德国的教育体系存在地域差异,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另一方面,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成就产生较大影响。
2. 教育改革需求为了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强烈需求。
汉堡市政府积极响应,于2004年启动了以“汉堡教育计划”(Hamburger Bildungsplan)为核心的教育改革。
三、汉堡市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汉堡市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确保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具体措施包括:(1)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财政补贴,改善学校硬件设施;(2)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3)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教育公平机会汉堡市政府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重点关注弱势群体。
具体措施包括:(1)实施“教育券”制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建立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3)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教育质量提升汉堡市政府将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具体措施如下:(1)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3)建立教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汉堡市教育改革实践效果1. 教育不平等问题得到缓解通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公平机会的保障,汉堡市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数据显示,汉堡市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业成绩逐渐提高,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及启示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及启示当人们的视线跨越国界,聚焦于全球教育领域时,我们不难发现,德国融合课程改革正在引发一场规模空前的教育革新。
德国,这个以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卓越的学术传统为傲的国家,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篇文章将带大家深入了解德国融合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措施及其对全球教育改革的启示。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德国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和更新。
德国政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率,缓解职校生和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的计划。
德国民众对现有教育体制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诸多质疑,希望能有更为完善的教育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课程设置上,德国融合课程改革推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新兴领域的课程,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以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在教学内容上,德国融合课程改革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合作等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内容还呈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方式上,德国融合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问题导向、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作为一次重要的教育革新,为全球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建议。
注重跨学科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这提示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新兴领域和行业的发展。
德国融合课程改革紧密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了许多新兴领域的课程。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也日益重要起来。
在国际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国内的教育体系,而是与国际间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相连。
本文将从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现状和趋势,以及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目前,国际教育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国际视域下,教师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
他们不仅要了解国内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还需要关注国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他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与国际间的教师、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重视跨文化教育。
随着移民和国际留学生的增加,教师需要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而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跨文化沟通和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加强对跨文化教育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教学效果。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升级。
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跨文化和科技化的趋势。
教师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跨文化的教育能力,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国际化教育理念的融合和转化,以及国际间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交流和互鉴。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在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以下几点是值得重视的:教师还需要关注国际间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的交流和互鉴,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教育合作和项目,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和发展空间。
三、结语国际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的课题。
试论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
试论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作者:蔡晶晶陈贝尔概要:从根本上来看,职教师资培养问题最终还是一个观念问题,由于社会价值取向认为职业教育不如普通高等教育。
职教专业的生源也显得比较缺少,男女比例更是悬殊,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便阻碍了职教师资培养的进步。
基于此,我们必须改变就业价值观,普通高中教师与职业高中教师同样都是教书育人,并无差异。
德国职业教育的各方面均有详尽的法令规定,从中世纪到21世纪期间,政府从将职业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纳入宪法到新世纪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都体现了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强力支持,有法律的保障才使职业教育能够得到稳固的发展。
1.职业教育体系完备德国职业教育的形式较为多样。
存在私立、公立、甚至是由企业独办的教育机构,职业学校的层次也比较丰富,多种多样的职教形式使得各个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接受职业教育。
2.注重严格的训练与考试德国的学院在成为正式的职业教师之前需要经过实际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必须达到国家考试标准者方能取得就业资格。
正是在这种严格的考核制度下,德国的职教师资才会在教师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上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3.大力发展职业继续职业教育在德国特别重视在职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因为在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像一些保障职业教育的法律如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继出台,另外国务院多次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政府的这些支持取得成果也是颇丰的。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又作出了一个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决定,确定全国范围内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在职业教育逐年发展的背景下,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职教师资的培养问题是一大难题。
目前我国的职教师资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平均实力较弱目前培养职教师资的主要在一些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本科院校虽也有开设职业教育学院,但由于人们观念以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招收的生源和大学教师都不尽满意,以我们自己学校为例,据了解有较多的兼职教师,并非长期从事职业教师的资深教师,虽然兼职教师灵活性比较大,但这样可能导致传授的专业知识不够系统。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研究--以德国为例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研究--以德国为例
李贺伟
【期刊名称】《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16)001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职教师资是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而规范、完善的培养及培训体系保障了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现有文献的梳理,从德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德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李贺伟
【作者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丹东 118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研究及借鉴——以英、美、印为例 [J], 嵇雅楠;洪晓青
2.中西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政策法规比较研究——以英国、德国、美国为例 [J], 胡安娜
3.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究热点及趋势 [J], 王倩雯;赵丹
4.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为例 [J], 王健
5.6名世界顶级科学家获德国国际研究最高奖洪堡教席奖 [J], 罗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沿革、内容、特征及启示
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沿革、内容、特征及启示张晓玲【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离不开特色鲜明的职教师资队伍.从19世纪到现在,"跨机构合作"的教师组成模式,国家积极有效干预的培养方式,实践本位的教师要求以及严苛和逐步细化的专业标准,持续推进了德国职教师资的专业化发展,保障了职教师资的卓越,为本国经济腾飞和工业4.0战略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对我国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期刊名称】《职业教育研究》【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德国;职教教师;特征;启示【作者】张晓玲【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 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一、德国职教师资发展的历史基础(一)关注技能和工艺的传统学徒制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可追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学徒制,手工业行会组织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
19世纪,传统学徒制已不能适应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一些专门进行职业培训的教育机构,打破了师傅对职业训练的独有权,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即“双元制”职业教育①的前身诞生。
这些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逐渐演变成职业学校,相对应的教师职业以及教师培训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如今,传统学徒制的形式不再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流,但其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对技术、工艺的细节考究已经成为德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
(二)注重学历的大学层次培养制度如何培养职教教师,广泛的探讨和实践是德国运用的传统方式方法,最终目的是找到令人满意的模式。
商业领域的职教教师培养一直是在大学系统中进行,技术领域的职教教师培养经历了一些改革,最终实现了在大学层次中的培养。
促使改革进行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传统学徒制的影响,即知识、技能的传授需要较高层次的专门人员进行;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属于公立教育中的一部分,担负着公民教育培养的义务,需要在学术层面进行;此外,德国职业教育联合会力图通过提升职教教师的资历、学术水平等,提高教师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实践图景)
2.研究学生与学习环境
3.提高学科水平,增强课程能力
4.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行为
5.掌握社会技能
6.学会专业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的“洋葱头模型”
专业认同、自主性、愿景
儿童、环境研究能力
课程能力
模型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眼界、专业 品质和专业能力,努力做到“六个学会”。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含义
当前,人们一提到教师专业发展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 执教能力的提高。其实,如果站在专业标准的高度,完整 地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含义,就会发现人们在这个概
念理解上的偏差,因而也就导致了教师研训工作的窄化,
并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效果。
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 么呢?
苏俄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总结教师应具有的优 秀品质。 1.优秀教师应该是性情仁慈的人,热爱儿童的人, 并能以儿童本来面目爱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无论 是调皮的,还是听话的;机灵的还是迟钝,勤奋的 还是懒惰的,都应无一例外的给予同样的爱。 2.优秀教师应该善于理解儿童。儿童是小人,但 他们像大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大事和操心的问题。
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德国为例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刘力
问题的提出
教师形象 品质特征
好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成就标准 期望态度 能力范围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个好老师应当怎样做才能对
他的学生在智力和心理的发展上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 响?一个优秀的老师怎样才能帮助和鼓励学生取得出 色的成绩呢?为什么有的老师提出不再教学科,而是 要教育儿童?有的学生曾被当作失败者而遭到过老师 的拒绝,一个优秀的老师是怎样帮助他取得了超乎寻 常的成绩,以致改变了他的生活?又有多少优秀的老 师影响了学生的一生?在审视“教师何时是好老师” 时,我们不断地提出了上述问题,并把问题最终聚焦 到怎样才算“优秀”。
德国教育界认为,从师范生培养成好老师,应着 重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专业领域的能力 ——方法领域的能力 ——社会领域的能力 ——专业自主性
如果进一步展开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发展
1.坚定专业认同(包括使命感、专业信念)、专业
自主性和愿景(关于“好老师”“好教学”理想的
“我将时刻注意到我的责任---通过严格的对 知识的追求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即使非常辛苦, 即使受到放弃这一责任的外界的诱惑,即使遭遇 到失败等等障碍而使之更加困难,我也将坚定不 移地执行这一许诺,我还将坚持不懈地维护这一 信念---鼓励并尊重终身学习和平等对待所有的学 生”。 优秀教师是引领“儿童社会化”的教师,致力 于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并让儿童充 分体验学习的社会意义。提高学习成绩固然是每 个教师的职责,但是比这更重要的,则是对儿童 社会化过程的引领。
相对于“利益驱动”而言,优秀教师 是“信仰驱动”的教师。教师只有基于某 种教育信仰的“工作方法创新”,才可能 是真正有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创新。
《美国教师誓词》节选 “我在此宣誓,我将把我的一生贡献给教育事业。我 将履行作为教育者的全部义务,不断改善这一公共福利 事业,增进人类的理解和能力,并向一切为教育和学习 作出努力的作为和人表示敬意。我将这些义务当作自己 的事,并时刻准备着、责无旁贷地鼓励我的同事们做到 这点。为了忠实地完成这一崇高义务,我保证做到努力 钻研所教内容,不断改善我的教育实践,并使在我教导 下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我保证寻求和支持能提高教育 和教学质量的政策,并向所有热爱教育的人提供一切机 会去帮助他们达到至善。我决心不断努力以达到或超过 我希望培养的素质,并坚持和永远尊重一种有纪律的、 文明的以及自由的民主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需要具备一定特质的,如不仅 要有硬技能即执教能力,同时更要具备软技能即理念、抱 负、激情和感召力、挑战精神和情绪管理能力等等。我们 要讨论的问题是:怎样才算是具备了当教师的基本特质, 有积极的专业追求、有效的实践知识并不断发展的 “优 秀”的教师? 您适合从事教师职业吗? 您为什么乐于选择当老师?能否谈谈您的学习和生活 经历并说明该经历中对您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事件?您也可 以用比喻来分析和表达您是如何看待理想的老师的。
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选择教 师职业时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向最好的老 师学习日后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怎样才算“优秀”?
“全美教师团队”是《今日美国》主办的年度优 秀教师和优秀教师集体的评选项目。其评定标准主 要参照两个纬度:一是候选人是如何恰当的鉴别和 对待儿童的;二是候选人对儿童的成长所产生的影 响。 其“优秀”的共同特征依次为:1工作激情及感 召力;2工作方法创新;3获得研究资助;4发表研 究成果;5儿童成绩提升;6儿童竞赛获奖。其中 前两个特征最重要。
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主要以三项 判断为基础: ——相对于“用脑工作”而言,优秀 教师是“用心工作”的教师。有评语说:
“的确,他们都是胜任教学业务工作的教师,然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富有激情、富有感召力 的教师。因为今天有太多的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 专业技能层面的工作,毫无激情和感召力可言。 教师做好专业技能层面的工作即用脑工作即可。 但教师若要充满工作激情并对儿童产生感召性影 响,则必须用心工作。用心工作的前提就是教师 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 不是抽象的思辩或理论的推演,而是真正浸融于 教师心灵的真知灼见。”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诊断
现在大家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非常重视,因为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职业,社会对学校教 育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导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模糊的认识: 有人认为只要有爱心什么人都能当老师,其实做一个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乐教”,还要“适教”,经过学习和 努力才能做到“会教”。然而在中国的教师教育体制下, “适教”即当教师的基本特质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 我国师范院校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入学选拔机制和诊断 办法。这也影响了师范生从教后的在职培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