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合集下载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标题: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读完《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后,我深受启发,对德国教育体系中严谨而全面的教师培养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此书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以及深度的理论剖析,生动地展现了德国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我深感震撼的是德国对于教师职业的高度尊重和严格要求。

书中指出,德国教师的选拔过程极其严格,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素质测试、教育理念考核等环节,确保每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

这种近乎苛刻的标准恰恰体现了德国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育质量的极致追求。

其次,德国教师培养体系中的“双元制”模式让我印象深刻。

教师不仅要接受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理论学习,还需要在学校实地进行教学实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保障了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快速成长并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持续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贯穿于德国教师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倡导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需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养,这无疑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总结起来,《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育体系来支撑。

我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吸取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打造出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新模式,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得益于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使得“德国制造”成为世界市场“质量高、信誉好”的代名词。

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双元制教育;二是纯学校式教育;三是采用以师带徒的学徒式。

其中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高水平的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特点:(一)“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硕果的关键“双元制”是一种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更注重的是“理论―实践”、“思考-动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1)以法律形式保驾护航。

德国可以说是世界颁布职业教育法令最多的国家,其中《联邦职业教育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最权威的法律。

行之有效的法律使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化的同时,也为德国培训各类职业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

(2)培训与考核相分离,把学习与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双元制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企业实习时间比一般为1:2。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并适应工作。

而行业协会组织进行的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3)畅通衔接的各类教育形式。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着特点。

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

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经过一定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4)良好的教育师资。

德国职业教育办得好,除了有“双元制”教育体制的保障,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还在于师资力量,培养合格师资是德国职业教育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5)企业深度参与。

企业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界对职业教育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或者委托其它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除承担培训的全部费用外,还支付学生的生活津贴和社会保险费用。

(二)细致明确的法律来保障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德国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及培训的经验与启示-文档资料

德国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及培训的经验与启示-文档资料

德国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及培训的经验与启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享誉世界,是德国经济强大不可或缺的因素,拥有一套出色的完整体系:从娃娃贯穿童年、青少年和入?之前以及入职以后,为德国公民提供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终身继续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德国培养了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而德国职业教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是德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对职教师资的继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投入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德国高职师资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经验,必将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质量保证和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一、德国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入职要求高(1)德国政府对职教师资的准入标准规定非常高。

在德国所有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都要经过严格的职前培训和资格考试,通过后持证上岗。

职业教育教师入职考试的考试内容、方式和流程在德国各项教育法令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德国《高等学校总纲法》明确规定,职业学院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拥有硕士学位以及至少2至3年的师范教育经历。

这些在客观上保证了德国职教师资的专业性和高素质。

(2)德国高职教师须有双师资格。

在德国综合大学培养的文化课职教师资首先要有42周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并且通过两次考试,才能在高职教育的岗位担任高职教师一职。

德国高职院校专业课师资要有技术员证书,到德国培养职业院校师资的大学进行脱产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专业教学论、职业教育学、通识课程等,考试合格,到职业学校参加至少18个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实践,第二次考试通过,拿到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书后方可任教于高等职业院校。

德国高职教育双元制中的企业实训师资要求有“师傅”证书和专业资格考试证书,并且职业学校毕业后有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

(3)德国高职教师队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中专职教师通常只占40%,兼职教师占60%。

兼职教师多数来自企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生产中的最新技术,并能将最新技术引入教学,这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王小娟德国自二战后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德国制造业的精良品质和技术革新速度也成为德国制造业大国地位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就是“双轨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下称“双轨制”,英文简称dual VETs)。

该模式有时也称为“双元制教育”,其核心是“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

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跨企业培训中心还为从业人员的继续发展提供在职培训,保障了德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 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简介双轨制教育的双轨,是指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职业基本素养知识学习和企业的技能培养的双重培训:一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教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二是企业或工商会、手工业协会等职业能力实践培训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实践能力培训。

双轨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商共建共育的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以企业为核心以职业为导向组织开展教学和岗位实践。

2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启示2.1 企业角色转变,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双轨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为核心,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这种以企业为主实施的职业教育,与我国以学校为主实施的职业教育有着根本不同。

德国中学生在进入“双轨制”职业学校之前,必须首先找到企业,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随后企业跟与其签订培养协议的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在学校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留在培训企业工作,既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又保证了企业的回报率。

简言之,德国学生是“先入职,后入校”,而我国则是学生先入校学习,后求职就业。

在我国,企业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财力、人力的消耗,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发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发

2013.09学教育121教育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得到恰当和完整的诠释。

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该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到会文化的特殊性,在解决“上不了学”的问题以追求“上好学”为根本目的。

让传统文化内容与学校教学直接发生关系,使得孩子在享受中找到学习新课程的知识固定点,使学校成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乐园。

通过乡村教育协作委员会,多渠道的将民族文化纳入学校课堂。

3、增强教师配备,优化教师结构让每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自觉地投入到学校发展与教育变革的工作中去。

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民族地区教师应该参加培训掌握现代化教育技能,通过教师水平的提高来改善学校教育“孤岛”现状,力求使文化产生地的多有成员都能够理解自己的学校教育,让毕业后的儿童是拥有前人文明并懂得现代化的新型牧民或者农民,而不仅仅是培养干部,培养“城里人”。

教师还应该进行本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融会贯通,掌握民族学生心理。

只有理解当地特色文化,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当地人,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

充分理解民族特性,给民族教育机构配备充足多元文化课堂教师。

例如在藏区可以配备专业的声乐、舞蹈、绘画等专业老师。

4、加强校内外教育力量互动,为民族教育争取更广泛的支持通过各方面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国内外关心民族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和帮助,借助各种科研项目、学术交流、捐助捐款等争取各层面的支持。

同时从社区中聘请民间艺人传授民族手工艺,藏区还可以请寺院僧人传授藏语、藏文化历史知识。

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教师配备和教学条件改善不够及时的时候,将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者行动常态化。

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和专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民族地区的学校作为地方实习教学实践基地或者青年志愿者支援地,专业院校定期选送优秀专业学生到地方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专本科院校实习生或者志愿者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普及,高水平实习生或者志愿者进行强化专业指导。

职教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

职教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

职教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职教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一、背景介绍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参加德国培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步。

德国作为世界教育强国之一,其职业教育体系与理念备受赞赏,因此,我报名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职教教师培训项目。

本文将详细分享我在德国培训期间的体会和心得,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二、培训内容德国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是一项为期六周的全方位培训,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教育理念: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提倡职业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

与一些国家注重理论教学不同,德国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 德国职业教育制度:我们深入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包括学历制与技能制的并行、双学位培养体系、学院与企业的合作等。

了解到这些制度后,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向德国的成功经验看齐,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 教师专业发展:德国培训项目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形式,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实地考察:在德国培训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多所德国的职业学院和企业,亲自感受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

这些实地考察是培训中最具有收获的部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德国职教的优势,也让我们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学习心得体会1.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德国大量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尝试了许多案例和活动,深刻体会到实践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回到国内,我将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中实践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2.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天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辅导。

这使得学生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有利于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职业导向性,即是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以典型的职业活动为核心;教学内容以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体;教学方式强调行动导向;教学环境强调职业世界的真实性。

职业教育职业导向性的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地方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和市场导向性。

一、德国的职业教育1职教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是“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或“德国学徒制”。

所谓“双元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学生在学校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和基础文化知识授课,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从而把学校的理论培养与企业的实践培训结合起来,学校和企业都是教学实施主体,是职业教育的“双元”。

在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下,招生工作由企业负责,学校基本上不组织招生工作,学生向有招生资格的企业报考,录取后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此时,学生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学徒。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学制一般是三年,有个别专业是三年半,第一学年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每周学校学习4天,企业培训1天,第二年、第三年以企业培训为主,每周企业培训4天,学校学习1天。

学生学习期满后,经过国家考试委员会的考核和审定,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就业,大部分学生是留在原企业工作,也可以选择其他企业,还可以到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深造。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就是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师资队伍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可分为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两支队伍。

德国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总体教师质量比较高。

要想成为一名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资历之外,还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实践,才能具备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如果是担任实训教师则必须通过“师傅”考试并取得师傅的资格。

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而且教师每年还必须定期到企业挂职训练,或不定期派遣到相关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的最新生产流程、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等等。

浅谈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与启示

浅谈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与启示

浅谈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与启示[摘要]德国职业教育师资水平世界一流,助推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世界领先。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学习和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德国是世界上经济和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因此,该职业教育体系一直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它以“双师型”师资培养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方式,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上从大学开始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德国的职业教育打造了一支素质高、结构稳固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门与企业联合举办,“双元”分别是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企事业单位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师和学生具有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身份。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促进了德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造就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师资培养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在目前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情况下,结合我国现有的职教师资资源,借鉴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经验,探索有效的职教师资培训途径,是整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特点1.完善的法律法规。

立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建立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

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详细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也规定了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和人员资格、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

2005 年以来,德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职业促进法》《职业训练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职业教师从业资格条例》《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框架协议》等,这些法规确保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行,明确了教师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考核标准、进修培训制度,保障了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权益。

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经验与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经验与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经验与启示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经验与启示引言:德国职业教育一直以其高质量的培训体系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闻名于世。

“双师型”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它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体验。

本文将探讨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经验与启示,并从中汲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有益启示。

一、德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渠道和背景1. 制度设立德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是建立在稳定而完善的制度体系下的。

德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规定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验,才能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2. 实践导向的专业学位德国的职业教育院校一般提供与各行业相关的实践导向的专业学位,比如工程技术、医疗护理、机械制造等。

这些专业学位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由行业专业人士担任教师,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进行实习,接受真实的职业培训。

3. 企业合作项目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内容。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还有机会到企业实习,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二、德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验和做法1. 教师选拔和培养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选拔非常严格,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行业背景和职业经验,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

2. 实习与实践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中非常重视实习和实践。

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实习,接受真实职业培训。

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 与企业的合作德国职业教育与各行业的企业合作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士开展合作项目,共同制定课程和培训计划,以提供最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三、德国“双师型”教师培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1. 加强实践导向的教学我国职业教育应提倡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 明
( 辽 宁教 育 研 究 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3 4 )
摘要 : 德 国职 业教 育 自产生 以 来取 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 就 , 形 成 了科 学的 职 业教 育 体 系, 凭借 其
有力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 系、 “ 双元制”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协会 的积极参与, 为德 国经 济发展培养 了大量各级各类的优 秀技能型人 才。通过对德 国职业教育体 系的研 究, 借鉴德 国 职 业教 育体 系的优 势 , 为我 国技 能型 人 才培养提 出完善 职 业教 育法律 体 系、 探 索我 国技 能型 人
德 国职 业 教 育 自中世 纪 以来 , 经 过 几 百 年 的 发 的职业学 校 , 部分优 秀的学 生进 入 高中 阶段 的文理 中
展, 一直 处 于世界 领 先 地 位 , 成 为 德 国经 济 持 续 发 展 学 , 为考 大学 做 准备 。综合 中学 是 职业 预 科 学 校 、 实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2 1 作者简介 : 高明( 1 9 向 : 校企合作 人才堵养模式
■ 比较 教育 C O MP A R A T I V E E D U C A T I O N
基金项 目: 全国教 育科 学“ 二五 ” 规划 2 0 1 2年度单 位 资助教 育部 规划课 题 : 以专 业衔接 为基 础 的技能 型人 才系统 培 养研 究 ( F J B 1 2 0 5 6 7 ) ; 辽宁教育研究 院 2 0 1 3 年 度立项课 题 : 技能 人才一体化 培养的现状调查 ( Y YB 1 3 0 9 ) 。
的不竭 动力 。德 国职 业 教 育 的 成 功 源 于完 备 的职 业 科 中学 和初 中文理 中学 的结 合 , 通过 开设 难 易不 等 的 为学 生提供 更 多 的可 能 , 学 生 可 以 根据 自己 的 教育体系 、 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 “ 双元制” 的技 课 程 , 能 型 人才模 式 、 行业 协会 为 主体 的管理 体制 和综 合交 能 力 、 兴趣 和专 长选 择课程 , 毕 业后 , 学 生 可选择 文理 错 的职业 教 育 网络 。通 过 对 德 国职 业 教育 体 系 的分 中学 的高 中阶段 , 也 可选择 职业 学校 。 析, 将 为我 国技 能型 人才 培养 的发 展提 供借 鉴 。 ( 二) 高 中阶段 职业教 育 德 国职 业教 育体 系的结构 德 国高 中阶段 的 职业 学 校 由文 理 中学 高 中 阶 段 学 根据 德 国《 联 邦 职业 教 育 法 》 的规定 : 按 入 职 前 和职业 学 校构 成 。文理 中学 高 中阶段 实施 课程 制 ,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 要 】德 国的 职 业教 育 ,被 世 人称 为 楷模 。德 国的 教 育 是 以职 业 教 育 摘 为重点的结构体 系,双元制是职 业教 育的基本形式。但德国职 业教 育的 成功 ,与培养 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 分不开。本文通过作 者在德 国 埃尔富特培训和学 习的收获,并结合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浅谈 了德 国 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 系及其带给我们的启 示。 【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 师培养 ;双师型
业学校在与经济界 合作中耍加强教师 的进修 I . 作,增 加去企业 实 习 的 次 数 。通 过 到企 业 去 实 习 , 丫解 最 新 科 技 在 、 产 和 生 管 理 中 的 应 J ,认 识企 业 采 用 的 最 新 设 备 、 工 艺及 现 代 管 理模 } J
式 ,及 时 地 把 企 业 l的 最 新 信息 带 到 教 学 巾 去 。 } 】 在 德 国 ,教 帅 培 训 可 以 由学 校 派 出 ,也 可 以 山教 帅个 人 中 请 。 各 州 承 } 培 训 任 务 的机 构 和 部 门也 不 尽 相 同 。仃 的州 ( 日 如 巴伐 利 、 )有 专 门 的职 业 教 师 继 续 教 机 构 ,有 的 州 则 由职 业
成才 就 业
Wk S 就Ao o&t i a r出u n b d 国 gr 与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德 国 职 业 学 校 教 师 的 培 养 体 系 给 我 们 的 启 示
◎詹贵 印 沈 阳铁 路 机械 学校
有 相 关 的 规 定 :教 师 在 参 加 工 作 后 还 必 须 接 受 第 三阶 段 的 帅 资 培 训 , 即 职 业 教 师 每 年 有 5 1 作 }可 以带 薪 脱 产 进 修 。 由于 个 _ 1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速 度 快 ,职 业 学 校 教 ! 还 必 须 每 5 到 州 一 级 的 J I l j 年 教 师 进 修 学 院接 受 培 训 , 以更 新 知 识 。此 外 , 州 还 规 定 , 职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优势和挑战出发,探讨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1. 学制长、质量高: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其学制一般为3-4年,内容涵盖了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2. 联合培养、产教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是企业培养,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学历与技能并重:在德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从技能人才到高等教育学历,各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1. 适应劳动市场需求: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大大减少了失业率。

2. 技能优势明显: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在各个行业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为德国的制造业、服务业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3. 教育与产业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和产业的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 学历歧视:尽管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发达,但是在社会认可度上仍然存在学历歧视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只有高等教育才是成功的保障,而忽视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

2. 教师短缺: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面临着教师短缺的问题,急需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 技能更新不及时: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职业教育系统存在技能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使得一些毕业生的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

四、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结语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应该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和产业的紧密合作、学历与技能并重等方面入手,使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其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以下是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实践导向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技能。

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产学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产学结合,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到企业实习,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多元化课程
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多元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

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四、职业认证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职业认证,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需要通过职业认证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政府支持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这可以让职业教育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总之,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产学结合、多元化课程、职业认证和政府支持等经验,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读完《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我深感该书对教师培养提供
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本书以德国教师培养体系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德国教师培养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该书强调教师培养应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德国教师
培训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此外,教师培养还需关注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专业化培养,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该书指出教师培养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德国教师培养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为未来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锻炼平台。

通过在校实习和校外实践,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并能够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此,我国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也应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教师能够快速适应教学工作的要求。

该书强调教师培养应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职业是一
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教师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的专业发展。

德国教师培养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师职业发展机会,如进修课程、研讨会和专业交流活动等,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层次。

在我国,教师培养也应注重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启示,对于提高我国教师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通过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和思考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和思考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和思考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国际瞩目,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

而我国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特点而提出的。

本文即将探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和思考。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在工作和学习中相互结合的职业培训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既要获得理论知识,又要接受实际工作实习,通过学校和企业双重教育体系的培养,最终达到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拥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目标。

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实际工作能力。

而我国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改良后应运而生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采用了学校和企业双重指导、双重培养的方式。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参与课堂学习,还要到企业实习,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建议和启发。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能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也能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我们也可以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借鉴德国的经验。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对我国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体系和机制上,我们还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和做法。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有着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学校、企业和政府都各司其职,共同合作,确保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述德国职业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后,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始于19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主要分为学校制和双元制两种形式。

学校制是指通过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而双元制则是指将学校培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1. 聚焦实践:德国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 分层次:德国职业教育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培训课程和考试。

3. 企业参与:德国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度非常高,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并参与课程设计。

4. 国家认证:德国对职业技能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认证,通过考试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开始实行工匠制度,职业教育得到了重视。

2. 1920年代:德国开始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

3. 1950年代:德国政府开始大力投资职业教育,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职业学校。

4. 1970年代:德国开始大规模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度明显提高。

5. 1990年代至今:德国继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和改革,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1. 高度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德国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企业参与和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 分层次、分类别认证:德国对职业技能进行了明确分类和认证,通过考试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为企业招聘提供了依据。

3. 政府投入、企业参与: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企业参与度也非常高,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并参与课程设计,使得职业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

五、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1.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我国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企业参与和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 分层次、分类别认证:我国应该对职业技能进行明确分类和认证,通过考试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为企业招聘提供依据。

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德国培训心得体会

在2019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教育部组织的德国教师培训项目。

此次培训为期一个月,我深入了解了德国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德国教育体系的特点1. 注重基础教育德国教育体系以基础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内容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种全面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2. 强调实践能力德国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制作模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此外,德国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重视教师素养德国教育体系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

在德国,教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

二、德国教学方法的优势1. 小班教学德国课堂通常采用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德国教师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合作学习德国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德国教师的专业素养1. 严谨的教学态度德国教师对待教学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2. 高度的责任心德国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们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德国,教师被视为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3. 良好的沟通能力德国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评价及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评价及启示

劳动保 护法 》等 。
4 、 职业 院校 教 师享有较 高 的社 会地位 在德 国, 职 业 教育 形 式对 社 会 带来 的 影响 , 被 认 定为 二 战后 实 在德 国 , 职教 教师是 一个 相对 稳 定的职 业 , 工资 收入 较高 , 它 与 现 经 济腾 飞 的重 要 因素 。德 国之所 以拥 有 优 质 高效 的职 业 技术 教 育, 重 要原 因之一 是 拥 有一 支 力量 雄厚 的职 业教 育 师资 队 伍 。“ 双 教育 官员 的 社会 地位 一样 , 享有 免 交劳 动保 存 险费 , 而 且终 身不 能 元 制 ”是其 职业 技术 教育 的基 本形 式 。“ 双元 制 ”是 由政 府来进 行 解 雇 。在 公 立 学 校 的教 师 , 无 论 理 论课 教 师 , 还 是 实 践课 教 师 , 他 宏观 管理 , 学校 、 行业 部 门和企业 界实行 多重 负责制 。 们 中 的大多 数都 属公务 员 。他们 的 法律地 位受 各州 公务 员法 决定 。 公务 员 的工 资分 为 1 6级 , 理论 课教 师是 高级 公务 员起点 工资 为 1 3 二、 德 国职 业教 育教师 实践课 教师 为中级 公务 员起点 工资为 9 级。 在 德 国中 等职 业学 校从 事教 学 的专业 师 资分 为两大 类 , 即承 担 级 , 专 业理 论 课教 学 的理 论 课 教师 和承 担校 内专业 实践课 教 学 的实 践 五、 对 我 国职 教师 资培养 的启 示 课 教师 。第一 部 分是 职业 院校 的教 师 , 另 一部 分是 职业 院校 以外 的 1 、 建立一 个具有 中国特 色的职教 师 资培养模 式 实训I 教师 ( 主要 是指 企业 教育 培训I 机构 ) 。职 业学 校 里的 教师还 可 结合 我 国 的 国情 , 充分 学 习德 国 的职 业 教育 师 资培 养 模式 , 借 以分 为两种 即理 论课 教师与 实践课 教师 。 鉴 和利 用它 的成 功经验 , 不 断地 探索适 合 中国职 业教 育 的师资 培养 三、 德 国职教 师 资的培养 与继续 教育 模 式 。要进 行 在 培养 的生 源 , 录 取方 式 、 培养 模 式 、 培养 目标 、 分 配 职后 培 训I 等 方 面进 行 全方位 的研 究 , 建 立 具有 中 国特 色 的职 德 国 职教 师资 培养包 括 两个 阶段 : 大 学教 育和在 各 州教 育学 院 使 用 、 研修 班 与 职业 学校 进 行 的预 备 期教 育 。培 育培 养 职校 师 资 队伍 可 业 教 育师 资 培养 的行 之有 效 的 培养 体 系 。在 职 业 院校 的总 体规 划 以分 两个 阶段 : 大 学学 习阶段 和 实习阶段 ( 为 期两年 ) 。 中, 应 明确 指 出师 资 队伍 建设 部 分 , 建 立 教 师进 修 制度 。结 合教 师 根 据德 国 各联邦 州 法律 法规 的相 关规 定 , 职 业学 校 教师要 不 断 的 实际 情况 , 根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校发 展 的需要 , 还应 把 劳动 力市场 状况 考虑 到 , 进修 , 法 律 法规 中 没有 明 确 指出 有 关规 定 , 教师 每 年必 须 要接 受 多 制定 出适合 本校 师资队 伍培训l 的计划 。 长日 寸 间的进 修 2 、 提 高兼职教 师数 量 合理的、 胜 任的 专业 理论课 教 师就 成为德 国职 业学 校教 学取 得 四、 对德 国职教 师 资培养体 系评 价 1 、 合作 的文 化联 邦制 成功 的 关键 。让 企 业 师傅 或者 说 是行 业 界人 士参 与 到 职教 教学 的 德 国于 1 9 6 9 年对 关 于联 邦参 与教 育计 划和 分担 高校 建设 的基 工作 中来 是一 个新 的突 破 。这 样不 仅可 以做 到有 的放 失 , 降低教 学 本法进 行 了修改 ,随着对 基本 法的修 改 , 在 文化教 育管 辖方面 , 联邦 成 本 , 加 强教 育 针 对性 , 而且 也 能 扩 大院 校 的 影 响 力 , 提 高其 知 名 政府有 了 一定 的权 限 。在 联 邦政 府中 , 职 教教 师教 育管理 体制 居 于 度 , 有利 于缩 短学 习专业 能 力与市 场职 业要 求的 距离 。根据 专业 设 监 督 地位 , 各州 政 府在 其 管辖 范 围 内享 有 自主权 , 可 以全权 运 作 职 置及 课 程结 构 的需 要 , 聘请 相 关行 业 的骨 干来 校从 事教 学 工作 , 让 教教 师教 育工 作 。而 有 关职 教教 师教 育方 面决 策与 管理 的权 分 , 不 他们将 自身工作 实 践和 本专业 的职 业能 力需 求相 结合 , 以实 现学 生 全在联 邦 政府 方面 , 由联 邦政 府与 地 方政府 或其 它利 益集 团共 同 管 的专 业知 识与 职业 能力 的紧 密结合 。因此 , 职业 院校应 把提 高兼 职 教师数 量作 为加强 职教师 资队伍 建设 的战咯举 措 理。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将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的教育制度,它具有多个优点,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对于中国来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教训也有很大启示。

一、教育的目标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企业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导向,同时教育机构也要与企业紧密协作,建立起联系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样的做法能够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获得收入的水平。

在中国,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并没有很好的沟通和联系,因此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并不适合现实工作中的需求,导致了不少人才浪费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重点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真正具备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最终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二、企业参与评价和管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参与教育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还参与学生实习和毕业评定等重要环节。

同时,企业也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的标准相匹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和文化,适应职业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企业参与教育的过程还不够深入,企业文化和管理也很难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来。

因此,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应当加强企业和教育机构的联系,并进一步增加企业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实践过程中各种因素的适应性和最终效果的有效性。

三、实践教育优先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通常与企业和教育机构紧密合作,确保在学期中安排大量的实践课程,同时还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德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大国,其职业教育体系一直备受关注。

与中国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借鉴的地方,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围绕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展开讨论。

一、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国的职业教育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

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际工作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还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创新实践解决问题和提高技能水平。

这种注重实践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路径在德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职业教育路径,包括技工学校、行业学院等。

不同的职业教育路径都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这种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路径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有启示意义,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不同职业教育路径的发展和建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

四、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在德国,职业教育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工人和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这种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观念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有启示意义,我们也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倡导和支持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道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借鉴的地方,包括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路径、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等。

我国应该不断借鉴和吸收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和模式,不断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工匠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被世人称为楷模。

德国的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培养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

本文通过作者在德国埃尔富特培训和学习的收获,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浅谈了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双师型
2008年11月,我有幸成为中国教育部与德国国际培训和发展协会(InWEnt)共同举办的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一员,作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受训教师,赴德国埃尔富特手工业协会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学习和培训。

这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教学法,深刻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师的培养、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确实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给了我深刻启示。

一、对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认识
教师的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各国教育部门不断探索的问题。

埃尔富特手工业协会培训中心校长施罗德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教育体系,使我感受到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1.教师资格的取得和待遇
德国职业教师的准入门槛很高,可谓“进门难”。

因为,在德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的学习和参加两次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认定考试。

第一阶段是本专业大学5年的学习,而且由于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大多数学生需要6-7年才能完成大学学业。

然后参加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的第一次考试(教师职位考试),合格者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学制为2年。

第二阶段的学习是“双元制”的模式,即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

学生每周在企业中进行24学时实践课程的学习,其余12学时的教育理论的实践(包括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学法及公务员法、青年和家长法、学校法、学校组织等课程)在职业学校中进行。

这种“双元制”的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对将来作为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非常有益。

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专业课教师没有实践经历的缺陷。

学生通过2年在企业、学校交替的实践学习后,要参加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的第二次考试(教师聘用考试),合格者将获得教师任职资格,可从事职业学校教师工作。

但仅仅取得教师资格还不能享受教师待遇,还必须通过两年在野治学校任教的试用期。

试用期间,每周的课堂授课不少于25小时,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小时。

在试用期满并试用合格后,政府将终身雇用,与教育官员享有同等社会地位,享受公务员待遇,免交社会保险。

2.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化
德国对职业教师的有严格的要求,成为职业教师也并非“一劳永逸”。

德国非常重视提高职业教师的素质,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职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因此德国各州的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教师在参加工作后还必须接受第三阶段的师资培训,即职业教师每年有5个工作日可以带薪脱产进修。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职业学校教师还必须每5年到州一级的教师进修学院接受培训,以更新知识。

此外,各州还规定,职业学校在与经济界合作中要加强教师的进修工作,增加去企业实习的次数。

通过到企业去实习,了解最新科技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企业采用的最新设备、工艺及现代管理模式,及时地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带到教学中去。

在德国,教师培训可以由学校派出,也可以由教师个人申请。

各州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和部门也不尽相同。

有的州(如巴伐利亚)有专门的职业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有的州则由职业教育学院承担(如梅克伦堡)。

此外,许多企业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也举办一些教师培训。

继续教育在时间和形式方面很灵活,且以短期培训为主,但教师的继续教育都紧跟科技的发展。

目的是让职业学校的教师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确保职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新鲜度,这样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确保了学生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可见,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

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及其教师地位的确立,加上继续教育法规,使得德国的职教师资质量和数量得到充分保证。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通过激烈的竞争,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和快捷的效率。

二、感悟与启示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深化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

但我国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职业学校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其中多数人没有在企业工作或实习的经历,教师自身就缺乏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加之目前职业技术资格认证的规范性差,专业教师获得技能技术等级的过程,也大多来自理论层面(论文、著作等)。

而政府并没有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应有的环境,因此,教了10几年专业课的教师没有踏进企业大门的大有人在。

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呢?此次的学习和培训经历使我对我国职业学校师资的建设的感悟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各职业学校应该对已有的师资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实现高能力享受高待遇;
2. 聘请兼职教师到某些缺乏专职教师的专业任教或当专业实践教师,其来源主要是各行业中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实践家。

将这些社会各行业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客座讲师和指导老师,以解决现有师资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
3. 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企业或行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师资人才;
4. 落实、坚持并完善职业教师每年定期下现场实践运作机制的制度化。

这是提高专业教师动手能力、扩大专业教师行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只有将教师培养与职业学校教学相衔接,使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目标与生产一线相结合,同时研究制定导向机制,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到专业行业实践,吸纳社会各界的专家到校兼职授课,才能真正建设一批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赴德国培训专业教学法培训和学习资料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