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22 变色龙》精品课教案_2

合集下载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变色龙》的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掌握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动物变色现象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变色的了解和例子。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变色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

2.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三、讨论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理解。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准备角色扮演,并进行表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和思考。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完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需要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挑选与课文相关的词汇,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

2. 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如变色龙的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及其主旨。

(2)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3)变色龙的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深入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变色龙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内交流学习,巩固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5.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变色龙的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2. 查阅资料,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小论文,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变色龙》教学教案

《变色龙》教学教案

《变色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变色龙》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变色龙》的主要内容,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2. 学会运用推理等方法,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变色龙》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变色龙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变色龙》,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深入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4.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展示自己对变色龙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分享学习收获。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变色龙的特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

初中《变色龙》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3)了解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关注自然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变色龙”,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2)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总结文章的主旨。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点,如人物描写、场景设置等。

4.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2)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变色龙”的画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审美观得到培养。

(3)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有所增强。

2. 教学改进:(1)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初二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变化。
2.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讲解重点词汇、成语和俗语,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修辞手法。
3.重点讲解:针对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和变化过程,以及课文中的讽刺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初中初二语文上册《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变色龙》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寓意。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作者契诃夫的创作背景、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技能运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朗读课文,正确表达情感,提高朗读水平。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变色龙的形象,引发学生对“变色”现象的好奇,进而引入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你们知道变色龙吗?它为什么会变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或现象也像变色龙一样会变化?
2.课文精读:采用逐段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人物描写、情节发展和修辞手法。
要求:认真倾听家人的观点,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5.预习新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提前了解课文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要求:做好预习笔记,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期待大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词汇拓展: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俗语,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变色龙》教案

《变色龙》教案

《变色龙》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把握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点。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作品中的角色情感。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人生的情感态度。

(2)认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变色龙》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作品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深刻内涵。

(2)对作品进行批判性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变色龙》。

(2)概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自行解决字词难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剖析作品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5. 实践环节:(1)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作品中的角色情感。

(2)情景模拟,感受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3. 推荐阅读契诃夫的其他作品,加深对其文学风格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22 变色龙》精品课教案_5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22 变色龙》精品课教案_5

《变色龙》教学设计执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由题入文,把握学习目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对话,分析人物形象;研读细节,明确主旨;巧妙拓展,试着续写,进一步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认识这种小动物吗?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是写这种小动物吗?为什么以“变色龙”这种小动物的名字作为课题呢?我们今天就走进俄国著名小说大师契诃夫的讽刺小说《变色龙》,了解其中的故事。

二、读课文,知内容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完成独立完成两个问题。

1.请你用一句话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

2、请找出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对狗六次判案的语段。

三、品对话,析人物1(请找出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对狗六次判案其中一次的语段读一读。

假如你是奥楚蔑洛夫,当时是怎样想的?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老师示范一下,同学们可以自己选一处语段揣摩揣摩,试读一下。

)品读对狗判案的语段。

2(我们找到了六次判案,发现奥楚蔑洛夫态度变化了五次,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提示:判案的依据是什么?)合作探究: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明确: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3、总结性格特点: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人物形象分析
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入手体会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及其社会意义(分析文本、小组讨论,然后对奥楚蔑洛夫进行模仿)
(一)外貌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二)语言
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分析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和讽刺效果。
六、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周围的人会议论写什么呢?
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200字以上,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七、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突出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根据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描写生动的特点,应该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教给一定的舞台表演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品味小说中人物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等,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表演完后组织学生多角度点评,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欣赏人物形象的目的,从而对当时的社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四)奥楚蔑洛夫审案件(完成下表)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的六次判定五次变化
狗的主人
对狗的称呼和态度(被告)
对赫留金的态度(原告)
不知道
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
巡警说不定是将军家的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
板书:
将军家的小狗娇贵的狗伶俐的狗
/\/\/(变)
不是将军家疯狗下贱胚子野狗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情景激励法、比较法、分析法、诠释法、循序渐进法
针对重、难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
我们刚才看到的视频中是一种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名字叫蜥蜴。蜥蜴俗称变色龙,它逃避天敌的绝招是——保护色。变色龙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和温度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皮肤的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了一篇短篇讽刺小说,名字也叫“变色龙”。《变色龙》的主要人物名叫奥楚蔑洛夫,他和动物变色龙一样也有善变的技能。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奥楚蔑洛夫在万变当中却有不变。他有哪些“变”?这些“变”中哪个是不变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
三、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围绕奥楚蔑洛夫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小组进行讨论)
案件审理
案发地点:彼楚金木柴厂的四周
原告:赫留金
被告:小狗
法官:奥楚蔑洛夫
(三)我来做法官
如果你作为法官,你会怎样审理这个案件(学生们各抒己见)
学生们的回答虽然是多样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秉公执法,公平审理。受害者得到赔偿,伤害别人的小狗的主人受到惩罚,但事实并非如此,看我们这位了不起的警官是如何审理的。
变色龙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变色龙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河大版
章节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清本文故事情节,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以及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过程与方法:从文题入手初步把握人物的特征,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通过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题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文题入手初步把握人物的特征,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难点:了解文章标题“变色龙”的表面意思,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和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以及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能够自主梳理小说情节,概括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大部分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还比较弱,语言运用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更好的提高。《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这篇小说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反复无常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走狗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语言精彩绝妙,精短的篇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是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良好载体,在单元教学乃至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起着的重要作用。
“嗯!……你,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象起风了。……怪冷的。……
“这是他老人家的……”“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二、检查预习
(一)简介作者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剧本有《万尼亚舅舅》等。选取日常生活片段进行艺术概括,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
(二)写作背景
《变色龙》写于1884年,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革命浪潮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为了强化反动统治,他们豢(huàn )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为其镇压革命运动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勾当。本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我要拿点颜色出来……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我要好好教训他一顿……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你拿得准吗?”
“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你,叶尔德林,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 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三)动作
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
(四)神态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五、主题探究
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在众人面前拿腔作调、作威作福。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透过这条变色龙,使我们看到了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