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作者:冯明磊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2期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以飞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农作物病虫害。

通过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进行简要的说明,并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策略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以此,来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策略0 引言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缩病”,是以灰飞虱为病毒传播介体的、难以控制的病毒性灾害。

在我国,最早发现该种病害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时病情得到控制,发病面积急剧缩小,病株标本都很难寻找,但是到了90年代此病又迅速的在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以及周边国家蔓延,病情范围迅速扩大,尤其是近年多片稻田颗粒无收,对我国的水稻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1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病症1.1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物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简称为RBSDV,它的病原物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是一种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毒粒子是半径相等的、对称的、球状的多面体,其大小为75~80 mm。

它的病毒粒子有内部和外部两层衣壳,在它的细胞质中,这种病毒粒子以三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分散的或者是不规则状态聚集,第二种是有规则的呈晶状排列,第三种则是这些病毒粒子排列成串状。

它的外层是一层膜状物,呈豆荚状,是一种类似鞘状或是管状的结构形式。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钝化温度(病毒在一定温度下,不感染植物或是已感染植物不表现病症的温度)是在50~60℃之间,患病植株叶片的汁液,在离开植株后,病毒的保毒期是5~6天。

这种病毒主要是以一种叫作灰飞虱的虫类进行病毒传播,其次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飞虱一旦携带这种病毒,就可以终身传递,但是飞虱不能通过卵进行病毒的传播。

1.2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原因1.2.1 寄主农作物多且杂。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主要是以水稻、杂交水稻、高粱、小麦、大麦等作物作为寄主,这其中的水稻和大、小麦都适合矮缩病病毒以及灰飞虱的寄生,这些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广、数量多,便于病毒以及灰飞虱的传播与感染。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籼稻 、糯 稻 品种 都 表现 感病 ,但 不 同 品种 的感病 程
2 迁 到 秧 苗 0 上传 毒 ,防控 效 果较 为理想 。
I 工 稻;育秧移栽田重于直播田;杂交稻重于 育期 避 开 白背 飞 虱迁入 高 峰期 。
l 雪 混栽区重于连片稻作区 同时 ,病 害逐 年

绿 、 拔 变 深
一 病特 点
南 稻黑 缩病是以 性害 方水 条矮 迁飞 虫
关 键 时 期 ,在 传 毒 媒 介 昆虫 传 毒 之 前 将 其 彻 底 消 灭 ,减 少 白背 飞虱传 毒 的机 会 ,控 制病 毒传 播 。在 此基 础 上 ,加 强 田间肥 水 管理 ,提 高 水稻 自身 的抵
抗 能 力 ,以减 轻病 害 的发生 。 再生 稻 。 中稻 适 宜 播 种 期 为 4月 中 旬 ~5月上 旬 ; 早 中稻 以 3月下 旬 ~4月上 旬 为适 播 期 ;再 生 稻播
毫 著 等 特 点 。主 要 表 现 : 中 、 晚 稻 重 于 早
' j 常 规稻 ;中稻 、瓜 后稻 、单 晚 、双 季晚 稻

种 期 为 3月 中下 旬 。总 的 原 则 是 根 据 种 植 茬 口安
排 ,调整 好播 种 时 间 ,因地 制宜 ,尽 可 能使 感病 生 .
42 重点 保护 中稻 、单 晚和 晚稻 秧 田 . 421 培育 无 病 秧 苗 。秧 田要 尽量 远 离 双 早 稻 田 , .. 提倡 集 中连 片育 秧 、统 一 育秧 ,便 于集 中管理 。有 条 件 的地方 可采 用 防 虫 网或无 纺布 覆 盖育 秧 , 阻隔 白背 飞 虱 迁 入 秧 田剌 吸 传 毒 危 害 。播 种 后 , 可 用
害状 症
秧苗 期感 病 ,稻株 严 重矮缩 ,叶色 深 重病 株 枯 死 ;本 田初 感 病 稻株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0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因与症状
病因分析
病毒传播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一种病 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白背飞虱、 灰飞虱和褐飞虱等害虫传播。
Hale Waihona Puke 品种抗性不同品种的水稻对南方水稻黑条 矮缩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弱 的品种更容易感染病毒。
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 毒的繁殖和传播,因此雨季和洪 水泛滥时期更容易爆发该病。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对 水稻生产构成巨大威胁。其发生和传播与气 候、种植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采取综 合防治措施。
启示
加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和预警,提 高种植户的防治意识和技能,推广抗病品种 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是有效控制该病害 的关键。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水稻种 植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种植户的应对能力。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南方水稻黑条 矮缩病,如使用病毒抑制剂等。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稻田生态系统,提高稻田 生物多样性,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天敌利用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自然 敌害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0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病原鉴定与基因组学研究
病原鉴定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为一种属 于植物病毒的呼肠孤病毒,其基因组 由单链RNA组成,包含10个开放阅读 框。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概述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因与症状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方法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案例分析
0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与防治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概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方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案例分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展望目录0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概述定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在南方稻区发生。

症状识别患病水稻植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片短小、僵直,叶脉有不规则的黑色条纹,严重的甚至出现枯死现象。

定义和症状识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等稻区。

分布该病害可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危害分布和危害病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是一种水稻条纹病毒。

该病毒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其中以稻飞虱为主要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稻飞虱的唾液进入水稻植株体内,从而引发病害。

此外,带病毒的稻草和稻谷也能传播病害。

病原和传播途径0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识别症状鉴别苗期01叶片颜色深绿,比正常苗短小,叶片皱缩,稻苗粗壮,心叶抽出缓慢,部分稻苗心叶扭曲、发黄或白化,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停滞,分蘖严重减少甚至没有分蘖。

插秧后02插秧后发黄、发僵,病株矮小,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弯曲,不结实或粒少。

穗期03病株严重矮缩、黄化,不能抽穗或抽出的穗极短、扭曲、粒少。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通过白背飞虱、灰飞虱等刺吸式害虫传播病毒。

传播途径发生条件发生规律高温、干旱有利于白背飞虱等害虫繁殖和病毒传播,从而有利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流行。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症状最严重、最明显的时期是苗期和穗期。

03发生规律0201品种抗性不同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一般抗性强的品种发病率低,产量损失也相应较小。

气候条件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白背飞虱等害虫繁殖和病毒传播,从而有利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流行。

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如施肥不足、灌溉不当等,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和流行风险。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分也可在灰飞虱体内越冬 。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则是以白背飞虱传毒为主, 其寄主范 围与已知斐 济 病毒 存在一 定 的差异 [ 1。 5 J
灰 飞虱属 温 带区 害虫 , 我国分 布广泛 , 在 以华北
冬麦 区和长江 中下 游 稻 区发 生 较 多 , 在华 南仅 在 早
稻 上和较 高海 拔地 区发 生 。其 发 生世代 受地理 和气
成 lJ 认 为 高抗 黑 条 矮 缩 病 水 稻 品种 有 “ 稻 2 等则 0 泗 1” “ 稻 1” “ 2 、郑 8 、 盐粳 9号 ” “ 辐粳 8号 ” “ 连 、扬 、武 粳 1 ”“ 号 、镇稻 9 ” 9。
4 1 2 改进栽 培制 度 .. 积极推 广旱 育秧 或半 干 旱 育秧 , 田尽 量 连 片 秧
系为抗病 型 , 通过 籼 粳 杂交 培 育 的粳 稻 恢 复 系基 本
留下的空穴里, 然后适当加施速效肥 , 促进稻苗生长, 通过杂交稻分蘖势较强 的特点来减少产量损失 。 4 2 化 学 防治 . 药 剂 防治 是 目前 防治 水稻 黑条矮缩 病 的主要手 段, 选用有效农药 , 注重高效与速效相统一, 当增 适 加 防治 密度 。具 体 策略是 : 治秧 田、 大 田、 保 治前期 、 保后期 I 5。
我国水稻黑 条 矮缩 病 (i l ks ekdd r r eba —ra e waf c c t
d e e最早于 16 年在浙江省余姚 等县发 现, ia ) ss 93 同 时在上海市嘉定和奉 贤县 、 江苏省苏州和镇江等专
区 的水稻 上 、 扬州 和 南 通 等专 区 的玉 米 上有 局 部 危 害[ 3。水稻黑 条矮 缩病是 主要 由灰 飞虱 [ adl IJ - L oe一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春、夏种水稻,发病后植株矮缩、叶片发黄,严重时叶片边缘出现黑色条纹,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介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一、发生特点1.病原传播途径广:该病害主要通过介体传播,如蚜虫、叶蝉等吸食感染的植物汁液,以及种子、土壤、农具等传播。

2.适生环境广泛:该病害适宜气温在15℃-30℃之间,湿度在60%-80%之间的环境,春、夏种水稻生长期正好处在该气候环境之内,因此病害易发生。

3.发病较快:一般在春、夏季种植的水稻发病初期,短短十天左右,病情就能迅速恶化,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二、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用抗黑条病毒的水稻品种,如江淮豪水深优1号、四川农大6号、宁农9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能有效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因为该病害主要通过介体传播,所以在田间管理中要加强农田卫生,保持田面清洁、杂草少,及时清理周围的杂草和野生植物。

同时,对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也是必要的防治措施。

3.使用化学药剂:如果水稻已经发病,可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但使用药剂要掌握好时机和方法,按规定剂量使用,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4.科学施肥:科学合理施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是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5.保持气候干燥:该病害适宜在潮湿环境下生长,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气候干燥,可以有效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特别是在生长旺季,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植株泡水,造成气候潮湿,诱发病害。

综上所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的严重病害,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水稻生产和农民的利益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引导农民科学防治病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前 , 少 传 毒 几 率 , 制黑 条 矮 缩 病 至 拔 秧 前 3天 ,要 根 据 稻 飞 虱 虫 情 减 控
的 发 生 为 害程 度 。 监 测 预 报 ,适 时 进 行 防 治 , 每 隔



2秧 苗期 症 状 : 株 颜 色 深 绿 , 发 生 严 重 .一 般 病 丛 率 在。 O 一 剂 防治 . 病 1% 药 19吡虫 _ 积达 8 0 0 0公 顷 , 占水 稻 种植 面积 心 叶抽 生 缓 慢 , 片短 小 而 僵 直 , 叶 叶 3O 严 重 的达 8O 一 9 茗。 倍 液 ,06 茗, 茗 O
历 史 , 桃 树栽 培 在
世代 属 半 知茵 。福
三 、 要 防控 对 策 主
水 稻 黑 条 矮 缩 病 的 防 治 应坚 持 减少 秧 苗 获毒 机 会 。二 是 做 好 种 子 “ 农 业 防治 为 基 础 , 剂 防 治 为 重 药 剂处 理 。 每 1公 斤稻 种 拌 1 茗 以 药 O 吡 点 , 断 毒 源 , 虫 防 病 , 秧 田保 虫啉 W l — 2 切 治 治 P 5 0克 .待 药 液 充 分 吸 本 田。 前期保后期 ” 治 的综 合 防治 策 收后 播 种 ,减 轻 稻 飞 虱 在 秧 田期 的 略 , 力将 白 背 飞 虱 杀 灭 在 传 毒 之 前 期 传 毒 。 三 是 秧 苗 稻 叶 开 始 展 开 全
秧 避 的 平 均 病 丛 率 为 1 . % 前 者 是 后 病 生 育 期 ( 田 期 和 分 蘖 期 ) 开 21, 者 的 8. 3倍 。 介 体 昆 虫 即 白 背 飞 虱 的 迁 入 高 峰 5在 白背 飞 虱 迁入 高 峰 期 育秧 期 : 是 加 强 肥 水 管 理 , 进 稻 苗 初 . 二 促 的发 病 重 : 据 调 查 , O O年 4 6 期 早 发 、 长 , 倡 健 身 栽 培 , 要 2 1 — 健 提 不 月 份 一 季 中稻 及 双 季 晚 稻 育 秧 期 ,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摘要简要概述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识别,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补救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识别;综合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

2008年,沭阳县1代灰飞虱发生量极大,带毒率高,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重。

一般发病田块损失产量1~2成,重者损失3~5成,成为杂交水稻的突发性病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现将其发病症状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症状识别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共同特征是:病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直,新叶有的出现扭曲皱缩。

在不同时期发生症状是:①秧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

植株矮小,不会抽穗。

而由除草剂药害引起的是枯黄;由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引起的是扭曲畸形;由杂交稻种性不纯引起的杂株在秧苗期一般看不出来。

②分蘖期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

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而处于分蘖期的药害病株,其所在叶片均质地刚直,心叶扭曲畸形,边缘白化;而杂交稻种性不纯的杂株则生长都比较正常,一般为株形矮小,叶片宽窄和色条变化等。

③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糯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

这是当前黑条矮缩病的最突出表现症状。

2综合防治技术2.1农业防治(1)合理田间作物布局。

因地制宜做好作物布局,合理安排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尽量做到连片种植,创造一个不利灰飞虱生存活动与栖息的生态环境,阻断灰飞虱传毒。

(2)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

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独特症状

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独特症状
毒传播和繁殖。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抗病毒 剂、植物源抗病毒剂等,减轻病毒 对水稻的危害。
农业生态调控
通过生态调控手段,如种植抗病品 种、优化作物布局等,降低病毒传 播和感染风险。
04
水稻黑条矮缩病对产量的 影响及应对策略
对产量的影响
产量损失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严重的病 毒病,对水稻产量产生极大的负 面影响。感染病毒后,水稻植株 矮化、分蘖减少、结实率下降,
导致产量大幅降低。
品质下降
除了产量损失,水稻黑条矮缩病 还会导致稻谷品质下降。感染病 毒后,稻谷的千粒重下降,米质 变差,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和粮
食安全。
持续传播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毒传播速度 快,范围广,很容易在田间扩散
,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应对策略

• 选育抗病品种: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过引进和筛选抗病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病毒 病的传播。
• 提高农民意识: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水稻黑条矮缩 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通过开展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让农民了解病害 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05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科研进 展与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
病原鉴定
病毒分布
科学家们通过病原鉴定,确认水稻黑条矮 缩病是由白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
THANKS
感谢观看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苗期至分蘖期最易感病。
环境条件
高温、干旱、少雨等不良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此外,稻田连作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等也容易导致病害的严重发生。
02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播 田零 星见病 , 6月 2 0日移栽 的稻 田最 高病 株 率仅 2 %. 0 耕 翻 麦 田病 情 普 遍轻 于稻 套 麦 田 。 四是 大 田初 期 管 理 对 发病 程度 有 影响 。0 0年 , 榆县 部分 稻 田前 期发 生 了僵 苗不发 21 赣 的现 象 。 当水 稻 栽 插期 各 种 管理 措 施 适 宜 , 苗 返 青 快 、 稻 苗 子 壮 、 株 抗 病 能 力增 强 , 不 易发 病 ; 当 栽插 期 管理 措 植 就 而 施 不 当 , 救措 施 再跟 不 上 , 补 苗子 弱 、 病 力下 降 , 诱 发水 抗 易 稻 黑 条矮 缩 病 的发 生 。 中大 田初 期 经 过及 时 加 强 田 间管 其 理 , 排水 、 如 增施 钾 、 肥 及 叶面 喷 施 药 、 等 补 救 措施 。 磷 肥 大 部 分僵 苗 不发 田块 都 能 恢复 正 常 生长 。 少 部 分 田块 出现 仅
31 加 强 农 业 措 施 .

杂 交籼 稻 ( Ⅱ优一 19 等 水稻 品 种均 高 感黑 条 矮缩 病 。 7) 这可 能 与 以上 品 种含 有 籼 稻基 因有 关 。 些 品种 在 重发 地 区 自 这
然病 穴 率普遍 超 过 3 %, 0 总体 表现 为 杂交 稻发 病 重于 粳稻 .
由于灰 飞 虱在 赣榆 县大 发 生 , 且带 毒 率高 , 致水 稻 黑 条 并 导
矮 缩病 发 生 严 重 , 有逐 年 加 重 的趋 势 。 且 特别 是 2 1 0 0年 , 在
徐稻 3号 、 徐稻 4号 等一般发 病 田块 , 穴发病 率为 1 2 其 %~ %; 在 武运粳 、 交籼稻等发 病较 重稻 田 , 杂 穴发病 率达5 %以 上 , 严 重 的高达 4 %。 县发病 较 重面积 约 133 m2 0 全 3 .3 。 h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两种病害,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病害的灾变规律以及绿色防控技术。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主要特征是水稻叶片出现融合的长条形病斑,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导致水稻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以下的灾变规律:1.传播途径广泛: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通过虫媒传播,如蚜虫、叶蝉等。

这些昆虫吸食感染病毒的水稻叶片,再转移到健康的水稻上,从而迅速传播病原体。

2.季节性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

在夏季和秋季,气温适宜且湿度较高,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传播,因此病害会较为严重。

3.抗病品种选育效果不佳:目前没有完全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

虽然通过选育耐病性较强的品种可以缓解病害的影响,但完全抵御病害的品种尚未出现。

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毒源斩断:通过清除病毒源,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可以采取定期害虫监测和病毒检测,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水稻植株或昆虫害源。

2.适宜的栽培措施: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增强水稻的抵御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光照、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3.引种抗病品种:通过选育具有一定抗性的水稻品种来减轻病害的损失。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方式,探索提高水稻抗病性的途径。

二、黑条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是由米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毒通过蚜虫等介介传播,感染水稻植株后,会引起叶片皱缩、叶鞘变黑、植株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黑条矮缩病的灾变规律如下:1.疫情季节性:黑条矮缩病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发生。

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和繁殖,病害发生的机会更多,病情也较为严重。

2.病毒耐性演化:由于病毒有较高的遗传变异能力,不同的病毒株之间可能存在耐药性差异。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 代农 业科 技) 0 9年 第 5期 现 20
植物 保护
水稻 黑条矮缩病的发 生及防治
周 晓红 曹 志高 廖建 东 。 何兆 琴
(江 苏 省 盐城 市粮 棉 原 种 场 , 苏 盐城 2 4 3 ; 盐 城 市 农 业 执 法 支 队 ; 盐城 市农 金 宝 种 业 有 限 公 司 ; 建 湖 县 上 冈镇 农 业 中心 ) 江 2 7 1
32 防 治 灰 飞 虱 等 传 毒 昆 虫 不 力 .
成株 枯死 , 死苗 速度 极 快 ; 分蘖 期发 病 , 生分 先显 症 , 新 主
而新 品种 新稻 8号 、 稻 1 1 泗 2号 、 粳 7号 、 粳 6号 、 连 连 阳光
缩 丛 生 状 ; 稻 东 格 鲁病 叶 片 变色 为橙 色至 黄 色 , 稻 齿 水 水 叶 矮缩 病 叶尖 旋 转 、 叶缘 有 锯 齿 状缺 刻 , “ 枝现 象 ” 水 有 节 ; 稻 草丛 矮 缩病 植 株 似 草 丛状 , 蘖 异常 多 , 株 白化 ( 稻 分 植 水 齿 叶矮 缩 病 传 毒媒 介 为 褐 飞 虱 , 稻 黑 条矮 缩 病传 毒 媒 介 水 为灰飞虱、 白背 飞 虱 、 白带 飞 虱 , 其他 矮 稻 病 传毒 媒 介 为 而
水 稻 黑 条矮 缩 病 传毒 昆虫 是 灰 飞 虱 为主 , 有 白背 飞 兼 虱、 白带 飞 虱等 传毒 , 以 刺 吸汁 方 式 传 毒 ( 卵 不 传 毒 ) 均 而 。 由于近 几年 南方大量 灰 飞虱 、 白背 飞虱 、 白带 飞虱迁 入本 地 , 繁 殖 5 6代 ,  ̄ 本地 回迁 未 走 的寄 生于 小麦 、 杂草 中越 冬 ,~ 45 月繁殖 危 害小 麦 , 后迁 入 稻 田繁殖 传 毒危 害水 稻 。 由于 灰 飞 虱、 自背飞 虱 、 白带 飞虱 繁殖 力强 , 传毒 率 高 。 最短 获 毒 时间 为 3 mi , ̄ d即可获 毒 , 毒在 体 内循环 期 为 8 3 d 接毒 0 n 12 病  ̄5, 时 间仅 为 l n 稻株 接毒 后 潜伏 期 1 ̄ 4 , 危 害水 稻 、 mi , 4 2d 可 小 麦、 米、 粱、 、 、 玉 高 栗 草 看麦 娘 、 尾 草等 2 狗 O多 种寄 主 。 为 这 水稻 黑条矮 缩病 产 生 、 流行 提供 了发病 条 件和 基础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水稻种植区域,如江南、浙闽、湘鄂赣、粤桂等地。

这种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病季节和症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夏季和秋季多发,主要表现为苗期叶片出现黄斑和白斑,成熟期水稻植株出现矮缩、叶色变黄,垂死或死亡。

叶片上出现的黄斑和白斑常常呈现椭圆形或扇形,形状不规则。

有些叶片上还会出现条纹状或环状的黄斑,严重的会导致叶片褪绿,萎缩变形。

2. 病害传播途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昆虫、种子和土壤。

病毒可以通过叶蝉、蝗虫、蚜虫等吸食植株汁液时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

在土壤中,病毒可以通过残株、杂草等植物残体传播。

3. 防治措施(1)优选品种通过选育耐病品种来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这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

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其病害耐病性。

(2)病害监测与药剂防治定期巡查田间病情,及时发现病害发生,对有病株进行及时清除,防止病毒传播。

同时,在病害高发期,进行药剂防治,使用病毒抑制剂、除草剂等农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防治。

(3)田间管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菌多依靠中介宿主昆虫传播,因此要注意田间卫生,加强农田周围的清理,清除枯草落叶等病源和中介宿主昆虫,保持田间清洁卫生。

(4)土壤处理运用合理的土壤处理方法,如消毒、轮作、深耕、灭草等方法进行土壤管理,防止病害在土壤中传播和侵染。

总之,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需要多方面发力,在品种选育、田间管理、药剂防治、土壤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健康。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田东县林逢镇为例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田东县林逢镇为例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以田东县林逢镇为例发布时间:2021-09-06T01:44:46.93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3期5月作者:向小花[导读]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除了自然灾害,向小花田东县林逢镇农业服务中心摘要: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除了自然灾害,病虫害也会令水稻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这对农业生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尤其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还有水稻黑条矮缩病这一病毒的存在,这种病毒是由飞虱所传播,目前已经成为了水稻病毒流行性病害。

此种病害一旦发生便会在田间大面积扩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病情。

本文将结合田东县林逢镇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有关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方式,以此来确保能够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行有效防控。

关键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一、田东县林逢镇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根据林逢镇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围绕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在新品种试验示范方面,以优质、专用、特色作物为重点,在新技术试验方面,以高产、节本技术等为重点。

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我镇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新品种。

较好地完成了新品种的引进前期管理工作。

较为突出的、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潜力的品种有:水稻有特优638、特优913;三香628,野香优油丝、壮香优1205;留香优15香、壮香优白金5号、壮香优1252、恒丰优426、博优1598、正大808、兆丰505、三北907、先达908、天贵98、同玉609、同玉270、迪卡011等。

甘蔗种植主要品种有:新台糖22号、粤糖159号、新台糖128号等;单2018年,甘蔗亩均产为4.6吨,入厂原料蔗11万吨。

甘蔗销售收入5500万元,人均甘蔗收入990元,有力的促进了群众增收。

根据林逢镇粮食生产、粮食保护区规划,经过这几年加大新品种特优638、特优913;三香628,野香优油丝、壮香优1205;留香优15香、壮香优白金5号、壮香优1252、恒丰优426、博优1598等品种进行同一块地进行水、肥、喷药统一管理,筛选出适合林逢镇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新品种,选出就为突出的品种进行连片种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病害,由于其发病迅速且难以控制,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防治这种病害,下面将介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1. 病原菌特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病毒通过介体媒介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有稻飞虱、白叶蝗和蚜虫等。

病毒在水稻植株内侵染繁殖,破坏植物细胞结构,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异常,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2. 发病季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发生,特别是在水稻孕穗期和开花期,由于这个时期水稻植株叶片生长迅速,代谢活跃,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染。

3. 病害症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条纹状、缩短状、弯曲状的病斑,严重时叶片变形、卷曲,植株生长受阻,导致减产减收。

4. 影响范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稻主产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给当地水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为了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以选用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通过育种和培育新品种来提高水稻对这种病害的抵抗力。

2. 合理密植:适当控制水稻的密度,避免过密种植,有利于提高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增施有机肥: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增施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毒侵染。

4. 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有病毒侵染的植株,应及时将患病植株拔除,以免病毒传播,加重病情。

5. 控制病媒昆虫:稻飞虱等介体媒介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强对昆虫害虫的防治,减少病毒的传播。

在实际的水稻种植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上述多种防治措施,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工作,以降低水稻黑条矮缩病对水稻生产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更好地防治这种病害,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要加强科学栽培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及时发现患病植株并加以处理,加强对病媒昆虫的防治,从而降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风险,保障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稻”,是近年来在越南北部和我国南部稻区发生的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

2010年,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9省发病面积达530多万亩,造成约6000多万公斤稻谷损失。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该病害在全国稻区的发生面积约为5000万亩以上。

一、危害症状: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稻飞虱为传播介体昆虫的一种病毒病,具有突发性、爆发性和防治困难的特点。

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

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 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易,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

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短而少,呈黄褐色。

二、病原: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简称RBSDV,称稻黑条矮缩病毒,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

病毒粒子为等径对称的球状多面体,大小75-80nm。

病毒粒子有衣壳内外二层。

细胞质中病毒粒子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散或不规则聚集,另一种是有规则的晶状排列,再一种病毒粒子排列成串,外包一层膜呈豆荚状、鞘状或管状构造。

病毒钝化温度50-60℃,病叶汁液稀释限点10000-10000倍,病叶汁液体外保毒期5-6天。

三、发病规律:该病毒只靠灰飞虱、白背飞虱、白带飞虱等传染。

其中主要以灰飞虱传毒为主。

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经卵传毒。

灰飞虱最短获毒时间30分钟,1-2天即可充分获毒,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循回期为8-35天。

接毒时间仅1分钟。

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天。

晚稻早播比迟播发病重,稻苗幼嫩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采取“治飞虱防病毒、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策略,关键是做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保护和预防,特别是中、单稻和双晚苗期以及本田生长前期稻飞虱的防治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病症状
塑 盘 育秧 和 旱育 秧 。稻株 发 病 的主 要特 征 是 :稻 株 出现 叶子 浓 绿 挥 ; ( )药物 的对 水 量不 足 ,使得 药 物过 于浓 稠 ,从 而降 低 了防 3 伴 有 严 重 的矮缩 ,叶 片僵 直 并粗 硬 ,顶部 的叶 面可 见 凹 凸不 平 的 效 ; ( ) 由于气候 的影 响 ,防效 的 时期不 当 ,延误 了防治 的最 佳 4 皱 折 ; 在 叶背 的茎 秆 和 叶脉 上 常有 短 条 的瘤 状 突起 ,瘤突 呈 现 蜡 时机 。 点状 排 列形 成 条 形 ,在 早期 表 现 为乳 白色 ,后 期 则为 褐 黑色 ;染 3 防治 对 策 病 的植 株根 系 不发达 。 3 1加 强政 府 管 理 . 2发 病 原 因 首 先要 高 度 重视 该病 害 ,落 实 防 治 的措施 。专项 治理越 冬 毒 2 1寄 主 多和 灰 飞虱 带毒 率 高 . 源 地 ,使越 冬 虫 源地 的 昆虫和 病 毒病 得 到 应有 的控制 ,减 轻毒 源 水 稻 、高 粱 、小 麦 、大 麦 、玉 米等 2 多种 生 物 都是 水 稻黑 条 O 的传 播 。然 后 建 立病 情 的 监测 预 警项 目,利用 全 国植 保 机 构监 测 矮缩 病 毒 的 寄主 。水 稻 、麦 、玉 米等 是 灰 飞虱 、 黑条 矮 缩病 病 毒 该病 害 和媒 介 早 期流 行 发 生情 况 ,对 病 害 的发 生趋 势 提 早做 出预 的共 同寄主 。近年 来 玉 米粗 缩病 发 生 范 围广 泛 ,大 大 的增 加 了水 报 ,制 定对 应 的 方案 ,科学 的开 展防 治 的 工作 ,争取 高 效 防治 , 稻 黑条 矮缩 病 毒 的毒 源 。最 近 几年 里 由于 暖 冬 气候 ,灰 飞 虱大 暴 充 分 的抑 制病 害 的扩 展 蔓 延 。最 后 宣传 普 及病 害 的辨 别 和 防 治的 发 ,数量 居高 不下 并且 它 的带毒 率极 高 。 相关 知识 。使 广大 农户 加强 预 防病 害意识 ,主 动 治虫 防病 2 2感 病 品种 较 多 . 3 2农 业 生产 方 面 . 因 为 该病 的 出现 时 间 不 是 很 长 , 而 且 部 分 症 状 显 现 的 比较 3 21 延 迟水稻 的播 栽 期 广 泛使用 旱 地育 秧技 术 ,在最 佳 的播种 .. 晚 。 目前 市场 上 还没 有 生产 抗 病 品种 ,所 以很 多 品种 极 易 受染 , 期 内 ,推迟 水 稻 播栽 期 , 来避 开 害 虫迁 入 大 田和 秧 田 的高 峰期 , 因此 希 望种 植 抗 病 品种 可 以抑 制 病害 的流行 。而 且移 栽 的 品种 极 这样 就可 以 降低灰 飞虱 成虫 传毒 几率 。 易 染病 ,特 别 是 武运 的粳 杂交 稻 极大 的促进 了该 病害 的蔓 延和 流
2 1 年 第 0 期 02 4 ( 总第2 6 ) 6期
吉 林 农 业
JLI I N AGRI CUL TURE
NO . 4.2 2 0 01
( u lt ey O.6 : C muai t N 2 6 v
水稻 黑条 矮缩病发病原 因及防治对策
韦美华
( 罗城 仫佬族 自治县 农业 局 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站 ,广 西 东门 5 6 0 ) 4 4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水 稻 黑 条矮 缩病 毒 (B D )是 目前 在 水稻 和 玉 米上 引起 的水 稻 黑 条矮 缩 病 的主要 病 毒 之一 ,近 年 来该 发 病率 有逐 年 加 重 RSV 的趋 势 。文 章通 过 对 水稻 黑 条矮 缩 病 的 发病 原 因进 行 分析 ,提 出对 应 的 防 治对 策 。 关键 词 :水稻 黑 条矮缩 病 ;发病 症状 ; 发病原 因;防 治对 策 中 图分类 号 :¥3 .1 .9 4 51 1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 17— 42 (0 2 0 — 0 12 6 40 3 2 1 )一 40 8—
0 引 言
抗 药性 稀 释 的现 象 。在 化 学 药剂 的选择 压 力 和 田 间防 治水 稻 害虫 药剂 的压 力下 ,单 一 、长 期 、频 繁 的使 用 药 剂加 速 了 害虫 抗药 性 水 稻 黑条 矮 缩 病 ( i e b a k t e k d w r i u , R c l c s r a e d a f v r s 的产 生 。 RS V B D )是 由一 种传 毒媒 介—— 灰 飞 虱所 导致 的病 毒病 。 目前 该病 2 6 防治 意 识 薄弱 . 在 我 国蔓 延广 泛 ,对水 稻 的 安全 及产 量 构 成 极大 的 威胁 。防 治水 由 于 农 户 的 科 普 知 识 缺 乏 ,对 这 种 新 病 害 的认 识不 足 , 预 稻 黑条 矮 缩 病 的首 要方 案 就 是治 虫 防病 。通 过南 方 的 实践 证 明 , 对 该病 的防 治首 先 要减 少 媒 介 即控 制 灰飞 虱 种群 数 量 的增 长 ,然 防 病 害 的意 识 薄弱 ,缺 少病 害 防 治 的主动 性 。意 识不 到潜 在 的 病 后 阻止 病 毒 的传 播 , 即在 水稻 秧 苗 受到 传 毒侵 染 之 前 消灭 带毒 灰 害 , 总是 等 病害 出现 了才 意 识到 严 重 性 ,然 而 不 能对 症下 药 ,严 重 的影 响 了除害 的效 率 。 飞虱。
行。
2 7施药技术不到位 . 由于新 的病 害 刚 出现 ,未有 及 时有 效 的 处理 方案 ,导致 病 情 水 稻在 整个 生 育 期 中都 有可 能感 染 水 稻黑 条 矮缩 病 ,其 发 病 加 重 的原 因主 要有 : ( )施 药 的时 间不对 ,影 响 了防 治 的效果 ; 1 的症 状 也 因时 期和 种 植 方式 的不 同而 不 同 。较 早 的栽 插水 稻 和 麦 ( )机械 落后 ,广 大 农户 仍然 使用 手 动喷 雾器 ,常 常 出现 “ 、 2 跑 田里 直接 播 种 的稻 田其 发 病 较严 重 , 而且 水 育秧 的发 病率 要 高 于 冒 、滴 、漏 ”现 象 ,使 得雾 化 性 能极 差 , 导致 了 药效 不 能充 分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