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
中医十诊口诀顺口溜
中医十诊口诀顺口溜1. 中医十诊真奇妙,望诊就像雷达扫。
一眼看穿人面貌,气色好坏先知晓。
2. 闻诊好似狗鼻灵,气味异常能辨清。
口气汗味和痰鸣,病的线索它来拎。
3. 问诊如同查户口,吃喝拉撒全问透。
祖宗三代病史搜,病情底细全到手。
4. 切诊像是摸密码,寸关尺上玄机大。
脉象起伏有说法,气血盛衰全靠它。
5. 神诊神乎又其神,精神状态定乾坤。
好比看那信号灯,神乱病就来敲门。
6. 色诊恰似看彩虹,面色唇色各不同。
青红皂白有隐情,颜色里面藏病踪。
7. 形诊就像看雕塑,高矮胖瘦有讲究。
身体形态有暗示,疾病种类可猜透。
8. 态诊如同看演员,动静姿态露病源。
走路姿势一查看,病在何处能看穿。
9. 舌诊好像看地图,舌尖舌根各区域。
舌苔舌质有秘密,脏腑状况它报出。
10. 耳诊如同探宝库,耳朵上面藏小路。
各个穴位有对应,身体毛病能预警。
11. 鼻诊像是查烟囱,鼻的通气嗅味中。
一旦发现不对劲,体内毛病在其中。
12. 目诊简直像透视,眼睛里面找故事。
血丝白翳藏暗示,病邪深浅可探知。
13. 甲诊仿佛看指甲盖儿,半月痕和纹理怪。
小小指甲有百态,身体状况它来晒。
14. 腹诊好似摸地洞,腹部软硬知病凶。
按压弹拨有反应,脏腑气血能弄懂。
15. 脉诊仿若解谜题,浮沉迟数有意义。
脉象就像交响乐,奏响身体的消息。
16. 络诊像是寻蛛丝,经络穴位看血丝。
蛛丝马迹不放过,病的走向能预测。
17. 肛诊就像探深谷,肛门状况有讲究。
痔疮肛瘘和肿物,一探便知有没有。
18. 骨诊如同查房梁,骨骼形态看端详。
歪了斜了有情况,身体平衡受影响。
手抄本《医道捷径》
右寸沉,肺气实,内热表寒;嗽声沉,咽微干,见饭懒餐;气不散,胸 腹满,膨胀难堪;轻四君,重益气,二方可拣;平肺散,生脉散,泻白
三散。 诗曰: 参苓青陈知味天,即是人参平肺散, 生脉散中参麦味,泻白桑骨二皮甘, 参苓术草四君子,益气归芪升柴兼。
21、右寸迟脉(肺) 右寸迟,肺经寒,寒难尅木;木过旺,反烁金,更凌脾土;脾土衰,不 生金,金愈受苦;外不卫,表更松,贼风易入;也须将,生金饮,连进
10、左寸数脉(心) 左寸数,心经热,热即是火,心属火,数属火,火中加火,或赤肿,或 痒疡,无非火烁,归脾汤善能泻,火中之火,六味汤加归芍,渐渐消却。
六味汤诗:
地黄山萸苓丹泽,加入归芍滋阴来。 阴生阳降自然里,何怕脉数见火灾。
11、左关浮脉(肝) 左关浮,肝经虚,木中无火,木无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 管筋,筋挛脚弱,或结核,或瘰疬,肝气不和,只须用,七味饮,一方
邪亡。理谷不并行,邪正难两立,满座皆君子,小人无地容。
右部既已又写完,肺脾命门脉乃全; 虽是按经著煎丸,学者务必要互看; 历举数方立本宗,不贵熟来贵变通; 果能运用方寸地,神明变化用无穷。
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 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左寸沉脉(心) 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 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
得。 导赤散诗: 生地木通甘草稍,还有竹叶清上焦,
数味清凉降实火,南方丙丁自然消。 逍遥散诗:
逍遥古人不自得,苓术芍药与归柴。 生地薄荷同煎服,山栀丹皮外加味。
24、右关沉脉(脾) 右关沉,脾经实,实则为郁;土即郁,不化食,久则作湿;湿盛了,变
痰涎,呕吐不已;二陈汤,六君子,斯症妙剂;山楂肉,宿砂仁,效过 神曲。
中医脉象口诀歌_学会你也能号脉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把脉的口诀
把脉的口诀
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一脉一感要记牢》
一脉跳动有奇妙,一摸就知啥情况。
轻取好比微风飘,重按如同石头撞。
正常脉象如小鱼,欢快游动有力量。
如果脉象很奇怪,身体可能有异样。
小学生们要记清,自己健康心中放。
《二看二辨很重要》
二看脉搏快或慢,二辨节奏齐不齐。
快如小鹿在奔跑,慢似蜗牛慢慢移。
节奏整齐心安稳,忽快忽慢要警惕。
就像走路看步伐,稳定有序才适宜。
小朋友们多留意,脉象之中藏秘密。
《三感三知有妙法》
三感脉的软硬度,三知体内气和血。
软脉好似棉花糖,硬脉如同硬棒棒。
气血充足脉有力,气血不足脉虚弱。
好比汽车要加油,动力满满才好跑。
小学生呀要知晓,关心身体要趁早。
《四摸四想趣无穷》
四摸脉来四想象,想象体内啥模样。
滑脉好似珠滚动,涩脉就像路坎坷。
洪脉如同大江流,细脉宛如线一条。
如同观察小世界,脉象之中有乾坤。
小朋友们仔细摸,探索身体的大门。
《五观五思有门道》
五观整体五思考,思考健康好不好。
整体和缓为常态,异常波动要思考。
如同观察天气变,阴睛风雨要明了。
小小脉象大学问,用心体会才知道。
小朋友们多学习,健康成长乐淘淘。
中医把脉学习(“泰斗脉诊歌”记忆)
中医把脉学习(“泰斗脉诊歌”记忆)脉象一句话浮脉只在浮取现,沉脉重按至肉间,数脉息间常六至,迟脉一息至唯三。
涩脉松软按之散,滑脉稍按滚指边,实脉浮沉有力强,虚脉浮迟大而软。
过于本位是长脉,不及本位钩者短,微脉微系有无间,细脉细系如丝线。
浮而柔细是濡脉,沉而柔细弱脉言,洪脉来盛去时衰,紧脉转索如切绳。
缓脉四至平和象,芤有两边中间空,数而时止名为促,迟而时止结脉乎。
弦按弓弦似弹动,革按鼓皮紧绷绷,牢脉弦实大且沉,伏则推筋着骨寻。
动脉摇晃只现关,代脉长时不能还,散似杨花散乱飞,疾脉七八至数间。
有力为实无力虚,阴阳表里自来现,一、浮脉素问曰:你说这浮沉迟数。
啥样脉为之浮哩?答曰:你看那清气上升成天象,卦为乾,时为秋,肺脉当旺,重按沉轻按浮,如木飘荡,悠悠然现其面表无隐藏。
那怎知他是啥病哩?左寸浮主头疼风邪眩上,右寸浮主咳嗽鼻不闻香。
左关浮发冷烧身困体犟,右关浮肚腹胀食不冲肠,左尺浮风客邪小便涩当,右尺浮大便难措手无方。
浮脉为阳主表症,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
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痨极。
那可用什么药才好呢?辽细辛、治头疼、川芎相配,九月菊薄荷叶白芷当归。
肺咳嗽、离不了桔梗川贝,用前胡、炒杏仁、半下桑皮。
肝经风、川羌活、柴胡二味,筋骨疼、加秦艽、杜仲牛膝。
腹膨胀、亦或是呕吐翻胃,用槟榔、东山楂、藿香立逼用生姜、大葱白、麦芽少许,川厚朴、六神曲、百病除退。
小便澁、车前子快爽直利,加泽泻与朱苓守望相遂。
大便难、川大黄、芒硝最宜,通大海、火麻仁、香油蜂蜜。
你讲这浮脉讲的真切,不知药就这几样?嗳!亦不过此大略而矣。
二、沉脉素问曰:那沉脉怎讲哩?讲罢浮脉又问沉,再把沉脉向你云。
如同丸石投水内,伸手浮取无信间。
素问日:人有这脉,可主啥病呢?左寸沉心忧闷话不想讲,右寸沉寒痰滞气不和畅。
左关沉主气郁癥瘕之恙,右关沉胃家寒酸水上嚷。
左尺沉或背疼结石肾脏,右尺沉主泻痢大便阻挡。
沉脉为阴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把脉入门必背口诀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把脉入门必背口诀”的文案:咱今天就来唠唠把脉入门的那些必背口诀。
把脉这事儿啊,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就是中医通过触摸脉搏来了解身体状况的一门学问。
要入门把脉,就得先把一些口诀牢记在心。
就说这“浮脉轻取即可得,沉脉重按始应指”,意思就是浮脉啊,轻轻一搭就能感觉到,而沉脉呢,得用力按下去才有感觉。
这口诀简单吧?可真要掌握好,还得下点功夫。
我记得刚开始学把脉的时候,那真是一头雾水。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互相把脉练习。
我对面坐的是个小胖子,我一搭他的脉,哎呀,感觉模模糊糊的,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啥脉啊?老师走过来,轻轻敲了下我的脑袋说:“用心感受,别着急!”然后耐心地给我讲解,怎样分辨脉象的细微差别。
再比如“迟脉一息不足四,数脉一息五六至”,这说的是脉搏跳动的频率。
迟脉跳得慢,数脉跳得快。
可这快慢的度又该怎么把握呢?我当时就天天拿着个小计时器,自己给自己把脉,边把脉边数,弄得跟个科学怪人似的。
还有“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涩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滑脉就像是珠子在盘子里顺畅地滚动,涩脉呢,则像是用不太锋利的刀在刮竹子,那种不顺畅的感觉。
为了体会这两种脉象,我没事就去摸摸家里的珠子,再去感受感受竹子的表面,就想找找那种感觉。
把脉入门的口诀还有很多,像“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紧脉绷急弹指,状如转索”等等。
每一句口诀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我们慢慢去领悟和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有一次,我给家里人生病的亲戚把脉,还真能说出个一二来,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也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了。
总之啊,把脉入门的这些口诀是基础中的基础,要想真正掌握好把脉这门技术,就得把这些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多实践、多体会。
相信只要用心,咱们都能成为把脉的小行家!不知道您看了我这一大通唠叨,对把脉入门的口诀有没有多一点了解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神奇的话题——中医把脉。
别看这东西有点玄乎,其实咱们老百姓也能轻松掌握。
今天,我就给大家来一段儿把脉入门必背口诀,让你在朋友聚会时,也能炫耀一下自己是个“中医达人”!1. 1.1 了解脉象的基本知识咱们得了解一下脉象的基本知识。
脉象是指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
脉象分为浮、沉、迟、数、紧、滑等六种类型。
记住了吗?嘿嘿,别忘了跟我一起念一遍:“浮沉迟数紧滑”。
2. 1.2 掌握把脉的三大原则在学习把脉的过程中,咱们要掌握三个原则:举、按、寻。
举就是抬起手臂,让医生看到你的脉搏;按就是轻轻地用指腹去感受脉搏的跳动;寻就是根据脉搏的跳动情况,来判断你身体的状况。
记住了吗?跟我一起念一遍:“举按寻”。
3. 2.1 浮脉的特点浮脉是指脉搏跳动较快、较弱的一种脉象。
它通常出现在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的人身上。
哎呀,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哦!咱们得赶紧调养身体了。
4. 2.2 沉脉的特点沉脉是指脉搏跳动较慢、较强的一种脉象。
它通常出现在气血旺盛、阴血充足的人身上。
这可是个好消息!说明你的身体状况还不错嘛!5. 2.3 迟脉的特点迟脉是指脉搏跳动较慢、有力的一种脉象。
它通常出现在气血两虚、阳气不足的人身上。
这时候,咱们得好好补一补身体了。
6. 2.4 数脉的特点数脉是指脉搏跳动较快、有力的一种脉象。
它通常出现在气血两盛、阴血过剩的人身上。
这个嘛,也得注意调节身体平衡哦!7. 3.1 紧脉的特点紧脉是指脉搏跳动较紧、有力的一种脉象。
它通常出现在气血瘀滞、气机不畅的人身上。
这时候,咱们得活血化瘀,让身体恢复健康。
8. 3.2 滑脉的特点滑脉是指脉搏跳动较滑、无力的一种脉象。
它通常出现在气血两虚、阴血不足的人身上。
这个嘛,得好好调理身体了。
9. 4.1 把脉的重要性把脉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脉口诀
中医诊脉口诀中医诊脉口诀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
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
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
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
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
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
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
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
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
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
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
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
动苦咳逆,气不得息。
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
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
《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
医道捷径
医道, 手抄本, 捷径手抄本《医道捷径》(很实用)我有一个手抄本《医道捷径》,是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本书以脉理为刚进行治疗,现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出来,行家们看看没有实用价值?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洪。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
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
临诊脉,贵沉静;勿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验脉症,病在某脏,在某腑,虚当补,实当攻,寒宜温,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接续。
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脉,八九十至将死期。
当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
7、心经浮脉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
归脾汤诗曰: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玄)丹参苓,归地天麦冬,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补心加石菖,开窍效更良,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中医绝技: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中医绝技: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导读:摸脉是一个极其用心感悟的实践体会,绝不仅仅是脉理知识的堆砌。
要不然中医院校的学生都是脉诊高手了,可惜他们基本什么也摸不出来。
摸脉是中医的标配,因此许多人就是在装蒜。
当然也有不少人有真功夫的,比较出名的比如张玉林老师的脉法就比较传神。
切脉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诊脉能精确到“以脉断生死”。
网上有人分享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医学生毕业后在医院上班,有一天遇到了她的中医老师住院,这个老师当年十分看好她,对她要求也很严格,所以两个人的师生关系其实有点类似古代的那种徒弟师父的关系。
老师的病很重,所以她经常去看望,然后有一天老师很匆忙的把她叫到床边,对她说:“你快来把把我的脉吧,这个脉很稀少的,叫雀啄脉。
”她听完老师的话潸然泪下,眼里含着泪把了老师的脉。
为什么老师很匆忙的叫她来把脉?为什么她听完老师的话之后潸然泪下?普通人大多不知是何原因,但是中医大夫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皆是因为这个脉象“雀啄脉”。
雀啄脉是中医的怪脉之一,其脉象连三五至而歇,歇而再至,如雀啄食,故名雀啄脉,该脉象脉来坚硬,断断续续,毫无冲和之气,属于死脉,代表脾气已绝,性命危急,古代中医认为此脉四日必亡。
七绝脉月有盈亏,花有开谢,人有生死,世间万物皆有规律,谁也躲不掉,但是虽然我们不能逃避生死,却能预知生死。
中医既然能通过把脉知道妇人是否怀孕,怀孕几月来判断生命的诞生;自然也能通过把脉判断生命的结束。
其实像“雀啄脉”这样的死脉,中医还有六种,分别是: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虾游;都是非常美的名字,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名字“七绝脉”。
七绝脉的出处已不可考,我读的书里元朝的《诊家枢要》,明朝的《景岳全书》《诊家正眼》,清朝《医宗金鉴》都提到过七绝脉。
我们现在背诵的七绝脉歌是出自《医学入门·死脉总诀》,这个歌诀的内容是“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真解索,鱼翔似有又似无,虾游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
中医脉学口诀
1.三部九候,脉证合参这个口诀指的是脉学中的三部分,即脉象、脉候、脉证。每个部分又包含三个小节,合起来就是“三部九候”。在诊断中,要把脉象、脉候、脉证综合考虑,才能进行合理的治疗。
2.虚实寒热,病在脉中这个口诀指的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脉象。通过观察脉象的虚实、寒热等Biblioteka 点,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这些口诀都是中医脉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脉诊和诊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脉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
3.面色脉象舌,三阳六腑藏这个口诀是中医诊断中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象和舌苔等,可以了解身体的情况,判断疾病的位置和性质。
4.脉诊先看舌,寸口常常须比较这个口诀是指在脉诊时,应该先看舌苔和舌质,再进行脉诊。在脉诊中,常常需要对两侧的脉搏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5.三部六脉,各有主症这个口诀是指脉象的分类,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脉。每个脉象对应着不同的主要症状和疾病类型,需要在诊断中进行综合分析。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以下是一段中医望诊把脉的顺口溜:1. 望口唇:口噤痉厥或中风,口张主病各不同。
口糜心经有实热,口疮心脾热上攻。
口歪真中与掉线,鹅口满嘴雪花生。
唇动脾虚难收摄,唇裂多见燥病容。
2. 舌之形态:舌起芒刺热结深,肿胀多为水饮停。
重舌心脾有积热,木舌心火炙神明。
伸长中风气虚证,舌卷囊缩病厥阴。
强硬中风脉失养,滑为湿痰干少津。
3. 舌苔形态:厚为痰湿薄在表,腻苔秽浊外邪扰。
滑属寒湿润正常,燥舌阴伤津液少。
4. 红舌主病:舌质鲜红热病生,阴虚火旺亦可能。
舌旁赤色为肝热,舌尖独赤心火攻。
镜面舌为津内耗,胃阴亏兮舌干红。
舌中衄血心包热,发斑热邪人血中。
5. 绛舌主病:每见绛舌热传营,气血两燔灼真阴。
心包受邪绛而润,绛而中干胃火薰。
舌尖绛而心火炙,绛有垢腻秽浊成。
干枯而萎肾阴涸,绛有红点毒攻心。
6. 紫舌主病:紫舌肿大酒冲心,紫色晦暗瘀血成。
青紫滑润属阴证,病邪直中肝肾经。
7. 脉象: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
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
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
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沉之深,伏脉游。
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
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
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
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
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
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
(五芤:气、血、痰、饮、食)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
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
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
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概览和指导性的参考信息,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诊断和医疗建议。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医宗金鉴脉诊口诀是中医脉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通过观察和诊断人体脉搏来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脉诊口诀主要包括四大要素,分别为脉部、脉症、脉象和脉解。
下面我将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的描述。
脉部是指中医脉搏诊断的起点位置,常用的脉部有尺脉、关脉、尺关尺脉、尺关尺中指压关脉等。
不同脉部的诊断意义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脉部进行观察。
脉症是指通过触诊脉搏,进一步对脉搏的性质进行观察和判断。
脉症包括脉数、脉形、脉势、脉有无力和脉有无病变等。
脉数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分钟脉搏应该在60-100次之间;脉形指脉搏的形状,如弦脉、缓脉、细脉等;脉势指脉搏的有力程度,如弦劲、缓薄、脆弱等。
脉象是指通过观察脉搏的一些特征和规律,更进一步从中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脉象包括脉色、脉长、脉跳与事物的关系等。
脉色正常情况下呈红色,如果脉象发黑可能表示患者有活血化瘀之邪;脉长指的是脉搏的频率,如络代短脉、络代长脉、沉长脉等;脉跳与事物的关系是指脉搏的节律与作息、情绪、饮食等有关。
脉解是指根据对脉部、脉症和脉象的观察与判断,进一步的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脉解主要包括脉解山海、脉解虚实、脉解经络等。
脉解山海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观察与分析,来判断患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脉解虚实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观察与判断,来判断患者是虚证还是实证;脉解经络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观察与分析,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特定的经络病变。
综上所述,医宗金鉴脉诊口诀是中医脉学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脉部、脉症、脉象和脉解的观察和判断,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准确掌握脉诊口诀对于中医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有效地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因此,中医脉学中的医宗金鉴脉诊口诀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医特色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脉诀百误草药辩证歌诀
中医脉诀、百误、草药辩证歌诀脉学金口诀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伞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李士材新著四言脉诀篇
李士材新著四言脉诀篇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需要迈过两大关,一是脉诊,二是药物苦欲补泻,这是临床断病用药第一要义,不明则不足言医。
今天主要公布的是李士材脉法秘诀。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脉诊的重要性,但很多人都是走个过场,包括专家教授,都以问诊和检查为主,对于诊脉,实在是心明者寡,泛泛者多,想通过诊脉而疗疾如神者,真的是寥寥无几。
为什么脉学这么难?全国精通者那么少呢?原因就是在于学习的人,即使临证几十年,期间也有过琢磨感悟,但可能从始至终都没有走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也就很难达到一种至高至深的境界。
学习脉诊,我们业内早有共识,那就是王叔和《脉经》中所记载的“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隋唐名医许胤宗也表示,“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也就是说,脉象的复杂性,要想真正辨别其中的奥秘,往往并不简单,有时候意思好像明白,但就是无法表示,大有一种“爱在心口难开”的感觉。
宋代名医许叔微这样说到,“脉之理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
凡可以笔墨载,可以口舌言者,皆迹象也。
至于神理,非心领神会,焉能尽其玄微耶?如古人形容一胃气脉也,而曰不浮不沉,此迹象也,可以中候求也。
不疾不徐,此迹象也,可以至数求也。
独所谓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此非古人秘而不言,虽欲名状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发,跃然于言词之表,以待能者之自从耳。
”比如这是一个关于胃气脉的论述,古人讲这种脉的形态描述为“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
Oh Maiga!这种表述该怎么去体会?这个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比较好理解,但是接着给你来一个“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此题怎么解?对于这一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对此也表示词汇量有限,不知该如何表述这个“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干脆笔锋一转,玩个更大的,一句“脉贵有神”就点明其奥义了。
“脉贵有神”该怎么解?对此,脉学宗师李士材也表示“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迹象求,言语告也”。
御医脉诀歌——精选推荐
御医脉诀歌御医脉诀歌皇室诊病命担保,不能望色询病因。
隔丝诊脉审脉理,判断不准掉脑袋。
精通脉理真功夫,皇恩昭示天下知。
熟读叔和脉诀歌,不如临证细琢磨。
要想真知脉学理,请读御医脉诀歌。
浮沉迟数是强弱,弦长细短是形模。
浮而有力是中风,浮而无力气血弱。
沉而有力有滞积,沉而无力寒闭络。
迟而有力风湿痛,迟而无力病因多。
数而有力诸般热,数而无力疮疡多。
脉理总纲牢记心,下面脉理细细说。
浮脉轻扶即可知,犹如水中漂木材。
有力伤风清涕嗽,感冒发热令人愁。
无力可知气血弱,补血理气不用说。
寸浮头痛关浮满,尺浮癃闭肝肾弱。
浮弦伤寒浮虚暑,浮缓风湿早医求。
浮滑风痰浮数热,浮脉之相细研读。
应指浮大细审详,来盛去衰洪脉居。
真阴不足病邪盛,急治方保君无忧。
寸寸心热多失眠,右寸涕嗽无奈愁。
左关肝呕右胃胀,调胃理肝可不忧。
左尺阴虚消渴症,右寸温烧骨蒸痿。
虚脉浮大软无力,夏月暑病可知因。
寸虚自汗多惊悸,关虚中宫胀不舒。
尺虚潮热骨蒸痿,若不急治要亡躯。
轻手取之浮大软,重按中空是芤脉。
寸关吐衄肠有痈,尺芤崩淋便血浓。
有表无里大散脉,散脉止数定不齐。
左寸怔忡右自汗,左关溢飮右食庳。
足下阳明定浮肿,尺散定是血大虚。
两尺如斯终寿算,良医难医无血人。
重按指下如欲绝,若有若无微脉居。
微脉阴阳虚之极,恶寒发热汗淋菲。
寸微衄血惊兼喘,关微中寒拘急危。
尺脉厥逆元阳损,女子崩中带下亏。
重按始有沉牢脉,寸沉胸胁痛膈水。
关尺腹背腰痛急,沉缓寒湿沉数热。
沉滑当知痰食积,沉若无力必气虚。
沉若有力是寒疾,依脉遣药定有奇。
伏脉推筋按至骨,体虚伤寒双解急。
厥逆脐疼复感寒,急服姜附病不危。
寸思呕吐关思痛,尺伏疝瘕泻谷痢。
何为实脉大而长,浮沉有力皆是实。
实脉风热蕴蓄深,谵语发狂宜下急。
寸实肝呕心胸满,关实腹痛胃肠疾。
尺实肠结是急症,细心医生莫迟疑。
迟缓数结仔细辨,促代更需仔细推。
一息三止号迟脉,浮迟表寒浮沉里。
有力无力皆寒疾,抑阴扶阳不用疑。
寸迟心痛吐酸水,附子茱萸治有奇。
若有滑数是湿热,清热燥湿最相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多因肝、胃有病。
如轻压只有关脉顶指必有脾虚,多有四肢无力,女性月经偏多。
如轻压只尺脉顶指,说明小肠有火,小便多数黄赤。
如三部脉都顶指,多数高压偏高。
但感冒发烧,全身有炎症也会出现三部脉顶指,可试血压鉴定。
如轻摸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阳虚怕冷或高压低;如深压只寸脉顶指,多心火大,多有心烦、心悸,少数左肺有火、咽干;如摸不到,多数心脏弱,心脏或心血管有病。
深压只关脉顶指,说明胃有火,食欲正常。
如深压摸不到,则是胃寒,食欲不佳,或有各种胃病。
如深压只尺脉顶指,说明左肾虚,多数有腿痛、无力等症状;如摸不到,则腿通气不畅。
重压两膝眼痛不可触,如果按摩的双足有了凉感,说明气已通,再压两膝痛立止。
如深压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是低压低或是阴虚体弱;如深压三部脉都顶指,则低压偏高。
(二) 诊右手轻压只寸脉顶指,绝大多数有头晕、头痛以及咽喉痛或耳有病;如轻压只有关脉顶指,说明多数胆有火、口苦,如不苦,食无味也系轻度口苦;或者是有胆结石或胆囊炎,可做B超检查。
如只尺脉顶指,多数是大肠有火,大便不成形,有结肠炎,少数便秘次数多;如摸不到,则为大肠寒,多数便秘或肠感冒。
如三部脉都顶指,多数高压偏高,或有感冒发烧及全身有炎症。
如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是阳虚、怕冷或是高压低。
如深压只寸脉顶手,说明多数右肺热,多有咽喉干渴。
如深压只有关脉顶指,说明肝火盛,易怒,易发脾气。
如只有右手尺脉顶手,不是腰痛(检查多数血沉快或有肾炎如抗连O高则是风湿腰痛)。
如不腰痛,就是背部有压迫感,胃有病。
如深压寸脉摸不到,多数肺弱或肺有病。
如关脉摸不到,多数肝有病。
如只尺脉摸不到,则是腰通气不好,如掐压后溪双足有凉感腰痛立止。
如三部脉深压都摸不到,多低压低或身体虚弱。
如三部脉深压都顶指,则低压偏高。
脉70次左右为特别正常,但快不超90次,慢不低于60次都属正常范围,超过则为不正常。
注:l、如深压只双手尺脉顶指,则为气血双亏。
古人讲气血双亏不能补,一见补药立即影响食欲。
如深压只双手尺脉摸不到,则为底脉断,不治,卧床病人多数近日可死。
如十二部脉都摸不到随时可死(无脉症例外)。
如按摩调不过来,请快速送医院,以免出现危险,慎之慎之。
如果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煤气中毒猝死,如体温正常,用心脑肺复苏法90%可抢救活,如体温已降速送医院,随时有危险。
2、老有少脉者死,如老年人十二部脉重压还跳动顶指,说明其生命不久矣。
如能调过来可继续治疗,可延长生命时间:如调不过来就让人家另请高明。
3、三跳一停一年必死,两跳一停随时可死,慎之慎之。
所以要特别注意,对重病人看着很危险,只要脉搏正常、有力,体温也正常,看着有危险实际危险很小;如果脉搏无力、体温又不正常,看着没危险实际危险很大。
如果在按摩中出现休克,四肢抽动,速向中指方向重补内关十八下,重拨合谷,迅速强掐十指根十指甲根两旁,迅速强掐十趾根和趾甲根及趾甲根两旁,最后掐人中,立即可以抢救过来。
千万不要先掐人中,如果是心脏引起的,如油灯没油猛一加油仅剩下的灯头反被浸灭就没救了。
但有的人脉太弱摸不准和不全面,所以还需以诊痛法、诊气法进一步诊断,才能使诊断达到与CT、B超、透视、化验95%的准确率。
如六十岁以下不管男女,长过长的眉毛超过多数眉毛二倍以上必患重病,可让病人每月拔两根,拔完为止。
连根拔,不要用剪刀剪,有利于治疗效果。
如在未病时提前拔掉,多数可避免重病的发生。
血压,高压看低压,高压240mmHG是红灯:而低压120mmHG是红灯。
所以,低压120mmHG随时可以出危险。
如按摩降不下来,请病人速到医院。
低压看高压,高压低于50mmHG则有危险,请注意。
如压差低于20mmHG是肾脏所致,治肾为主;压差大一倍是心脏所致,以治心脏为主。
如一手寸、关脉顶指,尺脉摸不着;一手尺、关脉顶手,寸脉摸不着,俗名叫“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病人最痛苦。
只有手足调通才能治好。
摸两手只有关脉顶指,寸、尺脉摸不着,俗名叫枣核脉,实际是气结胸,针、药很难治,按摩以治足为主,上下兼治。
发焦肺主皮毛,毛发在药中叫血竭,说明血已不能润发,以治生血为主,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耳焦耳主肾,多因房事过度,多患肝病而死。
左右双手关、尺脉都顶指,饮食明显减少手抄本《医道捷径》------ 脉诊我有一个手抄本《医道捷径》,是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本书以脉理为刚进行治疗,现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出来,行家们看看没有实用价值?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洪。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
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
临诊脉,贵沉静;勿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验脉症,病在某脏,在某腑,虚当补,实当攻,寒宜温,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接续。
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脉,八九十至将死期。
当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
7、心经浮脉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
归脾汤诗曰: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玄)丹参苓,归地天麦冬,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补心加石菖,开窍效更良,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心经沉脉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
(注:便指的是小便)导赤散诗:生地木通甘草稍,还有竹叶清上焦,数味清凉降实火,南方丙丁自然消。
逍遥散诗:(略)(注:原书此方有山楂一味)泻心汤诗:泻心汤中芩连黄,三味能泻是火强,大黄必须酒蒸用,至于芩连生无妨。
9、心经迟脉左寸迟,心经寒,抽愵冷颤,面色青,小便白,毛骨悚然,喜热饮,恶凉水,烈火不煖,真武汤,理中汤,附桂难免,不大寒,养荣汤,可保安痊。
(方剂略)10、心经数脉左寸数,心经热,热即是火,心属火,数属火,火上加火,或赤肿,或痒疡,无非火烁,归脾汤善能泻,火中之火,六味汤加归芍,渐渐消却。
11、肝经浮脉左关浮,肝经虚,木中无火,木无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管筋,筋挛脚弱,或结核,或瘰疬,肝气不和,只须用,七味饮,一方安妥。
七味饮诗:六味加桂名七味,辛以润之此方类,水能生木木自强,何虑肝经浮脉溃。
12、肝经沉脉左关沉,肝经实,郁而不伸;胸胁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伤肝,不荣筋,久则崩淋;每食后,吞酸味,如醋浸心,数般病,逍遥散,加入左金。
(吴萸炒黄连即为左金)13、肝经迟脉左关迟,肝经寒,冰里藏炭;不是热,用凉药,不得正权;浑身颤,二目闭,两手搦拳;腰又弓,脚又软,筋急拘挛;右归饮,八味饮,二方任拣。
14、肝经数脉左关数,肝经热,火又增火;上烁金,中凌脾,痰嗽形削;君不明,乱贼臣,助纣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灭贼伙;大剂子,六味汤,重加归芍。
15、肾经浮脉左尺浮,肾经虚,虚则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为痰;理中汤,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门衰,不能配简。
即当用,八味饮,补而逐痰。
(木香制半:木香制半夏。
八味饮:六味地黄汤加附子、肉桂)16、肾经沉脉左尺沉,肾经实,实则水聚;水不流,其余脏,何以济滋;二目赤,唇口糜,鼻无润滞;皮肤燥,咽咙干,二便且闭;四物汤,右归饮,重加六味。
17、肾经迟脉左尺迟,肾经寒,寒则水凝;水凝了,遇寒冬,必冻成冰;穿厚衣,近烈火,难忍寒冷;四肢厥,两唇青,小腹绞痛;用姜附,上肉桂,加入汤中。
诗曰:寒则凝滞热流通,大凡医家无不明,太阳一照冰霜解,不过二八与理中。
18、肾经数脉左尺数,数为热,热则水沸;水沸了,必横流,谁可遏阻;上涌痰,下滑精,曷其危笃;益气汤,知柏丸,清水补土;服二方,兼能养,其庶几乎。
(益气汤:指补中益气汤)(注:河南口音读“沸”不读fei 而读fu)19、肺经浮脉右寸浮,肺气虚,不能固表;不制木,不生水,反被火燎;空咳嗽,盗自汗,黄芪汤妙;木势盛,水势弱,惟肺可保;即速进,生金饮,两家和好。
诗曰:黄芪汤中归术芪,远志枣仁补骨脂,生金饮内有丹皮,参术归芍麦草地。
黄芪汤:当归、白术、黄芪、远志。
生金饮:党参、白术、当归、白芍、生地、麦冬、丹皮、甘草。
20、肺经沉脉右寸沉,肺气实,内热表寒;嗽声沉,咽微干,见饭懒餐;气不散,胸腹满,膨胀难堪;轻四君,重益气,二方可间;平肺散,生脉散,泻白三散。
(轻四君,重益气:轻者用四君子汤,重者用补中益气汤。
)诗曰:参苓青陈知味天,即是人参平肺散,生脉散中参麦味,泻白桑骨二皮甘,参苓术草四君子,益气加芪升麻当。
21、肺经迟脉右寸迟,肺经寒,寒难尅木;木过旺,反烁金,更凌脾土;脾土衰,不生金,金愈受苦;外不卫,表更松,贼风易入;也须将,生金饮,连进数付。
诗曰:金生水亦生,水生木火平,金宜木受制,不敢向脾凌。
22、肺经数脉右寸数,肺气热,清肃冷缺;伐肝木,肝难藏,痰嗽动血;鼻孔干,毛皮燥,大肠枯结;驱其子,来劝母,怒气可雪;甘露饮,清金饮,二方当啜。
甘露饮清金饮诗:天降甘露润万物,地气不生天气无,二地二冬苓壳草,枇杷茵陈共石斛,麦味汤中增枯芩,清金滋水病悉除。
甘露饮:生地、熟地、天冬、麦冬、茯苓、枳壳、甘草、枇杷叶、茵陈、石斛。
清金饮:甘露饮加黄芩。
23、脾经浮脉右关浮,脾气虚,难以消食;胃难纳,脾不磨,定成积滞;善治者,枳术丸,补消兼施;不得已,备急丹,中病即止;总不若,参苓散,无穷利益。
诗曰:枳术只两样,备急姜豆黄,参苓白术散,药味要说详,扁莲药苡砂,参术健脾强,还有苓甘桔,加陈引枣姜。
枳术丸:枳壳、白术。
备急丹:姜、巴豆、大黄。
参苓白术散:(略)24、脾经沉脉右关沉,脾经实,实则为郁;土即郁,不化食,久则作湿;湿盛了,变痰涎,呕吐不已;二陈汤,六君子,斯症妙剂;山楂肉,宿砂蜜,炒过神曲。
二陈汤六君子汤诗:陈半苓草名二陈,再加参术即六君,山楂神曲善消导,温经和胃宿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