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八课拿来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课件·第8课 拿来主义

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课件·第8课 拿来主义

外的工具。买办文人跟着吹捧帝国主义文化,文化界反动文人 的复古主义逆流使中华民族文化面临严重危机。为了促进革命 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 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 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文化 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和糊涂的观念。在革命文艺 阵营内部,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上,存在着两种错误态 度:割断历史 ——全盘否定;拜倒在古人、洋人脚下 ——全盘 接受。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 “拿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通俗形 象的新名词,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科 学态度。
第三单元
随笔杂文
人生只是一瞬,思想创造永恒。人活着,就应当思考。当 思考真正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时,思考的乐趣就成为生活中不可 或
缺的一部分。思考产生无穷的力量,正因为人会思考,才 诞生了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也决定了人类前行的方向。走 进本单元,我们会用另一种思维去探究文化发展、语言演变的 规律,我们会用全新的视角去诠释爱、生命、理想、信念的内 涵。学会思考,这样才会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只听到 一种声音只能说明整个社会思想水平的低下,听不到多种声音 的社会也就成了思想的荒漠。
的共同特点是融深刻的哲理于朴素的文字中,如智者静夜里的 独自私语,又似挚友与你促膝密谈,亲切自然,深沉悠远。 【师说· 单元所学】 本单元为随笔、杂文,属于论述类文体,是 2017 年新课标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必考内容,其中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 综合的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 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一般考查题型是客观选择题,有的省市是主观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ppt教学课件.pptx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ppt教学课件.pptx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赏析: 小诗本无题,是鲁迅于 1903 年在日本东京 弘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给他的挚友 许寿裳的。许寿裳在《怀旧》一文中,对这 首诗的内容有极其精练的概括:“首句说留 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园风雨飘 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 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从这首 小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爱国之 情、报国之志。
-8-
8 拿来主义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自诩.
脑髓.
譬.如

给.与 送给.

孱.头 孱.弱
读音 xǔ suǐ pì jǐ gěi càn chán
加点字
残羹冷炙.
1.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
8 拿来主义
学法提示
1.阅读杂文和随笔,可从理清作者的思路入手。作者的思路是文章内在的结构 骨架,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就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的观点。
2.要善于抓关键语句。杂文、随笔中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 要抓住这些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开头结尾的语句,它们往往是全文的观 点。
词语 kē 头 kē 睡
易错字 磕 瞌
词语 bié进 鱼 biē
易错字 蹩 鳖
3.解词语 (1)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指责;碰壁。 (2)自诩:自我夸耀。 (3)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4)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5)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课件

• 类比论证:将尼采自诩为太阳,只知给予而不 知取得,最后发了疯的事例进行类推,论证国 民政府如果只知道“送去”不知 “拿来”, 终将也会“发疯”。
• 对照论证:文章8、9段一正一反,有力地论证 了该如何“拿来”。
• 因果论证:即因为那样的原因,可以顺势得出 这样的结论。
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 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道贺,讨一点 残羹冷炙做奖赏。”
• 正因为具备了“拿来”精神,积极学习中国大唐文化,日本才有 了今天独一无二的日本文化;正因为具备了“走出去,引进来” 的“拿来” 精神,中国才有了如今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成绩;正 是借了“拿来主义”的光,一直被人诟病的网络游戏现在才能堂 堂正正地出现在我们大学的课堂……
•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同学们, “拿来主义”无时不有,无处不 在。只要我们能借助好“拿来主义”这双翅膀,青春的我们就能 “海阔千里凭鱼跃,天高万丈任鸟飞”!
为了打击敌人,澄清在对待文 化遗产这个问题上的种种错误思想 和观点,鲁迅写了这篇杂文,阐明 了批评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 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 确主张。
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 要指“五四”以来,那种精辟、 锋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 论文章。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 其创作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 刺向黑暗势力”。
作品介绍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 《坟》《二心集》《而已集》 《南腔北调集》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佳作评析
假如你是周树人的老师,请从文章 构思和语言特点两方面举例点评周 同学写的这篇《拿来主义》。
要求: 1.前后位组成小组进行评析; 2.时间为6分钟; 3.每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展示评析成果。

拿来主义PPT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

拿来主义PPT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

枪炮 炮制 别扭 别致
【答案】 (1)ɡěi
pá o辨析法 (5)他善于审时度 ( . (6) 他虽然取得了冠 ( . 言。
【答案】 (5)duó /dù (6)ɡuà n/ɡuān
)势,终于度 ( .
)过了难关。 ) 冕堂皇的语
) 军,但在获奖感言里并没有冠 ( .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最新调查显示,德国五分之一的企业在 圣诞节庆祝活动方面表现过于
吝啬 吝啬/吝惜),而企业老板说绝不会在培训员工方面_______( 吝惜 吝啬/吝惜) _______(
金钱。
(2)鼓吹· 鼓动 两者都有“宣传”的意思。 “鼓吹”①宣传提倡。②吹嘘。侧重于宣传。 “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 起来。侧重于结果。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如生
【答案】 翎/诩/栩/栩/翊 憋/鳖/蹩/弊 辨/辩/辫/瓣 粹/悴/淬/碎
第 3 步用词语 ——送你一双慧眼 (1)吝啬· 吝惜 两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 “吝啬”形容词,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贬义;后面不能带宾语。 “吝惜”动词,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多为中性词。 还可以用于财物之外的生命、力量等以及具体的物品。后面可以带 宾语。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nɡ 毛 lí 自xǔ xǔ xǔ 戴 yì n bià bià n n bià n 花bà 认 论 子 闷 biē 鱼biē 脚 bié 端 bì 国cuì 憔cuì 火 cuì 破suì
鼓动 鼓吹/鼓动) ①华为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思科等其他一些电信企业幕后______(
国会审查华为,借此破坏华为名声,从而给自身带来商机。
鼓吹 鼓吹/鼓动)产品功效,授课时还免费赠送鸡 ②他们在宣传单中大肆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8【教学课件】《拿来主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8【教学课件】《拿来主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研习第一部分
1、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 主义”? 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 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 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 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明确: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1)送古董.“不知后事如何”——有去无 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2)送古画和新画。 “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 , “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3)送梅兰芳。作者讽刺批 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修4
3.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明确:作者以尼采发疯作类比,说明 “只是送出去”是 愚蠢可笑的。“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 ”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 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如何理解“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的用意? 明确:这是欲抑先扬的笔法,表面上肯定,实质上否定。 明明要批判,却先做肯定,然后揭示这种“肯定”的荒谬 。这种欲擒故纵之法常用于驳论,叫做“归谬法”,也叫 “引申论证”。“丰富”“大度”在这里都是反语。 5.“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 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 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必修4
学习目标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3.8《拿来主义》课件

语文新人教版必修4:3.8《拿来主义》课件

•实行不通 •沦为乞丐 •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来拿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 拿来:主动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 (因果论证)
我来露一手
用选言推理论证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
发现一所 大宅子!
逃 跑
孱 头
放 火
昏 蛋
接 受
废 物
用文中的话回答: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3、“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什么?
8—9段论证“怎样‘拿来’”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大宅子”的态度 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 种?
“大宅子”——外国文化遗产
艺术特色
1、先破后立,破立结立 2、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 抽象、深奥的道理 3、语言犀利、幽默
再见
2揭出实质—媚外 3危害之一:经济衰败 4危害之二:主权丧失
鱼翅:吃掉 鸦片:送到药房 烟灯、烟枪:送进博物馆 姨太太:请她们走散
主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主义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揣摩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味
•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 光”。 • 2.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 一点进步了。 • 3.只有烟枪和烟灯……倘使背着周游世 界…… • 你能再找出几句来吗?
•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 •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 批判地继承
问题
文章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 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 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最 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课件
如今社会,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潮”、美剧等 大量外国文化的进入中国的形势,有专家就指出这 是文化侵犯,这回慢慢腐蚀青少年的心理。你是如 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鲁迅
(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 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 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 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 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 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 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文中的穷青年,对祖上阴功而来的“大宅 子”,有多少种态度呢?
大宅子
文化遗产
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比喻论证)
孱头
“怕给他的东西 染污了,
(请举例说明)
本文的语言艺术
• 讽刺辛辣, 妙趣横生
• 诙谐中见讥 讽,憎恶溢 于言表
反语:
•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 ,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 了。”
•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 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 见得大度。”
讽刺:
•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 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 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关于杂文
杂文古已有之,到20世纪 20-30年代,经过鲁迅的倡 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 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 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 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 丑陋,针砭时弊,求索真理, 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 为“匕首”或“投枪”。杂 文的特点:迅速反应现实生 活;短小锋利;幽默感和灵 活性;议论形象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共29张PPT)
送去 主义
实质
危害
“送去”、“送来”和“拿来”有什么 不同? 送去 —— 主动送去, 媚外求荣, 自欺欺人 送来 —— 被动接受, 没有选择, 大受其害 拿来 —— 主动挑选,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 (因果论证)
所以:我们要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鲁 迅
关于杂文
杂文古已有之,到20世纪 20-30年代,经过鲁迅的倡 导和垂范,成为独立的文体。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 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 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 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 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 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 为‚匕首‛或‚投枪‛。杂 文的特点:迅速反映现实生 活;短小犀利;富有幽默感 和灵巧性;议论形象化。
议 论 文 阅 读 的 一 般 流 程
文 —通篇浏览,了解文意,宏观把握
段 —梳理段落,明确关系,深化理解
文 —确定中心,了解背景,体会智慧 段 —明晰思路,赏析构思,体味严谨 语 —细察深意,品味技艺,把握风格
阅读课文并思考:
一、正音
自诩
残羹冷炙 脑髓 孱头 阿剌伯
给予
冠冕 譬如 羡慕
磕头
吝啬 女婿 蹩进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发现一所 大宅子!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列举了几种态度?是 怎样说理的?
喻 “文化遗产” “大宅子”
孱头 昏蛋 废物 拿来主 义者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辩证吸收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比 喻 论 证
占有挑选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占有挑
选”文化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
比 喻 论 证
什么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优秀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优秀课件(共43张PPT)

思考: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 的?
古董展览
闭关主义
枪炮打开大门
碰了一串钉子
送去主义
绘画展览
梅博士出国
卖 国 主 义
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 “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
读第3、4两段,想想“送去”是什么意思? 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
送去:指国民党政府所奉行的媚
外卖国政策和出卖主权等种种罪 恶行径。(九一八事变割让东北)
行了辛辣的讽刺,请找出相关语句,结合 语境,揣摩起其感情色彩。
(1).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 后事如何。 —在调侃中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 (2). 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进步”是反语,实为后退 。 (3得大度。 ——反动政府实际上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是 反语,深含蔑视、嘲讽之意。
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思考:第八段中的“大房子”比喻什么?
比喻文化遗产
思考:第八段中提到了三种对待文化 遗产的错误态度,他们分别是?
大宅子——文化遗产
怕: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进门—孱头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 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 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 “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 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 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 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 暗现实。
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
阅读第五至第九段,思考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3.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拿来主义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拿来主义 PPT课件

反对三种 错误态度 (破)
(取其精华, 使用(鱼翅) 去其糟粕) 存放(鸦片) 毁灭(烟枪烟灯 姨太太)
提出三种 正确方式 (立)
魯 迅
文章的前半部分有什么作用?
批判对外交往中的各种错误做法,为提 出“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作铺垫。
魯 迅
因果论证
因 “送去” :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为
“送来” :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其 害
所 以 “拿来”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魯 迅
拿 来 主 义
一味“送去” 破 人 听凭“送来”
媚外求荣,自欺欺 被动接受,大受其害

孱头 消极逃避 完全否定 破 昏蛋 拿来 废物 全盘接受 主义 占有 使用(鱼翅) 立 新人 挑选 存放(鸦片) 毁灭(烟枪烟灯
姨太太)
魯 迅
借鉴写法
1、层层推进,无可辩驳 2、选取典型,就近取喻 3、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魯 迅
拿来主义
鲁 迅
魯 迅
概括本文的基本论点。
对待外国文化要实行拿来主义。
魯 迅
说说“拿来主义”的含义。
对待外国文化(文化遗产) “要运用脑 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首先要勇于 “占有”(“拿来”),还要善于“挑选”,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有选择地为我所 用。
魯 迅
作者是怎样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魯 迅
谢谢大家
再 见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魯 迅
大宅子——
比喻(外国文化)
魯 迅
孱头 ——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比喻消极逃避
魯 迅
昏蛋 —— 不分好坏,一律烧光比喻彻底否定
魯 迅
废物 —— 欣然接受,大吸鸦片比喻全盘接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8.《拿来主义》课件2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8.《拿来主义》课件26页
指哪类人?
废物
崇洋媚外全盘西 化的投降主义者
思考?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 化遗产的?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比喻论证: 形象具体、浅显生动。

吃 掉 喻文化精华
翅 鸦

送药房
喻精华糟粕 并存的文化
大宅子里的遗产
烟枪烟灯
送,毁 掉
姨 太太走散
喻文化糟粕
喻腐朽 的封建文化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 产是:
孱头
第一种错误态度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
指哪类人?
害怕继承拒绝借 鉴的逃避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不分好坏,全盘否定
指哪类人?


盲目排斥的
虚无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不分好坏,全盘接受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思考: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 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 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
(2)“拿来”有什么方
或使用,或存来放”,或!毁灭
式(3?)“拿来”有何意
新主人新宅子
义(4?)怎样才能“拿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举例论证(1) 2.类比论证(3)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比喻论证(8、9)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4.对比论证(8、9)
——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 5.因果论证(全篇)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 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 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 花 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 本 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 漫 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 s 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74张PPT)

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74张PPT)
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
思考 文章结构
课文的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简要说说:前面4段讲的什么问题?后
面5段讲的什么问题? ◎第5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前面4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
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 后面5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背景介绍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 “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 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 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 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 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 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
分析“送去主义”的实质、做法和后果
实质——国语民言政犀府利的、卖幽国默政,策讽刺强烈:
做法——只“是捧送”出刻去画恭敬的媚态,

后 作果 者的——态亡度却怜国:一,“灭否路 可几种定张 鄙张,送扬 可”祸去, 笑显延主见 。得子义得相孙多当么贫寒乏伧,可
“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
(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 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 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大宅子
文化遗产
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 产”。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孱头
第一种错误态度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8拿来主义课件

喻体
鱼翅 鸦片
本体
外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外国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 外国文化中没有使用价值但适当保 存一点可以作反面教材的部分 姨太太 外国文化中反动腐朽应该完全摒弃 的部分
课外拓展: 眼下对待美国大片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好莱坞梦工场的美国导演们一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 《拿来主义》,他们却深得拿来主义的精髓:尊重、 喜爱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融合了众多功夫片的技 巧,还为阿宝设计了最典型的中国化背景:山水、庙 会、面条摊子,他练的是功夫,受伤了去针灸,连阿 宝一手端数碗面条的架势也像是地道的中国“店小 二”。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又善于创新。将中国文化用栩栩 如生、丰富变化的动画效果来呈现出来;阿宝的形象 又有美国式的个性、自由、可爱、乐观、幽默、励志。

(xǔ) (gēng) (zhì ) (guān miǎn)

(suǐ)
自诩 残羹冷炙
(bié )
冠冕堂皇
骨髓
(lì n sè )

(cà n)
吝啬 蹩 孱头 崇尚,重视 礼尚往来:. (pì ) 自诩:. 自我夸耀 譬如:比如。
1.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用这个格式来回答: 反对 ———— 提倡 ———————— 2. 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 谈的?从外国“拿”什么呢? 3、请大家找出在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 些主义?各有怎样的危害?(填表)
喻体
鱼翅 鸦片
本体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喻体
鱼翅 鸦片
本体
外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喻体
鱼翅 鸦片
本体
外国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外国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
No Image
No Imag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运用· 点拨] 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了走别人走过的路, 我们以为不用披荆斩棘,不用摸索前行,会是 安逸舒适的一段旅程。然而,我们却总是忽略 了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 的脚印。正如那句俗话一样:第一个吃螃蟹的 人是勇士,而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却是庸人。所 以,在前进的道路上唯有创新、另辟蹊径,我 们才能开拓出一片更加明亮的蓝天。
2.马军:用手机应用向污染宣战 2015 年 4 月 17 日, 民间公益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获得 关注全球问题的“斯科尔社会企业家奖”,成为首个获该奖的中国人。 过去九年,马军和他的团队专注于一件事——将污染信息公之于 众。他认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全民参 与, 为此, 他创立了“蔚蓝地图”APP, 以最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引导大家用手机监督、促进环保。这款 APP 目前能提供全国 380 个城 市的空气质量等,已有超过三百万人次的下载量。通过公众使用,此 款 APP 以“互联网+环保”的方式,形成民众与政府部门及污染企业 的良性互动,促使环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这种创新方式让很 多外国友人耳目一新,更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民众和政府对环保的重视。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பைடு நூலகம்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3.名言警句 (1)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 罗兰 (2)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张大千 (3)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4)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镜。——罗丹 (5)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爱因斯坦 (6) 后代人抛弃了前代人的事业,如同抛弃了几条搁浅的 船。——亨利· 梭罗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杂文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主旨及“拿 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1.联系背景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品味作者幽 理解重要词 默犀利的语言风格 2.学习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的含义 考点提炼
能力 目标
情感 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正确对待文 目标 化遗产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