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定理

合集下载

第三章 H-O定理及其他

第三章 H-O定理及其他
5
3.2.2 基本概念
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之前, 先引入几个重要概念: 等产量曲线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6
(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线是指在技术水 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 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 产要素各种组合点的连 线。假设我们生产商品 X时投入了两种生产要 素,即资本(K)和劳 动(L),图3.1即为一 条性质良好的等产量曲 线。
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消费的影响
P(千元) P0=2 P*=1 进口M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0
S1
S0 = D0
D1
数量
结果: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
18
(三)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价格(千元) P*=1 P0=0.5 需求曲线 出口(X) 供给曲线
w X = PX • MP L ( ) ( ) ()
rY = PY • MP K ( ) () ()
34
3.5 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 (1973年诺奖的主)在美国 《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 发表了一篇文章 ,利用美 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 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 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 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 论。
12
注意
1、不能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绝 对量来衡量产品的要素密集度,而是1单位劳动 所需要的资本(K/L)
1单位X
1单位Y
K 3 2
L 12 2
K/L 1/4 1
2、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对X来说, 它相对于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Y而言则是相 对于X来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型 产 密 品 集 动
为 劳
型 产 品
当上述两式都满足时,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两 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保持不变,结果X部门的生产扩大,而Y部门 的生产则下降。如果是劳动总量增加,资本总量不变,则同样的 道理,Y部门的生产将扩大,X部门的生产将下降。
本 密 集
为 资
K K1 X
E´ X´ E 要素变动 ,X Y两个部门的要 素 不变, OX´ OY´分 两个部门的 产 。
(二)贸易后
B´ C B
X
因为PA<PB,所以A 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 较优势,而B国在Y产 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A国在A点、B国在A´ 点生产、消费。 开展贸易后,A国生产由 A点下移至B点生产,B 国则由A´点上移至B´点 生产,然后通过贸易, 最终在C点消费。
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模式
发达工业国家的出口/进口比率(1979年)
价格定义法
假设工资率(W)表示劳动的价格,利率(r) 表示资本的租赁价格,W/ r则代表劳动力的相 对价格,若(W / r)A> (W / r)B,即劳动的 相对价格在A国高于B国,则称A国为资本丰富 国,B国为劳动丰富国。同样,决定一国是否 是资本丰富,并不是看r的绝对水平,而是看 w/r的大小。
第二节 H-O理论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价格差异 如前物质定义法所述,在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 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两国X和Y两种 商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两国供给 方面的差异,可通过考察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偏向性 来直观地加以判断。 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对偏向于X商品,这意味着在相同 的相对价格下,A国在X商品上的相对供给能力高于B国, 而B国则在Y商品上相对供给能力高于A国。 结论:资本丰富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 强,劳动丰富国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 强。

3章 要素禀赋论

3章 要素禀赋论

第四节 特定要素模型
结论:
经济由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时,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 提高会提高该部门特定要素的真实报酬,减少进口部门特 定要素的真实报酬,并且它对可流动要素的真实报酬的影 响无法确定。
第五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1953年里昂惕夫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文章。在文章中,他运用自己首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并 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 试图证明H-O模型的正确性。根据人们的一般直觉,美国是资本 比较丰富而劳动力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H-O模型,美国应出口 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令人震惊。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 是14010美元/人,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例是18180美元/人。 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高出 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这就是著名的 里昂惕夫之谜。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H-O定理
三、对H-O模型的评价
H-O模型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首先,H-O模型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的。这一 点与现实更加接近。 其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 上的,H-O模型假设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 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异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从而是 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
第四节 特定要素模型
考虑到要素供给的限制并假定所有要素充分就业,必有:


R RX
S SY
L LX LY
(3.3)
(3.4) (3.5)

H-O理论及两个推论一个例子

H-O理论及两个推论一个例子

H-O理论及两个推论一个例子1、H-O理论2、S-S理论3、Rybczynski theorem(要素的累积)4、immiserising growth(Rybczynski theorem的运用)5、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Leontief paradox and explanation)1、H-O理论(A)预备知识(preliminary knowledge)(B)前提假设(assumption)(C)模型推导(model)(D)结论(conclusion)(A ) two concepts(Factor endowment and Factor intensity)Factor endowment: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一国拥有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 资本存量与劳动存量的比值:K r L=,称为劳动的资本配比率。

A B r r >时,称A 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 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Factor intensity: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X X X K L ρ=,YY YKL ρ=当X Y ρρ>时,称X 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 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要素密集度的性质说明图结论:(补充)(B )前提假设(assumption) 1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kx=Kx/Lxky=Ky/Ly kx>ky 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2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3规模收益不变;4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6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7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8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9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h-o定理

h-o定理

h-o定理
H-O定理: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或是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已过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的商品,进口该国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的商品。

H-O-S定理:两国间开展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相等这一趋势被称为价格均等化原理。

S-S理论和雷布津斯基定理都是H-O理论的推论,雷布津斯基定理放宽了H-O定理的假设,H-O定理建立在一国的要素总量不变的基础上的,但是在现实中,一国的要素数量经常发生变化,雷布津斯基通过对单一的扫苏增长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和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也是放宽了H-O模型的假设。

具体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

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

扩展资料:
H—O理论体系包括包括三个定理,分别说明三个问题:H—O定理说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格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各国要素价格的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H—O定理又称专业化分工定理、贸易格局定理、要素比例定理或要素贡献定理。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各国应该多生产并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或者更简洁地说,各国要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这就是H—O定理。

要素禀赋----H-O定理

要素禀赋----H-O定理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H-O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
里昂惕夫之谜
H-O理论
一、基本概念
1、要素禀赋:(针对国家而言)指一国拥有各种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 、资本、土地、技术、管 理等的丰歉。一国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 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低于别 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 反之,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 所占比例小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 高于别国 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 对稀缺。
L
要素价格均等化
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
w PX MPLX PY MPLY r PX MPKX PY MPKY
由上式可以得到
w PX r PX
MP
LX
MPKX
w PY r PY
MP
LY
MPKY
要素价格均等化
上升时,即 PX MPLX PY MPLY ,要素流向X 部门。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增加对较多的资本和较少 劳动的需求,而Y释放较少的资本和较多的劳动,因此 DK>SK,DL>SL,所以资本的价格(利率)上升,劳动 K 的价(工资率)下降,同时厂商生产使用的 L 会发生变 K 化,用便宜的劳动代替昂贵的资本,因此 L 就会下降, 相当于资本投入的减少,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资本 的边际产出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出减少,即 r 、 r 均 PX PY w w 上升, 、 均下降。
L需求减少 K需求减少 L需求增加
K供给既定 L供给既定 K供给既定 L供给既定
r上升 w下降
进口X
出口Y
r下降
w上升
国际贸易倾向于缩小两国间工资和利率的差距,最终使两国 间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趋于一致。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三、H—O—S定理
H—O—S定理:国际贸易引起的商 品流动实际上可以代替生产要素的 流动,最终导致各国同质要素价格 达到均等化。
均等化的假设:
两国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思 考(1)
过去20年中,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 易加大了美国工资的不平等,由此美国政府 应限制贸易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解决呢?
注意;这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一种 商品的密集度与其投入要素的绝对量无 关,只与相对量有关。
思考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 地要高于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但 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贵 而劳动力便宜,人们用于养牛的人均土 地通常比美国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 更少。我们是否仍然可以说,与种植小 麦相比,养牛业是土地密集型?为什么 是或不是?
口替代商品中要素含量之比,即K/L的数值。 5、验证结果:“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二、补充——谜的解释
The Leontief Paradox
美国生产百万美元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 所使用的 资本与劳动的比较(1947年)
出口商品 进口替代商品
资本 劳动 资本/劳动(美元/人)
5、商品的最终需求
四、正式的赫克歇尔—俄林模 型
Y
120
国家2
70
A’ 国家1


A
Pa
Pa’
Y
120 B’
70
E=E’Ⅱ
C’
B
C
Pb =Pb’
0
0
50
130 X
50
130
X
∵ Pa<Pa’ ∴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 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H-O定理的数学推导

H-O定理的数学推导
令p P = = wr X P Y , w 由于要素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所以各部门的要素报酬相等。因此:
∂X ∂Y = PY × ∂L ∂L ∂X ∂Y = r= PX × PY × ∂K ∂K w= PX ×
所以有:
= w
从而:
w ∂X ∂L = = r ∂X ∂K
f x ( k x ) − f x′ ( k x ) f x′ ( k x )
= p MP = f y′ ( k y ) f x′ ( k x ) ,这就证明了 H-O 定理。 KY MP KX
4. 当 A、B 两国开放贸易时,A 国出口 X 商品,B 国进口 X 商品,A 国 X 商品的相对价 格上升而 B 国 X 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当两国 X 商品相对价格相等时,两国贸易达到 平衡。由于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存在严格的单调递增关系,因而,两国商品相 对价格相等, 也就意味着两国要素相对价格相等, 这也就证明了 H-O-S 定理的一部分, 即要素相对价格的均等化。 5. 在假定两国使用相同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必然有: wA = wB 。这就证明 了 H-O-S 定理的另一部分,即要素的绝对价格均等化。
资本的边际产出则为:
∂F ( K X , LX ) ∂LX f x ( k x ) ∂X = = ∂K X ∂K X ∂K X 1 ′ = L = f x′ ( k x ) X f x ( kx ) L X
而 Y 产品的生产中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出分别为:
∂Y = f y ( k y ) − f y′ ( k y ) k y LY ∂Y = f y′ ( k y ) ∂KY
所以在 X 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的边际产出为:
K ∂X ∂k = f x ( k x ) +k x ) + L X f x′ ( k x ) − X 2 (L ) ∂L ∂LX X = f x ( k x ) − k x f x′ ( k x )

简述 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

简述 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

简述 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h-o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h-o定理是H-o定理的特例,用基本假设h-o定理: 1、对任意有限集合A,存在一个从A到H的单射; 2、对任意开区间I, H与I是紧密不可分割的; 3、存在一个映射F: I →A,使得对每一个C∈I, f(c)能从I →A。

h-o定理的推广包括( 1) h-o定理在有限集内是正确的;( 2) h-o定理在无穷集内也是正确的;( 3) h-o 定理在某些情形,如等价类上是错误的。

h-o定理应用举例h-o定理:所谓h-o定理是指对于任何一个集合A,存在一个集合H,使得对任意开区间I, H与I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即对于任何一个实数c, h-o定理的逆命题是正确的,并且任何一个非空有界实数g,都可以写成一个从A到H的双射,即: g: I→H。

由于H的子集在I上是紧密的,而H是I的紧密补,故h-o定理还说明:( 1)H和I是互相紧密不可分割的;( 2)任何一个有界实数g都可以写成一个从I到H的双射。

h-o定理的逆命题为:对任何一个开区间I,H与I是紧密不可分割的。

H是I的紧密补。

h-o定理的推广包括( 1) h-o定理在有限集内是正确的;( 2)h-o定理在无穷集内也是正确的;( 3) h-o定理在某些情形,如等价类上是错误的。

h-o定理应用举例1、对于任意一个连续函数f:X→X0,设g: I→X,则h-o定理断言:对任意一个开区间I, H与I是紧密不可分割的。

H是I的紧密补。

2、对于任意一个集合H,从H到I的映射的存在性。

3、任意一个有界集合的子集在其自身的紧密子集内的不可分性。

4、有界闭区间I上紧密集的概念。

h-o定理应用举例5、有界集合的子集在其自身的紧密子集内的紧密性,即任意一个非空有界集合的子集在其自身的紧密子集内的紧密性。

6、有界闭区间I上的紧密集的概念。

h-o定理定义和例题1.请写出连续函数f: X→X0的集合,并证明它在区间I上是连续的。

简述 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

简述 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

简述 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及主要结论。

h-o定理是凯勒在1953年证明的,它是在解决某些有关图灵机和计算复杂性的问题时提出来的。

h-o定理包括5个基本假设和4个重要结论。

h-o定理由一个基本假设及五个主要结论构成。

第一个基本假设(h)是,每一个机器(H)、每一个处理(o)、每一个算法(P)以及每一个程序(CP)都有H*O+P*CP这样一个数量上界(universal upper bound)。

我们将其简称为h-o定理。

从这个h-o 定理可以看到, H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整个算法的性能影响很大。

当H=O时,称此算法具有递归特征(recursion-character)。

对于给定的机器类型,用任何一种有效的算法,能够将该机器从一个输入状态转移到另一个输出状态,则称该算法具有层次特征(hierarchy-character)。

H*表示了算法与O间的一个指数关系,即递归性是以O为度量标准的。

当H* = 1时,称H是完全的或穷举的。

(So rchip,穷举)。

h-o定理的第二个基本假设(o)说明了:在有限步骤的局部搜索中,每一个有穷自动机(LON)、每一个算法(PIC)以及每一个程序(CP)的性能优于或者劣于对应的某一个机器、算法、程序。

当o=1时,称此算法具有可行性(feasibility)。

算法的可行性实际上就是指算法所求得的输出结果有意义,即解的收敛性。

h-o定理的第三个基本假设(o)说明了: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程序的步长或增加工作量来改变上述有穷自动机(LON)、有穷算法(PIC)以及有穷程序(CP),使其更接近一个随机算法(PP),将有更高的可行性。

h-o定理的第四个基本假设(o)说明了:在不同的算法之间进行选择,当设计者需要考虑诸如时间、空间或复杂度等方面的限制时,选择那种算法对系统的总体性能更好。

当o=1时,称此算法具有可分性(divisibleity)。

(Equivalence)。

h-o定理的政策意义

h-o定理的政策意义

h-o定理的政策意义
HO定理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经济中不同种类的资本(或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政策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投资多元化:HO定理认为,不同的资本类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鼓励投资多元化,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等等,以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

2. 改善教育水平:由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强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

3. 技术创新: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政策制定者应该鼓励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以提高技术资本的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4. 改善资源配置:HO定理认为,资源的投资应该有选择地投入不同的领域,以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本。

政策制定者应该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引导资本的流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5. 加强国际合作:HO定理认为,国际间存在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因此可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不同类型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经济发展的共赢。

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贸易,推动全球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Chapter5H-O定理

Chapter5H-O定理
两国使用相同技术。 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商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市场完全竞争。 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没有运输成本、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充分就业。 贸易是平衡。
5.3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和生产 可能性曲线
三、H—O—S定理
H—O—S定理:国际贸易引起的商品流 动实际上可以代替生产要素的流动,最 终导致各国同质要素价格达到均等化。
均等化的假设:
两国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贸易使两国商品价格相等。
思 考(1)
过去20年中,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 加大了美国工资的不平等,由此美国政府应 限制贸易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解决呢?
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劳动供给大于需求
资本价格上涨 劳动价格下降
两部门资本-劳动比都下降
MPK上升 MPL下降
资本的实际价格上涨,资本所有者受益 劳动的实际价格下降,劳动力所有者受损
二、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 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 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或 报酬则下降。
(3.3) (3.4)
3、商品价格变化对要素名义价格的影响
PX上升 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 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Y部门是劳动密集型
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劳动需求小于供给
资本价格上涨 劳动价格下降
两部门资本-劳动比都下降
4、商品价格变化对要素实际价格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PX上升 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 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Y部门是劳动密集型

简述h-o定理

简述h-o定理

简述h-o定理:要素相对富裕度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生产成本的差异又是导致了不同国家贸易前相对价格不同的原因。

这种商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转化为两国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而商品的绝对差异才是两国间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

各国都倾向于生产其要素相对富裕的产品并且出口,并且进口其国内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

H-O定理的基本假设: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与B),只有两种生产力要素(劳动力L和资本K),生产两种商品(X与Y) 2.两国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函数相同。

3.在两国中,商品X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4.在两国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5.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7.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8.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却完全不能流动。

9.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限制。

10.两国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

11.两国的贸易是均衡的。

第5章H-O理论

第5章H-O理论

4-3对H-O理论的说明
图5-4(P93)。 条件:2国需求偏好相同。 无贸易条件下,2国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为
A和A* 。 无差异曲线I与2国的切点A和A* 确定了2国
孤 为P立A均* 。衡由的于相P对A﹤商P品A*价,格A,国A在国商为品PXA,上B有国优 势,B国在Y上有优势。
比较图5-4和3-4(P49)。在图3-4中,由 于2国生产可能曲线由于2国需求偏好不同 而变得更大,这使得2国的孤立均衡相对价 格之间的差异要比5-4中所表示差异更大。 但另一方面,需求偏好差距大也使得互利贸 易成为可能。
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 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的劳动价格 比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X时(劳动密 集型产品)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产品) 时,对劳动的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
高工资;对资本是需求下降,从而降 低利率。而B国刚好相反。
Y B’ B

贸易使一国福利整体提高 贸易使出口产业要素所有者收入改善
Y A国
Y B国
A B
B A
X
X
李嘉图模型没有说明贸易后不同国家之间同质生
产要素价格(收益)的变化。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将在上述 三方面对李嘉图模型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贸易理 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2、 H-O理论的假设----一组相关的
假设条件
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理论的基础 上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H-O MODEL 是一棵根深叶茂的理论巨树。
(1)、2-2-2模型(规模相当的两国,X和Y商品,劳动 和资本两种要素)
(2)、两国在同一种商品生产中采用相同的技术(只要要素价格在两 国相同 则两国生产同一商品的要素配搭比例相同)

h-o定理的主要内容

h-o定理的主要内容

h-o定理的主要内容
题目
简述H-O定理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答案解析
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模型。

(1)基本内容: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

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2)评价:①理论贡献:贸易产生的基础或原因由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发展成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分析框架由单要素模型发展成为两要素模型;弥补了古典理论缺乏需求分析的缺陷;采用总体均衡分析方法对贸易所得及其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长期内,新古典理论发展了隐含在古典理论中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

②局限性:赫-俄模型的某些前提假设条件不切实际;赫-俄模型把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禀赋条件不够严谨。

简述H-O定理的核心内容

简述H-O定理的核心内容

简述H-O定理的核心内容
H-O定理,也被称为水分子中氢键的方向性规则,是描述氢键形成方向性的一个定理。

其核心内容可以简述如下:
H-O定理指出,在水分子中,氢键形成时,氢原子的方向偏离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连线,指向相邻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密度最高的区域。

换句话说,氢键的方向性主要由氢原子的位置决定,它倾向于指向周围电子密度较高的区域。

这一定理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以下几点总结:
氢键形成时,氢原子的方向会偏离与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连线。

氢原子会指向周围电子密度较高的区域,通常是相邻水分子的孤对电子密度最高的位置。

H-O定理对于理解和解释水的特性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涉及氢键的水合反应、水的溶解性、水的特殊性质以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H-O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俄林(BertilGOhlin

H-O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俄林(BertilGOhlin

H-O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俄林(Bertil G.Ohlin,1899-1979),瑞典籍经济学家,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主要著作为《域际和国际贸易》(1933)。

因其理论采用了其师赫克歇尔(E.F.Hecksher,1879-1952)的主要论点,因此,该理论又称H-O理论。

二、要素禀赋的含义要素禀赋是指要素的天然供给状况。

三、H-O理论的基本假设–两个国家,两种同质商品,两种同质投入,其中两个国家的初始水平相对有差异,且固定不变。

–各国各种商品的规模收益不变。

–两国的技术相同,即同一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但对于任一个要素价格比,各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相同。

–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在一组给定的商品价格上,对任意的收入水平,两种商品是等比例消费的。

–两国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要素在各国完全流动,在国际间不流动。

–不考虑运费。

–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

四、H-O理论模型2-2-2–两个国家:A和B–两种商品:X和Y–两种投入:K和L(资本和劳动)五、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内某种要素相对于另一国的拥有状况。

它通过该国与另一国在同样两种要素的比较上反映出来。

要素丰裕度有两种表示方法:⒈实物定义设K和L分别表示资本量和劳动量,若K A/L A>K B/L B,则称A国为资本丰裕国家,而称B国为劳动丰裕国家。

该定义表明:–资本量绝对少的国家只要其K/L比值大于资本量绝对多的国家的同一比值,该资本量绝对少的国家仍为资本丰裕国家。

–在两个国家、两种要素的例子中,如果其中一国是资本丰裕国家,则另一国一定是劳动丰裕国家。

⒉价格定义设r和w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价格,若r A/w A<r B/w B,则称A国为资本丰裕国家,称B国为劳动丰裕国家。

实物定义与价格定义一般而言是不同的。

H-O模型分析中排除了这种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可能性,因为该模型分析已经假设:–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两国的技术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