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观念:认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的时空特征,画知识轴 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变化 的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培养有效解读 材料,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认识到中国近代化的曲折性 和长期性。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
低的民众的变化。 2.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
C.轻工业 D.造船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A.东北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 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末 ②内容: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 上“实业救国”道路。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 亡图存的重任,推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3.热潮 (1)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2)概况: ①时间:辛亥革命后 ②内容: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4.短暂春天 (1)原因: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从地区上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变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概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 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及电话、电报相继传入中国。 (2)作用: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 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 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 被誉为近代中国铁路之父。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 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产生 (1)原因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②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如上海发昌机器厂等。 (3)意义:①中国产生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 ②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初步发展 (1)原因: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④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 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 ①时间:一战期间 ②内容: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四) 5.受挫: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6.夹缝中顽强挣扎 (1)原因 ①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②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概况 ①时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②内容: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总体上比较落后。 2.从行业上集中于轻工业。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抗日战争胜利后
B.大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
二.简答题 简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结构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产生(1)原因(2)概况(3)意义 2.初步发展(1)原因(2)概况(3)影响 3.热潮(1)原因(2)概况 4.短暂春天(1)原因(2)概况 5.受挫:原因 6.夹缝中顽强挣扎(1)原因(2)概况 (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1.2.3.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变化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1)概况(2)作用
2.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辫、废缠足、废除跪拜礼和老 爷等称谓 (2)饮食、服饰、婚丧及休闲娱乐方 式的变迁 (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 1.不平衡。 (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 变化。 (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 的变化。 (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 的变化。 (4)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 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
2.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1.不平衡。2.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
低的民众的变化。 2.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
C.轻工业 D.造船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A.东北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 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末 ②内容: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 上“实业救国”道路。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救 亡图存的重任,推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3.热潮 (1)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2)概况: ①时间:辛亥革命后 ②内容: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4.短暂春天 (1)原因: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从地区上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变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概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 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及电话、电报相继传入中国。 (2)作用: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 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 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 被誉为近代中国铁路之父。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 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产生 (1)原因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②内容: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如上海发昌机器厂等。 (3)意义:①中国产生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 ②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初步发展 (1)原因: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④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 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 ①时间:一战期间 ②内容: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四) 5.受挫: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6.夹缝中顽强挣扎 (1)原因 ①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②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概况 ①时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②内容: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总体上比较落后。 2.从行业上集中于轻工业。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抗日战争胜利后
B.大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
二.简答题 简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结构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产生(1)原因(2)概况(3)意义 2.初步发展(1)原因(2)概况(3)影响 3.热潮(1)原因(2)概况 4.短暂春天(1)原因(2)概况 5.受挫:原因 6.夹缝中顽强挣扎(1)原因(2)概况 (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1.2.3.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变化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1)概况(2)作用
2.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辫、废缠足、废除跪拜礼和老 爷等称谓 (2)饮食、服饰、婚丧及休闲娱乐方 式的变迁 (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 1.不平衡。 (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 变化。 (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 的变化。 (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 的变化。 (4)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 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
2.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1.不平衡。2.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