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sychology 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内容:(1)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 b.情绪和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2)人格: a.意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4.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并用于临床实践(2)研究患者心理特征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制(3)探索护患关系及其改善(4)探索优秀护理人才的心理特点,探索培养途径nursing care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患者健康或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的活动。

第二章基础理论1.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1)自我实现论(2)顶峰体验罗杰斯人有实现的趋向,人性基本可以信赖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巴普洛夫及其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和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及其社会认识论,自我效能理论3.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需要模仿的行为规范是基础(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被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4.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要点:(1)知觉疾病易感性:是个体对危险行为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疾病可能性的敏感程度(2)知觉疾病威胁:是个体对危险行为后果和疾病危险性的预期(3)知觉健康行为益处:是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能带来好处的预期(4)知觉行动阻碍:是对采取行动所付出代价和遇到的困难预期(5)行动线索:实现行为改变的策略(6)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者采纳建议,实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的可能性高。

护理心理学作业题(共四章)

护理心理学作业题(共四章)

第三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一、选择题1. “护士角色人格”区别于“角色人格”概念的关键词是 EA.相似性 B.特异性 C.职业性D.灵活性 E.适应性2. 护士最黯淡的历史形象主要发生在 BA.15-19世纪 B.16-19世纪 C.16-18世纪D.15-18世纪 E.15-16世纪3. 将特质区分为3个交叉重叠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CA.霍莱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D.艾森克 E.弗洛伊德4.属于护士角色人格内涵的词汇是 AA.忠于职守 B.崇高 C.坦诚D.无私奉献 E.善良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及其 DA.权威性 B.主动性 C.变通性D.主导性 E.灵活性6.个体的成就机动与其成正比的内容包括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 AA.工作能力 B.价值观念 C.社会期望D.他人嘉许 E.气质类型7.个体人格特质于角色特质彼此重合的匹配模式是 CA.最少见的 B.最理想的 C.最协调的D.最常见的 E.最灵活的8.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可称为 DA.道德教育 B.主旨教育 C.特色教育D.优势教育 E.符合教育9.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特色教育需遵循A.高效原则 B.强化原则 C.随机原则D.同步原则 E.补缺原则10. 可操作性系统模拟训练不适用于A.言谈举止 B.人格特质 C.职业仪容D.情绪调控 E.情景模拟11. “形成专业共识”的举措属于A.优势教育 B.模拟教育 C.特色教育D.分层教育 E.符合教育12. 以下人群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是A.精神科医生 B.护士 C.儿科医生D.外科医生 E.妇产科医生13.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其A.个体特质 B.职业心态 C.嘈杂环境D.工作压力 E.成就动机14. 考虑护生的知识面、成就动机等差异的教育是A.优势教育 B.模拟教育 C.特色教育D.分层教育 E.符合教育15. 护士的合乎理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情感活动体现其A.情绪调控能力 B.同情心 C.职业道德D.忠于职守 E.爱心16. 一位年轻的心肌炎女患者,即将出院的一次服药中,骤听护士惊呼其所属床号的药发错了,随即倒地抽搐,继而发生室颤,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我们所讲授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本课程应涵盖了当前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趋势等内容。

引导护理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及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理论框架,产生职业归属感,对护理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5学时知识点:一、国外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0.5学时知识点: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第三节护理专业 0.5学时知识点:一、专业的特征与护理专业二、护士专业的工作范畴三、护士专业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护士角色及素质 0.5学时知识点:一、护士的角色二、护士的特征要求三、护士的资历要求与分类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本章小结重点: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护理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护理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护理心理学各章节重点护理心理学是指将心理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帮助护士了解和应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问题。

以下是护理心理学各章节的重点概述:第一章:护理心理学概述- 介绍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

- 强调了护理心理学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供全面护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人类发展与护理- 探讨了人类的生命周期,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 强调了护士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患者需求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第三章:应对与适应- 研究了个体面对压力和逆境时的应对机制和适应能力。

- 介绍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应激反应等。

- 教导护士如何识别和应对患者在应对和适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第四章:情绪与心理健康- 探索了情绪的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

- 强调了护士对患者情绪的敏感度和理解,以及如何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

第五章:文化与健康- 研究了文化对健康和疾病概念的影响。

- 强调了护士在跨文化环境中提供全面护理和考虑患者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第六章:社会影响与家庭- 探讨了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和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 提供了护士在支持患者家庭和社交网络方面的指导和技巧。

- 强调了护士在社会支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第七章:患者教育与心理护理- 强调了患者教育对于患者自我管理和康复的重要性。

- 提供了护士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方面的指导和技巧。

第八章:临终关怀与终身关怀- 探讨了临终关怀和终身关怀对于患者和其家人的心理影响。

- 提供了护士在提供临终关怀和终身关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包括沟通、痛苦管理和心理支持。

第九章:心理障碍与护理- 研究不同心理障碍的定义、症状和诊断。

- 强调了护士在评估、支持和协助患者的心理障碍治疗方面的角色和责任。

护理心理学的各章节重点主要涉及心理发展、应对、情绪、文化、家庭关系、患者教育、临终关怀、心理障碍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回应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护理心理学》课件

《护理心理学》课件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将逐渐普及化, 为更多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THANKS
感谢观看
ABCD
提供心理支持
医院和护理管理部门应为护士提供心理支持,如 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培训等。
加强团队协作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护士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06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与展望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语言 、表情等来了解其心理状态 ,是护理心理学中常用的研 究方法。
良好的沟通技巧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安慰。
A 稳定的情绪
护士应具备稳定的情绪,能够应对 工作中的压力和紧急情况,保持冷
静和沉着。
B
C
D
敏锐的观察力
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 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需求,为患者提 供及时的护理服务。
总结词
心理生理学理论关注心理活动与生理反应之间的联系,认为情绪、认知和行为都会影响个体的生理状 态。
详细描述
心理生理学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等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态和生理反应,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03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护 理中的应用
提高心理护理效果的策略与建议
培训专业护理人员
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培训,提 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合作, 共同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完善护理设施
定期评估与反馈
提供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以及必要的 心理疏导设备。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护理心理学心理护理(新版)PPT课件

护理心理学心理护理(新版)PPT课件
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 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定 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 缓解病人不良心理活动状态和行为,促进疾 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心理护理是将医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护理实 践。
6
心理护理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护理,指不拘泥于具体形式、给 病人心理活动以积极影响的护士的一切言 谈举止。 狭义的心理护理,指护士主动运用心理学的 理论和技能,按照程序、运用技巧,把病人的 不佳身心状态调控至最适宜身心状态的过 程。
17
个性化心理护理
目 标 要 求
针对病人的个性,解决个性 化的心理问题 准确了解病人在疾病过程中 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因人 而异的有效对策,迅速解除 病人的严重心理负荷
共性化心理护理
用来解决病人的共性心理 问题 善于归纳和掌握同类病人 心理问题的规律,对潜在 的心理问题作预防性干预, 防止严重心理失常
20
五、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一)整体护理促进了心理护理的纵深发展 (二)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体护理全过程 (三)整体护理规范了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四)整体护理提高了心理护理的质量标准 (五)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必须贯 穿于整体护理的始终 (六)心理护理方法不同于整体护理中的其他方

21
系统性、整体性。心理护理是整体化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兼顾病人身心的各个方面,遵循心理学“问题- 解决”的过程。
22
心理护理评估
了解病人的需要:通过观察、 交谈、调查等手段,收集各种信 息。 分析病人的需要:不同病人 在不同时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 要。
23
心理护理诊断
24
心理护理的实施
心理护理的实施,是解决问题 的手段,是付诸实践的过程。除决 策正确之外,心理护理技巧起决定 作用。

第七章 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PPT课件

第七章 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PPT课件

-按对象分:
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按范围分: 综合调查、专题调查
21
心理学研究方法
2 问卷调查的设计
2.1 问卷设计的主要类型
结构化问卷,即封闭问卷 问题设置和安排具有结构化形式,问卷中提 供有限的答案,被试选择作答 无结构化问卷,即开放问卷 问题的设置和安排没有严格结构形式,被试 可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回答
24
心理学研究方法
5 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
样本大
省时省力 便于分析
缺点 指导性低
深入性不够
25
心理学研究方法
问卷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样本的代表性
6
心理学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
例1 珍妮•古德尔观察黑猩猩
7
心理学研究方法
有结构观察
例 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
抢同学的食 对同学说脏 无缘无故地推、 物、玩具、 话或用攻击 踢、咬、打同学 文具、书等 性语言挑衅
姓名 日期
8
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 访谈法
1 访谈法的特点和作用
2 访谈法的类型
3 访谈计划的确定
3 问卷法的实施
4 问卷法的优缺点
18
心理学研究方法
使用调查法可以从大量个体上获得详细 的信息
例如:1995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 它是针对同年4月恐怖分子在美国俄克拉荷马 市政大楼制造的爆炸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 在预期美国其他地区发生类型暴力事件的可能 性上,50%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有可能”,36% 的人认为“有可能”,只有3%的人认为“根本 不可能”。
第七章 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常用的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


访谈法

护理心理学 第7章 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 第7章 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
肾衰竭3、. 孤多独器、官抑功郁能衰竭 大出血4、. 休愤克怒、脑疝
各种急性中毒和意外造成的严 重躯体损伤
(入室第2天后可出现)
2.否认 3.孤独抑郁
(入室第5天后)
1.恐惧 焦虑
(发生在入
室后1~2天)
5.依赖
4.愤怒
病人的心理特点随疾 病的进程而表现不同
①疾病因素:疾病来势凶猛,伴随症状明显→
患者,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放松,提 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 (2)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其 疼痛的感受及对适应疼痛所作的努力。 (3)尊重患者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
2、分散注意力
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可减少对 疼痛的感受强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 组织参加活动:组织患者参加有 兴趣的活动,能有效地转移其对疼 痛的注意力。②选听音乐:运用音 乐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是有效的方 法之一。优美的旋律对减慢心率、 减轻焦虑和抑郁、缓解疼痛、降低 血压等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同样的道理,家庭、朋友和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反 应(如痛苦的表情、活动减少、服药、求医等)的关注、同情 和担心,以及各种经济赔偿、劳保福利和因疼痛可以脱离原有 的不称心工作等因素,也都可以成为疼痛的正强化因素,使许 多疼痛行为被固定下来,成为慢性疼痛的一部分症状。
相反,病人在病期中偶然表现的许多良好行为,包括尝试着活 动(如自己上厕所、干家务)和减少服药等,由于得不到正强化 或者有时反而受到家人的“惩罚”而得不到发展(消退)。
必要时,逐渐减少特殊照 料。
采用柔和的灯光, 夜间灯光调暗
1
在病人视野内安置时 钟和日历,使其保持 时间观念
2
5 将噪声降至最低。
走路轻、说话轻、 操作轻、关门轻。

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六七章

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六七章

第七步 观察评估效果
(一)病人的主观体验 (二)病人的客观指标
第八步 确定新的方案
(一)小结前阶段的措施 (二)调整干预对策
案例
男性患者,44岁,某部总工程师。因6 小时前吃药时不慎误吞义齿,胸部上段疼 痛、发胀、憋气感来院就诊。经胸部X线 平片检查显示相当于胸椎3~4水平处有一 食道异物。急诊入院后在全麻下行食道镜 异物取出术,术中发现带金属钩的义齿卡 在食道中段,取出顺利。术后患者仍感到 胸部疼痛,且体温升高(最高38.5℃),白 细胞偏高,于术后第5日做胸部X线钡餐检 查,并经胸科医师会诊,疑为食道中段纵 隔瘘形成,继续抗感染治疗并需行鼻饲。 在插鼻饲管过程中,他因实感难忍而怀疑 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将管自行拔出。
“我必须获得成功” “别人应该对我很好”
(2) 过分概括化
以某件具体事件或某一言行 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整体的评价。 特点是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我一无是处” “我是个废物”
(3)糟糕至极 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一旦
发生,其结果必然非常可怕、糟 糕至极,灾难性的。特点是将一 件事件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
可能在发挥心理护理的效
果.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要素 及程序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要素及其作用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 护士 ❖ 病人 ❖ 心理学理论及技术 ❖ 病人的心理问题
医生及其他 工作人员
其他病人
病人
病人家属
病人心理问题
心理学知识
护士
1、心理学理论、知识是科学实施心理护 理的指南
某大学教授,男,45岁,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平时身体健康,婚 姻美满,家庭和睦。他在一次例行健康体 检中,被确诊为晚期肝癌。一向事业顺利, 家庭美满的他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陷入 了极度绝望中。

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7、8章

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7、8章

病人主要焦虑种类
(1)期待性焦虑:面临即将发生又未 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 未明确诊断的病人 初次住院的病人 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的病人
(2)分离性焦虑:离开自己熟悉的环 境和家人时的焦虑反应;
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人
(3)阉割性焦虑:自我完整性的破坏 或受到威胁时的心理反应。 手术切除某脏器或肢体的病人
舒适的需要
人一旦患病会产生 许多不舒适的感觉, 而且舒适是一种主观 感觉,护士应当加强 观察,及时发现病人 的不舒适及其原因
归属的需要
病人离开了熟悉的家 庭和工作环境,再加上 疾病的折磨,病人比任 何时候都更需要家庭、 社会、医院及医护工作 人员的支持,需要得到 新环境人际群体的接纳、 认可、欢迎,需要有人 与之“同病相怜”、 “患难与共”。
意志和人格行为的改变
1、被动依赖 2、自卑自责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护 理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的心理特征
• 年龄小,对疾病缺 乏深刻认识 • 心理活动多随疾病 的发展与治疗情境 的变化而迅速发生 变化 • 儿童病情变化快, 缺乏主诉内容
注意力容易转移
活泼
自控能力低
好动
年龄小
注意力不集中
(五)心理护理
(1)解除心理危机 (2)观察心理行为 (3)调整认知 (4)调动社会支持
自杀的动机
• 解脱 把自杀看做逃避现实的手段 • 自罪自责 对做错事进行补偿 • 报复 用自杀惩罚对方
第二,心理矛盾冲突阶段。 产生自杀动机后,由于求生的本能 又会使自杀者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 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 威胁别人等直接或间接的表现自杀企图 的信号。
第三,表面平静阶段(自杀行为选择阶段) 已从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 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 式,做自杀准备。

护理心理学 - 第7章 心身疾病

护理心理学 - 第7章 心身疾病

B型行为
按部就班 随遇而安 从容不迫 享受生活 生活就是享受
冠心病
``
3、行为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以及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等。它们 往往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条件下形成。
``
课堂测试
你是A型行为类型么?
A型行为类型问卷
冠心病
``
(二)心理干预
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征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心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Friendman(1982):心肌梗死患者接受
未接受心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显著
1、A型行为的矫正:
主要采用
认知重建技术:再评价和自我矫正
认知行为疗法 自我控制技术:对环境的控制和对个人行为的调节
松弛训练:将松弛反应泛化到日常生活中
生物反馈治疗、想象疗法、书画练习、音乐欣赏
2、社会支持疗法:提供行为矫正的反馈信息,有利于矫治进行
家庭
社会
关心 帮助 监督
医院
同事
派出 所
父母
战友 叔伯姑 舅姨
媒体
个人
兄弟 姐妹
同学
老师 学校 院系
3、综合性心理治疗:
对冠心病病人出现的多种情 绪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法
合理情绪治疗 积极暗示 放松训练 书画练习 音乐欣赏等

护理 心理学第七 章

护理  心理学第七 章

护士角色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护士角色的含义:指社会所期望的适用于护士的行为模
式,它包括护士的行为、护士的地位和身份、社会对 护士的期望。
护士的职业角色及功能: 照顾与协作者 计划与管理者 咨询与教育者 学习与研究者
护士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
护士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 角色混乱 角色偏见与价值冲突 自我角色冲突 角色倦怠1、正确的角色意识 2、忠于职守与爱心 3、高度责任感与同情心 4、良好的认知能力 5、出色的沟通能力 6、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7、适宜的性格 8、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9、熟练的操作能力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1、AMH自我暗示法 2、“约•哈里窗”—认知自我法 3、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4、培养热爱生命、同情心及人文情怀的方法与途 径
护理心理学
主讲人:张艳
第七单元----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 第一节:护士常见的职业心理问题 • 第二节: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
又称“护士角色人格”,是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 们,共同具备的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 的心理特征总和。
护士工作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从众心理 2、惰性心理 3、满足心理 4、厌烦心理 5、自卑心理 6、攀比心理 7、提防心理

护理心理学第7章

护理心理学第7章

第七章 病人心理
一、病人角色的概述

病感(illness),也称病痛,是 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可由躯 体疾病引起,也可由心理社会因素 引起,并由此而产生求医行为。
总目录
学习 目标
教学 内容
关键 词汇
思考题
上一页
下一页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第七章 病人心理
一、病人角色的概述
学习 目标
教学 内容
关键 词汇
思考题
上一页
下一页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第七章 病人心理
一、病人角色的概述
(一)病人角色 (二)病人角色 基本特征 (三)病人的权利 及义务 (四)病人的求医 与遵医行为
总目录

1.社会角色退化 2.求助愿望增强 3.自制能力下降 4.康复愿望强烈 5.医患合作加强

(二)需要的特点

1.康复需要 2.安全需要 3.尊重需要 4.归属需要 5.安抚需要 6.刺激需要 7.信息需要
教学 内容 关键 词汇 思考题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学习 目标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第七章 病人心理
一、病人的心理需要
(一)主要内容

(二)需要的特点
下一页
知识 链接
护理心理学
nursing psychology
第七章 病人心理
二、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

(一)常见的 心理反应 (二)影响病人 心理的因素

3.意志活动变化 4.人格行为变化 5.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 6.其他心理变化

《护理心理学》第七章

《护理心理学》第七章

1.3 心理干预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
1 明确心理干预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心理干预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对于心因性疾病,心理干预起主导作用;而对于急性疾病和躯体疾病,心理干预只能
起到辅助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疾病都提倡心身综合治疗。
1.3 心理干预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1 心理支持与疏导
2 开导指导法
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素质及性格和修养的不同,导致患病后所 产生的心理变化也不一样。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语言、行为特点去捕捉其 内心活动,给予必要的关怀,使患者在正确的指导下,了解疾病的基本情 况及相关知识,做好自我调节,争取尽快康复。
2.1 心理支持与疏导
1.3 心理干预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发展性原则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干预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和处理被干预者 的问题。
由于人的心理问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此,在心理干预的过程 中,被干预者的需要、动机、态度、情绪及行为表现等也会随着干 预的进程不断发生变化。
干预者不仅要关注当前被干预者的各种不良行为或认知,也要根据 其阅历、兴趣、性格等个性特点,思考被干预者在未来发展道路上 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引导。
(二)安慰与开导技术
1.安慰与开导的概念 安慰与开导是指个体通过语言和非言语行为向持有消极心理的个体传达理解、支持
和鼓励,引导其积极向上的过程。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恰当的安慰与开导能尽快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取得理想的治
疗效果。
2.1 心理支持与疏导
2.安慰与开导的方法
1 亲近微笑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恐惧、悲观的情绪,并希望 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指点。此时,护理人员应近距离与患者接触,与患者聊 天,微笑着用眼神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护理人员 可以陪伴患者在绿化区域内散步,聆听患者倾诉,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

普本 护理心理学 第七章 心理护理

普本 护理心理学 第七章 心理护理
第七章
心理护理
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概述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
心理护理指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 (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病人 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 态。 “身心状态”主要取决于病人自身的主观体验和个性 特征,而未必与其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
概述
三、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具核心地位
(一)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成分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个体心理状态优劣对其自身健康具有 直接、决定性影响,这也可确立了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核 心地位。
(二)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体护理全过程
心理护理可独立操作,亦可与其他护理方法同步展开;二 者有机结合,既可促进各自相得益彰,还可突出心理护理的特 殊功能和优势效用
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
概述
(一)个性化与共性化心理护理
这是依据患者心理问题的特 点所进行的分类。 共性化和个性化是相对而言 的,共性化的问题中含有个性化 的特征,个性化的问题中可具有 共性化规律。
概述
(二)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护理
1.有意识心理护理 是指护士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 语言和行为,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 康教育的过程。
概述
二、心理护理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理解心理护理的内涵,概括为3个“不”: ① 不同于心理治疗 ②不同于思想工作 ③不限于护患交谈
概述
1、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心理护理是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心理治疗的独特 概念;心理护理的临床护士不可能也么有必要称为专业的 心理治疗专家。 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从总体上讲,虽有共同的实施对 象–病人,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中职护理心理学课件图文第7章心理评估

中职护理心理学课件图文第7章心理评估

第三节 常用心理测验
16种人格因素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E 支配性 F 兴奋性 G 责任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L 怀疑性 M 幻想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Q1 开放性 Q2 独立性 Q3 自律性 Q4 紧张性
第三节 常用心理测验
因素 乐群(A) 聪慧(B) 稳定(C) 支配(E) 兴奋(F) 责任(G) 敢为(H) 敏感(I)
房。 ❖病人:张护士,我住院己近半个月,胃基本不痛
了,但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有些头痛,也没什么 食欲,总是感觉精神不佳。 ❖护士:请问你是难以入睡,还是早醒? ❖病人:很难入睡而且易醒。
第四节 常用临床评定量表




90项症 状自评
量表
焦虑自 评量表
抑郁自 评量表
A型行为 量表
第四节 常用临床评定量表
该测验的主要功能既可测查个体的人格特征,又可以 判断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MMPI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 学以上文化水平,没有影响测试结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
第三节 常用心理测验
在临床工作中,MMPI常用4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
效度量表: 疑问量表 (Q) 谎言量表 (L) 伪装量表 (F) 校正量表 (K)
第一节 概述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 观察法 ❖ 会谈法 ❖ 心理测验法
第一节 概述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表现进行
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从而进行心理评估 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即在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下观察被评估者 的行为表现。
2.控制观察法: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对被评估者进行观察。
适用于3~6岁半学龄前儿童的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 及其修订本(WPPSIR)。

陈树《护理心理学》说课材料

陈树《护理心理学》说课材料

《护理心理学》课程说课稿护理教研室陈树一、课程总体设计《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中,针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因此,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为护理学专业学生开设护理心理学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正常人和病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遵循心理学规律,为病人提供心理护理,进而实现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目标,全面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心理学》课程目前是在我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第1学期和五年制护理专业第5学期开设,总课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实训课8学时,理论课时数与实验实训课时数比例为3:1。

《护理心理学》课程在知识教学目标上主要是要求护生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理解人的个性及行为特征,明确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说明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如何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和护理;在能力培养目标上主要是要求护生熟练运用心理应对机制、心理护理程序、心理测验、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对象进行心理护理和对心理疾病进行防治及宣传;在素质教育目标上主要是培养护生对心理现象形成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道德观,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总体设计以树立学生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观念为宗旨,以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心理学理论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使课程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医学观念、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利于推动护理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开展医院和学校的合作。

二、课程内容与标准《护理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紧密围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等标准安排设置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3. 安慰与开导的注意事项
首先,安慰与开导是建立在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 础上的,通过护理人员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来实现。 其次,安慰与开导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使用,必须 与相应的治疗阶段结合起来。最后,护理人员要有丰 富的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 及广泛的协调能力。
35
(三)解释、建议与指导技术
1. 解释、建议与指导的概念
解释、建议与指导,是护理人员依据 一定的理论、科学知识及个人经验对患者 的问题、困扰、疑虑做出说明。
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准 确把握,否则会解释不到位;其次要把握 好对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 理论、怎样解释才好。
36
2. 解释、建议与指导的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其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 相关制度等。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并收 集资料。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在宣 教中一定要向患者讲清原因,提出具体建议,指导也要具有可操作性。
(2)重述
重述是指护理人员重复叙述 患者所表达的内容。重述不仅可 以帮助护理人员验证自己是否理 解了患者所表达的内容,还可使 患者意识到对方在注意听自己讲 话,从而对继续表达起到鼓舞作 用。
(3)询问
询问就是通常所说的提问。询问 分为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开放 式询问以“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样”句式向患者提问,其具有交谈 自由、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引导患者 对某些内容进行深入表达,迫使患者 就某些内容做出进一步思考,有助于 护理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情况。
17
2
发展性原则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干预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和 处理被干预者的问题。
由于人的心理问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所以,在心 理干预的过程中,被干预者的需要、动机、态度、情绪及 行为表现等也会随着干预的进程不断发生变化。
18
3
个性化原则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干预者在注重被干预者与同类 问题的人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被干 预者的具体情况。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心理特征和所处的 环境不同,所以每一个心理干预方案都有其特殊性。
知 识 宣 教
37
在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履行护理操作的一些解释、建议和指导义务, 如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怎样配合等。
例如,患者要做CT、磁共振、B超等检查时,护理人员要提前告知患者 检查的时间、饮食、注意事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可能 出现的不适等。 操 作 说 明
38
在进行解释、建议和指导时,应多采用通俗的比喻,从而易于患者理解。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认识水平,运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予以 恰当的解释。
7
2.预防性干预
预防性干预是指有针对性地采取降低危险因素和增强 保护因素的措施,包括普遍性干预、选择性预防干预、指 导性预防干预3种方式。预防性干预针对高危人群,目标是 降低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性,属于二级干防。
8
3.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 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其认识 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 的过程。
同时,由于各种干预手段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干预 实践中也要灵活使用。
21
6
保密性原则
干干预者要尊重被干预者的权利和隐私。在心理干预 的过程中,被干预者会暴露自己的隐私,这些隐私可能会 涉及被干预者的名誉和前途,或涉及他人的利益,一旦泄 露,将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干预者一定要为其保密。
22
(二)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
护理心理学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七章 心理干预
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
第二节 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干预概述4心理干预是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模 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干预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理论 和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社会紧张因素的增多,使 人们对心理干预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掌握常用的心 理干预技术对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4
3. 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
心理干预者应注重完善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知 识和经验,增强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敏锐的感觉 和观察能力。心理干预者还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善 于与被干预者进行交流沟通。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
26
一、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支持与疏导是指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理论 与技术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其 主要过程和方法是帮助和指导患者分析认识当前 所面临的问题,激发患者的潜能和自身的优势, 以达到正确面对困难或心理压力的目的。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恰当的安慰与开导 能尽快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取得理想的治 疗效果。
31
2. 安慰与开导的方法
(1)亲近微笑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恐 惧、悲观的情绪,并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指点。此 时,护理人员应近距离与患者接触,与患者聊天,微 笑着用眼神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在患者同意的情况 下,护理人员可以陪伴患者在绿化区域内散步,聆听 患者倾诉,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使他们的心灵 得到安慰。
40
1. 暗示的概念
(四)暗示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 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 产生影响,促使患者按照暗示者所指引的 方向行动或者思考。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 消极暗示。
41
2. 暗示的概念
(1)言语暗示 言语暗示是通过言语的形式,将暗示的信息传达给患者,从而对患者产 生影响。 (2)操作暗示 操作暗示是指通过某些操作,如躯体检查、仪器检查或虚拟的简单手术等, 引起患者心理、行为改变的过程。
(3)药物暗示 药物暗示是指给患者使用某些药物,利用药物的作用进行暗示。
42
二、认知调整与教育
认知调整与教育的主要技术是认知疗法,其治疗 的关键在于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和由此形成的错误观 念。贝克的认知转变疗法和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是 比较著名的认知疗法。
43
(一)认知转变疗法
认知转变疗法,又称“贝克认知疗法”或“认知 图式疗法”。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 障碍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 、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的,相反,日常生活中的平 常事件,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 做出的错误推论等也会引起心理障碍。
10
(二)心理干预的范围
心理干预的范围非常广泛,对健康人、有心 理困扰、社会适应不良、发生重大事件后生活发 生重大变化的人及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 精神科及相关的患者都应该进行心理干预。
11
1. 社会适应不良
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难以应对的心理社会压力, 从而导致适应困难,出现自卑、自责、退缩、攻击等心理 行为问题和躯体症状。此时可借助一些心理疗法,如支持 疗法、松弛训练及危机干预等给予其帮助。
12
2. 各类行为问题
对于各种不良行为,如人格障碍、肥胖、酒瘾、烟瘾、 行为障碍、口吃等的矫正,可借助认知行为矫正疗法、正 强化法等进行治疗。
13
3.精神科及相关的患者
各类神经症性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 恐惧症、癔症等,以及其他精神科疾病,如恢复期精神分 裂症等。
14
4.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
5
一、心理干预的概念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 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 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 标变化的过程。
6
二、心理干预的类型和范围
(一)心理干预的类型
1.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指在普通人群中建立良好的行为、思想和 生活方式。健康促进包括:① 积极的心理健康,即保护抗 应激损伤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促进个人发展;② 危险 因素,即易感的人格因素或环境因素;③ 保护因素,即不 易发生某种心理障碍的人格因素、行为方式或环境因素。 健康促进面向普通人群,目标是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属 于一级干预。
44
1. 常见的不良认知形式
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以下6种形式:
① 任意推断 ② 选择性概括 ③ 过度引申(过度泛化) ④ 夸大或缩小 ⑤ 双极式思维(走极端的思维) ⑥ 个人化
45
2. 矫正不良认知的方法
(1)识别自动性思维
自动性思维构成求助者的一种负面的思维 习惯,并且多数患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 应之前还存在着这些不良性思维习惯。因此,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应通过提问、指导、 患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形式,帮助患者学会发 掘和识别这些自动性的思维过程。
1. 明确心理干预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心理干预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对于心因性疾病,心理干预起主导作用;而对于急性疾 病和躯体疾病,心理干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临床工 作中,大多数疾病都提倡心身综合治疗。
23
2. 恰当选择心理干预的适应证
一般来说,被干预者的求治动机越强,心理社会因 素对被干预者的影响越大。被干预者文化水平越高,干 预效果就越好。相反,对智力低下、无自制力的人,则 不宜实施心理干预。
通 俗 比 喻
39
3. 解释、建议与指导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解释、建议和指导时,应该从理论的高度给予 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解释、建议和指导,不要使解释、建 议和指导过于表面化、经验化,缺乏说服力。
另外,解释、建议和指导时,应考虑对患者的积极影 响,尽可能地消除和减少消极影响,不要让患者因接受解 释而背上更沉重的心理负担。
9
4.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 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 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 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 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心理治疗针对已经出现心理 障碍的个体,目标是减轻障碍,属于三级干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