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K日文班组织学与胚胎学PBL 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征PBL
PBL简单介绍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定义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儿童多见,3-5岁为高发年龄。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单纯性肾病发病年龄多为2-7岁,一般起病隐匿,常无明显诱因。
水肿最常见,开始见于眼睑,以后逐渐遍及全身,呈凹陷性。
患儿常有面色苍白,疲倦,厌食等症状。
肾炎性肾病发病年龄常在学龄期。
除具备肾病四大特征以外,尚有明显的持续性或发作性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及补体低下四项中的一项或多项。
临床表现水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常最早为家长所发现。
始自眼睑、颜面,渐及四肢全身。
水肿为可凹性,尚可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男孩常有显著阴囊水肿。
体重可增30%~50%。
严重水肿患儿于大腿和上臂内侧及腹壁皮肤可见皮肤白纹或紫纹。
水肿严重程度通常与预后无关。
水肿的同时常有尿量减少。
(本案例中患儿眼睑稍肿,双下肢稍有凹陷性水肿。
)除水肿外,患儿可因长期蛋白质丢失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萎黄、指趾甲出现白色横纹、耳壳及鼻软骨薄弱。
患儿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有时腹泻,可能与肠黏膜水肿和或伴感染有关。
病期久或反复发作,发育落后。
肾炎性患儿可有血压增高和血尿。
检查1.尿常规⑴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多在﹢﹢﹢,约15%有短暂显微镜下血尿,大多可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和卵圆脂肪小体。
⑵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50mg/(kg.d)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尿蛋白/尿肌酐(mg/mg),正常儿童上限为0.2,肾病时常达≥3.0。
肾病综合征PBL -PPT
本幕小结
❖ 主诉:颜面部水肿半月,加重1周 ❖ 水肿起始部位及伴随症状有助鉴别 ❖ 常见水肿分为肾源性、心源性和肝源性水肿
常见几种水肿的鉴别
开始部位
发展快慢 水肿性质 伴随症状
肾源性水肿
从眼睑、颜面开始 延及全身 迅速 软、凹陷性明显 尿检异常、高血压 、肾功能异常
心源性水肿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缓慢 比较坚实,凹陷性较少 心脏大、杂音、肝大、静脉 压增高
病情介绍2
❖你为周女士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 可,眼睑轻度水肿,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 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 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 性浊音阴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 ,双下肢中度指陷性水肿。
PBL课程
我怎么突然变胖了?
第一幕
病情介绍1
❖50岁的家庭主妇周女士,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 她一人打理。然而半月前她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 脸比以前肿了一些,早晨起来特别明显。周女士 前往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院予以1周中药治疗后 ,脸并没有消肿,反而全身出现了水肿,尤其是 双下肢更为明显,双腿活动有些困难。为求进一 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 水肿特点
➢ 主要表现为腹水 ➢ 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渐向上发展
❖ 伴发表现
➢ 多有慢性肝炎的病史 ➢ 肝、脾肿大,腹壁有侧支循环,食管静脉曲张,蜘蛛痣和肝掌。 ➢ 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明显受损,血浆清蛋白下降。
❖ 处理
➢ 治疗原发病,如保肝、祛黄 ➢ 补充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 ➢ 腹水回输,超滤 ➢ 严重门脉高压者,行手术治疗
❖你作为门诊大夫接诊了她,周女士回忆这半月来 ,她精神、睡眠都不好,食欲也比以前差了,干 活也没以前有劲了,尿量较前减少了,体重增加 约3kg。
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应用中的初步评价
刚刚接触 医学 基础课 程 。
1 2 研 究 方 法 .
P L 方法 , 以 问题 为 引导 , 生 自学 讨 论 为主 体 , B ) 是 学 教师 为 主 导 的一 种 教 学 方 法 [ 。P L 教 学 法 强 调 】 ] B
把 学 习 设 置 到 复 杂 的 、 意 义 的 问 题 情 景 中 , 励 学 有 鼓
杨 开 明 杨 勇 琴 王 慧 杰
( 大理 学 院 基 础 医 学 院 组 织 学与 胚 胎 学教 研 室 , 南 大理 6 1 0 ) 云 7 00
【 要 】 目的 调 查 学 生 在 组 织 学 与 胚 胎 学 教 学 中 对 P L 教 学 方 法 的评 价 。方 法 对 我 校 O 摘 B 7级 护 理 本 科 及 O 8 级 临 床 本 科 的 组 织 学 与胚 胎 学 部分 章节 实 施 P L 教 学 ,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结 果 认 为 P L 教 学 方 法 明 显 提 高 了 B 并 B
第 1 8卷 第 2期 21 0 0年 6 月
四 川 解 剖 学 杂 志
S CH UAN I JoURNAL oF ANAToM Y
V0 .1 N O 2 1 8 .
Ju 201 ne 0
P L教 学 法 在 组 织 学 与 胚 胎 学 教 学 应 用 中 的 初 步 评 价 B
按 照 自然 班级 , 每班设 4 学 习 兴趣 小组 , 对 个 针 教 师给予 的 问题 指 导学生 查 阅资料 、 体讨 论 , 结 集 并 合 学科特 点 , 侧 重 地 把 问题 涉 及 的 医学 基 础 知 识 有 资 料和讨 论结 果 做 成 多媒 体 在 班 上 进 行讲 授 , 此 在 基 础上对 两个 专业 的学生 进行 问卷 调查 。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其他并发症
感染:由于免疫 抑制剂的使用, 肾病综合征患者 容易发生感染, 如肺炎、尿路感
染等。
血栓和栓塞:肾 病综合征患者血 液处于高凝状态, 容易形成血栓, 如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等。
营养不良:肾 病综合征患者 常出现低蛋白 血症、电解质 紊乱等营养不
良症状。
肾功能不全: 长期大量蛋白 尿可能导致肾 功能不全,严 重时甚至发展
特殊治疗
血浆置换法:通过 置换血浆,清除体 内过多的免疫复合 物,减轻肾脏负担
免疫吸附法:利用 吸附剂吸附体内过 多的免疫复合物, 降低肾脏损害程度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 病因,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肾脏损害
细胞毒药物治疗:对 于部分难治性肾病综 合征患者,采用细胞 毒药物进行治疗
感染
常见感染部位: 肺部、泌尿道、
皮肤等
感染症状:发 热、咳嗽、尿
频、尿急等
感染对肾病综 合征的影响: 加重病情,影
响治疗
防治措施:保 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 源,遵医嘱治
疗
血栓形成
常见部位:下肢深静脉、肾 静脉、肺动脉等。
防治措施:使用抗凝药物、定 期检测凝血指标、避免长时间
卧床等。
定义: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高 凝状态和低蛋白血症等原因, 容易形成血栓。
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 的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
饮食:低盐、低脂、 优质蛋白饮食,控 制水分摄入
控制感染:预防和 控制感染,避免使 用肾毒性药物
药物治疗: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利尿剂、糖皮质 激素等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细胞毒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 生物制剂:调节免疫,减轻肾脏损伤 新型药物:如JAK抑制剂,靶向治疗,提高疗效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和过敏。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THANKS
感谢观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起始剂量要足
通常采用泼尼松(Prednisone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mg,晨起一次顿服。
减量要慢
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5%-10%,减至 每日0.5mg/kg左右时,改为隔日 顿服。
维持治疗要长
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一段时 间,一般不少于3-6个月。
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升高,尤其是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明显水肿。
尿蛋白大于3.5g/d;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指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如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 沫长时间不消失。
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中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液中的 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起 水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结词
发病率高,青少年多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详细描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 质弥漫性增生。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 疗反应较好。然而,部分病例病情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PBL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行集中解答 , 并指出各组 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 2 评价 方法
收稿 日期 :2 0 1 2—1 1—1 2
基金项 目 : 江西省 高等学校 教学 改革 研究 省级课题 ( J X J G一 1 0 ~1 4 — 2 0 ) 。 作者简介 :吴快英 ( 1 9 7 0一) ,女 ,江西宜丰人 ,副教授 ,学士 ,从事 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
吴 快英 。苗 玉荣
( 宜春学院 医学院,江西 宜春 3 3 6 0 0 0 )
摘 要 :目的:探讨 P B L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 中的应 用价值 ,以提 高组织学与胚胎 学的 教 学质 量。方 法 :进行 两轮教 学 实验 ,分 别 以我 院 l 0级 临床 l 、2班 和 l l 级 临床 1 、2班 学 生为 研 究对 象 ,1班做 为教 改班 采 用 P B L教 学法 ,2班做 为 对照 班采 用传 统教 学法 ,采 用考 试 成绩 和 问卷调 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 学效果评价。结果:教改班考试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提高, 有统计 学意义;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自 主学习的能力、对组织胚胎 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联 系实 践的能力,有明显提 高。结论 :P B L 教 学法适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其效果优于传统授课 教 学 法 ,值 得进 一 步研 究和推 广 。 关键词 :P B L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 学方法
议 的 问题 、讨 论 中抓不到 重点 或模糊 不 清 的问题进
2 . 1 教 学方 法
2 . 1 . 1 对照班教学方法 2 . 1 . 2 教改班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用 以教室为中
心 ,教师 授课 为 主体 的传统 教 学方法 。 2 . 1 . 2 . 1 选 择 内容 ,编 写病 例 集 按 照 组 织 胚 胎
肾病综合征(医学课件)
保持低盐饮食
控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水肿和 高血压的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以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
。
运动与休息安排
适当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和免 疫力。
副作用
03
长期使用生物治疗可能导致感染、过敏反应、肿瘤等副作用,
需要密切关注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预后及转归
预后因素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 理类型、肾功能等。
转归形式
肾病综合征的转归形式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反复发作和不 缓解等。
预防措施
为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 随访和检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
05
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制饮酒、避免滥用 药物。
避免感染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减少对肾 脏的负担。
积极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控制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肾脏 的损害。
避免肾毒性药物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或化学物质。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控制蛋白质摄入
病理生理方面,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滤过 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以及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受 损等。
0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总结词
常见于儿童,男性多见,对激素敏感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一般治疗
01
02
03
休息与饮食
保证充足的休息,控制饮 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以减 轻肾脏负担。
控制水和盐摄入
根据病情调整水和盐的摄 入量,以维持体内水、电 解质平衡。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 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常用药 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遗传、免疫、药物、环境等因素均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
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血浆蛋白大量 丢失。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 症、明显水肿。
诊断标准
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水肿,高脂血症。
02
防措施。
复发预防
01
02
03
04
定期复查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肾 功能检查、尿液分析等,以便
及时发现病情复发。
坚持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 不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 险因素,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
。
注意生活调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预
等。
糖皮质激素
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常 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泼
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常 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环
孢素等。
其他药物
如抗凝剂、降脂药等,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特殊治疗
血浆置换
通过置换血浆,去除体内 免疫复合物和炎症因子, 缓解病情。
肾病综合征小讲课课件
高脂血症
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 醇等脂质水平升高。
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 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
能低下等。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尿蛋白大于3.5g/d
01
02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水肿 03
04
高脂血症
上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
05
06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表现
实验室检查
01
尿常规
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 综合征、遗传性肾病综合征。
病因与病理
病因
感染、药物、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 均可导致肾病综合征。
病理
肾小球基底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 浆蛋白大量丢失,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等。
临床表现
水肿
全身性水肿,以颜面、 下肢、阴囊等部位最为
明显。
蛋白尿
尿中出现大量泡沫,且 不易消失。
05
肾病综合征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指导
饮食调整
根据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盐、脂肪和蛋白
质的摄入量。
心理调适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信心,保持乐 观心态。
运动与休息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 体质,但应根据病情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疲劳。
避免使用肾毒性物质
避免接触重金属、化学物质等肾毒性物质,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饮食调养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01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等,以维持肾脏功能。
控制盐分摄入
02
减少盐分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水肿等症状。
医学培训课件 肾病综合征(一)
医学培训课件肾病综合征(一)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常常会造成全身的危害。
在现代医学中,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探索已经十分深刻,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治疗经验。
在医学培训的课件中,也有相关的内容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疾病。
首先,课件中会对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肾病综合征是指肾小球内径向汇聚部位的屏障紊乱,导致大分子物质漏入尿液中,随之产生水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根据免疫学机制可分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和非免疫介导的两类。
接着,课件会详细阐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
诊断方法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活检等多种手段,其中肾活检是确诊的最可靠方法。
此外,课件中还会详细介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关键在于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低盐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高血压和水肿等。
而对于特定病因的治疗,则需要进行积极的药物干预和肾移植手术等。
最后,课件还会就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给出相关建议。
预防肾病综合征需要注意保护肾脏健康,避免过度饮酒、烟草和饮食含盐量过高的食物等。
而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则需要进行个性化护理,保持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总之,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和掌握,对医生的工作和病人的健康都十分重要。
通过医学培训课件的学习,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患者的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病人。
肾病综合征介绍PPT培训课件
主要包括免疫介导性炎症、非免疫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以及遗传因素 等。这些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肾病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其发病率因地区和种族 差异而异,总体呈上升趋势。
危害程度
肾病综合征可导致严重的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感染、血栓栓塞 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非药物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
通过去除患者血浆中的免 疫复合物,达到治疗目的
。
透析治疗
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 者,可采取透析治疗,包 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肾移植
对于病情严重、肾功能持 续恶化的患者,可考虑进
行肾移植手术。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通风换气;注意 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 感染源接触,如感冒患者等。
血液检查
包括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免 疫学指标等,用于了解病情严重 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判断是 否存在肾脏萎缩、结石、积水等病变 。
CT或MRI检查
更精确地显示肾脏结构和病变,有助 于发现微小病变和并发症。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需 满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典型表现 。
。
06
预后评估及随访建议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01
病理类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预后差异较大,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
讲课肾病综合征精品医学课件
总结词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需要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 护理等。
详细描述
儿童肾病综合征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治疗以减轻 症状、减少尿蛋白、控制血压为主,常用药物包括 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需要关注患儿的饮食和 生活习惯,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等。
03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Chapter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 泼尼松、泼尼松龙等,可有效抑 制炎症反应,减轻水肿症状。
抗凝药物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 量肝素等,可防止血栓形成,减 轻肾脏损伤。
01 02 03 04
免疫抑制剂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苯 丁酸氮芥等,可抑制免疫系统过 度反应,减轻肾脏损伤。
心理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需 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不能随意更改药物用 量或停药。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 时就医。
05
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享及讨论
Chapter
病例一: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
病例二:老年肾病综合征的诊治及预防
总结词
老年肾病综合征通常由多种病因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出现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详细描述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 因此,需要对老年人进行定期肾功能检查和尿常规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积 极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结构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讲课肾病综合征精品医学课件
肾病综合症医学课件
性别差异
男女均可发病,但男性发病率 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肾病综合症 发病率可能存在差异。
02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分类及影响因素
病因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继发性肾病 综合症、先天性肾病综合症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 、感染因素等
病理生理过程
01
02
03
04
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通透 性增加,大分子物质渗漏
1. 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
2. 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 高脂血症
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
4. 水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发病率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 肾脏疾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
发病年龄
肾病综合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 段,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见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尿蛋白 电泳显示低分子蛋白尿,24小
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
血液检查
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 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浆白蛋 白水平降低。
肾功能检查
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表现为轻度尿毒症症状。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波、CT等可显示肾脏病 变情况。
04
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般治疗措施
保健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组织安排
定期开展肾病综合症知识讲座或研讨会
01
邀请专家讲解肾病综合症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
面的知识。
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
02
制作关于肾病综合症的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发放给患者和
家属。
提供咨询和指导
课程肾病综合症
情绪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肾脏的影 响。
饮食与运动建议
饮食原则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控 制饮食中的盐分、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等 ,以满足身体需要,同时减轻肾脏负担。
多摄入蔬菜水果
适度运动
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 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肾脏健康。
。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限制盐、蛋白质、脂肪的摄入 ,以减轻肾脏负担。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 对肾脏的损伤。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 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
力。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 者保持积极心态,增强治疗信
心。
特殊情况处理
严重水肿
限制水摄入,使用利尿剂等措 施减轻水肿。
高血压危象
紧急降压,保护心、脑、肾等 器官功能。
感染
及时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血栓形成
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保持肾 脏血液流通。
03
肾病综合症的预防与 保健
预防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降低肾病综合症的发病风险。
避免药物滥用
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肾毒性药物,减少肾脏 损伤。
课程:肾病综合症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肾病综合症概述 •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 • 肾病综合症的预防与保健 • 肾病综合症的案例分析 • 肾病综合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讲课肾病综合征精品医学课件
认知。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应与患者建立信任,鼓励患者提 出问题,耐心解答疑惑,增强患者对
医生的信赖。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 治疗的信心。
家属参与治疗过程
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参加治疗,了解治 疗方案,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提高患 者治疗积极性。
新技术、新药物研究进展介绍
01
生物标志物研究
介绍肾病综合征相关生物标志物 的研究进展,如微小RNA、蛋白
质组学等。
03
细胞治疗技术
探讨细胞治疗技术在肾病综合征 中的应用前景,如干细胞移植、
免疫细胞治疗等。
02
靶向治疗药物
阐述针对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的 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如针对 特定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等。
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 综合征。
发病原因及机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 变性。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 生。
发病原因及机制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肾病
光镜下可见部分肾小球的局灶性节段性硬 化。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表现 为GBM上皮侧嗜复红小颗粒,进而有钉突 形成,基底膜逐渐增厚。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作用
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康复 信心。
促进家庭和社会功能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K日文班组织学与胚胎学PBL第五小组报告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目录1.简介中文简介日文简介2.主报告病例3.报告内容病例分析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后预防4. 补充资料5. 总结和结论6. 引用文献索引7. 谢词8.参与人员及分工简介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致使大量血浆蛋白质从尿中丢失,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肾病综合症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
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于 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低于30g/L)、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
其诊断标准中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是必须具备的因素,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则应该至少含有一个。
日文简介ネフローゼ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とは,異なる病因,多種の病理変化によってそれに至る同じ臨床表現を持った腎疾患群の総称である.この病気の最大の特徴は,高度の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腫及び高脂血症である.ネフローゼ症候群は各種の年齢に見られるが,病理タイプは異なる原発性ネフローゼ症候群を引き起こす糸球体疾患は主に,微小変化群,膜性増殖性糸球体腎炎,巣状糸球体硬化症,膜性腎症がある.続発性ネフローゼ症候群は,小児患者では主に遺伝性疾病,感染性疾病,アレルギー性疾病などによるものが見られ,青年~中年患者は膠原病,感染,薬物による発症が多い.高齢患者においては代謝性疾病及び腫瘍と関係があるネフローゼ症候群に注意すべきである.前言我们是96K日文班本学期组织学与胚胎学PBL第五小组。
2011年11月28日,我们收到了我组本学期PBL的研究对象——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并按照安排,于12月5的组培实习课上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由于时间比较紧迫。
而且在于该病乃是一类综合症。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加上该病本身研究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是处于探索阶段,资料寻找比较困难,因此我组的研究任务也就变得较为繁重。
因为大家对该病的了解都不多,所以我组就将重点放在了对本病各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以尽可能让同学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种相对而言比较陌生的疾病。
由于时间仓促,并且缺乏类似的学习经验,我们的成果中会有一些谬误或不足,希望您能够热心指出,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得尽善尽美。
下面请看主报告病例。
主报告病例病例:XXX,男,汉族,45岁,辽宁省沈阳人。
在截止2011年8月14日的两年之内,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休息后即消退。
最近1周前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休息后缓解不明显。
就诊后院查ALB 26.6g/L,尿蛋白3+,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入我科。
目前尿量约为2000ml/日,无腰痛及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或尿痛,午夜尿增多。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明显胸闷气短,夜间可平卧;无恶心呕吐;无脱发,无过敏,口腔溃疡或关节肿痛。
精神体力可,饮食睡眠正常,大便正常。
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中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病史。
否认过敏史。
一般检查:神清气明,T 36.5°C,HR 76次/分,RR 16次/分,BP 140/100mmHg。
体格检查:眼睑浮肿,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
咽不赤,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
双下肢指压痕(+)。
实验室检查:(1)2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7.064g/24h,5.026g/24h(2)尿常规:蛋白质3+(3)肝功:血清白蛋白测定22.8g/L。
(4)血脂:血清甘油三酯测定:1.93mmol/L,血清总胆固醇测定9.95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8.22mmol/L。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将从病例分析、流行病学、分类、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辅助检查、预后来进行阐述。
病例分析病例中的名词解释:ALB: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28~44g/L,14岁后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38~54g/L,成人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35~50g/L,60岁后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34~48g/L。
肉眼血尿: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血尿;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者称为"显微镜血尿";肉眼看到血样或呈洗肉水样尿,称为"肉眼血尿"。
一般检查中的名词解释:T:体温指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HR:心率,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RR: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20次,呼吸频率正常BP: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视为高血压体格检查中的名词解释:发绀: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
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颈静脉怒张:体征表现:半卧位或坐位时在锁骨上方可见到充盈的颈外静脉,干颈反流征阳性,压迫肿大的肝脏时可见颈静脉充盈加剧,严重者患者手臂或其他浅表静脉也可见充盈、怒张。
临床意义:颈静脉怒张常见于:(1)引起右心衰竭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正bstein畸形、艾森曼格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包括三尖瓣狭窄及(或)三尖瓣关闭不全,限制性心肌病;(2)心包疾病: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3)上腔静脉综合征。
干湿啰音:(1)干啰音,又称哮鸣音发病机制: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不完全阻塞,气流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致。
临床意义:常见于支气管炎等疾病中(2)湿啰音,又称水泡音发病机制:由于气体在通过呼吸道时,如果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如痰、渗出液、血液、粘液、脓液等),会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产生。
分为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
分布可为局限性或两肺野满布湿啰音。
临床意义:肺部听诊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于肺炎,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中。
通常干啰音与湿啰音同时出现,简化为干湿罗音,是听诊的重要指标之一。
Murphy征: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呼吸,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Murphy 征阳性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约1000ml以上),因重力液体积聚在腹腔低处,故此处叩诊呈浊音。
检查时先让患者仰卧,从中间向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不动,让患者右侧卧再叩诊,如果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
这种因体位改变而出现浊音区移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为确诊腹腔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
叩诊机制为当腹腔积液病人取仰卧位时,液体因重力作用积聚于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其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
病人取侧卧位时,液体积聚于下部,肠管上浮,下侧腹部转为浊音。
由脐部开始向左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咐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向左叩诊,(腹腔游离液体大于1000ml有意义)。
实验室检查中的名词解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微量蛋白尿: 0.15~0.5g 轻度蛋白尿: 0.5~1g中度蛋白尿: 1~4g 重度蛋白尿:> 3.5g(大量蛋白尿>3+,24h>0.1g/kg或3g,持续>2周)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值为<0.15g/24h。
尿常规:(1)检查内容: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量变化、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渗透压、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
A.尿量变化正常范围成人 1.0~2.0升/24小时7~12岁 0.5~1.5升/24小时1~6岁 0.3~1.0升/24小时。
临床上尿量或尿次数增多或减少都属不正常。
增多:一般24小时多于2.5升即为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神经性多尿、肾移植早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恢复时。
减少:尿量<0.4升/24小时为尿少,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时、脱水、血液浓缩等,而24小时尿量少于0.1升为无尿,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B.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
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C.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D.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E.细胞主要检查:红细胞(红血球)、白细胞(白血球)、巨噬细胞(清除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道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鳞状细胞是尿沉渣之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45~65微米。
它们来自尿道或外生殖器。
对于女性来说,尿中出现大量的鳞状上皮细胞则是阴道炎症( Vaginitis )的一种表现。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
①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
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②白细胞。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③小圆形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
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
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F.管型主要包括:白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透明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
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